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世界遺產

瀕危世界遺產

自1994年以來,為保護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強了文化遺產的監測工作,將存在嚴重問題的遺產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敦促遺產所在國家採取措施修復和保護文化遺產。《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設立是為提醒國際社會,部分文化遺產正在受到威脅。

《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標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標識
截至2017年,經過更新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共有34個國家的55項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38項和自然遺產17項),其中瀕危遺產數最多的國家是敘利亞現有6處遺產進入瀕危名錄,第二多的是剛果(金)和利比亞各有5處遺產進入瀕危名單;美國大沼澤地國家公園第二次進入名單;中國沒有世界遺產位列“瀕危名單”。詳見下表:

非 洲

所屬國家遺產地名稱類 型列入時間
尼日
阿德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
Air and Ténéré Natural Reserves
自然遺產1992
幾內亞、象牙海岸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
自然遺產1992
剛果(金)
維龍加國家公園
Virunga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1994
剛果(金)
加蘭巴國家公園
Garamba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1996 ①
剛果(金)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1997
剛果(金)
俄卡皮鹿野生動物保護地
Okapi Wildlife Reserve
自然遺產1997
剛果(金)
薩隆加國家公園
Salonga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1999
中非共和國
馬諾沃-貢達聖弗洛里斯國家公園
Manovo-Gounda St Floris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1997
象牙海岸
科莫埃國家公園
Comoé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2003
坦尚尼亞
塞盧斯禁獵區
Selous Game Reserve
自然遺產2014
塞內加爾
尼奧科羅-科巴國家公園
Niokolo-Koba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2007
烏干達
卡蘇比王陵
Tombs of Buganda Kings at Kasubi
文化遺產2010
馬達加斯加
阿齊納納納雨林
Rainforests of the Atsinanana
自然遺產2010
馬里
延巴克圖
Timbuktu
文化遺產2012
馬里
阿斯基亞王陵
Tomb of Askia
文化遺產2012
馬里
傑內古城
Old Town of Djenné
文化遺產2016

阿拉伯地區

所屬國家遺產地名稱類 型列入時間
耶路撒冷
[由約旦提出]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
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文化遺產1982
葉門
宰比德古城
Historic Town of Zabid
文化遺產2000
葉門
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
Old Walled City of Shibam
文化遺產2015
葉門
薩那古城
Old City of Sana'a
文化遺產2015
埃及
阿布米那基督教遺址
Abu Mena
文化遺產2001
伊拉克
亞述古城
Ashur (Qal'at Sherqat)
文化遺產2003
伊拉克
薩邁拉考古城
Samarra Archaeological City
文化遺產2007
伊拉克
哈特拉
Hatra
文化遺產2015
敘利亞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 
Site of Palmyra
文化遺產2013
敘利亞
布斯拉古城 
Ancient City of Bosra
文化遺產2013
敘利亞
阿勒頗古城 
Ancient City of Aleppo
文化遺產2013
敘利亞
武士堡和薩拉丁堡 
Crac des Chevaliers and Oal'at Salah El-Din
文化遺產2013
敘利亞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 
Ancien Villages of Northern Syria
文化遺產2013
敘利亞
大馬士革古城 
Ancient City of Damascus
文化遺產2013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南部的橄欖和葡萄園文化景觀
Palestine:Land of Oilves and Vines-Cultural Landscape of Southerm Jerusalem ,Battir
文化景觀遺產2014
巴勒斯坦
伯利恆的耶穌誕生地和朝聖路線
Birthplace of Jesus:Chruch of the Natitivy 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Beehlehem
文化遺產2012
巴勒斯坦
希伯倫/哈利勒老城
Hebron/Al-Khalil Old Town Palestine
文化遺產2017
利比亞
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石窟
Rock-Art Sites of Tadrart Acacus
文化遺產2016
利比亞
加達梅斯古鎮
Old Town of Ghadamès
文化遺產2016
利比亞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Sabratha
文化遺產2016
利比亞
萊波蒂斯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Leptis Magna
文化遺產2016
利比亞
昔蘭尼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Cyrene
文化遺產2016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

所屬國家遺產地名稱類 型列入時間
阿富汗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遺址
Minaret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Jam
文化遺產2002
阿富汗
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Bamiyan Valley
文化遺產2003
印度尼西亞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
Tropical Rainforest Heritage of Sumatra
自然遺產2011
索羅門群島
東倫內爾島
East Rennell
自然遺產2013
密克羅尼西亞
南馬都尓:東密克羅尼西亞慶典中心
Nan Madol:Ceremonial Centre of Eastern Micronesia
文化遺產2016
烏茲別克
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Shakhrisyabz
文化遺產2016

歐洲及北美地區

所屬國家遺產地名稱類 型列入時間
塞爾維亞
科索沃的中世紀建築
Medieval Monuments in Kosovo
文化遺產2006
美國
大沼澤國家公園
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自然遺產2010 ②
英國
利物浦海上商城
Liverpool-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文化遺產2012
奧地利
維也納歷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
文化遺產2017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所屬國家遺產地名稱類 型列入時間
秘魯
昌昌城考古地區
Chan Chan Archaeological Zone
文化遺產1986
委內瑞拉
科羅及其港口
Coro and its Port
文化遺產2005
智利
亨伯斯通和聖勞拉硝石採石場
Humberstone and Santa Laura Saltpeter Works
文化遺產2005
貝里斯
貝里斯珊瑚礁保護區
Belize Barrier Reef Reserve System
自然遺產2009
宏都拉斯
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
Río Plátano Biosphere ReservePark
自然遺產2011
巴拿馬
巴拿馬加勒比海岸的防禦工事:波托韋洛-聖洛倫索 
Fortifications on the Caribbean Side of Panama:Portobelo-San Lorenzo
文化遺產2012
玻利維亞
波托西城
City of Potosí
文化遺產2014
註釋:① 該項目為第2次列入。
② 該項目為第2次列入,由美國申報。

