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1956年成立的研究所

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始建於1956年,位於武漢市東湖之濱,全所有專業技術人員76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29人(研究員級5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11人),中級研究人員28人,初級研究人員29人。

基本情況


該所建有科研實驗樓3000平方米,科技培訓樓3600平方米,擁有14公頃水面的試驗場;水科所專業科研機構設有科技
辦公室、漁業生態資源室、魚類品種選育室、養殖與飼料研究室、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情報資料室。還設有農業部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湖北省魚類病害防治及預測預報中心、湖北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和長江漁業資源監測站、湖北省水產良種繁育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級湖北省名優魚類良種場。
立足於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至立於科學技術的推廣。多年來取得了61項科研成果,其中27 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主要有湖庫綜合養殖技術、名特水產養殖技術、魚類品種遺傳育種、魚類新品種的引種馴化、飼料源的開發利用、魚類病害防治技術、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發展戰略研究、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技術等。
省水科所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已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基礎。圍繞湖北漁業持續快速發展和建設漁業強省的目標,今後一段時間將重點搞好七個方面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工作,即改革養殖模式,提高綜合效益的研究;名特水產品及經濟魚類品種資源的開發技術研究與推廣;魚類病害防治技術研究與預測預報網路建設;淡水水產品的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新型高效漁用飼料的開發利用技術;漁業環境及資源的保護工作;水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等。省水科所將繼續為全省漁業發展搞好服務,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同時為發展壯大省級科研所開拓新的道路。

現任領導


汪 亮 男 1964年7月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生物學學士,法學碩士,生態學博士。
 汪 亮
 汪 亮
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評審員(國家級);入選湖北省農業廳首批“農業專家人才庫”專家名單;被湖北省婦聯聘為“巾幗科技致富專家志願服務團”成員;被聘為“湖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評審專家組”成員,“湖北省漁藥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武漢市食品安全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多次被農業部相關部門聘為專家參與規章的起草、修改及部級質檢中心的“雙認證”評審工作。參與7個農業部及地方標準的制定;參編書籍7本,發表論文30餘篇。組織,參入完成了多個項目,其中,作為主要參入者完成的“克氏原螯蝦人工誘導繁殖技術”“克氏原螯蝦與中稻輪作技術”被評為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
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從事過水質化驗分析,環境、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及其違法案件調查處理、法律諮詢及指導,漁業管理法律法規的起草、修改,水產科研項目及無公害水產品及其環境的認證認定工作。
汪亮現為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同時兼任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主任。

