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許欽松的結果 展開

許欽松

國家一級美術師

許欽松,1952年生,廣東澄海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98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跨世紀之星”榮譽稱號。

個人簡介


許欽松,1952年生,廣東澄海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98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跨世紀之星”榮譽稱號。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故宮研究院中國畫法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名譽主席,廣東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南方分院院長,中國畫學會顧問,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廣州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廣東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榮譽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顧問。曾擔任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藝術顧問,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指導委員會藝術顧問,“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總策劃。

人物經歷


先後在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廣州等地區舉辦個人畫展和聯展。
1998年12月在廣東美術館舉辦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主辦的“跨世紀之星——許欽松版畫展”。
2002年6月舉辦“許欽松山水畫展”。
2004年10月在廣州華藝廊舉辦“當代名家精品——許欽松山水畫展”。
2008年2月應邀為人民大會堂創作的巨幅山水《南粵春曉》懸掛於萬人會場外廳。
2012年4月17日至4月24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書畫室、廣東省人民政府等多單位聯合主辦的“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並於5月29日至6月24日移師廣東美術館繼續展出。
2012年5月30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參觀許欽松畫展。並給予畫展高度評價。

作品與獲獎


《個個都是鐵肩膀》《潮的失落》《心花》《誘惑》《天音》《南粵春曉》《嶺雲帶雨》《高原甘雨》《豐碑》《甘雨過山》《長江攬勝》《珠江涌雲》等。曾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1992年日本·中國版畫獎勵會金獎、 91中國西湖美術節銀獎(版畫最高獎)、“第十屆全國版畫展”銅獎、80-90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廣東省第四屆魯迅文藝獎一等獎以及廣東美協50年50件經典作品獎等多項大獎。

作品收藏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河南省美術館、山東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四川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廣州美術館深圳美術館重慶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原中國版畫家協會、澳門藝術博物館美國駐華大使館、澳大利亞佩斯藝術博物館、日本國際版畫藝術博物館、泰國國王欽賜淡浮院、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等機構收藏。

出版專著


出版有《許欽松》《許欽松版畫集》《許欽松山水畫集》《許欽松自傳體文集》《當代名家精品—許欽松》《象外之象—許欽松山水畫集》《時代意象—許欽松藝術研究》《年度大家—許欽松》《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名家—許欽松》《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許欽松》《此岸·彼岸—許欽松談山水畫藝術》《榮寶齋當代書畫名家——許欽松山水畫集》等。

