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水軍的結果 展開
- 海軍的前稱
- 動漫《海賊王》青椒家族率領的組織
水軍
海軍的前稱
水軍是海軍的前稱,在中國古代稱舟師,是當代海軍的前身,軍隊的一個軍種。我國是水軍的誕生地之一。它是隨著造船業的發展,武器裝備的改進和作戰區域的擴展而產生的。傳說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出現了獨木舟和木筏,用於交通運輸,後來用於漁業和通商。《周易。繫辭下》就有“刳木為舟,剡木為可楫”的記載。當時部落之間爭戰頻繁,黃帝與九夷作戰,是否渡過淮河、長江,有沒有建立水軍,還有待考證。
現代水軍
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和海軍陸戰隊等兵種及專業兵組成。主要裝備作戰艦艇、輔助艦船和飛機,配備有戰略導彈、戰術導彈、火炮、水中武器、戰鬥車輛等。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對岸上實施攻防作戰的能力;有的還具有實施戰略襲擊的能力。可獨立地或與其他軍種協同遂行海洋機動作戰。海軍通常著特定的制式服裝,使用特殊的旗幟、徽章等標誌。
古代水軍
古代水軍
公元前549年,楚國派水軍進攻吳國,《左傳》敘述:“夏,楚子為舟師以伐吳”,這次水戰比上述吳齊黃海水戰早64年。這說的是進行水戰的時間,建立水軍將比水戰還要早。
早在12世紀,在中國就出現了水下攻擊的武器,名為“木老鴉”。
古代水軍營
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唐荊川編纂的《武論》一書,在火器“章中記述了用來在水個殲滅敵人艦船的是移胞子水中,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水底雷,書中記載“水底雷”,以大將軍(即火炮)為之。埋伏於各港口,遇賊船相近,則動其機(其擊發裝置用一根繩索聯接,拉到岸邊,內人控制發火),鏡發於水底,使賊莫沏,舟揖破,而賊無所逃矣。”又說水底雷的構造是“用大木作箱,油灰粘縫,內宿火,上用繩絆,下甩二鐵錨墜之”。上述記載表明,中國早在1549年以前已經研究、製造和使用了水雷。
明朝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施永圖所著的《心略》一書中,心略武備火攻卷記載了中國用香作為定時引信的原始漂雷——“水底龍王炮”
在使用時“量賊舟泊處,入水淺深,將重石墜之,黑夜順流放下,香到火發,炮從水底擊起,船底粉碎,水卜賊沉,可坐而擒也”。可以看出,這種水中武器的引信是根據到達敵人艦船酌距離和水流的速度來確定香的燃燒,它利用水流作為推動力,當接近放船底時,“香到火發,炮從水底市起”,出其不意地從水下轟擊敵艦。
水軍訓練營
到明朝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又把用香作定時引信的漂雷“海底龍王炮”和採用“走線”方法的水雷“海底嗚雷”改進為觸線式漂雷一“誨炮”。明朝茅元儀在《武備志》中記載了一種與今日的人操魚雷相仿的“聯環舟”,“其舟約四丈許,外視之若一舟,分則為二舟,前半截三之一,後半截三之二,中聯以環,前截載火炮、神煙、神砂、毒火等器,首裝大倒須釘數枚,銳向其利,后截二夯施數槳,載兵士”。
唐末期水軍
“獨雷”足單個使用的水雷,其“力最猛,能碎極堅極大之鐵甲船”;“明陽雷”、“梅花雷”是雙連和五連的水雷,與戰爭中常見的水雷群形狀相似;“懸雷”乃是一種錨雷,“不浮於水面,不沉於海底,懸於水半空,敵船一到雷上,而雷自發,鐵船沉矣”;“飛雷”則是“隨漸飛去遇船一撞即發”的漂雷。其小“懸雷”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所見性能較優越的機械引情觸發水雷。在《設雷利弊說—“文中.袁祖禮對水雷的使用作了如下敘述:“懸雷或百餘具或數百具,正當夷艙來往線路.排布海中……,悔花雷設於口外,陽陽雷設於口內,獨雷設於當口.飛雷或在口內上游不拘遠近,擇一急流之處,修庫收布,一聞敵船入口,遂將飛雷擲於河中,隨流飛去,遇船即發。”
在清末水軍的基礎上,先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繼由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建立和統率的水軍。1911年(清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后,清政府水軍巡洋、長江艦隊所屬艦船紛紛起義,加入革命行列,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中華民國水軍。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
水軍部
古代水軍
