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與吐蕃之戰
唐與吐蕃之戰
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和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蕃進行的長期作戰。
唐徠朝吐蕃戰爭,對當時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唐蕃戰爭中,雙方運籌謀划,機變百出,廣泛使用了長驅直入,直搗腹心,誘敵深入,相機殲敵,機動防禦,伺機反擊,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疑兵阻敵,伏擊,迂迴,遠程奔襲,夜襲,反間等戰略戰術,在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唐與吐蕃的戰爭,是公元7世紀至9世紀發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於公元6、7世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由松贊干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吐蕃與唐時戰時和,幾乎與二者存亡相始終。原因是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唐太宗時期,雙方發生一次規模有限的衝突,唐軍擊退了吐蕃軍;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唐朝處於守勢,保住了西域;唐玄宗時期,吐蕃處於守勢。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吐蕃藉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加之吐蕃連年征戰,內戰爆發國王被殺,國勢大衰此後吐蕃成為無王國時代各分部落稱帝。直至元朝被忽必烈收復才正式併入中央版圖的一部分。
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基本被吐蕃控制。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蕃進行的長期作戰 導致西域分分合合多年。
吐蕃
唐高宗即位后,冊封松贊干布為西海郡王、駙馬都尉。松贊干布為了表示效忠,曾致書長孫無忌等大臣:“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並獻黃金珠寶15種,供於昭陵。松贊干布死後吐蕃雖然擺脫了與唐朝的臣屬關係,但吐蕃也仍然是唐朝的外甥之國。
直至唐太宗和松贊干布都去世十幾年後的龍朔二年(662年),吐蕃和唐之間因吐谷渾和西域,衝突再起。吐蕃不聽唐高宗的詔諭,在次年滅亡了吐谷渾。龍朔二年(662年),吐蕃聯合西突厥弓月部進攻龜茲,次年進攻疏勒,麟德二年(665年),進攻親唐的於闐。唐朝所封西突厥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向安西都護蘇海政誣告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謀反,彌射被殺。突厥對唐朝離心,乾封二年(667年),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率西突厥弩失畢部歸附吐蕃。吐蕃暫時控制了瓦罕走廊。
唐高祖
正當吐谷渾與唐和好關係順利發展之際,松贊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崛起,其北境直接與吐谷渾南界為鄰。吐谷渾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朝安邊的必爭之地。公元638年秋,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攻擊唐朝的松州,命使者送上金帛,聲稱來迎接公主,謂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先遣部隊在牛進達指揮下,打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懼,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松贊干布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由於唐太宗處置得當,松贊干布在文成公主和親后奉行對唐和好政策,貞觀十五年(641)后,唐朝、吐谷渾、吐蕃三方相安無事。吐蕃將公主嫁與吐谷渾王諾曷缽,結成甥舅之國。永徽三年(652),高宗封會稽郡王李道恩第3女為金城公主,許給諾曷缽長子慕容忠。
松贊干布
吐蕃佔有吐谷渾后,其北境直接與唐河隴相接,威脅著唐朝的河隴、西域。唐朝的對策一方面是助吐谷渾,使之為其屏障。乾封元年(666)五月,唐朝封諾曷缽為青海王,表現唐朝使諾曷缽重返青海為王的決心;另方面積極備戰,伺機一決雌雄。
吐蕃統治者一方面強化對吐谷渾舊地的統治,另方面繼續其進攻的勢頭,於咸亨元年(670)大舉進軍西域,“殘羈縻十八州(掠安西四鎮所轄羈縻州),率於闐取龜茲撥換城(今阿克蘇),於是安西四鎮並廢”,是年四月,高宗派薜仁貴、阿史那道真等率軍5萬出擊吐蕃,在大非川(青海是渠南切吉曠原)與吐蕃欽陵(祿東贊之子)40萬軍激戰,唐軍大敗,全軍覆沒。大非川一役,最終使吐谷渾諾曷缽依靠唐朝力量恢復其勢力的希望破滅。從此,吐谷渾作為一個部族體,分別歸吐蕃、唐朝統治,散居青海、甘肅、陝西、寧夏等地。