藝術年表


1952年農曆5月(閏月)30日寅時出生於廣東省澄海縣樟籍村。
1959年進入澄海樟籍小學讀書,開始對美術產生興趣。
1965年小學畢業考進澄海隆都中學,在美術老師輔導下,已能畫水彩靜物寫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停課回鄉務農,閑時自學美術。
1968年進入澄海隆都中學高中部複課,因擅長美術,被借調去搞各類展覽,這期間借得《芥子園畫譜》,臨寫摹習,開始學習中國畫
1970年
高中畢業后,任澄海樟籍小學教師,兼任小學至初中的美術課教員;
參加縣農民木刻訓練班,學習木刻創作,並參加縣級、地區級畫展,開始發表木刻作品。
1972年
9月,考入廣東人民藝術學院繪畫系版畫班(即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就讀,開始接受正規基礎及專業訓練;
9月,廣州美院畢業后,分配到廣東省文化局美術攝影展覽辦公室工作;
11月,參加在順德容奇鎮舉辦的 “廣東版畫創作學習班”,創作了成名作《個個都是鐵肩膀》;
12月,畢業創作《力量的源泉》在省級刊物發表。自此作品源源不斷地在省級和全國性的報刊發表;
曾受黎雄才、郭紹綱、楊之光等老師親自教導。
1975年
9月,廣州美院畢業后,分配到廣東省文化局美術攝影展覽辦公室工作;
11月,參加在順德容奇鎮舉辦的 “廣東版畫創作學習班”,創作了成名作《個個都是鐵肩膀》;
12月,畢業創作《力量的源泉》在省級刊物發表,自此作品源源不斷地在省級和全國性的報刊發表。
1976年
1月,負責籌備“廣東、四川、浙江三省版畫聯展”,開始跟隨黃新波先生學習木刻創作;
9月,創作《鋼琴藝術的新主人》(合作),後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單幅出版發行;
4月,陪同邵宇同志往佛山深圳等地寫生;
6月,與陽雲合作版畫《長夜明燈》;
8月至9月,參與廣東省為“毛主席紀念堂”創作國畫的籌備工作;
國畫組由關山月、黎雄才、梁世雄、陳金章、林墉、林豐俗、陳洞庭等人組成。
1977年
4月,陪同邵宇同志往佛山、深圳等地寫生;
6月,與陽雲合作版畫《長夜明燈》;
8月至9月,參與廣東省為“毛主席紀念堂”創作國畫的籌備工作,國畫組由關山月、黎雄才、梁世雄、陳金章、林墉、林豐俗、陳洞庭等人組成。
1978年
4月,調至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工作,直接在黃新波的領導下從事展覽和創作,同時得到楊訥維先生的指導;
10月中旬,於海南島體驗生活約一個月,作油畫寫生一批。
1979年
4月至5月,與作家華山沈仁康等參加 “中國文聯赴廣西前線訪問團”隨中央慰問團到前線慰問和寫生,同組有施光南、王凱傳、古笛、武兆強等人;
6月至8月,創作套色木刻《奮起反擊》、《雞島》,創作國畫《山區初春》、《岸邊小趣》參加四川、廣東國畫聯展,並收入《廣東國畫選》,自此開始發表國畫作品;
10月5日,與方向暉辦理結婚登記;
11月,調入廣東畫院任專業畫家;
12月,批准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創作木刻小品一批,包括《歸僑女學生》、《和平的歌聲》等。
1980年
2月至4月,創作連環畫《通往延安的路》;中國版畫家協會成立,批准加入該協會,成為首批全國會員之一;
5月,創作了黑白木刻版畫:《我為人民送清風》;
7月,與廣東畫院全體畫家一道,在院長關山月帶領下,前往鼎湖山體驗生活和創作。創作出一批國畫,主要有《霧海歸帆》、《湖上人家》;
10月至12月,創作套色木刻《勝利者》,黑白木刻《白衣天使》、《風大浪高自逍遙》、《羽》、《秋波》、《包公》、《女孩》等。
1981年
作品《曉風殘月》(合作)入選第七屆全國版畫展,獲慶祝“建黨60周年全省美展”三等獎;
作品《潮的足跡》入選“慶祝建黨60周年全省美展”;
1月,花地版畫會成立,被選為理事;
與畫家林墉、陳衍寧同往廣州美院進行人體素描練習,后整理出《人體白描百態圖》;
4月至5月,受中國美協廣東分會委託,前往成都負責“關山月畫展”的閉幕工作;
7月至8月,廣東畫院全體畫家在院長關山月帶領下,前往南湖賓館集中搞創作,為建黨60周年美展準備作品,此期間與副院長蔡迪支合作黑白木刻《曉風殘月》,另創作了《海豐·一九二三》;
9月至10月,創作黑白木刻《潮的足跡》、《森林在梳妝》、《一縷炊煙細》、《拂》等,同時,《個個都是鐵肩膀》入選《中國新興版畫五十年選集》。
1982年
春節,回故鄉結婚;
3月,接受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的邀請,為《卡爾·馬克思畫傳》創作黑白木刻《馬克思·寫作博士論文》與《馬克思·忘我地工作》,作品發表於《美術》雜誌封面;
為《弗·恩格斯畫傳》創作《啃酸果——恩格斯寫作<反杜林論>》,三幅作品都由該局收藏;
同年,創作完成《巨星驟殞怵驚雷——茅盾像》;
4月,與廣東畫院畫家們往西樵山體驗生活;
5月至10月,搬進廣東畫院702房居住;
創作出黑白木刻《葉落歸根》、《女裸體》、《江雨霏霏》、《風雨催人歸》、《在那個年代》、《踏谷歌》以及水印木刻《踩波曲》等;
12月,創作黑白木刻《雙夏月兒一把鐮》;
12月23日傍晚7時,兒子許多思出生。
1983年
1月,創作連環畫《陰謀與愛情》;
2月底至3月,與王玉珏、林墉、陳衍寧、伍啟中、鄧子敬等到海南島體驗生活,歷時20多天;
4月至6月,創作了《海南日記》組畫,《射魚》、《晚歸》、《夜獵五指山》、《戀影》、《收穫》,黑白木刻《青草坡》、《新生》、《采椰曲》、《故鄉小調》、《蕉林新村》;
7月至10月,創作連環畫《西遊記新編》、《銀元禍》、《二十七天皇帝》,並著手大型木刻組畫《水鄉情》的創作;
11月,收到李樺先生贈書《美術創作規律二十講》(李樺著)教科書,書中收入作品《個個都是鐵肩膀》;
12月,完成《水鄉情》組畫中的《夏夜的夢》。
1984年
1月至4月,完成《水鄉情》組畫中的《一夜春雨》、《南風》、《巧女催春》;
6月,創作水印木刻《天涯芳草路》及連環畫《少年肖邦》;
7月,任廣東省第六屆全國美展作品徵集籌備委員會版畫組評選委員;
7月18日—28日,作品《水鄉情》組畫參加由中國美協廣東分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美展——廣東作品彙報展”,在廣東畫院展出;
7月至8月,創作普希金的長詩《失去新娘的騎士》連環畫;
9月,版畫《踩波曲》在日本橫濱市舉辦的“第六回日中交流美術展”中獲優秀獎
11月至12月,創作《水鄉情》組畫的《晨捕》、《剪桑枝》、《南國不知冬》。
1985年
2月至4月,創作水印木刻《海峽情思》,黑白木刻《踢花球》、《荔枝》,連環畫《屠虎賊落網記》;
5月至6月,創作國畫《生命》、《春雨細細沁船台》、《江南春信早》;創作《水鄉情》組畫中的《深秋》;
7月26日,被批准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10月,水印版畫作品參加在蘇州舉行的“全國水印版畫邀請展覽——第三屆姑蘇之秋版畫展”;
應西澳大利亞政府的邀請,與蔡迪支、陳衍寧等前往西澳作為期一個多月的訪問、寫生和講學,並攜帶“廣東畫院國畫作品展”作品到西澳展出;
11月至12月,創作訪澳國畫作品25件。
1986年
1月至3月,創作訪澳木刻作品20多件;
4月25日至5月4日,由中國美協廣東分會、廣東畫院聯合舉辦“蔡迪支、陳衍寧、許欽松訪問西澳大利亞寫生展”,展出本人國畫作品17件,木刻19件;
5月至6月,創作《水鄉情》組畫中的《落花花》、《月光曲》,並開始起草連環畫《將軍與女郎》;
7月4日至24日,應泰國藝術大學的邀請,作品參加“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在泰國藝術大學展出;
同年,作品《荔枝》入選第九屆全國版畫展覽。
1987年
3月,創作國畫小品40件,送日本展出;
6月至7月,創作黑白木刻《深院》(第一稿)、《向天歌》、《對話》、《相依》、《村寨》、《漁島之夜》、《草垛》、《歲月的軌跡》、《荷塘》、《江邊》、《舞》、《帶閣樓的房子》、《流與息》、《鹽田晨曲》、《夜風》、《海上之林》;
8月5日,在廣東省政府迎賓廳表彰歷年來在國際交流中的獲獎者,許欽松為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者之一;
同年,創作黑白木刻《妒忌》、《逃脫》、《江村疏雨》、《遠處的響雷》、《摸魚得蛇圖》、《深院》、《盼》、《夜泊》、《新林之歌》。
1988年
5月,隨同關山月、黎雄才及畫院同仁上南崑山寫生;
5月20日,《南方日報》發表鄧揚威、覃奕漢評論文章《我畫心中的風景——版畫家許欽松如是說》;
6月12日,《南方日報》發表楊飛武的文章《青春活力,在畫中涌動——讀許欽松的山水畫》;
6月16日至30日,由廣東畫院、廣東省中山圖書館聯合主辦的“許欽松山水畫展”在省中山圖書館展出,展出作品40多件;
6月23日,《羊城晚報》發表了湯集祥寫的文章《畫家需要時間與聰慧——從許欽松的中國畫說起》;
6月29日,《廣州日報》發表了周佐愚的文章《許欽松的新探索》,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廣播電台也播出了這篇文章;
7月,獲二級美術師高級職稱;
7月10日至18日,個展在汕頭畫院展出;
7月23日至29日,畫展在澄海縣文化館展出;
11月8日,國畫作品《村野憶舊》在《羊城晚報》發表;
同年,第64期《美術家》雙月刊發表中國畫16幅,同時發表楊飛武文章《可喜的探索——讀許欽松山水畫》。
1989年
3月,完成水印木刻《潮的失落》,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
4月至5月,創作國畫山水,其中作品《暗香》參加省展;
7月,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廣東畫院畫家作品系列·許欽松》;
8月,作品《深情的海》、《晚歸》、《深院》、選入《廣東畫院畫集》;
10月,香港八龍書屋出版《許欽松山水畫集》;
12月,創作《湖床》、《綠夢》、《山水小品》6幅,並在廣東畫院慶30周年中展出,后隨廣東畫院同仁往白藤湖度假村作藝術總結。
1990年
4月23日,《廣州日報》發表許欽松文章《版畫創作談》;
5月,澄海縣縣誌編入《許欽松藝術成就》及其代表作《潮的失落》詳細資料,《潮的失落》獲“慶祝建國40周年”廣東省優秀作品一等獎;
7月,參加中國美協廣東分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被選為理事;
8月,創作水印木刻《浪跡》,獲第十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銅獎;
9月,創作國畫作品《平林煙霞》,並參加全國五畫院的“當代中國畫展”;
作品《潮的失落》送赴日本各地巡迴展出;
10月29日至11月15日,“許欽松山水畫展”在香港藝苑展出。許欽松夫婦前往參加開幕式,庄世平廖烈科主持剪綵;
同年,黑白木刻《荔枝》入選在台灣展出的“大陸百人名版畫家聯展”。
1991年
4月,版畫作品《浪跡》、《深院》參加了由全國美協在北京主辦的“北京—台北當代版畫展”;
4月13日,香港《文匯報》“中國書畫”專欄以大版面專題介紹許欽松山水畫;
5月3日,《羊城晚報》發表了趙君謀文章《許欽松左右開弓》,介紹許欽松在版畫和中國畫方面的藝術成就;
5月4日至11日, “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澳門文化廣場展出;
6月,水印木刻《心花》獲“慶祝建黨70周年廣東省美展”銀獎、“91中國西湖美術節銀獎(版畫最高獎)”;
10月25日,個人展覽 “許欽松國畫新作展”在嶺南藝廊展出,展期至11月3日;
出版《廣東畫院畫家作品系列·許欽松》;
畫廊》第30期重點介紹了許欽松的木刻作品,陳少豐黃亦生撰寫了評論文章,同時還發表了許欽松的創作談《屑花雜拾》;
11月25日,《廣州日報》“書畫藝術”版在“畫家與畫”專欄里發表許欽松寫的文章《我畫中國畫》及中國山水畫《朝暉圖》和《沉寂》。
1992年
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版畫《浪跡》、《心花》、《深院》由全國美協作為“中國現代版畫展”作品送往美國、義大利等國巡迴展出;
版畫作品《潮的失落》及畫家資料編入國家重點出版項目大型叢書《當代中國·美術卷》中;
版畫作品《個個都是鐵肩膀》分別參加全國美協舉辦的“新中國版畫60周年作品展”和上海美術館主辦的“中國新興版畫60周年紀念展”;
版畫作品《誘惑》入選“全國紀念講話發表50周年美展”,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全國美展”;
出版《廣東美術家叢書——許欽松》(嶺南美術出版社);
8月13日,《南方日報》、第10期《廣東畫報》、第11期《美術》分別發表許欽松的木刻作品《晚年的康有為》;
10月,獲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2月23日,《羊城晚報》發表水印木刻作品《誘惑》。
1993年
2月底至3月初,應印度世界合作與文化關係協會邀請,由廣東省對外友協組團,許欽松和林墉、林抗生蘇華等隨團赴印度進行為期10天的訪問;
同月,版畫作品《心花》獲 “日本國·中國版畫獎勵會”金獎;
3月15日,接受泰國留中同學會的邀請,赴泰國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藝術交流和講學;
4月23日至30日,“許欽松山水畫展”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嘉華畫廊開幕,畫展展出畫家新創作的山水畫40件;
同月,作品《潮的失落》獲廣東省第四屆“魯迅文藝獎美術一等獎”;
5月16日《南方日報》發表許欽松文章《西邊那片天——一個畫家眼中的印度》,廣東電視台珠江台《早晨節目》欄目介紹了許欽松的藝術成就;
12月18日,《南方日報》發表國畫《萬壑爭流》;
在廣州舉辦“訪問印度作品聯展”。
1994年
《庇護下的小樹》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第十二屆全國版畫展”;
第45期《畫廊》專欄介紹許欽松的繪畫藝術;
9月4日,許欽松文章《鄉情濃於酒》發表於《羊城晚報》,版畫《庇護下的小樹》獲“廣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45周年美術作品展覽”銅獎;
11月1日,廣東電視台珠江台、嶺南台在《七彩繽紛賀台慶》專題節目里對許欽松作了介紹;
12月14日至31日,應香港榮寶齋的邀請,“許欽松畫展”在香港中環“榮寶齋畫廊”舉行;
訪印木刻《田野的風》、《路邊有清溪》和小散文《神秘·實在》發表於《隨筆》1994年第六期封三。
1995年
10月2日,《廣州日報》發表許欽松的文章《我只是我自己》以及國畫作品《秋泉琴韻》和《碧海銀浪》;
10月14日,《羊城晚報》發表許欽松的國畫作品《南海濤聲》;
11月,當選第六屆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996年
版畫作品《天音》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
出訪尼泊爾
3月9日,《羊城晚報》發表許欽松文章《除卻塵囂,留下澄徹》;
7月5日至10日,“潮汕行——廣東畫院攝影展”在廣東畫院二樓展廳舉行,作品《母子》獲銀獎;
9月20日至23日,應中山市益華百貨公司的邀請,在益華百貨廣場舉辦個人展覽“許欽松中國山水畫精品展”,各大新聞單位及港澳報刊作了報道;
11月10日至16日,作品參加由廣東省政協和廣東畫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書畫展”,展覽於中山圖書館舉辦。
1997年
1月,在國際潮人會議召開期間,由廣東有線電視台拍攝的專題片《許欽松的潮汕情懷》分別在汕頭電視台、廣東有線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播出,並獲中國電視學會專題片一等獎;
作品《潮的失落》、《心花》、《庇護下的小樹》、《一扇半開的窗——晚年的康有為》、《曉風殘月》(合作)為廣東美術館收藏;
7月11日《羊城晚報》發表許欽松的散文《風荷》。
1998年
被評為廣東省文聯各文藝家協會優秀中青年會員;
木刻作品《訪尼泊爾組畫》入選第十四屆全國版畫展;
4月,經廣東省直機關工會評選和省總工會審批,許欽松被授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4月13日,《南方日報》發表許欽松的文章《山前說山》及其國畫作品《掛壁飛泉圖》、《翠谷鳥鳴》;
9月,向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慶典贈畫,北大為其頒發了收藏證書和畫冊;
10月,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美協和廣東畫院聯合主辦的“許欽松版畫作品展”作為“廣東'98跨世紀之星藝術展演”活動之一,在廣東美術館舉行;
11月6日,木刻作品《訪尼泊爾組畫》中4幅參加在廣東美術館舉行的“98廣東版畫展”;
111月27日,《羊城晚報》發表許欽松的文章《共築一個家》;
12月,在廣東美術館舉辦 個人畫展“跨世紀之星——許欽松版畫展”;
出版《許欽松版畫集》。
1999年
1月10日,《南方日報》發表了許欽松的國畫作品《凈界》;
5月7日至13日,版畫入選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行的“中日版畫交流展”;
11月,為表彰許欽松在20世紀80—90年代為中國版畫事業所做出的貢獻,中國版畫家協會授予“魯迅版畫獎”,並頒發了證書和獎牌;
國畫作品《新月》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覽”;
版畫作品《心花》入編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優秀版畫家作品集1979—1999》。
2000年
任廣東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黨組成員;
1月16日至18日,廣東省美協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許欽松當選為第七屆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3月,木刻作品《訪尼泊爾組畫》(四幅,黑白木刻,1998年)入編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第十四屆全國版畫展作品集》;
4月1日,《南方日報》發表許欽松的短文《心音》;
9月30日,《南方日報》發表許欽松的國畫作品《山之夢》;
10月13日,版畫作品《緣》入選“第十五屆全國版畫展”,展期至11月5日;
12月16日至22日,作品入選“廣東省第二屆中國畫展”,在珠海舉行。
2001年
6月27日,版畫作品《馬克思·忘我地工作》入選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和“廣東省慶祝中國共產黨80周年美術作品展”,展期至7月8日;
8月25日,赴新疆採風至9月7日;
10月30日,國畫作品《江空容雲》入選 “全國畫院雙年展·首屆中國畫展”並編入同名畫冊,展期至11月8日;
12月30日《羊城晚報》發表許欽松的國畫作品《寒雲欲雪》。
2002年
任第十屆廣東省人大代表
6月8日至23日, 個人畫展“許欽松山水畫展”在廣東畫院展廳舉行,同時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許欽松山水畫集》;
9月17日,訪印版畫作品《田野的風》參加 “2002年廣東版畫展”;
9月26日,作品參加 “廣東省第三屆中國畫展”。
2003年
國畫作品《曉明》參加“第二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
1月,被推選為廣東省第十屆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委員;
6月,任“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籌委會副主任,負責具體工作;
9月,參加文化部派出的中國版畫家代表團赴俄羅斯進行學術交流和作品展覽;
10月,應文化部藝術人才中心邀請,赴台灣參加“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和“兩岸三地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等藝術交流和考察活動;
版畫作品《個個都是鐵肩膀》參加“人與人——廣東美術館中國現當代美術藏品專題展”;
個人畫展“許欽松山水畫展”先後在茂名市博物館、中山市美術館舉辦。同時,許欽松作了學術講座; 
國畫作品《秋高山氣清》、《探源圖》、《深山出清泉》等入編《嶺南新狀態國畫作品集》。
2004年
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選任理事;
9月15日至16日,代表廣東畫院赴上海參加由中央文化部召開的“全國畫院改革工作座談會”;
10月9日,任廣東畫院黨組書記。
2005年
當選第八屆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特邀參加“廣東省第四屆中國畫展”;
2005年第1期《中華名人》專欄介紹許欽松《藝術家——許欽松》;
被《全球通》雜誌評為“珠三角十年十傑”之一;
擔任《中華美術報》的高級藝術顧問;
3月,2005年第6期《全球通》雜誌刊登了《許欽松——中國畫苑嶺南松》的採訪報道;
3月21日,《信息時報》專欄介紹許欽松;
8月,作品《暗香》《天音》入編《當代嶺南名家名畫集萃》;
9月,作品《山水》發表於2005年第11期《美術觀察》;
9月,22日,《羊城晚報》發表《許欽松:有水準自然有市場》的專訪報道。
2006年
版畫作品《潮的失落》被評為“廣東美協50年50經典作品”之一;
1月13日,出席在中山紀念堂舉行的“廣東省文聯成立55周年慶典”活動;
1月20日,《羊城晚報》發表《做美術強省廣東還需頂尖大師——訪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的專訪報道;
1月29日,《南方日報》發表《許欽松:把近代史作重要題材》的講話;
2月26日,《廣州日報》發表《許欽松:在自由的天地里打造藝術精品》的採訪報道,並發表許欽松國畫《寒雲欲雪》、《浮雲隨風》和版畫《舞》等作品;
3月,擔任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的專家組成員,並就這項工作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的採訪;
版畫作品《潮的失落》、《心花》、《浪跡》等15幅版畫作品入編《個性圖式的背後——當代中青年版畫家透析》;
3月30日,文章《追求“佛”的境界》發表於《羊城晚報》。;
4月,赴日本、韓國寫生;
2006年第5期《書畫世界》專題介紹許欽松;
4月29日,文章《天趣天真天成》發表於《廣州日報》;
7月1日至5日,作品入選在佛山順德區致尚美術館舉辦的“全國六省(區)美協主席暨中國畫名家作品巡迴展”;
8月任“廣東省美協50周年美術作品展”評委;