專家風采


高級工程師 蔡焰值
1953年12月生,1975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水產系,淡水養殖專業。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國家專家。
主要研究領域:魚類育種、養殖、生物工程、水產加工與漁業設施規劃、魚蝦廢料精深加工。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科技部、農業部、湖北省科技廳、國家對外交流中心的研究項目:斑點叉尾鮰引種及養殖技術研究、雲斑鮰引種及養殖技術研究、斑點叉尾鮰遺傳育種研究、推廣養殖斑點叉尾鮰、美國溝鯰、褐首鯰養殖技術推廣基地建設、長江珍稀名貴魚類馴化繁育技術研究,主持制定標準:斑點叉尾鮰種質標準、無公害食品 斑點叉尾鮰養殖技術規範、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規範,參加研究項目:葛州壩水利樞紐對長江四大家魚繁殖影響的調查、三峽工程前長江魚類資源調查研究,十五攻關的名優水產資源開發利用及規模化養殖技術、長江、清江庫區地產名優魚類資源開發及種質、網箱養殖標準的建立,支撐項目:斑點叉尾鮰無公害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農業部大宗淡水魚類產業體系研究等20多項。獲獎:斑點叉尾鮰引種及養殖技術研究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雲斑鮰引種及養殖技術研究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美國溝鯰、褐首鯰養殖技術推廣基地建設湖北省星火科技三等獎、國家星火計劃獎、推廣養殖斑點叉尾鮰廣東省科技推廣三等獎,第五屆湖北省優秀科普作品二等獎等。獨合著8部,論文30多篇。1984年中國首從美國引進斑點叉尾鮰、雲斑鮰、淡水黃花魚、金鱸、黃鱸等品種,黃顙魚、瓦氏黃顙魚1997年國內首次繁殖成功、1999年國內首次紅尾鯰繁殖成功、1999年至2003年突破岩原鯉、白甲魚中華倒刺䰾、大鰭鱯、圓口銅魚人工繁殖的空白。規劃設計水產品加工廠2個及廢料精深加工方面的研究。
研究員--任 潔
研究員--萬松良
男,1953年11月出生,1981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水產系淡水漁業專業,獲學士學位。研究領域,名優魚類繁育與健康養殖,長期從事名優魚類遺傳育種與繁養技術研究及推廣工作。先後參加和主持了15項省、部、局級科研與推廣項目。1982年將海產幼香魚引入湖北內陸水域馴養繁殖成功。1983年和1987年先後將露斯塔野鯪和淡水鯧引進湖北,並繁殖推廣至華中數省,形成巨大的社會效益。1983年至1995年,連續12年對莫三比克、尼羅、奧利亞等三種羅非魚性別決定機制和性別人工控制技術作了深入研究,選育出大批YY型超雄魚、XY型和YY型轉化雌魚,以及大量全雄羅非魚。研究證實了羅非魚四種配子的性別決定基因的強度順序為:Y♂>W♀>Z♂>X♀。1992年至1996年,在省內率先研究攻克了大口鯰的人工繁殖和養殖技術難關,並推廣到湖北、湖南、廣東數省,每年繁殖魚苗數千萬尾供各地養殖,養殖效益過億元。1995年至1996年研究了斑點叉尾鮰的人工催產繁殖技術,親魚催產率100%,受精率和孵化率達98%。1999年至2000年開展了中華鱘苗種人工培育初步研究。2001年成功進行了胭脂魚人工繁殖。1998年至2004年,主持開展了瓦氏黃顙魚人工繁殖與養殖技術研究及推廣,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瓦氏黃顙魚全人工繁殖,將該魚馴養成人工養殖對象。2005年至今,主持開展了鱤魚人工繁養技術研究,其苗種已推廣到省內外,養殖前景非常看好。發表論文80餘篇,取得省級重大科研成果三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2000年榮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現任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國水產學會淡水養殖分會委員。
研究員--王佳喜
男,50歲,湖北省生命科學高級專家,湖北省管理與經濟高級專家,湖北省突貢專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評審專家。世界水產學會會員,亞洲漁業協會會員。
主要研究領域:魚類育種、養殖、生物工程、企業管理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科技部、農業部、國家外國專家局、湖北省科技攻關、推廣、引智項目數十項,20年來在國際學術刊物、會議上發表英語論文27篇,多篇論文被SCI收錄。國內發表論文32篇,並出版有《美國大口胭脂魚繁殖養殖技術》、《名優水產動物病害防治》等著作8本。
2003年歐洲丁桂魚引種及配套養殖技術研究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一名)。主持農業部及湖北省科委《美國大口胭脂魚引種馴化》項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名);《歐洲六須鯰繁殖及配套養殖技術》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1996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引智先進個人,2001年被評為湖北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
現主要從事歐洲丁桂魚細胞工程育種技術、丁桂魚網箱養殖技術研究。
正高職高級工程師 溫周瑞
男,1966年10月出生,湖庫漁業生態及魚類病害研究室主任,正高職高級工程師,湖北省水產學會大水面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從事水產資源與環境、大水面增養殖、水產動物飼料、水生動物防疫檢疫及健康養殖等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退田湖泊漁業高產技術研究”(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小型草型湖泊漁業綜合高產技術研究”(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湖群規模化養殖技術”(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水產動物免疫增強劑開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目前承擔或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農業部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及省科技廳重大攻關等多個科研項目。在各種學術期刊上發表有價值的科研論文40餘篇,合作編寫專著1部。
正高職高級工程師 舒新亞
男,1951年5月生,1982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水產系(現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淡水漁業專業,學士學位,正高職高級工程師。
湖北省“十五”和“十一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有關淡水螯蝦項目的主持人,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級星火計劃有關淡水螯蝦項目負責人;湖北省農產品出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特聘水產專家,1995年受聘中國農業部水產項目辦公室淡水螯蝦項目顧問;2007年獲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稱號。從事淡水甲殼動物和名優魚類的繁殖、養殖研究工作20多年,尤其專長於淡水螯蝦方面。為國內引進美國匙吻鱘條紋鱸、斑點叉尾回魚、大口胭脂魚和澳大利亞的麥龍螯蝦紅螯螯蝦、雅比螯蝦、澳洲尖塘鱧、淡水黑鯛、澳洲墨里鱈鱸等優良品種。在國際上發表英文論文5篇,其中一篇為國際學術會議大會發言論文之一;在國內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完成“克氏原螯蝦人工誘導繁殖技術”和“克氏原螯蝦與中稻輪作技術”研究成果,其中“克氏原螯蝦與中稻輪作技術”獲湖北省2006年科技進步三等獎。