同一時期,吐蕃又兼并唐劍南道管轄的諸羌羈糜州。乾封二年(667),祿東贊率軍攻唐邊境,“生羌十二州為吐蕃所破”。到唐肅宗時,除少數羌州內徒外,余均併入吐蕃。至此,吐蕃與唐爭鬥的重心轉移到西域。
唐太宗
長安唐朝對吐蕃的進攻是有準備的。玄宗開元年間特設河西節度使以防吐蕃和它與回紇可能發生的聯繫,隴右、劍南兩節使專防吐蕃進攻。僅在河西、隴右兩節鎮即駐精兵14.8萬人戍守。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窮於應付,實力漸衰,而吐蕃正是赤松德贊執政時期,他平定內亂,任用尚野息、尚悉東贊、尚贊摩和論悉諾(漢籍作馬重英)“三尚一論”輔政,勢力大振。因此,吐蕃對河隴地區的蠶食日趨加劇。肅宗至德元年(756),吐蕃陷威戎軍、神威軍、定戎軍、宣威軍、制勝軍、金天軍、天成軍等軍,翌年(757),再取廊、霸、岷等州及河源軍、莫門軍等軍。寶應元年(762),“陷臨洮,取秦、成、渭等州”。代宗廣德元年(763),入大震關,取蘭、河、鄯、洮等州,於是“隴右地盡亡”,同年10月,吐蕃軍乘勝長驅直入,進逼長安。代宗倉皇逃往陝州,吐蕃入據長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為唐帝。吐蕃軍據城15日後被唐將郭子儀驅逐,屯軍原(寧夏固原)、會(寧夏中衛)、成(甘肅成縣)、渭(甘肅隴西)等地。是役是唐蕃交戰中唐朝最大一次失敗。
吐蕃雖自長安退兵,在隴右的進攻勢頭並未減弱。766年,吐蕃軍又占甘州,肅州。十一年(776),再占瓜州,德宗建中二年(781),占沙州,至貞元十七年(791),攻陷西州。安史之亂后不到半個世紀,河隴諸州及安西、北庭轄地皆為吐蕃所並。
貞觀年間,吐蕃勢力開始進入西域。高宗龍朔二年(662)十月,吐蕃軍隊在疏勒以南地區與唐軍相遇。史載:“(蘇)海政軍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眾,來拒官軍,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資略吐蕃,約和而還。”次年底,吐蕃聯兵弓月、疏勒進攻於闐。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役后,吐蕃乘勢攻陷了唐安西都護府治所龜茲,占安西四鎮(龜茲、於闐、焉耆、疏勒)大部分治地。軍事上失勢,迫使唐廢棄四鎮,安西都護府治所遷回西州(新疆吐魯番)。唐朝在西域實際上僅能控制自沙州至伊州、西州、昆陵都護府、蒙池都護府一線,天山以北、以東地區,塔里木盆地均為吐蕃勢力所控。在西域的力量對比,唐弱而吐蕃強,處守勢。
武則天臨朝執政,決心奪回四鎮,改變以守為主的被動局面,使唐蕃爭奪西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垂拱元年至二年(685-686)、永昌元年(689),唐軍二次主動出擊吐蕃,均遭失敗。長壽元年(692),武則天再次組集大軍出擊,武威軍總管王孝傑、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領兵“大破吐蕃,克複龜茲、於闐等四鎮,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人以鎮之”。這次軍事行動的勝利,不僅使唐朝重新確立了對西域的統治地位,對於吐蕃的政局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松贊干布死後,吐蕃大權為大論祿東贊所掌。乾封四年(667),祿東贊病死,諸子分掌吐蕃軍政大權。垂拱元年(685),都松茫波傑受尊贊普尊號,大權仍為祿東贊家族所掌握。隨著都松茫波傑年齡日增,對祿東贊家族專權日益不滿。西域兵敗,便成為贊普收回權力極好契機。聖歷二年(699),已23歲的都松茫波傑首先發難,祿東贊長子論欽陵兵潰,在宗喀(青海湟中縣)自殺,其弟論贊德率千餘人,其子論弓仁率吐谷渾7000賬降唐。結束了持續近半世紀的祿錄贊家族貴族專政的局面。自武則天收復四鎮至安史之亂的半個世紀,唐朝在西域地區仍保持優勢,只在大小勃律(今克什米爾一帶)與吐蕃發生過戰爭。
安史之亂爆發后,唐朝“盡征河隴、朔方之將鎮兵入靖國難”,西域、河隴軍力空虛,吐蕃乘機捲土重來,兵鋒首指河西隴右地區。廣德元年(763),陷涼州,隴右、河西諸郡大部分地區為吐蕃所佔,安西四鎮和伊、西兩州、北庭等地與中央政府聯繫被切斷。建中二年(781),沙州失陷,西域更處於不利境地。雖然回紇助唐抗吐蕃,並開通了“回紇”路,但並未完全扭轉唐在西域與吐蕃爭鬥中的劣勢。至德宗貞元三年(787),吐蕃復攻回紇,北庭、安西無援,相繼陷於吐蕃。自此天山北路同河西地區的吐蕃勢力連成一片。
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率軍進攻唐松州(治嘉誠,今四川松潘),被唐軍擊退(參見“松州之戰”)。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贊干布,唐蕃關係在此後30餘年內十分融洽。
高宗李治即位后,唐與吐蕃的戰爭逐漸增多,規模也日益擴大。
武則天
