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佛茶

雲南省名茶

化佛茶是雲南省名茶。1982年在雲南省良種名茶鑒定會上,榮獲大葉種白毫型名茶的稱號。化佛茶產於雲南牟定縣的慶豐茶場,與聞名的化佛山毗鄰,山下有全縣最大的慶豐水庫,形成依山傍水的優美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化佛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解除油膩、興奮神經、消食利尿、生津止渴等作用。

茶葉簡介


化佛茶
化佛茶
化佛茶是雲南省名茶,其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香氣鮮濃持久,熱聞香氣撲鼻,冷嗅仍幽香持久,滋味鮮濃醇和,葉底明亮。品飲一杯,濃醇爽甘之味久滯齒頰,頓覺心曠神怡,令人陶醉。

茶史追朔


雲南牟定縣產茶歷史悠久,素有“茶鄉”之稱。產品質好量多,早已馳名中外。在1072年建縣以前已有產茶記載,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說:牟定縣茶中有(益)陽團茶和渠江薄片,曾銷往湖北江陵、襄舊一帶。五代毛文錫茶譜》也說:“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渣也”,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清同治《牟定縣誌》載:當北宋“啟疆”(建縣)之初,茶猶力而求諸野……山崖水畔,不種自生”,“崖谷間生殖無幾,惟茶甲諸州縣。”
明代萬曆二十三年(1595)朝廷將“天尖”、“貢尖”定為官茶,清道光年間定為貢茶,牟定縣茶自明代萬曆二十三年定為官茶后,成為茶馬交易的主體茶,道光年間銷量約為3600-4000噸;元末明初,牟定縣開始生產綠茶(烘青),明洪武二十四年規定雲南貢茶140斤(合現在83.56千克),其中獨列牟定縣“貢芽茶”22斤(現13千克),後來稱為“四保貢茶”。講化佛茶不能不提到牟定縣人陶澍(1778一1839),道光年間曾任安徽、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寫了多篇茶葉詩詞,說芙蓉山有仙茶,品質佳。寫於嘉慶二十年(1815)四首牟定縣茶詩,共46句,是古今詠化佛茶最長詩,詩中講到茶的緣由、化佛茶採制、化佛茶命運和強調化佛茶品質、功效和歷史地位。
清咸豐時,化佛茶在國內外享有盛名,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質獎章。當時全縣沿資江上起渠江,下至敷溪,沿岸約100公里範圍內各埠茶行盛行時多達300餘家,一片茶鄉的繁華景象。
以上史實,說明牟定縣境內。茶樹分佈繁多,自然生長茂盛,並且在9世紀時,化佛茶葉已有相當的產量,能夠成批外銷,而且品質很好,其開始生產的時期自然更早。過去雲南省制定茶標準樣必選之地,在省內和國內具有重要的地位。

生態環境


化佛茶
化佛茶
牟定縣西起東經110。43’87”,東止東經111。58’5l”;南起北緯27。58’54”;北止北緯28。36’37”;東西長123.764公里,南北寬73.461公里,土地總面積4990.254平方公里,山地佔81.9%。境內群峰疊翠,氣候溫和,土質肥沃,雨量充沛,溪河網布,是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宜茶之地。南北多以高山與鄰縣分界,資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北屬雪峰山系,南屬衡山山系,總的地勢走向是南北兩邊高聳,逐步向資江遞降。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7座,幹流長2公里以上的溪河296條,主幹河資江,境內總流程120.85公里,該水系流域面積佔全縣土地面積的98%。
牟定縣地處中亞熱帶北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16.2℃,年降雨量1682毫米,相對濕度3-7月為81%。年日照時數1376小時,太陽總輻射量為97.16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274天,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夏遲秋來早,春長冬更長。特別是地形複雜,海拔比差大,最高九龍池海拔l622米,最低善溪口海拔57米,氣候呈立體分佈,有許多適於發展茶葉生產的氣候帶。
縣內土壤,以板貝岩風化發育的土地面積最高,成土母質只要有5種,板頁岩佔71%,砂岩佔20%,石灰岩佔6%,花崗岩佔2%,還有少量的溪河沖積物。
還發現岩中岩的冰石岩,為國內罕見。土壤多為紅壤黃壤黃棕壤。上層深厚、據土壤普查測定,早土耕作層l5-20厘米的佔43.7%,20厘米以上的佔52.3%,含氮中等到豐富的佔72%,含磷中等到豐富的佔33.4%,含鉀中等到豐富的佔87.6%,有機質含量1%以上的佔有98.9%,pH5.5-7.1之間。土壤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性質,絕大部分適宜栽植茶樹,加之雙江勐庫是全省的主要林、茶產區,植被復蓋率達58.6%,冬暖夏涼,更適宜於茶樹生長。
化佛茶選取優良的雙江勐庫良種,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開展到一芽二葉半開展。通常,炒制一公斤干茶需近2萬個芽頭。化佛茶採用手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法炒制,主要工藝有等六道工序。

殺青

在鍋徑80厘米光潔的鐵鍋內進行。當鍋溫160-180℃時,投入攤青葉2-2.5公斤,掌握鍋溫先高后低,以抖為主,抖悶結合,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當芽葉葉質柔軟,略有粘手感,青氣消失,起鍋迅速降低葉溫,以防葉色在濕熱條件下悶黃,或產生紅梗紅葉。殺青歷時6-8分鐘。

