京東四大名鎮
開平鎮、稻地鎮等的合稱
中文名稱:開平
所屬地區:河北唐山市
面積:251.3平方公里
人口:24.5萬
如果你搜索一下“開平古城”四個字,絕大多數結果都顯示的是廣東的開平市,那裡的碉樓舉世聞名。而在唐代設石城縣的唐山開平鎮,則依舊是一個鎮子,後來是郊區,又成了開平區政府所在地,如今的開平已經絲毫找不到半點古城的痕迹了。
開平原有城牆環繞,到明朝已經頹廢,明朝永平府通判段璣重修,城牆總長9278步,高2仗3尺,城牆內外均用青磚,中間用灰土夯實。環城挑挖護城河,城牆在東西南均有城門樓,唯有北面只是一個券洞,所以開平俗稱“三門庄”。南門外有弔橋一座,后改石橋,名曰“普光橋”。
古城北門牌樓
開平有九村、十八衚衕、九橋、十八廟、四大花園(九村:小大夏莊子、大小張莊子、劉莊子、黃莊子、南小庄、古王莊、鞠莊子;十八衚衕:馬家衚衕、二道衚衕、謝家衚衕、無名衚衕、陸家衚衕、轆轤衚衕、楊家衚衕[也叫楊家巷]、衙門衚衕、霍家衚衕、韓家衚衕、嚎喪衚衕、喇叭衚衕、錢叉子衚衕、高家衚衕、雞毛衚衕、狗屎衚衕、李家衚衕、耳朵眼衚衕;九橋:普光橋、羅鍋橋、東西護城河橋等;十八廟:碧霞元君寺、魯班廟、三官廟、老母廟、魁星樓、藥王廟、興福寺、北大樓廟、岳王廟、白玉庵、天齊廟、觀音閣、龍王廟、關帝廟、玉清觀、火神廟、文昌宮、灶君廟;四大花園:老花園、祁家花園、趙家亭子、尚園子)
開平是京東四大名鎮之首,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古迹如觀音閣,被稱為“京東第一閣”,孫家牌樓,被稱為“京東第一牌樓”;主要特產有:開平麻花,俗稱到口酥;
古城示意圖
開平王刀,已有500多年歷史。此外,因為開平郊外有回族聚集村落,所以開平清真小吃也很有名氣,著名的有牛羊肉餅、爆肚羊湯等。另外開平大缸、飯篩子、化金碗也都譽滿京津。
其一:
古鎮開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遠的年代,它真正的興起卻是在明代屯兵和移民之後,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造物賦予它銜接東北、華北的要塞位置,還有地下的寶貴資源,然而人的到來才讓它的價值被挖掘和體現,尤其是山西、山東的移民帶來的燒制陶瓷的技術,讓這塊沉睡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形象標籤,從此生生不息,在每一頁歷史上都留下了軌跡。古鎮走到今天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已擁有驕人的工業文明業績,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是它血脈中最有溫度的存在,把根留住是古鎮永遠的課題。
開平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朝以後成為京東軍事、經濟重鎮,清朝在這裡開設了武備學堂,19世紀末葉,古城開平以豐富的煤炭資源聞名於世,20世紀末又以“河北第一村”、“中國鄉鎮之星”享譽大江南北,開平的古廟會、花會極富民俗特色,有濃郁的冀東風味,開平大集更以商品齊全、數量大、成交營業額高而著稱,成為京東重要集鎮之一。
一條陡河貫穿全境,土地肥沃,盛產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礦藏豐富,煤炭、礬土、石灰石使工業生產飛速發展,位於燕山余脈風山南麓冀東平原上的開平地理位置優越,距離天津港、秦皇島港、京唐港均為100公里,距唐山市中心區僅9.5公里。
據《灤州志》記載:夏、商、西周時,開平屬孤竹國地,春秋為山戎地,戰國時屬燕國地,秦為遼西郡地,西漢時屬幽州地,東漢、魏晉時皆屬遼西郡地,北齊時屬肥如縣地,隋朝時為盧龍地,唐朝在這裡設置石城縣至遼金時代,元為義豐縣,明改為開平中屯衛,屬灤州、灤縣、豐潤,至清、民國年間,開平鎮也由此得名。開平鎮是進出山海關、出入京津的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屯兵築壘,抵禦外患,護衛京師,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明永樂元年(1403年),高陽王高煦備邊義豐縣舊址。永樂三年開平中屯衛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遷至此地,建立開平鎮,駐軍屯紮,成為明朝北方軍事重鎮。明成祖朱棣曾兩次親臨開平巡視勞軍並駐蹕開平。明成祖在位22年中一直把大同、興和、開平當作重要防線,派多名侯、伯鎮守開平。自建立中屯衛后,五千多名士卒遷來,原為土城堡的開平因城小人多而擁擠不堪。明成化四年(1468年)土城堡被改建為磚石城堡,並疏浚水道,架設橋樑,開挖了護城河,成為利居住、便防守的堅固、整齊的城鎮。城周的轄區屯田墾荒,許多稱為“營”、“屯”的村莊大部分是這個年代建立起來的。