1914年12月,水軍部改水軍警衛隊為陸戰隊(營)。1915年,水軍部將接收之吳淞商船學校與南京水軍軍官學校合併,改名為吳淞水軍軍官學校。1917年7月,水軍總長程璧光、第1艦隊司令林葆懌率“海圻”等7艘艦船,由吳淞南下廣州,與先期到達廣州的“海琛”巡洋艦連同原駐粵2艘艦艇和後來抵粵的練習艦隊之“肇和”巡洋艦共11艘艦艇參加護法。從此,水軍分裂為北洋政府水軍和廣州革命政府水軍,以後又出現東北水軍。
現代海軍
廣州革命政府水軍
廣州革命政府水軍1917年9月,中華民國軍政府在廣州成立,程璧光任水軍總長,林葆懌任水軍總司令。將南下各艦編為護法艦隊,原廣東艦艇編為江防艦隊,由江防司令部管轄。1918年7月,總裁製軍政府成立,林葆懌任政務總裁、水軍部長兼水軍總司令。1920年11月,孫中山重組軍政府,任湯廷光為水軍部長。任林永漠為艦隊司令兼署理水軍總司令。1921年5月,中華民國政府在廣州成立,仍任湯為水軍部長。1922年4月,水軍閩、魯兩派矛盾激化,部分艦艇策劃北歸,非常大總統孫中山遂下令收回在粵水軍軍艦,任溫樹德為水軍總司令、陳策為江防司令。6月,陳炯明叛變,水軍被陳控制。1923年3月,陸水軍大元帥大本營在廣州成立,任陳策為海防司令、楊廷培為江防司令、溫樹德為艦隊司令。12月,溫被北洋政府收買,率“海圻”等6艦由汕頭駛往青島。1924年5月,大本營將留粵的“飛鷹”等艦編為練習艦隊,潘文治任司令,歸粵軍總司令節制。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軍事委員會設水軍局。1927年3月,北洋政府水軍總司令楊樹庄率部參加國民革命,被任為國民革命軍水軍總司令。隨即指揮所部配合北伐軍攻佔淞滬、南京,后又在吳淞至山東沿海與渤海艦隊多次作戰。9月,成立魚雷游擊隊。至此,國民政府水軍轄4個艦隊,共有艦艇44艘,總排水量3萬餘噸。1928年2月,水軍陸戰隊成立第2混成旅,並正式組建陸戰隊司令部。旋又將2個混成旅縮編為2個獨立旅。12月,軍政部設水軍署。
東北水軍
東北水軍直奉戰爭中奉軍敗北后,張作霖於1922年8月在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設航警處,管轄吉黑江防艦隊,籌建海防艦隊。1923年1月,在葫蘆島創辦航警學校。1924年東北海防艦隊成立,轄“鎮海”等4艘艦艇,以營口為基地;設江海防總指揮部於奉天(今瀋陽),沈鴻烈兼總指揮。1926年1月,東北江海防總指揮部改組為東北水軍司令部,沈鴻烈任司令。1926年11月起東北水軍司令部陸續接管渤海艦隊。1927年6月,改稱東北水軍總司令部,張作霖兼水軍總司令,沈鴻烈任副司令兼代總司令,將江防、海防、渤海三艦隊合併為東北聯合艦隊。張作霖旋組織安國軍政府,任張宗昌為水軍總司令,將東北聯合艦隊改編為第1、第2艦隊和吉黑江防艦隊。1928年7月,張學良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兼水軍總司令,將安國軍各艦隊改稱東北海防第1、第2艦隊和江防艦隊,轄“海圻”等26艘艦艇,總排水量近2萬噸。
國民政府水軍署
1929~1949年的水軍1929年4月,國民政府將軍政部水軍署擴充為水軍部,楊樹庄任部長,陳紹寬任政務次長代理部務。直轄第1、第2艦隊、練習艦隊、魚雷游擊隊和測量隊、巡防隊、航空隊,共有艦艇50艘左右,總排水量近3.5萬噸。東北海防第1、第2艦隊編為第3艦隊(未實行,至1933年7月5日方正式納入水軍編製序列,改稱第3艦隊),仍隸屬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部。北伐時留粵的艦艇編為第4艦隊,歸廣東省政府管轄。7月,發生中東路事件,東北江防艦隊被蘇聯黑龍江艦隊擊毀艦艇5艘,自沉艦艇2艘,江防艦隊基本覆沒。水軍部繼1927年在上海設立水軍航空處后,1923年6月又籌設廈門水軍航空處。1933年兩處合併於廈門稱水軍航空處,負責水軍航空飛行訓練,監督、指揮所屬航空隊、航空工廠及航空教育機構。同期,水軍部著力於整頓:調整組織,統一編製;頒布各種條令、條例,完善法規;裁汰、建造、改裝艦艇(1912~1937年,共建造排水量2600噸級平海巡洋艦以下各型艦艇51艘,改裝12艘);加強水軍學校,除馬尾、青島、黃埔3個主要水軍學校外,又於1932年在江蘇鎮江開辦電雷學校。至1937年水軍共有各型艦艇120餘艘,總排水量約6.8萬噸。
“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后,水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無力在海上拒敵。為阻敵溯江西進,先後在上海、江陰、馬當等地港口和水道構成多道阻塞線(見江陰阻塞作戰),並在珠江、閩江和青島、劉公島等港口、水道沉船堵塞,以遲滯日艦進攻。1938年1月,裁撤水軍部,成立水軍總司令部,隸屬軍事委員會,陳紹寬任總司令,保留第1、第2艦隊番號;建立水軍炮隊、水軍特務隊和水軍雷隊。武漢、廣州、宜昌淪陷后,沿海港口及長江中、下游均被日軍侵佔,水軍所剩10餘艘小型艦艇後撤川江。至此,水軍已無力作戰。
