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裕民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葉裕民,女,1962年出生,安徽黃山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劃與管理系主任。

人物經歷


1979-1983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經濟學學士
1983-1986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
1997-2000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社會任職


葉裕民教授
葉裕民教授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
中國區域經濟協會理事兼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市城市管理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城市網特邀城市觀察家;
成都市政府科技顧問等社會職務。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全國城鄉規劃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兼城鄉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兼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城市管理學會副會長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特邀委員
南寧市政府顧問
成都市政府顧問
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城市發展戰略規劃與管理、城市經濟學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管理、區域經濟理論與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

學術作品

2000年以來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專著與合著
1.《中國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主編,中國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2.《城市經濟學原理》,副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3.《廣州城市經濟與城市經營戰略》,副主編,方誌出版社2005年版。
4.《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合著,陸大道、葉裕民等,產業結構與區域發展,科學出版社2003.4。
5.《區域經濟學教程》(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國區域開發論》(專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版。
7.《中國城市化之路》(專著),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8.《中國區域經濟學教程》,李京文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學術論文
1.城市化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紀寶成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2.中國“十一五”期間城市化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思考,《經濟學動態》,2006.7。
3.中國城市化高速成長過程中的地方政府服務研究,沙安文、沈春麗,《地方政府與地方財政建設》,中信出版社2005.6。
4.市場需求決定了中國必須推進重工業化過程,中國經濟時報2005.11.14。
5.中國流動人口的行為特徵與城市化,《轉型期的中國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國家級重點課題》,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編,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8月。
6.中國土地儲備數量和周期的理論分析,陳卓詠、葉裕民,《中國土地科學》2005.4。
7.建立高效產業體系,改革經濟適用房制度。《北京規劃建設》2005.2
8.中國城市化高速發展過程中的CBD建設,《中國CBD》,2004年12月
9.中國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機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6。
10.世界城市化進程及其特徵,《紅旗·文稿》,2004.8。
11.中國城市經營:實踐錯位與理論闡釋,《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
12.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考與對策,胡乃武,葉裕民,《理論前沿》2004.6p16-18;5.4千字。
13.中國流動人口的特徵與中國城市化政策研究,葉裕民、黃壬俠,《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2。
14.中國城市經營的理論研究,《現代城市研究》,2004.2。
15.新型工業化與瀋陽大都市圈的重構,《遼寧大學學報》,2004.1。
16.中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研究,黃壬俠,葉裕民《學習與實踐》,2003.12。
17.《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升級與土地利用研究》,被收錄陳德升主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台灣)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18.城市化與現代製造業發展,《大眾日報》2003年9月28日第3版。
19.《關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問題的思考》,與程子林合著,李成勛主編,《競爭與戰略》,瀋陽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0.《中國的城市發展與城市化》,韓國韓中社會科學研究會編,文集《理解當代中國》,韓國,Hanwool出版社,2003年10月,1.8萬字。
21.《一個學者筆下的四大都市》,《中國留學生創業》2003年第六期。
22.《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研討會綜述》,〈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五期。
23.《實現兩個轉變,建立一級土地市場》,《城市規劃》2002年第11期第41頁,8000字。
24.《工業化弱質:中國城市化發展的經濟障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主要觀點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5期轉載。
25.《關於我國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的思考》,《宏觀經濟研究》2002年第3期。
26.《全國及各省區市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和分析》,《經濟學家》2002年第3期。
27.《中國城市化的制度障礙與制度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1年第12期。
28.《中國城市化的質量研究》,《中國軟科學》2001年第7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社會學》2001年第11期。
29.《大連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發展研究》,《財經問題研究》2001年第10期。《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2年第1期全文轉載。
30.《中國區域貿易衝突的形成機制與對策思路》,《經濟地理》2000年第6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地理》2001年第2期。
31.北京沙塵天氣產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環境管理與都市發展第十一屆研討會論文集》,P1-8,(台灣)台灣中山大學公共事物管理研究所,2001年7月。
32.《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化》,《城市問題》2001年第6期。
33.《國定貧困縣酉陽縣考察報告》,(合著),《開發研究》2001年第4期。
34.《找准城市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定位》,《人民日報·市場報》,2001年8月11日。
35.《調整鄉域行政區劃,促進小城鎮規模化發展》,《城市開發》2000年第6期。
36.《北京應成為21世紀中國知識經濟的中心》,(合著),《前線》2000年第2期。
37.《論改革與完善地方政府的目標管理體制》,《統計研究》2000年第6期。
38.《建立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促進西部大開發》,《開發研究》2000年第2期.
