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杭書院
2006年成立的教育機構
葦杭書院創立於丙戌年歲尾(2006年12月),正式啟動於戊子年歲尾(2009年元月)。紹述往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心傳,為儒門虔誠守望,期儒林薪火相傳。
葦杭書院取意《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於此語境之下,“河”為修道必由之路,“葦”即人人之孝心孝行,以一葦之力可達至止於至善之境。
講習禮樂、力行孝道、敬畏天地、感念聖賢
葦杭書院秉承傳統書院精神,藉民間公益模式,以“講習禮樂、力行孝道、敬畏天地、感念聖賢”為宗旨,以“孝”為核心,以聖賢為師表,以“知行合一”為鵠的。修習儒學經典,涵泳天地情懷,朝乾夕惕,踔厲發揚,明孔孟之道,養君子之風。
以儒家解釋儒家,用經典詮釋經典
2006年12月,經過了近10年對生命與文化的思考之後,楊汝清先生決定創辦一家以講學論道為主旨,影響和帶動以青年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師、學子為主的具有文化情懷、公益理念的同道修習儒家經典,踐行儒家生活方式的具有傳統精神的書院。
書院從創始初期至今,始終堅持以學術的方式思考儒家義理,以民間的心態弘揚孝道禮樂。秉持“以儒家解釋儒家,用經典詮釋經典”的原則,追本溯源,細讀經典。
千年傳統,一脈馨香
早期的書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在這裡,有一位滿腹經綸、情懷深重的儒者,遠離塵世的喧囂,不受政務的羈絆,讀書守道、聚徒講學、研究學問,這裡是遠離紅塵的凈土,是守護儒門的道場。唐代以來,書院一般修建在環境清幽的山上,因而主持書院的宿儒便被稱作“山長”。同時,“山長”一詞也有代表了書院學術高度的意涵在其中。宋元時官立書院由政府設置山長,講學兼領院務;明清時改由地方聘請。清末改書院為學堂,山長之制遂廢。
儒家講學的傳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孔子杏壇設教,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孔子歿后,其高足子夏繼承乃師遺風,西河設教,不但魏文侯前來問學,“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gǔ]氂[lí]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子夏西河設教的場所稱作石室學堂,是我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儒門講學的道場。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在其《史記索隱》中記載:“劉氏雲,‘今同州河西縣有子夏石室學堂也。’”唐代另一位為《史記》作注的學者張守節也在《史記正義》中記載:“西河郡,今汾州也。河東故號龍門河為西河,漢因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處。《括地誌》雲,‘謁泉山一名隱泉山,在汾州隰城縣北四十里。’《注水經》雲,‘其山崖壁五,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頂上平地十許頃。《隨國集記》雲此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見在。”
“書院”之名最早出現在唐代,但早在西漢時期,具備講學論道功能的精舍便已出現。《後漢書·儒林列傳》中記載,包咸在西漢末年王莽時期被赤眉軍拘執,“因住東海,立精舍講授。光武即位,乃歸鄉里。”《後漢書·黨錮列傳》中也記載了劉淑“少學明‘五經’,雖隱居,立精舍講授,諸生常數百人。州郡禮請,五府連辟,並不就。”
