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鴴
鴴形目鴴科動物
灰斑鴴(拉丁學名:Pluvialis squatarola)屬小型涉禽。嘴峰長度與頭等長,端部稍微隆起。鼻孔線形,位於鼻溝內,鼻溝約等於嘴長的2/3。翅尖形。后趾細小或缺如。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體形狹窄,身材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於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
灰斑鴴
成鳥(繁殖羽):雄鳥繁殖期兩頰、頦、喉及整個下體變為黑色,雌鳥亦然。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暗灰色。后趾極其弱小。
大小量度:體重♂228-230g,♀175-215g;體長♂276-300mm,♀272-292mm;嘴峰♂32-33mm,♀29-31mm;翅♂196-200mm,♀182-198mm;尾♂80-82mm,♀73-82mm;跗蹠♂48-51mm,♀45-48mm。
(註:♂雄性;♀雌性)
在中國為旅鳥或冬候鳥。春季大量出現在山東黃河口、鴨綠江口、天津沿海、鹽城灘塗、雙檯子河口、凌河口、河北石臼坨。秋季的數量比較少,原因是飛行路徑不同,遷飛的方式也不同(直接飛往越冬地)。經常與其他斑鴴混群遷徙,飛行速度較快,飛行時腳不伸出尾外。春季亞成鳥則在各地遊盪和滯留,並不一定北遷。食昆蟲、小魚、蝦、蟹、牡蠣及其他軟體動物。覓食時重複“快跑—停頓—搜索—吞食”的模式,在食物豐富的情況下,每次移動2-3步,停頓2-4秒,如果遇到大的獵物可能會大步追趕並延長停頓的時間。
灰斑鴴分布圖
旅鳥:波札那、蒲隆地、查德、聖誕島、庫克群島法羅群島、斐濟、直布羅陀、格陵蘭、冰島、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賴索托、盧森堡、馬拉維、馬里、諾魯、尼日、盧安達、聖赫勒拿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史瓦濟蘭、尚比亞。
天津(塘沽、漢沽)、河北(灤南、昌黎、北戴河、唐山、石臼坨)、山西(太原汾河)、內蒙古(達里諾爾、呼倫貝爾、烏梁素海、巴彥淖爾)、遼寧(旅順、大連、盤錦、雙檯子河口、凌河口、鴨綠江口)、吉林(鴨綠江)、黑龍江(大興安嶺、松嫩平原、哈爾濱)、上海(南匯、崇明、長江口)、江蘇(南京、浦口、大豐、射陽、鹽城)、安徽(合肥)、山東(墾利、東營、黃河口、威海、城陽、青島、渤海海峽)、河南、湖北(江漢湖群、龍感湖)、重慶、四川(西昌、南充)、陝西(漢中龍江)、甘肅(蘭州)、新疆(莎車、葉城、喀什、阿克陶)(旅鳥);浙江(寧波、象山、溫州、甌海、平陽)、福建(霞浦、寧德、福州、閩侯、福清、惠安、泉州、晉江、廈門、龍海)、江西(鄱陽湖)、湖南(長沙、岳陽、洞庭湖)、廣東(海豐、揭陽、澄海、鼎湖、番禺、珠海、深圳)、廣西(梧州、合浦、北海)、海南(陵水、清瀾港、文昌、萬寧、臨高、瓊山)、西沙群島(珊瑚島、金銀島)、南沙群島(太平島)、雲南(永善、石屏)、台灣及澎湖列島、香港(旅鳥,冬候鳥)。
5-8月為繁殖期,營巢地在苔原與森林的北限的低洼潮濕地區,有時也會在較乾燥的地方築巢。巢是在地面上的凹陷,用小石塊壘成,內襯苔蘚和地衣。雙親共同孵化和育雛。每巢產4枚卵,孵化為26至27天。雛鳥具硫黃色和黑色的上體,下體白色。在臉頰一有一條白色與黑色的條紋領帶。性成熟年齡在兩年或三年。
灰斑鴴(卵) | 灰斑鴴(孵卵) |
單一物種,無亞種。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