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古鎮

廈門市下轄鎮

清康熙元年間,清廷為防止廈門鄭成功攻克,遷界禁海,特令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在海灘上修建城池,命名做“城內”,又稱“霞城”。在三百年前的城內村是三面臨海,一面靠山的半島。

古城池佔地面積有50畝,是橢圓形的,東西南北設立了四座城門,且城門邊分別設置了觀音廟王爺廟、玄天上帝廟和城隍廟四座古廟護衛城池。

為保護閩南原有的民俗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致力於霞城原有的歷史底蘊,2012年初由政府牽頭,台商投資,共同開發有閩台兩岸民俗特色的古鎮,故命名為閩台古鎮。

歷史沿革


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后,施琅終於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福建水師提督之職,加太子少保銜。清廷為防止廈門被鄭成功攻克,遷界禁海,在古月港海灘上修建城池,三面臨海一面靠山命名“霞城”,“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躬親挑選整搠”,歷時數月,使原來“全無頭緒”的水師“船堅兵練,事事全備”駐軍時長8年之久。施琅底定全台後,霞城生活開始安居樂業,成為了閩南一帶最繁華的商業樞紐網點之一,后毀於文革。
閩台古鎮是政府頒發的第一個對台兩岸交流基地。
閩台古鎮
閩台古鎮
350年前,是靠山臨海,與台灣隔海相望的半島。
據專家考證:清康熙元年間,政府實行“遷界禁海”政策,施琅將軍駐軍八年督造城池,命名“城內”,亦稱“霞城”。
常言道,全國古鎮一個樣:一排房子一條河,唯有閩台古鎮一個老城一條街,呈橢圓形坐落於海邊,結合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特色,如古鎮最大的博物館群落,藏有一組價值連城的齊鯤匾額,能直接證明釣魚島是中國的;老祖先留下的風花雪月愛情故事館(唯美的青樓韻史),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小朋友看了問爸媽,讓親們如當年的才子佳人玩一次身如其境的穿越。台灣鹿港小鎮的摸奶巷;藏有終身難得一見白蛇娘娘與小青姑娘,還可以讓你親密接觸,做一回許仙當一回神仙。勘比茶馬古道的霞城老街;台灣高山族歌舞秀、台灣民間電音三太子等表演等,讓你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百年前的台灣與廈門。台灣領導人馬英九、連戰王金平也親筆題詞。是來廈門值得一去的景區。

地理環境


閩台古鎮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后溪鎮。距廈門市中心20公里,鼓浪嶼景區25公里,毗鄰廈門北站(5分鐘路程),南至漳州80公里,北瀕泉州市80公里,處於漳廈泉地區的中心地帶。交通極其方便,福廈高速鐵路,深廈高速鐵路,瀋海高速公路324國道,乘坐汽車,高鐵,火車均能到達。周邊有廈門高崎機場、廈門火車站、廈門北站3個大交通樞紐。廈門市區第一碼頭站,乘坐公交954路60分鐘就能到達。
閩台古鎮地勢平坦,古厝密布,自然環境十分幽靜。古鎮區內有保存完好的清朝和民國建築群多處,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研究價值,為國內外研究古建築的專家學者所矚目。

文化活動


歷史文化

清康熙元年間,清廷為防止廈門被鄭成功攻克,遷界禁海,特令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在古月港海灘上修建城池,命名做“城內”,又稱“霞城”。
古城佔地面積50畝,呈橢圓形,分設東西南北四座城內,各門分設置觀音廟,王爺廟,玄天上帝廟和城隍廟四座護衛城池。

民風習俗

閩台民俗是中華文化一體多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閩台人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在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礎上共同創造的,並具有了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
中秋博餅
博餅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在台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
城隍廟廟會
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的霞城城隍廟,它是台灣地區、新加坡眾多城隍廟的“太祖廟”,其廟會風俗曾入選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的1月舉辦盛大的“集美城隍廟文化節”,邀請本地及海內外宗親、民眾重拾傳統,體驗廟會文化。
閩台古鎮
閩台古鎮
陣頭表演
閩浙總督馬新貽的功德牌坊的前面是閩台古鎮的陣頭廣場,每天都有固定的陣頭表演如阿里山姑娘高山族歌舞秀,台灣民間特色電音三太子、鬥雞節目等表演。

