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春

中國著名經濟金融學家

張亦春,中國著名經濟金融學家、國家級金融重點學科學術總帶頭人、香港科學院榮譽博士、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九州四海系高級顧問。

人物經歷


張亦春教授
張亦春教授
張亦春,男,漢族,中國著名經濟金融學家,九州四海系高級顧問1933年6月生於福建連江。1960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1983年任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主任,1991年任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1996年組織創辦廈門大學金融研究所並任所長,1999、2002年被香港科學院和美國國際大學分別授予榮譽博士。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任職


現為廈門大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金融重點學科點學術總帶頭人,湖南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天證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亞洲太平洋地區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及其學術委員會委員。
張亦春教授曾先後任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主任和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河北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成就


[1]張亦春,王驍瑋.金融機構風險關聯與行業差異研究——基於股市波動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21,(11):66-75.
[2]張亦春.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國金融,2020,(Z1):161-162.
[3]張亦春,陳華,鄭曉亞.中國企業部門信用風險溢價期限結構與宏觀經濟因子[J].中國管理科學,2019,27(05):1-10.
[4]張亦春,周杰峰.城鎮化干預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3):43-54.
[5]張亦春,鄭志偉.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發展的中式框架構建[J].山東社會科學,2016,(08):146-153.
[6]張亦春.金融學科建設的引領者——恭祝黃達教授90壽誕[J].中國金融,2015,(19):76-78.
[7]張亦春,李晚春,彭江.債權治理對企業投資效率的作用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5,(07):190-203.
[8]張亦春,王國強.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增長非均衡關係研究——基於雙門檻回歸實證分析[J].當代財經,2015,(06):45-54.
[9]張亦春,李晚春.關係型貸款與企業投資行為監督——基於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山東社會科學,2015,(05):115-121.
[10]張亦春,李晚春.貨幣政策與上市企業投資效率——基於未預期的風險投資機構投資者的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90-98.
[11]張亦春,王國強.海峽兩岸間企業併購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亞太經濟,2014,(06):136-140.
[12]鄭振龍,鄭國忠,張亦春.日內信息結構、羊群行為及風險異化[J].證券市場導報,2014,(08):53-59.
[13]張亦春,王國強.福建省併購市場增長空間預測[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7):128-134.
[14]張亦春,彭江.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穩健性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基於面板VAR模型的動態分析[J].投資研究,2014,33(05):22-33.
[15]張亦春,林木順.我國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方式偏好與障礙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2,(09):7-9.
[16]張亦春,洪圖.直投保薦模式是否加劇了利益衝突?[J].投資研究,2012,31(07):15-26.
[17]張亦春,洪圖.創業板IPO市盈率與超募率的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券商聲譽及私募股權投資的實證分析[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42-49.
[18]張亦春,王囯雄.借鑒成功經驗發展大陸創業投資引導基金[J].武漢金融,2010,(12):9-12.
[19]張亦春,王囯雄.借鑒成功經驗發展大陸創業投資引導基金[A].《武漢金融》編輯部.《武漢金融》2010年第12期[C].:湖北省錢幣學會,2010:4.
[20]張亦春,游舜傑.美國金融危機與信用評級的教訓和啟示[J].山東社會科學,2010,(10):71-74.
[21]張亦春.從事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感悟[J].中國金融,2010,(Z1):110-112.
[22]張亦春,游舜傑.台灣債券基金的風險管理[J].武漢金融,2010,(06):4-6.
[23]張亦春,胡曉.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最優貨幣政策框架[J].金融研究,2010,(05):30-40.
[24]張亦春,胡曉.非常規貨幣政策探討及金融危機下的實踐[J].國際金融研究,2010,(03):27-33.