從瀕危名錄中除去的遺產


恩戈羅保護區 坦尚尼亞
阿波美皇宮 貝南
巴赫萊要塞阿曼維利奇卡鹽礦 波蘭
杜布羅夫尼克克羅埃西亞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 克羅埃西亞
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 保加利亞
吳哥古迹 柬埔寨
科托爾古城 黑山
朱賈國家鳥類保護區 塞內加爾
桑蓋國家公園 厄瓜多
黃石國家公園 美國
伊其克烏爾國家公園 突尼西亞
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 宏都拉斯
布特林特 阿爾巴尼亞
伊瓜蘇國家公園 巴西
魯文佐里山脈 烏干達
亨比古迹群 印度
提帕薩 阿爾及利亞
加德滿都谷地 尼泊爾
巴庫古城及城內的希爾凡王宮和少女塔 亞塞拜然
科隆大教堂 德國
科隆群島 厄瓜多
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菲律賓
拉合爾的古堡和夏利馬爾花園 巴基斯坦
巴姆城堡 伊朗
基爾瓦基斯瓦尼遺址和松戈馬拉遺址 坦尚尼亞
洛斯卡蒂奧斯國家公園 哥倫比亞
塞米恩國家公園 埃塞爾比亞
姆茨赫塔古城 喬治亞
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 喬治亞

威脅世界遺產的主要因素


世界遺產受到的威脅是多種多樣的,如“年久腐變”、“蛻變加劇”,就是威脅一些世界遺產的因素,同時世界遺產還遭受到自然災害、戰爭與武裝衝突、環境污染、日益城市化與迅速發展的旅遊業等等,都使世界遺產保護工作面臨著空前的挑戰。但是,對世界遺產最大威脅來自我們自身,即我們中間的許多人對遺產的漠視和模糊認識。因此,在所有人特別是在年輕人中普及世界遺產知識,喚起和提高人們對世界遺產的保護意識,是我們目前的一個最迫切的任務。具體來說,世界遺產遭到破壞的因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由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這類因素並不在人類的控制中,大多數屬於“天災”,如:火山、地震、洪水等等;另一類則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破壞,如戰爭、採礦、城市和旅遊的發展等等。

驟然的損毀

自然因素:地震、火山爆發、洪災、暴風雨、颶風雷電冰雹、海潮、火災;
人為因素:1.公眾方面:戰爭、暴亂、宗教狂熱的破壞,非法盜掘、盜竊、城市建設、公共工程,現代農業;
2.專業方面:不科學的發掘、決策失誤、缺乏項目規劃和預測、缺少教育培訓、缺少內部外部交流、安全失控、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日積月累的破壞

自然因素:自然腐蝕、不正常的溫度、鹽鹼腐蝕、污染、自然火災、細菌、植物生長、昆蟲破壞、嚙齒動物破壞、粉塵腐蝕。
人為因素:1.公眾方面:人們的忽視、旅遊業、人為的磨損、振動和塗寫、走私。
2.專業方面:不合理的發掘、缺少交流、基礎建設、遺產的不合理的展示和保護等;

威脅因素歸納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注意到了遺產所受到的威脅,進一步把威脅遺產的因素歸納為8條:蛻變加劇;大規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脅;城市化或旅遊業迅速發展造成的消失危險;土地利用的變更或易主造成的破壞;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變化;缺乏管理與保護;武裝衝突的威脅;自然災害。

瀕危世界遺產的界定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實施,為全人類共同保護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了一個有效的保護制度。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僅是“金榜題名”,更意味著保護的責任。根據上述公約,自1994年開始,世界遺產委員會加強了世界遺產的監測工作。監測工作是根據國際公認的世界遺產保護準則對各個世界遺產地的保護狀況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審議和評估,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詳盡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根據報告對該遺產地保護狀況做出評定,包括肯定與鼓勵、情況通報、建議國際援助或合作,乃至將存在嚴重保護問題的世界遺產地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等,以保障該國的世界遺產被持續、永久地保存。[ 註:關於監測內容的詳細情況請參閱【世界遺產監測】。]列入條件 瀕危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in Danger)是針對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以及文化和自然複合遺產而言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依據檢測結果進行評估,一旦該遺產地具備如下條件,則它可以被認定是瀕危世界遺產。這些條件包括:第一,遺產地具備世界遺產的資格,即遺產地本身就是世界遺產。第二,由於以下原因,面臨被毀壞的危險:1.蛻變加劇;2 . 大規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脅;3. 城市或旅遊業迅速發展計劃造成的消失危險;4 . 土地的使用變動或易主造成的破壞;5. 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變化;6 . 隨意摒棄;7 . 武裝衝突的爆發或威脅;8 . 災害和災變,如火災、地震、山崩、火山爆發、水位變動、洪水、海嘯等。第三,有關該遺產保護的國際合作已經十分必要。第四,要有本國瀕危遺產地的援助申請,這種援助必須是有效的。要求援助的申請可以由世界遺產委員會任何一名成員或其秘書處——世界遺產中心提出。

處於頻繁變化中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根據1972年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是指那些遺產地的保護“需要採取重大行動的,並為實施保護業已申請了援助”。其設立的目的在於引起遺產所在國和國際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在遺產地明顯受到自然因素和人類干擾的情況下強調保護遺產地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使其高度重視即將到來的危險,從而儘快採取措施拯救人類共同的財富。列入瀕危名單並不是一種懲罰,而更是鼓勵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去拯救它們。作為第一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基金可以幫助提供緊急援助。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通常需要首先由遺產所在締約國提出援助申請,由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任一成員或世界遺產中心提出列入建議,最後由世界遺產委員會討論決定。某項遺產一旦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經過一系列努力措施后,如果解除了相應的危險與威脅,經世界遺產委員會評估,可從《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去,摘掉“瀕危”的帽子。但如果會員國政府不能保證在一定的期限內通過採取必要的措施有效保護該遺產的價值,並使遺產地最終失去了作為世界遺產的價值,該遺產項目也將可能被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在1982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ICOMOS強調,世界遺產面臨的危險並非都很直觀,有“突出的危險”和“潛在的危險”(ascertained danger and potential danger)同時存在。當一項遺產受到了威脅,而這種威脅會對其世界遺產價值產生負面影響時,這種危險是可以確定的,這裡是說具體的危險和證明是即刻要發生的或者“潛在”的危險。將任何一項遺產列入瀕危名單,要求世界遺產委員會與有關公約締約國協商,制定並通過一項採取正確措施的計劃,之後還要對該遺產地實施監督。為了確保不將一個遺產地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應儘快採取一切可以恢復其遺產地價值的措施。關於瀕危世界遺產的問題,諸如如何評定、依據什麼標準、從1979年開始的每屆大會中都是必需的審議程序。而且在實際操作當中,損害人類和平進程現實事件及國際局勢的突發變化,是影響《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內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直接威脅到世界遺產項目的不利情況,會及時地體現在《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變化中。一個讓人們感到沉重的事實是,隨著《世界遺產名錄》每年不斷增長,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總數也在緩步增加,而且有的遺產已被列入多年仍然沒有脫離。