百年以降,當書院制度被廢止之後,書院所代表的傳統受到前所未有之破壞,學絕道喪,儒門凋敝。
面對此情此景,葦杭書院以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學術傳統為旨歸,將思想與學術作為書院發展須臾不可離的兩大基石。雖然力量微薄,但願意為儒門虔誠守望,期儒林薪火相傳。
不立道場,處處道場
明代大儒湛若水甘泉先生有一句名言——“隨處體認天理”,甘泉先生每到一處必建書院,處處是道場,隨處施教化。這也正是儒家擔當精神的體現。
葦杭書院創立之初便立意為社會芹獻綿薄之力,雖微不足道,但不無小補,不立道場,但處處皆可為道場。團結願為文化奉獻心力之有識之士並充分利用已有之幽雅場地開展活動。
其後,書院陸續拓展了其他的道場——
中國人民大學匯賢大廈
清華大學明理樓
清華大學文津國際酒店清新書坊
北京郵電療養院合一書屋
翠宮飯店橫山書院
五道口華清嘉園IYU文化交流中心
懷柔栗花溝繼光書院
北京市敬華實驗學校
南京市江寧大學城文鼎廣場知語軒
同時,書院也廣泛聯絡並激活一些古老書院的文化功能。與書院合作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的傳統書院有——
河南省登封市嵩陽書院
湖南省長沙市嶽麓書院
江西省鉛山縣鵝湖書院
廣東省廣州市萬木草堂
品釋“玩習”-兼言讀書為學之法 |
何謂玩習?玩者,玩其辭,品其韻,味其旨。習者,習其文,踐其實,得其道。 玩習是為學的真諦。夫子習《易》,韋編三絕;陽明玩《易》,仰見良知。古者有大境界得大成就之人皆以玩習為基始。 詩文,所以言其志意,見其質樸也;禮樂,所以正其身心,章其文華也;玩習,所以復此本心,和同文質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詩歌重品,美文重會。品會兼得,不必日長。時日既短,浸潤稍漸。非玩不專,非習不深。玩習之法,次第為先。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童蒙教育首重玩習。乾坤造化,品類不齊。為學之要,重在發矇啟智,變化氣質;涵養心性,順乎自然;豫時孫摩,收其放心。 “書味深者,面自粹潤。”是故凡舉國學玩習之要,熟讀成誦,節以禮樂,師友箴規,切磋琢磨。得其一則得窺門徑;得其二則悠遊盤旋;得其三則行止不失;得其四則登堂入室矣。 “讀書之法,先要熟讀。須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說道是,更須反覆玩味。”“凡人若讀十遍不會,則讀二十遍;又不會,則讀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見到處。” 然習語有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其法行之百年之前則可,用之方今當下則謬。時移世易,風教陵替,無如夷狄之有君也。凡百之學,不與人同;義利之辨,羞於孟議。好古之道者,非惟熟讀文字,更需切問近思。 “看文字,須是如猛將用兵,直是鏖戰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方得。”“晝則研習理教,夜乃靜慮凝神。”“若徜徉終日,謂之從容,卻無做工夫處。”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之佳境,始於孜孜以求,時時念誦,終至默識心通,神會性天。至於此際,方覺沐芳澡雪,出塵脫俗,說不盡舒心愜意,道不完苦盡甘來。是謂習得。此非當下玩習之效,直是終身玩習所求。 仁靜智動,孝弟為本;強學達性,義理為先。“讀書看義理,須是胸次放開,磊落明快。今且放置閑事,不要閑思量。只專心去玩味義理,便會心精;心精,便會熟。”