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羈縻州,又聯合於闐(今新疆和田)攻陷龜茲(今新疆庫車)的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唐朝被迫罷龜茲、於闐、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四鎮;此前數年,吐蕃已攻滅吐谷渾,佔有其地。唐高宗任命阿史那忠為西域行軍大總管,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貴為邏娑(今西藏拉薩)道行軍大總管,進攻吐蕃並援送吐谷渾還故地。此役,唐軍出動5餘萬人,欲長驅直入,一舉擊敗吐蕃。唐軍進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后,薛仁貴以路險帶輜重行軍不便,率先頭部隊輕裝前進,在積石河口擊退吐蕃軍,駐軍烏海(今青海興海西南)等待唐軍主力到達。唐軍主力未能輕裝前進,行動遲緩,未至烏海即遭20萬吐蕃軍的襲擊,大敗退走,輜重也全部丟失。薛仁貴退守大非川。吐蕃相論欽陵率大軍40餘萬進攻唐軍。唐軍傷亡殆盡,薛仁貴被迫與吐蕃約和退軍(參見“大非川之戰”)。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記載:“咸亨元年,乃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副之,總兵五萬討吐蕃,且納諾曷缽於故廷。王師敗於大非川)
儀鳳三年(678年),唐高宗派中書令李敬玄等率兵18萬再次進攻吐蕃。雙方先戰於龍支(今青海民和東南),吐蕃退走。唐軍繼續深入,在青海湖附近與論欽陵率領的吐蕃主力激戰,唐軍大敗。唐將黑齒常之率敢死隊夜襲吐蕃軍,唐軍才得以乘敵混亂之際退回鄯州(今青海樂都)(參見“唐與吐蕃青海之戰”)。
唐朝西北地區
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派鴻臚卿蕭嗣業發兵征討依附吐蕃的疏勒軍。延載元年(694年),唐將王孝傑大敗吐蕃與西突厥余部的聯軍。由於西域地域遼闊,各城國、部族相距較遠等原因,唐蕃雙方在這裡的軍事行動多是遠程行軍,大進大退。如垂拱三年(687年),吐蕃翻越喀喇昆崙山和昆崙山進入西域,攻克安西四鎮,長驅東向,其前鋒直達敦煌(今甘肅敦煌西)。長壽元年(692年),唐將王孝傑率兵從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出發,轉戰數千里,直至於闐等地,大破吐蕃,復取安西四鎮(參見“安西之戰”)。戰後,唐派重兵駐守四鎮,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爭奪的局面。
綜觀這一時期的唐蕃戰爭形勢,唐在西域略佔優勢,吐蕃則在河隴佔有優勢。唐朝初年在軍事上對周邊各族大都佔有明顯優勢,唯獨吐蕃是個例外。除軍事指揮原因外,還有其它多種原因。如吐蕃國法嚴整,上下齊力,內部較穩固,民風剽悍尚武,且河隴一帶的軍事地理形勢對其十分有利。吐蕃位於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臨下,直入平川;而唐擊吐蕃卻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軍作戰十分不便。
6徠70年,大非川之戰,唐與吐蕃戰爭全面爆發。
薛仁貴
關於大非川之戰唐軍的人數,資治通鑒670年無載,《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說率眾十餘萬,《冊府元龜》《舊唐書本紀第五》《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說領兵五萬,有人根據作戰過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軍為5萬:大非川之戰的過程,薛仁貴出擊帶的是戰兵,輜重兵留給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萬人,所以輜重兵應該不多於2萬。按照李靖兵法,唐軍每1萬人中輜重兵3千,按照這個比例,10萬的話輜重兵超過2萬,10萬之說有誤;5萬的話,輜重兵1.5萬加5千戰兵守輜重正好2萬。所以5萬之說正確。
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復了安西四鎮,儀鳳二年(677年),又被吐蕃控制;儀鳳四年(679年),安西四鎮被唐將裴行儉收復,垂拱三年(687年),武則天被迫收縮戰線,放棄安西四鎮。永昌元年(689年),唐朝文昌右相韋待價西征的軍隊在寅識迦河大敗。武周長壽元年(692年),武則天以王孝傑為武威道總管,與阿史那忠節討吐蕃。當年冬天,王孝傑擊敗吐蕃,收復了安西四鎮,在龜茲國恢復設置了安西都護府。
儀鳳元年(676年),吐蕃侵襲唐朝的鄯州、廓州、河州(今臨夏)和疊州。唐軍反擊,在臨河龍支擊敗了吐蕃。儀鳳二年(677年),李敬玄統率的唐軍輕敵在青海湖大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攻克靠近雲南的安戎鎮,在青海方向,被唐將黑齒常之阻擋,七月,黑齒常之率軍擊敗論欽陵,升任河源軍經略大使,負責河源地區的防禦。黑齒常之上任后在當地展開屯田,使得駐軍糧食得以自給,穩定了河源戰線。開耀元年(681年)五月廿一,黑齒常之在良非川率軍擊敗同樣企圖在當地屯田的噶爾·贊婆,斬首2000級。永淳元年(682年),論欽陵侵掠唐朝柘、松、翼等州。高宗命李孝逸等分道抵禦。吐蕃在河源軍被軍使婁師德的軍隊在白水澗反擊,唐軍八戰八捷。高宗任命婁師德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衛郎將、河源軍經略副使。
武則天在收復安西四鎮后,開始在青海積極反擊吐蕃。長壽三年(694年),王孝傑在青海湖附近的冷泉,打敗吐蕃大將勃論贊刃和吐蕃擁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吐蕃入侵臨洮,王孝傑作為肅邊道行軍大總管,以婁師德為副手,出擊吐蕃,交戰於素羅汗山,敗於論欽陵、贊婆兄弟。
699年,吐蕃贊普器弩悉弄逼迫論欽陵自殺,結束了噶爾家族幾十年的專權統治。贊婆和論欽陵的兒子論弓仁投奔武周。吐蕃實力開始衰落。