同時成為“世界遺產”和“瀕危世界遺產”


一個項目同時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從理論上講是很矛盾的,要具備兩種“身份”,各自都有法定的條件。當一個遺產項目有嚴重瑕疵的時候,就意味著它在申報條件上的欠缺,被批准的可能性就會降低;而另一方面,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整體基質符合世界遺產條件,但如果所在國政府懈怠、環境污染、過度開發等方面的原因導致遺產保護不利,遺產的批准一般會適當延期,或其申報會被否決。而假如遺產面臨的威脅來自一些非和平因素(如戰爭)或是自然的不可抗力(如災害),同時取得“雙重身份”就具備了可能性。因此,在程序上首先被批准為世界遺產,隨即就有了成為瀕危世界遺產的資格;其次,符合瀕危遺產的其它條件,便可進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同時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特別意義在於,將這些遺產的極高價值與所受的威脅都同時且鮮明地呈現出來,二者的強烈反差將促使人們加深對其的重視程度,迅速採取行動,從而也加快了其成為世界遺產的步伐。
位於前南斯拉夫的科托爾(現屬黑山)是一座港口城市,城內以12世紀的羅馬式建築聖特里芬教堂為主,擁有4座羅馬天主教教堂、宮殿和廣場等具有歐洲文藝復興風格的中世紀建築。1979年由於地震,城市建築遭到了嚴重的毀壞。在當年召開的第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應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府的請求,將科托爾自然、文化和歷史保護區(Natural and Culturo-Historical Region of Kotor)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成為自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生效以來,第一個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
隨後,國際社會對該城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修復,直到2003年第2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認為該城由於地震原因所造成的損壞已經得到明顯的改善,才決定將其從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去除,但還是要求該國注意由於城市化給世界遺產所造成的威脅,並制定一個管理規劃遞交2004年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審議。
瀕危世界遺產
瀕危世界遺產

一項由非主權國提出申請的瀕危世界遺產


耶路撒冷古城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地,古城是不規則的四邊形,現今的城牆是400年前土耳其蘇丹蘇萊曼時代重建的,最主要的城門有4個,即雅法門、大馬士革門錫安門和獅子門,它們按羅盤針所指的四個方位建造,分別通向國內的四座主要城市。城內的街道至今大都保持其當年的羅馬式布局。古城內現存主要的著名古迹還有,猶太教希律聖殿的西牆(即:“哭牆”);聖岩清真寺和艾格薩清真寺;聖墓大教堂,又稱復活教堂,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遇害並復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受難之路,又稱多洛羅薩路,據說耶穌當年就是沿著這條路走向刑場的。 1981年,耶路撒冷古城和城牆(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site proposed by Jordan] )被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特殊的宗教地位,並處於長期衝突之中,使其格外觸動各方面敏感的神經。但由於無序的城市發展、觀光旅遊又缺乏必要的維護,導致城市建築老化,在1982年12月的第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又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了第二個瀕危世界遺產。然而其特別之處在於,是由約旦實施管理和保護權,且在《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其名稱的後面都標註了“約旦提出”的字樣,並被予以單列,沒有歸屬任何國家名下。 1980年第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約旦政府提出將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請求,按照世界遺產公約的有關規定,一項世界遺產的產生,首先要由締約國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一份申請。將世界遺產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要和有關國家進行協商。而約旦顯然不符合這樣的規定,但是考慮到耶路撒冷特殊的國際地位和所具有的獨特的價值和宗教、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世界遺產中心接受了約旦的申報,並派出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的專家,幫助申報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在1981年的第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進行審議時,雖然與會代表多少對由約旦政府提出申報存在著一定的看法,但是在最後表決時還是得到多數代表的支持,獲得了通過。以色列由於是非締約國,其參會的要求被拒絕。會議由於對耶路撒冷古城和城牆列入瀕危遺產的請求不能達成一致的看法,決定推遲到第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審議。隨後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應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要求,對其保護狀況進行了評估,但是由於當時的形勢,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的專家沒能進入耶路撒冷,只提交了1970年-1980年保護狀況的報告,認為符合列入瀕危遺產的條件,該遺產地存在潛在和已有危險。在1982年的審議過程中,約旦代表呼籲委員會注意耶路撒冷古城遭受到的嚴重和特殊的危險,特別是宗教財產和毀壞,城市發展規劃造成的威脅,由於缺乏必要的維護和有責任和管理,給古建築所造成的破損。美國代表強調耶路撒冷在建築和精神遺產方面重要性的同時,反對將其列入瀕危名錄,強調遺產地必須位於申請國的境內,以該國的立場看,約旦不具備世界遺產公約第26條所規定的資格。另外,提出應該徵得以色列的同意,因為它實際控制著耶路撒冷,並認為目前城市建設不構成嚴重和特殊的損毀。許多代表支持將其列入瀕危名錄,一致認為耶路撒冷古城和城牆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宗教、文化方面的重要性,呼籲必須作為完整的一部分對它加以保護,任何對它的組成部分的威脅都構成對它的危險。最後,以14票贊成、1票反對和5票棄權,耶路撒冷古城和城牆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瑞士作為成員國表示棄權,認為耶路撒冷城既不位於約旦,也不位於以色列境內希望獲得耶路撒冷目前保護狀況的更確切的信息。阿根廷尼泊爾等國在表示贊成時,強調此舉沒有政治上的暗示和不能被看作任何國家對於該城市政治或者是統治權的聲明方式。
耶路撒冷古城和城牆
耶路撒冷古城和城牆

被《世界遺產名錄》除名的項目


[截至2011年]
所屬國家遺產地名稱類型除名時間
阿曼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
Arabian Oryx Sanctuary
自然遺產2007
德國
德累斯頓易北河谷
Dresden Elbe Valley
文化景觀遺產2009
德累斯頓易北河谷
德累斯頓易北河谷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