古鎮美食

霞城老街,街邊有很多閩台特色的小吃,像海蠣煎台灣鳳梨酥、台灣手軋餅、飛碟冰淇淋(紅豆餅)、台灣滷肉飯等小吃。
施琅烤魚:靖海侯施琅,兩任福建水師提督,官至內務大臣,從一品,晚年閑居廈門,喜垂釣,愛烤魚,享年76歲,此菜與“東城內”可謂異曲同工,一肉一魚,一陸一海,堪稱海里的“東坡肉”。
“霞城金磚”:古鎮特色台灣級鳳梨酥,地道美味,好彩頭,好味道,“旺來到”。
閩台古鎮風景
閩台古鎮風景
鼓浪嶼黑貓餐廳(閩台古鎮分店):是在1920就開始經營的,當時主要是接待各國領事和達官貴人的,餐廳內的布置風格還是採用了民國時期的裝飾,餐廳內的擺設,都是百來年的老物件,餐廳的菜品是他也是採用了1908年接待美國領事團的菜單所寫的品類進行改,這份菜單當時美國拍賣回來時也是花費了巨資拍賣回來的。喜歡美食的驢友們有去古鎮的話,一定不要錯過!

代表人物

施琅,福建晉江龍湖鎮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方集鎮。早年,他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由於鄭成功的招攬,入海加入鄭成功的抗清隊伍,成為鄭成功部下最為年少、知兵、善戰的得力驍將。施琅1651年隨鄭下廣東南澳勤王。后因與鄭戰略“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做法提出反對意見。
鄭成功很不高興,削施兵權,令施琅以閑假人員返回廈門,時遇清軍馬得功偷襲廈門,守廈主將鄭芝莞驚慌棄城潰逃,時施琅親率身邊六十餘人主動抵抗,勇不可擋,殺死清軍馬得功弟,馬得功差點被活擒,率殘兵敗將倉惶逃離廈門。清康熙元年間,清廷為防止廈門被鄭成功兒子鄭經攻克,遷界禁海,特令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督建霞城,並在此駐軍8年。

主要景觀


閩台古鎮“廟會、台灣味、博物館群落”的三大特色而贏得廣大遊人們的青睞,其中景點有12個,從古鎮景區大門方向走:由古鎮臨海門的陣頭廣場“功德牌坊”(1)、“媽祖廟”(2)進入,右邊,經“霞城城隍廟“(3)、進入古鎮前行30米右轉5米“白蛇樂堂”(4)、再前行10米左轉“霞城電影院”(5)”;后直走左轉直走到“拱辰門”(6),沿霞城老街直走20米右轉5米“官用品博物館”(7)出門左轉再左轉執行20米“海峽兩岸博物館”(8)出門左轉10米“愛情文化博物館"(9)。出門走到對面右轉直走10米”酒文化博物館“(10),再直走”閩台匾額博物館AB兩館“(11、12),B館出門右轉直行20米返回霞城老街。

功德牌坊

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三個朝代的閩浙總督馬新貽的功德坊,上面清晰刻著當任總督的履歷和功勞。閩浙總督是清朝最高級的九位封疆大吏之一,統管福建、浙江、台灣三省軍民政務。我們會看到最頂部有聖旨字樣,代表的是皇上御賜的。功德牌坊式盛行於明朝,延續到清朝的。比較常見的有貞節牌坊、科舉功名牌坊、宗廟牌坊等等,因此這功德牌坊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霞城城隍廟

這座城隍廟是台灣台北霞海城隍廟的祖廟,也是台灣台北、屏東、嘉義等地大多數城隍廟的源頭,代表著閩台文化的一脈相承。每年農曆11月22號均會舉行大型的廟會節,2013年我們還成功舉辦了350周年的廟會,從台灣各地的城隍廟一起過來參與,持續了數日,達到了萬人空巷的盛況。