[25]張亦春,鄭瑜.關於財政貨幣政策調整的爭論與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0,24(01):73-76.
[26]許文彬,張亦春,黃瑾軒.美國三大評級公司主權評級模式評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9,(10):26-33.
[27]張亦春,胡曉.金融危機后美國信用評級機構改革及啟示[J].西部金融,2009,(10):32-33.
[28]張亦春,孫君明.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股利政策與公司治理研究綜述——基於股權分置改革后股權結構變化的研究視角[J].當代財經,2009,(07):123-129.
[29]張亦春,劉猛.機構投資者投資策略與市場波動的博弈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7):12-15.
[30]張亦春,孫君明.經濟調整對中國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金融論壇,2009,14(07):5-9.
[31]王雯,張亦春.中國股票市場價格對內在投資價值的偏離測度——基於F-O模型的實證檢驗[J].山東社會科學,2009,(01):85-89.
[32]張亦春,劉猛.中國流動性過剩問題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33-40.
[33]周世成,張亦春.基於委託代理視角的我國反洗錢監管[J].浙江金融,2008,(09):12+9.
[34]張亦春,孫君明.限售股解禁下A股市場各交易主體行為分析與市場對策研究[J].經濟學動態,2008,(07):64-67.
[35]張亦春,劉猛.開放經濟中央銀行外匯市場干預的有效性分析[J].西部金融,2008,(07):20-23.
[36]張亦春,周世成.上市公司控制權私利測度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J].當代財經,2008,(06):118-124.
[37]張亦春,王玉英.道德風險與存款保險制度設計[J].河南社會科學,2008,(03):42-44.
[38]蔡慶豐,張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金融學高等教育改革思路與培養目標設計[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8,(02):60-64.
[39]張亦春,王比.開放經濟下我國開展反洗錢國際合作的策略分析[J].武漢金融,2008,(04):4-7.
[40]張亦春,李鵬.市場更有效了嗎:從有限理性人到機構投資者[J].財貿經濟,2008,(03):17-20+127.
[41]張亦春,劉猛.博彩業對中國金融利益影響的理論探討[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1):70-73.
[42]盧宇榮,張亦春.博彩業反洗錢體系的構建研究[J].企業經濟,2007,(12):125-127.
[43]張亦春,黃宗福.證券市場監管與投資者利益保護——基於執法力度的研究[J].武漢金融,2007,(11):8-11.
[44]張亦春,范海東.我國企業年金計劃模式選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6):8-11.
[45]張亦春,盧宇榮.賭博高利貸市場的價格機制初探[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06):3-7.
[46]張亦春,周艷.中國博彩市場的兩難選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2):16-19.
[47]張亦春,謝清河.中國金融控股集團公司發展研究[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6,(06):3-9.
[48]戴淑庚,張亦春.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J].台灣研究集刊,2005,(04):21-28.
[49]邱崇明,張亦春,牟敦國.資產替代與貨幣政策[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中國金融學會,2005:14.
[50]張亦春.一部從經濟學視角分析貨幣金融問題的創新性力作——評任碧雲著《貨幣、資金與經濟協調運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06):128.
[51]張亦春,雷連鳴.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與市場紀律——國際金融監管新趨勢的模型解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09):6-9.
[52]張亦春,鄭燕洪,雷連鳴.國外信用評級制度與對我國的啟示[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05):54-56+65.
[53]張亦春,周艷.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念的變革[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5,(04):4-9.
[54]張亦春,黃霞,蔡慶豐.投資銀行的利益衝突及其監管:實證研究的質疑[J].金融研究,2005,(07):113-120.
[55]張亦春.融基本理論知識與學術前沿於一體——評張元萍新著《現代投資理論與實務》[J].理論與現代化,2005,(04):96.
[56]張亦春,許文彬.入世對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影響[J].中國貨幣市場,2005,(05):28-31.
[57]張亦春,許文彬.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存量化解與增量控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02):37-41.
[58]蔡慶豐,張亦春.私人權益資本市場:經濟學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5,(01):65-70.
[59]張亦春,周艷.混沌理論在我國貨幣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應用[J].當代財經,2005,(02):23-27.
[60]邱崇明,張亦春,牟敦國.資產替代與貨幣政策[J].金融研究,2005,(01):52-64.