瀕危遺產名錄詳細資料


1.巴米揚山谷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
所屬國:阿富汗 2003.7 列入文化景觀遺產同時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ⅡⅢⅣⅥ
巴米揚山谷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向世人展示了從公元1世紀至13世紀期間以古代巴克特里亞文化為特徵的藝術和宗教發展。正是這一發展過程中,犍陀羅國的佛教藝術的兼收並蓄了各種文化影響。使這一地區彙集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廟宇以及伊斯蘭教時期的防禦建築。此遺址也見證了塔利班政權無情摧毀兩尊立佛像的暴行。這一事件在2001年3月曾震驚世界。
遺產區保護範圍:159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342公頃
巴米揚谷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
巴米揚谷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
2.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遺址
所屬國:阿富汗 2002.7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遺址里65米高的查姆尖塔莊嚴肅穆,高聳入雲,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塔外砌燒制精巧的磚石, 頂部飾有藍色釉面的琉璃瓦銘刻建築工藝高超,裝飾精美,代表了該地區建築和藝術的最高水平。尖塔地處古爾省(Ghur province)心臟位置,依山傍水,從狹窄河谷中拔地而起,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又為之平添了幾分魅力。
遺產區保護範圍:70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600公頃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遺址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遺址
3.貝里斯珊瑚礁保護區
所屬國:貝里斯 1996.12列入自然遺產 2009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ⅨⅤ
貝里斯海岸是一處風景絕佳的自然生態系統,由北半球最大的堡礁、近海環礁、幾百個沙洲、美洲紅樹林、沿海瀉湖、港灣組成。保護區內的七處景點展示了暗礁進化的歷史,是包括海龜海牛和美洲灣鱷在內的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
遺產區保護範圍:96300公頃
貝里斯堡礁保護區
貝里斯堡礁保護區
4.波托西城
所屬國:玻利維亞 1987.12列入文化遺產 2014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ⅣⅥ
在16世紀,波托西城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複合體。銀礦提煉的需要使得這裡出現了一系列的水利礦場。遺址包括塞雷里科(Cerro Rico)工業建築,複雜的引水渠和人造湖系統為該地提供水源;這座殖民城擁有卡薩德拉莫內達集鎮(the Casa de la Moneda)、聖洛倫佐教堂(the Church of San Lorenzo)、一些貴族住宅區和工人居住區(barrios mitayos)。
所屬國:中非共和國 1988.12列入自然遺產 1997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ⅨⅩ
馬諾沃-貢達聖弗洛里斯國家公園的重要性在於其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公園廣闊的大草原是許多物種的家園:黑犀牛大象印度豹美洲豹野狗瞪羚野牛等,而在公園北部的沼澤地則棲息著各種各樣的水禽
遺產區保護範圍:1740000公頃
馬諾沃貢達聖紳羅里斯國家公園
馬諾沃貢達聖紳羅里斯國家公園
6.亨伯斯通和聖勞拉硝石採石場
所屬國:智利 2005.7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
亨伯斯通和聖勞拉硝石採石場
亨伯斯通和聖勞拉硝石採石場
亨伯斯通和聖勞拉硝石採石場遺址由200多個以前的採礦點組成,來自智利、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工人就居住在企業生活區中,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文化。這種文化體現於豐富的語言、創造力和團結力上,尤其是爭取社會公正的先鋒精神,這對社會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此處遺址位於地球上最乾燥的沙漠之一,偏遠的潘帕沙漠地區(desert Pampa)。從1880年開始,成千上萬名來自智利、秘魯和玻利維亞的礦工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活和工作了60多年,開採世界上最大的硝石礦,生產化肥硝酸鈉,用於改造北美洲南美洲以及歐洲的農田,並為智利創造了巨大財富。由於這裡的建築物容易遭到破壞,最近又受到地震影響,這裡已列入了《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以便募集資源,對其實施保護。
遺產區保護範圍:573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12055公頃
所屬國:象牙海岸 1983.12列入自然遺產 200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ⅨⅩ
科莫埃國家公園
科莫埃國家公園
科莫埃國家公園是西非最大的保護區之一,其特點是植物的品種極為繁多。由於科莫埃河的灌溉,這裡的植物一般只存在於南方地區,如熱帶大草原和濃密雨林中的灌木
遺產區保護範圍:1150000公頃
所屬國:象牙海岸 幾內亞 1982.12列入自然遺產 199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ⅨⅩ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幾內亞、利比亞和象牙海岸的邊境,高高聳立在一片草原之上,草原高山的腳下覆蓋著濃密的森林。這一地區擁有特別豐富的動植物,還有一些當地特有的動物,如胎生蟾蜍和以石頭當工具的黑猩猩
遺產區保護範圍:18000公頃
所屬國:剛果民主共和國 1980.12列入自然遺產 199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Ⅹ
加蘭巴國家公園
加蘭巴國家公園
加蘭巴國家公園擁有廣闊的大草原、草場以及森林區域,其間星羅棋布地分佈著河邊狹長樹林和沼澤低地。這裡是四種大型哺乳動的棲息地:大象、長頸鹿河馬,以及珍稀的白犀牛。雖然白犀牛的體積比黑犀牛大得多,但不會危害人類,目前僅存約三十頭。
遺產區保護範圍:500000公頃
10.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所屬國:剛果民主共和國 1980.12列入自然遺產 1997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Ⅹ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是卡胡茲和別加兩座壯觀的死火山雄踞的大片原始熱帶森林,公園有種類豐富、數量繁多的動物資源。其中最後的山地大猩猩群之一(大約只由250頭組成)就生活在海拔2100至2400米之間的地區。
遺產區保護範圍:600000公頃
所屬國:剛果民主共和國 1996.12列入自然遺產 1997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Ⅹ
俄卡皮鹿野生動物保護地
俄卡皮鹿野生動物保護地
俄卡皮鹿野生動物保護地佔據了位於剛果共和國東北部的伊圖裡(Ituri)森林五分之一的面積。保護區及其森林屬扎伊爾河流域的一部分,而這個流域是非洲最大的排水系統之一。保護區內生存著許多瀕危的靈長目類和鳥類動物。目前倖存的野生俄卡皮鹿有30 000頭,其中5 000頭棲息在這個保護區。區內也有其他壯麗景觀,包括伊圖裡河(Ituri River)和埃普盧河(Epulu River)上的瀑布。這裡居住著傳統小矮人游牧民族——穆布提族(Mbuti)和埃費族(Efe)的獵人。
遺產區保護範圍:1372625公頃