開平中屯衛建制前後,明王朝不斷從山東、山西等人口稠密的地區向這一帶移民,屯兵和移民帶來了開平政治、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守軍將領、官宦之家和商賈富戶不斷在開平城修建官府衙門、宅第及商業門市大院。明朝中葉,開平已成為京東頗具規模、很有影響的軍事、經濟重鎮。
明朝曾把開平城作為軍糧軍草的貯備地。據《畿輔通制》記載:“開平城,在豐潤縣東南四十里,明萬曆年築,以貯糧”。開平的集日為貯糧創造了集散的條件。舊《灤縣誌》記載:“明成化三年開平興集,每月農曆逢五排十為集日,由鎮內商號劃分糧食、柳編、農具、牲畜、木料、土產、山貨、百貨等市場,並確定市場價格。”至建國前夕,歷經五百餘年未變,只是受政局影響,有時興旺,有時蕭條。集日促進了商品的生產,一些手工業作坊相繼開業。據考證,省優產品“雙王”牌開平刀的祖先,就是500多年前由山東來開平落戶的。糧油、食品肉類加工、釀造業開始興起,山西人開設的“公升泉”、“公順泉”是開平最早的兩家酒燒鍋。
明嘉靖年間,皇家開始允許開採開平的地下煤炭。小煤窯的開採帶來陶瓷和燒石炭業的發展,17世紀末,開平大缸在東西缸窯生產。18世紀末、19世紀初開平地區的開採業、陶瓷業、石灰燒窯業已初具規模,農耕也得到發展,開平鎮成為年納糧萬石、捐銀萬兩的重鎮。
19世紀中葉,清朝在開平開設了“開平礦務局”,在喬屯、林西先後鑿井開採煤炭,開平鎮的經濟全面發展,達到鼎盛時期。《灤縣誌》載,光緒四年(1878年)開平煤礦開辦后,八方人士雲集,鎮內商業興旺發達,經商者達50餘家。其中大商戶有“公合興”、“凱威”、“德昌棧”等八大糧庄;“福盛興”等22家百貨店;“惠豐號”等4家金銀首飾樓,釀酒、醬醋釀造、食品加工等手工業作坊40餘家,還有石油洋貨店“義發祥”。以“孫家錢莊”為主體的四家大錢莊和他們開的“隆來”、“隆記”兩家當鋪是鎮上最早的金融信貸機構。鎮上開設了六家醫藥店,“德生堂”於明初洪武年間開設。一些長者聽他們的長輩回憶,清末明初,小鎮的商業主要匯聚在開平東西大街,釀酒業最為興盛,大街小巷都飄著酒香。當鋪的生意也十分紅火,“隆來號”當鋪什麼都當,小到鐮刀斧頭,貴到古玩珍奇,沒有不收的物件。
每逢集日,各方商客雲集開平城,一時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派繁榮景象。鄰近的遷安、遵化、豐潤、灤縣、樂亭以及口外的糧油、木材、木炭、核桃、栗子、花生、鮮貨、條編及腌制的水產品大量進入開平集市出售。開平集市很下貨,貨到即銷,特別是糧食幾乎沒有剩市的,晚清《詠開平》一詩中就有“黃登歲晚千倉粟,綠長霜前一架瓜”,“千倉粟”並非泛指農家的富庶,實指開平在灤州一帶燒鍋極盛、糧鋪最多,糧食的消費吞吐量最大,因此位列京東四大集鎮之首,有“拉不敗的建昌營,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
1888年開平鐵路通車后,大量農副產品通過開平運往天津、北京、東北各地,開平商貿迅速發展,古城開平成為灤州以西、天津以東地帶的政治、經濟中心。
其二:
從明清之際至鴉片戰爭前(公元十六世紀末至1840)這一時期,是我國封建專制制度的沒落時期,在封建經濟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在江南一些經濟發達的城鎮,出現了稀疏的資本主義萌芽。位於北方的軍事、經濟重鎮開平,也顯露了微弱的資本主義萌芽。
明代成化三年至四年(1467至1468),官府將開平原來的土城堡改為磚石城堡。城池的堅固,安定的社會秩序,人口的不斷增加,使居民消費不斷增長,為開平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資本主義萌芽培育了土壤。
