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賈維克的結果 展開
- 青年雕塑家
- 質量效應3中出場外星種族人物
賈維克
青年雕塑家
賈維克,男,漢族。1979年生於青島,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青年雕塑家。從小便顯露出過人的藝術才華,本科在中央工藝美院學習期間受到了吳冠中老師的教導。作品《梵谷》入選清華大學教材。2007年以《華夏龍脈》大型雕塑群轟動雕塑界,開創了中國高速路的新文化,曾被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東方時空》等多家電視、報刊媒體報道。雕塑創作之餘,還不斷嘗試探索藝術的新領域,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材料發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睿智儒雅的氣質、寬厚善良的品德使賈維克的藝術作品在獨特的優雅中流露出一股渾然天成的大氣。另有人造心臟名。
賈維克1979年生於青島,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出生於藝術世家的賈維克從小便顯示出過人的藝術天賦,1998年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學習期間受到了吳冠中等多位名師的啟發與教導,作品多次被清華大學收藏,其中《凡 高》入選清華大學教材。畢業以後的賈維克在藝術的道路上也沒有一刻停歇,先後擔任了北京家本陽光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設計部主任及出版社美術總監等多個職務。負責了北京市第一個奧運人文景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雕塑群和壁畫——《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設計和施工。在平面和雕塑等藝術領域都取得了較大成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07年他以《華夏龍脈》大型雕塑群轟動雕塑界,並開創了中國高速路的新文化!前面的努力和積澱都在《華夏龍脈》誕生的一刻全面爆發。作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東方時空》等多家電視、報刊媒體都對《華夏龍脈》做了詳盡的報道。但成功的背後有多少血淚相信只有賈維克自己知道。
2008年,賈維克又回到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重新沐浴學術的春風。學習之餘,他還不斷嘗試探索藝術的新領域——纖維藝術、玻璃藝術,並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材料發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睿智儒雅的氣質、寬厚善良的品德使賈維克的藝術作品在獨特的優雅中流露出一股渾然天成的大氣。
2002年12月—2004年10月,任北京家本陽光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設計部主任,負責北京市第一個奧運人文景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雕塑群和壁畫牆——《大都建典》和《大都鼎盛》,
2005年7月,為北京後花園旅遊風景度假區設計大型山體雕塑群《金章宗雕塑群》。
2006年9月,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創作青銅雕塑《竹藤》,設計靈感來源於“竹”,作品以象徵手法表現我國檢察機構剛正挺拔的高尚氣節和人品的清逸。
2006年12月—2007年9月,創作國內最大花崗岩雕塑群《華夏龍脈》。雕塑群以寫意的雕塑手法、獨特的魅力展示於世人面前。
2008年,為陝西洋縣創作青銅雕塑《蔡倫造紙》,為黑虎崖地區創作石雕動物雕塑群。