8月15日,《南方都市報》刊登專訪許欽松的文章《你可能不知道的廣東美術——專訪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
9月4日,《新快報》發表文章《許欽松:寄靈秀和恢弘于山水間》及許欽松的國畫2幅;
9月23日,《美術報》發表《九大活動迎廣東美協50華誕——廣東省美協主席許欽松訪談錄》;
11月,國畫作品《雪嶺里皓光》參加在廣東美術館舉行的“廣東美協50年——廣東美術大展”;
11月10日至14日,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2月22日,文章《今天的動是為了明天的靜》發表於《新快報》;
12月23日,應邀出席在順德舉行的“2006年第三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開幕式。
2007年
任廣東畫院院長;
被評為“當代嶺南文化名人五十家”;
1月,版畫作品《潮的失落》入編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編的《廣東省美協50年經典作品提名集》;
1月14日,《南方都市報》專版介紹許欽松的版畫《潮的失落》和許欽松專訪,並刊評論文章以及畫家、評論家對該作品的點評;
1月24日,版畫作品《潮的失落》、文章《50年沉澱盡在2006許欽松:廣東美術先期進入“冷思考”》刊登於《廣州日報》;
2月12日,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民營經濟報》的《天下潮商》創刊號刊登《操刀入木三分,揮毫氣勢磅礴——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訪談》;
6月4日,被聘任為首批“廣東環保大使”;
7月,任“第二屆全國漆畫作品展覽”組織委員會副主任;
7月11日,被聘為“第16屆亞運會吉祥物評審專家”;
9月,理論文章《對廣東美術創作的幾點思考》發表於《美術》2007年第9期;
11月2日,作品應邀參加由廣州美院、廣東省美協、嶺南畫派紀念館聯合主辦的“兩岸三地嶺南畫派作品邀請展”,並被編入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畫集;
11月4日,國畫作品《嶺雲帶雨》刊登於《南方日報》;
11月10日,國畫作品《故園清音》刊登於《美術報》;
11月13日,創作一幅丈二的大幅山水畫作品《松嶺曉雲》,並參加在廣東美術館舉辦的“共沐藍天·共創和諧——廣東美術慈善創作大賽”;
11月14日,《南方都市報》發表採訪文章《共創和諧,為孤殘兒童創作藝術》以及《許欽松:藝術家做義賣不計其數》的採訪報道;
11月15日,被聘為廣州大學客座教授,廣州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
12月10日,文章《愛,讓世界和諧》、作品《松嶺曉雲》發表於《羊城晚報》;
版畫作品《教民們》被哈爾濱藝版畫博物院收藏;
被聘為廣州藝術博物院藝術顧問。
2008年
1月8日,國畫作品《初疑夜雨忽朝晴》刊登於《南方日報》;
1月29日,出席在廣東美術館舉辦的“劉海粟藝術回顧展”開幕式並講話;
4月5日至23日,作品參加“同一個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藝術大展”在廣東美術館隆重開幕,代表廣東美術界在開幕式致辭;
6月1日,參觀大型畫作《地慟·重生》創作現場圖片,該張圖片及文章《用畫筆喚醒真情與責任》分別發表於《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
6月6日,專訪《嶺南巨椽許欽松:為祖國山川立巨照》和國畫作品《煙波雲林》、《雙泉圖》發表於《廣州日報》;
6月28日,作為“同一個世界”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副團長前往俄羅斯訪問並採風寫生,至7月7日;
7月,版畫作品《個個都是鐵肩膀》、《踩波曲》、《江雨霏霏》、《踏谷歌》、《江村疏雨》、《教民們》、《潮的失落》、《天音》、《心花》、《泰姬陵》刊登於《美術》2008年第七期;
12月11日至13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許欽松正式當選為第七屆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2月18日,採訪文章《直掛雲帆犁藝海——廣東畫院院長、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新當選中國美協副主席》,發表於《廣州日報》。
2009年
在廣州美術學院創立“許欽松創作獎”,獎勵優秀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生;
1月8日,出席在 “廣東海外潮人聯誼會·第十五屆國際潮團聯誼會籌委會年會”,並被聘為名譽副會長;
3月,參加北京兩會
國畫作品《南粵春曉》懸掛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主會場外廳;
10月,國畫作品《高原甘雨》參加全國第十一屆美展中國畫展覽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1月,國畫作品《嶺雲帶雨》等57幅作品入編《象外之象——許欽松山水畫集》,部分作品在珠江美術館展出;
11月14日,訪談《經典見證 :改革者求新》刊登於《美術報》;
12月,名列 “潮人俊彥,星漢燦爛”名單中;
12月10日,“許欽松山水畫畫展”在珠江美術館開幕。
2010年
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參加第十一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並提交提案《倡導以主旋律為主導的“中國當代美術”》;
4月,國畫作品《甘雨過山》懸掛於世博會中國館貴賓廳;
5月,國畫作品《山水》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參加“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
6月24日,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小區參加廣州美術學院2010屆畢業典禮,並為獲得“許欽松創作獎”的學生頒發證書;
8月16日,《歐洲寫生作品8張》在全國政協禮堂展出,該作品編入《藝術之旅2009全國政協歐洲藝術考察寫生作品展集》;
9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迎亞運美術作品展”評選工作。
2011年
1月,國畫作品《南粵春曉》等48幅作品入編《年度大家·許欽松》(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一書;
4月,國畫作品《南粵春曉》等147幅作品入編《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名家·許欽松》;
6月,被中國國家畫院聘為院務委員和國畫院研究員;
7月,被聘為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組織委員會藝術指導委員會藝術顧問;
8月,國畫作品《硃砂沖哨口》在中國美術館參加由中國文化部主辦的“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美術作品展”;
11月,國畫作品《高原甘雨》、《斜照》、《九華暮色》在葡萄牙參加“水墨中國——中國當代國畫精品展”;
11月22日,赴京參加第九次全國文代會;
12月,任廣東藝術代表團團長帶隊赴台進行學術交流與寫生採風活動,應邀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廳創作巨幅山水作品《春嶺歸雲》。
2012年
3月7日,《羊城晚報》刊登題為“廣東藝術,大師今何在”的許欽松訪談文章;
3月10日,《美術報》刊登許欽松在2012全國“兩會”發表的觀點——“中國應設立‘藝術投資銀行’”;
《美術》刊登了許欽松的《山河正氣》等多幅中國畫作品和羅一平撰寫的藝術評論文章《吞吐大荒——許欽松的山水畫》;
4月8日,《南方日報》刊登許欽松的中國畫《春雲漫度》以及談藝術與生活的觀點;
4月15日,《南方日報》刊登了許欽松訪談文章《懷敬畏之心與時代對話》及作品;
4月17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首站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期至4月24日;
4月24日,《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刊登了“吳邦國參觀許欽松畫展”的消息;
4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許欽松的國畫作品《雲壑古道》以及其相關藝術評論文章《吞吐大荒 時代氣象——畫家許欽松和他的山水韻律》(李舫撰文);
5月29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二站在廣東美術館舉行,展期至6月28日;
531日,《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刊登了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省委常委、秘書長林木聲,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庹震,副省長雷於藍等陪同下到廣東美術館參觀“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的消息:《中國山水大氣派 嶺南畫派新高度》;
6月14日,國畫作品《嶺雲帶雨》授權於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使用;
6月19日,在北京陪同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參觀“全國政協委員書畫作品展”;
7月18日,被聘為“第二屆粵港澳促進理事會”副理事長;
12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參加“中華文明歷史題材作品”評選工作。
2013年
1月,中國畫作品參加在嶺南畫派紀念館舉辦的“當代嶺南中國畫年度展·2012”;
1月15日,出席廣東省“魯迅文藝獎頒獎儀式”及廣東省文藝界大聯歡活動;
2月6日,出席“2012感動廣東十大新聞人物”頒獎大會並致辭;
3月,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並提交建設“美麗鄉村”的提案;
5月19至22日,擔任中國美協代表團團長出訪象牙海岸,並組織《走進西非——紀念中科建交30周年當代中國畫精品展》;
9月13日,作品草圖《長江攬勝》入選 “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同月赴京參加“工程”創作草圖觀摩展與簽約儀式;
10月17日,帶領廣東畫院畫家與簽約畫家赴四川峨眉山、海螺溝燕子溝木格措、新都橋等地寫生,至26日;
10月18日,出席由四川省詩書畫院、廣東畫院主辦的“廣東畫院作品巡迴展·2013四川”在成都博物院併發言;
11月9日,個人畫展“許欽松山水畫展”在北京榮寶齋開幕,共展出2013年的山水新作103幅;
11月16日,出席廣州美術學院建校60周年並作為校友代表發言;
11月25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並高票再次當選第八屆中國美協副主席;
12月當選第七屆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2014年
被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月16日,在廣州日報發表觀點“做當代水墨不能割裂傳統”;
1月19日,在廣州日報海外版發表觀點“廣東人應該多說廣東的故事”;
1月20日,出席由《精品生活購物指南》主辦的“維精品 粵非凡 粵港澳時尚大賞”,獲非凡藝術成就獎;
2月10日,“1薦1——廣東省名家薦才行動”會議在廣東美術館貴賓室展開,主持了十位導師的第一次閉門會議
2月27日,主持廣東省文聯七屆二次全委會議暨2014年全省文聯工作會議;
4月26日,主持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畫院、廣東省美協主辦的大型美術人才選拔活動:“1薦1——廣東省美術名家薦才行動”媒體見面會;
4月29日,上午主持“1薦1——廣東省美術名家薦才行動”開幕式併發言,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美術》雜誌主編尚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庹震等出席展覽開幕式。下午,主持“1薦1”活動研討會;
5月10日,個人講座《求變與立新——嶺南畫派的精神傳承與畫學風格》在南方文交所舉行,從追溯嶺南畫派的歷史與討論畫派畫風形成的原因;
5月14日,赴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書畫室主任會議,並擔任書畫室副主任;
5月18日,國畫作品《朝雲出谷》、《谷底騰雲》、《清泉出谷》、《雲樹悠然》參加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山水精神主題展”;
6月2日,與龍瑞、牛克誠共同參加由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廣東省美協、廣東畫院、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主辦的“至尚文化論壇·論道山水”;
6月13日,在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組織並參與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美協聯合主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的第一輪評選工作;
6月30日,在廣州日報發表“大量收藏、深入研究、和藝術家交朋友是成長為鑒定家的三大‘法寶’”的觀點;
7月1日,國畫作品《海之召喚》、《昨夜春雨》參加“勃朗峰之夏——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當代中國畫作品展”(瑞士);
7月13日,國畫作品《谷底騰雲》參加“澄懷味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第三屆院展”;
7月13日至14日 在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第二輪評選工作;
7月15日,主持並參與了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美協聯合主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開幕式;
8月2日, 參加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主辦的“相守——廣東畫壇藝術伉儷展”開幕式;
8月4日 ,“大許問水”之對廣州市民飲水安全展開首次實地調研活動,之後半年的調研活動中所收錄的資料將在明年全國兩會期間以提案形式公布。新快報、羊城晚報分別作了跟蹤報道;
8月20日,國畫作品《朝雲出谷》、《谷底騰雲》、《清泉出谷》、《雲樹悠然》懸掛於“2014年APEC女性領袖峰會”主會場;
8月22日,上午出席APEC女性領袖峰會並為藝術展開幕發言、論壇一對一對話環節主題為“中國藝術的生命力”;下午出席由廣州省美術家協會、廣州美術學院、當代嶺南藝術中心主辦的“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開幕式併發言,國畫作品《嶺雲帶雨》參展;
8月26日,“許欽松山水精品展”在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私人銀行中心舉行;
8月28日,上午,國畫作品《秋澗晴和》參加由文化部、中國文聯、殘聯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助殘美術作品展”。下午,“大許問水”之許欽松邀請環保專家趕赴流溪河,佛山三水下陳村的西江取水泵站等地水源地取水化驗,這是由許欽松牽頭的“大許問水”系列調研活動的第二站;
9月15日,上午參加中國國家畫院教學中心2014年開學典禮,並正式在國家畫院開辦山水畫高級研修班,下午為首屆許欽松山水高研班學生授課;
9月23日,擔任組委會主任出席並主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美術館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后出席在珠島賓館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分片指導會”擔任指導會評委、同時為與會者解說自己的作品,並持續至24日;
9月29日,會見共青團省委書記池志雄並被授予“廣東省青年文藝家特聘顧問”;
10月13日,個人展覽“清泉撫石——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肇慶學院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肇慶學院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第一站;
10月17日,“大許問水”之南洲水廠實地調研自來水安全,這是由許欽松牽頭的“大許問水”系列調研活動的第三站;
10月22日,個人展覽“山林尚勤——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華南師範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第二站;
10月24日至26日,赴泰山寫生,為中南海創作泰山題材作品收集素材;
10月28日,參加“第九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文體藝術節”開幕活動,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廣州美術學院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第三站;
10月31日,下午在喬鑫拍賣集團舉辦“求變與立新——嶺南畫派的精神傳承和畫學風格”講座;
11月4日下午,個人展覽“晨曦沐光——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廣州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廣州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第四站;
11月7日,個人展覽“春風悠遠——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深圳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深圳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的第五站;
11月11日,出席由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舉辦的“與藝術上床——廣東當代中青年藝術展”開幕式併發言;
11月12日,出席第12屆廣東藝術節開幕儀式併發言;
11月20日,個人畫展“高嶺流風——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暨南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的第六站;
23日,到中山圖書館出席“同一個家園,同一個夢想——許欽松攜全國少年兒童優秀美術作品大展”開幕式併發言;
11月26日,帶領廣東畫院眾畫家到惠州龍門鎮調研龍門農民畫的創作情況並召開研討會;
12月4日,個人畫展“書齋遠望——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晚上舉辦“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華南農業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的第七站;
12月6日,到從化溫泉賓館參加廣東中國畫學會成立大會併發言;
12月7日,到河源萬綠湖調查湖水水質,這是由許欽松牽頭的“大許問水”系列調研活動的第四站;
12月11日,上午個人畫展“巨領流光——許欽松山水精品展”在廣東省南北方水墨藝術研究院開幕。下午個人畫展“逸山喬松——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山大學至善活動中心文化沙龍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中山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的第八站;
12月18日,上午個人畫展“高晴萬里——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華南理工大學當代藝術館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華南理工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的第九站。下午,到珠海古元美術館參加廣東畫院2014年學術提名展“複製的方式”並講話;
12月20日,參加潘鶴雕塑藝術院落成儀式併發言;
12月23日,赴澳門參加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蓮風雅韻——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作品展”並講話;
12月29日,到廣東省水利廳諮詢萬綠湖水何時引入廣州,這是由許欽松牽頭的“大許問水”系列調研活動的第五站;
12月31日,個人畫展“高嶺流風——許欽松山水精品展” 在梅州客家藝術中心舉辦,並在嘉應學院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嘉應學院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的第十站。
 