[61]張亦春,蔡慶豐.西方私人權益資本市場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上海金融,2004,(08):48-50+21.
[62]張亦春,蔡慶豐.西方私人權益資本市場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04,(08):38-43.
[63]張亦春,林海.金融學範疇界定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04):93-95.
[64]張亦春,許文彬.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與金融演進——一個基於新興古典範式的理論分析[A].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與中國金融的發展和創新”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2004:10.
[65]張亦春,周穎剛,林海.國有股減持之謎:合理性恐慌、多重均衡和市場無效[A].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2004:9.
[66]張亦春,蔡慶豐.投資中介化、風險轉嫁與資產泡沫[J].華南金融研究,2004,(03):1-7.
[67]張亦春,蔡慶豐.金融中介、代理投資與資產泡沫[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5):11-15.
[68]張亦春,許文彬.福建可適度發展私營貸款擔保公司[J].開放潮,2004,(02):37-38.
[69]張亦春,林海.自融資交易策略、複製資產組合和風險管理[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06):25-27.
[70]張亦春,許文彬.中國證券市場自律性監管:理論闡釋與措施探討[J].東南學術,2003,(06):7-12.
[71]張亦春,許文彬.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特區發展[A].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03年中國經濟特區論壇:特區發展與國際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03:8.
[72]張亦春,許文彬.利率市場化的理論分析與我國的實踐考察[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3,(05):2-5.
[73]張亦春,林海.中國信用缺失問題的合約經濟學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04):14-19.
[74]張亦春.利率市場化、匯率制度調整與貨幣政策獨立性[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06):3-7.
[75]張亦春.體制轉軌、制度創新與公司治理結構發展——關於獨立董事制度的一個經濟邏輯分析[J].當代財經,2003,(03):64-69.
[76]張亦春.關於獨立董事制度的一個經濟邏輯分析[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1):28-32.
[77]張亦春.信息空隙、制度擴展與制度演進——制度及制度變遷的信息含義闡釋和模型化[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06):1-5.
[78]張亦春,許文彬.體制轉軌、制度創新與公司治理結構發展——關於獨立董事制度的一個經濟邏輯分析[A].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henzhen University).2002中國經濟特區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henzhen University):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02:7.
[79]張亦春,許文彬.經濟組織形式、交易性質與社會信用維持——兼論我國社會信用的缺失原因與重構設想[J].金融論壇,2002,(10):2-7.
[80]張亦春,許文彬.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與金融演進——一個基於新興古典範式的理論分析[J].管理世界,2002,(08):4-10+23-154.
[81]張亦春,許文彬.信息替換、風險替換和制度——信息意義上的制度詮釋和形式化[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2,(08):5-9.
[82]張亦春.金融安全與金融創新相輔相成[J].現代商業銀行,2002,(07):25-26.
[83]張亦春,蔣峰.21世紀對我國金融學教學的挑戰[J].中國大學教學,2002,(06):34-36.
[84]張亦春,許文彬.風險與金融風險的經濟學再考察[J].金融研究,2002,(03):65-73.
[85]張亦春,許文彬.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中國城市金融,2002,(03):28-30.
[86]張亦春.加入WTO后經濟特區的發展思路探討[J].特區經濟,2002,(02):22-23.
[87]張亦春,許文彬.啟動民間投資問題的分析和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06):9-12.
[88]張亦春.加入WTO后經濟特區的發展思路探討[J].經濟前沿,2002,(01):10-12.
[89]張亦春,甘少浩.德、美、日農村合作金融比較[J].金融與經濟,2001,(12):24-26.
[90]張亦春,許文彬.啟動民間投資的金融支持問題[J].開放潮,2001,(12):41-42.
[91]張亦春.加入WTO后經濟特區的發展思路探討[A].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 Research Center,Shenzhen University).2001中國經濟特區論壇:WTO與特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 Research Center,Shenzhen University):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01:3.