軍政部水軍處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於1945年9月成立軍政部水軍處,12月改組為水軍署,籌備重建水軍。1946年5月,水軍署擴編為水軍總司令部,參謀總長陳誠兼總司令,桂永清任副總司令代總司令。在此期間,先後收繳侵華日軍各型艦艇船舶1400艘,從日本本土分得降艦34艘;接受美國援助艦艇131艘,英國贈送艦艇11艘,經過甄選,保留大小艦艇420餘艘,總排水量約19萬噸,編入戰鬥序列275艘,官兵4萬人,組建成海防第1艦隊和第2艦隊、江防艦隊、運輸艦隊及10個炮艇隊。並將全國沿海地區劃分為4個海區,於榆林、左營、上海、青島分別建立基地司令部,后改為水軍軍區。恢復水軍陸戰隊建制,重建陸戰隊司令部,將3個陸戰團擴編為2個陸戰師。同期,在美國水軍顧問團的協助下,於青島設立中央水軍訓練團,著重加強接艦訓練,后與上海水軍軍官學校合併為青島水軍軍官學校,將軍官訓練集中於該校;士兵訓練集中於水軍軍士學校;艦艇、軍械製造及電工訓練集中於水軍機械學校。1946年,水軍派艦艇收復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諸島。解放戰爭期間,海防艦隊划區封鎖龍口、煙台、威海、營口、渤海灣等沿海地帶,控制廟島列島、長山群島、榮成灣、萊州灣;破壞膠東解放區與遼東解放區間的海上交通,支援陸軍進攻沿海各解放區的人民解放軍。江防艦隊則控制長江,妄圖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在此期間,“重慶”號巡洋艦等90餘艘艦艇、3000餘官兵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其餘艦艇於沿海港口、島嶼解放之際,先後逃往台灣。
1912~1949年,民國水軍從分裂到統一,從消亡到重建,歷經興衰曲折複雜的過程。廣大水軍官兵雖然滿懷振興海防之志,但各種政治勢力竭力控制水軍作為互相爭戰的工具,其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在保衛海防和反侵略戰爭中,始終未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人民解放軍中以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為主體,擔負海上作戰任務的軍種,是海上作戰的主力,是在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兵力由艦艇部隊、潛艇部隊、航空兵部隊、海軍陸戰隊、岸防兵部隊、後勤部隊等組成。
1949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熱烈慶祝“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省泰縣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從此誕生。1989年3月,中央軍委批準確定1949年4月23日為人民海軍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成立,這是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和指揮的海軍部隊最高領導機關,肖勁光任司令員,劉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為副司令員,羅舜初為參謀長,后相繼組建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1953年2月,毛澤東主席視察海軍艦艇部隊,為5艘艦艇寫下了5張同樣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50年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人民海軍不斷發展壯大。陸續組建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五大兵種體系。
海軍水面艦艇兵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導彈艇、魚雷艇和各種勤務艦船等。海軍潛艇兵力包括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等。海軍航空兵作為重點發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為主的海空作戰防禦體系。海軍岸防部隊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參加沿岸防禦作戰的兵種。海軍陸戰隊是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成為海軍第五個兵種。此外,海軍還陸續組建了各種專業勤務部隊,包括觀察、偵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氣象、防險救生、防化、後勤供應和裝備修理等部隊,其任務是保障海軍各兵力順利進行戰鬥活動。
