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蘇方木的結果 展開
- 豆目植物蘇木的乾燥心材
- 中藥
蘇方木
豆目植物蘇木的乾燥心材
出自《醫學啟源》①《雷公炮炙論》:“蘇方木,若有中心文橫如紫角者,號曰木中尊色,其力倍常百等。”②《綱目》:“蘇木,煎汁忌鐵器,則色黯。其木蠹之糞,名曰紫納,亦可用。”
蘇方木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寬大,花黃色,假蝶形花冠,花瓣排列方式為上升式復瓦狀。花瓣5,4片圓形等大,最下面一片較小;雄蕊10枚,分離。莢果扁斜狀倒卵形,頂端有喙,厚革質,紅棕色。花期5~10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生長地:喜歡高溫多濕、陽光充足和肥沃的園邊、山坡、溝邊及村旁。產於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以廣西的產品為佳。多栽培於、地邊、村前村后。
乾燥心材呈圓柱形,有的連接根部,呈不規則稍彎曲的長條狀或疙瘩狀,長8~100cm,直徑3~12cm。表面暗棕色或黃棕色,可見黃紅相間的縱向條紋,有刀削痕及細小的凹入油孔。橫斷面有顯著的類圓形同心環紋(年輪),有時中央可見黃白色質松帶亮星的髓。質緻密,堅硬而重。無臭,味微澀。將該品投入熱水中,水染成鮮艷的桃紅色,加酸則變為黃色,再加鹼又變為紅色。
不規則薄片,表面紅黃色或棕黃色,有細小凹入的油孔,年輪縱向紋理明顯,有的可見暗棕色,質松,帶亮星的髓部,質地緻密堅硬,氣微香,味微甘澀。
全年均可採伐,但以秋天為好。伐取樹榦或粗枝,削去外皮和邊材(白木),取中間紫紅或紅黃色心材,放通風處陰乾即可。採收時應注意保護資源,不要連根挖取。炮製時,將其刨成薄片或砍成小塊,或經蒸軟切片用。
4.此外蘇木還有消炎、抗癌等作用。
性甘、咸、辛、平、無毒。
①《唐本草》:“味甘咸,平,無毒。”
②《本草拾遺》:“寒。”
③《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性涼,味微辛。”
⑤《會約醫鏡》:“味甘辛咸,微溫。”
入心、肝經。
①《綱目》:“三陰經血分。”
②《本草經疏》:“入足厥陰、手少陰、足陽明經。”
③《藥品化義》:“入肝、胃、大腸三經。”
解血破瘀,消腫止痛。用於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胸腹刺痛、外傷腫痛。
2.血滯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痛經,心腹疼痛,癰腫瘡毒等。該品功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為婦科瘀滯經產諸證及其他瘀滯病證的常用藥。用於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常配川芎、當歸、紅花等藥用,如通經丸(《類證治裁》);治心腹瘀痛,常配丹參、川芎、延胡索等;若配銀花、連翹、白芷等,可治癰腫瘡毒,。
性狀鑒別
該品呈長圓柱形或對剖半圓柱形,長10-100cm,直徑3-12cm。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見縱向裂緩。橫斷面略具光澤,年輪明顯,有的可見暗棕色、質松、帶亮點的髓部。質堅硬。無臭,味徽澀。以木質堅實、色紅黃者為佳。
心材橫切面:射線寬1-2列細胞。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160μm。
粉末特徵:黃紅色。
蘇方木
4.草酸鈣方品較少,板狀、長方形、類方形或類雙錐形,直徑約至17μm。
5.木細胞長方形或狹長,長58-108μpm,直徑約17μm,壁稍厚,木化,紋孔明顯。
6.棕色塊呈不規則塊狀。
理化鑒別
(1)取該品一小塊,滴加氫氧化鈣試液顯深紅色。
(2)該品橫切面;射線寬 1~2 列細胞。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 160μm,常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木纖維多角形,壁極厚。木薄壁細胞壁厚,木化,有的含草酸鈣方晶。髓部薄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大小不一,壁微木化,具紋孔。
