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片

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氨氯地平片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可治療高血壓與心絞痛

藥品類別


抗心絞痛葯

適應癥狀


(1)高血壓(單獨或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
(2)心絞痛:尤其自發性心絞痛(單獨或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性狀:

藥理毒理


氨氯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或慢通道阻滯劑)。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縮依賴於細胞外鈣離子通過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本品選擇性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對平滑肌的作用大於心肌。其與鈣通道的相互作用決定於它和受體位點結合和解離的漸進性速率,因此藥理作用逐漸產生。本品是外周動脈擴張劑,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治療劑量下,體外實驗可觀察到負性肌力作用,但在整體動物實驗中未見。本品不影響血漿鈣濃度。15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證實了本品的抗高血壓作用。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服藥一次,可以24小時降低卧位和立位血壓,長期使用不引起心率或血漿兒茶酚胺顯著改變。降壓效果平穩,峰谷值差別不大。降壓效果和劑量相關,降壓幅度與治療前血壓相關,中度高血壓者(舒張壓105-114mmHg)的療效比輕度高血壓者(舒張壓90-104mmHg)高,血壓正常者服藥后沒有明顯作用。本品降低舒張壓的作用在老年人和年輕人中相似,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對老年人更強。本品緩解心絞痛的準確機制尚不明確,但可能在運動時,本品通過降低外周阻力(后負荷)減少心臟做功和速率血壓乘積,減少心肌氧需治療勞力型心絞痛;通過抑制鈣離子、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血栓素A2引起的冠狀動脈和小動脈收縮,恢復缺血區血供治療自發性心絞痛。8項臨床試驗中5項顯示,本品顯著延長運動誘發勞力型心絞痛的時間;並降低心絞痛發作頻率。並且不顯著影響血壓和心率。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服用本品后測定靜息和運動狀態下血流動力學,心臟射血分數有所增加,但對dP/dt或左室舒張末壓/容積無顯著影響。治療劑量下,本品單獨使用甚或與?-阻滯劑合用,均不引起負性肌力作用。本品不影響竇房結功能和房室傳導。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用藥后,腎血管阻力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增加,但濾過分數或尿蛋白不變。致癌、致突變和致畸以每日0.5、1.25和2.5mg/kg的劑量,大鼠和小鼠連續餵食氨氯地平兩年,未證實有致癌性。最高劑量已達到了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但大鼠尚未達到(以臨床最大推薦劑量10mg為基礎計算mg/m2)。基因和染色體水平均未揭示有藥物相關的致突變性。雄性大鼠在交配前64天、雌性大鼠在交配前14天開始給予氨氯地平,每日10mg/kg(8倍於人類最大推薦劑量),不影響生殖能力。妊娠大鼠和兔子在主要器官形成期給予氨氯地平10mg/kg(8倍和23倍於人類最大推薦劑量),未發現有致畸性和其它胚胎毒性。但是大鼠交配前14天開始,直至整個交配期和妊娠期給予10mg/kg的氨氯地平,導致幼仔的體型明顯減小(約50%),宮內死亡數量明顯增加(約5倍),同時延長妊娠時間和分娩時程。毒性小鼠和大鼠分別單劑給予氨氯地平高達40mg/kg和100mg/kg,可以導致死亡。狗單劑服用4mg/kg或更高劑量將導致明顯的外周血管擴張和低血壓。

葯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后吸收完全但緩慢,6-12小時達到峰濃度。單次口服5mg,血葯峰值為3.0ng/ml;單次口服10mg,血葯峰值為5.9ng/ml。絕對生物利用度為64%-90%,不受飲食影響。循環中的藥物約95%以上與血漿蛋白結合,分佈容積為21L/kg。持續用藥后7-8天達到穩態血葯濃度。本品以二室模型的方式從血漿中消除,在肝臟廣泛代謝為無藥理活性的代謝產物(90%)。終末半衰期(t1/2β)健康者約為35小時,高血壓病人延長為50小時,老年人65小時,肝功受損者60小時,腎功能不全者不受影響。本品10%以原型、60%以代謝物的形式從尿中排出,20%-25%從膽汁或糞便排出。本品不被血液透析清除。腎功能不全對本品的葯代動力學特點沒有顯著影響。老年患者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對本品的清楚率降低,葯時曲線下面積(AUC)約增加40%-60%。中重度心衰患者的AUC升高幅度相似。

用法用量


通常口服起始劑量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過10mg,每日一次。瘦小者、體質虛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損者從2.5mg,每日一次開始用藥;合用其它抗高血壓葯者也從此劑量開始用藥。用藥劑量根據個體需要進行調整,調整期應不少於7-14天,以便醫生充分評估患者對該劑量的反應。但在臨床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加快調整速度。治療心絞痛的推薦劑量是5-10mg,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損者需減量。