明代初期,政府曾兩次組織大規模的移民來開平。現在的214個村莊中,明代建制的達147個,佔75%。這些來自山西、山東、江西、江蘇、浙江、安徽及河北南部的移民,建村舍修道路,墾荒造田,飼養六畜,給農村經濟帶來生機。官府為了鼓勵農民發展生產,一方面給移民分置田地,組織墾荒造田;一方面招撫流散的土著居民,回原籍耕種原有土地。據《永平府志》記載,當時皇家復業原籍的流民“特免差役三年”,又“新墾荒地免征賦稅三年”。永樂元年,除駐軍外,“屯田278頃,納糧3348石,穀草660束”。移民墾荒,駐軍屯田,很快在廣袤農村出現了“村落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景象,戰亂后的農村經濟得到復甦。
手工作坊發展。開平地處燕山余脈南麓平原,北部和西部丘陵區的煤炭、礬土、高嶺土、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明代中後期,開平城北3公里處的山樑上,土法開採小煤窯、小礬土井、小石頭坑已初具規模,從而促進了陶瓷手工作坊和土法燒制石灰業的發展。來自山東棗林庄及山西介休等地的移民,帶來了燒制缸盆技術,自此境內有了燒窯業。因燒窯作坊多而得地名的東缸窯和西缸窯一帶,以饅頭窯燒制瓷器的陶瓷廠多達六、七十家。明嘉靖年間就有缸盆問世,產品主要是大缸、口盆、飯盆、飯碗等粗瓷。釀造業發達,有開平公升泉、公順泉等八大酒燒鍋,真可謂“酒旗林立,市井飄香”。擁有永泰等九家醬園,榨油作坊多處。鐵匠爐頗多,山東移民中的鐵匠世家王家的刀具、霍家的小農具,每日里叮噹叮噹生產不停。
商品經濟活躍。在開平城內四條大街和城外三條大街上,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有公和興、永和興、天順樓等八大糧庄,秋收後集中收購農民糧食,常年供應市民。有福盛興等經營布匹、綾羅綢緞的布莊;有春茂永、天興隆等經營日用百貨的商店20多家;有包銷“美孚”、“德士古”石油洋貨的義發祥、德昌源等雜貨店;有惠豐號、尹家銀匠鋪等四家首飾樓;有孫家錢莊,隆來、隆記當鋪;有德生堂、同仁堂等六家中藥鋪,有仁德、多仁醫院,還有4家中西醫結合的診所。總之,各種營銷店鋪門類齊全。
開平區玉清觀
開平於明成化四年(1468)興集,農曆逢五排十的集期。每逢集日,來自四面八方的客商雲集市場,關外的木材,口外的騾馬,遵化、遷西、遷安的乾鮮果品,冀東各縣的糧食,沿海的魚蝦海貨,從針織百貨到煙酒茶糖,各類商品應有盡有。開平集以商品種類齊全,數量大,成交額高而著稱,成為京東重要集鎮之一,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與此同時,服務業獲得較大發展,一些傳統風味小吃誕生,開平麻花、開平酥糖、油酥燒餅、譚家餃子、趙家切糕、孫家熏肉等風行一時。西門外的翟家大車店、南門外的王家客店,澡堂子、理髮店、飯館等也應運而生。
雇傭勞動出現。開平的店鋪和手工作坊,以家庭成員經營者有之,以雇傭勞動力經營者也有之,少則雇上兩、三個人,多者僱工十幾個、二十幾個人。被雇傭者以長期的居多,東家給固定的薪水,吃住在作坊,供給一日三餐。也有短期。還有臨時工,被雇傭者每天清晨聚集在街頭巷口等待雇傭。雇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之一。
融資渠道增加。古時開平的小手工業者都有擴大生產規模的願望,缸窯新明瓷廠由一個廠擴張到一、二、三、四廠。在籌措資金的方式上,不再局限於拆借,有股份制經營的,如“三合益(三合一的諧音)瓷廠”,“六和盛(六家合資)瓷廠”。也有以技術入股的,東缸窯秦庄秦氏家族出資建窯,常家出技術建立窯場,始稱陶成局。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萌芽狀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謀求發展的要求,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傾向。
地處渤海之濱,兩環(環渤海,環京津)中心地帶。京津唐經濟圈的核心地區,是國家重點工程曹妃甸工業區的腹地,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唐山市中心城區之一。全區轄6鎮、5個街道,總面積251.3平方公里,總人口24.5萬。開平自古為商賈重鎮,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被譽為京東四大名鎮之首。
開平規劃用地面積達2000多公頃,為企業投資發展提供良好平台。