39.《中國區域管理體制創新與地方政府職能轉換》,《國際商報》(專家論壇欄目),2000年2月2日。
40.《中國城市化滯后的經濟根源及對策思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主要觀點被《光明日報》1999年11月26日轉載。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0年第1期。
41.《我國中部地區內部差異及發展構想》,《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1年第10期。
42.《未來20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六大走勢》,《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1999年第3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0年第2期。
期刊論文
[1]葉裕民,王晨躍.城市治理研究範式轉移與一般分析框架創新[J].城市規劃,,:1-12.
[2]張理政,葉裕民.前景理論視角下城中村村民更新意願研究——基於廣州市25村問卷調查[J].現代城市研究,2021,(12):19-26.
[3]葉裕民,胡士佳.家庭式流動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的影響研究[J].貴州省黨校學報,2021,(06):86-98.
[4]葉裕民,文愛平.葉裕民:破解新二元結構走向善治[J].北京規劃建設,2021,(04):202-206.
[5]龍蕭如,葉裕民.鄉村合作治理模式研究——以成都市戰旗村和運城市蒲韓鄉村社區為例[J].小城鎮建設,2021,39(06):5-13.
[6]葉裕民.積極推進市民化,培育城市群創新發展新動能[J].國家治理,2021,(22):14-21.
[7]葉裕民.包容性城中村更新與社區營造[J].住區,2021,(01):9-10.
[8]王晨躍,葉裕民,范夢雪.論城鎮開發邊界劃定與管理的三大關係——基於“城市人”理論的理念辨析[J].城市規劃學刊,2021,(01):28-35.
[9]吳軍,葉裕民.消費場景:一種城市發展的新動能[J].城市發展研究,2020,27(11):24-30.
[10]王佳文,葉裕民,董珂.從效率優先到以人為本——基於“城市人理論”的國土空間規劃價值取向思考[J].城市規劃學刊,2020,(06):19-26.
[11]葉裕民,張理政,孫玥,王潔晶.破解城中村更新和新市民住房“孿生難題”的聯動機制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0,34(02):14-28.
[12]葉裕民,徐苗,田莉,高琳,劉巍,陳宇琳,汪堅強,王世福,尹稚.城市非正規發展與治理[J].城市規劃,2020,44(02):44-49.
[13]段進,楊保軍,周嵐,張京祥,葉斌,羅海明,劉奇志,柴彥威,張文佳,葉裕民,李志剛,肖揚,陳宏勝,王承慧,武廷海,王蘭,周素紅,龍瀛,張松,段德罡,錢睿,周文竹,張帆,石邢,鄭德高,楊濤,冷紅,周江評,汪芳,曹康,張國華,楊宇振.規劃提高城市免疫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發事件筆談會[J].城市規劃,2020,44(02):115-136.
[14]葉裕民.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相關概念解析[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9,21(06):36-37.
[15]劉秀傑,萬成偉,葉裕民.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制度困境與對策建議——以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9,26(11):5-10.
[16]葉裕民,王晨躍.改革開放40年國土空間規劃治理的回顧與展望[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19,8(06):25-39.
[17]尹稚,葉裕民,盧慶強,王建國,黃寰.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J].區域經濟評論,2019,(04):103-113.
[18]張磊,葉裕民,孫玥,陳蛟.特大城市城鄉結合部村莊分類研究與特徵分析——以廣州市農村地區為例[J].城市規劃,2019,43(06):47-54.
[19]葉裕民.新時代首都城市精細化治理的體制機制研究[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9,21(02):13-15.
[20]吳唯佳,吳良鏞,石楠,袁奇峰,梅耀林,葉裕民,張曉玲,馮長春,何明俊,王凱.空間規劃體系變革與學科發展[J].城市規劃,2019,43(01):17-24+74.