2015年
1月7日,到嶺南美術館參加“和風靜水,天朗氣清——楊家永水墨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
1月9日,帶領畫院領導班子到龍川縣進行扶貧工作
1月11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學員,華師研究生到茂名雲開山,湛江湖光岩寫生;
1月17日,到香港拜訪饒宗頤先生;
1月25日,到紅磚廠e5出席“萬重山——許欽松山水畫精品展暨青苗畫家計劃專家授課及品鑒會”並為青苗畫家舉辦講座;
1月30日,到白雲至尚美術館主辦的“洋洋得藝-乙未藝術嘉年華”開幕式併發言;
1月31日,到珠海市民大講堂為珠海書記及群眾舉辦個人學術講座;
2月1日,到花城美術館參加“山溪音韻—許欽松山水畫展”開幕式併發言,作品《春風化雨》等40餘幅參展;
3月15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出席“山水相行——廣東青年山水十二家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
3月20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出席“一花一世界——霍春陽花鳥畫展”開幕式併發言;
3月23日,個人“天地嘉游——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汕頭大學美術館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汕頭大學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第十一站;
3月27日,到育才中學為廣州市初高中美術教師舉辦個人講座;
4月15日,個人展覽“名川獨照——許欽松山水畫作品展”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舉辦,並開展“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學術講座,同日,在該院校設立“許欽松創作獎”。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站是“許欽松創作獎——高校巡迴系列活動”第十二站;
4月16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出席“病床上的速塑——潘鶴雕塑展”開幕式併發言;
4月26日,上午到廣東美術館參加“拙樸風骨——尚連壁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下午到廣州榮寶齋參加“相約花城——晁谷花鳥畫精品展”開幕式,到廣州塔參加“大化意象許欽松山水畫品鑒會“並與尚輝進行學術對話;
4月28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學員到南太行山萬仙山寫生;
5月7日,個人畫展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系列活動;
5月12日,到肇慶美術館舉辦“百家千場下基層,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講座;
5月13日,到華南師範學院參加“學院之光”展覽開幕式併發言;
5月16日,到廣東美術館出席“大道之道——賴少其百年藝術展”開幕式併發言;
5月20日,出席在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承辦的“2015屆華南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畢業展暨許欽松創作獎頒獎典禮”;
5月23日,到博羅參加美“力”改變世界,鄉村教師提升計劃(博羅站啟動儀式)併發言;
6月3日,作品《太行風雲》參加在中國美術館,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文化部藝術司主辦的“中國夢·太行魂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6月4日,到肇慶學院參加許欽松創作獎頒獎典禮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7月2日,到中央美術學院易英教授進行學術對話;
7月3日,參加2014年度中國國家畫院高級研修班畢業典禮併發言;
7月5日,參加由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主辦的“青春志——2015年度許欽松創作獎獲獎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
7月13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峰上行——2015年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太行山寫生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作品《山西崑山大河口寫生》等八幅作品參展;
7月13日至18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學生到羅浮山進行寫生創作;
8月
寫生作品《九華山勝景》等33幅參加由中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組委會、呼和浩特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溪山清濛——許欽松、陳良宗中國山水畫展”;
8月1日,到東莞市文聯市民大講堂舉辦“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新變革”學術講座;
8月5日,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到澳門威尼斯人參加墨彩情致第四屆中國水彩畫名家展並作為主禮嘉賓發言;
8月7日,到內蒙古博物院參加由其舉辦的“溪山清濛——許欽松、陳良宗中國山水畫展”開幕式併發言;
8月9至11日,赴內蒙古小井溝、清水河縣等地寫生;
8月14日,上午在雲浮迎賓館舉辦“百家千場下基層,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講座,下午到廣東美術館參加“銅牆鐵壁——抗戰中的民族責任”展覽開幕式;
7月22日,版畫作品《在那個年代》參加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的“鑄魂鑒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美術作品展”;
9月11日,到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參加“青春·巡航2015許欽松創作獎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
9月14日,到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參加中國國家畫院教學中心2015開學典禮並為工作室學員上課;
9月16日,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拜訪著名理論家郎紹君先生,兩人就山水畫的“筆墨”問題展開討論;
9月25日,到惠州博物館參加“雙清回望——何香凝藝術精品展”開幕式;
10月1日至2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學生到內蒙古老牛灣寫生;
10月3日,參加“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老牛灣寫生創作基地”揭牌儀式;
10月5日、6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學生到太原市晉源區店頭村、榆次城鄉結合部郭家堡寫生;
10月7日,出席在太原美術館舉辦的“溪山清濛——許欽松、陳良宗山水畫展”開幕式;
10月15日,出席在廣州美術學院舉辦的“揚時代之光——楊之光藝術研究展”開幕式;
10月26日,到雲南麗江、香格里拉虎跳峽等地採風寫生,為中華文明歷史題材創作《長江攬勝》收集素材,至11月1日結束;
11月11日,出席在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的“思想的先聲——廖冰兄百年藝術大展”開幕式併發言;
11月13日,到廣州亞運博物館擔任2015廣州馬拉松賽形象大使;
11月18日,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
11月19號,到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出席“深圳畫家畫深圳作品”開幕式並舉辦個人學術講座;
11月20號,受聘為暨南大學2015海外華人文化社團中華才藝(書畫)培訓班導師,並為學員授課;
11月,國畫作品《秋光》參加“首屆廣東省高校美術作品學員獎雙年展”;
11月23日,國畫作品《天路》、《山底》、《壁立千古》參加羊晚星海藝術基地“百名中國藝術名家”展;
11月25日,到茂名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精品展”,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
11月28日,國畫作品《谷底》參加惠州上臻藝術館“中國夢·惠州情·東坡緣,上臻園東坡文化藝術精品展”;
12月3日,到香港大會堂出席“當代嶺南畫派名家邀請展”開幕式併發言,作品《千岩聳峻》、《谷底》、《山頂雪光》、《月上天山》、《高可通天》、《山道》參展;
12月10日,到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參加“魅力海洋——廣東美術家海上絲綢之路創作展”開幕式併發言,作品《海的召喚》參展;
12月13日至26日,帶領長江攬勝拍攝團隊到重慶淶灘古鎮、二佛寺三峽博物館、夔門、巫峽小三峽、湖北巴東等地寫生創作,為《長江攬勝》作品收集素材;
12月27日,國畫作品《峭崖疊岫》、《山邊》、《山痕》、《崇山如疊》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國畫院、書法篆刻院、油畫院、版畫院、雕塑院、美術研究院、公共藝術院、青年畫院、藝術信息中心承辦的“寫意中國——2015中國國家畫院年展”。
2016年
1月15日,參加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演藝中心承辦的“百花迎春 2015中國文學藝術界春節大聯歡;
1月18日,在北京為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學員授課;
1月26日,到汕尾圖書館舉辦個人 “百家千場下基層藝術講座”之“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新變革”;
3月15號至18號,帶領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全體學員到雲南騰衝進行採風寫生活動;
3月19號,到肇慶學院學術報告廳居心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3月24號,到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 ,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3月29日,到暨南大學藝術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 ,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3月31日,到廣州藝術博物院參加《大岳涌雲》作品收藏儀式;
4月,《隴西初秋》、《隴西古道》、《隴西寫生》等五張作品參加《新絲路新起點——全國美術名家絲路行主題創作展覽》;
4月11日,到深圳大學美術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 ,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4月14日,到廣州美術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 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4月17日,作品《荒野遊雲》、《太行曉雲》參加由中國畫學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國畫節·中國畫學會理事精品展”;
4月,作品《太行風雲》、《嶺雲帶雨》等35幅作品在山東濰坊參加第六屆中國畫節之“吞吐大荒——許欽松中國畫作品展”;
4月29日,作品《山頂雪光》、《月上天山》等11幅作品參加由河南美術館舉辦的“墨品昧象·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
5月5日,到華南師範大學學術報告廳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 ,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5月6日,到廣州大學學術報告廳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寫生之路” ,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5月15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翰墨三友——許欽松、許裕長、許鴻基作品展”開幕式,作品《殘陽如血》、《寒林禪意》等30幅參展;
5月21日,到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個人大型展覽“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
5月23日,到上海中國畫院拜訪上海文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施大畏;
5月;作品《雲南獨龍江寫生》之一、之二參加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聯合主辦的“中國精神·中國夢——美麗鄉村行寫生採風作品展”;
6月6日,到澳門參加“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澳門”活動,作品《隴西古道》參展;
6月13日,上午到廣州美術學院評選許欽松創作獎,下午到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為省直機關單位舉辦個人學術講座“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新變革”;
6月14日,到廣東第二師範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畫寫生之路”,並在該校美術館舉辦個人寫生展覽;
6月19日,作品《忘我的工作》參加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作品展”;
6月20日,作品《太行風雲》參加在廣東文聯藝術館舉辦的“同心築夢 共促繁榮——廣州市文聯繫統幹部職工紀念建黨95周年暨長征勝利80周年詩書畫攝影展”;
6月20日,到廣東工業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跡化山川——我的山水畫寫生之路”;
6月21日,在廣州市亞博館“冠軍之家”舉辦個人學術講座“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新變革”;
7月1日,上午,到中國國家畫院參加高研班畢業典禮併發言,晚上,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2016年“許欽松創作獎”獲獎作品展暨廣東目標高校頒獎典禮;
作品《蒼山隱影》參加在法蘭西藝術院舉辦的“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展覽”;
7月5日,到上海中心大廈參加2016年度“許欽松創作獎”總評選;
7月7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二十四繁華有信——何水法花鳥畫展”開幕式併發言;
7月13日,到黃埔廣州航海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
7月17日,到廣州亞運會殘運會博物館參加廣州日報奧運採訪團出征儀式,暨廣州夢騎行隊“五環騎跡”穿越南北美、廣州奧運健兒助威團、廣州亞博館體育文化傳播團出征儀式;
8月5日,到廣州珠島賓館主持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工作會議;
8月6日,文章《寫生與創作的一些思考》發表於人民政協報,“華夏·翰墨版面”;
8月16日,國畫作品《春風化雨》參加在289藝術園區舉辦的“南方氣派——嶺南名家邀請展”;
8月18日,國畫作品《江雲經風起》、《山如黛煙氣涌動》、《山雲無邊》、《深山沉靜》、《雨過千峰》參加“越韻丹楓——越秀區文聯藝術顧問書畫展”;
9月3日,到西安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評選;
9月8日,到廣州美院美術館參加“理想與詩情——黃新波作品展”併發言;
9月12日,到北京參加中國國家畫院開學典禮並為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學員授課;
9月23日,籌備成立“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
9月26日,到廣州亞運會殘運會博物館參加廣東省體育美展評選;
9月27日,到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參加“中國風·南粵情廣東第二屆雕塑大展”開幕式併發言;
10月15日,國畫作品《曉雲出谷》參加由文化部,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10月17日、18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學員到蕉嶺寫生;
10月27日,到汕頭帝豪酒店參加中國畫學會第二屆理事代表大會;
10月28日,作品《春風化雨》、《天邊》、《天路》、《壁立千古》、《雲天無限》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2016年院展”;
11月8日、9日,到青海省沱沱河寫生;
11月14日,文章《精神不滅,奮鬥不止》發表於中央黨校歷史唯物主義學會黨建;
11月16日、17日,到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參加省美協換屆,當選第十屆廣東省美協名譽主席;
11月20日,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中華史詩美術大展”開幕式,作品《長江攬勝》參展,並永久陳列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11月30日,作為廣東代表團成員到北京參加第十次全國文代會;
12月4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三站在鄭州市河南美術館舉行,作品《因風浪漫》被河南美術館收藏;
12月8日 ,作品《煙嵐曉色》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美麗南方·廣西-中國美術作品展”;
12月10日,到廣東省文聯參加“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初選會”;
12月16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如是我聞——范揚畫展”開幕式;
12月20日,到廣州美術館參加“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美術作品展”開幕式;
12月23日,到廣東文聯藝術館參加廣東百年美術大展評選會;
12月9日,到越華畫院參加潮汕勝景圖開幕式,下午到惠州博物館參加“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展”暨“學無涯——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年度創作展開幕式”;
12月25日,國畫作品《谷底》參加深圳美術館成立三十周年作品展;
12月26日,作品《太行風雲》、《春風化雨》、《壁立千古》、《崇山如疊》、《高可通天》、《峭崖疊岫》、《山谷》、《山底》、《太行列雲》、《天路》參加在浙江美術館舉辦的“正大氣象——第四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
12月30日,上午到關山月美術館參加深圳畫院三十周年作品展,下午到旭生大廈參加2016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年會;
12月31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到流花湖公園寫生,至2017年1月1日。
2017年
1月9日,到明希奇藝術空間參加“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作品展”開幕式;
1月19日,寫生作品《郭亮村寫生》、《海螺溝寫生》、《燕子溝寫生途中所見》、《錫崖溝寫生》參加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美在生活——全國寫生藝術展”;
2月14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取諸懷抱——尚濤水墨作品展”及“無之所至——廖慧蘭藝術作品展”開幕式併發言;
3月3日,到北京參加兩會。提交議案《關於改革辦公模式的提案(遠程網路辦公和錯峰辦公)》、《關於網路直播平台監管的幾點建議》、《以粵語為例談關於地方方言保護的幾點建議》、《重視傳統文化在時代語境下的新型傳播模式研究》;
3月25日,到佛山新石灣美術館參加“大吉開新——嶺南名家書法邀請展”開幕式併發言;
4月14日,到山東濰坊參加第七屆中國節,個人畫展“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展”同時在第七屆中國畫節舉辦;
4月15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學院到南太行山寫生,至24日;
4月25日,到廣東技術師範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4月26日,到華南師範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4月27日,到廣東第二師範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5月8日,到珠江賓館舉辦參加中國美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並授課;
5月10日,上午到華南師範大學參加畢業典禮並為獲許欽松創作獎的學生頒獎;下午到深圳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5月12日,到肇慶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5月17日,上午到廣州美術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晚上到廣州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5月18日,到暨南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5月16日,在江西南昌濱江酒店參加中國美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並授課;
5月22日,到廣東工業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長風九萬里——我的巨幅山水畫創作思考”;
5月23日,到珠江賓館參加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換屆大會。同日,作品《崑崙暮色》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一帶一路主題美術精品展”;
5月27日,國畫作品《山野曉色》、《江河餘暉》參加有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畫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話藝術委員會“固本流遠——山水畫傳承學術邀請展”;
6月18日,上午到中國美術館召開廣東百年美術大展新聞發布會。下午到故宮博物研究院與餘輝先生進行學術對話;
6月27號,到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參加20年館慶;
7月6日,到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參加“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
7月7日,到中國美術館“其命惟新——廣東百年美術大展”進行布展工作指導;
7月10日,到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參加16屆高研班畢業典禮;
7月14日,上午在中國美術館參加“其命惟新——廣東百年美術大展”開幕式並致辭,下午在中國美術館參加“其命惟新——廣東百年美術大展”研討會,作品《高原甘雨》、《潮的失落》參展;
7月15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五站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行。作品《極目江天一望賒》被陝西省美術博物館收藏;