(3)取該品粉末10g ,加水50ml,放置 4小時,時時振搖,濾過,濾液顯橘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取濾液 5ml,加氫氧化鈉試液 2滴,顯猩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再加鹽酸使呈酸性后,溶液變為橙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
貯藏
置乾燥處。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1.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對於腎上腺素所致小鼠腸系膜微循環障礙,蘇木水煎醇提取液能顯著促進微動脈血流,促進微循環和管徑的恢復,但在所試20種活血化瘀葯中蘇木的作用僅屬中等強度。犬靜注蘇木水煎醇提取液還可增加冠脈流量,降低冠脈阻力,減少心率,減低左室作功,但增;加心肌耗氧量。當以20mg(生葯)/kg股動脈直接注射時,是所試活血化瘀葯中唯一不能顯著增加麻醉犬外周血流量的藥物。
蘇方木
3.抗癌作用 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細胞株HL-60為靶細胞,蘇木水提取液0.5mg(生葯)/kg有細胞毒作用,對小鼠淋巴瘤細胞株Yac-1、人紅髓白血病細胞株K562及小鼠成纖維細胞株L929蘇木煎劑也有較強作用。EAC荷瘤小鼠蘇木煎劑腹腔注射也能顯著延長其生存時間。對於小鼠實驗性白血病,蘇木也能顯著延長P388及L1210的生存時間,1:1煎劑每日腹腔注 射0.1ml及0.2ml,連續7d的延長百分率分別為97.8%、107.8%(P388)及102.6%、117.5%(L1210)。日本報告蘇木於體外對HL-60細胞的最低抑制濃度為0.2%,在此濃度作用下, 3、6h后抑制率分別為20%及35%,增加蘇木濃度,抑制作用增強,但即使蘇木濃度仍為0.2%,作用時間延長至24h,其制率也可達50%以上。在蘇木作用下,HL-60的谷氨醯胺合成酶的活性也受抑制,此作用也隨葯濃度增加而加強。此外,蘇木還有抑制誘變效果。
4.其他作用 蘇木還有抑制醛糖還原酶抑制作用,其所含山蘇查耳酮對該酶的IC50為1.2×10-6mol/L。另早年曾有報告,蘇木對小鼠、兔、豚鼠於不同給葯途徑均有催眠作用,劑量加大還有麻醉作用,並能對抗士的寧、可卡因的中樞興奮作用。此外,蘇木混劑和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白喉桿菌、流感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及副傷寒丙桿菌等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甲、乙桿菌及肺炎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5.毒性 蘇木煎劑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18.9/kg。
用藥忌宜:血虛無瘀者不宜,孕婦忌服。
①《綱目》:“忌鐵。”
②《本草經疏》:“產後惡露已凈,由血虛腹痛者不宜用。”
③《本經逢原》:“大便不實者禁用。”
藥物配伍
1、蘇木配桃仁,能活血祛瘀止痛,治婦女經閉,血瘀腹痛及各種瘀血腫痛等。
3、蘇木配紫草,治癰瘡腫毒。
5、蘇木配川芎,活血消瘀止痛功效顯著,常用於婦女血瘀症瘕,經閉腹痛及外傷瘀血疼痛,癰疽等症。
蘇方木
③治產後血運,腹悶,氣喘急欲死:蘇枋木(末)二兩,荷葉(炙)一枚,芍藥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鱉甲(去裙襕,醋炙)一兩半。上五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五盞,藕汁一合。同煎取二盞,去滓,入紅雪一兩,分溫二服,粥食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聖濟總錄》蘇枋飲)