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

科學研究機構


湖庫漁業生態及魚類病害研究室

(一室)
湖庫漁業生態及魚類病害研究室主要研究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從事湖泊、水庫等大水面水體環境與水生生物資源的調查與利用、漁業資源的生態學管理、水體生態修復與資源合理利用技術研究;二是開展魚類病害及其防治技術、高效低毒藥物的開發與應用及水產品健康養殖技術研究;三是承擔農業部下達的水產養殖病害監測預報、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及水生動物防疫工作。
研究室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2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4人,中級職稱4人。實驗室面積550平方米,擁有VITEK全自動細菌分析儀、BIOMETRA梯度PCR儀、凝膠圖像分析系統、Thermo超低溫冰箱、Leica生物顯微鏡、Leica冷凍切片機、超凈工作台、恆溫培養箱、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全自動蒸汽滅菌鍋等先進儀器設備。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其中湖北省科委“退田湖泊漁業高產技術研究”1991年通過省級鑒定,獲1992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小型草型湖泊漁業綜合高產技術研究”1995年通過國家級鑒定,分別獲1996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國家科委、計委、財政部聯合授予的重大成果獎;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九五”攻關“湖群規模化養殖技術”獲得2001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斑點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術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還完成了“特種水產病害防治與疫苗製備技術”、“水產動物免疫增強劑開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等多個科研項目。
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農業部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項目、省科技廳重大攻關項目等。

水產遺傳育種及健康養殖研究室

(二室)
主要從事淡水名優魚類、蝦蟹類的引進開發、人工繁育和健康養殖研究工作。二十多年來,先後引進和推廣了尼羅羅非魚、露斯塔野鯪、淡水白鯧、斑點叉尾鮰、雲斑鮰、麥隆蝦、紅螯螯蝦等十多個國外名優水產品種,成功開發了大口鯰、瓦氏黃顙魚、黃顙魚、胭脂魚、鱤魚等長江著名的土著魚類,為豐富中國淡水養殖品種,調整水產中養殖結構,提高淡水漁業經濟效益,滿足社會對新水產品的需求,作出了重大貢獻。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十五項,獲得省部級獎勵八項。目前正承擔著湖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克氏原螯蝦規模化人工繁育和健康養殖研究與示範”、“瓦氏黃顙魚的高效養殖研究與示範”、“雜交鯽魚配套養殖技術研究”和“鱤魚的人工繁養技術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

水產加工及漁業經濟研究室

(三室)
本研究室由泥鰍項目組、丁魚歲項目組、水產品加工項目組、湖北省水產製品協會和湖北省漁業經濟研究會組成。現有成員8人,其中研究員1名、高級工程師1名、工程師2名、技師1名、中級工3名。
泥鰍項目組主要從事泥鰍的選育。繁殖。養殖和加工研究,先後承擔各級科研項目八項。
1997年承擔湖北省科技廳重點攻關項目《泥鰍良種選育及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項目號:972P0903, 2002年12月本研究通過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獲得湖北省科技成果證書,成果號:EK030109。2004年此成果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號2004J-240-3-140-017-D01。
2003年承擔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四倍體泥鰍全人工繁養技術中試》,項目號:03EFN214200175。2006年7月10日此項目在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通過湖北省科技廳驗收。
2004年,2005年分別承擔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基金項目,《雜種三倍體泥鰍生物學特性研究》和《四倍體泥鰍選育技術研究》,2005年,2006年以上項目分別通過所學術委員會驗收。
在研項目五項,分別是湖北省科技廳重點攻關項目《雜種三倍體泥鰍選育及高效健康養殖技術研究》項目號:2005AA205B02;湖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四倍體泥鰍池塘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號:2006AA203A01,《四倍體泥鰍規模化繁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號:2006AA203A02;國家科技部2006年星火項目《克氏原鰲蝦和四倍體泥鰍稻田高效養殖技術示範與推廣》,項目號:2006EA760002;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泥鰍健康養殖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號:2007BAD37B04)。
水產品加工項目組曾多次承擔省科委重點科研項目、所長基金支持項目的研究任務,如《武昌魚凍干製品加工技術研究》、《鰱鱅魚加工食品開發及綜合利用的研究》、《魚鱗系列營養保健食品的開發與研製》等,研製出了包括冷凍魚糜、魚糜製品、水產風味食品、系列水產軟罐頭食品、水產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食品在內的多種水產加工食品,研究成果被企業廣泛應用,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
湖北省水產製品協會成立於1994年,是具備社團法人資格的一級行業協會。協會曾多次組織我省加工企業負責人到日本水產加工企業參觀、學習,也多次邀請日本水產煉製品協會會長、日本水產製品株式會社專家到我省訪問、講學。主辦了“湖北省首屆國際水產製品科技講座”,與會者包括省內各大、中型水產製品企業負責人和水產製品界行政、科研、教學等方面權威人士共五十餘人。為促進我省水產加工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湖北省漁業經濟研究會主要從事湖北漁業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多次到基層漁場研究調研,寫出多篇調研報告,為我省水產改革獻言獻策。