[21]葉裕民.生態文明時期的城市競爭力提升與城市治理探索[J].景觀設計學,2018,6(06):36-43.
[22]葉裕民.和孩子一起思考:城市怎樣讓生活更美好——評《城市是怎樣運轉的》[J].中國出版,2018,(09):67.
[23]葉裕民,田若敏,王晨躍.俄勒岡城市增長邊界簡化方法探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城市規劃,2018,33(02):88-97.
[24]葉裕民,戚斌,於立.基於土地管制視角的中國鄉村內生性發展乏力問題分析:以英國為鑒[J].中國農村經濟,2018,(03):123-137.
[25]葉裕民.城市治理體制與規劃轉型[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8,(03):9.
[26]葉裕民,鄶艷麗.建立“三足鼎立”的城鄉規劃學科結構[J].城市建築,2017,(30):41-45.
[27]葉裕民,唐傑.深圳城市產業發展轉型研究[J].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7,9(02):81-100.
[28]劉曉兵,葉裕民.由暴力拆遷到逆向壟斷的法律呼喚——由太原橋東街拆遷案引發的思考[J].城市規劃,2016,40(10):98-102.
[29]黃艷,薛瀾,石楠,葉裕民,張庭偉,鄒德慈,周婕,姜曉萍,崔功豪,郁建興,何志方,陸軍,武廷海,施衛良,唐子來,呂斌,楊開峰.在新的起點上推動規劃學科發展——城鄉規劃與公共管理學科融合專家研討[J].城市規劃,2016,40(09):9-21+31.
[30]亞歷山大·楚尼斯,崔愷,孟建民,朱建斌,劉凌宏,方明,孔宇航,彭禮孝,謝英俊,朱錇,華黎,葉裕民,陳永興,饒小軍,吳鋼,翟輝,羅德胤,王蔚,麥一兵,朱勝萱,張寶貴.文化引領下的鄉村建設第三屆本土設計高峰論壇[J].城市環境設計,2016,(02):144-167.
[31]葉裕民.城市決策者系統思考的方法——推薦德內拉·梅多斯的《系統之美》[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6,18(02):87-88.
[32]葉裕民.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鄉村規劃管理思考[J].小城鎮建設,2016,(01):30-31.
[33]葉裕民,陳蛟.城市增長管理與集約更新潛力:人地關係的視角[J].城市發展研究,2015,22(10):22-29.
[34]葉裕民.特大城市包容性城中村改造理論架構與機制創新——來自北京和廣州的考察與思考[J].城市規劃,2015,39(08):9-23.
[35]焦永利,葉裕民.統籌城鄉背景下的農村現代化分析框架與應用——以成都市為例[J].農村經濟,2015,(01):104-109.
[36]焦永利,葉裕民.論城市的合約性質[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29(01):79-87.
[37]石楠,唐子來,呂斌,彭震偉,陳滄傑,袁奇峰,司馬曉,王春,葉裕民,胡毅,黃亞平,湯放華,段進.規劃教育——從學位教育到職業發展[J].城市規劃,2015,39(01):89-94.
[38]葉裕民.城市化難點在於流動人口[J].小康(財智),2014,(11):24.
[39]焦永利,葉裕民.統一城鄉建設用地市場的經濟學分析——以三個模型為工具[J].城市發展研究,2014,21(10):65-71+113.
[40]焦永利,葉裕民.經濟學供需模型的制度化改進與初步運用[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4,(09):47-57.
[41]葉裕民,陳丙欣.中國城市群的發育現狀及動態特徵[J].城市問題,2014,(04):9-16.
[42]袁蕾,葉裕民.基於DEA的北京新城發展評價及與上海的比較[J].城市發展研究,2014,21(04):23-29.
[43]焦永利,葉裕民.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改革戰略和發展路徑[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14,3(01):26-34.
[44]葉裕民,陳丙欣,楊映雪.首都后小康社會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4,(01):44-48.
[45]張磊,葉裕民,王海龍.規劃協同及其對複雜城市系統的影響——以北京市海淀區城鄉結合部為例[J].規劃師,2013,29(12):22-26+40.
[46]葉裕民.論中國城鄉建設用地流轉的本質與系統[J].鄉村規劃建設,2013,(01):103-114.