在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中,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中是第一個專門規劃,也是十一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逐步實施。
河北以接軌國際市場為目標,加強接軌京津,實現京津冀六大融合,即觀念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交通融合,人才融合和規劃融合。將河北建成京津外資流轉擴散基地,產業轉移成在基地,高科技產業配套基地,現代物流倉儲基地,休閑旅遊度假基地和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位於京津冀經濟圈腹地的唐山市,依託曹妃甸和京津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開平區作為唐山的中心區,正面臨前著所未有的機遇。
開平區礦藏豐富,煤炭,礬土,陶土,鋁礦石,紅沙,白沙等已探明儲量均達到數百萬噸。其中石灰石儲量達到3.48,可謂物華天寶之地。經過多年不斷發展,開平已初步形成農業產業化、工業現代化、三產物流規模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農業以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養殖加工業為主導,都市型現代農業初具規模。全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逾萬畝,特色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千畝,養殖業以牛、豬、禽、魚為主,佔大農業的比重達56%。
工業以鋼鐵、陶瓷、水泥、煤炭、耐火保溫材料等行業為支撐,主要產品達500多種。鋼鐵行業全部實現高爐煉鐵、轉爐鍊鋼、全連鑄、連軋生產工藝,主要產品有螺紋鋼、帶鋼、角鋼、棒材、線材、焊管等,年生產能力500萬噸;陶瓷行業全部實現天然氣、煤氣燒成工藝,主要產品有建築衛生陶瓷,年生產能力1.5萬噸,日用骨質瓷,年生產能力1200萬件;耐火保溫行業全部實現天然氣、煤氣燒成工藝,主要產品有普通耐火保溫材料、炭化硅、氮化硅等,年生產能力100萬噸;水泥行業向高標、特種水泥發展,主要產品有礦渣硅酸鹽水泥,年生產能力200萬噸;煤炭行業主要產品為煙煤及精洗煤,年生產能力240萬噸;機械製造行業主要產品有冶金設備、礦山設備和鐵路器材等。
物流業主要有鋼材市場、陶瓷市場、建材市場、汽車貿易市場及蔬菜批發市場。
唐山寶業集團、寶新集團、灤河集團為全國知名企業;銀水集團、陡河集團均為全省知名企業;唐山華岐焊管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高頻焊管生產企業;唐山隆達骨質瓷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日用骨質瓷生產基地,產品在2001年被上海亞太經合首腦會議(APEC)指定為宴會用瓷。開平商貿繁榮,以冀東汽車交易中心、開平溫州商城、華北建材市場等為代表的專業化、規模化市場物流發達,在華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文名:稻地
地理位置: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稻地鎮
總面積:5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4.9萬畝
總人口:2.88萬
總村數:37
稻地鎮是唐山最古老的集鎮之一,建鎮歷史已經有800年。現屬唐山市丰南區管轄。
稻地鎮比唐山市、胥各庄鎮、河頭鎮發展都早(這兩個鎮已經成為唐山市丰南區的主要城區,其中河頭鎮已經沒有了)。
千餘年前,稻地鎮所在區域是一塊極低洼的瀕海地區。據傳,元朝宰相康里脫脫首創京東植稻,曾募江南植稻能手傳授技術,稻地因此得名。
元末由於戰亂,稻地一帶人口銳減,滿目荒涼。
明立國后,明成祖朱棣下詔由人口稠密的黃河流域向北方大批移民,稻地的經濟又開始繁榮起來。至清光緒,稻地已是名噪京東了。
據清《灤州志》記載:稻地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文薈萃,為開平(現發展成唐山市的一個區)、倴城(現為唐山市灤南縣城)、榛子鎮(現屬灤縣)之冠,商業尤為繁榮”,資源豐富,號稱取不盡的稻地。
