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路

益都路

益都路,中國元代行政區名。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改益都府為益都路(治益都),下轄六縣、八州(州轄縣十五),直隸中書省。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益都路為青州府(治益都),屬山東行省。清代仍為山東省青州府;今為山東省青州市。

自蒙元初始置,至明初改路為府,益都路建制存在時間140餘年。元代益都路轄州縣較多,轄域廣大,其位置大致在今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棗莊市轄區、青島市大部,以及廣饒縣博興縣一帶。益都路與益都縣同城而治,路治俗稱南陽城,在今濰坊青州市老城區。

歷史


禹貢》青徐二州之域。春秋戰國之齊及魯東楚北之境。秦齊郡琅邪之地。漢初子肥王齊,有七十二城,都於臨淄。後置青州刺史,領郡國有九,此為齊郡、北海、千乘及徐之琅邪、東海郡地。武帝封子閎為齊王,策曰:嗚呼!小子閎。受茲青社。葢古者以太社五色土隨方封國使立社,故齊有青社之稱。後漢、魏晉又為齊國樂安高密、城陽郡地,而青州刺史並理臨淄。永嘉之亂,刺史苟晞棄青州。漢將曹嶷據之以臨淄平夷難以禦敵,乃於堯山南筑廣固城以居,降於東晉,尋為石勒所陷。後為段龕所據,自稱齊王。慕容恪滅趙,克青州。苻堅並燕,盡有齊地。堅敗。苻朗以州降晉。改置幽州,以辟間渾為刺史,鎮廣固。隆安四年為慕容德所陷。德都廣固,稱南燕。至子超,為劉裕所滅。裕留羊穆之為刺史,夷廣固城而歸穆之,乃築東陽城為青州。宋置青州,初理歷城。后理東陽,又移理臨淄。后並冀州琅邪,皆沒於元魏。魏置青州及北徐州高齊因之。宇文周並齊,置齊郡、樂安、北海。改北徐為沂州。隋並廢之。大業初復為北海、高密、琅邪三郡之地。唐武德二年置青州總管府【周疏:○按《舊唐書》:青州總管府武德四年置。】,領州八。此為青、密、沂三州,屬河南道。七年改為都督府天寶元年罷都督府【周疏:天寶元年罷都督府。○按《舊唐書》及《太平寰宇記》並云:貞觀元年罷都督府。】,改為北海郡。乾元元年復為青州,置平、盧、淄、青節度。石晉開運初為防禦州。天福十二年復為平盧節度【周疏:○:按漢主知遠即位之元年,復稱晉天福十二年。不當槩以石晉冠之。】。宋為青、密、濰、沂四州,屬京東東路。淳化五年改青州為鎮海軍【周疏:按《會要》:太宗命曹彬為青州節度使,中書奏云:唐乾元中,侯希逸為平盧節度。本平州之地屢為賊所迫,希逸率將士破賊。又為奚虜所侵,乃拔其軍二萬餘人且戰且行達青州,詔就加希逸為平盧淄青節度使。自是迄今淄青節鎮皆帶平盧之名。今青州頗為重地,請以鎮海為額從之。詔曰:眷彼營邱,控於東夏。太公開四履之地,小白舉九合之師。忠烈猶存,風流可尚。宜改總戎之號,用旌表海之邦。青州平盧軍改為鎮海軍。】。開寶五年升密州為安化軍節度。元佑三年改安化為臨海軍。政和元年以青州為齊郡。金初屬偽齊,后升為益都府。金於是始建府名,立東路總管,以十三州隸焉。國初沿金制,以東齊業李全父子遂致跋扈。擇重臣為方伯豈長策乎?今益都以東傅海,皆割入寧海、般陽,南則益以滕嶧,東西不數百里,南北僅千里焉。此亦犬牙之勢也。元領散府一州十三縣三十六司候,錄事司各四。癸丑年廢各州錄事司候入倚郭縣。丁巳年行長山縣廢入高苑縣。至元二年割登萊二州八縣入般陽,廢行淄州淄川縣入益都縣,行泰安州泰安縣入沂水縣蘭陵縣入嶧州。三年廢益都散府入本路,昌樂縣入北海縣。九年割出寧海州牟平、文登二縣。延佑三年增置蒙陰縣。今領州八,錄事司一,縣二十一。隸府者六,隸州者十有五。