8月9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其命惟新——廣東百年美術大展”研討會;
8月17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六站在武漢美術館舉行,作品《寒空濕雲》被武漢美術館收藏;
8月25日,作品《秋嶺初晴》、《東山遠望》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和平發展,共圓夢想”全國名家作品邀請展;
9月8日,到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出席博士生開學典禮;
9月15日,到深圳出席繁榮發展深圳美術事業座談會;
9月25日,作品《月上天山》參加“2017•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同日,到汕頭博物館參加劉昌潮誕辰110周作品展;
10月1日,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參加“明園雅集——中國國家畫院中秋作品展”開幕式;
10月25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廣東美術館第四屆學委會會議並被聘為學委會主任;
10月30日,到全國政協書畫室參加嶺南書畫名家作品展;
10月31日,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關山無限——紀念關山月誕辰105周年作品展”開幕式;
11月2日,受聘為雲浮文化發展顧問並在雲浮藝術館舉辦個人講座;
11月9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中國美協首屆青年理論獎頒獎典禮並致辭;
11月25日,到茂名圖書館參加個人畫展“萬重山——許欽松山水畫展”開幕式並舉辦個人講座;
11月28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廣東美術館建館20周年系列活動”;
11月30日,作品《月上天山》、《千岩聳峻》參加在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舉辦的“思無盡——2016-17年度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教學成果展”;
12月1日,到珠島賓館參加“粵派批評工作室暨學術研討會”併發言;
12月4日,到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參加“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
12月12日,作品《山邊》、《峭崖疊岫》、《山道》、《太行列雲》參加在中國國畫畫院國展美術中心舉辦的“2017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年展國畫院作品展”;
12月21日,到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參加“北京·廣東畫院巡迴展”開幕式併發言;
12月27日,在南航參加“陽光南航,多彩家園”作品展併發言。作品《月上天山》、《千岩聳峻》、《崇山如疊》、《山痕》、《山中本無事》、《曉雲出谷》、《谷底騰雲》、《朝雲悠然》參展;
12月31日,作品《山中本無事》、《曉雲出谷》、《谷底騰雲》、《朝雲悠然》參加北京時代美術館“新中國美術家系列——中國國家畫院國畫作品展”,作品《雲橫秀嶺》、《空谷歸、人少青》參加“為人民而作——2017廣東省中國畫學會藝術顧問、會長作品展”。
2018年
1月5日,作品《秋雲滿坡》、《故鄉之海》參加宜春市美術館舉辦的“開春——宜春市美術館開館展暨中國名家作品邀請展”;
1月28日,到珠島賓館參加“許欽松、李勁堃藝術研討會”;
2月2日,到惠州博物館參加“未來已來——2017年許欽松創作獎總選作品展”開幕式;
3月18日,作品《山水》參加“時代華章——第二屆中國畫學會展”;
3月20日至26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學員到江西三清山寫生;
4月3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七站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晚上到澳門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
4月20日,到山東濰坊參加第八屆中國畫節,並舉辦個人展覽“廟堂松風——許欽松師生展”;
4月22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八站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並舉辦個人講座“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作品《清素白練》被關山月美術館收藏;
5月6日,到澄海參加隆都中學建校80周年校慶併發言;
5月17日,到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開個人講座“筆墨寫千秋——關於‘大筆墨觀’的現代詮釋”;
5月25日,到廣東第二師範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筆墨寫千秋——關於‘大筆墨觀’的現代詮釋”;
6月5日,到廣東工業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筆墨寫千秋——關於‘大筆墨觀’的現代詮釋”;
6月14日,到廣州大學舉辦個人學術講座“筆墨寫千秋——關於‘大筆墨觀’的現代詮釋”;
6月26日,到廣州美術學院舉辦個人學術講座“筆墨寫千秋——關於‘大筆墨觀’的現代詮釋”;
7月3日,到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參加高研班畢業典禮;
7月5日,到廣州大劇院參加許欽松創作獎最終評選及頒獎典禮;
7月13日,到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參加“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
7月21日,到北京東升匯美術館參加“山水薪傳——許欽松、范揚、盧禹舜、陳良宗、張金戈、劉宗石作品展”全國巡展(北京站)”;
7月31日,擔任藝術總監組織完成《珠江勝景圖》長卷參加中國美術館“大潮起珠江——廣東省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作品展”,同時展出的還有個人國畫作品《高原甘雨》;
8月4日,代表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到深圳華僑洲際大酒店參加由廣東省豪群基金會主辦的“為籃球公益吶喊”慈善盛宴,並捐贈作品;
8月10日,到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參加“南國書香節”揭幕,併發布個人書籍出版計劃;
8月17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九站在江蘇美術館舉行,並進行藝術交流會;
9月1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十站在重慶美術館舉行,並開展個人講座,作品《山村入夏多雷雨》被重慶美術館收藏;
9月14日,代表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到廣州保利中環廣場參加“開學季!藝術+公益第一課”專場活動,聯手青年藝術家,與現場困境兒童一起創作;
9月29日,作品《靜月》、《高丘之下必有浚谷》、《雲自開時意悠然》、《野雲閑漫》參加在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舉辦的“游無窮——2017-18年度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教學成果展”,同日,到珠海古元美術館參加“在現場-2018年度許欽松創作獎優秀作品展”並現場與眾學子分享經驗心得;
10月,寫生作品《柳州龍壁山江》、《柳州龍壁江邊峭壁》、《梧州白雲山公園雲峰亭》、《柳州龍潭公園》入選“綠水青山·廿四品”2018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山水畫學術展,並刊登在《戊戌集》年鑒;
10月15日,到深圳雅昌總部參與25周年紀念活動,並觀看中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特別藝術項目;
10月16日,接受“國家藝術基金——連環畫保護項目”專題採訪,梳理從事版畫創作以來的歷程及心得;
10月20日至30日,出訪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帶領中國國家畫院畫家參加“中國風格·中國國畫家畫院水墨藝術國際巡展”;
11月,作品《靜月》參加由天津畫院主辦的“新時代·新筆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11月1日,到嶺南畫派紀念館出席由廣東美術家協會、廣州美術學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廣東嶺南美術大展”併發言,傳遞了對新一代青年藝術家的寄寓;
11月7日,到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參加“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
11月9日,出席“華南師範大學八十五周年”校慶紀念活動之“思想者”雕塑揭幕儀式;
11月10日,帶領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學員到四川青城山寫生,至19日結束;
11月18日,書法作品《積善有餘慶 榮枯立可須》參加由廣東公益恤孤促進會主辦的第七屆“結善緣救病童”義拍義賣慈善互動,為2019年恤孤助學會“重症貧童救助項目籌集善款”;
11月23日,到廣東畫院參加《和諧越秀 五教同輝》國畫長卷展展覽揭幕,並為國畫長卷題字及發言;
11月28日,到廣州日報新址參加廣州日報66周年紀念活動即新社落成儀式,並揮毫;
12月7日,個人全國巡迴畫展“吞吐大荒”系列第十一站在山東美術館舉行,作品《屏間學練空中落》被山東美術館收藏;
12月9日,寫生作品《隴西和平鄉寫生》、《隴西黃寨村寫生》、《隴西黃寨村寫2》 、《隴西鎮和平鄉寫生》、《絲綢之路隴西古道寫生》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2018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採風寫生作品展”;
12月13日,在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接受《南方》雜誌專訪;
12月21日,到北京會議中心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至24日,被聘請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並於23日下午在中宣部接受中央領導接見;
12月28日,在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接受《新快報》專訪;
12月29日,到惠州陳良宗美術館參加“山水薪傳——作品全國巡迴展(惠州站)暨陳良宗美術館掛牌儀式”併發言;
12月30日,上午到惠州市博物館參加“建造一流城市·打造一流文化·惠鳳和暢——中小學生書畫惠州優秀作品展”開幕儀式併發言;下午到惠州陳良宗美術館與學生上課;晚上到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參加“泠泠七弦,悠悠東江”2019惠州新年音樂會。
2019年
1月5日,到廣東廣播電視台一樓會議廳參加2019粵港澳大灣區少年兒童書畫大賽暨第二屆許欽松少兒創意獎啟動儀式;
1月6日,到廣州圖書館參加2019廣東文化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廣東美術對未來美育工作應有的思考》;
1月7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哈姆庫好心茂名美術作品晉省展”開幕儀式併發言;
1月10日,到三亞紅樹林度假世界今日藝術匯參加“中國三亞藝術年展暨作品集首發儀式”,后參加以“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精神與三亞文化經濟發展思考”為主題的專題學術研討會;
1月15日,到北京中國職工之家參加中國文聯十屆四次全委會,至17日;
1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承辦的“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19春節大聯歡”;
1月19日,到廣東省文聯藝術館參加“‘美好大灣區,美麗粵港澳’大型書畫展”開幕儀式併發言;
1月22日,到廣東省團校白雲校區參加由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主辦的“鄉村教師培訓會暨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啟動儀式”;
2月2日,到廣州市越秀區西湖路、教育路一帶參加廣州市越秀花市開鑼儀式,並於西湖花市中心花壇參加名家新春揮毫活動,贈送“福”字給越秀區委、文聯,並於晚上到廣州花園酒店國際會議廳參加“2019廣州新年舞會”。同日,受聘為廣東省文化學會顧問,並接受聘書;
2月5日,到汕頭澄海音樂廳參加由中共汕頭市澄海區委、汕頭市澄海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廟堂松風——許欽松師生作品展”,這是許欽松首次攜學生回鄉展出。其中,作品《蓮峰晨暉》被汕頭市澄海區政府收藏;
2月18日,到廣州大廈參加“越秀春濃——2019年越秀地區文藝界名人新春聯歡”。同日,為母校澄海隆都中學捐贈書籍儀式在當地舉辦,總計捐贈珍貴書籍1228冊,並藏於母校圖書館許欽松校友藏書櫃中;
2月20日,受邀在南沙高爾夫球會宴會廳參加2019南沙文化會春茗;
2月24日,到廣東人民體育場觀看“2019廣府廟會重頭戲——廣府民俗文化巡演活動”,並出任2019廣府廟會“廣府文化推廣大使”,並坐花車巡遊,面向全球宣傳推廣廣府文化;
3月1日,到廣州東山賓館主持召開廣東省文聯七屆七次全委會;
3月2日,到廣州利嘉大廈給學生上課,至4日;
3月8日,中國畫作品《古道煙雲》作為江蘇省美術館的收藏作品參展“江蘇省美術館2018年度收藏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3月19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自然與田園——林豐俗的繪畫世界》畫展開幕式;
4月9日,帶領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學員到山西忻州河曲縣、五台山縣寫生,至21日結束。
4月16日,到北京上方美術館參加“‘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草圖評審會議,至18日;
4月23日,到廣州購書中心參加“‘領讀中國·書香嶺南’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併發言;
4月24日,帶領學生前往清遠英德連樟村寫生;
4月25日,到清遠英德連樟村參加“‘山水名城 嶺南綠都’全國名家走進清遠連樟村寫生創作活動啟動儀式”,並結束后帶領學生在當地寫生採風;
4月26日,到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參加“‘苦行探道’——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工作室師生優秀作品全國巡展(第九回)廣州站”開幕式,併發言。隨後,參加展覽研討會,就賈又福先生作品展開講述山水觀點;
4月27日,到星海音樂廳參加“2019茂名荔枝文化形象大使選拔賽廣州分賽區總決賽”;
4月28日,上午到廣州利嘉大廈參與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創作大畫的初稿討論。下午到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與賈又福先生就當下山水畫創作等問題展開學術探討;
5月7日,到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參加博士生複試工作會即博士生面試,至9日;
5月10日,上午到崔振寬美術館拜訪崔振寬先生,並與其討論山水畫創作,下午到西安美術學院參加“2019年度許欽松創作獎”研究生組校內評選,之後到劉文西工作室拜訪劉文西先生,並與其探討山水畫創作等問題,晚上在西安美術學院學術報告廳開設個人講座《前行的腳步——中國山水畫的新變革》;
5月11日,到佛山順德北滘文化中心參加“史文集、曹建華中國畫邀請展”開幕儀式,併發言;
5月14日,到廣州利嘉大廈給中國國家畫院學員上課,為學員的結業創作做點評;
5月16日,到北京萬壽賓館參加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員大會暨第十二屆理事會一次全體會議,併當選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為廣東省唯一一名入選的藝術家;
5月17日,上午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廣州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揭牌儀式,並出任榮譽會長;參加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至尚·星登場”系列之“生生不息:易國棟油畫作品展”開幕儀式,併發言。下午到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廣東省澄海商會第三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監事會就職典禮,並出任第三屆理事會榮譽會長;
7月5日至7月14日,“欽若蒼穹——許欽松山水畫展”全國巡展首站在四川美術館開幕;
11月6日至11月15日,“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精品展”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商務航空樓展出;
11月19日,受邀出席法國盧浮宮“達芬奇逝世500周年紀念特展”特展及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入口落成30周年晚宴;
12月6日至12月15日,“欽若蒼穹——許欽松山水畫展”全國巡展隆重亮相山西美術館;
12月6日,巨幅山水長卷《煙波萬里圖》亮相廣東畫院和廣東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廣東畫院建院60周年優秀作品展暨院史研究展”。
2020年
3月19日,作品《心花》在“花語@春風——廣東美術館迎春花木主題特展”展出;
5月10日,參加廣州文立方M³藝術空間“ 大家春暖 · 翰墨飄香 ” 當代院風系列展之當代大家中國畫精品鑒賞;
5月16日,參加廣東省當代陶瓷美術館、當代書法群芳館開館展暨“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現狀與未來走向”高峰論壇;
7月4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2020年度許欽松創作獎網路賽區評審;
7月7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2020年度許欽松創作獎全國總選評審;
7月25日,到廣州白雲機場出席2020年度許欽松創作獎全國總選優秀作品展開幕儀式,並致辭;
8月3日,受聘為廣東省文史館館員藝術組專家組組長;
8月11日,到肇慶市懷集縣連麥鎮文崗小學 參加“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懷集專場)” 啟動儀式,並為鄉村美術教師帶來《美術特色教學研究與實踐》專題講座;
8月15日—20日,以國內著名書畫家身份受邀至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開展“翰墨丹青繪隴南·文化扶貧奔小康”藝術創作活動;
8月21日 出席東莞市塘廈三正半山溫泉酒店舉行“三正杯”小家大愛——東莞市2020年度許欽松少兒創藝繪畫比賽獎的啟動儀式並致辭;
8月23日,“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展”在廣東省文化館展出;
8月25日,參加小家大愛——廣東省少年兒童繪畫比賽暨2020年度許欽松少兒創藝獎活動啟動儀式;
8月27日,到番禺博物館出席“藝啟美家”外來工子女夏令營畫展開幕儀式;
8月28日,受邀參加《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開館展“高峰之路——當代中國畫探索研究展”;
9月7日—16日,帶領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的學生們前往江西武功山、明月山、羊獅幕展開為期十天的寫生之行;
9月10日,由白雲機場文化藝術中心主辦、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承辦的“先生後浪——許欽松師生作品邀請展”在白雲國際機場一號航站樓展出;
9月18日,於從化荔博園出席“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從化站啟動儀式暨2020年度許欽松鄉村美術教師獎發布會”;
9月19日—24日,由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合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陝西省國畫院共同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喜迎建黨百年粵陝書畫名家延安行”採風寫生活動。許欽松作為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帶隊,一同參與畫家還有理事庄小尖、林藍、蔡擁華、張彥、黃唯理、黃國武、陳映欣、莫各伯、賈博鴻、關堅及陝西省國畫院張華、耿齊、韓勃正、釋一塵、郭禹池、曹波、張修安、喬建業;
9月26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承辦,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北京戴澤藝術工作室、北京原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支持的“見素抱樸——戴澤藝術展”在南岸至尚美術館開幕,許欽松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9月29日 由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惠州市文化館、惠州市博物館、惠州市讀者文化園承辦的“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惠州博物館開幕,展期為9月29日——10月15日。開幕式結束后許欽松還在惠州博物館舉辦了《品讀山水畫》文化惠民講座;
10月9日上午,許欽松在惠州橋東合江樓一樓美術館出席“不辭長作嶺南人”——林凱龍致敬蘇軾國畫展”開幕式並致辭;
10月9日下午 , 到惠州市中國畫學會藝術館出席“我和我的祖國——惠州青年藝術家培育計劃暨許欽松培育成果展”開幕儀式;
10月13日,在信宜市礪儒中學出席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信宜專場啟動儀式;
10月17日,到江蘇省美術館出席“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開幕儀式,《作畫先立意》、《無眠之海》等五幅作品參展;
接受廣州日報廣州亞運十周年專題採訪,“亞運精神常在,體育文化永存——許欽松解密廣州亞運開幕式”刊登於廣州日報2020年10月25日A6版;
11月4日,在星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廳參加“星海風華——2020年藝術實踐月開幕音樂會暨優秀師生綜合專場” 活動;
11月20日,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高明專場)在佛山市高明區楊和鎮楊和中心小學啟動。許欽松出席結業儀式並帶來《美術特色教學研究與實踐》專題講座;
11月26日,出席廣東省文聯成立70周年座談會;
11月28日,“筆象悟道——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工作室2019屆師生寫生邀請展”暨“山水畫寫生學術研討會”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隆重舉行;
11月30日,在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文化館參加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乳源專場)啟動儀式;
12月14日,許欽松參與首檔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綜藝《國潮粵品》的首場錄製;
12月15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揭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玉潤山川——陳良宗山水畫作品展”在揭陽中國玉都廣場二樓展出,許欽松出席展覽開幕式並致辭。
 