所屬國:剛果民主共和國 1984.12列入自然遺產 1999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Ⅸ
薩隆加國家公園
薩隆加國家公園
薩隆加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保護區,處在剛果河流域的中心位置。公園與世隔絕,只可從水路進入。公園有許多當地的瀕危物種,如矮黑猩猩、剛果孔雀、雨林象,以及一種口鼻部細長的被稱為“假”( false)鱷魚的非洲動物。
遺產區保護範圍:3600000公頃
所屬國:剛果民主共和國 1979.12列入自然遺產 1994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ⅧⅩ
維龍加國家公園
維龍加國家公園
維龍加國家公園佔地790 000萬公頃,地貌多種多樣,從沼澤地、稀樹大草原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魯文佐里雪山(snowfields of Rwenzori),從融岩平原到火山山坡處的大草原,不一而足。山地大猩猩棲息在公園裡,河畔地帶約有20 000頭河馬,而自西伯利亞遷徙的鳥兒也在這裡過冬。
遺產區保護範圍:800000公頃
所屬國:埃及 1979.12列入文化遺產 2001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Ⅳ
阿布米那基督教遺址
阿布米那基督教遺址
阿布米那基督教遺址這座早期基督教聖城中的教堂、洗禮池、長方形會堂、公共建築、街道、修道院、民居和工場,都是以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殉教者、死於公元296年的米納斯(Menas)的墳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遺產區保護範圍:183公頃
15.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
所屬國:宏都拉斯 1982.12列入自然遺產 2011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ⅧⅨⅩ
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
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
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位於雷奧普拉塔諾河的分水嶺處,是中美洲少數幾個濕熱帶雨林保護區之一。保留地內有數量豐富、種類繁多的植物和野生動物。在它加勒比海岸延伸的山地上,居住有2000多名土著居民,他們仍然沿襲傳統的生活方式。
遺產區保護範圍:350000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150000
所屬國:印度尼西亞 2004.7列入自然遺產 2011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ⅨⅩ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250萬公頃的熱帶雨林由三個國家公園組成:古農列尤擇(Gunung Leuser)、布吉克尼西士巴拉(Kerinci Seblat) 以及巴瑞杉西拉坦(Bukit Barisan Selatan)國家公園。這裡擁有長期保護蘇門答臘種類各異且多樣化的生物群和瀕危物種的巨大潛力。保護區中約有1萬種植物種類,包括17個本地種類;超過200種的哺乳動物;580種鳥類,其中465種是不遷徙的,21種是當地特有的。在哺乳動物中,22種是亞洲特有的,15種僅限於印尼地區,其中包括蘇門答臘猩猩。該保護區也提供了這個島進化的生物地理學證據。
遺產區保護範圍:2595124公頃
所屬國:伊拉克 2003.7月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Ⅳ
亞述古城
亞述古城
亞述古城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帶上,處於雨水灌溉農業和人工灌溉農業的交界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亞述古城是城市國家亞述帝國的第一個都城,是重要的國際貿易平台。古城同時也是帝國的宗教都城,與阿舒爾神緊密相連。亞述古城最後被巴比倫人摧毀,但在公元1世紀和2世紀帕提亞時代經歷過短暫的復興。
遺產區保護範圍:70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100公頃
所屬國:伊拉克 1985.12列入文化遺產 2015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Ⅵ
哈特拉
哈特拉
哈特拉是受帕提亞帝國影響的要塞重鎮和第一個阿拉伯王國的首府,在公元116年和198年抵擋住了羅馬人的多次侵犯,這主要得益於它高大厚實的城牆和城堡。這座城市的遺址,特別是它融匯了希臘羅馬建築風格及東方裝飾特色的寺廟建築,展示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
遺產區保護範圍:324公頃
所屬國:伊拉克 2007.7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
薩邁拉古城
薩邁拉古城
薩邁拉古城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和《世界瀕危遺產名錄》,它是強大的伊斯蘭都城的遺址,這個都城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統治了從突尼西亞延伸到中亞的阿巴斯帝國的各個省份。它位於巴格達以北130公里的底格里斯河兩岸,從北到南長41.5公里,寬度從4公里到8公里不等。該遺址證明其在建築和藝術方面具有創新性,這種創新性在那裡有所發展,並傳播到伊斯蘭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以外的其他地區。公元9世紀的大清真寺和通天塔,是該遺址眾多的傑出建築奇迹之一,其中仍有80%有待挖掘。
遺產區保護範圍:15058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31414公頃
20.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
所屬國:約旦提出(有主權爭議地區) 1981.12列入文化遺產 198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
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城,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在它220多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中,有建於7世紀的著名岩石圓頂寺,其外牆裝飾有許多美麗的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亞伯拉罕的殉難地。哭牆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大教堂的復活大殿里庇護著耶穌的墓地。
遺產區保護範圍:100公頃
所屬國:馬達加斯加 2007.7列入自然遺產 2010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ⅨⅩ
阿欽安阿納雨林
阿欽安阿納雨林
阿欽安阿納雨林是由分佈在該島東部的六個國家公園組成。這些倖存至今的雨林對於延續生態進程的不斷發展尤為重要,而這正是能夠反映出馬達加斯加島地質發展史的生物多樣性賴以生存的命脈。六千萬年前,馬達加斯加同大陸徹底分離,這裡的動植物在孤立隔絕的狀態下完成了進化過程。阿欽安阿納雨林入選《名錄》,不僅僅因為它對於生態和生物進程的重要性,更是由於雨林中的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雨林中當地特有物種的比例非常之高,占所有種群的80%至90%。阿欽安阿納雨林對於動物種群,特別是靈長目動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裡生活著很多珍稀和瀕危物種,馬達加斯加全部123種陸上哺乳動物中有78種棲息在這片雨林,包括被世界保護自然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72個物種,其中有至少25種狐猴
遺產區保護範圍:479661公頃
所屬國:馬里 1988.12列入文化遺產 201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ⅣⅤ
