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蓋草原

中國五大草原之一

若爾蓋草原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綠寶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是我國三大濕地之一。

其行政區域包括四川省的若爾蓋紅原阿壩松潘,甘肅省的瑪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縣,總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15萬。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塊特殊的區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間,也被稱為松潘高原,相對於我國中東部的低海拔地區,它是高原,而相對於它東邊的岷山、南面的邛崍山、西邊的果洛山、阿尼瑪卿山、西傾山以及北面的西秦嶺等山嶺,它卻處在群山環抱之中,是高原上的一個盆地。

水文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的主要河流有嘎曲墨曲熱曲,從南往北匯入黃河。北部和東南部山地系秦嶺西部迭山余脈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主要河流有白龍江、包座河和巴西河。若爾蓋草原水源充足,河流蜿蜒曲折,牛軛湖星羅棋布,
獨成一灣風景。

氣候特徵

氣候比較寒冷,年平均氣溫約為0℃-2℃,年降水量約為600-700毫米。南部的紅原縣最高月均溫不超過15℃,北部瑪曲縣最高月均溫僅10℃上下。

土壤

若爾蓋地區土地以沼澤居多,土壤長期浸泡在水中,溫度較低,因此主要以沼澤土為主,潛育化程度高,有機質氧化緩慢,部分地區分佈著大量泥炭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地處黃河上游的大拐彎,它是在青藏高原在隆升過程中,一個相對斷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環抱,所以也成了黃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賈曲的匯流處。由於氣候寒冷濕潤,蒸發量小,排水不暢,地表經常處於過濕狀態,有利於沼澤的發育。若爾蓋草原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泥炭沼澤——若爾蓋沼澤,沼澤面積佔全區面積的20%-30%,泥炭平均厚約1米左右。從而成為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功能區。
若爾蓋草原沼澤在分佈上有以下三個特點:一、分佈廣。沼澤不僅分佈在平坦寬闊的河灘、湖群窪地和階地上;而且在某些無流寬谷和伏流寬谷地帶也有分佈。二、面積大。這裡的沼澤面積有30萬公頃,是中國最大的一片泥炭沼澤。三、沼澤率高,沼澤率一般達20%~30%。黑河流域比白河流域高,而且兩河流域的中下游均多於上游。
若爾蓋沼澤類型較多,各種沼澤類型在湖群窪地、無流寬谷、伏流寬谷和階地等不同地貌部位上,相互連結形成許多巨大的複合沼澤體。受近代新構造運動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沼澤已趨於自然疏干。有的沼澤經人為改造,可作為牧場。

自然資源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動植物種類繁多,物產豐富。分佈有國家濕地保護區、黑頸鶴保護區、梅花鹿保護區。棲息著草原狼、黑頸鶴、白天鵝、藏鴛鴦、白鸛、梅花鹿、小熊貓等大量候鳥和野生動物。唐克馬被詩聖杜甫贊為“竹披雙耳俊,風如四蹄輕”。
藏醫藏葯療效神奇,“珍珠七十丸”飲譽天下。“綠風”牌氂牛食品,色香味美。
若爾蓋濕地國家生態功能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寒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物種。

生物資源

20130628遊客自拍照
20130628遊客自拍照
若爾蓋境內地勢平闊,是黃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賈曲的匯流處,水資源豐沛,光熱條件好,因此形成了水草豐茂、適宜放牧的草原。若爾蓋有天然草場1212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978萬畝,是全國三大草原牧區之一,也是亞洲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
若爾蓋草原以飼養氂牛綿羊和馬為主,其中的草原東部為純牧區,當地盛產的的唐克馬屬河曲馬品系,是全國三大名馬之一,墨窪氂牛也是著名的優良畜種。
若爾蓋草原西部是半農半牧區,有耕地8萬畝,適宜種植一年生農作物,以生長期較短的青稞為主,其次有小麥豆類作物洋芋等,受土壤、溫度等條件的制約,農作物產量不高,畝產100—200公斤。當地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亞麻,還出產少量蘋果花椒。該地區木材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01139.5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3123.22萬立方米,主要有冷杉雲杉等樹種。

礦產資源

若爾蓋沼澤邊緣地帶盛產麝香蟲草貝母鹿茸雪蓮等名貴草藥,是中國傳統出口藥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泥炭、煤、鐵、銅、鈾、錳、金等30餘種。沼澤中發育的泥炭資源極為豐富,分佈面積兩千餘平方公里,儲量近40億立方米。