稻地狀似一座封閉的城堡,南北以河為界,南北寬約500米,東西長1000米,城內有一條東西大街,南北分為衚衕,夜間各條衚衕內都有打更人遊走。大街兩側商鋪林立,氣勢恢弘,幾個城門遙相對應,東門外有南北交通大道(唐山到宋家營、大新莊、唐海南部的交通動脈)和廣場。在乾隆年間,鎮內有銀號、當鋪、染房、釀酒作坊、客店、飯店、醫院、食品店、浴池等商業固定網點200多家,其中,釀酒作坊達24家(當地人俗稱“燒鍋”)。所產高粱酒甘冽清香,名震京師,成為當地聲名遠揚的特產。鎮內外有文昌閣、火神廟、藥王廟等廟宇13座,每逢廟會,熱鬧非凡。名小吃有奎泰隆的舌餅(香酥可口,久放不透油)、田家燒麥和耿奎英的香腸。
現在,稻地鎮的名氣已經大不如前,特別是經歷了1976年7月28日那場大地震,古城和古建築都不復存在, 800多年前廣袤的稻田已不見蹤跡,稻地大街的飛檐斗拱和火神廟的人聲沸騰早已渺無蹤影,鎮中的古物已不剩下什麼了,就連歷經100多年的風雨的鐵橋也沒了。稻地古城的風貌只留存在老輩人的記憶中。惟有“稻地”這個名字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稻地鎮的名小吃大多失傳,“燒麥”和“香腸”手藝尚存,但規模和名氣都不大。另外,安機寨的蘿蔔,雖然好吃在唐山有名,但受種植面積的影響,產量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稻地在解放初期曾經是丰南縣政府所在地,由田家大院改建的丰南一中,一直是丰南縣、丰南市、丰南區的最高學府。直到丰南一中由稻地遷往丰南城區,原丰南一中改為丰南二中后,稻地在丰南教育地位才有所改變。
稻地大鐵橋始建於1901年,是河北省最早的公路鐵橋。鐵橋前身原為木橋,依靠稻地藥王廟的和尚化緣維修,橋身矮小,行走擁擠,稍有不慎就有掉入陡河的危險。時任山海關橋樑廠廠長的留美學生王化奇是稻地人,回鄉探親時路過此橋,見行走不便,便起了修橋的念頭。回廠后,他多方籌措材料,找來好友擔任設計,並與稻地商會聯合,終於建成了這座造福鄉里的鐵橋。
稻地鎮民風質樸,文化氣息濃郁,丰南區第二中學即坐落在該鎮。依託文化,地理優勢,稻地鎮經濟比較發達,擁有大小企業共計103家,從業人員近萬人。主要門類是機械製造、建材、冶金、輕工、化工等,並已逐步形成了機械製造、管材生產、電子線纜生產為主的非鋼產業基地態勢。其中有唐山神州機械有限公司、海豐線纜有限公司、新利達鋼管有限公司、新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新輝養殖有限公司、興豐飼料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主要產品有複合式干法選煤成套設備、各種高低壓電纜、高低壓開關櫃等。其中複合式干法選煤成套設備是唐山神州機械有限公司專利產品,榮獲第十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1998年煤炭部科技進步獎、首屆河北省優秀髮明獎等,並於2001年被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為全國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推薦產品。2006年已遠銷國外部分地區,年創產值達到800萬美元。2006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18.2億元。稻地鎮做為農業大鎮,長期以來立足於“基地建設、特色富民、龍企帶動”三大工程,發揮科技促動的作用,形成了蔬菜、棉花、花生、蘿蔔等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科技化、品牌化、效益化,真正鼓起了農民的錢袋。2006年全鎮共有糧田3.2萬畝,蔬菜佔地面積1.82萬畝,糧食產量1.21萬噸,蔬菜產量達19.7萬噸,其中有1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生產曾受到農業部紅榜展示。同時,畜牧業也達到一定規模,建有總投資2800萬元的唐山現代畜牧養殖園區一個,並建有村級畜牧小區16個。2006年全鎮共出欄各種畜禽36.19萬頭只。截止到2006年底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億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 30.18 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國地稅收入)281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30元。