“少看熟讀,一也;不要鑽研立說,但要反覆體驗,二也;埋頭理會,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學者當守此。”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玩習至此處,須要明了心之所至,存養浩然之氣,謹記“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倘若“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為人自是為人,讀書自是讀書。”便自誤了。 至此方知,“非專則不能以精,非精則不能以明,非明則不能以誠,故曰,‘惟精惟一。’精,精也;一,專也。精則明矣,明則誠矣。” 甲午年(2014)暮春之際 楊杭之寫於水木心齋 發布人:葦杭書院 |
以儒為念,力行擔當
2006年歲尾,為了更好地提升讀書的質量和學術的品味,葦杭書院在同道師友的關心和督促下正式創立。邀集來自清華、北大、社科院的青年學者以及隱居鄉野的海歸博士等10餘人,逐章研讀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體悟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擔當精神,並長期指導北大、清華、北師大、北郵等高校的國學社團開展讀書會,細讀精讀“四書”,並開始在社會的不同領域中重點開展《孝經》和孝道思想的普及工作。
2009年歲尾,在後海北沿的楠書房,葦杭書院己丑·楠書房會講暨儒家文化研究所肇基儀式正式啟動。不僅拉開了書院活動常規化的序幕,也將“會講”這一深具儒家特色的傳統的學術模式引入當下的學術和文化圈。
“會講”又稱“講會”,同道聚在一處清雅的場所,進行學術討論或會同講學,同時在活動之中向德行、學問俱佳的同道師友求學問道。它是中國傳統尤其是儒家傳統中的學術研討方式。尤其到了南宋,書院發展達到巔峰狀態,會講也日益興盛,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會講是嶽麓書院的“朱張會講”以及鵝湖書院的“鵝湖會講”。此時的會講目的是通過相互的討論、辯難來不斷提高與會人對儒家的理解和認識,堅定道心,體道悟道。
葦杭書院雖然初創而且德才淺陋,但希望可以為社會提供一個範例,讓消失已久的儒家的名詞、理念、生活方式重歸我們的視野和生活。
自此,書院常規的公益性學術會講便漸次展開——
每年歲尾組織年度會講,邀集儒門同道及關注儒家之人士就儒家某一核心價值進行深入探討。會期不宣講論文,不專設主題發言,由主持人或主講人提出觀點,與會人共同辯難,以期從不同的角度與視野全面思考和深度解讀儒家的精神要旨。
已經完成的會講議題有——
孝——己丑年(2010年元月9、10日)楠書房會講
禮——庚寅年(2011年元月8、9日)楠書房會講
信——辛卯年(2012年元月7、8日)楠書房會講
恥——壬辰年(2013年元月12、13日)楠書房會講
廉——癸巳年(2014年元月11、12日)沙河會講
將逐年完成的會講議題還有——
義——甲午年(2015年元月)
和——乙未年(2016年元月)
忠——丙申年(2017年元月)
恕——丁酉年(2018年元月)
仁——戊戌年(2019年元月)……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本著“以儒家解釋儒家,用經典詮釋經典”的原則,以往聖先賢為楷模和榜樣,修習內省,書院自2010年9月開始與高校的學期安排基本同步,在每周三下午進行“四書”研讀會講,至今已經舉行了150多期會講,直接參與者2000多人次。還有更多同道通過網路視頻直播或下載錄音的方式參與到學習中。
儒家學問十分重視次第,對於初學者而言,由《孝經》體會孝道,由孝道進入儒家,了解儒家文化之博、之大、之精、之深,體悟禮樂教化之善、之美、之真、之雅。以“十三經註疏”系統之《孝經註疏》為底本,書院從2012年開始了《孝經》的精講、句解,2014年3月,《孝經句解》成為書院常規性公益講座。