廷巴克圖
廷巴克圖
這裡是聲名顯赫的科蘭尼克·桑科雷大學的所在地。廷巴克圖在公元15世紀至16世紀成為了宗教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伊斯蘭文化向非洲傳播的中心。津加里貝爾、桑科爾和西迪·牙希亞這三座雄偉的清真寺反映了廷巴克圖的黃金年代。儘管這些建築不斷地被修復,但是今天它們仍然受到風沙侵蝕的威脅。
23.阿斯基亞王陵
所屬國:馬里 2004.7列入文化遺產 201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
阿斯基亞王陵
阿斯基亞王陵
阿斯基亞王陵給人印象深刻的17米高的金字塔形建築,由桑海帝國國王阿斯基亞·穆罕默德於1495年建於首都加奧。由這個王陵可以看出15世紀至16世紀這個帝國的強大、富裕和繁榮。當時,桑海帝國控制了橫跨撒哈拉的貿易,特別是鹽和黃金。它也是西非薩赫勒地區具有重要意義的泥土建築傳統的範例。阿斯基亞王陵包括了金字塔形墳墓、兩個平頂清真寺建築、清真寺公墓和露天的聚會場地。這些都是在阿斯基亞·穆罕默德從麥加回來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並將加奧作為首都后建造的。
遺產區保護範圍:4.24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83公頃
24.傑內古城 Old Towns of Djenné
所屬國:馬里 1988.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Ⅳ
傑內自公元前250年開始有人居住,後來發展成一個市場中心和撒哈拉黃金貿易的重要中心。15世紀到16世紀間傑內成為伊斯蘭教義傳播的中心。城內的古建築約有2 000座被完好地保存下來。這些建築為防止季節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所屬國:尼日 1991.12列入自然遺產 199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ⅦⅨⅩ
阿德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
阿德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
阿德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是非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佔地約770萬公頃,但整個區域只有約佔面積六分之一的地區被認為真正具有保護意義。該地區包括阿德爾火山斷層和小薩赫勒地區,該地區雖然位於泰內雷的撒哈拉沙漠,但是那裡的氣候、動物和植物卻與周圍地區明顯不同。阿德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以擁有各異的環境、多樣化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而著稱。
遺產區保護範圍:7736000公頃
26.耶穌誕生地:伯利恆主誕堂和朝聖線路
所屬國:巴勒斯坦 2012.7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ⅣⅥ
耶穌誕生地:伯利恆主誕堂和朝聖線路
耶穌誕生地:伯利恆主誕堂和朝聖線路
這一入選遺產位於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自從公元二世紀以來,就被基督教傳統認定為耶穌的誕生地。公元339年,在此建成第一座教堂,公元6世紀的火災后,在此基礎上重建的教堂保留了原有建築精美的馬賽克地板。這一遺產地還包括拉丁、希臘東正教、方濟會和亞美尼亞修道院和教堂,以及鐘樓露台花園和一條朝聖路線。
遺產區保護範圍:2.98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23公頃
27.耶路撒冷南部的橄欖和葡萄園文化景觀
所屬國:巴勒斯坦 2014.7列入文化景觀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ⅣⅤ
耶路撒冷南部的橄欖和葡萄園文化景觀
耶路撒冷南部的橄欖和葡萄園文化景觀
該遺址位於耶路撒冷西南幾公里遠,在納布盧斯和希伯倫之間的中央高地。battir山風景包括一系列的養殖山谷,被稱為widian,特色的石階,其中有一些是為花園市場生產的葡萄橄欖樹。在這樣一個山區里梯田農業的發展和灌溉是由一個由地下水源網路供給渠道支持的。傳統的配電系統是用來收集battir附近村莊的水再通過網路水系統供給每個家庭。
遺產區保護範圍:349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624公頃
28.希伯倫/哈利勒老城 Hebron/Al-Khalil Old Town
所屬國:巴勒斯坦 2017.7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ⅣⅥ
希伯侖是巴勒斯坦西岸地區的一個城市,也是猶太教中僅次於耶路撒冷的聖城,位於耶路撒冷以南30公里,海拔高度為930米。希伯侖老城的特點是狹窄曲折的街道、平頂的石頭房屋和古老的集市。希伯侖最著名的歷史遺跡是麥比拉洞,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將其視為聖地。老城中的片區按種族、宗教、職業區分,建築中的房間呈樹形排列。無論建築風格還是室內裝飾,都獨具風格。
在1250年至1517年間,當地石灰石的使用是建成希伯侖古城的建造材料。這座城市的遺產中心是亞伯拉罕的遺址,亞伯拉罕的墓地建於1世紀的一個建築中,以保護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和他的家人的墳墓。這個地方成為三個宗教的朝聖之地: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個小鎮坐落在交易路線的十字路口,這是南部巴勒斯坦,西奈半島,東部約旦西奈之間以及阿拉伯半島的北面。儘管隨後的奧斯曼時期(1517-1917)城鎮得以擴大,並帶來了許多新建築。
遺產區保護範圍:20.6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152.2公頃
29.巴拿馬加勒比海岸的防禦工事:波托韋洛-聖洛倫索
所屬國:巴拿馬 1980.12列入文化遺產 201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Ⅳ
巴拿馬加勒比海岸的防禦工事
巴拿馬加勒比海岸的防禦工事
作為17世紀和18世紀軍事建築的優美典範,這些加勒比海岸的巴拿馬城堡成為西班牙王室保護跨大西洋貿易的防禦體系的一個部分。
所屬國:秘魯 1986.12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Ⅲ
昌昌城考古地區
昌昌城考古地區
昌昌城奇穆王國的首都,15世紀是該國的鼎盛時期,但是不久即被印加帝國吞沒。這個古拉丁美洲最大城市的規劃,反映了其嚴格的政治和社會政策,城市劃分為九個“城堡”或者“宮殿”,都是獨立的單位。
遺產區保護範圍:1415公頃
所屬國:塞內加爾 1981.12列入自然遺產 2007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Ⅹ
尼奧科羅-科巴國家公園
尼奧科羅-科巴國家公園
尼奧科羅-科巴國家公園位於尚比亞河沿岸一個多水地區。這裡的長廊林和稀樹大草原里生活著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羚羊德比大羚羊,有黑猩猩、獅子、豹以及不計其數的大象,另外還有大量的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在這裡繁衍生息。
遺產區保護範圍:913000公頃
32.科索沃中世紀古迹
所屬國:塞爾維亞 2004.7列入文化遺產2006年列入瀕危遺產列入標準:ⅡⅢⅣ
科索沃中世紀古迹
科索沃中世紀古迹
科索沃中世紀古迹由四個組成部分,體現了拜占庭羅馬教會文化鼎盛時期的情景,這種文化於13世紀至17世紀期間在巴爾幹半島發展起來,其壁畫具有獨特的風格。佩奇修道院主教管轄區位於佩奇市郊,它包括由四座帶圓屋頂的、牆上都繪有壁畫的教堂組成的一組建築群。聖·阿皮特勒教堂13世紀的壁畫反映出無與倫比的壁畫風格。而聖母教堂14世紀初期的壁畫則標誌著一種新風格的出現,即帕萊奧洛格·德比藏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它將東方正統觀念與西方羅馬畫法融為一體。壁畫風格在巴爾幹半島藝術發展史上曾經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遺產區保護範圍:2.88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115公頃