從1978年開始,人民海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科學地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及其發展趨勢,領導我軍建設完成了戰略性的轉變。鄧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海軍建設的根本要求。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新形勢下的海軍建設與發展更予以高度重視,號召要“建設祖國的海上長城”。1995年10月,軍委主席江澤民等軍委領導集體視察海軍部隊、觀看海上演習並作重要指示,進一步為新時期的海軍建設指明了方向,使海軍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首先,在武器裝備建設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以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鬥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導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現在,人民海軍已擁有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導彈護衛艇、導彈快艇、獵潛艇、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等主戰艦艇,質量不斷提高。
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導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導彈、艦對艦導彈,還有艦對空導彈、空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
其次,在後勤保障方面已初步形成現代化保障體系。目前,已建成一批“軍港城”、“機場網”、“倉庫群”。完成了潛艇基地、水面艦艇基地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駐香港艦艇大隊後方基地等一批重點建設工程。海軍後勤部隊擁有的大型油水船、測量船、打撈救生船、運輸船、拖船、醫院船等多種勤務艦船的噸位比70年代增加了2倍。
再次,科研成果大量應用於裝備建設中。改革開放后,海軍積極利用國內的先進科技成果和有選擇地引進國外新技術,對現役裝備加以改進,提高研製裝備的起點,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項。這些科研成果被應用到裝備建設當中,實現了直升機上艦、電子戰上艦、新型艦炮上艦、戰術軟體上艦、深水炸彈反潛武器系統化、艦艦導彈超視距、魚雷加裝智能頭、護衛艦全封閉等幾十項關鍵技術的突破,海軍裝備的戰鬥力水平成倍增長。
同時,人民海軍在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支持國家海洋事業發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海軍先後出動艦船20多萬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搶險救災、護漁護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運輸和海洋工程建設、進行海洋測量和海洋大氣觀測、建設無線電導航系統和其他各種助航標誌等任務,為國家海上交通、海洋開發建設事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近20年來,人民海軍還參加搶險救災12000多次,援救人員6萬多人次,救助國內外遇險船隻7600多艘。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海軍下轄三個艦隊,分別是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每支艦隊下轄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大隊等。
北海艦隊
北海艦隊是中國海軍唯一擁有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隊伍。司令部設于山東青島。下轄青島(轄威海、膠南水警區)、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其中葫蘆島基地為核潛艇母港。
東海艦隊
南海艦隊