[92]張亦春,周穎剛,鄭學軍.中國股市變遷三階段論專題系列(四)中國股市成為延續經濟改革的主戰場(下)(1996年至今)[J].福建金融,2001,(11):37-39.
[93]黃達,王廣謙,張亦春,劉紅忠,江其務,白欽先,李茂生,王傳綸,何澤榮,秦池江,宋逢明,劉錫良,戴國強,朱新蓉,鄭振龍,裴平,張禮卿,楊志堅.21世紀中國金融學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J].財貿經濟,2001,(11):5-13.
[94]張亦春,周穎剛,鄭學軍.中國股市變遷三階段論專題系列(三)中國股市成為延續經濟改革的主戰場(上)[J].福建金融,2001,(10):37-41.
[95]張亦春,甘少浩.英、美、日保險市場的比較[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1,(09):32-35.
[96]張亦春,周穎剛,鄭學軍.中國股市變遷三階段論專題系列(二)——正式被承認並完成全國化的進程(1991年12月——1995年)[J].福建金融,2001,(09):38-41.
[97]張亦春,許文彬.我國股票市場風險考察和政策構想[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04):41-44.
[98]張亦春,周穎剛,鄭學軍.中國股市變遷三階段論專題系列(一)自發、默示和試點階段(1980年-1990年)[J].福建金融,2001,(08):44-46.
[99]張亦春,周穎剛.中國股市弱式有效研究綜述[J].當代財經,2001,(08):30-32+80.
[100]張亦春,許文彬.農產品生產成本跨國比較引發的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1,(07):24-25.
[101]張亦春,蔣峰.加入WTO:對我國金融人才培養的挑戰[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04):70-74.
[102]張亦春,蔣峰.金融學專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1,(03):32-35.
[103]張亦春,周穎剛.中國股市弱式有效嗎?[J].金融研究,2001,(03):34-40.
[104]張亦春.契約、信息與國有企業融資制度變遷[J].當代財經,2000,(10):41-46.
[105]張亦春,蔣峰.中外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比較及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05):69-73.
[106]張亦春,蔣峰.論面向21世紀金融學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0,(04):32-35.
[107]張亦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模式比較、績效分析和我國的現實選擇[J].東南學術,2000,(04):39-45.
[108]張亦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模式比較、績效分析和我國的現實選擇[J].杭州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03):4-9.
[109]張亦春.發展資本市場與推進國企改革[J].福建改革,1999,(12):25-26.
[110]張亦春,蔣峰.正確認識儲蓄存款實名制的作用[J].金融與經濟,1999,(10):20-22.
[111]張亦春,蔣峰,雷春美.國際金融動蕩引發的若干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05):10-14.
[112]張亦春,李建斌.資本衝擊與國際貸幣體系改革[J].南方金融,1999,(09):10-12.
[113]張亦春.制度變遷中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的集中與控制[J].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04):1-7.
[114]張亦春,蔣峰.國際金融動蕩根源何在[J].政策,1999,(08):28.
[115]張亦春,佘運九.我國儲蓄轉化投資的機制與間接融資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1999,(07):3-5.
[116]張亦春,靳俐.論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安全[J].當代財經,1999,(06):10-15.
[117]張亦春,許文彬.自由還是管制──論國際金融的發展方向[J].中國經濟問題,1999,(03):40-43.
[118]張亦春.國有商業銀行風險剖析與控制策略[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01):13-17.
[119]張亦春,周穎剛.中國股票市場:監控功能的缺陷與變革[J].管理世界,1999,(01):90-96.
[120]張亦春.如何正確認識亞洲金融危機[J].金融科學,1998,(04):5-9.
[121]張亦春,佘運九.銀行業風險管理的國際比較及借鑒[J].決策借鑒,1998,(06):16-19.
[122]張亦春,蔣峰.當前國有商業銀行面臨風險的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J].福建改革,1998,(09):20-22.
[123]張亦春,徐寶林.在質和量的統一中發展股份經濟[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3):8-13.
[124]張亦春,佘運九.論企業資產重組中的銀行信貸風險控制[J].經濟學動態,1998,(05):13-16.
[125]張亦春,佘運九.中西方銀行業風險管理比較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1998,(05):56-59.
[126]張亦春,佘運九.制度變遷中的銀行風險分析及內部控制[J].經濟研究,1998,(04):39-42.
[127]張亦春,王江.轉軌經濟中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的集中與控制[J].財貿經濟,1997,(10):37-42.
[128]張亦春,鄭振龍.利用上市公司資源加大國企重組力度[J].福建改革,1997,(07):40-41.
[129]張亦春,闕水深.論金融宏觀調控傳導動力機制[J].中國金融,1997,(05):30.