白蛇樂堂

實施福建省的簡稱“閩”,門內有“蟲”,“蟲”在古代指的就是“蛇”,古閩越地區就是以“蛇”為圖騰,台灣高山族還以“蛇”為圖騰,很多生活用品上都刻畫有蛇的形象,閩台古鎮里廈門唯一留存古城門“拱辰門”的護城廟上也還保留著“白娘子傳奇”的故事畫,“白娘子”與“小青姑娘”刻畫得栩栩如生,可見蛇圖騰在閩台民眾的內心世界的重要地位,
閩台古鎮現存全國最大的白蛇王,還可以與你親密接觸,做一回許仙當一回神仙。2013年蛇年,蛇年行大運,因此很多遊客都來許願。

霞城電影院

霞城老式電影院,每天館內不定時的播放3部本地特色電影:小城春秋、海囚和英雄小八路。有興趣的等下可以坐下來慢慢欣賞。
館內展出的是有一百多歲的老電影機,電影片和電影膠帶,我們收錄的電影膠帶有六七百盒之多。
對面的是老式留聲機和老唱片,老唱片我們收藏的也有兩千多張,包括這裡京劇四大名旦的專輯都有珍藏。京劇四大名旦是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位先生。
然後我們可以到館外的側屋,可以看到老式的收音機,電視機等等舊時的影音電器。在電影館回味感受百來年的科技演變。

拱辰門

廈門唯一保存完善的古城門“拱辰門”,拱辰的意思是拱衛北方的龍城,修建於康熙元年,是朝廷派施琅將軍修建的,也駐紮在此防衛廈門了八年的時間,門上有他的親筆題字。(防衛鄭成功入侵廈門,當時鄭成功誓死不投降清朝,清朝也是在他死的那一年攻佔台灣的)(施琅將軍是福建晉江人,是平定台灣的功臣,被康熙封為靖海將軍,靖海侯,兩任福建水師提督,最高官職是內務大臣,從一品,晚年在廈門去世,終年76歲)(城門邊的榕樹有160年的樹齡了,樹根生長得非常壯實)

官用品博物館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閩台官用品博物館展示有大量清代皇族及官員的服飾;還有兵器、科舉考試卷、石頭聖旨、官牌、官印、官封、功牌等非常具有文史意義的藏品。體現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尊嚴,以及封建等級制度的深嚴禮儀。
在官用品博物館展示的上千件文物中,有一“鎮館之寶”——十二片壽屏,該屏風是由嘉慶年間受皇命冊封為“琉球群正一品”的官員冊封史齊鯤為祝賀他的師母陳孺人60歲生日所作。齊鯤的副使沈復在《浮生六記》卷五《中山記歷》的初稿《海國記》中,詳細記載了他們在前往琉球冊封途中,經過我國最東端島嶼釣魚島列島。因此壽屏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海峽兩岸博物館

海峽兩岸館展示的是兩岸之間的民俗文化用品,通過文化的共通之處,證實著祖國大陸與台灣,一衣帶水,一脈相承。台灣名人連戰、馬英九為我們館建立時送來的賀詞字幅。也是他們對於兩岸文化傳播的一種希望和支持。
通過台灣的實物石斧石錛,陶器等農牧漁獵的生產工具,以及台灣老行當,台灣三寶“茶、糖、樟腦”,台灣早期婚嫁用具等民俗用品,及國民黨早期的一些文史資料,包括各種報刊、雜誌、獎券等等相關展品。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完整地展示了近代台灣歷史、文化、商業、民俗等發展歷程,使觀眾能更為全面地了解台灣的近代社會發展歷程,及兩岸淵源。

愛情文化館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幾多奇才。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有一個獨特的群體--煙花女子,天生麗質,俏麗迷人,有些更是琴棋書畫,吟詩作賦,不乏有錚錚骨氣,寧死不屈的奇女。南京夫子廟秦淮河畔“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不僅描寫了曾經的繁華景象,也演繹了無數才子佳人的美談……
愛情館展示的是古代男女之間的閨房樂趣,陰陽調合之情趣用品展出,最早前的陰陽調和理論是出自《黃帝內經》,後來衍生到道教佛教偏支都有陰陽調和的理論存在。
國內唯一以“愛”為主題的私人收藏館,八卦陰陽,天地玄黃,《黃帝內經》,《倒藏·房中術》等,並設有館中完整呈現舊時“青樓”場景。