所屬國:索羅門群島 1998.12列入自然遺產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Ⅸ
東倫內爾島
東倫內爾島
東倫內爾島位於西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最南端,它是倫內爾島南面的第三個島嶼。倫內爾島長86公里,寬1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升珊瑚環礁。該區域佔地約37 000公頃,還有3海里的海域面積。這個島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特加諾湖,它以前是環狀珊瑚島的瀉湖。這個面積為15 500公頃的太平洋島嶼中的最大湖泊,是一個鹹水湖,包括許多崎嶇不平的石灰石島嶼以及當地的特有物種。倫內爾島大部分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這些森林的平均高度為20米。加之這裡時常發生颶風,故成為一處真正的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這個島嶼遵循習慣的島嶼所有制和管理。
遺產區保護範圍:37000公頃
所屬國:敘利亞 1986年列入文化遺產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Ⅳ
阿勒頗古城
阿勒頗古城
阿勒頗古城從公元前2000年起就處於幾條商道的交匯處,相繼由希泰人亞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馬穆魯克人和土耳其人統治過。古城內13世紀的城堡、12世紀的大清真寺和17世紀的穆斯林學校、宮殿、沙漠旅店及浴室,構成了城市獨特的建築結構。阿勒頗現今面臨人口過盛的困境。
遺產區保護範圍:364公頃
所屬國:敘利亞 1980.12列入文化遺產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ⅢⅣ
布斯拉古城
布斯拉古城
布斯拉古城曾是古羅馬阿拉伯省的首府,是通往麥加的沙漠商隊路線上一個重要的中途站。在布斯拉城牆中保存著一座公元2世紀的富麗堂皇的古羅馬劇場、早期基督教的遺跡和幾座清真寺。
所屬國:敘利亞 1979.12列入文化遺產 2011.7擴展項目列入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ⅡⅢⅣⅥ
大馬士革古城
大馬士革古城
大馬士革古城建於公元前3000年,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時期,大馬士革是繁榮的手工業中心,專門於刀劍和飾帶的製作。在它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125個紀念性建築物中,以公元8世紀即倭馬亞王朝哈里發時期的大清真寺最為壯觀,大清真寺建在亞述國的一塊聖地上。
遺產區保護範圍:86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43公頃
37.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
所屬國:敘利亞 2011.7列入文化遺產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Ⅳv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由位於敘利亞西北部8座公園中的約40多個村莊所組成,是古代晚期至拜占庭時期鄉村生活的不可多得的見證。這些村莊建於公元1至7世紀,後於8至10世紀遭到廢棄,但這裡的景觀保存依然保存完好,民居、寺廟、教堂、蓄水池、澡堂等建築遺存依然可見。村落文化景觀遺存對於展現古羅馬帝國的非基督教時代向拜占庭基督教時代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價值。一些遺跡還表明這裡曾使用過水利技術、防護牆以及古羅馬農業規劃手段,進一步展示了當地居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駕馭。
遺產區保護範圍:12290公頃
所屬國:敘利亞 2006.7列入文化遺產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Ⅳ
武士堡和薩拉丁堡
武士堡和薩拉丁堡
武士堡和薩拉丁堡這兩座堡壘最能體現不同勢力的相互影響,它們記載了十字軍東征時期(11世紀至13世紀)近東防禦工事的演變。1142年至1271年期間,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騎士修道會修建了武士堡,13世紀末時,馬穆魯克又進一步進行了修建。武士堡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十字軍東征時的堡壘之一。它是中世紀堡壘,尤其是軍界堡壘的典型,包括修道會建造的八個圓形城堡和之後馬穆魯克建造的一個方形堡壘。同樣,不論從建築質量還是從對不同地層的保存來看,薩拉丁堡都是此類堡壘中的傑出代表,儘管它的一部分已經成為廢墟。薩拉丁堡保留了10世紀拜占庭早期的建築特徵、12世紀晚期法蘭克人的改建以及12世紀晚期到13世紀中期艾優卜王朝新建的防禦工事。
遺產區保護範圍:8.87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167公頃
所屬國:敘利亞 1980.12列入文化遺產 2013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ⅡⅣ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
帕爾米拉堪稱敘利亞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帕爾米拉古城遺址位於大馬士革的東北方,是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城內現仍保存有當時的許多紀念性建築。公元1世紀至2世紀,帕爾米拉處於幾種文明的交匯處,所以其藝術和建築能夠將古希臘羅馬的技藝與本地的傳統及波斯的影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遺產區保護範圍:0.36公頃
40.巴干達國王們的卡蘇比陵
所屬國:烏干達 2001.7列入文化遺產 2010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ⅢⅣⅥ
巴干達國王們的卡蘇比陵
巴干達國王們的卡蘇比陵
巴干達國王們的卡蘇比陵,位於坎帕拉的一座面積有30公頃的小山上,山上大部分地區以農業為主,當地人以傳統方式耕種這裡的土地。山腰的中心地帶是過去巴干達王國的王宮,建成於1882年,1884年以後成為皇家墓地。穹隆屋頂的陵墓主建築內有四位皇室成員的墓,都呈圓形。卡蘇比陵是最原始材料建築的典範,主要由樹木、稻草、蘆桿、籬笆條等材料建成。卡蘇比陵的主要意義在於其所體現的精神價值、信仰價值、連續性和一種歸屬感。
遺產區保護範圍:27公頃
41利物浦海上商城
所屬國:英國 2004.7列入文化遺產 2012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Ⅳ
利物浦海上商城
利物浦海上商城
利物浦海上商城的歷史中心分為6個區,見證了18世紀至19世紀世界主要貿易中心的發展歷程。利物浦在英聯邦的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成為運送大量人口的主要港口,例如從北歐向美洲運送奴隸和移民。利物浦是現代船舶技術、運輸系統和港口管理髮展的先驅。這些遺產以大量重要的商業、民用和公用建築而著稱,包括聖喬治高原。
遺產區保護範圍:136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751公頃
所屬國:坦尚尼亞 1982.12列入自然遺產 2012.7擴展項目列入 2014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ⅨⅩ
塞盧斯禁獵區
塞盧斯禁獵區
塞盧斯禁獵區佔地5萬平方公里,在這個很少受人類干擾的廣大原野里生活著數量眾多的大象、黑犀牛、印度豹、長頸鹿、河馬以及鱷魚。這個公園的植被種類眾多,既有濃密的灌木叢,又有樹木茂盛的廣闊草原。
遺產區保護範圍:5120000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21492公頃
所屬國:美國 1979.12列入自然遺產 2010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ⅧⅨⅩ
大沼澤國家公園
大沼澤國家公園
大沼澤國家公園位於佛羅里達州最南端,被稱為是“從內陸流向大海的綠地之河”。國家公園中有大量的水域面積,為許多鳥類和爬行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同時也是如海牛這樣的瀕危動物的庇護所。