不良反應


本品在10mg/日的劑量範圍內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數不良反應是輕中度的。本品因不良反應而停葯的僅為1.5%,與安慰劑沒有明顯差別(約1%)。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頭痛和水腫。發生率>1%的劑量相關性不良反應如下:水腫、頭暈、潮紅心悸。與劑量關係不明確,但發生率超過1.0%的不良反應如下:頭痛、疲倦、噁心、腹痛和嗜睡。以上不良反應中,水腫、潮紅、心悸和嗜睡在女性中的發生率超過男性。以下不良事件發生率?1%但>0.1%,與藥物的因果關係不明確:一般:過敏反應,虛弱,背痛,潮熱,不適,疼痛,僵硬,體重增加;心血管:心律失常(包括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房顫),胸痛,低血壓,外周缺血,昏厥,體位性頭暈,體位性低血壓脈管炎;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感覺減退,外周神經病,感覺異常,震顫,眩暈;胃腸道:厭食症,便秘,消化不良,吞咽困難,腹瀉,胃脹氣,胰腺炎,嘔吐,牙齦增生;骨骼肌系統:關節痛,關節炎,肌肉痛性痙攣,肌痛;精神:性功能障礙,失眠,緊張,抑鬱,夢魘,焦慮,人格解體;皮膚及附屬物:血管性水腫,紅斑,瘙癢,皮疹,斑丘疹;特殊感覺:視覺異常,結膜炎復視,眼痛,耳鳴;泌尿系統:尿頻,排尿障礙,夜尿;自主神經系統:口乾,盜汗;代謝和營養:高血糖,口渴;造血系統白細胞減少症紫癜,血小板減少症。以下不良事件的發生率?0.1%:心衰,脈搏不規則,期外收縮,皮膚變色,風疹,皮膚乾燥,皮膚炎,脫髮,肌肉無力,顫搐,共濟失調,張力過高,偏頭痛,皮膚冷濕,淡漠,激動,健忘,胃炎,食慾增加,稀便,咳嗽,鼻炎,排尿困難,多尿,嗅覺到錯,味覺顛倒,視覺調節失常,眼乾燥症。其它偶發反應如心肌梗死和心絞痛則不能分辨是藥物作用還是疾病狀態。常規實驗室檢查項目沒有明顯變化,未發現血鉀、血糖、總甘油三脂、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血尿素氮或肌酐出現有意義的變化。藥物上市后,用藥人群中偶有男性乳腺發育的報道,但與藥物的因果關係不明;部分病例中黃疸和肝酶升高(常伴有膽汁淤積和肝炎)較嚴重,需要住院治療。

禁忌癥狀


(1)對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過敏者。
(2)嚴重低血壓;主動脈瓣狹窄

注意事項


⑴心絞痛和/或心肌梗死:罕見。有嚴重的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在開始應用鈣通道拮抗劑治療或加量時,會出現心絞痛發作頻率、時程和/或嚴重性上升,或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機制不明。
⑵低血壓:由於本品逐漸產生擴血管作用,口服一般很少出現急性低血壓。但本品與其它外周擴血管藥物合用時仍需謹慎,特別是對於有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
⑶心力衰竭患者:鈣通道阻滯劑應慎用於心衰患者。
⑷肝功能不全患者: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應慎用本品。
⑸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衰患者的起始劑量可以不變。
⑹停用β-阻滯劑:本品對突然停用阻滯劑所產生的反跳癥狀沒有保護作用。因此,停用阻滯劑仍需逐漸減量。
⑺本品在梗阻性肺病、代償良好的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質異常疾病的病人中可以安全使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對孕婦用藥缺乏相應的研究資料,但根據動物試驗結果,本品只在非常必要時方可用於孕婦。尚不知本品能否通過乳汁分泌,服藥的哺乳期婦女應中止哺乳。

兒童用藥

兒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

老年患者用藥

臨床研究未證實老年人對該葯的反應與年輕人不同,但考慮到老年人多有肝腎功能和心功能減退,並伴有其它疾病和相應的藥物治療,一般起始用藥採用劑量範圍的下限。老年人對本品的清除率降低,葯時曲線(AUC)增加約40%-60%,也需採用較低的起始劑量。

藥物相互作用


⑴西米替丁、葡萄柚汁、致酸劑:合用時不改變本品的葯代動力學。⑵阿伐他汀、地高辛、乙醇:本品不影響它們的葯代動力學。⑶昔多芬: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單劑服用昔多芬(偉哥ò)對本品的葯代動力學沒有影響。兩葯合用時獨立產生降壓效應。⑷華法令:本品不改變華法令的凝血酶原作用時間。⑸地高辛、芬妥因和華法令:與本品合用對血漿蛋白結合率沒有影響。⑹麻醉藥:吸入烴類與本品合用可引起低血壓。⑺非甾體類抗炎葯:尤其吲哚美辛可減弱本品的降壓作用。⑻β-阻滯劑:與本品合用耐受性良好,但可引起過度低血壓,罕見加重心力衰竭。⑼雌激素:合用可引起體液瀦留而增高血壓。⑽磺吡酮:合用可增加本品的蛋白結合率,產生血葯濃度變化。⑾鋰:合用可引起神經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共濟失調、震顫和/或麻木,需慎重。⑿擬交感胺:可減弱本品降壓作用。⒀舌下硝酸甘油和長效硝酸酯製劑:與本品合用可加強抗心絞痛效應。雖未報告有反跳作用,但停葯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噻嗪類利尿葯ACEI、地高辛、華法令、抗生素和口服降糖葯:可與本品安全合用。

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可導致外周血管過度擴張,引起低血壓,還可能出現反射性心動過速。發生藥物過量后,必須監測血壓,同時進行心臟和呼吸監測。一旦發生低血壓,則採取支持療法,包括抬高肢體和根據需要擴容。如果這些手段無效,在循環血容量和尿量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給予升壓劑(如去氧腎上腺素)。靜脈給予葡萄糖酸鈣有助於逆轉鈣拮抗作用。由於本品與血漿蛋白高度結合,透析處理沒有作用。

貯藏方法


遮光、密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