酒文化博物館

自酒品問世以來,中國人便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將士披甲出征,文人寫詩作畫,金榜題名之歡,喬遷榮升之禧……無不行酒宴之禮。在中國古代文獻及詩歌、小說、戲曲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關於酒禮的記載,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曲、賦及妙趣橫生的傳說故事,構成了中華博大精深的傳統酒文化。
館內有許多收集於閩台兩地,形態各異造型奇特的酒缸、酒坊、酒壺酒瓶、酒杯等酒具。中西兼容,光彩奪目,委實令人稱羨,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閩台兩地近現代民間酒文化的歷史。

閩台匾額博物館

匾額融書法、雕刻、裝飾、建築等藝術形式於一身,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書法等研究價值。
閩台匾額博物館擁有800多塊匾額,且大部分匾額保存之完好,題寫人身份之特殊。匾額的類別有聖旨匾、宰相匾、涉台匾、狀元匾、進士匾、貢元匾。其中聖旨匾就多達80多塊。每一塊匾額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故事,都是對中國博大精深的古文化的豐富展示。
以匾研史,可以佐旺。閩台匾額又因其所具有的特殊地域價值,成為今天我們研究“閩台五緣文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閩台古鎮採風
閩台古鎮採風

旅遊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四季皆宜,一年俱是旅遊的好季節。無論何時,古鎮都悠悠飄逸著閩南古早味。2月份閩台古鎮油菜花盛開的季節。
注意事項
出行:無論是火車還是飛機,出行前一定要預留充裕的時間。如是飛機,則應時刻關注天氣狀況。
話費:漫遊話費較高,出發前記得查詢電話餘額,充足話費,方便和他人聯繫。
藥品:主要是帶一些常用感冒藥腸胃葯、防蚊蟲的花露水防暑藥品、暈船暈車藥等。
安全:最好結伴出行,尤其是晚上。出門在外注意人身安全及個人隨身用品,少帶現金。
裝備:相機必不可少,還應根據目的地的具體情況選擇是否需要防晒等其他用品。
旅遊路線
1.自駕車
廈門島出發:集美大橋廈門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道(G324國道、后溪鎮方向)直行5公里(總車程30分鐘)
泉州、漳州出發:走瀋海高速,廈門高速出口下(右轉),集美大道直行5公里(后溪鎮G324國道方向)
2.公交路線
直達公交
第一碼頭站乘954路到城內站下,票價2元,車程60分鐘。(中途停靠站點較多)第一碼頭樞紐站-開禾路口-思北路口-湖濱西路-海灣公園-國際郵輪碼頭-東渡-海嘉-和通路口-岳陽小區-文化藝術中心-文化宮-仙岳花園-武警支隊-SM城市廣場-塘邊-馬壠-殿前-高崎火車站(中埔)-高崎-集美區政府(集美汽車站)-印斗路口(同集路)-孫厝-霞梧(天鳳路)-連勝路口-滸井-兌山-英埭頭-港頭-軟體學院-廈門工學院-東宅[集美]-崎溝-碗頭崎-侖上-城內-后溪-前進村-后溪新村(孫坂北路)-后溪新村(飛鵬公司)-新田-二農工業區(白虎岩路)-二農-后溪樞紐站
BRT快速公交
乘BRT快1B路到廈門北站,乘坐公車936路、980路到城內站下車,全程票價4元,車程約40分鐘。
旅遊門票
簡介
閩台古鎮景區通票60元/張。
優惠政策
1、打折:全日制在校學生證5折、殘疾證5折、身高在120-140cm之間的兒童5折、65~75周歲老人憑身份證老年證5折,廈門本地居民憑身份證5折。
2、免票:國導證領隊證旅行社經理資格證、記者證、75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身高120cm以下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