[47]葉裕民,焦永利,朱遠.統籌城鄉發展框架下的政府職能轉變路徑研究——以成都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3,20(05):118-127.
[48]陳丙欣,葉裕民.中國流動人口的主要特徵及對中國城市化的影響[J].城市問題,2013,(03):2-8.
[49]葉裕民.中國城市化與統籌城鄉發展基本概念解析[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34(02):1-7.
[50]葉裕民,鍾治鋒,米瑪頓珠.中國流動人口制度障礙的宏觀負面效應解析[J].現代城市研究,2013,28(03):21-25+55.
[51]焦永利,葉裕民.基於哲學思考的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J].東南學術,2013,(02):87-94.
[52]葉裕民.規劃評估:從廈門PX事件到啟東排污工程——法定的規劃評估要求如何落實[J].城市規劃,2013,37(02):72-78.
[53]吳思,孔祥智,葉裕民,吳必虎.土地制度改革的餘地有多大?[J].中國經濟報告,2013,(02):99-104.
[54]葉裕民.中國統籌城鄉發展的系統架構與實施路徑[J].城市規劃學刊,2013,(01):1-9.
[55]辜勝阻,葉裕民.城鎮化如何繼續推進?[J].西部大開發,2012,(12):100-101.
[56]王心邑,張磊,葉裕民.由技術工具轉向公共政策——北京海淀區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評估方法思考[J].北京規劃建設,2012,(06):91-94.
[57]李彥軍,葉裕民.城市發展轉型問題研究綜述[J].城市問題,2012,(05):97-101.
[58]龐晶,葉裕民.全球化對城市空間結構的作用機制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04):50-54.
[59]葉裕民,牛楠.轉型時期城中村改造:基於農民工住宅選擇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04):18-25.
[60]葉裕民,李曉鵬.統籌城鄉發展是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效探索[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03):42-47.
[61]葉裕民,陳宇.惠及流動人口的城市公共衛生服務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農村經濟,2012,(02):93-95.
[62]葉裕民,許琦.社區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基石——以成都市為例[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2,14(01):22-25.
[63]李東泉,葉裕民.《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居民滿意度調查研究[J].北京規劃建設,2011,(06):81-83.
[64]龐晶,葉裕民.全球背景下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研究[A].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論文集)[C].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1:5-10.
[65]葉裕民.成都統籌城鄉發展中的社會治理創新[J].杭州(我們),2011,(07):20-21.
[66]葉裕民,唐傑.深圳城市產業發展轉型研究[J].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1,4(01):20-39.
[67]鄭國,葉裕民.城鄉關係發展階段與統籌發展模式研究[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規劃創新: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0:2412-2419.
[68]周小剛,陳東有,葉裕民,郭春明.中國一元化戶籍改革的社會政策協同機制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0,(04):1-5.
[69]葉裕民.農民工遷移與統籌城鄉發展[J].中國城市經濟,2010,(03):46-51.
[70]鄭國,葉裕民.中國城鄉關係的階段性與統籌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23(06):87-92.
[71]葉裕民,袁蕾.轉型期中國農民工住房與規劃政策研究[J].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09,2(02):29-47.
[72]王曉宇,葉裕民.各省非農就業的決定因素——基於面板數據的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9,30(01):38-42.
[73]葉裕民.Citi-PODAS模式:中國城市管理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革命[A].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師範大學.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8:187-204.
[74]葉裕民.中國城市管理創新的一種嘗試[J].中國軟科學,2008,(10):52-64.
[75]李彥軍,葉裕民,倪稞.城市群內城鄉統籌的理論基礎與現實依據[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05):46-52.
[76]王曉宇,葉裕民.東北裝備製造業發展障礙分析[J].東北亞論壇,2008,(03):73-78.
[77]陳丙欣,葉裕民.京津冀都市區統計與當前城市統計的比較研究[J].城市問題,2008,(04):56-61.
[78]葉裕民,李彥軍,倪稞.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動與跨區域統籌城鄉發展[J].中國人口科學,2008,(02):57-64+96.
[79]陳丙欣,葉裕民.京津冀都市區空間演化軌跡及影響因素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08,(01):21-27+35.
[80]龐晶,葉裕民.城市群形成與發展機制研究[J].生態經濟,2008,(02):97-99.