漁業資源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測檢測研究室

(四室)
湖庫漁業生態及魚類病害研究室主要研究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從事湖泊、水庫等大水面水體環境與水生生物資源的調查與利用、漁業資源的生態學管理、水體生態修復與資源合理利用技術研究;二是開展魚類病害及其防治技術、高效低毒藥物的開發與應用及水產品健康養殖技術研究;三是承擔農業部下達的水產養殖病害監測預報、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及水生動物防疫工作。
研究室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2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4人,中級職稱4人。實驗室面積550平方米,擁有VITEK全自動細菌分析儀、BIOMETRA梯度PCR儀、凝膠圖像分析系統、Thermo超低溫冰箱、Leica生物顯微鏡、Leica冷凍切片機、超凈工作台、恆溫培養箱、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全自動蒸汽滅菌鍋等先進儀器設備。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其中湖北省科委“退田湖泊漁業高產技術研究”1991年通過省級鑒定,獲1992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小型草型湖泊漁業綜合高產技術研究”1995年通過國家級鑒定,分別獲1996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國家科委、計委、財政部聯合授予的重大成果獎;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九五”攻關“湖群規模化養殖技術”獲得2001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斑點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術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還完成了“特種水產病害防治與疫苗製備技術”、“水產動物免疫增強劑開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等多個科研項目。
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農業部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項目、省科技廳重大攻關項目等。

公益服務機構


農業部漁業環境和水產品監測檢測中心

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簡稱中心)是根據農業部"農市發(1998)9號"批文,在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原有湖北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基礎上,於1998年開始籌建的,2001年11月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部級機構認可、2002年1月農業部以農市發[2002]2號文批准,中心正式面向全國開展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檢驗測試工作。中心掛靠在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其業務工作受農業部領導,主要承擔45個水產品、41項漁業環境參數的檢測任務,並開展漁業環境質量評價、水產品質量監督及相關技術研究、諮詢、培訓等業務工作。
中心設主任1人,副主任3人,共有工作人員12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2人,技師3人。中心下設業務室和檢測室,檢測室下屬儀器室、液相色譜室、天平室、無菌室、原子吸收室、酶標室、原子熒光室、消化室、樣品處理室、水化室等。中心共有固定資產400多萬元,配備液相色譜、氣相色譜原子吸收、酶標儀、原子熒光等儀器設備60台(套)。
中心堅持“科學、公正、高效、廉潔、服務”的方針,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確保第三方公正性地位,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定進行檢測,及時準確地提供檢測結果,確保檢測報告準確無誤,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1.2中心性質
本中心是經農業部授權的、經過國家計量認證的、向社會出具公正數據的專職檢測機構,是社會公益性非盈利的技術服務事業單位
1.3主要任務
1.3.1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檢測、監督、評審、鑒定;
1.3.2參與漁業污染事故的調查監測;
1.3.3承擔農業部下達的有關漁業環境、水產品質量檢測任務;
1.3.4承擔或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制訂和有關標準的試驗驗證工作;
1.3.5受農業部和其它部門委託,對實施證書管理(生產許可證、質量認證、無公害食品)的漁業環境和水產品質量進行檢測。
1.4識別和地址
檢測中心全稱: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

湖北省漁業病害防治環境監測和質量檢測中心

湖北省魚類病害防治中心是經農業部統一部署,在湖北省水產管理辦公室的領導下由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承建。該中心於2002年1月由省農業廳以鄂農黨字[2002]第11號批複同意正式成立。其主要職能為:完成農業部統一布署的病害測報工作;開展魚類病害診斷及防治技術研究、推廣及漁用新葯的研製;承擔全省魚類病害防治網路建設工作;開展魚類病害調研工作,為全省漁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中心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0人,其中高級工程師4人,中級職稱3人。實驗室面積550平方米,擁有VITEK全自動細菌分析儀、BIOMETRA梯度PCR儀、凝膠圖像分析系統、Thermo超低溫冰箱、Leica生物顯微鏡、Leica冷凍切片機、超凈工作台、恆溫培養箱、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全自動蒸汽滅菌鍋等先進儀器設備。可進行細菌病毒的分析與鑒定、分子生物學免疫學、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ELISA)、基因擴增、動物病理組織切片的製作和觀察、魚病的診斷與治療、漁葯的開發等相關工作。
中心完成或承擔多項部、省重大病害研究項目,如《斑點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術研究》、《中華鱉細菌性疾病的防治技術研究》、《特種水產病害防治與疫苗製備技術》,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斑點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術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從2002年開始在全省11個重點縣市40多個測報點開展了病害測報工作,測報範圍覆蓋湖泊、水庫、池塘養殖、網箱和集約化溫棚養殖,面積達34000畝,測報種類為我省主要養殖的名優魚類20多種。主要測報二、三類重大疫病和主要病害種類,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
中心本著科技興漁、服務大眾的原則,勇於創新,與時俱進,努力將這項公益性的基礎工作做好,為我省漁業發展做出貢獻,為政府決策作科學依據。