沿革


唐虞、夏為古九州之青州、徐州之域。
殷商為營州地。
周武王封太公望於營丘(今臨淄),為齊國地。
春秋戰國時期,均屬齊國。
秦王政統一天下,屬臨淄郡(《漢書》為齊郡,治臨淄)。
西漢置齊郡(治臨淄),屬青州刺史部(治廣縣,在今青州市五里鎮)。
東漢為齊國封地,仍屬青州刺史部,州、國同治臨淄。
三國魏仍置青州(治臨淄)。
西晉末曹嶷棄廣縣,築廣固城(益都城),為青州刺史治。
隋代,益都為北海郡治。
唐初復為青州總管府,后又改為北海郡,均治益都,屬河南道。
北宋仍置青州,屬京東東路,路、州、縣同治益都。
宋建炎三年即金天會七年(1129年),金人攻陷州青州城。
金天會九年(1131年),偽齊皇帝劉豫改青州為益都府。
金代,益都府初屬山東路,后改屬山東東路,路、府、縣同治益都。
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改為益都路(治益都),直隸中書省。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益都路為青州府(治益都),屬山東行中書省。
民國時期,撤消青州府,益都縣直屬山東省轄。
1948年,青州解放,設立青州特別市。
1952年,恢復益都縣。
1986年,改稱青州市

區劃


元朝中書省益都路領司一、縣六、州八。州領十五縣。
治所:益都城
司一:錄事司。
縣六:
益都,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行淄州淄川縣入之。淄川縣置於顏神縣,廢為巡檢司。縣舊治北城,俗稱東陽城,金移治南城,俗稱南陽城。
臨淄,下。至元三年,併入益都。十五年,復置。
臨朐,下。金析臨朐,置穆湊縣。元省穆陵。仍入臨朐。至元二年,併入益都。二十五年,復置。
高苑,下。憲宗七年,省行長山縣入之,本屬行淄州,來屬木路。
樂安,下。
壽光。下。
州八:
濰州。下。金濰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北海、昌邑昌樂三縣。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是年,省各州錄事司、司候司入倚郭縣。至元三年,省昌樂縣入北海,領縣二:北海,下。州治改。昌邑。下。
膠州。下。金膠西縣,屬密州。至元二十四年,舊志作太祖二十四年,誤甚。據《齊乘》改。於縣置膠州,析萊州之即墨縣、密州之高密縣來屬。領縣三:膠西,中。州治所。即墨,下。高密。下。后至元三年。立濰川鄉景芝杜巡檢司。
密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諸城、安邱、高密、膠西四縣。后膠西、高密二縣析隸膠州。憲宗三年,又省司候司入諸城縣。領縣二:諸城,下。州治所,有中外二城。安邱。下。
莒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莒、日照沂水三縣。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莒縣皇慶二年,析沂水地,置蒙陰縣。領縣四:莒,下。州治所。后至元間,參政馬睦火以城大難守,截去西南北三面,止修東北隅為今治。沂水,下。至元二年,省行泰安州泰安縣入之。后至元二年,立穆凌關巡檢司。日照,下。蒙陰。下。皇慶二年,析沂水之龍寨鎮置。舊志:舊名新泰中統二年。省入沂水。按新泰省入萊蕪在至元二年。后復置,舊志誤也。
沂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領縣二:臨沂,中。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之。至正十六年,置河南廉訪司。費。下。治祚城。
滕州。下。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滕、鄒、沛三縣。至元初,析沛縣入濟寧路。領縣二:滕縣,下。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之。至正戊子,升徐州為路,割滕、嶧、邳、宿四州隸之,遷滕縣於薛城,割滕之西南四鄉治之。東南六鄉,州自治之。鄒縣。下。
嶧州。下。金蘭陵縣,屬邳州。元初,於縣置嶧州。至元二年,又省縣入州。李璮為益都路行省,以其姻親胡甲知沂州,嶧州畏其逼,盡割州東二十裡外與之,后遂因而不改。
博興州。下。金博興縣,屬益都府。元初,升為州。

疆域


東至即墨五百七十里,西至般陽路一百四十里,南至邳州七百八十里,北至濱州利津縣二百一十里,東南到淮安路海寧州六百四十里,東北到海二百一十里,西南到濟寧路八百里,西北到河間路六百五十里。到大都驛程一千三百五十里,徑九百里。