久視元年(700年)秋,吐蕃將軍麹莽布支攻打贊婆駐守的涼州,圍攻昌松縣。涼州都督唐休璟率軍到洪源谷,臨陣登高,見吐蕃軍隊衣甲鮮盛,對麾下說:“自從論欽陵死後,他兄弟論贊婆歸降。麹莽布支成為新元帥,想要炫耀威武,所以吐蕃國中貴族子弟都跟著他。雖然人馬看起來強盛,但不通軍事,我為諸君取之。”唐休璟被甲先登,與吐蕃軍六戰六克,斬麹莽布支副將二人,斬首二千五百級。築京觀(骷髏台)還軍。
長安二年(702年)十月十四,器弩悉弄率領一萬多人馬進犯茂州,都督陳大慈與吐蕃軍隊四次交戰,大勝,共斬敵首一千餘級。器弩悉弄開始謀求與武周的和平,吐蕃派使臣論彌薩請和,武則天在西都長安款待他,唐休璟也被邀請參加宴會。論彌薩多次盯著唐休璟看,武則天問他是什麼緣,他回答:“在洪源之戰,這位將軍雄猛無人可比,殺我們的將士甚眾,所以想多看看他。
唐玄宗
開元二年(714年)秋,吐蕃大將坌達延、乞力徐等率兵10餘萬進攻唐臨洮(今甘肅臨潭)、蘭州、渭州(治襄武,今甘肅隴西東南)等地,唐派隴右防禦使薛訥、太僕少卿王晙率兵反擊。唐軍主力並不固守城池,而是實施機動,尋機殲敵。十月,唐軍以夜襲發起進攻,大敗吐蕃於武街(今甘肅臨洮東)附近的山谷中,然後又追擊逃敵,連戰連捷(參見“武街之戰”)。此後,經多年戰,唐鞏固了河隴一帶的防務,自開元十七年後開始發動一系列主動進攻。當年,唐朔方節度使李禕率軍遠程奔襲,一舉攻下吐蕃佔據的戰略要地石堡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並分兵據守各重要地點,拓境1000餘里(參見“石堡城之戰”)。開元二十五年,吐蕃攻小勃律(今克什米爾北部),小勃律向唐告急。唐玄宗命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吐蕃。唐軍深入吐蕃至青海西,大破吐蕃軍。開元二十六年,唐將杜希望先後攻佔吐蕃的新城(今青海門源)、河橋(今甘肅臨夏)等地。開元二十九年,吐蕃再度攻佔石堡城。天寶八載(749年),唐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率軍奪回石堡城(參見“石堡城之戰”),又派兵在赤嶺(今青海日月山)以西屯田。九載,唐軍攻佔吐蕃樹敦城(今青海共和南)。十二載,哥舒翰再攻吐蕃,克其洪濟、大漠門(均在今青海共和南)等城,盡收九曲部落,一舉奪取了吐蕃東進的後勤基地。十三載,唐蕃分界線已向西推進到青海湖至黃河河曲以西一線。至此,唐在河隴戰場上已佔明顯優勢。
在西域戰場上,唐蕃雙方仍經常遠程攻戰。如開元二年,吐蕃以小勃律進入西域,北行數千里,與突厥連兵攻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開元十五年,吐蕃贊普親征,繞道河西西部,攻陷瓜州(治今甘肅安西東南),又與突騎施連兵攻安西(今新疆庫車)。天寶六載,唐將高仙芝率騎兵萬餘,從安西出發,遠程奔襲依附吐蕃的小勃律,行軍數千里,歷時百餘日,先後攻下吐蕃重兵鎮守的連雲堡(在今阿富汗東北噴赤河南源附近)和小勃律都城,俘小勃律王而還(參見“唐擊小勃律之戰”)。這一時期,唐在西域依託安西、北庭所轄各軍鎮,號令當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斷鞏固和擴大其控制區域。吐蕃起初是和后東突厥汗國及突騎施等(主要是和後者)聯盟,同唐多次較量,爭奪的重點在安西四鎮及北庭一帶。后東突厥及突騎施衰落後,唐蕃爭奪的重點又轉移到蔥嶺以南地區。先是吐蕃取得了一些勝利,後來唐朝大舉反擊,獲得全勝。
天寶六載(747年),高仙芝攻下小勃律,附近依附吐蕃的20餘個小國重新歸附唐朝。天寶九載(750年),又攻破依附吐蕃的竭師國(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天寶十二載,唐將封常清先後攻破大勃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和西域東部要道上的播仙(今新疆且末)。至此,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唐也發展到了其頂峰。
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擾吐蕃北境,吐蕃不滿,賄賂鄯州都督楊矩,請求唐睿宗將河西九曲之地送給吐蕃,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楊矩上奏唐睿宗,唐睿宗准許了。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八月二十,吐蕃將領坌達延、乞力徐率領十萬人馬進犯臨洮,人馬駐紮在蘭州,入渭源地區掠取牧馬;唐玄宗命令薛訥以布衣之身出任隴右防禦使,郭知運為隴右防禦副使,與太僕寺少卿王晙一起率軍十餘萬迎擊吐蕃軍隊。十月初十,薛訥與吐蕃軍隊在武街作戰,取得了大勝,吐蕃軍被殺俘者達數萬人。後來吐蕃請和,想用與唐朝對等的禮節,唐玄宗拒絕了。於是唐蕃戰爭繼續下去。開元四年(716年)二月,吐蕃攻打松州之戰,都督孫仁獻反擊勝利。開元五年(717年)七月初五,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在九曲之地大敗吐蕃軍隊。之後,在青海地區戰爭減少。吐蕃又表示請和。