⑥治破傷風:蘇枋木不拘多少,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酒調服之。(《聖濟總錄》獨聖散)
⑧治偏墜腫痛:用蘇木二兩,好酒一壺。煮熟頻飲。(《瀕湖集簡方》)
1.選地整地
蘇木樹榦、枝具刺,為少佔農地,可選園地。地邊、住宅圍牆邊或村邊栽種,亦起到一定的防牲畜作用。在播種前按株距150厘米挖穴,穴深30厘米,寬45厘米,每穴施入腐熟牲畜糞或綠肥作基肥。挖穴后曬土2-3星期,將土填入穴內與基肥摻合均勻,填土應高於地面10厘米左右,使下雨後,不至因土陷落而低於地面,待到雨季播種。
蘇方木
5月下旬至7月,雨季到來,即可播種,選飽滿無蟲蛀的種子,每穴播3~4粒,蓋土20厘米。播種時,穴內土面不能低於地面以免造成積水,影響出苗和幼苗生長。
3.田間管理
播種后,如遇久旱無雨,則需蓋草保水,土干時,還須澆水,出苗時將草拔去,待苗高10厘米時,進行間苗,每穴留苗一株。注意除草、鬆土、施肥等管理工作。幾年後,可砍伐,並對砍伐的樹克進行施肥培土等管理,促使其萌生新枝。
2.《本草拾遺》:主霍亂嘔逆及人常嘔吐,用水煎服之。破血當以酒煮為良。
5.《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發散表裡風氣。破死血。
8.《用藥心法》:蘇木,去風與防風同用。
9.《本草綱目》:蘇方木乃三陰經血分葯,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
10.《本草經疏》:蘇方木,凡積血與夫產後血脹悶欲死,無非心、肝二經為病,此葯咸主入血,辛能走散,敗濁瘀積之血行,則二經清寧,而諸證自愈。《日華子》、《海葯》所主,悉取其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軟堅潤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滯留結之血,婦人產後尤為所須耳。
11.《本經逢原》:蘇木陽中之陰,降多升少,肝經血分葯也。性能破血,產後血脹悶欲死者,苦酒煮濃汁服之。本虛不可攻者,用二味參蘇飲,補中寓瀉之法,凜然可宗。但能開泄大便,臨症宜審。若因惱怒氣阻經閉者,宜加用之。
12.《本草求真》:蘇木,功用有類紅花,少用則能和血,多用則能破血。但紅花性微溫和,此則性微寒涼也。故凡病因表裡風起,而致血滯不行,暨產後血暈脹滿以(欲)死,及血痛血瘕、經閉氣壅、癰腫、跌扑損傷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葯調治。
蘇方木
《本草拾遺》:唐。陳藏器撰 唐開元二十七年
《海葯本草》:唐。李珣撰
《日華子本草》:宋。掌禹錫考
《醫學啟源》:金。張元素約撰於12世紀後期
《醫林纂要》:清。鄒謝撰 公元1832年
《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著
《本草經疏》:明。繆希雍撰,又名《神農本草經疏》
《本經逢原》:公元1695年,清康熙帝34年。張璐編著
《本草求真》:清。黃宮綉撰。刊於1769年
《新修本草》:簡稱《唐本草》,又名《英公本草》,唐顯慶二年(657)蘇敬奏請編修本草,唐政府乃詔蘇敬等23人撰修,顯慶四年(659)正月十七完成了全部編撰任務。
《雷公炮炙論》:劉宋。雷敩
《湯液本草》:元。王好古撰
《聖惠方》: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官修藥方百卷
《本草備要》:汪昂編著 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
《本草衍義》:寇宗爽編著 公元1116年。宋政和6年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訂
蘇方木原產地為印度、馬來西亞,是一種昂貴的舶來品。在中國古代作為一種天然植物染料——紅色系染料。早在唐朝時期,就因為南洋的貿易而從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被引進中國。引進的地點是在福建的泉州,一上岸就被當作是官方用品專門保管處理。
