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肉
鱉肉
【拉丁名】Amyda sinensis (Wiegmann)(原動物中華鱉)
鱉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動物形態詳鱉甲條。
【化學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鈣107毫克,磷135毫克,鐵1.4毫克,硫胺0.62毫克,核黃素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又每100克含維生素A13國際單位。
鱉
體近圓形,當體重9kg時,長、寬達36cm×21cm,體重大者可達20kg。體背隆起,皮膚粗糙,體背、邊緣、頸基部、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質喜釘狀突起;體後部的鼓釘更大而密。邊緣內質裙邊甚為肥厚。四肢粗壯,側扁。尾短,略呈扁圓錐形,基部寬,末端尖。體灰黑色、墨綠色、紫黑色或黑青蓮色。頭、四肢烏黑色或墨綠色。腹面烏黑色帶紫,具深色斑塊。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甘。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無毒。
③《本草圖經》:性冷。
【歸經】《本草求真》:入肝。
①《別錄》:主傷中益氣,補不足。
②《千金·食治》:療腳氣。
③孟詵:主婦人漏下羸瘦。
鱉肉
⑤《日華子本草》:益氣調中,婦人帶下,治血瘕腰痛。
⑥《本草圖經》:補虛,去血熱。
⑦《日用本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
⑨《本草備要》:涼血補陰,亦治瘧、痢。
【用法與用量】煮食或入丸劑。
宜忌脾胃陽虛及孕婦忌服。
①《日用本草》:與礬石相反。
②《本草備要》:忌莧菜、雞子。
④《隨息居飲食譜》:孕婦及中虛寒濕內盛,時邪未凈者切忌之。
①治骨蒸勞嗽:團魚二個,貝母、前胡、知母、杏仁、柴胡各等分。上藥與魚同煮熟,取魚連汁食之。將葯焙乾為末,用骨更煮汁一盞,和藥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黃芪六一湯,空心送下。病既安,仍服黃芪六一湯調理。(《婦人良方》團魚丸)
②治心腹堅症:蠶矢一石,桑柴燒灰,以水淋之五度,取生鱉長一尺者,納中煮之爛熟,去骨,細擘,銼,更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七丸,日三。(《補缺肘後方》)
④治久瘧不愈:團魚一個,去肝、腸,用豬油燉,入鹽少許服。(《貴州中醫驗方》)
鱉肉,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又名團魚肉、甲魚肉、元魚肉等。
鱉
煮食或人丸劑。
紅燒甲魚:鱉1000克,雞翅2副,火腿 50克,蘑菇 10克,雞清湯1500毫升,食鹽、料酒、醬油、胡椒粉、白糖、味精各適量。將鱉宰殺,洗凈,切成肉塊,雞翅切成兩段,火腿切成厚片,蘑菇洗凈。將以上各味一併放人沙鍋里,加入雞清湯和食鹽、醬油、胡椒粉、白糖。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2小時左右,待鱉肉熟爛后停火,酌加少量味精,佐餐食用。
團魚湯:團魚500克,羊肉250克,草果3克,薑片、胡椒粉、食鹽、味精各適量。將鱉宰殺、洗凈,切成小塊;羊肉洗凈切塊,與鱉肉一併放人沙鍋內。加入生薑和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2小時左右,待肉熟爛后停火。酌加少量食鹽、胡椒粉、味精,佐餐食用,吃肉、喝湯。也可用補髓湯:取鱉1隻,豬脊髓200克,蔥、姜、胡椒粉、味精各適量。將鱉宰殺洗凈,豬脊髓洗凈,兩味均切成塊,一併放人沙鍋中加入清水和姜、蔥、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2小時左右,待肉熟后停火。酌加味精,佐餐食用,吃肉喝湯。
3.陰液不足,口乾咽燥,低熱不退 二母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