2021年
1月10日至3月30日,《嶺上彩雲》《春晴峭壁谷》和《雲漫廣宇》在“廣東畫院(新址)優秀作品展”中亮相;
2月12日,《光明日報》登載“全球共寫新春聯”專題,許欽松書“國士無雙,惟以丹心出大疫 人民有幸,且憑妙手報中華”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
4月8日至4月18日,“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展”在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展出;
5月18日,受聘羊晚集團首批13位文化顧問;
蔡迪支、許欽松於1981年合作的《曉風殘月》於5月18日22時34分在CCTV1綜合頻道《美術經典中的黨史》欄目播出;
5月30日至6月8日,《松泉清韻》等五幅作品在桂林畫院(美術館)“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中展出;
6月28日至7月11日,《延安楊家嶺毛主席故居》參展“廣東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
7月5日,參加2021年度許欽松創作獎目標高校——廣州美術學院作品評審;
7月14日,到嶺南師範學院美術學院作題為《品讀中國山水畫》講座;
7月15日,上午參加2021年度許欽松創作獎全國總選評審;晚上出席“世紀少年”——2021年度許欽松創作獎全國總選頒獎典禮,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7月20日,到關山月美術館出席“美美與共慈善展覽”開幕儀式;
7月23日,到廣東美術館參加“《20世紀中國水墨畫與宋雨桂藝術》”座談會;
8月4日,於南湖接受廣州日報記者關於“體育文化與藝術融合”的採訪;
8月13日至9月5日,《高原甘雨》在“同心協力寫丹青——中國美術館藏書畫界全國政協委員美術作品展”展出;
8月20日,到廣州·廣發銀行私人銀行出席“野曠天遙—許欽松山水畫精品展”開幕式,發表致辭並進行講座;
8月24日,新快報發布許欽松的專訪:《教育不應只在課本里,更應該在美術館、博物館和大自然里》;
下午到珠江賓館出席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召開2021年第二次理事長會議;
8月25日至9月7日,《曉山之泉》等四幅作品在“藝路風采——中國當代藝術名家學術邀請展”展出;
8月27日,到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南方分院出席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南方分院聘研究員儀式;
8月27日,到廣州三寓賓館出席“培根鑄魂 人人向美——美育課程與文化傳承高端論壇”;
9月11日,赴汕頭澄海中學參加“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澄海專場啟動儀式”並進行講座;
9月12日,到廣州利嘉大廈參加2021屆國家畫院許欽松中國山水畫高研班開班儀式;
9月15日至20日,前往寧夏參與全國政協書畫室委員寫生活動;
9月23日,出席2021ESMOD廣州·法國高等服裝設計學院畢業設計評審,擔任評委;
9月28日,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參加同文教育研究院學術高級顧問聘書頒發儀式;同日,出席“是立足境”——京廣兩地藝術家交流展開幕式;
10月12日,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工作室山水畫創作基地揭牌儀式暨“風格與時代”嶺南畫壇名家精品展在廣州市白雲區大匯展美術館舉行;
10月22日,出席“青松計劃·三正”東莞青年藝術家研修班開班儀式,並參與寫生至23日;
10月24日,接受中國美術報“高峰之路”欄目的採訪;
10月25日,接受珠江衛視“文化珠江”欄目的訪談;
《丹青嶺南:著名畫家許欽松》於11月1日22:00在珠江頻道《文化珠江》欄目播出;
11月12日,出席新華學院霖霖書院揭牌、是立足境——京廣兩地藝術家交流展開幕儀式;
11月16日至21日,帶領2021屆國家畫院許欽松中國山水畫高研班學院赴韶關雲髻山寫生;
11月22日,到廣東南岸至尚美術館參加少年兒童心向黨——2021年度許欽松少兒創藝獎廣州·佛山·江門三地優秀作品獎項評選活動;
11月30日,出席“人民戰士忠於黨—東莞市駐軍官兵退役軍人第二屆書畫攝影展”;
12月1日,到嶺南美術館出席墨華秋色——青松計劃·東莞青年藝術家寫生展開幕儀式;
12月2日,作品《雲境》參展“第七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在鄭州美術館(新館)展至2022年2月20日;
12月9日,到廣州商學院為師生作題為《品讀中國山水畫》的講座;
12月16日,出席三元里國家招商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12月29日,《南方》雜誌發布《許欽松的公益情懷》;
下午,參加廣東省文史館“嶺南文化進校園”活動,於廣東財經大學做學術講座《品讀中國山水畫》。
2022年
1 月 3 日,作品《南粵春曉》在 CCTV1 綜合頻道《美術經典中的黨史》欄目播出;
1 月 7 日,到陸豐市橋沖鎮參加陸豐“鄉村文化集市”開市儀式並致辭;
1 月 15 日,到廣州藝術博物院出席“高峰之路——當代中國畫寫意性探索研究展”開幕儀式;1 月 18 日,出席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青少年美育委員會工作座談會;
1 月 25 日,到中山紀念堂參加《春滿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主席團精品邀請展》開幕式。