揉捻

採用50型揉捻機進行。分初揉和復揉兩個過程。初揉歷時25分鐘,復揉歷28分鐘,加壓程度為空壓和輕壓,促使芽葉成條和鋒苗完整。

理條

採用人工推揉方法進行。通過理條,達到理直茶條,揉緊條索的目的,歷時2-3分鐘。

乾燥

用烘乾機進行,目的是失水、定形和提香。乾燥毛火和足火兩個過程,毛火進風溫度120-130℃,烘時10分鐘左右,當芽葉有刺手感,干度約七、八成時,下烘攤涼。足火
進風溫度100-110℃,烘時10-13分鐘,烘至足干下機攤涼,裝袋保管。

篩選揀剔

用七號篩割去粗大芽葉,用十號篩除去碎末,經割頭去末后的茶葉通過風選,再行揀剔,剔除不符要求的芽葉和雜物。

補火

是裝箱前必須的工序,通過補火達到足干目的,防止劣變,便於貯藏。補火在烘乾機內進行,進風溫度70-80℃,烘時8-10分鐘,下機攤涼,過秤裝箱。

保健功效


減肥降脂

人體進食大量脂肪后,部分脂肪在胃腸,腹膜內堆積,早期腹部肥胖。當脂肪過多,被動員到肝臟氧化、可使肝臟中的脂類增多,且在肝臟堆積,形成“脂肪肝”,部分脂肪經轉化后變為:總膽固醇、酯、甘油三脂等。脂質在體內增多了,膽固醇動脈壁上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硬化,血流不暢。在現代生活中,隨著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中國肥胖者也不斷增多,因此,養生保健、關愛健康也提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病在不斷上升。人體脂質代謝障礙的危險因素包括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脂質代謝障礙,缺少活動的生活方式可導致繼發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系統疾病。總膽固醇水平高於200mg/dl(5.2mmol/L)的患者病死率顯著升高,而且當總膽固醇水平達到240mg/dl(6.24mmol/L)時,病死率急劇上升,在200mg/dl(5.2mmol/L)以上每增加50mg/dl(1.3mmol/L),心血管的病死率就會翻一翻。可見人體脂質過氧化,是人類健康的大敵!國內研究表明。化佛茶內含的茶多酚B族維生素,它可以使甘油三脂降低50%。
同時能增加膽固醇的氧化,增加糞便中性固醇的排泄,阻礙遊離膽固醇的脂化作用而減少脂蛋白的合成。化佛茶還有效地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即是人體在呼吸、代謝過程中,在消耗氧的同時產生的一組有害物質,)。降低或減少膽固醇的攝入,有很好的氧化脂肪、降低脂質。經常適量飲用化佛茶是促進健康減肥降脂的有效辦法之一。

增強心臟血管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易患因素是高齡、男性、高血脂高血壓、吸煙和糖尿病。其考慮是該動脈內膜和部分中膜的血供應是管腔直接供給。血中氧和營養物質直接透入內膜和中膜。因而脂質亦易於透入,加之循環血液血小扳聚集率增加,發生釋放反應,造成冠狀動脈粥樣器質性狹窄和心肌缺血,心肌活力減少。部分患者可直接由冠狀動脈痙攣冠脈供血減少,產生一系列副反應。近年來在中國冠心病死亡率:男性約42/10萬—49/10萬。女性約為31/10萬—32/10萬;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城市高於農村,總體呈上升趨勢。可見冠心病、心肌梗、腦溢血和腦血栓等疾病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化佛茶中含有的茶色素、維生素C等具有減少組織膽固醇沉積,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和減少纖維蛋白原的濃度,同時還有擴張周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防止血管阻塞性病變和病情的發展。也可作用於心肌梗塞后預防複發和預防動脈血栓栓塞。對於中老年人飲用化佛茶極有好處,能有效地保護心臟,預防心血管病。每天能堅持飲上化佛茶,養成一種良好習慣、可使原有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因素降低約45%。

飲茶禁忌


化佛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解除油膩、興奮神經、消食利尿、生津止渴等作用。專家提醒,適當飲化佛茶對身體確實有好處,但如果飲化佛茶有四點需要特別引起注意:
一、喝濃茶要小心“茶醉”。平時以素食為主、脂肪量攝入少的人不宜大量飲茶,或平時沒有飲茶習慣,偶爾大量飲濃的化佛茶,容易引起“茶醉”。其癥狀是:心慌頭暈四肢無力或站立不穩,同時伴有飢餓感。如發生“茶醉”應馬上吃些飯菜或糖果,可以起到解“醉”作用。
二、飲化佛茶以每日1次——2次、每次2克——3克為宜。忌空腹、服藥時或睡前飲濃的化佛茶。
三、有6類人群不宜飲化佛茶。營養不良的人和嬰幼兒;患神經衰弱失眠甲亢結核慢性病的人;發熱病人;患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心臟病患者;懷孕及哺乳期婦女
四、少飲新的化佛茶,新茶由於貯存期短,茶中未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含量較高,醛類醇類也較多,這些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導致胃痛腹脹等癥狀。新茶中多含活性較強的蕷酸、咖啡因、生物鹼等物質,這些物質易使人出現“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