海軍戰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自組建后,在國共內戰與對外海戰中有所參與。
1955年一江山島戰役:海軍取得勝利,攻下一江山島。
1958年料羅灣海戰
1965年東引海戰
1965年烏丘海戰
解放軍海軍歷次台海戰役
1974年西沙之戰:海軍擊退侵犯的越南海軍,成功守護西沙群島領土完整。
2008年12月26日,遠征索馬利亞,為中國商船護航。
水軍的產生和發展源遠流長。它以戰船或艦艇為主線,從原始簡單的古代戰船,發展到多系統的現代艦艇,從個別分散的技術推演出密集綜合的技術,經歷了數千年的漫長過程。
木質槳帆戰船時代
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國、希臘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發源地。古代埃及的造船和航海歷史最為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最早的戰船於公元前1200多年出現於埃及、腓尼基和希臘,主要用槳划行,有時輔以風帆。中國造船技術在歷史上一度處於領先地位,在7000年前已能製造獨木舟和船槳,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已建造用於水戰的大型戰船。公元前5世紀,地中海國家已建立海上艦隊,有雙層和三層槳戰船,首柱下端有船首沖角。古代史上著名的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前146)中,羅馬艦隊用這種戰船擊潰海上強國迦太基,建立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中國在三國時期(220~280),有高三、四層的"樓船"以及"蒙沖"、"走舸"、"赤馬"等多種船型,並且已有風帆戰船。南北朝時期發明車船(亦稱車輪船、輪槳船),以腳踏木輪推進。公元11世紀,中國已將指南針用於舟師航海。唐、宋時期(618~1279)使用了水密隔艙、減搖舭骨,艦船建造工藝方面採用畫"船樣"設計施工、鐵釘聯接、桐油加麻絲捻縫技術、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木質艦船建造技術已達到比較成熟的階段。明代(1368~1644)已有關於造船的專著《南船記》、《龍江船廠志》;關於航海技術的專著《指南正法》、《渡海方程》,以及涉及大量戰船武備的《武備志》等。15世紀,中國艦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適航性最好的船舶。鄭和(1371或1375~1433或1435)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已能綜合使用陸標導航、羅經指向、天文定位、計程、計時等技術,留下了著名的《鄭和航海圖》。西方帆船艦隊的發展,帆裝和駛帆等技術的日趨完善,對15~16世紀新航路的開闢及殖民地的掠奪和開發起了推動作用。中國古代水軍兵器除刀、矛、弩、矢等冷兵器外,還有專門用於水戰的長鉤矛、長斧、鉤拒、拍竿等。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最早出現火藥武器。明(單級和二級火箭雛形)等火藥武器;最遲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國戰船開始裝備金屬管形火器──火銃;明代唐順之(荊川)所輯《武編》(1549)記載有人工操縱的"水底雷"等。古代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不發達,水軍技術發展緩慢,使用木質槳帆戰船,一直延續幾千年。船上戰鬥人員,主要使用刀、矛、箭、戟、弩炮投擲器和早期的火器等進行交戰。
機器動力鋼鐵戰艦時代
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冶金、機械和燃料工業的發展,使得造船的材料、動力裝置、武器裝備和建造工藝發生了根本變革,為近代水軍技術奠定了物質基礎。軍艦開始採用蒸汽機主動力裝置。初期的蒸汽艦,以明輪推進,同時甲板上設置有可旋轉的平台和滑軌,使艦炮可以轉動和移動。與同級的風帆戰艦相比,其機動性能和艦炮威力都大為提高。19世紀30年代,發明了螺旋槳推進器。1849年,法國建成第一艘螺旋槳推進的蒸汽戰列艦"拿破崙"號。此後,法、英、俄等國水軍都裝備蒸汽艦。60年代出現魚雷后,隨即出現裝備魚雷的小型艦艇。70年代,許多國家的水軍從帆船艦隊向蒸汽艦隊的過渡已基本完成,水軍的組織體制、指揮體制進一步完善,軍艦日益向增大排水量、提高機動性能、增強艦炮攻擊力和加強裝甲防護的方向發展,裝甲艦尤其是由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成為艦隊的骨幹力量。