開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在青海湖西被王君㚟擊敗。九月,吐蕃攻陷瓜州,河西節度使蕭嵩用反間計,使贊普殺死了悉諾邏恭祿。第二年,瓜州都督張守圭在瓜州城下大敗吐蕃軍隊;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在渴波谷大敗吐蕃軍隊;杜賓客在祁連城大敗吐蕃軍隊。開元十七年(729年)三月,信安王李暐攻克了石堡城。唐蕃之間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訂立了赤嶺之盟。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持續八年的和平結束。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在青海湖西被吐蕃擊敗。次年,吐蕃進攻河西,鄯州刺史杜希望攻克吐蕃城堡,定為威戎軍。唐玄宗派蕭炅、杜希望、王昱三路合擊吐蕃。蕭炅、杜希望大勝,但王昱失掉了安戎城,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去世,次年,吐蕃再次攻陷石堡城。天寶元年(742年)、二年(743年)、四載(745年),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沒有攻克。天寶六載(747年),王忠嗣又攻打石堡城。直到天寶七載(748年),哥舒翰建神威軍,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天寶八載(749年),收復石堡城,唐軍在青海勢力達到頂峰。
在青海地區,吐蕃受到打擊后,再次將關注點轉向西域。與西域的強勢部落突騎施聯姻。開元五年(717年),吐蕃與大食共立阿了達為拔汗那國王,唐朝安西將領張孝嵩率唐軍一萬餘人,長驅而進,推翻拔汗那國傀儡政權。開元十年(722年)九月,攻打小勃律被唐軍擊敗。開元十五年(727年),又聯絡突騎施圍攻安西城(今新疆庫車),被唐軍擊退。小勃律後來投靠吐蕃,天寶六載(747年),高仙芝生擒小勃律王,吐蕃沒有來得及救援。
南詔
天寶七年(748),皮邏閣死,子閣羅鳳繼位。張虔陀先是利用閣羅鳳是皮邏閣繼子,企圖在王位承襲上,用皮邏閣嫡子誠節取代,打擊親閣邏鳳勢力。張虔陀還派人辱罵前來謁見的閣羅鳳,甚至侮辱隨同前來的閣羅鳳妻女。閣羅鳳又聞鮮於仲通已率兵8萬分3路進軍雲南,終致逼反閣羅鳳。天寶九年(750),南詔兵先發制人,出兵攻下姚州,殺張虔陀。次年鮮於仲通率大軍進抵曲靖。閣羅鳳本意並非要與唐決裂,此時遣使謝罪請和,表示願遣返俘虜,賠償損失,南詔使者陳訴:“往因張卿(虔陀)饞構,遂令蕃、漢生猜。贊普今見觀釁浪穹,或以眾相威,或以利相導。倘若蚌鷸交守,恐為漁父所擒。伏乞居存見亡,在得思失。二城復置,幸容自新”。並告:“今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我,我將歸命吐蕃,雲南非唐有也。”鮮於仲通自持兵眾,率軍進逼洱海,另派大軍繞道點蒼山,以圖腹背夾擊,殲南詔主力。閣邏鳳在唐軍壓境下,派人到浪穹求援吐蕃,並請歸附。這正是吐蕃所期望的。天寶十一年(752),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冊封閣邏鳳為“‘贊普鍾’,給金印,號‘’東帝”。南詔得到吐蕃支持,聯兵合擊,唐軍復沒。此為南詔與唐間的第一次天寶戰爭。
時正逢楊國忠為掩蓋鮮於仲通的失敗,繼續備戰。於天寶十三年(754),又命李宓領兵10萬,再征南詔。李宓孤軍深入,補給困難,士兵又不習水土,疾病流行,不戰自潰。南詔和吐蕃聯軍乘機追殺,“兢角兢沖,彼弓不暇張,刃不及發。白日晦景,紅塵翳天。漢血成川,積屍壅水。三軍潰衄,元師沉江”。李宓戰死,全軍覆滅。第二次天寶戰爭又以唐軍慘敗而告終。兩次戰爭唐軍死亡約20萬,軍費耗大,元氣大傷。次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無力顧及南詔,吐蕃實現了多年想控制南詔的目的。至德年間(756-757),吐蕃趁安史之亂,聯兵南詔奪取巂州(西昌)、會同(會理)、台登(瀘沽)、昆明(鹽源),進據清溪關(大渡河南),直逼川西平原,威脅成都。
天寶戰爭是唐朝錯誤政策所造成,南詔反唐歸吐蕃一定程度上出於無奈。766年,閣羅鳳在南詔王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所立之德化碑上,記述被逼反唐的苦衷,閣羅鳳對國人說:“我世世事唐,受其封爵,後世容復歸唐。當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唐代政治家李泌曾中肯地評述:“雲南自漢以來臣屬中國。楊國忠無故擾之使叛,臣於吐蕃。”
安史之亂爆發后,唐朝調河西、隴右、西域等地軍隊的精銳東援。吐蕃乘虛而入,當地守軍力不能支,河隴、西域之地先後為吐蕃所佔。唐蕃戰爭的主要戰場東移到今寧夏、甘肅東部、陝西以及四川西北部,唐蕃雙方由以河隴、西域兩個戰場互相策應改為以今陝甘寧一帶和今川西北一帶兩個戰場互相策應。吐蕃經常長驅直入唐境,唐都長安也處於吐蕃的威脅之下,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甚至一度攻佔長安。當時,唐將郭子儀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廣設疑兵,嚇阻敵軍。吐蕃不知虛實,據長安10餘日後退走。
這一時期,唐朝大量從內地調兵到邊境防禦吐蕃。因吐蕃多在秋高馬肥時進攻,這些軍隊被稱為防秋兵。唐朝雖然在戰略上完全處於防禦態勢,但仍力爭以戰役和戰鬥上的進攻來挫敗敵軍,採用的仍是依託堅固據點實施機動防禦,並伺機反擊的戰略。如永泰元年(765年),吐蕃與回紇等連兵入侵,圍涇陽(今陝西涇陽)。唐軍避其銳氣,嚴守不戰,並離間二者的關係。待吐蕃撤退時,又與反戈的回紇合擊追擊,大破吐蕃(參見“奉天、靈台之戰”)。大曆三年(768年),吐蕃攻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唐朔方騎將白元光反擊,在靈武外圍殲敵2萬。同時唐將李晟迂迴敵後,奇襲吐蕃後勤基地定秦堡(今甘肅臨洮境內),焚其積聚,迫使吐蕃撤圍退走。德宗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入侵,長安震動。李晟派精兵於汧城(今陝西隴縣)設伏,擊敗吐蕃(參見“汧城之戰”)。此後又派兵襲破吐蕃後方的摧砂堡(今寧夏固原西北),並焚其積聚,吐蕃被迫北撤。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靈(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朔(治今山西朔縣)等州。唐以“圍魏救趙”之策,派西川節度使韋皋從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韋皋軍轉戰千里,大破吐蕃,迫使吐蕃從靈、朔撤兵南下(參見“維州之戰”) 。