[81]葉裕民.皖江城市帶的調研與思考[J].城市,2008,(01):35-37.
[82]陳丙欣,葉裕民.中部三大城市群發展的比較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7,(05):18-23.
[83]李培,葉裕民.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性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09):36-40.
[84]陳丙欣,葉裕民.德國政府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的作用及啟示[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33-37.
[85]龐晶,葉裕民.新型工業化時期旅遊產業定位與管理創新研究——以青島市嶗山區為例[J].生態經濟,2006,(08):93-97.
[86]葉裕民.中國“十一五”期間城市化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思考[J].經濟學動態,2006,(07):54-58.
[87]陳卓詠,葉裕民.城市土地儲備數量和周期的理論分析[J].中國土地科學,2005,(04):43-47+42.
[88]葉裕民."北京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意向調查"結論之:建立高效產業體系,改革經濟適用房制度[J].北京規劃建設,2005,(02):180-183.
[89]黃璜,葉裕民.美國和加拿大都市區的劃分及我國的借鑒[J].現代城市研究,2004,(12):40-50.
[90]葉裕民,黃壬俠.中國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機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06):1-10.
[91]葉裕民.世界城市化進程及其特徵[J].紅旗文稿,2004,(08):36-38.
[92]葉裕民,黃壬俠.中國流動人口特徵與城市化政策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02):75-81.
[93]胡乃武,葉裕民.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考與對策[J].理論前沿,2004,(06):16-18.
[94]葉裕民.中國城市經營的理論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04,(02):26-31.
[95]葉裕民.新型工業化與瀋陽大都市圈的重構[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130-138.
[96]黃壬俠,葉裕民.中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研究[J].學習與實踐,2003,(12):24-30.
[97]孫久文,葉裕民,林勇.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研討會綜述[J].經濟學動態,2003,(05):50.
[98]孫久文,葉裕民,林勇.“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研討會”綜述[J].教學與研究,2003,(01):76-78.
[99]孫久文,葉裕民,林勇.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研討會會議綜述[J].中國軟科學,2002,(11):125-126.
[100]葉裕民,戴小平,陳紅春.實現兩個轉變建立一級土地市場——以深圳市寶安區為例[J].城市規劃,2002,(11):41-45.
[101]葉裕民.中國“城中村”:問題、根源與對策[A].中國地理學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大學地理科學中心、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地理教育與學科發展——中國地理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地理學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大學地理科學中心、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中國地理學會,2002:270.
[102]李京文,葉裕民.區域創新與地方政府職能[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2,(03):1-2.
[103]葉裕民.全國及各省區市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和分析[J].經濟學家,2002,(03):115-121.
[104]葉裕民,程子林.關於我國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的思考[J].宏觀經濟研究,2002,(03):40-45.
[105]葉裕民.工業化弱質:中國城市化發展的經濟障礙[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02):73-79.
[106]葉裕民.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化[J].城市問題,2001,(06):45-48.
[107]榮文,葉裕民.國定貧困縣酉陽縣考察報告[J].開發研究,2001,(04):42-45.
[108]葉裕民.大連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發展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1,(10):57-60.
[109]葉裕民.中國城市化的制度障礙與制度創新[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05):32-38.
[110]葉裕民.中國城市化質量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1,(07):28-32.
[111]葉裕民.我國中部地區的內部差異及發展構想[J].學習與實踐,2001,(06):35-38.
[112]葉裕民.中國區際貿易衝突的形成機制與對策思路[J].經濟地理,2000,(06):13-16.
[113]葉裕民.調整鄉域行政區劃促進小城鎮規模化發展[J].城市開發,2000,(06):27-28.
[114]葉裕民.建立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促進中西部地區大開發[J].開發研究,2000,(02):12-15.
[115]張敦富,葉裕民,肖玉卓.北京應成為21世紀中國知識經濟的中心[J].前線,2000,(02):36-39.
[116]葉裕民.中國城市化滯后的經濟根源及對策思路[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05):4-9.
[117]葉裕民.未來20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六大走勢[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市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999,(03):98-102.
[118]葉裕民.有關中國城市化兩個問題的探討[J].城市開發,1999,(07):35-37.