湖北省水生動物檢疫所

湖北省水生動物檢疫所是根據國漁養(2000)16號文通知的要求,經湖北省農業廳黨組研究,(鄂農黨字(2002)第18號)同意在我所成立的一個機構。
湖北省水生動物檢疫所的主要職責是: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出入我省境內及在省內流通的水生動物種苗、商品及其相關產品進行監測檢疫和發證;對市、縣級水生動物檢疫機構進行工作指導,負責全省水生動物檢疫員的培訓、考核發證工作;對省內重大疫病的檢疫及其場地的監管;接受農業部有關部門的業務指導,承擔農業部下達的指令性檢疫工作。
可從事水生動物及其相關的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病原學、免疫學、酶學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診斷等。
檢疫所在控制我省水生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流行,推動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提高中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和產品竟爭力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湖北省漁業環境監測站

“湖北省漁業環境監測站”是1986年農業部水產司和全國漁業環境監測中心批准建立的,具有漁業環境質量監督職能的單位{[1986]農[漁管環]字第1號},經省水產局批准,在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組建{鄂水產政[(86)20號]}。建站15年來,在湖北省漁政監督管理部門的業務領導下,為配合漁政部門執行《漁業法》、《水污染防治法》、《漁業水質標準》及相關的漁業環境,漁業資源保護做了大量工作。1999年經農業部批准,在該站基礎上投資建設“全國漁業環境監測網---湖北省生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區域中心站)”,負責對中國中南地區漁業環境狀況進行監測{農計函[1999]9號}。
監測站配有人員15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建有封閉式辦公,實驗場所520平方米,配備原子吸收、原子熒光、氣相色譜等大中型儀器設備及現場應急監測、錄相、交通設備工具,具備對漁業水域水質、底質分析、毒理實驗、魚體殘毒分析、生物監測、飼料成分分析等監測能力。

湖北省長江漁業資源監測站

湖北省長江漁業資源監測站 簡介

湖北省水產學會

湖北省水產學會是由水產與水產有關的科技工作者自願參加的學術性、科普性群眾組織,是依法登記的社會團體法人,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水產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和促進水產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湖北省水產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和動員水產科技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實施科技興國和可持續的發展戰略,促進水產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普及和推廣,促進水產科技人才的成長和素質的提高,促進水產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反映水產科技工作者的意見,維護水產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水產科技工作者服務。
湖北省水產學會的任務是: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積極參加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促進國際間的技術協作;組織會員開展水產綜合性、戰略性、科學建議等重要問題的研究討論;開展科學論證,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鑒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等任務;舉辦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各種事業和活動,經常向政府及有關業務部門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呼聲。
湖北省水產學會具有學術上的權威性,學科上的導向性,組織上的群眾性,結構上跨部門性。學會成立以來,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和優勢,緊緊地圍繞著水產行業的工作重點,結合湖北省水產科研重點項目與推廣主攻方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為湖北省實施科技興漁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漁業產業化推進力度作出了貢獻。
湖北省水產學會成立於1959年,目前有個人會員1967人;團體會員16個,其中有高級技術人員497人、中級技術人員656人;設立有漁業科技發展與對策研究、水產養殖專業委員會、水產品加工技術委員會、水生動植物病害防治專業委員會、品種選育與開發專業委員會、漁業工程與管理專業委員會、漁業環境及資源保護專業委員會、科技期刊編委會等10個專業委員。
湖北省水產學會願與全國水產科技工作者一道攜手共創21世紀中國漁業的輝煌,願與世界各國朋友交流與合作。

《漁業致富指南》雜誌社

《漁業致富指南》雜誌系目前中國水產行業出版周期最短,傳遞信息最快的水產科技期刊。本刊主要辟有漁業信息、價格行情、特別關注、漁業論壇、養殖典例、實用技術、名特水產、魚類病害防治技術、養殖技術專題講座、科研園地等欄目。《漁業致富指南》雜誌為半月刊,每月10日、25日出版,彩封,大32k版,72頁。每期定價2.00元 全年24期定價48元。

湖北省水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湖北省水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成立於2005年,掛靠在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依託其長期積累的科技成果及其創新實力,面向水產產業發展中的集成與實用技術需求,圍繞星火科技富民工程核心目標,展開新技術成果中試、關鍵技術示範、科技培訓與指導以及進村入戶服務。
2005年以來,中心大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的速率。主要進行了美國叉尾回、克氏原螯蝦、四倍體泥鰍、瓦氏黃顙魚、良種鯽魚等名優品種的育種與生態健康養殖產業化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其中克氏原螯蝦的人工誘導繁殖與蝦稻輪作技術在湖北推廣到50萬畝,平均畝增效益1000元以上;已經在省內建立了20多個研-產結合的試驗、示範基地;與湖北農技110、萬聲通公司等合作建立了及時簡訊互動平台,發布並提供服務信息5000多條;每年出版發行《漁業致富指南》30萬本;目前承擔並正在實施科技部星火計劃、湖北省農業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各一個,將為星火富民工程與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試驗基地