至德元年(756年)、二年(757年),吐蕃聯合南詔攻克巂州,廣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克維州、松州,西川節度使高適沒能奪回。永泰元年(765年),劍南節度使嚴武派崔寧在西山擊敗吐蕃軍。之後,崔寧接任西川節度使,又多次擊敗吐蕃軍的入侵。大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與閣羅鳳死後,吐蕃聯合南詔發兵十萬攻打西川,崔寧在朝中未回,吐蕃、南詔一路連克數城。唐德宗派李晟救援,大敗吐蕃、南詔聯軍,追至大渡河外,聯軍死傷七八萬人。貞元三年(787年),南詔王異牟尋不堪吐蕃的壓迫,開始和西川節度使韋皋接觸。貞元八年(792年),韋皋俘獲吐蕃將軍論贊熱;貞元十年(794年),南詔正式歸附唐朝,在神川大破吐蕃;貞元十八年(802年),韋皋俘獲吐蕃將軍論莽熱,吐蕃由盛轉衰。
這一時期,唐和吐蕃都很重視建立反對對方的同盟。起初是吐蕃聯合回紇、南詔攻唐,後來唐分化瓦解了吐蕃與回紇、南詔的同盟關係,並北和回紇,南通南詔,西結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敵,其兵力大半駐在西域,抵禦大食的東進。從此,吐蕃再也無力大舉攻唐。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唐朝將朔方、河西、隴右邊軍大量內調,平息安祿山叛亂,西北邊防虛弱,吐蕃趁唐內亂攻略隴右諸州。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吐蕃陷隴右所轄的(今青海湖邊)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6軍及石堡、百穀、雕窠3城,同時又陷鄯、武、疊、宕4州。寶應元年(762年)至廣德元年(763年),先後取秦、渭、洮、臨、成、河、蘭、岷、廓9州。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以吐谷渾與黨項20萬軍隊乘勝長驅直入,逼近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陝州,吐蕃軍隊佔領長安,擁立吐蕃國舅李承宏(金城公主的弟弟)為帝,蕃軍不適應長安秋季的酷熱,吐蕃軍中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軍逼近,吐蕃軍入據長安15天而退出長安。至此,隴右道東段的十三個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此後,吐蕃軍隊開始向西行,取黃河西北地區的隴右諸州,亦稱河西道。廣德二年(764年),吐蕃陷涼州;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因攻僕固懷恩不成,軍隊喪失殆半,以孤城無援,出奔甘州,被沙陀人所殺。永泰二年(766年),陷甘州及州境的居延海(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吐蕃北邊界拓至回紇,大曆元年(766年)與大曆十一年(776年),由東而西攻克肅州、瓜州。同時,吐蕃也開始圍攻沙州;大曆元年(766年),楊休明繼任河西節度使,徙鎮沙州,後有刺史周鼎,大曆六年(771年),因欲棄城東奔而被都知兵馬使閻朝殺,此後閻朝領州人保城抵抗,建中二年(781年),在糧械皆竭的情況下,以勿徙它境為條件而開城出降,沙州遂陷。吐蕃西進陷伊州(今新疆哈密),刺史袁光庭自天寶末年堅守累年,后糧盡兵乏,城陷而殉城。
在入據長安之後,終唐代宗之世,吐蕃軍隊每年秋季都要騷擾攻擊唐朝,京城每次都要戒嚴,稱之為“防秋”。
唐與吐蕃之戰
廣德二年(764年),僕固懷恩叛唐招引吐蕃攻邠州。永泰元年(765年),聯合回紇入侵,回紇軍被郭子儀勸退且反擊吐蕃軍。大曆元年(766年),吐蕃攻打原州。大曆二年(767年)春,代宗派宦官魚朝恩和吐蕃會盟,九月,吐蕃攻打靈州,郭子儀、路嗣恭率軍防守。大曆三年(768年),吐蕃攻邠州、靈州,馬璘、李抱玉、白元光、李晟率軍抵禦。宰相元載建議,郭子儀的朔方軍鎮守邠州,馬璘率領安西四鎮軍鎮守涇州。大曆四年(769年),吐蕃攻靈州,留後常謙光擊退。大曆五年(769年),吐蕃攻永壽。大曆六年(771年),吐蕃攻青石嶺。大曆七年(772年),吐蕃攻靈州。大曆八年(773年),吐蕃攻靈州,渾瑊敗於宜祿,馬璘敗於鹽倉,段秀實堅守邠州。之後,郭子儀檢討了責任,渾瑊、馬璘在百城、潘原截獲了吐蕃掠奪的輜重。大曆十年(775年),吐蕃攻隴州、涇州,馬璘和剛剛入朝的幽州節度使朱泚率兵抵禦。大曆十一年(776年),吐蕃攻石門鎮。大曆十二年(777年),吐蕃攻原州、坊州、鹽州、夏州,郭子儀派李懷光抵禦。大曆十三年(778年),吐蕃大將馬重英攻靈州、慶州、鹽州、銀州、涇州。唐朝軍隊疲於應付吐蕃的擾邊,無力處理安史之亂的善後,導致了河北三鎮的作大,藩鎮割據的形成。
唐德宗即位后,吐蕃開始和唐朝商議會盟事務。詔書中改“獻”為“進”,“賜”為“寄”,“領取”為“領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建中四年(783年),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幕府齊映、齊抗、鴻臚卿崔漢衡、計會使於頔、樊澤、入蕃使判官常魯在清水縣,與吐蕃大相尚結贊、大將論悉頰藏、論臧熱、論利陀、論力徐會盟,釐定兩國邊界唐室暫時承認吐蕃對蘭、渭、原、會、成等州(今甘肅省東南部)?維州(今四川理縣西)一部土地的所有權。