2008年12月,參與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大型標誌性展項設計製作第56 標段(一層東大廳大型標誌性展項)投標並中標,創作了《科技聯動世界》的新型材料大型浮雕。
2010年,為陝西漢陰縣創作《漢陰三沈》紀念雕塑。
2010年,作品《葵》參加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並收入《從北京到洛桑——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集》。
2011年受聘於四川省遂寧市河東新區五彩繽紛路和聯盟河觀音文化園藝術總指導,規劃設計河東新區公共藝術及雕塑。項目基地位於遂寧市河東新區西南面,緊鄰涪江,與老城區隔江相望,是聯繫新老城區的紐帶。汲取“舞動”的靈魂涵義,使用“張揚”的設計手法,去尋求文化、商業、空間、生態的突破與回歸。深刻剖析遂寧的經濟態勢與歷史文化,通過設計為項目與城市之間找到了一個嫁接興奮點。立足於項目的優勢,借用新生地帶去闡述遂寧作為一個千年城市的“城市復興”。
主要作品照片
你讓我蕩氣迴腸
——群雕《華夏龍脈》讀記
這是一組令人激情難抑,蕩氣迴腸的花崗岩雕塑群。在我遊覽欣賞的過程中,無意識間漲起關於一個民族的豪壯之氣和驕傲情懷,脊樑頓然挺直起來。
也許歷史太過沉重。大小王朝的興起和顛覆都演繹著殺戮,都是以無以數計的生靈塗炭為代價。如果以理性和情感的雙重視角審視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不容苟且的嚴峻。然而,我不想沉湎在明殺和暗陷的陰影之中,卻倍加珍惜且十分敬仰的是歷史進程中的陽光。世間一切有生命的物種都仰賴太陽,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開創和推進,是由那些出類拔萃有建樹的人完成的。他們就是我們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撒播陽光的人。這組群雕所選取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包括神話傳說開天闢地的盤古,以及開鑿隧道架鋪棧道的工匠,都是富於建設和創造意義的陽光英雄。此刻,我便心領神會,這組石雕的創意思維與我看取歷史的心情不謀而合。
這些名為《華夏龍脈》的雕塑群鑲嵌在秦嶺腹地,恰切而又傳神。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圖騰。橫亘在華夏大地中腰巍峨雄渾的秦嶺,是相伴母親河——黃河的父親山,正恰如既威嚴持重又搖曳多姿的龍。秦嶺把中華大地訣隔為南北,形成北國嶺南無限風光的萬千氣象,更哺育和影響著華夏悠久文化和文明的進程,造就了中華文明獨秀於世界文明的個性與風采。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半坡人,始祖炎帝和黃帝族居之地以及陵寢,都緊依著父親山——秦嶺的北坡。盤古當是後人創作的神化和概括了其精髓的英雄。石雕群中遴選的人物,都是對華夏文明具有開創意義和對中國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英雄,即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也是龍的精神的彰顯和象徵。他們組合在一起,鑲嵌在秦嶺,構成了一部簡約的華夏文明史,更張揚體現了秦嶺內在的脈象——龍脈。
巍峨雄渾的秦嶺,史聖司馬遷冷峻地視為“天下之大阻”,在中國第一浪漫派詩人李白眼裡,竟然是一唱三嘆為“難於上青天”。今有四萬築路專家和工人,以富於創造性的智慧和無堅不摧的成就事業的雄心和毅力,把一條最直接便捷的高速公路鋪展在秦嶺之間,成為嶺南嶺北人民的陽光坦途,也為秦嶺這條華夏龍注入了新的血液,讓這龍脈更富於活力和靈氣。雕塑家無疑是深得古今神韻的大手筆,著力鉚勁處可見刀鋒利刃粗獷的刻痕,精雕細刻處顯現著繡花裁紙的絲絲入扣的紋路,可以猜想藝術大家對民族精英的敬仰之情,也可感知橫溢著的才華。這樣,就有了一組震撼人心的《華夏龍脈》的雕塑,與作為龍的象徵的秦嶺溶為一體,鑄成永久。
陳忠實
2007年8月14日於二府庄
西北大學文學院劉煒教授評《華夏龍脈》:
西漢高速公路竣工記
丁亥年初秋,西安至漢中高速公路曆數載營建,如期竣工。西漢高速執事諸君,為予具言築造始末,囑予作文以記其成。予喜極而呼:“何其速也,詩仙有知,當擲《蜀道難》,笑望秦山巴水,酣飲三百杯!”