湖北省名優水產良種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木蘭生態旅遊風景區,是農業部立項建設的以斑點叉尾鮰、歐洲丁桂、大口
湖北研究所
湖北研究所
胭脂魚為主導產品的大型水產良種生產基地,同時是湖北省水產研究所從事魚類遺傳育種試驗研究及新品種開發的研發基地,項目投資350餘萬元,擁有全封閉現代化苗種繁育基地175畝,具備年生產各類名優苗種2億尾的能力。良種場現有人員15人,具備高級技術職稱的有2人,中級技術職稱的有3人。良種場從原種引進及催產繁殖、苗種培育等方面層層把關,力求苗種質量純、優、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
良種場地址: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鎮院基寺水庫

成果信息


發明名稱:一種斑點叉尾鮰魚皮膠原蛋白的提取工藝
發明內容:膠原蛋白是一種結構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功能,膠原蛋白是組織的支持物和填充物,主動參與細胞的遷移、分化及增殖,並與創傷的修復及胚胎的發育有關。斑點叉尾鮰屬於鯰形目、鮰科魚類。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淡水優質經濟魚類,其優點食性雜、生長快、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肉質細嫩味美。中國於1984 年由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首次引進該品種,經過生物學、繁育、養殖等系統研究及推廣養殖,該品種在中國已形成繁育、養殖、加工魚片出口的產業化。斑點叉尾鮰的魚皮含豐富的膠原蛋白,但中國的加工企業目前沒有進行精深加工,斑點叉尾鮰魚直接加工成魚皮副產品食用出售,經濟價值低,資源浪費;有極少數加工企業採用酸鹼等有機溶劑提取斑點叉尾鮰魚皮膠原蛋白,不但造成環境面源污染,產品純度低及化學試劑殘留降低產品質量,並能對人體產生副作用。為了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清潔無污染,從斑點叉尾鮰魚皮通過酶水解法提取高純度膠原蛋白的工藝。
專 利 號:ZL 2008 2 0067179.2
實用新型名稱:全方位水循環的魚類受精卵孵化器
發 明 人:印傑;雷曉中;李燕
專利申請日:2008年5月15日
專利權人: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授權公告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號:200910063330.4
申請日:2009年7月27日
申請人: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發明名稱:一種小龍蝦下腳料回收利用工藝
發明內容:中國水產品加工小龍蝦的下腳料目前絕大多數企業不進行精深加工,其下腳料直接出售飼養水生動物或出售給作坊式採用酸鹼法提取蝦殼素等質量較差的產品,其生產工藝對生態環境會產生嚴重的面源污染。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藥物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利用率高、無毒副作用、生產工藝排放水對生態環境不產生污染的一種小龍蝦下腳料回收利用工藝。
申請號:200910063328.7
申請日:2009年7月27日
申請人: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發明名稱:一種防治斑點叉尾鮰受精卵塊水霉病的復方中草藥物製劑
發明內容:在魚類人工繁殖受精卵的孵化過程中,水霉病是人工繁殖受精卵孵化魚苗時較為常見危害較嚴重一種真菌性病害之一。尤其是在斑點叉尾鮰受精卵塊的孵化期中特別易發生水霉病,傳播速度極快有時幾個小時內可使受精卵全部感染胚胎髮育死亡,導致魚苗孵化失敗,對魚類魚苗繁殖危害較為嚴重。目前國內對魚類繁育魚苗的受精卵孵化過程中防治水霉病藥物較多,防治效果較好的藥物大多數均存在孵出的魚苗體肌藥物殘留,如孔雀石綠、亞基蘭等均列入禁用藥物。現在孵化使用的藥物較多,如福爾馬林、水霉凈、水霉靈、碘製劑二氧化氯等有一定效果但不穩定,有副作用與腐蝕性,對受精卵的胚胎髮育、孵化水體污染源、pH 值、商品魚食品衛生安全帶來等產生負面影響。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藥物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防治斑點叉尾鮰受精卵塊水霉病的復方中草藥物製劑。
申請號:200910063327.2
申請日:2009年7月27日
申請人: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發明名稱:一種斑點叉尾鮰下腳料回收利用工藝