“五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經典,對儒家思想的深度研習必須從“五經”入手,“五經”的學習次第當從學詩學禮入手。書院將以《詩》、《禮》、《書》、《春秋》、《易》為序,以“十三經註疏”為底本,漸次修習儒門經典。
“五經”的研讀講會,學者當自潛心研讀,有所感通,然後參與講會,方可實現切磋琢磨之功。同時,以恭敬之心同修共學、尊賢敬人,以儒者之禮參拜聖像、相見相交,接語辯難,一切依禮而行。
書院在對儒學經典進行深度研讀的基礎上,也在與儒家文化相關的領域聘請相關的專業人士開設特聘教習系列公益講座。
書院第一位特聘教習是北京語言大學老教授王恩保先生。王先生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后留校當研究生,師從袁家驊教授,專攻漢語方言學。1966年至1983年曾任北京圖書館館員,中國人民大學講師。1983年以後,在北京語言大學任教,長期從事《古代漢語》《社科文獻檢索》《漢語音韻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有深厚的古漢語及傳統吟誦的學養。書院禮聘王老師開設《中國古典詩詞及其吟誦》(12講),在一年的時間裡為喜好古典詩詞及吟誦的學子開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如儒學論壇、國學周、禮樂會講等利用假期,遍邀各地儒門同道以及關心儒家文化之學者、賢達,共聚一堂,探求儒家問題,澄清種種誤讀。
同時,書院山長楊汝清先生十幾年來以孝道與先秦儒家思想為學術依託,在全國各地開展學術講座200餘場,指導高校國學社團讀書交流學思分享活動100餘次。
日、以孝立身,惟德是從
月、惟精惟一,慎獨慎終
水、對聖賢心存敬畏,不妄言,不自大—— 夫子像前要行禮
火、對經典心存恭敬,不盲從,不妄批—— 談到往聖先賢要用敬語
金、對弟子心存關愛,不縱溺,不放任—— 以師徒父子之心態耳提面命,循循善誘
木、對同道心存尊重,不惡言,不驕矜—— 同道相見應抱拳行禮,對長者要抱拳鞠躬
土、對他人心存善意,不固我,不漠然—— 以開放之心態用心傾聽,虛心包容
學規體例簡釋:
學規未用常用之干支或數字排列,而用日月五行為序,絕非出於標新立異,其緣起如下——
前二條為修德根本,需日就月將,故此用日月二字,且日為陽,月為陰,兼有統攝涵領之意。
第三條為對聖賢之態度,應效水之謙卑柔順。
第四條為對經典之態度,應如火之旺盛持久。
第五條為對弟子之態度,應如金之剛直果厲,亦含純正光明之意。
第六條為對同道之態度,應如木之相生相長,共存共榮。
第七條為對他人之態度,應效土之寬厚包容,滋養眾生。
古代中國素有禮樂之邦的美譽,前賢有言“禮乃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錢穆先生語)。禮樂是儒家精神落於現實生活的重要載體。19世紀中葉以來,國難日蹙,西風漸勁,國人文化觀念趨向激進,傳統文化備受質疑和詬病,而傳統禮樂文化所受抨擊和破壞又最為嚴重,陵夷至今,禮壞樂崩未有甚於斯時者。今日欲復興儒學,必自復興傳統禮樂開始。
庚寅年臘月初五、初六日(陽曆2010年元月8、9日),葦杭書院在北京后海畔楠書房遍邀儒門同道就“禮”為議題進行了為期兩日的第二次年度會講。是日,群賢畢至、高朋滿座、嘉賓雲集,如陽明精舍蔣慶先生、北京大學張祥龍先生、北師大廖申白先生、北師大李景林先生、清華大學程剛先生、清華大學方朝暉先生、清華大學唐文明先生、清華大學貝淡寧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梁治平先生、北方崑曲劇團張衛東先生、中央教科所吳安春先生、首都經貿大學王瑞昌先生、東方道德研究所任文利先生、中國社科院牟堅先生、中央民族大學張之鋒先生、河南大學曹建敦先生、獨立學者余世存先生、民間學者柳河東先生、段炎平先生、王達三先生、孔氏宗親網孔衛東先生等,儒門同道共聚一堂,兩天時間裡前後共有80餘位儒門同道圍繞傳統禮儀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會講首日主要講論內容為傳統婚禮,由蔣慶先生和張祥龍先生主講。