[130]張亦春,周穎剛.信息不對稱、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J].經濟研究,1997,(05):24-30.
[131]張亦春,周穎剛.信息不對稱、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J].金融管理科學.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7,(02):3-8.
[132]張亦春,焦雲迪.關於房地產銀行融資問題的探討[J].福建改革,1997,(01):23-25.
[133]張亦春,王靈敏,焦雲迪.論我國商業銀行集約型經營及其實現[J].農村金融研究,1996,(11):38-40.
[134]張亦春,朱孟楠.“母體”裂變:專業銀行改革新思路[J].金融管理科學.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6,(03):56-58.
[135]張亦春,朱孟楠.“母體”裂變:專業銀行改革新思路[J].農村金融研究,1995,(12):58-63.
[136]張亦春,朱孟楠.再創中國經濟特區優勢[J].金融與經濟,1995,(11):16-17.
[137]張亦春,江曙霞.金融分業管理: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J].金融與經濟,1995,(07):11-13.
[138]張亦春.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難點及對策[J].特區經濟,1994,(12):7-8+13.
[139]張亦春.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金融體制改革(下)[J].西安金融,1994,(08):4-6.
[140]張亦春.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金融體制改革(上)[J].西安金融,1994,(07):4-6.
[141]張亦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金融體制建設方略[J].福建金融,1994,(07):21-23.
[142]張亦春.關於瓊台港金融合作探析[J].海南金融,1994,(04):8-10.
[143]張亦春,王聰.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探討[J].福建金融,1994,(03):22-23.
[144]江其務,劉光第,劉溶滄,秦池江,李茂生,胡季,凌濤,周升業,王廣謙,楊希天,房郁琴,鄭祥芝,郭明奇,許樹信,李強,張亦春,張忠山,張軍洲.經濟增長與金融宏觀調控——“新形勢下金融宏觀調控研討會”發言摘登[J].財貿經濟,1993,(12):3-23.
[145]張亦春,夏樣芳.論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商業化進程[J].福建金融,1993,(09):36-37.
[146]張亦春,夏樣芳.信貸資金供求有效性不足及其啟示[J].中國城市金融,1993,(09):21-23.
[147]張亦春,劉雨初.居民金融資產發展的經濟運行機理[J].中國經濟問題,1993,(05):28-30+5.
[148]張亦春,朱孟楠.我國深層次利用外資的對策思考[J].國際經貿探索,1993,(03):37-43+99-100.
[149]張亦春,朱孟楠.共同基金評介——兼析我國建立共同基金的原則[J].中國城市金融,1993,(05):11-13.
[150]張亦春,朱孟楠.我國深層次利用外資的對策思考[J].財貿經濟,1993,(04):23-27+45.
[151]張亦春,朱孟楠.借鑒西方國家經驗,發展我國共同基金[J].國際金融研究,1993,(04):36-39.
[152]張亦春,朱孟楠.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J].福建金融,1993,(03):6-9.
[153]張亦春,劉雨初.專業銀行轉變儲蓄策略的若干建議[J].金融研究,1993,(03):31.
[154]張亦春,劉雨初.證券資產發展與銀行儲蓄策略[J].中國城市金融,1993,(02):8-10.
[155]張亦春,朱孟楠.廣東利用外資的宏觀策略與微觀措施[J].學術研究,1992,(06):55-58+29.
[156]張亦春,葉學軍.論我國外資銀行政策之選擇[J].中國城市金融,1991,(11):17-19.
[157]張亦春,葉學軍.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外資銀行業務活動的監管[J].國際金融研究,1991,(11):34-37+1.
[158]生柳榮,張亦春.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金融研究,1991,(05):23-26+11.
[159]張亦春,何孝星.貨幣政策操作若干問題及其改進意見[J].南開經濟研究,1991,(01):37-43.
[160]張亦春,鄭學軍.試論當前的企業集資問題[J].福建金融,1990,(S1):48-50.
[161]張亦春,王濟平.試論國債構成對貨幣供應的影響[J].中國經濟問題,1990,(05):32-40.
[162]張亦春,葉學軍.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J].福建學刊,1990,(03):11-14+20.
[163]張亦春,鄭振龍.困境與機遇:緊縮政策下的我國資金市場[J].金融研究,1989,(12):31-35.
[164]張亦春.洪文金教授與金融學[J].福建學刊,1989,(03):75-78.
[165]張亦春,何孝星.穩定貨幣流通需要重構產權關係[J].中國經濟問題,1989,(02):20-25.
[166]張亦春,趙磊.試論開拓和發展我國資金市場的客觀條件[J].福建金融,1988,(S1):14-16+27.
[167]張亦春,何孝星.通貨膨脹諸類型及宏觀對策的探討[J].金融研究,1988,(10):14-18.
[168]張亦春,江曙霞.談建立我國資金市場體系模式和步驟[J].福建金融,1987,(12):2-3.
[169]張亦春.利息是貨幣資金的價格嗎?[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7,(12):28.
[170]張亦春.試論專業銀行企業化經營目標[J].金融與經濟,1987,(08):17-19.
[171]張亦春.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對銀行工作的指導意義[J].金融研究,1983,(01):1-5.
[172]劉熙鈞,張亦春.在企業工作中突出政治,正確處理幾個關係問題——學習福州火柴廠經驗的體會[J].中國經濟問題,1965,(05):18-28.