貞元二年(786年)九月,吐蕃叛盟,尚結贊率軍攻打涇州、隴州、邠州、寧州,京城戒嚴,李晟率軍在汧城大敗吐蕃軍,攻克摧沙堡。十一月,吐蕃攻克鹽州、夏州、銀州、麟州,刺史杜彥光、拓跋乾暉等出逃。
尚結贊對他的部下說:“唐朝的良將,只有李晟、馬燧、渾瑊三人罷了,我們應當用計策去掉他們。”他進入鳳翔境內,並不擄掠,帶著士兵兩萬人一直開到鳳翔城下說:“李令公叫我們到這裡來的,為什麼不出來犒勞我們!”過了一夜,尚結贊才領著人馬退去。宰相張延賞向德宗說李晟的壞話,在韓滉、劉玄佐的協調下,李晟得以繼續駐守鳳翔。
貞元三年(787年),尚結贊向馬燧表示要會盟,馬燧同意了,李晟和韓游瑰反對。這時,韓滉去世,張延賞和馬燧勸說皇帝罷免了李晟的軍職,三月廿三,回京任太尉、中書令。主和派佔據了上風。三月廿七,馬燧也回京。四月十七,德宗任命崔浣為鴻臚卿,讓他要求吐蕃先歸還鹽州、夏州兩地。五月初一,渾瑊從咸陽入京朝見,德宗任命他為清水會盟使。尚結贊要求在原州的土梨樹會盟。神策軍將領馬有麟怕吐蕃憑藉土梨樹的險阻設下埋伏的兵馬,建議在平涼川會盟。李晟深切告誡渾瑊在會盟地點要嚴密防備。張延賞認為李晟這樣說會破壞了對吐蕃的誠意。閏五月十九日,渾瑊和尚結贊在平涼會盟,唐軍的外圍部隊被吐蕃擒獲。渾瑊、崔漢衡剛剛換下朝服,就見吐蕃軍隊來劫持使臣。渾瑊迅速跳上身邊一匹馬,逃出平涼川。吐蕃在他身後放箭,但沒有射到他。崔漢衡和宦官俱文珍等其他會盟人員全部被吐蕃擒獲。
尚結贊本來計劃李晟罷官、擒獲渾瑊,再使這些責任歸於馬燧,這樣唐朝的良將就可以盡除了。張延賞知道后,羞愧而終。李泌建議唐德宗聯絡回紇、南詔、大食、天竺圍攻吐蕃,德宗與回紇武義成功可汗訂立貞元之盟。秋季,吐蕃把擄掠的年老體弱的人,有的砍斷手臂,有的挖去眼睛,然後將他們拋棄。在安化峽對擄掠的成年壯丁一萬多人說:“准許你們向著東方哭泣,告別故鄉!”大家放聲大哭,從山崖跳下深谷而死亡和受傷的有一千多人。之後,吐蕃兵勢漸弱,被西川節度使韋皋和回紇多次擊敗。貞元九年(793年),唐朝收復鹽州、夏州等州縣。貞元十三年(797年),尚結贊和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去世。
貞元二年(786年),駐守西域的李元忠與郭昕借回紇道(今蒙古)至長安,被提為北庭、安西都護。貞元六年(790年)回紇援軍與吐蕃初戰失利,又不斷勒索庭州(即北庭都護府,今新疆吉木薩爾),州人舉城降於吐蕃,節度使楊襲古奔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次年(791年),以5萬人與楊襲古又攻庭州,被吐蕃所率葛邏祿與白服突厥打敗,楊襲古遂被回紇於牙帳暗殺。同年,西州亦陷,隴右十八州全境入吐蕃。龜茲、疏勒、焉耆、於闐安西四鎮也隨之陷入吐蕃。
天寶戰爭后20年間,唐朝與吐蕃在河隴和四川地區展開了劇烈的爭奪。南詔受吐蕃役使參予了這一爭奪。
777年,吐蕃聯兵南詔合兵10萬,分3路攻唐之劍南道,企圖奪取成都,唐將李晟率兵反擊,大破吐蕃南詔聯軍,吐蕃南詔戰死七八萬人,只剩萬餘殘兵討回。吐蕃不顧南詔怨恨,借其王位交替,加強控制,改封南詔王為日東王,改兄弟之邦為君臣關係,並在南詔設置營堡,每年要南詔派兵鎮防,又對南詔徵收很重的賦稅和勞役,使雙方矛盾加深。異牟尋深感依附吐蕃的害處,當時受南詔王寵信的清平官(宰相)鄭迴向異牟尋進言:“中國有禮儀,少求責,非若吐蕃惏刻無極也。今棄之復歸唐,無遠戌勞,利莫大此”。異牟尋同意此議,但只在暗中謀划,尚不敢公開反對吐蕃。恰在此時,唐朝也在調整對南詔的政策,貞元三年(787),德宗終於採取了宰相李泌提出的“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如此,則吐蕃自困”的謀略。李泌雖不久病逝(789年),但他的南通雲南,以“斷吐蕃之右臂”的計劃,具體由西川節度使韋皋付諸實施。
韋皋首先招撫東爨首領,通過他們從中斡旋,掌握異牟尋意欲歸唐的動向。其次,激化南詔與吐蕃矛盾,並顯示軍事實力。貞元四年(788),吐蕃出兵10萬,再度進攻成都。南詔也被迫從征,但駐兵金沙江北,按兵觀望。韋皋有意將一封致南詔的信件轉給吐蕃,吐蕃中計,對南詔的疑慮加深,派兵2萬屯會川,阻擊南詔,異牟尋怒,而引兵南歸,使雙方關係公開破裂。韋皋不失時機,進攻吐蕃,擒其大將乞藏遮遮。唐朝軍事上的勝利,政治上的勸誘,終使異牟尋決心歸唐。789年,韋皋遣其將曹有道將兵與吐蕃戰於州台登谷,破之,斬首二千級,投崖及溺死者不可勝數,殺其大兵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虜之驍將也,既死,皋所攻城柵無不下;不到三年,韋皋收復了巂州及周邊地區。
792年,吐蕃千餘騎寇涇州,掠田軍千餘人而去。韋皋攻維州,獲其大將論贊熱。793年,韋皋遣兵出西山,破吐蕃之眾,拔堡柵五十餘。劍南、西山諸羌女王湯立志、哥鄰王董卧庭、白狗王羅陀、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湯悉贊、清遠王蘇唐磨、咄霸王董邈蓬及逋租王,先皆役屬吐蕃,至是各帥眾歸附唐朝。
貞元九年(793),異牟尋派出3批使者,一出戎州、一出黔州、一出安南,均達成都。在致韋皋的書信中痛訴受制吐蕃,污辱先人,孤遺受欠、吞聲無訴之“四難忍”,表示“願竭誠日新,歸款天子”。韋皋遣巡官崔佐時於次年(794)正月到達苴羊城,異牟尋率子尋夢湊等與之會盟於點蒼由。盟辭互約,唐與南詔各守疆界,不相侵犯,保持和好。貞元十年(794年),南詔與吐蕃激戰於鐵橋,南詔大敗吐蕃,俘虜吐蕃五王,收降吐蕃兵十餘萬,攻取其鐵橋(今雲南維西東北)等十六城。正月二十四日,南詔遣使獻俘於長安。貞元十一年(795),唐朝派遣袁滋為冊南詔使,正式頒發了“貞元冊南詔印”。南詔重新向唐稱臣,南詔和唐重修和好.