蔣慶先生是國內素有名望的儒者,近年來他不僅僅從事儒學義理的思考,還積極從事復興和推廣傳統禮儀的實踐。2009年由蔣先生和周北辰先生推動的深圳孔聖堂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個儒教組織。蔣先生結合孔聖堂推行傳統婚禮的實踐,做了精彩的講演。
蔣先生首先強調了婚禮在儒家傳統禮儀中的重要性。他說,禮崩樂壞是現在儒家面臨的嚴酷現實,而傳統禮儀中,又以婚禮受到的破壞最為嚴重。儒家的傳統禮儀中,冠婚喪祭鄉射朝聘是禮之大端,而婚禮是最為重要的。儒家非常重視婚禮《儀禮》從“士婚禮”開始講,《詩經》首篇《關雎》意在“正夫婦之始”。在孔子看來,婚禮涉及到整個人類生命的存在文化的傳承,家庭的存在社會的穩定政治的存在都要通過婚禮。婚禮是一個根本,而現代社會的禮壞樂崩,又以婚禮破壞的最為嚴重,婚禮一壞,傳統的禮樂精神收到了根本衝擊。
蔣先生通過介紹婚禮在歷史上的大致演變過程,強調儒家禮儀的“時為大”的精神。他說,從士昏禮到現在2500多年,社會生活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完全按照孔子的士昏禮來操作是不現實的了。今天欲復興傳統禮儀既要根據現實的情況,又不能違背根本的義理。如果違背禮的基本義理,就不是儒家儒教的禮。不應現實的變化,沒有辦法實施。他專門介紹了孔聖堂在這方面的經驗。
如何重塑儒家婚禮的神聖性是蔣先生考慮最多的問題。他說,現代的婚禮大多在酒店舉行,一方面酒店是個盈利場所,承辦婚禮本身就是為了賺錢,再者,酒店無法提供一個神聖空間。孔聖堂是一個儒家組織,在孔聖堂專門設置一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一個具有神聖性的空間。儒家的婚禮實際上是一個宗教儀式,是宗教性的婚禮。傳統婚禮中,對天地鬼神的祭拜是一貫穿整個婚禮的精神。
儒家傳統婚禮體現了對女性的尊重。現代社會以來,西化知識分子多詬病儒家的禮教是壓迫婦女的,這其中有很多誤解。儒家的婚禮充分體現了對女性的尊重。在婚禮親迎時,傳統文獻的有個很有意思的記載:新郎的臉是北面,奠雁,再拜稽首。再拜稽首是古代最大的禮。這裡,關於新郎行禮的對象一直存在的爭議。蔣先生經過精闢的分析,說明這是新郎向新娘行的大禮。這裡即充分體現儒家對女性的尊重。
蔣先生還強調了儒家傳統婚禮的教育意義。他說,婚禮不僅具有神聖性、美感、莊嚴,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現代的教育體制中,從小學到大學都是通過語言來教育,語言固然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但儀式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視。儀式教育比語言來教育人更生動更能打動人心。參加婚禮或者觀摩婚禮都會使人經歷一次儒家思想的教育。
蔣先生的講演結束后,與會同道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今年上半年,張祥龍先生經過精心籌備,為自己的公子舉辦了傳統的儒家禮儀。下午的時間由張先生分享自己的實際傳統禮儀的心得。張先生認為,“以儒為本”的含義是:保持儒家古禮的根基,但又要適應現代人的境況,做出必要調整。婚禮要體現“陰陽有時,男女有別,夫妻有親,夫婦有義,家庭有和”新文化運動以來,現代婚姻往往只取決於兩個人的意願,不考慮父母和後代的狀況。婚姻本意是要雙方結合為一個有機體,但現代婚姻的基礎卻是實體性個人主義——此亦構成了自相矛盾。而現代法律也並沒有考慮到此種結合性的意義,還在堅持個人實體性的不可消融,試圖以個體主義的方式謀求超個體的結合。張先生認為,儒家婚禮的基本含義是要明確“男女有別”、“夫婦有義”,要在婚禮中向對傳統文化感受甚少的年輕人進行基本的禮樂教育。蔣慶先生對此深表認同,並認為權利意識、平等意識和法律意識導致婚姻由古典的神聖誓約轉化為理性的當下決定,單純基於“感情好”的婚姻無險可守,容易破碎,對人類生命的永續存在十分不利。