治所


元代益都路與益都縣同治益都城:
府城五門,周二十里。【周疏:府城俗稱南陽城。北城為東陽城。兩城相對,抱陽如偃月。葢古者合為一城,或皆羊穆之所築或後人增葺,未可知也。○按《水經注》:陽水又東徑東陽城東南。義熙中晉青州刺史羊穆之築此,以在陽水之陽即謂之東陽城。世以濁水為西陽水故也。葢濁水與長沙水自西南而東北,故亦通稱東西東陽即南陽,不得更以為南城之號,而陽水徑東陽城南。則今府城非羊穆之築審矣。王辟之《澠水燕談》曰: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貫陽水,限為二城。王北宋人,當時形勢如此,則於氏謂古昔全盛之時合為一城者,誤也。特南城建置之始已不可考耳。】。《輿地記》曰:北齊移益都縣入青州,以城北門外為治所【周疏:○按《寰宇記》云:北齊天保七年移於郡城之北門外。今縣理也。】。唐《通典》曰:今之青州理在益都縣。歐陽公《表海亭詩注》曰:南洋、北洋河一在州中,一在城外。曾肇《南洋橋記》曰:東陽城,府治之北城也。由此推之,明是一城。古昔全盛之時初無棄地,靖康兵燼之餘,金人止據北城立府,后徙南城。遂為瓦礫之區耳。《齊記補》曰:天會中,北城頹廢。移州治南陽城為益都府。愚按:南陽酈道元通為水名。北齊嘗為龍興寺名其為城名,不知所據。【周疏:天會,金太宗之年。《齊記補》謂是章宗時。臨淄李餘慶之筆餘慶爵至開國編書如此,則女直之文獻可知已。或雲後人託名以傳,未必然也。】。

古迹


廣縣城

益都府南,瀑水澗側,漢廣縣故城。元魏嘗以置青州【周疏:○按《水經注》:陽水東北流徑廣縣故城西。舊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此謂西漢刺史治,東漢則《郡國志》曰:臨菑刺史治矣。晉初,治臨淄,沿後漢之舊。義熙中,自廣固移治東陽城。《後魏書》曰:青州,司馬德宗治東陽。魏因之是也。於氏於沿革雲漢置青州刺史不常所理,此又雲元魏以廣縣置青州,不知元魏青州治東陽史有明文。廣縣,晉初已廢。豈得更為刺史治乎。酈注所言故城舊治,皆漢代遺跡。太守理臨淄刺史,治廣縣,則不可謂無常理也。】。遺址猶存,土人目為古青州。

廣固城

府西北堯山下。《齊記》云:晉永嘉五年,刺史曹嶷所築,有大澗甚廣,因之為固,故曰廣固。初,南燕慕容德議所都。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地方二千,戶餘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所營。山川阻險,為帝王之都德從之。及劉裕圍慕容超,城側有五龍口險阻難攻,兵力疲乏。河間人元文說裕曰:昔趙攻曹嶷。望氣者謂澠水帶城,未易攻拔。若塞五龍口,城當自破。石季龍塞之嶷,果請降。后五日雷雨震開之。慕容恪攻段龕,亦塞五龍口,龕遂降。今舊跡猶存,宜試修塞。裕從之。超城中男女皆患腳弱病者,大半遂出奔,為裕所擒。此緣城閉日久氣鬱不通,自然生病,自古兵革間多有之。裕不學,故為元文所誑耳。其城為裕所夷,無復遺跡。

宣聖廟

府城西北隅有摹嶧山,秦碑極精製,旁刻雲嶧山。秦刻磨滅久矣。宋初,惟江南徐鉉有摹本,贊皇李建中傳寫得之,遺余曾祖金紫公。傳子孫四世,逾百年。靖康、建炎,兵火相尋,舊藏文籍散落殆盡,獨此刻僅存,命善工勒於青社郡舍。阜昌甲寅河南李仲坦志下刻云:盜發文篋,褫去“皇帝立國惟初”六字,不復敢補。上下刻志五節,不能備載。石雖釁校鄒嶧摹本有間矣。有崇寧經史閣碑【周疏:州縣廟學不煩載有,古金石則書】。