歷史沿革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歷來是去甘抵青的交通要道,是阿壩州的北路重鎮。它處在北去河湟谷地,南下岷江大渡河或東出嘉陵江通達四川盆地的三角區域,交通和貿易地位重要,歷來都是青藏高原與內地發生溝通與交融的前緣地帶,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史前時期,若爾蓋是中華民族重要族源“古羌人”繁衍發祥的重要場所,屬西戎範圍,先秦時,為析支河曲羌戎轄地,南北朝吐谷渾唐朝初年為松州羈縻貞觀十二年為吐蕃所據,元朝時於今求吉鄉境內設潘州,明代屬松潘衛,清朝受松潘廳漳臘營管轄,民國時期屬松潘縣。1953年6月,建立過渡性縣級行政機構若爾蓋包座行政委員會。1956年7月正式建縣,隸屬於阿壩藏族自治州。若爾蓋因人名得部落名,相傳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贊(815—838)時期,派大臣噶·益西達吉征伐邊境留守今若爾蓋地區,其後裔若巴蓋登主管錢糧賦稅,百姓簡稱其名為“若蓋”,后遂得名若爾蓋,隨後又發展為若爾蓋嫩哇、若爾蓋多瑪等部落。
同時,若爾蓋也是西藏文化三大區域之一——安多文化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松潘草地

油畫《紅軍過草地》
油畫《紅軍過草地》
紅軍的長征在四川滯留的時間最長、經歷的地區最廣闊、面臨的環境最艱險、進行的鬥爭最卓絕、付出的犧牲也最大,所有這一切,都在世稱“松潘草地”的若爾蓋草原得以集中體現。
據史料記載,約有一萬多紅軍將士長眠於草地(主要分佈於若爾蓋縣的鐮刀壩、包座場、班佑草地及紅原縣的色既壩、龍日壩一帶),紅軍走進草地時幾乎瀕臨絕境。
人們常用“若爾蓋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這句榮耀的話語,來說明若爾蓋與中國革命的非凡關係及其歷史地位,其豐富而厚重的含義則不僅是說悲壯的紅軍長征“過草地”是在若爾蓋、更在於說明巴西會議使得黨和紅軍擺脫了政治困境;包座戰役打通了勝利北上的道路,高原的氂牛、青稞救援了紅軍“三過草地”。如果沒有巴西一帶(今潘州地區)成熟的農作物作保障,紅軍完全有可能象蔣介石斷言的那樣走向死亡。正因為若爾蓋地區為黨和紅軍戰勝政治、軍事和經濟三大危機提供了重要條件,從而必然地成為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道上的三大主力得以重振旗鼓、同道北上的唯一起點。因此,若爾蓋草原在長征中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意義.

主要景觀


養鹿場、太陽湖、白窪寺院、達格則寺院、降扎溫泉巴西會議舊址黃河九曲第一彎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

保護措施


在該區域內,已建立若爾蓋的轄曼、阿壩的曼扎塘、瑪曲的首曲、碌曲的尕海等自然保護區以及若爾蓋濕地國家生態功能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寒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物種。

文化活動


學術研究

考古調查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2012年10月起,阿壩州文管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若爾蓋縣文廣新體局和若爾蓋縣文管所組成聯合考古調查隊,再次對若爾蓋草原沙化地帶進行考古調查及小規模試掘。在達尼東遺址採集到陶片、細石器、碳屑標本等遺物;在曲茹堅東和曲茹堅西遺址出土了細石器和牛骨等遺物;在協瑪堅遺址,首次在此類古文化遺址中找到了清晰的層位關係,發現了較為明確的文化堆積,出土了繩紋花邊口沿罐、羊頜骨等數量較多的遺物,並在地表採集到細石葉、磨製石錛灰陶直口罐(殘)等實物標本。
2012年11月28日,阿壩州文管所公布了最新發現:若爾蓋草原的沙化地帶不是後期形成的,而是5000年前就存在。那時,先民已經在沙化地帶邊緣的斜坡上聚集居住。從遺址的文化面貌看,此地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漢代,均有人在此生產生活。

旅遊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夏季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裡天高氣爽,能見度很高。天地之間,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點綴著無數小湖泊,湖水碧藍,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連起來,河水清澈見底,游魚可數。另外每年9月中旬,漫山遍野的紅葉由高到低層次分明地從山頂到河谷競相爭艷。行在河谷的翠綠與山巒的斑斕交織的長廊中,心中定會裝滿濃濃醉人的秋色。

住宿

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和瓦切都有帳篷賓館,30-40元/人,有電熱毯,遊客也可以選擇離景區8公里的唐克鄉住宿,15到20元/人。若爾蓋縣城有兩家條件較好的賓館:若爾蓋賓館和林嘎多賓館。另外,若爾蓋縣香巴拉賓館是若爾蓋最好的旅遊涉外賓館之一,標間288元/人,有地道的藏式食品和可口的川菜。紅原縣城推薦入住紅貿賓館、紅原賓館、世紀香巴拉賓館、大草原鑫龍賓館。

特色餐飲

藏族餐飲有糌粑、角瑪飯、酸奶子、奶餅燒饃酸菜面塊、山野菜、藏族臘肉香腸、香豬腿、青稞酒等。

旅遊產品

天然沙棘飲品、山野菜系列產品,紅葉塑封簽,紅葉系列酒。藏族工藝品有藏刀煙盒、火鍋、腰帶、頭帕、飾品。

旅遊小貼士

若爾蓋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因此行前要做做了細緻的準備工作,帶上雨衣、防寒衣物等。建議到達的第一個晚上不洗澡,以防感冒和輕微高原反應的發生,可以用攜氧片抗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