稻地鎮在“十一五”發展中,面對“圍繞三軸發展七鎮”和“打造濱海強區”的機遇,決心充分發揮自身開發潛力大,前景廣闊等各種優勢,積極培植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打造新“城效型”生態鎮,掀開古鎮更輝煌的一頁。
奔城鎮,現為唐山市灤南縣人民政府駐地。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活、繁衍。秦漢以前,已形成聚落。元代,大將那顏倴盞曾在此屯糧集草,“倴城”由此得名。今鎮內北河(古稱通津河)南岸,仍可見夯土古城牆遺址,雖經歲月剝蝕,依然與古鎮風雨相隨。一個人與一座城。
中文名:奔城
簡介:唐山市灤南縣人民政府駐地
傳說:“倴城”當初成為一處棲糧之所
出處:《現代漢語詞典》
古鎮的名字很奇特。
查閱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倴”字下只有短短的一行:倴城,地名,在河北。如此一個字只用於一處地名,似乎並不多見。
詞典上沒有提到什麼人,但倴城人都知道,古鎮的由來和一個名為“倴盞”的人密不可分。
雪后初霽,車子小心翼翼地駛入倴城。在鎮中心的古城廣場,遠遠便可望見一座高大的人物雕像巍然而立,那便是那顏倴盞。“那顏”,是蒙語,漢語譯為“官人”,是古代蒙古貴族官員的稱謂。“倴盞”,即元初有名的大將塔察兒。公元1215至1230年間,這位出身名門、曾任成吉思汗宿衛的大將曾在此地鎮守,疏浚河道,修築土城,用於屯糧集草。“倴城”由此得名,並逐漸發展成為北倚長城、南襟渤海、翼蔽京畿的軍事重鎮。
“倴城”當初成為一處棲糧之所,可以說有些偶然。時值戰亂之年,驍勇的倴盞統領大軍伐金攻宋。兩國交兵,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深諳征戰與屯糧之法的倴盞大將軍四下里探查了一番,終於在灤河下游、通津河南岸尋到了這塊寶地。通津河,亦稱運糧河,古來就頗為知名。經由人工開鑿的閭芬溝,通津河又可與灤河相通。於是,一條暢通的河道,成就了倴城的未來。不過倴城確是塊寶地,臨河傍水,數百年來,卻很少因水患遭災。細究起來,當是因其地勢較高,即使灤河改了道,通津河決了口,也基本上不對其造成威脅。得水之利而無水之患,於是在民間,也就有了“氣死龍王爺,淹不了倴城街”的諺語。
到了明清兩代,倴城的軍事功能雖不如戰時那樣顯赫,但卻前所未有地繁榮興盛起來。城內商號、糧棧、作坊、當鋪遍布,最多時店鋪達119家,其中有30多家名氣直抵京、津及東三省。清代,倴城成為灤州四大名鎮之一。清嘉慶十四年重修《灤州志》載:“倴城鎮,在城南六十里,有四門,鄉關市廛齊整,商賈富庶,三八日集。”繁榮盛況可窺一斑。
經濟的繁榮也引來了各方面的興旺發達。據史料記載,倴城也曾因寺廟林立、古迹繁多而遠近聞名。關帝廟前的銀杏樹、聖壽寺外的八棱碑、馬神廟的響水井、老母廟的夜鳴鐘……一些古迹被塗抹上傳奇色彩。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淹不了的倴城街上依然是店鋪林立,叫賣聲聲,但那些曾經香燭鼎盛的廟宇早已無處尋覓。惟有古城,仍殘存著些舊城垣,在一次次日升月落中印證著往事。
古城駐守在河的南岸,這條古時的通津河,如今喚作了北河。嚴冬時節,河上結了厚厚的冰,冰上有雪,乍看上去面目不甚清晰。然而數百年前,這裡波濤涌動,河面上千帆競發,載著順水而下的萬擔糧草,又是何等的威風!遠遠看去,古城並不惹人注目,待漸漸靠近了,先前的幾道“土崗”才顯出它的威嚴。城牆殘高五六米,底寬20多米,呈“∩”形分佈,總長千餘米。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古迹》所載的“倴城廢縣”,其實便是這座古城。元倴盞屯糧后,由於人口繁衍,地方狹窄,古鎮居民逐漸南遷至今倴城所在地,舊地便稱作了“古城”。幾百年的時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木已在城牆上扎了根,長得繁密茂盛,古城卻因此添了幾分滄桑。
七百年前,古鎮由一元將得名;七百年後,土城猶在,元將倴盞卻已化為雕像,執鞭仗劍,目光炯炯地俯視著這片土地。相信他的心裡是自豪的,古鎮新顏,不正是戎馬一生的他所企盼的嗎?