龍興寺

府城西北隅。修身仿《宋碑》云:寺即田文宅。葢本唐封演《見聞記》云:青州南城佛寺,舊傳孟嘗君宅【周疏:○《見聞記》當作《聞見記》,南城封氏,本書作城南】。有二大鑊造食供客,大者容四十石,小者容三十石。李伾毀為兵器。詳考《圖志》,實非孟嘗君宅,乃南史劉善明宅耳。碑陰金人刻曰:宋元嘉二年,但呼佛堂。北齊武平四年賜額南陽寺。隋開皇元年改曰長樂,又曰道藏。則天天授二年改名大雲。元宗開元十八年始號龍興。今寺內有飯客鼓架,寺東淘米澗。南史劉善明仕宋為北海太守。元嘉中,青州飢人相食,善明家有積粟,自作饘粥,開倉賑救,鄉里皆獲全濟。百姓呼其家為續命田。《圖志》相傳——劉善明宅飯客鼓、淘米澗皆當時事,豈善明亦嘗事佛?故在宋止呼佛堂,后因舍以為寺。且青州城晉羊穆之始築,戰國時未有此城,田文何故宅於曠野。葢後人止慕其名,謂能飯客者必斯人而隱沒善明之高義,不得不辨。寺有北齊八分碑,制刻精妙。碑陰大刻四字曰龍興之寺,葢唐人續刻者【周疏:寺有北齊八分碑,碑陰大刻四字曰龍興之寺,葢唐人續刻者。○按:此四字本李北海書龍興寺額,金皇統中摹刻於婁定遠像碑之陰,左方有濟南孫愨題跋。於氏偶未見耳。】。寺後天宮院古老柏院也有石刻布衣張在詩【周疏:○按《歸潛志》:孫鐸再授戶部尚書,於聽事壁間書唐人詩云雲,即此詩也。唯次句又字作未,而誤以宋為唐。《金史》則云:對賀客誦古人詩。葢知其非唐人,而不能的指其為宋也。第三句:君家,《金史》作庭前(李疏:《澠水燕談錄》載此詩次句自——年少尋芳日幾回。教授畢仲愈作畢仲甫)。】云:南鄰北舍牡丹開,年少尋芳去又回。惟有君家老柏樹,春風來似不曾來。旁刻云:青州教授畢仲愈元豐六年至洛謁太尉文公,公曰:昔范諷補之好論詩,嘗曰:青州富庶,地宜牡丹。春時遊樂之盛不減洛陽,古今人作詩者甚多,而布衣張在一絕,最為可愛。補之為余誦之,誠有意思。皇佑中,余為青守。大書於西廡之壁,今三十年矣。子歸,試往觀之。仲愈還至老柏院,其壁已壞,因題於天宮院之石柱,俾匠者刻之。張生之詩既為四方所傳,而詩之所自不可不知也。故具書公語而刻於左。

城隍廟

龍興寺東。耆舊相傳——金正大間,益都有潘府尹者,暮見城隍來謁曰:公昔典漕,枉殺二人,今以相付。即有二鬼相隨,驅之不去。逾年,尹死。今上清宮潘尹故宅也,柱上猶有斮鬼刀痕,事極可怪。如近歲濟南憲司有徐好古僉事由分司歸,常鬱郁不語,一夕,家人熟寐,好古忽起抽刀先殺其妻,又殺其長子,婢媵死者數人。惟幼子突窻間得逸,徐乃自屠出腸而死,竟不知其故。其居宅后棄為照磨廳事,愚到官始毀之,而建架閣庫焉。此事眾所目擊,四方共聞。潘尹事亦不誣矣。慮刑者可不戒哉。○廟亦隨郡皆有,亦不煩載,余如東嶽行祠府君、三陵諸祠,皆然。

蘇秦冢

益都府東二十五里。秦自燕奔齊,齊大夫與秦爭寵,使人刺秦,不死殊而走。齊王求賊不得,秦謂齊王曰:臣即死,車裂臣以徇於市曰:蘇秦為燕作亂於齊,如此賊必得矣。齊王如其言,殺秦者果出,王因而誅之。秦死猶詐也,裂其軀而不恤,哀哉。般陽西又有秦冢,與此為二,豈葬而復詐乎?嘗論戰國之士以詐功耀天下者,秦、儀也。秦,洛陽人,儀,魏人,乃曰齊人多詐,置二子於何地乎?

記載


齊乘

《齊乘》卷之三
益都於欽思容纂
餘杭葛昊容齋校
郡邑
益都路(上)
益都縣〔中〕
○倚郭。本漢侯國,武帝封菑川王子胡為益都侯。故城在壽光縣南,今縣境乃兩漢廣縣地,屬齊郡。晉廢廣縣。曹嶷築廣固,羊穆之築東陽,皆其地。元魏於壽光益城置益都縣【周疏:故城在壽光縣南。○按:益都,漢封劉胡為侯國。本鄉聚之名非縣也。魏始干今壽光北二十里故益都城置縣,宋及元魏因之。北齊移入東陽城為青州治,與今壽光縣南之益城無涉(益,漢縣。屬北海郡。後漢屬樂安國。)。《水經注》云:巨洋水又東北徑益縣故城東。又東北積而為潭,西北流徑北益都城。益縣當時已廢,則稱故城。益都見設為縣,則否一南一北敘次明析如此。《元和志》及《寰宇記》並云:魏於今壽光縣南十里益都城置縣,或誤以益城當之,而所謂魏置者,皆指曹氏而言。今於氏改為元魏,轉益舛誤,又與第四卷王胡城及益城條下自相矛盾矣。】。高齊移入青州城北門外為治所。隋之北海郡,唐宋之青州並理此。宋以前止為縣名,金因升為府號,仍置縣屬焉。國朝因之。至元二年廢臨淄臨胊二縣並顏神鎮之行淄川縣入此縣,后復置臨淄臨胊二縣,顏神鎮止設廵檢而來隸焉。初以北門外為治所,后移府城。
卷四
古迹