發明內容:斑點叉尾鮰屬於鯰形目、鮰科魚類。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淡水優質經濟魚類,其優點食性雜、生長快、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肉質細嫩味美。中國於1984 年由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首次引進該品種,經過生物學、繁育、養殖等系統研究及推廣養殖,該品種在中國已形成繁育、養殖、加工魚片出口的產業化。目前中國魚片加工企業沒有對斑點叉尾鮰的下腳料進行精深加工,有的斑點叉尾鮰廢料被直接投餵給其它水生動物,導致局部水域氮、磷等營養鹽含量增高產生飼養水體富營養化。有機質大量消耗溶解氧,造成水體缺氧,影響魚類的生長發育;同時有機物質腐敗產生大量的細菌和病毒,除了直接危害到魚類的正常生長;水產品的蛋白質微生物作用下腐敗產生硫化氫吲哚、糞臭質、硫醇和氨等臭味物質,對空氣與水體造成面源污染。有的水產品加工商將斑點叉尾鮰下腳原料直接出售飼養陸生動物或出售給作坊或小加工廠榨油,或加工粗製魚粉,上述方法破壞蛋白質與脂肪酸的結構,其產品質量較差,魚粉加工廢水排放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面源性污染,從魚粉廢水分離出來的油脂易氧化產生複雜的過氧化物,不但氣味難聞,而且對水生生物和人體具有毒害作用和致癌作用。鑒於此,發展一種既能充分利用水產品加工廢料,又能最大限度的提取斑點叉尾鮰加工下腳料各種有效成份的方法精深加工有重要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
專 利 號:ZL 2007 2 0086836.3
實用新型名稱:親鯢人工催產專用袋
發 明 人:李燕;李駿珉;印傑
專利申請日:2007年9月6日
專利權人: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授權公告日:2008年7月2日
成果登記號:EK080110 批准日期:2008.02.01
成果名稱:鱤魚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
主要完成人:萬松良 汪亮 李建斌 李傑 李金忠 任潔 裴家田 龔新福 董健 雷曉中 蔡聰梅 劉慧集 韓育章 朱勇夫 黃超群 夏述明
推薦單位:湖北省農業廳
鑒定日期:2008.01.29
研究起止日期:2004.08至2007.12
公報內容:該成果對鱤魚的生物學、親魚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成魚池塘主養及混養、網箱養殖和湖泊增殖等內容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出較全面的鱤魚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項目從資源考察和收集野生幼魚蓄養培育親魚入手,建立了鱤魚人工繁育基地,蓄養了滿足人工繁育的親魚和後備親魚。2007年繁殖魚苗98.3萬尾,供應苗種68.1萬尾,推廣面積達80餘萬畝。根據鱤魚仔稚魚階段的食性變化規律,建立了鱤魚夏花池塘培育新技術模式,在網箱養殖和湖泊增殖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推廣試驗。超額完成了各項計劃任務,取得了較明顯的效益。
成果登記號:EK050075 批准日期:2005.01.12
成果名稱:瓦氏黃顙魚大規模全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
鑒定單位: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主要完成人:萬松良 黃臻 張揚 黃永濤 盛長彬 劉能玉 葛雷 汪運華
推薦單位:湖北省農業廳
鑒定日期:2004.12.29
研究起止日期:1998.10至2004.12
公報內容:該成果對瓦氏黃顙魚的生物學、人工繁殖、苗種培育、成魚養殖等內容進行了系統研究和大量推廣,不僅將長江野生原種親魚馴養繁殖成功,而且又將子一代魚苗培育成大批親魚,再繁殖出大量的子二代苗種供推廣養殖,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瓦氏黃顙魚大規模全人工繁殖。池塘主養和混養試驗也突破了原定技術指標。僅2004年就繁殖魚苗547.3萬尾,四年累計向省內外推廣苗種800多萬尾,推廣面積1000畝以上,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瓦氏黃顙魚全人工繁殖、養殖技術
成果登記號:EK960458 批准日期:1996..12.01
成果名稱:大口鯰人工養殖及繁育技術
鑒定單位:湖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主要完成人:萬松良 黃二春 李懋魏於生 陳里 朱勇夫 余丙基 馬從普 余東海 鄧文益
推薦單位:湖北省水產局
鑒定日期:1996.11.14
研究起止日期:1992.04至1996.10
公報內容:該成果對大口鯰的生物學、資源調查、親魚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成魚池塘主養及混養、網箱養殖等內容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大量推廣,在全國範圍除四川外,率先探索出大口鯰的人工養殖與繁育技術,成功地將其從野生魚類馴化成名優養殖對象。兩年間在省內的20多個縣市和省外廣東、湖南、江西、河南、山東、遼寧、天津等省市的110個單位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推廣養殖,初步統計推廣面積達2000餘畝,直接效益25萬元,間接社會效益達500萬元以上。該成果在1997年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期刊編號:第(55)期
成果名稱:胭脂巨鯽人工制種、繁殖技術