夫交通之於國計民生,關涉大矣。昔遠古洪荒之世,海內荊榛遍野,八方物流未暢,百族往來實艱。由黃帝命豎亥以啟道路,唐堯督臣工以辟康衢,天下格局始有變焉。嗣後周興砥行,秦為馳道,漢通西域,隋鑿運河,唐拓絲路,寧造巨艨,明航南洋,清興鐵軌,次第各有作為,事功匪小。自公元二十世紀以降,革命先輩孫公逸仙、毛公潤之等肇造共和,前赴後繼,而籌劃民族復興大業,無一不重交通。改革開放而後,我國家繼往開來,政通人和,諸業競力展采,固非疇昔可擬;而公路日新月異,最稱盛況空前。
秦嶺者,中華名山華夏之龍脈也。其脈自西奔東,馳千里,貫三省,浩浩古國,始分南畛北域。群巒之間峰谷參差,林木蓊鬱,物華豐燦,勝境星布,向稱國中天然公園,天下莫匹矣。然亦由嶂疊巒構,厄繁險多,致一嶺南北,地有分野;渭川漢上,人煙兩殊。行徑其間,進退局促;政務商事,礙滯尤多。憶予少時閱歷代詩文,知五丁開山、石牛糞金、天梯石棧、木牛流馬、嘉陵漕運諸事,訝天地造化之神奇,思先民拓山之不輟,而最嘆且慨者,實子午、駱谷、褒斜、陳倉諸道之“難於上青天”也。今幸逢盛世,國力大增,九州道路之造、車輿之通,始可心興而作從矣。故西漢高速之建,不惟政府便利民生之舉,亦我國家能量鬱勃之一表徵也。斯道北起澇峪,南抵元墩,總二百又五十餘公里,穿谷越嶺,猶河靈之擘華岳;架橋連隧,變鳥道而為通途。遂使萬古山川,更新氣象;猿猱愁哭,轉成歡歌。北人南達勉鄭,易如列予御風;南產北運入肆,何異嘉物饋鄰?
予又聞,茲路施工難度之大、酬資之巨、用材之良、取法之精、工藝之湛,規模之宏,實我三秦迄今路史之絕無僅有者也。數載營造之間,西漢高速主事者、施工者、監理者及嶺北山南民眾,無不並肩攜手以荷其任,櫛風沐雨以速其役,以其為千載工程,貽福子孫矣。至若注重沿途環保,避擾道觀佛寺,惜愛山水花木,呵護鳥獸蟲魚,亦頗費思用慮,籌方運法,務求盡善盡美,不遺后憾。故今畢工之高速大道,質相雙美,有如素錦描卉;南北一線,宛若矯龍騰雲。比來中外傳媒,嘉言饋譽者夥矣,曰國優工程、世紀工程、生態環保工程、又曰人文關懷之路、歷史文化之路云云。予詳悉其所成及所由成,益知此說不虛矣。
值斯秋高氣爽之季,予同文友驅車由西漢高速入谷,繞層巒、駐溪水、聞山鳥之啁啾、醉木葉之紛披,賞大道之坦闊,覽車流之奔涌,心曠神怡,留戀不去;撫今追昔,興感如潮。乃為絕句贊曰:
公元2007年9日
華 夏 龍 脈
壯哉秦嶺,巍巍乎拔地而起,若神龍之舞威虎之踞,看不盡層巒疊嶂、錐天鉚地、騰挪糾紛。南抵巴蜀,北抱三秦,西接祁連,東望中原,日月之行皆出其中,文史之燦盡納其里。主峰太白,高聳雲表,巉崖奇絕,伸手觸天而攬月,如巨筆寫盡華夏風采,橫披千里展呈於中國之中。洋洋乎仁者志在高山,湯湯乎智者意在流水,噫吁兮,天下名士無不稱奇!依秦山而面秦川,乃成就長安千年帝都,遷延十三朝煌煌偉業,中華歷史假此地以為舞台。代代風流人物,處處風雲際會,演繹一幕幕史詩威武雄壯。有道是,京都在名山之下,名山隨國威遠揚也!
嗟夫,斗轉星移,千年興替已成往事。而今西漢高速,逶迤通向歷史雲煙處。金線一條穿南北,關中漢中蜀中,無不天府;金盆聚寶萬千年,渭水漢水岷水,匯通有路。朔方古塬、江河腹地、彩雲之南,華北西南成一統,通江達海辟新途;塞上九曲,漢江蓮船,川滇花燈,西安成渝金三角,千年期盼變通途。曾千古驚懼秦蜀道,不意路有靈犀一點通。自此天涯成比鄰,可決勝千里可運籌帷幄。
流連七畝坪,怦然撼心魄。極天群雕覽眾山,拱日伴月何氣派。中國魂、炎黃脈,歲月光陰開天關!拾段風雲演華夏歷史,拾捌典故道古往今來。盤古開天地,宇宙序井然。惠王率秦軍,攻蜀起血戰。蕭何追韓信,千古美名傳。漢武上林苑,騎兵大操練。諸葛計出木牛流馬,黃忠斬將定軍山前。李白才吟《蜀道難》,貴妃得寵荔枝路上絕塵煙。無聲史劇似有聲,文採風流永綿延。栩栩群雕勵今人,華夏樂章新譜新韻響雲天!