榛子鎮位於灤縣西北部,是京東“開、稻、倴、榛”四大古鎮之一,東、南、西與唐山市古冶區、開平區、豐潤區接壤,北、東北部和楊柳庄鎮、王店子鎮相連,鎮政府駐地第一鎮村。1996年3月,機構改革,原杏山鄉、麻灣坨鄉和榛子鎮,合併為榛子鎮。2002年1月,撤銷馮庄鄉,併入榛子鎮。
中文名稱:榛子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唐山市灤縣
郵政區碼:063707
面積:98.6平方公里
耕地:70687畝
全鎮總面積98.6平方公里,共轄61個行政村,15875戶,54943人,有耕地70687畝。
1986年以來,榛子鎮農業、工業和私營經濟全面發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986年、1996年2000年和2003年分別為5480萬元、7.12億元、12.04億元和18.9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上述各年份分別為 3136 萬元、2億元、2.39億元和3.49億元;工業產值分別為 2344萬元、6.72億元、10.53億元和15.5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652元、2800元、3241元、3480元。榛子鎮於1993年跨入全國億元鎮行列,1994年唐山市百強鎮鄉之一,有兩家企業在市百強企業中榜上有名。全鎮1995年3月實現小康,原馮庄鄉1997年3月達到小康。
榛子鎮地勢平坦,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少量丘陵以果樹、煙草為主。1986年糧食、果品、蔬菜種植面積分別為83344畝、2834畝、3823畝,總產量分別為29776噸、175噸、7802噸;2003年糧食、果品、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68939畝、8595畝、14300畝,總產分別達到21100噸、8148噸、49326噸。
2003年全鎮共有各種企業2605家,其中鎮辦企業1家,私營企業70家,個體工商戶2534戶,總收入11.8億元,利潤總額7943.1萬元,現價增加值3.07億元,實現企業稅收1599.6萬元。主要骨幹企業有年產啤酒15萬噸的河北藍貝集團唐山酒業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鋼管的唐山金利達焊管有限公司、遠東實業有限公司(尚未投產)、年產35000噸包裝用玻璃製品的榮盛玻璃製品廠以及唐山市光明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市燕龍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市冀澳水泥有限公司、灤縣銀鴻鋼鐵有限公司、灤縣宏廷冶鍊廠、灤縣京東鋼鐵有限公司、灤縣順和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等。
縣委、縣政府於2003年決定在榛子鎮和楊柳庄鎮之間興建榛楊工業區,重點發展壯大水泥、建材、鋼鐵、玻璃製品、啤酒飲料等企業,以此形成榛楊工業經濟區,已有10多家企業進駐該工業區。
榛子鎮境內有榛子鎮、杏山、大崗上、麻灣坨、八里王官營五處集貿市場,其中榛子鎮集市規模最大,年交易額達到500多萬元。
榛子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京哈、京秦電氣化鐵路和102國道、唐豐公路、遷唐公路、京沈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並有狼窩鋪、石郎庄兩個火車站,距110KV變電站和開灤煤礦僅幾公里之遙,可為人民生活和發展生產提供方便和足夠能源。投資80萬元,建成的榛子鎮網通大樓(即原郵電大樓),擁有17173門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成為本地區的通訊樞紐。原馮庄鄉1990年投資28萬元鋪設柏油路13華里,實現村村通油路。鎮內的農業銀行和4個信用社為榛子鎮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2011年底,境內有鎮辦中學4所,完小12所,在校生810人,教師492人。縣醫院榛子鎮分院和4所衛生院,形成了功能完備的醫療衛生防疫網路。
薯炕育秧專業村——辛莊子村。該村共有88戶,326口人。耕地面積537畝,人均1.6畝。2003年人均純收入3420元。