藝術評論


崇山如疊 許欽松 中國畫 248cm×62cm 2015年
崇山如疊 許欽松 中國畫 248cm×62cm 2015年
臨界與超越
——許欽松山水畫的創造特徵
文/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許欽松於2012年春天在中國美術館的個人畫展,主要展示的是他山水畫的創作成果。這些年來,他在山水畫的探索已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美術界的同行們不僅看到了他在山水畫研究與創作上投入的持續熱情,使自己從一位著名的版畫家成功“轉型”為一位著名的山水畫家,更在他的山水畫創作道路和創作方法上看到了許多屬於他的突破與創新,為當代中國畫山水畫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當代中國畫正處在文化環境提供著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藝術思想觀念的活躍開放為中國畫的探索創新帶來了最為寬容的外部條件,但是,對於堅持嚴肅的學術精神的畫家來說,在自己藝術方向的選擇與學術追求的把握上,面臨的是更為嚴峻的時代挑戰。如何在觀念多元、形態豐富的當代美術現象中避開迷眼的亂花,堅持沉潛於探索,朝向藝術的深度追求和精神高點的建構,不僅需要充分的膽識,而且需要高遠的理想。許欽松在山水畫上持續的努力,首先在於他對山水畫藝術的當代發展抱以堅定的理想。當他從在創作上業已熟練的版畫領域轉攻山水畫的時候,他就把山水畫當作一個與美術的時代學術發展密切相關的課題,進行研究式的思考架構,在不斷的實踐環節中不斷地歸納總結,在走向自然與表現自然、感受生活與尋找自我的沉潛往複中穿梭。他的山水畫作品展開的是一方深厚而豐富的視界,以博大雄渾為美學基調的風格透溢出時代的精神品格,以結構樣式與筆墨語言的獨特性彰顯出他的個性,為當代中國畫山水畫提供了又一種嶄新的意境。
每個畫家在時代的大課題面前如何尋找和形成自己的藝術方式,是理論觀察與分析最為有意思的內容,已有許多評論文章介紹了許欽松的藝術特徵。在許欽松的作品面前,我的感受是,在他如此大量的作品後面,除了勤奮的藝術勞動之外,還有屬於他的思想境遇,也就是他在創作上臨處的實際狀況。在繼承傳統與走向當代的關係上,他處在認識的臨界點。他深知傳統的豐厚,在這個領域的投入,首先需要精研傳統,但作為當代畫家,更應該以當代人的情懷錶達當代的感受,追求藝術的當代面貌。正是在傳統與當代的臨界狀態也就是思想觀念的碰撞中,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動力。或者可以說,傳統與當代這對學術目標的關係,使他的創作有了思想的張力,這種張力在他作品的視覺形態中是可以感受到的。同樣,在他這些年走向生活、面對自然的過程中,自然之象與心靈之象又成為一個臨界點。在自然面前,他感受山川形貌,更在精神上統攝自然丘壑的氣勢與生機,在表達時緊緊抓住從自然山水向藝術造型的轉換。他長期生活在南方,但他卻經常遠足西部與北方,感受和描繪西部與北方的山水,以深邃和朴茂的“北派”山水為根基,在作品中構建大山大水的意境,在精神上透溢出抒詠萬古洪荒、生命不息的山水情懷。這種處於自然與心靈的臨界狀態,使他的作品既具有來自自然的發現,更有對自然物象的提純與精鍊,使之成為精神的符號。我感到,臨界與超越,可以說是許欽松藝術創造的重要特徵。
藝術創作終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藝術觀念和感受方式展開的過程中,伴隨著語言的發生和運用。山水畫從傳統到現實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一部山水畫筆墨語言的變遷史,其中包括了結構、樣式、造型、筆墨等因素,而最具有根本意義和作為明顯標誌的是筆墨。
在許欽松的作品上,可以看到取索構勢和經營布局的獨特性,這為他的作品構築起了內在的個性結構,但如何使這個結構骨架生長成有機的整體,則需要在筆墨語言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我看來,有三個特徵是他作品中獨有的追求。第一是黑白節奏。他的山水畫以黑色為主,少有色彩渲染,或以色彩為輔,因此,他的筆墨處理首先聚集於全畫的黑白關係上,也即墨色的濃淡和用墨留白上,把握墨色效果成為他的語言中心。很顯然,他的墨色特徵是十分鮮明的,在整體控制上追求現代感,注重形式的平面性強於縱深性,平面的墨色跌宕是主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方面,他深厚的版畫創作經驗起了作用,也可以說,他站在版畫和水墨的邊界上將二者的藝術形式特徵內在地通融起來。版畫的經驗在於處理畫面的黑白關係,而且主要是硬邊的黑白關係,但在水墨上,需要將黑白關係轉換成實與虛的關係。他在這種轉換中,自然地保留了如同版畫黑白關係的大開大合,使山水形象在光影中顯現,但同時以墨色的濃淡營造水墨氤氳的空氣感,這使得他的山水丘壑如同沉浸在瀰漫的氣息中,生成一種既剛健挺拔又連綿起伏如縷的氣象。第二是用筆的個性。許欽松深知筆墨的表達對於山水精神面貌的決定性意義,在對傳統筆墨程式、技法和風格的研習中,他傾心於北宋以來北派山水的塑造方法,追求以“見筆”帶動“見意”的路數。古人曾云:“筆為墨帥,墨為筆充”,如果說傳統古法中的“積墨”之法是山水造型的有效途徑的話,我以為,許欽松運用的是“積筆”之法。他行筆如運刀,重在落於實處,用累積的筆線與筆點一層層塑造丘壑,在線與點的交織中構成山水的骨架,使作品擁有深厚、雄渾的視覺元素,彰顯出內在的剛健精神,又有緊緊連綿的抒情詩意,這種“積筆為骨”堪稱許欽松在筆墨語言上的獨創,豐富了當代中國畫山水畫的表現力。第三是干潤相濟。他的作品保持了營造大山大水所需要的方正結構,有視覺上“干”的力量,同時,他又極為敏感於大自然的生機氣息,在“潤”的氣息表達上做細緻的文章,這在他處理山水丘壑和流雲的關係上尤其明顯。他深知中國畫“實”與“虛”的語言特徵,精心調整出每幅作品不同意味的虛實,用干潤相濟的筆墨使畫面充滿水墨氣韻。所有這些屬於形式技法的探索,也都表明他不僅在觀念上而且在筆墨語言上的“臨界”狀態。臨界,為他的藝術帶來了超越。
甚至可以認為許欽松的工作經歷和經驗也對他的藝術創造起著作用,這也是一種“臨界”,或可稱為“經驗的臨界”。許多年來,許欽松擔任著多種美術機構的組織管理工作,在工作崗位上幾乎始終處於繁忙的狀態。在社會文化發展特別是美術發展不斷趨於多樣觀念並存、多種風格互補的大勢中,需要有寬闊的視野和不斷增添的學養,才能做好美術的組織工作,更需要有寬闊的胸懷和豐富的經驗面對蓬勃發展但也時常讓人眼花繚亂的美術現實。在同行的眼中,許欽松是一位性格溫和,包容性很強並富有經驗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他長期的工作使他有機會接觸各種藝術現象,了解美術不同種類的特徵和展開的多樣形態,思考當代美術文化的各種問題。工作中的觀察與思考經過他的積累和釀化,充實了他的學養,豐富了他的思想內涵。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在從工作狀態進入創作狀態的時候能夠集中起自己整體的修養和能力,有計劃和有規律地去解決繪畫的實際問題。他選擇山水畫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在山水畫探索中貫穿著“大畫”的理想,他在已有的傳統與當代山水畫風格樣式之外獨闢蹊徑,可以說都與他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有某種關聯,尤其是他傾心和嚮往的大山水畫境界,更是一種站在時代前沿的文化胸懷的體現。
綜上所析,便自然地引發出許欽松山水畫在當代山水畫中的位置。在我看來,許欽松的山水畫首先有當代山水畫美學追求的共性特徵,他以堅定的理想駐守在山水畫的不懈探索中,從自然到精神,從造化到心源,可見其遵循著山水畫傳統的正道經典。他以研究性的方式破解山水畫筆墨語言的當代課題,從營構到表現,從寫實到寫意,實現了胸中丘壑的視覺表達。他以宏闊的視野審視山水畫藝術的歷史流變,從規律到個性,從學理到自由,使山水畫創作成為抒情表意的藝術文章……這些都是他自覺置身於山水畫變革創新的時代氛圍的必然結果。《周易》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國畫的歷史長河之所以奔流不竭,就在於不同時代的創造者能夠清醒地審視已有的傳統,在思想上處在傳統的樣式、經驗、法則與自我理想、追求、目標的臨界點上,以“窮”的狀態作為新的起點,知常求變,融通求新,在精神的深層次上實現創造性的超越。許欽松的山水畫之路,就在這樣一種即是觀念認識又是實踐方式的狀態之中,他的作品風格是鮮明的,在視覺上讓人看到了獨特性和屬於他的個性,但在藝術的精神上,他與“嶺南畫派”的地域傳統又有割不斷的聯繫,或者說這種聯繫不是由山水而山水的直接關聯,而是他長期的生活和感受於嶺南文化環境的自然體現。“嶺南畫派”作為一個歷史的現象和歷史概念,在山水領域並沒有充分的存在,但“嶺南畫派”所蘊含的精神內涵與美學樣式,卻在他的筆下自然地透溢出來。在這個意義上,“嶺南”與“當代”又是一個臨界點,他正準確地站在這個視覺形式與文化意義的臨界點上,形成自我的風格,由此成為“嶺南畫派”精神上的當代開拓者,為當代的“嶺南畫派”做出了有價值的建樹。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的藝術創造具有可資分析研究的價值,更有值得弘揚的價值與發展的期待。在他盛年所舉辦的這個展覽,將是他山水畫藝術進程新的起點。
2012年4月
壁立千古,2015,180x49cm,許欽松
壁立千古,2015,180x49cm,許欽松
回歸自然與超越傳統
——許欽松的山水畫
文/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
許欽松先生,青年時代就以黑白木刻《人人都有鐵肩膀》崛起畫壇,後來版畫題材的作品由人物轉為風景花鳥,版種由黑白木刻而水印木刻,不斷推出佳作,不斷獲取獎項,早已成為名聞遐邇的版畫家。然而,近十餘年來,他傾盡全力地投入中國山水畫的創作,對於他放棄版畫而畫水墨山水之舉,一開始人們的看法並不一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面貌新穎而精神高邁的山水畫,越畫越有特色,越畫越顯示出回歸自然中對傳統的超越,因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一部中國繪畫史,無論作品,還是畫論,都以山水畫為大宗,但其題材內容體現的精神境象,則多為 “四可”山水。所謂“四可”,即郭熙《林泉高致集》所稱的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不過他更重視后兩者,所謂“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正是這種山水畫,在宋代以後得到充分發展,大體反映了農業文明時代遠離鄉村來城市生存者的“鄉園之思”和“林泉之心”。然而,許欽松的山水畫,卻不從習以為常的“可游可居”著眼,而是致力於創造反思人與自然關係的大美之境。
他的山水畫,早期畫嶺東與嶺南的風光為多,清新明麗,綿密敏感。近十年間的作品,無論巨幅還是中等尺寸的方幅,都畫高山大川,山奔雲涌,群山萬壑,樹木蔥翠,光影閃動。畫中的山水與樹木,有南方的清麗淹潤,也有北方的雄偉壯麗,更有大西北的渾厚蒼茫。但是沒有舟橋寺塔,沒有茅屋板橋,沒有雞豚牛羊,沒有公路電線,更沒有高樓廣廈,總之渺無人煙。可以看出,他追求的山水境界,在於洪荒未辟,庄穆蒼茫,是宇宙自然的原生態,是沒有破壞、沒有開發的大朴不琢之美。
在實際生活中,人類與自然是矛盾的,不向自然索取,不開發自然,無以滿足人類物質生活的需要;一味開發又勢必破壞自然生態,最終危及人類的生存。在山水畫藝術中,不應該僅僅表彰人對自然的開發利用,也不應該滿足於記載創造歷史的千秋功業,山水畫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是人類永恆的精神家園。從這種認識出發,許欽松對“四可”功能的反思別有所見,他說“那種審美心態,在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上,還是人能得到什麼,還是以人的佔有為前提的。”正是這種不受束縛的見識,為他在創作上超越前人找到了突破口。
以往的美學家認為:“可游可居”的山水,不出城垣而坐窮泉壑,飽覽山光水色,如聞猿聲鳥啼,是對城市生活嚴重脫離自然的心理補充。當然,這種補充即使在當下,也仍然是需要的。然而許欽松的山水畫,不從這裡著眼,他不畫可以居住的林泉,不畫可以旅遊的名勝,他的山水境界,生機勃勃而沒有人跡往來,競秀爭流而沒有人間城郭。我問他:“你是怎麼想的?”他說:“人類對大自然越來越離不開,破壞也越來越大,畫中應該回到遠古,不是去住,是使精神有個安頓的地方。” 他不是以玩賞的態度對待自然,而是以平等的態度與神聖的自然對話。
人們對山水的玩賞態度,至少從北宋中期變得愈加明顯,這時的山水畫開始平易近人,讓人感到親和,不同於五代北宋初的大山堂堂,莊嚴肅穆。也許惟其如此,看許欽松的山水畫,總覺得與五代北宋初的傳統文脈息息相關。在他的畫中,人對自然的關係,是有一定距離感的,是只可遠觀不可佔有的,是人對自然的敬畏。如果熟悉六朝宗炳的《畫山水敘》,還會發現,許欽松的山水畫,發揚了宗炳“坐究四荒”“雲林森眇”“萬趣融其深思”的精神,亦即在廣闊無垠的山川中,畫家的神思因與宇宙精神相往來而獲得自由。這種大化之思與大美之境,可謂遙接早已失落的六朝傳統,並賦予了新的時代精神。
中國的山水畫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人格跡化的境界,都是在空間中展現的。不用說山山水水本來就存在於空間之中,就是畫家精神的外化也離不開空間。如何表現空間,從來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但相當時間以來,傳統中國畫的空間呈現手段都是三遠:“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後來,隨著手卷山水的發展,又有了黃公望提出的“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但是許欽松的山水畫,萬水千山,茫茫無際,境象極開闊,視界更寬廣,實際上在“三遠”與“闊遠”外,又多了“廣遠”。
古代人看山水,頂多站在高山上看,雖然文獻中有御風的列子,敦煌壁畫上有高翔的飛天,但都是想象。真正凌虛架空地看山水,獲得最廣大的視野,那是在有了飛機之後。人們坐上飛機,才獲得了沖雲直上一望千里的感受,感受是乘機者都有的,只有藝術家才能抓注這種美感給以表現,並賦予獨特的意蘊。許欽松的“廣遠”空間, 肇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尼泊爾之行,他在直升飛機上看下界山川,縱橫千里,杳遠無際,一路到地平線,他深感“這種感覺,還沒有人表達過,恰恰可以表達我們對山川博大、深遠、崇高、敬畏的感悟。”於是納入筆底中,畫境隨之別開生面。
許欽松山水畫中的 “廣遠”,是將視角極大地提升、延展、擴大,彷彿作者與觀者,凌空穿雲行駛,從更廣更寬的角度俯視大地山川的陰陽陶蒸與神奇瑰麗。他不是只畫空間的 “廣遠”,也以傳統的“高遠”“深遠”為補充,還與西方的焦點透視相結合。 西方的焦點透視,立腳點是固定的,視野有其局限,而傳統的中國畫,講求 “游觀”,講求多方位地觀察事物,移動視點,步移景換。許欽松說“焦點透視的方法,表現的是一個空間,我也不管是不是一個空間,把它打亂了,總是在裡面變化,比如怎麼樣從俯視慢慢變成平視,以至遠視”。實際上,他在空間處理上,靈活地運用了傳統因素與西洋因素,獲得了更自由的表現力。
20世紀以來的山水畫中,既有借古開今派,也有融合中西派,許欽松屬於後者。在他的山水畫中,傳統首先是 “天地大美”與“浩然正氣”,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其次是西法的引進及其與傳統的結合。這種結合,除去融入散點透視的焦點透視之外,還有幾個突出之點,一是點線造型的丘壑融入體面造型的丘壑之中; 二是水暈墨章的微妙靈動融入“以刀擬筆”的堅實有力之;三是以近乎傳統的、提示性的筆墨圖式的樹法融入近於西方的有較多真實感的山川的視覺幻象之中。上述的三個特點的形成,都離不開中西藝術觀念的交融,中西視覺元素的綜合,還有水墨畫對版畫表現力的借鑒。
確實,許欽松善於以中西的融合推動古今的承變。他的實踐表明,畫種的兼長,中西的交匯,可以打開眼界,有效擺脫成見,有助於在繼承傳統筆墨的同時,注入時代精神和現代審美經驗。他的山水畫,大而不空,有勢有質,既有高瞻遠矚的開闊視野,又突出腳踏實地的觀感,既講求大氣象、大境界、大筆墨,又不遺餘力地把握真切感受和關鍵細節,從而豐富了“借筆墨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 ”的藝術表現手段,形成了幾個特別值得關注的亮點,那就是風馳電掣的速度感、強烈而微妙的光影感、山體堅實渾厚的實體感和雲霧流走飄灑的細潤感。
看許欽松的某些山水畫,有時感到時光在迅速流逝,彷彿坐在跑車上,風景飛快地從身邊閃過。他以方向感很強的光照形態有節奏的重複,把握視覺、景物與光線在時間進程中的關係,成功地表現了速度感,這正是現代人才有的視覺經驗。看他的另些山水畫,還會感覺到山原上的天光與雲影,他沒有畫天上遮光的雲朵,卻在山野上畫出了雲影內外的晦明,畫出了分別映照在景物上的陽光與天光,這種細膩的觀察,這種新穎的表現,是古代和近當代水墨山水畫所沒有的。
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極少表現光,偶有例外者,也不是外光,而是發自茅舍與樹根的心靈之光,比如龔賢。近代山水畫家,依然不多表現光,有之則是李可染樹冠上的逆光。而許欽松則引進外光,不僅擅長通過光色的微妙變化表現不同季節乃至朝暮雨雪的時間調子,而且善畫高山之巔雲層之上反差極大的天光,讓人幾欲目眩神迷,對莊嚴肅穆的宇宙產生不可把握的神秘感,還善於畫來自峽穀穀底的強光,既把後面的高山照亮,又使前面的高山處於暗影中,不免生出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之感。
古代的山水畫,每每畫雲而不畫霧,畫雲也是意到而止,無意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會意功能,使山水畫中的不同成分有了固定的虛實,一般而言,山巒林木為實,雲與天水為虛。虛的雲有時只在襯托高山:“山欲高,雲霞鎖其腰”。於是,懶惰的畫家往往以虛藏拙,導致了畫雲的概念化,或以留白代替畫雲。許欽松畫中的雲,畫得極為生動,有厚有薄,或附山勢而行,或無心以出岫,或騰空而起,或鑽入樹叢,他非常善於表現雲霧與水分的關係,不僅畫出了披著霞光的白雲,而且畫出了水分飽滿的光霧。這變幻浮動的雲霧,遂使堅實沉穩的崇山峻岭變得氣韻靈動。
把“無常形而有常理”的雲霧,畫得如此生動,還在於他以實求虛,把虛無縹緲的雲霧畫在有真實感的山川丘壑之中。許欽松畫山石雲霧,得益於他師法造化,對於大山大水,他不只感性地觀察領會,而且對地形地貌的變遷做理性的思考,甚至收集科學資料。他筆下的山石,多斧劈皴刮鐵皴,但又以斷求連,積成塊面去描繪,把版畫塊面造型的堅實概括之美與積墨破墨的無限灰色地帶結合起來,畫雲霧更是發揮了淡墨中豐富的變化。在他的畫中,堅不可摧的山石與虛無飄渺的雲霧,既是黑與白的強烈對比,又是使灰色地帶簡潔而又豐富的追求。
在近現代美術史上,出現過不少這樣的畫家:他們自幼在家庭影響或鄉里熏陶下接觸並學習傳統的中國畫,青年時代經受國內外美術院校教育后開始從事油畫、版畫或水彩畫,並以此著名,稍後同時兼作國畫,甚至中年以後轉為單一的中國畫的創作。他們對傳統媒材的回歸,他們在探索中西交匯與古今結合中,每每開創出既來自傳統又頗有超越的新風貌。這種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出現的藝術史現象,不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屢見不鮮,就是在改革版開放的新時期,依然如是,劉海粟如油畫般的潑彩黃山,即出現在新時期。而許欽松的山水畫,亦是這方面的一個代表。
許欽松自幼在粵東接受了來自上海繪畫的熏陶,最早接觸的是中國畫,啟蒙繪畫讀物是《芥子園畫傳》,在入大學前他還臨摹過沈周、梅清、龔賢、石溪、石濤的作品,也學習過李可染、黃賓虹、陸儼少的藝術。不過稍長他已在地區美術班中,涉獵了油畫、版畫、水彩畫、宣傳畫,在廣州美院版畫系學習期間,更廣泛地接受學院派的素描、速寫、色彩的訓練,獲得了良好的基本功和全面的藝術素養,後來又長期從事版畫的創作。這種由國畫而西畫,由臨摹而寫生的藝術實踐,衝擊並修改了頭腦中的“既成圖式”,獲得藝術創造的活力。同時他還在與嶺南派前輩的接觸中,感悟並繼承了與時俱進的革新精神,進而在在中國畫山水中,發揚了融合中西的傳統。
年富力強又身負重任的許欽松先生,是一位有遠大抱負和開拓精神的畫家,他主張“繼承傳統的筆墨程式,應注入現代精神和現代審美的元素,方能生髮出新的鮮活的生命力”。他不僅重視中國山水畫精神性的優良傳統,又能夠在中西的互補和畫種的跨界中,開拓視野,豐富想象,拓展技法,因而能把版畫的塊面、黑白構成和西畫的色彩、光影、透視等造型手法與中國筆墨語言融合起來,在山水畫的出新上別開新徑。儘管他已經意識到:“眼中場景”還需進一步向“心中境象”提升,寫實的提煉與筆墨圖式的提煉還需進一步融合互動,但他已取得的成就,他的深入思考和積極實踐,不僅是值得稱讚的,也是富於啟示的。
