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傳播

傳染病傳播

傳染病傳播是病原體從已感染者排出,經過一定的傳播途徑,傳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傳染的全部過程。傳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發生和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

主要內容


傳染病傳播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傳染源 在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並可將病原體排出的人和動物,即患傳染病或攜帶病原體的人和動物。患傳染病的病人是重要的傳染源,其體內有大量的病原體。病程的各個時期,病人的傳染源作用不同,這主要與病種、排出病原體的數量和病人與周圍人群接觸的程度及頻率有關。如多數傳染病病人在有臨床癥狀時能排出大量病原體,威脅周圍人群,是重要的傳染源。但有些病人如百日咳患者,在卡他期排出病原體較多,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而在痙咳期排出病原體的數量明顯減少,傳染性也逐漸減退。又如,乙型肝炎病人在潛伏期末才具有傳染性
一般說來,病人在恢復期不再是傳染源,但某些傳染病(傷寒白喉)的恢復期病人仍可在一定時間內排出病原體,繼續起傳染源的作用。
病原攜帶者指已無任何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攜帶者有病後攜帶者和所謂健康攜帶者兩種。前者指臨床癥狀消失、機體功能恢復,但繼續排出病原體的個體。這種攜帶狀態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少數個體攜帶時間較長,個別的可延續多年,如慢性傷寒帶菌者。所謂健康攜帶者無疾病既往史,但用檢驗方法可查明其排出物帶病原體。這種人攜帶病原體的時間一般是短暫的。
病動物也是人類傳染病的傳染源。人被患病動物(如狂犬病、鼠咬熱病獸)咬傷或接觸病動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而被感染。
人和動物可患同一種病,但病理改變、臨床表現和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不相同。如患狂犬病的狗可出現攻擊人和其他動物的行為,成為該病的傳染源之一,而人患此病後臨床表現為恐水症,不再成為該病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 指病原體自傳染源排出后,在傳染給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環境中所行經的途徑。一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個的。傳播途徑可分為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兩類。
水平傳播 又稱橫向傳播。傳染病病原體在傳染源與易感者之間傳播。或傳染病在人群中群體與群體之間或個人與個人之間以水平形式平行傳播。有介質傳播、接觸傳播、媒介節肢動物傳播等方式。
① 介質傳播。病原體可通過空氣、水、食物、土壤等介質傳播。
空氣傳播: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咳嗽或噴嚏時,呼吸道中含有病原體的分泌物以飛沫的形式排到空氣中,易感者吸入這種飛沫,即可被傳染。如流感即經此途徑傳播。
經水傳播:飲用污染的水或在其中活動(游泳、洗澡等),均可被感染。霍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病毒性戊型肝炎鉤蟲病等均可經水傳播。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常呈現流行或暴髮狀態,傳播範圍的大小和發病率的高低,與水源的類型、供水範圍、水被污染的程度和頻率、病原體的種類、居民的衛生習慣,以及對水源採取的凈化、消毒措施等都有關係。
經食物傳播:多數腸道傳染病、一些腸寄生蟲病、個別的呼吸道疾病,都可經食物傳播。食物原料本身可含有病原體,如生牛肉豬肉可帶有絛蟲包囊。此類食物製作時若加工不完善、消毒不嚴格,就可傳染疾病。有時食物原料雖不帶病原體,但在加工、運輸、貯存、銷售過程中被污染,則食物仍可帶有相當量的病原體。
經土壤傳播:蛔蟲鉤蟲鞭蟲寄生蟲病,可通過土壤傳播。土壤中的炭疽桿菌、破傷風桿菌等的芽胞可長期在土中存活,長期保持傳染性。
② 接觸傳播。又可分為兩類,一是易感者與傳染源直接接觸而被感染,如性傳播疾病、狂犬病等即屬此類。二是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日常用品,附著於其上的病原體經手或通過口鼻粘膜、皮膚傳染易感者,如污染的公用毛巾、衣帽、玩具、文具等可分別傳播沙眼、癬、疥瘡、頭虱和白喉等。由這種途徑傳播的傳染病,一般發病呈散在性,很少導致流行。其發病特點與病原體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物品交替使用的頻率、消毒措施是否完備,以及個人衛生習慣有關。
③ 媒介節肢動物傳播。這種傳播途徑可分兩類。一為機械性傳播,即病原體在節肢動物體表或體內帶往他處,卻不繁殖。節肢動物接觸食物、食具或在其上反吐、排便時將其污染,人食污染食物或使用污染的食具時即可被感染。如家蠅之傳播痢疾。二為生物性傳播,病原體進入節肢動物體內經發育繁殖方能感染易感者。蚊吸入傳染源的血后,病原體在其體內發育(絲蟲微絲蚴)、繁殖(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或既發育又繁殖(瘧原蟲)。有的病原體可經雌性媒介節肢動物的卵巢傳到下一代(經卵傳播),然後病原體經吸血節肢動物的唾液(瘧原蟲)、嘔吐物(鼠疫桿菌)、糞便(斑疹傷寒病原體)進入易感者機體。
由這種途徑傳播的傳染病常呈地方性和季節性升高現象,受氣溫、溫度、日照、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且有生物學特異性,一定種類的病原體只能通過一定種屬的節肢動物傳播,如某些桉蚊傳播瘧疾等。
醫源性傳播指醫務人員對病人作檢查、治療或預防注射等過程中造成的傳染病傳播。如外科和婦科使用的器械消毒不嚴格,可造成傷口感染或傳播滴蟲病。使用污染的針頭可傳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輸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的血可傳播病毒性乙型肝炎。
垂直傳播 病原體從上一代向下一代的傳播,指孕婦在孕期和產期將病原體傳給子代。又包括以下幾種:經胎盤傳播、上行性傳播(病原體經孕婦陰道、子宮頸口到達絨毛膜或胎盤引起胎兒感染)和分娩引起的傳播。
人群易感性 指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中缺乏某種傳染病特異免疫力的人數多,就對該病易感性高,反之則稱易感性低。人群對某種病的易感性高是該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基礎;若易感性低,則可抑制相應傳染病的流行。
人群中新生兒數增高,則人群免疫力下降,使人群易感性升高。免疫接種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傳染病的傳播還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自然因素如溫度、濕度、植被、土質、降雨量等能影響病原體生存繁殖,促進或抑制動物傳染源與媒介節肢動物的活動,但對人群易感性的影響不明顯。社會因素如文化水平、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對傳染病傳播的影響是複雜的,某些因素可起抑制作用,另一些則起促進作用。
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通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而促進或抑制傳染病的傳播。在這兩類因素中,自然因素變化甚小,而人群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則不斷地改變,所以社會因素對傳染病的影響更為明顯和深刻。

所屬分類


社會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