獲得榮譽


張亦春教授曾榮獲全國自學考試先進工作者、廈門市先進工作者、廈門大學教師最高獎---南強一等獎,是2001年中國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
在貨幣理論與政策、銀行經營管理、證券與金融市場等方面有較精深的研究,先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迄今已出版專著、教材、工具書28部,發表論文150多篇(均含合作)。
其中,獲國家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和優秀獎10多項。
張亦春教授在國內外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入編英國劍橋出版的《遠東及澳大利亞名人錄》、《國際名人錄》和《世界有成就者》以及在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指南》、馬奎斯世界名人錄》和在我國出版的《中國金融博導》、《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等多種名錄、傳記。

人物評價


與他人合著的《中國的金融制度》(英文版1994年由美國綠林出版公司出版)被紐約銀行家》雜誌評價為:“經過詳細調查的研究性著作,提供了中國金融制度歷史的框架並對未來作了透徹分析”,“是一本在西方國家出版的系統分析中國金融制度的著作”。
他為項目組總負責人、主持並親自參加研究的教育部重點項目《面向21世紀金融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最終成果《金融學專業教育改革研究報告》,被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組織的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是一份高水平的研究報告”,“並且編寫出版了一套高水平、高質量、有突破和創新的專業主幹課程系列教材”,“具有推廣價值”;“該成果在金融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有重大突破,以張亦春教授為首的課題組成員做出了特殊的貢獻”。該成果由教育部交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0年7月出版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第一部“白皮書”。

社會活動


張亦春在江西財經大學
張亦春在江西財經大學
2012年12月19日上午,應江西財經大學金融發展與風險防範研究中心、金融管理國際研究院的邀請,廈門大學國家級金融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張亦春教授在金融管理國際研究院報告廳為江財師生作了“當前若干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的思考”的演講。江西財經大學金融發展與風險防範研究中心主任胡援成教授主持了演講。
張亦春教授圍繞“股市基本不能表現為經濟的晴雨表”、“房地產金融與泡沫問題”,以及“綜合經營與金融創新問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與警惕影子銀行的思考”等三個專題進行了論述。針對我國當前股市、樓市以及資本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張教授藉助各項經濟金融指標進行了深入剖析,詳細分析了經濟的高增長與股票指數的虛漲暴跌、房價與收入比逐年上升、非正規金融的存在與直接融資規模比重上升的現象與原因。他認為,經濟增長與股市呈“剪刀差”暴露出股市認識的誤區和制度缺陷,在日後的治理上應端正股市定位、堅持國家產業政策、深化發行制度改革;地產稅貸款利息和土地價格的大幅抬升的財政泡沫造成了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因此調控房價應當從擠掉泡沫著手;日益龐大的非正規金融引起資本市場的安全隱患,應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比重,著力為廣大企業提供正規的渠道。
張亦春教授雖然八十歲高齡,但他充滿激情而生動的演講,精闢而深刻的見解,不懈探索新事物的精神給師生們展現了大師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