潮的失落,許欽松,水印木刻,90x69cm,1989年
潮的失落,許欽松,水印木刻,90x69cm,1989年
大筆墨·大境界·大美之象──談許欽松先生的山水畫
文/羅一平(中山大學教授,美術學博士、教授、文博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美術館館長)
2008年2月,許欽松先生應邀為人民大會堂萬人會場外廳創作了巨幅山水《南粵春曉》,作品著力於建構一種“厚、穩、健、大”的意境,充沛著“氣”“力”之美,意象宏大,蒼茫渾厚,生機勃發,於雄奇之中又蘊涵細膩的情感。其山水形象不是簡單的自然物的再現,而是儒家“比德”美學觀的呈現,境界著意於儒家“浩然之氣”的審美價值指向——“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筆墨表達注重壯美而浪漫的意象,具有一種“宇宙意識”的大美之象。故而作品面世后獲得了中國美術界的高度的評價。
許先生的山水畫是以大筆墨寫出的一種大境界,作品具有一種大美之象,其意象是通過陳子昂式的“念天地之悠悠”那般蒼茫的境界而實現的,其審美價值指向先秦和建安風骨那樣的大美之質。許先生的山水畫多寫氣勢恢弘的宏大氣象,把浩大與深情集結於一,使人一眼望去,往往只見山勢而不見筆墨。因此,有人詬病其“無筆墨”。其實這是對筆墨本質的誤解。許先生的筆墨是一種“大筆墨”,它猶如萬里長城的磚石,當人們放眼看萬里長城時,見到的是它迴旋于山勢的宏偉氣象,很難看清那一塊塊的磚石。但是,如果沒有了那一塊塊的磚石,萬里長城的恢弘氣勢由何談起。這就是說,許先生的筆墨重在畫面境界的生動勃發而不在於小橋流水般的細微刻畫。然而,當你仔細觀看畫面中的微觀筆墨,即可發現,不僅筆法上極守法度,而且筆筆具有生動勃發的特質。更為可貴的是這些微觀筆墨集結在一起時,所具有的審美氣息、精神格調乃至勢態韻味,都與通篇畫幅的審美氣息、精神格調乃至勢態韻味保持一致性,其來龍去脈有條不紊,精神抖擻中氣脈貫通,和諧適目。
可以說,許先生對筆墨的理解不是表層的,而是在文化的深層結構上理解了筆墨精神——“朴散為器”,所以,我們絕對不可對他的“筆墨”做簡單的判釋。
許先生極為重視中國古代哲學在繪畫中的作用,但並不忽略、輕視甚至排斥感官的作用,而是通過對“大筆墨”的構成,追求“宇宙意識”觀照下的“詩意情懷”。他的作品構成了一種令人沉迷心醉的圖景:浪漫而壯麗,綽約而多姿;造境迷離奇幻:有皓月臨空如萬古明鏡,有流雲如浩淼湖水波光瀲灧;行筆沉著痛快,疾徐有致,氣象的剛健、峻朗之態與筆勢、筆意的婀娜意態相融成趣,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整體美,迴旋著一種純粹的中國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具有視覺聽覺化的特殊的美。其意態、品格、境界,或如屈鐵沉凝,或如閑雲出岫,或如怪石崢嶸,或如風搖花影,已經全然達到了所謂的“心中無筆,手中無筆,惟在意象”的境界。
許先生的山水畫不僅在“大筆墨”上將畫面氣息張揚得如英雄舞劍,筆墨符號具有“氣”“力”“情”的語言形態,而且在“小筆墨”中盡量釋放出自身內在的生命活力,將其處理得極得骨強、筋健、血活之法,有情有味,不僅有迴翔頓挫之姿,且頗具酣暢、灑脫、瑰麗之氣,充滿著特殊的情感符號屬性,具有“帶燥方潤”的美感,是有靈魂寄託而顯現一定精神特徵的活物。他的作品,無論是大筆墨還是小筆墨,筆法皆有翩翩欲飛之勢,總體感覺都是大意象的構成,氣象峻偉而雄強。故而,人們在閱讀他的作品時,能夠通過直觀感性的中介,在自我的審美心理中喚起一種與它的力結構相同的力的樣式。
許先生曾長期從事現代版畫創作,其“詩意情懷”自然地體現在他對現代版畫構成原理的分析、研究與探索、實驗上。他的作品比較重於章法結構的“妙運”,但最終起作用的仍然是宋學中的儒家氣息。他很清楚,章法結構若於儒家修養功夫欠失,作品便失骨骼,一旦無骨骼,作品的血肉丰神也即皮將不存。另外,他在用筆上講究“以筆擬刀”,線條如鑿似沖,具有勁、健、辣、澀等特徵。古人說,“書必有神、氣、骨、血、肉,此謂之五美,五者缺一,不為成書。”他的作品,正是在“以筆擬刀”之中,暗合了此五美,讓人觀之精神一振。
許先生在創作山水畫時持有三種態度:一是“述”。他通過學習傳統,把握先賢作品中的“明明之德”;二是“疏”。這是宋儒“格物致知”意義上的“行萬里路”,即在讀書、寫生式實證前提下對先賢的思想和作品中的義理有意味地提升;三是“作”。即通過藝術創造和藝術思維升華而將傳統今用。故而他的山水畫,以“宇宙意識”為中樞,將天道、人道、技法三極並建於一,表述了儒家哲學“君子比德”的大美之象;以“詩意情懷”為引導,將“大筆墨”與“小筆墨”運用得相得益彰,表達了對自身在自然、社會環境中生存狀態的一種理想化的生存感覺。其山水畫創作,不僅僅是關心對筆、墨、點、畫的審美感受,而更關注對自己內心情感、情緒的複雜性和多變性的準確把握和展示。具體而言,就是自己對這種情感、情緒的複雜性和多變性的自由抒發的新的發現以及新的體驗。所以,他的山水畫,既是一種儒家哲學以藝術的社會功能為主體,張揚“宇宙意識”的大美之象;也是一種自我生命形態與自我生命方向“詩意情懷”的獨特表述。
長江攬勝 480x680cm-2016-許欽松
長江攬勝 480x680cm-2016-許欽松
許欽松的地平線
---兼評“宏大抒情”的現實性
文/楊小彥
2012年是山水畫家許欽松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山水畫大展“吞吐大荒”,通過創作,有力地提升了嶺南畫學的整體水平。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展覽中,許欽松倡導了一種全新的山水風格,我稱之為“宏大抒情”,具體體現是以大山大水為對象,走雄強壯闊之一路,以對應於偉大的時代,發出盛世的強音。從新中國藝術發展的歷程看,“宏大抒情”是繼現實主義之“宏大敘事”之後的一項重大收穫,是在思想解放運動的洗禮中,深刻總結過往藝術在風格上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捨棄空洞的浪漫主義,在回歸傳統山水精神的前提下,結合對時代發展的認識,而合情合理的自然結果。
我曾經撰文指出,許欽松的山水畫所追求的是一種存在於宇宙間的大美,不駐留局部,不守望虛無,以營造天地造化為本業,極盡蒼穹,探索對應於中國崛起之現實的圖像樣式。“宏大抒情”之形成,既是畫家本性之使然,更是時代發展之要求。
中國傳統山水之所以能夠立足於世界藝術之林,其價值觀是其中所表露的對生命交替流逝的千古情懷,是人類面對自然生生不息之運動所發出的普世詠嘆,所謂“四時興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所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謂“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所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正是指此風貌與骨相,否則,“遷想妙得”與“臥遊暢神”就成為不可理喻的囈語。
許欽松很早就在從事山水畫的創作,早期實踐多在畫室之中,作為一種風格探索,一種個人實踐,一種深度思考,是自我尋覓的藝術方式。有趣的是,在那個年代,許欽松多以版畫家的身份出現,其版畫作品,更多的是表達一種細微的體認,一種溫和向上的人生態度,一種蘊藉身心的行動哲理。可他在自己的畫室里,於大山大水的塗抹與皴擦之中,其立志則放在壯闊的意境、三遠結合的視野與時代的韻味上。許欽松早期很少將其實驗性的山水示人,是因為那個年代他的探索還沒有最後完成。他的希望是突破眼下中國山水畫的抒情格局,他的念想是定位山水的時代氣質,而不僅僅是山水那麼簡單。那個時期許欽松的山水實驗,其中之重要性已開始顯露,那就是對“宏觀”與“氣勢”的獨特處理,以對應於天地之大美。從這一時期許欽松的整體藝術實踐看,他的版畫偏於“微觀”,恰與山水中的“宏觀”相互依存,完整地體現了藝術家看待藝術的基本態度。一旦山水風格出位成立,筆墨精妙圓熟,就義無反顧地展現出來,體現了一種宏觀的氣度,以影響世人。
就許欽松的山水畫看,他自覺地讓筆墨上升為繪畫本身,上升為風格的一種內涵,並以此為語言,表達其對營造山水意境的深切感受。這一感受,顯然不是僅僅靠構圖就能夠解決的,也不是完全依賴於筆精墨妙。以許欽松的才智與實踐看,他要解決這些個技術問題並不困難。要知道,在山水畫領域,不少畫家仍然把這一傳統品種看作是筆墨的承載體,從中解決的問題是,能否創出與古人相比美的視覺效果,而忽略了時代精神本身。某種意義看,這樣一種畫路,很難想象能否推陳出新。許欽松的實踐卻是相反,站在今天的立場上,以一種大無畏的為我所用的氣度,用古人之所用,卻把眼光放在當下,讓山水畫灌輸一種時代的現實性。這一點恰是許欽松之為許欽松之價值所在。我曾經多次與許欽松對談,了解他的創作思路,發現他一開始就不安分在技術層面,而是自覺地把山水的高遠和自然的宏偉相聯繫,好去尋求一種對境界的全新認識。許欽松長期以來所苦惱的,所熱心的,所執著的,正是宏觀的抒情本身。千百人都在畫山水,從技術上說,山水的不二法門先是黃賓虹,接著是石濤。近人少有人能夠超越這兩者。復古者中,笨拙一點的,以四王為歸結;靈氣一點的,則上溯董其昌,再直追黃山谷,儘管難以達到其高度。這是畫山水的基本道路,也包含了傳統山水的若干法則。如果許欽松以這一路向為目標,坦率說,任他怎麼畫,也不會有眼下的成就。許欽松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在某種程度上捨棄了這一慣常的山水方法,而把重心放在“宏大抒情”之上。用我現在的話來說,他一開始就試圖尋找和建立一種壯闊的抒情的方式,以求在山水中有時代的痕迹,有時代的表現,有時代的精神。我稱許欽松的這一方式為“宏大抒情”,為當代山水畫風格中所少見。
顯然,許欽松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傳統筆墨,包括對古人造境的體會。他去除多年存在於嶺南山水那種局限於地貌造型的慣習方式,讓筆法與墨色上升為主角,以造境為主要突破方向。是他較為早期的山水作品中,我們完全可以體認到的畫家的努力,他一直在協調手、心、筆三者的關係,用心體會,以手摹心,用心運筆,從而在畫面上形成一種渾然的狀態。許欽松比較早就意識到,一種本來屬於山水的靈魂,一種因這靈魂而爆發的雄強力量,正在無數案頭擺設的小打小鬧中,在所謂追求地域化和地區化風格的小家子氣當中,正一點一滴地消失。他之創作山水的根本動力是,他似乎把這消失的靈魂,一種屬於大山大水的偉大靈魂,重新尋找回來,並且賦予其一種空前的力量,讓其與飛躍的時代合拍!他有一種招魂般的使命感。他的巨幅山水作品,從某種意義看,恰似招魂的幡,因其心動而顯示出少有的偉岸,少有的昂奮,少有的轟鳴。
正是這樣一種招魂般的自許與期望,使許欽松的內心翻湧著迥異於南方地貌的自然情懷。他認為,山水的本質就是宏偉。他希望能夠創造出一種與宏偉並肩的境界,來和一個偉大的時代相對應。許欽松就這樣,穿過南方起伏的丘陵,穿過中原廣闊的田野,淌過潤物有聲的溪流,而站在自我內心壯闊的平台上,注視著宏偉的地平線。這是他的地平線,許欽松式的“宏大抒情”的地平線。這也是中國的地平線,中國立於全球化峰巔之上的地平線。
地平線本身,在我看來,可能是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一個關鍵因素。巫鴻在《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一文中就有力地提醒我們,中國傳統繪畫,如果以“跡”為其主題,可以分為“神跡”、“古迹”、“遺跡”和“勝跡”四個類型:“神跡”表現一種越過歷史的超自然事件,“古迹”與某一歷史事件有關,“遺跡”象徵著新近的逝者,“勝跡”則從屬於永恆不息的現在。而在具體討論“勝跡”時,巫鴻指出:“勝跡並不是某個單一的‘跡’,而是一個永恆的‘所’(place),吸引著一代代遊客的詠嘆,成為文藝再現與銘記的不倦主題。”[2]
顯然,巫鴻是在討論古代山水繪畫中與歷史記憶有關的母題及其含義,著重揭示蘊含其中的觀看方式,以及這一方式與時代的具體關係。在他看來,表達宏大的山水,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所在,更不局限於具體的地貌特徵,它所表達的,是一個可供銘記的主題。
台灣學者石守謙在先於巫鴻的研究中,用“避居山水”來討論文徵明的山水風格。在《失意文士的避居山水—論16世紀山水畫中的文派風格》一文里,石守謙注意到了中晚年文徵明在創製山水中的一種“內旋”的立軸式風格:“大約在1530年,文徵明完成了現存密執根大學的《山水》立軸。這件細長的山水立軸或許可以說是文徵明在經過對王蒙山水傳統的深入理解之後,首次正式地轉化出他自己的山水畫觀念的見證。”[3] 在給出文徵明山水畫變法的大要之後,石守謙繼續寫道:“畫家在此呈現了一個十分繁密的山景,只在構圖的上下兩端留下極有限的空白來交代天空和河流。而在整個山體的處理上,文徵明則使用了細緻的筆皺,以營造山石的高度複雜的結構和一種如網狀的質面感。這種繁複的技法,看來似乎有點格式化的現象,但是卻沒有因之造成整個山水表現的靜滯感。透過將畫中各大塊山體之內小單位的不同傾斜角度的安排,文徵明倒在畫中創造了一個由下向上,不斷上升而又同時向中央內旋的優雅動勢。”
從意義訴求看,許欽松的大山大水,在精神層面上接近“勝跡”,而又比巫鴻所舉例子更接近其所生活的時代,因而也就更具有時代的意義。從趣味上判斷,許欽松顯然是不會滿足於以文徵明為代表的那種傳統文人意趣的路子,有意營造一種扭曲而複雜的構圖,以達成一種內儉。他的實踐正好相反,讓文式的內旋打開,變成居高臨下的開闊的天際線,以一種激越和雄視千古的情懷,一變幽閉的空間為“宏觀抒情”,並讓這抒情落實到時代層面,從而完成山水從傳統轉身現代。從某種意義看,許欽松所做的是一個華麗的轉身。這一轉身,成就了新派山水的成就。之所以如此,恰恰是因為時代大變,遭逢盛世,無須像古人那樣鬱結在心,愁腸百斷。這體現在許欽松的山水中,就有了一以貫之的宏大,是一曲高歌,嘹亮而又餘音了了。
談起許欽松的變法,我想起了蘇軾和蘇轍這兩位宋代詩人,他們提出了繪畫要“貴真空而不貴頑空”,以為“頑空”指各種具體物象,比如花木樹石等等,而“真空”則指天地渾然之氣。蘇軾認為,山水要遵從“常理”,表達“真空”之質,不必拘泥於“常形”,被各種“頑空”所約制。這也是他所提倡的“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具體意思。按他的意思,是山水畫要合於造化,不能相反。
許欽松所成就的山水畫中的“宏大抒情”,既擺脫地域的束縛,不以狹義之景觀為對象,又把視野拉開,視角提高,以高遠為原則,以造境為準的,從而印證了自然的永恆,更印證了當下中國的全面崛起。境界上看,許欽松的山水是“抒情”的;從對應於偉大時代的角度看,他的山水又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兩相結合,就形成了“宏大抒情”這樣一種風格。顯然,“宏大抒情”本身並不止於山水,而是包含著藝術與時代的全新關係這樣一個當下的命題。從這一點看,許欽松的山水,他在其作品中所歸納的壯闊的地平線,又具有當代藝術的全部價值,而歸於當下中國文化與精神表達的序列,伴隨著中國的強大,而獲得時代的迴音與世界的公認。
2013年1月草於加拿大溫哥華,3月修改於廣州祈福新村“俯仰居”
大岳涌雲,239×600cm,許欽松,2016年
大岳涌雲,239×600cm,許欽松,2016年
激情山水
文/易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許欽松的山水畫是大山大水,氣勢磅礴,撼人心魄。初看他的畫覺得非常傳統,既有古人的傳統,也有嶺南派的傳統。但又不是完全的傳統,他畫出了許多自己的東西。傳統是離不開的,而且被視為國畫創作的基礎,基礎越好,傳統越深厚,越有創造力。實際上,基礎和傳統只是一方面,如果走不出傳統,就談不上創造,真正的創造是傳統基礎上的發展。許欽松的山水畫有傳統的基礎,但也有創造性的發展。
創造有主動和被動之分。主動即有意識地創造,力求變革,畫出自己的面貌。被動即是不自覺的,順其自然,隨心所欲。這有點像康定斯基對抽象的劃分,冷抽象和熱抽象,分析的抽象與表現的抽象。這體現為理性和表現的這兩種因素在許欽松的畫中都存在。藝術的生命在於個性,一味的傳統不會有個性,只會有程式和套路。個性在形式上體現出來,亦為風格。也就是說,只有在形式上不同於以往,不同於一般,才會有個性。許欽松的畫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有理性的支持,又有感性的使然,充分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不過,正由於他是從傳統走出來的,傳統往往遮蔽了他的個性,要把他的個性從他的“宏大敘事”中閱讀出來。
個性在這兒不是指個人品質或個人性格,而是指其作品的與眾不同之處。許欽松的山水畫有某種現代感,這不僅是說他的畫不同於傳統筆墨,而且還體現了現代社會的視覺經驗。在他的畫中筆和墨不在自身的趣味,而在整體的關係,猶如現代藝術與古典藝術的關係。許欽松少用彩墨,大多以濃墨畫山,形式緊湊厚重。他畫的山在傳統山水中少見,幾何形的構造,明暗的造型,淡化筆墨層次,強化體積關係。環境的表現和明暗的運用,很有些嶺南畫派的味道,其實更重要的還在於他的版畫的經驗。中國的版畫學習,都是以西畫為主,尤其是木刻,黑白關係是主要的語言。在許欽松的山水中,也有灰色的過渡,主要體現為少量的淡墨和樹木的處理,但黑白關係構成畫面的視覺主體。每個塊面都是簡約的,沒有豐富的層次,猶如單一的色塊,每一色塊依賴於其他色塊的關係而存在。
西畫中的明暗和山水畫的雲氣非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一個是厚重的實體,明暗造成山川的體積感,一個是想象的虛構,在畫面上呈現為白的底色。明暗雖然加強了山的真實感,但群山的構成仍然是傳統的高遠手法,這也是真實與虛幻的結合。其實這中間沒有真實的邏輯和傳統的參照,而在於色塊之間的關係,明暗在山體上的反差和山間雲氣的通透,都起到切割空間的作用,色塊之間和黑白之間的節奏和對比構成明確的視覺張力,使畫面達到恢宏的氣勢。如2006年的作品《斜照》,作品分三個層次展開,前景、中景和遠景,中景以水平構成為主,淡墨畫出的山川河流,猶似遠景的處理,最前方是焦墨的岩石,襯托出淺淡的中景,似乎已是一個完整的構圖和景色。大片的空白分割了中景和遠景,濃墨畫出的群峰如橫空出世,斜照的光線輝映山峰,勾畫出山峰堅實的輪廓。按照西畫的原理,現實空間的景物應根據近大遠小、近重遠輕、近實遠虛的關係來表現。在光線的作用下,山峰畫得如油畫的效果,突破了水墨畫的一般畫法,但它又是在遠景的位置上向前突出,前景反而成為襯托,這種關係似乎又回歸了中國畫的傳統。實際上,整個畫面的重點在於各種關係的綜合與構成,就像一幅抽象畫一樣,不在於物象的真實,而在於物象之間的關係,在於運動、節奏、對比與和諧。在這中間很難分清楚畫家是更多地把握了傳統山水的精妙,還是把西畫的原理和現代藝術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率性是許欽松的另一個特點,如他在畫中所記:“擱筆休業,北窗無事,隔歲宿墨在旁,不覺畫興勃發,展紙揮寫,略覺有渾圓之意”。率性的意義在於藝術家的本質力量的顯現,在程式與規則的控制下,本質往往被消解和遮蓋。按照藝術心理學的理論,藝術家在圖像創造之前,已經有一個預成的圖式潛在地支配圖像的製造。這個潛意識中的心理圖式主要由先天的視覺感受和早期的藝術教育所構成,兩者相互作用,對既定的規範做出修正,達成新的視覺圖像。如果說許欽松的作品在章法上有更多的理性的思考與安排,在構成形象的筆法上則更多地顯現出他的率性,即預成圖式的作用。許欽松的用筆顯然有自己的獨創,不走古人的程序,而是自成一體。首先是為了塑造形象的需要,根據對象的結構來用筆,或干或濕,或抹或點,有時隱藏於對象之中,有時跳出來顯現自己的品格。像這樣的大型山水畫,很多人都是力追古人,調動一切傳統筆墨來舊瓶裝新酒。許欽松其實有深厚的傳統功底,在《南粵春曉》(2008)和《翠嶺新晴》(2010)這樣的畫中體現得很明顯,不過,雖然傳統畫法很到位,但個性卻不是很鮮明。在率性的狀況下,解除了程式的束縛,許欽松的才華才能充分發揮,潛在的個人氣質從形式上體現出來。一旦放開來畫,就會完全脫離傳統,展露自己的氣質。2001年的作品《清光》有這樣的記述:“過天山,進腹地,車轉路回處,頓見此景,驚呼再驚呼,匆匆記之,現略寫其境,度眼景化心境,不知成否。”畫面上墨色交錯,筆意縱橫,群山奔涌,真是像在速度之中看到的風景。許欽松在這兒是採用自己的技法,大筆的拖掃造成強烈的動感,強勁的筆觸構成堅實的對象。傳統山水的皴擦點染在這兒都不存在,只有反映了他的個人氣質的筆墨形式的盡情發揮。決定這種表現的是預成圖式,潛在的學習經歷和藝術經驗在無意識中深刻地影響現時的發揮。
許欽松不是一般地借鑒西畫的畫法,那樣會顯得刻板與生硬,他是讓他曾經擁有的東西自然流露出來,在激情中表現出來。個性與程式相碰撞,現代與傳統相融合,形成許欽松的獨特風格。

作品欣賞


許欽松作品集1 16張
許欽松作品集1
許欽松作品集2 6張
許欽松作品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