須晴日,偕三五友朋拜山訪水,但見群峰空濛,濃蔭匝地,林壑岩褶,開暝有度。車流馳進歷史韶光,艷陽嬉於清泉飛瀑。熊貓覓食林下,朱䴉翔於雲中。大千寂寥,天籟傳音,如樂之和,無所不諧,好一派萬物化醇景象。余語諸友,華夏龍脈者實有三謂,曰秦嶺雲橫之脈,曰高速縱貫之脈,曰群雕凝聚華夏文史之脈。三脈聚匯,含茹四方風水,禮迎八方賓朋。譽稱中國中央公園秦嶺之中央會客廳,名至實歸也。
眾皆贊曰:好一道莽莽蒼蒼大秦嶺,好一條洋洋洒洒西漢路!祈吾泱泱之中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龍脈恆遠,千秋詠賦!
肖雲儒撰文書丹 公元貳仟零柒年玖月 不散居
人類歷史上首個進行人造心臟移植的人。
2001年07月09日 18:00 北京晚報
今年6月,美國科學家為一名心臟病患者植入世界上第一顆可以完全代替心室功能並能完整植入體內的人造心臟,儘管這名患者在手術兩天後狀況惡化,出現腎衰竭、糖尿病和心臟病發作等病症,但這次手術仍被認為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工心臟技術中的一大飛躍。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心臟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世界上需要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越來越多,但是全世界每年捐獻出來的心臟還不到2000個,許多患者因此失去了生存機會。因此科學家一直研製代替心臟功能的人造心臟。
此次的人工心臟由美國丹佛的“無機醫藥”(Abiomed)公司製造,重近1公斤,呈柚子狀,材料是塑料和鈦。手術由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的外科大夫拉曼。格林和羅伯特。多林在當地的猶太人醫院完成。據這家醫院稱,接受人造心臟的患者在術后7小時內,各項指標正常,但是他們並沒有透露患者的姓名和性別。
這一新型人造心臟由四部分組成,即金屬鈦製成的心臟本體、一個微型鋰電池、一個計算機控制系統以及外接電池組。人造心臟本體將取代患者心臟的左右心室,微型鋰電池和控制系統將植入患者的腹腔,外接電池組不植入人體,而是通過安裝在腹部表皮下的插座向植入的微型鋰電池充電。
這個人造心臟有兩個替代左右心室的腔室,它有四個介面,分別連接左右心房、主動脈和肺動脈。其中右邊的腔室接肺動脈,並通過右心房接體靜脈。左邊的腔室連主動脈並通過左心房接肺靜脈。兩個腔室中間是電動機和泵,在心臟與血管的介面部分裝有活塞,以代替心臟瓣膜的功能。
植入人體的微型鋰電池的電能足夠人造心臟“跳動”1個小時,病人甚至可以參加游泳等劇烈運動,鋰電池能量耗盡的時候由外掛電池組充電。人造心臟在實驗中曾創造了1.6億次無故障跳動的紀錄,相當於輸送200萬升血液、使患者生存5年。不過據研究人員稱,目前完全植入體內的人造心臟仍處於試驗階段。
心臟病是人類健康長壽的大敵,然而千百萬心臟病患者卻無法得到捐獻的健康心臟。科學家正在研製全植入、全功能、長壽命的人造心臟,如果這種人造心臟研製成功,就有望使眾多的心臟病患者擺脫病痛。
1982年,美國猶他大學醫學中心的威廉。德夫里斯博士領導一個手術小組,給克拉克植入一顆名叫賈維克的人類第一個人造心臟,開創了人造心臟移植的先河,震驚了世界。
這顆人造心臟是由猶他醫療小組成員羅伯特。賈維克設計的。它通過兩條2米長的軟管連到體外的一部機器上,壓縮空氣維持著這顆人造心臟的跳動。克拉克在手術后不久就能夠站起來走幾步路,自己吃東西。這顆塑料心臟在他的胸腔里跳動了將近1300萬次,維持了112天的生命。