遺產區保護範圍:567017公頃
所屬國:委內瑞拉 1993.12列入文化遺產 2005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ⅣⅤ
科羅及其港口
科羅及其港口
科羅的建築與加勒比地區的風格迥然不同,是當地西班牙和荷蘭風格相交融唯一現存的例證。科羅是最早的殖民地之一,建於1527年,城內有602座歷史建築。
所屬國:葉門 1993.12列入文化遺產2000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ⅣⅥ
乍比得歷史古城
乍比得歷史古城
乍比得歷史古城的民用和軍事建築及其城市規則使之具有傑出的考古和歷史價值。除了在13世紀到15世紀曾作為首都,許多世紀以來由於乍比得的伊斯蘭大學,使得該城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發揮著重要作用。
所屬國:葉門 1986.12列入文化遺產 2015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ⅣⅤⅥ
薩那古城
薩那古城
薩那古城坐落於海拔2200米的山谷里,人類在那裡的居住歷史已超過2500年。在公元7世紀和8世紀期間,此城成為伊斯蘭教的主要傳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遺產包括103座清真寺、14座哈瑪姆寺和6000間會所,全部建於11世紀前。薩那城的多層塔樓為景點增添了美麗。
47.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
所屬國:葉門 1982.12列入文化遺產 2015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ⅣⅤ
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
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
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建於16世紀古城周圍環繞著軍事防禦作用的城牆,是基於垂直建築規則建造的最古老、最傑出的城市規劃典範之一。古城建在懸崖峭壁之上,其塔狀建築令人印象深刻,城市由此得名“沙漠中的曼哈頓”。
48.昔蘭尼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Cyrene
所屬國:利比亞 1982.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ⅢⅥ
昔蘭尼是錫拉島希臘人的殖民地,是希臘最主要的城市之一,當時已經羅馬化。公元365年發生地震之前,它一直都是一個強大繁榮的都市。現在,這片廢墟自18世紀以來一直都很有名,它向人們展示著昔蘭尼幾千年的歷史。
49.萊波蒂斯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Leptis Magna
所屬國:利比亞 1982.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ⅡⅢ
萊波蒂斯考古遺址
萊波蒂斯考古遺址
萊波蒂斯是由塞普蒂斯烏斯·塞韋羅擴建並設計裝飾的。他出生在那裡並成為那裡的國王。萊波蒂斯以其壯麗的公共紀念碑、人工港、市場、倉庫、商店、居住區成為羅馬帝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50.薩布拉塔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Sabratha
所屬國:利比亞 1982.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
薩布拉塔是腓尼基人的貿易站,是非洲內陸商品輸出的出口。薩布拉塔在羅馬化之前是存在時間很短的努米底亞王國的一部分,它於公元2世紀至3世紀重建。
51.加達梅斯古鎮Old Town of Ghadamès
所屬國:利比亞 1986.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Ⅴ
加達梅斯古鎮
加達梅斯古鎮
加達梅斯古鎮建在沙漠綠洲上,歷來以“沙漠之珠”著稱,是撒哈拉北部邊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傳統聚集地的典範。那裡,家庭建築的突出特點是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作用:底層儲備給養,在漆黑封閉的過道上面另外突出的一層供家人生活居住,而頂層露天的平台是專為婦女準備的。
52.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石窟Rock-Art Sites of Tadrart Acacus
所屬國:利比亞 1985.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
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石窟
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石窟
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石窟也是一個世界遺產遺址,位於阿爾及利亞阿傑爾的塔西裡邊境上。這座石山有數千種不同風格的壁畫,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 000年至公元100年。這些壁畫表現了動植物的明顯變化以及撒哈拉地區每代人生活的不同方式。
53.南馬都爾:東密克羅尼西亞慶典中心Nan Madol: Ceremonial Centre of Eastern Micronesia
所屬國:密克羅尼西亞 2016.7列入文化遺產和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ⅠⅢⅣⅥ
南馬都爾:東密克羅尼西亞慶典中心
南馬都爾:東密克羅尼西亞慶典中心
南馬都爾位於波納佩島的海岸沿線,由多達100座人工建造的島構成,建島材料是玄武岩石塊和珊瑚塊。島上承載著諸多宮殿、寺廟、陵墓和石築居所殘跡,建成時間約在公元1200-1500年間,時值太平洋島嶼文化活躍的時期,這些遺跡正是紹德雷爾王朝的慶典中心。這處遺址建造規模之大、技藝之精湛,巨石建築之密集,都展示了那個時代繁複的島嶼社會民間風俗和宗教儀式。
遺產區保護範圍:76.7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664公頃
54.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hakhrisyabz
所屬國:烏茲別克斯 2000.12列入文化遺產 2016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ⅢⅣ
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
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
沙赫利蘇伯茲的歷史中心包含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古迹,這些古迹都見證了該城世俗發展的過程,特別是沙赫利蘇伯茲在公元15世紀至16世紀阿米爾貼木爾和阿米爾貼木爾德斯統治時期達到顛峰的歷史。
遺產區保護範圍:240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82公頃
55.維也納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
所屬國:烏茲別克斯 2001.12列入文化遺產 2017年列入瀕危遺產 列入標準:ⅡⅣⅥ
維也納歷史中心
維也納歷史中心
維也納是從早期哥特人和羅馬人聚落髮展起來的,後來成了一個中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城市——奧匈帝國首都。從偉大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時代開始一直到20世紀初,維也納一直作為歐洲音樂中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也納歷史中心彙集了大量建築藝術,包括巴洛克風格的城堡和花園,還有建於19世紀晚期的環城大道,兩旁是宏偉的樓群,也有古迹和公園。
遺產區保護範圍:371公頃 緩衝區保護範圍:462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