801年,韋皋派兵2萬進攻,大破吐蕃於雅州。韋皋屢破吐蕃,轉戰千里,凡拔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餘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遂圍維州及昆明城。802年,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唐西川兵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軍中伏大敗,士卒死亡三分之二,唐軍生擒吐蕃軍統帥也就是在吐蕃地位僅次於贊普的大相論莽熱。吐蕃由盛轉衰。
從唐穆宗至唐末(821—907年),唐蕃戰爭已入尾聲。吐蕃此時已進入衰亡時期.
進入9世紀后,吐蕃開始衰落。唐憲宗在位時,只是有吐蕃軍騷擾涇州、宥州、鹽州都被唐朝擊敗。同時,唐蕃使者往來明顯增多。唐穆宗長慶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唐蕃進行第八次會盟,稱為“長慶會盟”。
長慶會盟盟文
長慶會盟盟文
唐與吐蕃之戰
由於武宗皇帝喜好道教的長生不死之術,於是這位晚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也重蹈了很多封建君王的覆轍——仙丹。
於是不可避免的像他爺爺憲宗李純一樣的”天不假年”,宏圖大業剛剛開展,大唐江山光復有望,他卻不見了。於是收復河湟也就成了後世君主的任務了。
唐宣宗(李忱)
失陷於吐蕃的唐朝百姓此時也奮起反抗,晚唐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率領沙州(今甘肅敦煌縣城西)人民起義,驅逐吐蕃守將,自攝州事。此後一二年間,議潮修治兵甲,且耕且戰,收復甘(今甘肅張掖)、肅(今甘肅酒泉)二州。三年,秦(今甘肅秦安北)、原(今寧夏固原)、安樂(今寧夏中寧東南)三州和石門(今寧夏海原東南)等七關人民,在唐軍的幫助下,也擺脫吐蕃統治,以其地歸唐。五年正月,議潮所遣告捷的使者到達長安,宣宗任命議潮為沙州防禦使。同年八月,議潮兄議潭入朝,獻上沙、瓜(今甘肅安西東南)、伊(今新疆哈密)、肅、鄯(今青海樂都)、甘、河(今甘肅東鄉西南)、西(今新疆吐魯番東)、蘭(今屬甘肅)、岷(今甘肅岷縣)、廓(今甘肅化隆西)十一州圖籍。宣宗遂於沙州置歸義軍,領沙、瓜等十一州,以議潮為節度使。不久,加授左僕射。大中十一年,在議潮的影響下,吐蕃將領尚延心以河、渭二州蕃部歸唐,唐以尚延心為河、渭等州都游奕使。懿宗咸通二年(861年),議潮率蕃漢兵七千人收復涼州(今甘肅武威);七年,北庭回鶻首領仆固俊戰敗吐蕃,以西州歸議潮。張義潮先後收復沙州及四圍的十州之地。這個地區包括今甘肅大部、青海北部和新疆東部,唐人稱為“河湟”地區。大中十一年(857),吐蕃酋長尚延心又以河(今甘肅臨夏市西南)、渭(今甘肅隴西縣西南)二州部落來降,吐蕃至此,業已衰微不堪。
《敕河西節度兵部尚書張公德政之碑》碑文按照張議潮的一生重要事迹來敘述,稱讚他的歷史功勛,和他贏得的榮譽、地位。由此碑文我們得以知道正史所不載的許多情況,知道張議潮於848年光復唐朝失地敦煌、晉昌,第二年又收復張掖、酒泉,然後向西盡收伊州、吾州,向東直至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使六郡山河宛然如被吐蕃陷沒之前一樣。
記載一
拓跋懷光以五百騎入廓州,生擒論恐熱,先刖其足,數而斬之,傳首京師。其部眾東奔秦州,尚延心邀擊,破之,悉奏遷於嶺南。吐蕃自是衰絕,乞離胡君臣不知所終。
文白翻譯 拓跋懷光率領五百騎進入廓州,活捉吐蕃酋領論恐熱,先砍斷他的肢,然後曆數他的罪惡,將他處死,並將論恐熱的頭送交唐朝長安。論恐熱的部眾向東投秦州,遭到尚延心的邀擊,被擊敗,尚延心奏告唐朝廷,請將論恐熱餘眾全部遷於嶺南地區。吐蕃從此以後衰亡滅絕,吐蕃的乞離胡君王和臣子也都不知下落,更不知他們的結局。 【資治通鑒第二百五十卷】
記載二
咸通七年(866)二月,張議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鶻首領仆固俊克複西州、北庭、輪台、清鎮等城。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敗吐蕃軍,並斬殺尚恐熱,傳首京師。吐蕃餘眾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襲擊,再敗,奏遷於嶺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肅清,使唐廷無西顧之憂。
【中國通史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下冊)白壽彝總編】
長期的作戰使得唐收復隴右河西,9世紀40年代,吐蕃國政紊亂,吐蕃對隴右、河西的統治瓦解。但唐室也處在悍兵作亂、農民起義的困境之中,對上述收復的諸州,不暇治理,僅僅"名存有司"而已。所以880年還發生原州所轄縣城為吐蕃攻破的事情,這裡的吐蕃也只是存留在當地的部眾。
此後在隴右、河西、唐、吐蕃、回鶻、黨項所 屬各族人民雜居共處,在經濟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影響,民族融合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唐朝滅亡后,中原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吐蕃也分裂為許多互不統攝 的地方勢力集團,直到13世紀中原漢地和吐蕃各部先後併入元朝版圖,即不存在邊界。至於藏族傳統認為朵思麻的東界為白塔(在今甘肅永靖境洮河口與大夏河口 之間的黃河北岸),朵甘思的東界為達孜多(今四川康定),僅標誌其為漢藏民族文化的接觸點,並非邊界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