後來又陸續給另外4名病人移植了賈維克人造心臟,全都死了,其中活得最長的一個活了620天。從此,人造心臟移植處於停滯階段。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984年規定:只能用賈維克人造心臟移植作為過渡,使垂死病人延長生命,等待移植人心。該局1990年又作出更嚴格的規定:除急救外,禁止使用賈維克人造心臟。
人造心臟的研究工作面臨重重困難,然而科學家並沒有停止腳步,而是在繼續摸索前進。
1991年1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中心和猶他大學梅德福特研究基金會聯合成立卡迪奧威斯特公司,在賈維克人造心臟的基礎上改進后推出卡迪奧威斯特人造心臟。
1993年1月11日,亞利桑那大學醫學中心為一名46歲的婦女移植了第一顆卡迪奧威斯特人造心臟作為等待人心臟的過渡手段。一兩個月後人造心臟取出,醫生給她移植了人心。
1993年8月11日,加拿大渥太華心臟研究所宣布,他們研製成功第一顆永久性的人造心臟。這種新的人造心臟已在小牛身上進行了試驗,它能搏動體內血液循環,使小牛成活。該人造心臟不同於“賈維克”的機械心臟,它能植入人體體內,並維持病人一生的生命。“賈維克”機械心臟是在人體之外,只能在心臟移植到病人體內之前維持病人的生命。
1995年10月23日,一位64歲的英國退休電影製片人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永久性電動人造心臟的人。這次手術是英國牛津約翰。拉德克里夫醫院史蒂夫。韋斯塔比醫生主持實施的。植入的永久性電動人造心臟的設計者是美國得克薩斯心臟研究所,製造者是美國熱動力心臟系統公司。
這顆價值8萬英鎊的電動人造心臟大小如同拳頭,兩側安裝有兩條導管。其中一條與古德曼的右心房相連,另一條與左心室相連。血液從左心室流出,經電動人造心臟加壓后流入右心房,這樣就幫助心臟完成了血液循環的任務,減少了心臟的負擔,從而為心臟康復提供了可能。電動人造心臟每分鐘最大可供血10升,足以滿足人體血液循環的需要。
該電動人造心臟固定在古德曼的腹腔內,通過從胸部引出的導線與體外的電池組相連。電池組既可安裝在肩部的背帶上,也可安裝在腰帶上,可提供5至8小時的電力。因此古德曼必須不斷地更換電池組。另外,與體內相通的導線可能造成的感染也會威脅古德曼的生命。
這種人造心臟只有拇指大小,可植入人的心臟內,並能根據人體的活動情況自動調節泵的壓力和速度。它通過無線電波從體外的電池組中獲得能量,省卻了導線,即安全又方便。
1998年底,美國得克薩斯州著名的外科醫生邁克爾。德巴凱和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共同研製成功一種只有三號電池那麼大的全植入式人造心臟。它可以植入患者的胸腔內,每分鐘轉動1000次,幫助因病症而喪失部分功能的心臟把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其餘部分。心臟病使一位奧地利患者的左心室幾乎無法正常工作,無力向身體其他器官輸送血液。這種人造心臟裝入患者體內后,可以源源不斷地把左心室中的血液送入主動脈,然後流經身體的每一個部分。
此後,美國科學家與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合作研製出了可能取代心臟移植的“賈維克2000”人造心臟。它每分鐘可輸送多達10升的血液。科學家正計劃近期進行這種人造心臟的手術。如果這項手術獲得成功,這種裝置有可能取代心臟移植,並挽救成千上萬因得不到器官而死於動脈堵塞患者的生命。(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