20世紀初,柴油機-電動機雙推進系統潛艇研製成功,使潛艇具備一定的實戰能力,水軍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兵種--潛艇部隊。英國水軍裝備"無畏"級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以後,水軍發展進入"巨艦大炮主義"時代。英、美、法、日、意、德等水軍強國之間,展開以發展主力艦為中心的水軍軍備競賽。美國人A.T.馬漢提出的海權論理論,適應了這種海洋戰略的需要,為水軍大國所推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各主要參戰國水軍共擁有主力艦150餘艘,裝備魚雷的小型艦艇成為具有可以擊毀大型戰艦的輕型水軍兵力。20~30年代,水軍有了第一批航空母艦和艦載航空兵,岸基航空兵也得到發展,水軍航空兵成為爭奪海洋制空權的主要兵種。至此,水軍已發展成為由多兵種組成的,能在廣闊海洋戰場上進行立體作戰和合同作戰的軍種。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由於造船焊接工藝的廣泛應用、分段建造技術和機械、設備的標準化,保證了戰時能快速、批量地建造艦艇。艦載機的研製和使用技術日趨成熟,在提高飛機投彈命中概率的基礎上,又解決了魚雷攻擊的技術,其攻擊效果超過重型艦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艦載航空兵、航空母艦和潛艇,有了迅速發展。交戰雙方主要水軍國家擁有航空母艦總數,由戰前的近30艘,發展到140餘艘;潛艇由350艘發展到1500餘艘,它們成為水軍的主要突擊兵力。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逐漸失去主力艦的地位。在襲擊塔蘭托、襲擊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珊瑚海海戰、菲律賓海戰、大西洋之戰中艦載航空兵和潛艇顯示出強大的突擊威力;航空母艦編隊或航空母艦編隊群的機動作戰、潛艇戰和反潛艇戰成為海戰的重要形式,改變了傳統的海戰方式。磁控管等電子元器件、微波技術、模擬計算機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出現了艦艇雷達、機電式指揮儀等新裝備,形成艦炮系統,使水面艦艇攻防能力大為提高。潛艇對水面艦艇和海上交通線的嚴重威脅,推動了聲納和魚雷、深水炸彈等反潛武器的發展。對海洋環境中目標所具有的磁性、水壓、光電、音響、溫度等特定物理場的研究,促進了潛艇、反潛艦艇、反水雷艦艇、水中武器和水中探測設備的發??的需要,發展了各型勤務艦船和登陸作戰艦艇,加強了水軍基地作戰指揮、海岸防禦、艦艇和飛機駐泊、勤務保障、裝備修理等體系的建設,所需的各種技術也逐步形成許多新的分支學科。水軍技術從吸收應用、派生、移植基礎技術,逐漸地自主發展成為專門技術。
現狀與發展趨勢
自人類進入了核時代,核導彈、核魚雷、核水雷、核深水炸彈便相繼出現,潛艇、航空母艦和巡洋艦向核動力化發展;20世紀50~60年代,噴氣式超音速水軍飛機搭載航空母艦之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直升機等又相繼裝艦,使大、中型艦艇普遍具有海空立體作戰能力;潛射彈道導彈、中遠程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艦空導彈、自導魚雷、制導炮彈等一系列精確制導武器裝備水軍,進一步增強了現代水軍的攻防作戰、有限威懾和反威懾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以後,軍用衛星、數據鏈通信、相控陣雷達、水聲監視系統、超低頻對潛通信、電子信息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使現代水軍武器裝備正逐步實現電子化、自動化、系統化,並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使水軍技術發展成為高度綜合的技術體系。
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擁有水軍的國家和地區有100多個,組織編製各不相同。隨著國際貿易和航運的日益擴大,海洋開發的擴展,國際海洋鬥爭日趨激烈。瀕海國家都非常重視水軍的建設和發展,不斷運用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發展水軍的新武器、新裝備,提高統一指揮水平和快速反應、超視距作戰能力。水軍大國仍將注重核動力艦艇、艦載航空兵和具有核進攻能力的兵種及遠程海空預警部隊的發展,並重視協調各兵種、艦種及支援保障勤務部隊的均衡發展,以增強戰略襲擊能力和在海洋上機動作戰、奪取制海權的能力,提高瀕海地區攻防作戰能力和應急快速部署能力。其他瀕海國家,多數將注重加強水軍近海攻防作戰能力,少數國家將進一步發展水軍遠洋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