主要完成人:吳琅虎 李傑 徐魁元 鄒志清 李蓓 張亮 陳霞 方誌強李聖華 吳靜 王象文 蔡聰梅 高錫榮 石義元 羅遠忠
推薦單位:湖北省農業廳
鑒定日期: 2001.10.16
研究起止日期: 1999.03至2001.09
公報內容:該成果以美國大口胭脂魚為父本,銀鯽為母本進行科間雜交,培育出新的優良養殖對象胭脂巨鯽,其具有明顯的雜交優勢,體型好,肌間刺少,生長快,營養價值高,適應範圍廣,養殖周期短。三年共繁殖胭脂巨鯽魚苗5657萬尾,培育出1.5--4cm魚種965萬尾,並開展了養殖試驗,推廣至22個省市65000畝,並取得了廣大養殖戶一致好評。新增產值1400萬元。胭脂巨鯽人工制種、繁殖技術
期刊編號:第(55)期
成果名稱:歐洲丁桂(丁魚歲)引種及養殖繁殖技術
鑒定單位:湖北省科技廳
主要完成人:王佳喜 胡少華 管 敏 張 琳 任 潔 韓中華 黃 畛 閔文強 楊峰梅 汪純一 陳智敏 熊國華
推薦單位:湖北省農業廳
鑒定日期: 2001.10.09
研究起止日期: 1998.01至2001.09
公報內容:該成果通過對歐洲丁桂(丁魚歲)生物學、經濟性狀、人工繁殖、魚苗魚種培育、池塘養殖以及人工配合配合飼料等內容的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養殖技術。該成果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池塘主養單產為400公斤以上,混養單產達到200公斤以上,孵化率60-80%,魚苗成活率80%以上,魚種成活率80-90%。
歐洲丁桂(丁魚歲)引種及養殖繁殖技術
期刊編號:第(60)期
成果名稱:美國黃金鱸的繁育與推廣
鑒定單位:武漢市科技局
主要完成人:韓中華 胡少華 管敏 王佳喜 韓育章 張琳 黃畛 任潔 閔文強 鄭宏萍 何國平 章金平 陳鵬飛 熊國華 周憶麗
推薦單位:湖北省水產管理辦公室
鑒定日期: 2002.07.22
研究起止日期: 2001.03至2002.07
公報內容:本成果通過對美國黃金鱸的生物學、經濟性狀、人工繁殖、魚苗魚種培育、池塘主養高產等內容的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黃金鱸的養殖技術,增加了中國淡水優良養殖新品種,對改善中國淡水魚的品種結構,加快產業化步伐、促進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提高、以適應加入WTO后的市場格局和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具有積極意義。美國黃金鱸的繁育與推廣
期刊編號:第(62)期
成果名稱:泥鰍良種選育及全人工繁殖技術
鑒定單位:湖北省科技廳農村處
主要完成人:印傑 黃畛 陳小奇 趙振山 陳文輝 管敏 張從義 胡美生 張亮
推薦單位:湖北省水產行業管理辦公室
鑒定日期: 2002.12.18
研究起止日期: 1998.01至2002.12
公報內容:本項目對四倍體泥鰍的生物學特性、營養成份、食性、胚胎髮育、全人工繁殖技術、稻田和池塘養殖技術等進行了系統研究,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泥鰍苗種繁育和成魚養殖技術。
泥鰍良種選育及全人工繁殖技術
期刊編號:第(68)期
成果名稱:全雄(雜交)太陽鱸繁育技術研究與示範
鑒定單位:湖北省科技廳
主要完成人:管敏 王佳喜 韓育章 章金平 童金苟 鄭宏萍 何國兵 閔文強 任潔 余正國 韓中華 胡少華 熊國華 何國平 張宗群 周憶麗 張貴
推薦單位:湖北省農業廳
鑒定日期: 2003.10.30
研究起止日期: 2001.06至2003.06
公報內容:本項目通過對全雄(雜交)太陽鱸的生物學、遺傳學、經濟性狀、繁殖學、苗種培育、池塘主養、混養及網箱、稻田養殖等內容的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成熟的繁養技術,增加了中國淡水優良魚類養殖新對象,對改善中國淡水魚的結構、促進中國漁農增產增收、加快產業化步伐、促進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提高、以適應市場和滿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具有積極的意義。
全雄(雜交)太陽鱸繁育技術研究與示範
期刊編號:第(69)期
成果名稱:揚子大鯽繁育技術研究與養殖示範
鑒定單位:湖北省農業廳
主要完成人:胡少華 鄧強 章金平 閔文強 劉慧集 周憶麗 韓育章 鄭宏萍 李金忠 張宗群 何法章 王佳喜 管敏 余正國
推薦單位: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鑒定日期:2003.12.17
研究起止日期: 1999.03至2003.11
公報內容:該項目通過對揚子大鯽的生物學、人工制種、魚苗魚種培育、池塘養殖等內容的研究,摸索出了一套揚子大鯽養殖技術,迅速在中國漁業領域推廣應用,促進漁農增產增收,加快產業化步伐,促進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提高。經過四年的研究和養殖示範發現,揚子大鯽營養豐富、肉味鮮美、氨基酸含量高,富含鐵和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在生長性能上,具有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抗病力強、餌料來源廣、生長快、產量高等特點,是一種優良的淡水魚類養殖新對象。
揚子大鯽繁育技術研究與養殖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