該村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根據薯炕育秧周期短、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發展甘薯育秧。統一規劃場地,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組成銷售隊伍,薯炕育秧得到迅速發展,從最初戶均不到1鋪,每鋪收入不足幾百元,發展到2003年,全村285鋪,戶均3鋪,每鋪純收入達到3000多元,全村增加經濟收入90多萬元。並在總結多年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改良育秧方式,以紅土、塑料薄膜、火炕逐步取代冷炕育秧,避免了采秧周期長的缺點。同時在燒火、打風道等關鍵環節加強技術改進,加強水、肥、溫度的科學調控,充分發揮規模、質量優勢,吸引了北京、天津、平泉、丰南、豐潤、遷安等地農民和商販前來購秧,出秧時每天幾百萬株秧苗銷售不出村,成為“規模發展帶來規模效益”的典型。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向陽用復仇的子彈擊斃日酋松井。然而,鑒於當時中日雙方戰力的差別,今天的我們不免會懷疑,在當時真的存在這樣痛快淋漓的復仇之戰么?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早期影視作品中的戰鬥,都有真實的來歷。比如,在某部電影中曾經出現的日軍對村民進行“機槍點名”時,八路軍部隊突然從天而降,將日軍擊退,將村民救出。這樣一段類似傳奇的情節,其實也確實發生過,這段真
榛子鎮之戰
實的戰鬥,就發生在山西晉城,而這支八路軍部隊,則是八路軍三五八旅的一個團。假如今天去查晉城縣的縣誌,還可以看到這次戰鬥的記載。只不過這次戰鬥因為八路軍以救人為主,並沒有象電影中那樣給日軍極大的殺傷罷了。
發生在一九四三年的“榛子鎮之戰”,也是一次這樣的復仇之戰。
“榛子鎮之戰”,發生在一九四三年八月(農曆七月),是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二次恢復基本區作戰中的戰鬥之一,從規模上來看,它屬於一場不大的戰鬥,因此,在中日雙方的記載中,都並不是很受到重視。但假如審視它的意義,這又是一場非常值得紀念的戰鬥。
因為,這一戰,是八路軍為“潘家峪慘案”中死難同胞的報仇之戰。
經過對照中日資料,這次復仇之戰的前後,似可大白於天下。
潘家峪慘案,是抗戰時期華北遭到日軍“三光作戰”製造的典型慘案之一。中國方面的記載稱“潘家峪慘案:1941年1月25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日軍調集了遷安、灤縣、盧龍、遵化、豐潤等五縣的敵偽軍,天明后不久,就包圍了潘家峪。全村一千多的村民,也被鞭打著,人們驅趕著,趕進那所大院里,關上了大門,機關槍密集的人群掃射起來,人整排整排地都倒下去了。全村被敵寇慘殺者1035人(其中兒童婦女有658名),負重傷者84人,活著和下落不明者只剩三百零三人。全家慘死者三十餘家。燒毀房屋一千一百間。”
根據日方記載,實施這次屠殺的日軍部隊,是日軍第二十七師團支那駐屯步兵第一聯隊第一機關槍中隊,及豐潤縣偽軍警備隊,指揮官佐佐木中尉。
對這次慘案,即便於南京大屠殺多所推諉的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存在。原日軍第二十七師團參謀田辺曾就此提供證言,承認中方的記載。然而,近年來,日方卻頗有些輿論對此進行“翻案”參加過屠殺行動的原日軍士兵片川三蔵和筒中要之助在日本發表言論,以所謂“親歷”對潘家峪慘案的過程作出辯解,並稱田辺的證言是謊話。然而,即便是他們的辯解,也無法掩飾這次屠殺的殘忍,甚至使若干真相更加清晰。
根據這兩名日本士兵的證言,日軍對潘家峪村的襲擊是“有預謀的”,然而,片山強調,這次屠殺“可能是佐佐木中隊長單獨決斷的”,言外之意這是某個日軍中級軍官自行決定的行為。而對於屠殺的理由,則歸結為潘家峪屬於“敵對部落”,村民經常給八路軍提供後勤,情報等支援,進行屠殺是“不殺人就會被殺,這就是戰爭”。而筒中在他的證言中則強調田辺的兩點說法不符合事實。一個是日軍的屠殺並非機槍中隊人人參與。“機槍手為了避免遭到襲擊,在村口的高大建築物上警戒。(屠殺)是用步槍乾的。”;另一個是“村子比較小,搜出的村民只有大約三百人,沒有一千人以上那樣多”。
即便如此狡辯,片山也不得不承認“當看到那種場面(向村民射擊)的時候,心中是‘軍隊怎麼做這樣的混賬事啊?!’的驚訝”,而且,提到當時村中的幹部約二十人並不是被集體屠殺的,而是時候拉到附近的河灘上槍殺。
日本右翼就用他們的證言試圖為“潘家峪大屠殺”翻案--這就是他們的邏輯,彷彿用步槍就可以否定屠殺,殺害了三百人而不是一千人就不算屠殺似的(田辺的證言則說當時殉難者超過一千,因為當時臨近春節,很多村民從逃難中回到村中準備過年)。
京東四大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