[119]葉裕民.我國中部地區內部差異及發展構想[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02):2-7.
[120]張敦富,傅曉東,葉裕民.區域調控——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A].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第二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軟科學研究會:中國軟科學研究會,1998:709-711.
[121]葉裕民.論北京跨世紀發展中支柱產業的選擇[J].北京規劃建設,1998,(01):53-55.
[122]葉裕民.為首都的城市發展發光獻熱──紀念楊樹珍教授逝世一周年座談會紀要[J].北京規劃建設,1996,(02):55-56.
[123]葉裕民.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研究[J].開發研究,1993,(03):8-13.
[124]葉裕民.我國西南地區城市發展若干問題探討[J].城市問題,1991,(06):28-33+39.
[125]葉裕民.首都城鄉布局戰略討論會綜述[J].城市問題,1986,(02):56-58.

課題研究

1.2000年:重慶市酉陽縣發展戰略研究,主持,酉陽縣政府課題;
2.2000年:大連市國際性城市發展研究,參與,大連實施政府課題;
3.2000年:開平市發展戰略研究,參與,開平市政府課題;
4.2000年:襄樊市石花鎮城市化之路,主持,襄樊市石花鎮政府課題;
5.2001年:海淀區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利用的資本運作模式研究,主持人之一,海淀區政府課題;
6.2001年:俄羅斯落後地區開發研究,主持,國家宏觀研究院課題;
7.2001年:深圳市寶安區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對策研究,主持人之一,深圳市寶安區政府課題;
8.2001年:重慶科技產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主持子課題,重慶科技產業開發區課題;
9.2002年:清江公司流域開發中的政府職能定位,主持子課題,湖北省清江公司課題;
10.2002年:晉江市城市發展戰略定位與城市競爭力研究,主持子課題,晉江市政府課題;
11.2002年:北京市城鄉結合部社會轉型與利益調整,主持子課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課題;
12.2002年:拉薩市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研究,參與,拉薩市政府課題;
13.2002年:中國流動人口的行為特徵與城市化,主持,國務院人口普查辦課題;
14.2002年:北京國際化大都市第三產業發展研究,主持子課題,北京市社科聯課題;
15.2003年:廣州市經濟發展戰略與城市經營,參與,廣州市城市規劃局課題;
16.2003年:中國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研究,主持子課題,中國工程院課題
17.2003年:廣東三水市跨越式發展戰略對策研究,主持,佛山市三水區政府課題;
18.2004年:北京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意向調查研究,主持,北京市首規委課題;
19.2004年:青島市嶗山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支持人之一,青島市嶗山區政府課題;
20.2004年:中國西部地區“十一五”城市化與城市發展規劃研究,主持,國務院西部辦課題;
21.2004年:中國西部地區“十一五”期間法制建設研究,主持,國務院西部辦課題;
22.2004年:西氣東輸的區域效應評價,主持,教育部211項目子課題。
23.2005年:杭州市和諧城市發展的經濟研究,主持(子課題),杭州市政府
24.2005:洞頭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與城市品味提升框架研究,責任人,浙江洞頭縣人民政府。
25.2006:上海磁懸浮列車發展的區域研究,科技部項目(子課題),主持
26.2006:中國城市化高速成長過程中的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主持,教育部21世紀優秀人才項目。
27.2006:成都市城鄉一體化研究,主持,成都市商報課題
28.2006:京津冀人口流動與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主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課題
29.2007:中國城市管理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主持,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自由探索項目
30.2007:數字化城市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主持,朝陽區政府
31.2007:轉型期深圳科學規劃機制研究,主持,深圳規劃局
32.2007:國內外新城建設的經驗與教訓,主持,深圳規劃局
33.2008:深圳現代產業發展與製造業布局研究,主持,深圳規劃局、深圳貿工局

獲得榮譽


1.中國人民大學第七屆優秀科研成果獎(2000年)。
2.2001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第八屆“入選作品獎”,作者之一。
3.深圳市2003年優秀規劃設計三等獎(排名第二)。
4.2002-2003學年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優秀獎
5.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教學優秀教師。
6.2004年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獎(合著)
7.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區域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
8.教育部21世紀優秀人才獎(2004)
9.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高等教育)二等獎
10.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