蘇方木的心材色彩呈現帶有紅色感覺的黃色,含紅色色素,與不同的媒染劑作用,可染出不同的色彩。自古以來就作為染料廣泛使用,稱為“蘇枋(芳)色”,一種類似深紅血色的紅色。蘇木蕊煎熬之後提煉的染料,有濃淡之分,淡的稱作“淺蘇枋(芳)”。
蘇木是使用它的樹榦中心部,加上明礬的媒染,即可染出唐朝以來四品大官所穿的官服,其色彩被稱之為“絳色”或“緋色”、“紅色”、“赤色”、“硃色”等。明礬是較為安定的藥劑,沒有環境影響的問題;且不會對人體有任何影響。
蘇木被當作染色材料,可以對天然的毛麻絲棉等進行染色。尤其在絲綢上可以呈現出鮮艷的大紅色。如果使用二氧化鐵來媒染的話,就會得到偏紫的紅色色相染色效果。從蘇木中提取的蘇木精用氧化鉻為媒染劑可染成黑色,稱之為“蘇木黑”。
蘇方木除了天然的色澤外,植物沉靜柔和且富有安定力的氣質,加上許多染料植物亦兼具有藥草或避邪的作用,使得植物所染出的顏色具有獨特的出眾魅力。使染料具有殺菌、防皮膚病、防蛇蟲與提神醒腦等特殊療效。
在日本從古至今都是很受歡迎的貴族染料。在歐洲曾經被用來作為紅葡萄酒的染色用。
蘇木還具有促進血管收縮、抑制中樞神經、抗菌等的藥用價值,中藥店裡能夠買到。時至今日,人們仍用蘇木來染喜蛋。
蘇芳木是一種天然植物染料,尤其是在鄭和下西洋期間,國家的經濟活動和商業活動受到很大問題。明朝統治者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用胡椒和蘇木來給官員們發俸祿和獎金。
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首航歸國時,明王朝便開始以蘇木(亦稱“蘇方”或“蘇枋”,元明時代主要用作染料)折換北京各衛軍士冬衣布花,事關士兵達20多萬人。
永樂十三年(1415年)鄭和第四次歸來時,明廷對營建北京督工諸臣論功行賞,分別賞賜以寶鈔、胡椒、蘇木。
永樂十八年(1420年)鄭和第五次歸來時,又開始了以胡椒折償在京各衛軍士該賞布匹的辦法,但規模還不太大,絹一匹折蘇木一斤六兩,胡椒四兩;布一匹折蘇木一斤,胡椒三兩。
永樂十九年(1421年)鄭和第六次航行時期,“令在京各衛軍士,該賞布三匹者,內一匹折蘇木一斤,一匹折新鈔三錠;該布兩匹者,內一匹折蘇木一斤;該布一匹者仍舊”。顯然,舶來品蘇木、胡椒已成為貨幣的代用品。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鄭和第六次歸來后,開始普遍出現以胡椒、蘇木折換賞賜北京和南京各衛軍士冬衣布花的情況,規定“在京各衛軍士該賞布三匹、棉花一斤半者,與絹二匹,胡椒一斤;……該布一匹,棉花一斤半者,與絹一匹,胡椒半斤。其南京衛所軍士,止賞布匹。該三匹者內二匹折絹一匹。一匹折胡椒一斤,……該一匹者折胡椒一斤”。同時又“令在京文武官折奉鈔俱給胡椒蘇木,胡椒每斤准鈔一十六貫,蘇木每斤八貫”,甚至下令“在京各衙門吏其折色鈔亦照文武官吏例給胡椒蘇木。”
等到了正統初年,寶鈔與銀的比價跌落到千餘貫鈔摺合銀一兩,明廷仍以胡椒和蘇木作為貨幣替代品,企圖以此挽救國家鈔法失敗所導致的危機。永樂朝末期,儘管經過大量的折償和賞賜,皇家庫存的胡椒蘇木仍然很多,如何處理成了大問題。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死,朱高熾登位時,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賞賜:文武官吏賞賜鈔幣,低級官吏和城廂百姓賞賜椒木。賞賜的標準是:“旗軍校尉將軍力士等胡椒一斤蘇木二斤,監生生員吏典知印人才天文醫士胡椒一斤,蘇木二斤,城廂百姓僧道匠人樂工廚子等並各衙皂隸膳夫人等胡椒一斤,蘇木一斤”,甚至外地在京聽選及營造的校軍並各王府校尉人等各胡椒一斤,蘇木二斤,朝貢公差在京的生員吏典胡椒一斤。
鄭和最末一次航行歸來后一年(宣德九年十一月),戶部建議:“宣德八年京師文武官俸折鈔,請給與胡椒蘇木,胡椒每斤准鈔100貫,蘇木每斤准鈔五十貫,南北二京各於南京庫支給。”該建議經奏准后執行,可見當時寶鈔價格已經大大跌落。但胡椒折償的價格仍強制規定為銀一兩左右,更不知北京官吏要千里迢迢到留都南京支取胡椒是如何安排的。
蘇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