金史

卷二十五 志第六
地理中
山東東路,宋為京東東路,治益都。府二,領節鎮二,防禦二,刺郡七,縣五十三,鎮八十三。
益都府,上,總管府,宋鎮海軍,國初仍舊置軍,置南青州節度使,后升為總管府,置轉運司。大定八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產石器、玉石、沙魚皮、天南星、半夏澤瀉紫草。)戶一十一萬八千七百一十八。縣七、鎮七。

元史

卷五十八 志第十
地理一
中書省
山東東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唐青州,又升盧龍軍。宋改鎮海軍。金為益都路總管府。戶七萬七千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萬二千五百二。領司一、縣六、州八。州領十五縣。

新元史

益都路。金益都府,屬山東東路。太祖二十一年,李全以益都降,授全益都路行中書省。全敗死揚州,其妻北還,仍為行省,傳其子李璮。中統三年,璮反。伏誅,仍置益都路行中書省及益都路總管府。至元三年,罷行省。二十四年,移宣慰司治益都。舊領益都一府,濰、膠、密、莒、沂、滕、嶧、博興、登、萊、寧海、行泰安州、行淄州十三州。至元二年,析登、萊二州入般陽路,省行淄州入益都縣,行泰安州入沂水縣。三年,省益都府入本路。九年,析寧海州直隸中書省。舊領益都、臨朐、壽光、博興、監淄、穆陵、樂安七縣。后穆陵併入臨朐,博興升州,又割淄州之高苑縣來屬。

大明一統志

大明一統志卷二十四
明 李賢等 撰
青州府
建置沿革禹貢青州之域天文虛危分野周禮正東曰青州蓋以土居少陽其色青故以名州武王封太公望於此為齊國秦置齊郡漢分置北海郡屬青州東漢為齊北海樂安三國地以青州治臨淄魏為益都城晉為齊樂安二國地安帝時廣陵僑立南青州故於青州加北字劉宋省南青州乃去北字仍曰青州後魏治東陽又改益都郡後周改為齊郡隋復為青州尋改北海郡唐初為青州后改北海郡乾元初復為青州又陞平盧軍節度宋改鎮海軍金為益都府元改益都路本朝改青州府領州一縣十三

山東通志

山東通志巻三
建置志
青州府【釋名青州在東取物生而青也】
禹貢青州之域古爽鳩季萴逄伯薄姑莒紀諸國地周封太公於營邱是為齊國秦置齊郡又為琅邪郡之東境漢為北海齊琅邪千乗四郡地又為濟南泰山二郡之東境及高密膠東城陽甾川四國而察以青徐兗三州刺史東漢青州部治臨淄領齊北海樂安三國其琅邪國又屬徐州三國魏置青州於益都晉青州部治東陽領齊樂安二國城陽一郡其琅邪國東莞郡亦屬徐州永嘉之末為南燕慕容超所據【永嘉之後陷於石勒繼以段龕苻氏平燕盡有其地慕容德據廣固是為南燕慕容超乂移青州治於東萊】南宋平燕以東陽齊北海樂安高密平昌五郡屬青州東莞南濟隂二郡屬徐州元魏青州部畧同於宋増置南青州部領東莞東安二郡置膠州部領東武高密平昌三郡隋為北海齊高密三郡青州琅邪一郡徐州唐置青州北海郡淄州淄川郡沂州琅邪郡密州高密郡皆屬河南道宋初因之繼改為鎮海軍后復為青州其餘為淄濰沂密四州屬京東東路金曰益都府仍淄濰密三州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而濰密莒博興諸州皆直中書省明洪武初年並密州入諸城並膠西莒縣入莒州降博興州為縣改益都路為青州府領州三縣十六九年又割膠濰二州高密即墨昌邑三縣屬萊州府領州一縣十三屬山東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雍正八年分莒州為直州以沂水防隂日照三縣屬之十二年陞沂州為府以莒州並所屬焉十三年又析置博山縣今領縣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