晚上的討論中,儒門同道繼續就婚姻服飾、禮儀在現代社會的恢復與重建進行研討。
第二天研討主題為儒家告拜禮和士相見禮。首先,蔣慶先生對告拜禮的緣起作了簡要說明,進而介紹儒家告拜禮的性質、內容。蔣先生指出,儒家告拜禮是融於日常生活的與儒家神靈進行的感恩和交流,所謂“日常化之感恩祭也”。先生將上香、灌酒、奏樂、告拜辭等內容的意義作了分析,並著重指出鬼神的(或神靈、靈魂)問題,在先儒陽明、程子、朱子處的理解都存在瑕疵,蓋因彼等皆以功能角度看待鬼神(“天地造化之極”),或以陰陽二氣之變化(“陰陽二氣往來”)解釋鬼神,這是不夠的。在《詩經》等先儒經典其實都已經指出,鬼神是一種永恆的精神實體,是“祭享”之主體,故而能與人在宗教儀式中進行交流。良知元神是永恆的精神存在,沒有這個永恆的精神存在,人就無法與上天感通,而宗教儀式也會變得沒有意義。廖申白先生認為,蔣先生關於鬼神問題的看法很富啟發性。唐文明先生則認為宋儒在鬼神信仰很普遍的時候作如是論,是有理性化的積極意義的,不能一概否定,氣在古代是非常神秘的概念,張子(張載)的思想也不能被簡單視為“唯氣論”。儒門師友還就諸儀式、義理中體現的儒耶差別、在現代社會的實行等問題作了討論。
在下午的研討中,蔣慶先生首先對士相見禮中揖、拜兩個動作的條目和內涵作了梳理,認為儒家禮儀不是表達平等的精神,而是表達“合理的等級秩序”。
張衛東先生對喪禮作了簡要梳理,曹建敦先生補充了其在《儀禮》上的義理依據,廖申白先生認為,中國傳統的喪禮,不管是以儒家為義理基礎,還是儒釋道雜糅,基本體現了“人死為大”、“視死如生”、“尊重死者尊重亡人”的禮俗,但另一方面,民俗演變中,細節的複雜性卻也愈發提高了喪禮成本,增加了人力財力和精力的消耗。
曹建敦先生對傳統冠禮的形式、性質和內容作了介紹,指出加冠是一個人成長史上非常重大的事情,三加之禮必須在家廟中進行。長者須勉勵加冠者努力精進,成德成人,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完成使命。曹先生還對冠服進行了簡要介紹。大家並就冠禮在現代社會的恢復進行了探討。
五四以來,對於西方文化不加反思地接受,對固有文化的擯棄與排斥,已經使得禮崩樂壞的局面演變至空前嚴重的局面。在現代性、個體性迅速發展,傳統社會的神聖性急劇瓦解的現代社會,恢復禮樂傳統,對於解決身心安頓、文化認同和現代民族國家構建的任務均具有重大意義。而恢復和重建儒家傳統的過程中,禮儀的復興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大環節。無禮文以見仁義、明天理,儒家即不稱其為儒家。而包羅廣大的傳統禮儀體現的禮義究竟為何,又要作如何的興革方能適應並引導當代個體化、商業化的社會,則是復興禮儀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次會講以婚禮為主,兼以告拜、士相見、喪禮、冠禮等諸禮為案例,深入探討了儒家幾種重要禮儀的形式、性質、禮義與其在現代社會的恢復。
值此儒家文化凋零之際,各地同道聚首北京,不免令人感慨非常!蔣先生痛陳,100年來,儒家失去了活的載體,情況更慘於唐君毅先生所言之“花果飄零”的時期,也更酷於余英時先生的“遊魂論”。儒家的遭到了生態型破壞,根本上來說是儒家的文化土壤已經被嚴重破壞。因此,現在我們要復興儒家,就要從改造儒家的文化土壤開始去做。譬如像葦杭書院的讀書活動、今天這樣的年度會講,都是改造土壤的活動。希望儒門同道精進奮發、勇於承擔、戮力儒學復興,把恢復禮樂的時代使命不斷向前推進。
是次會講與己丑會講(孝)秉承同一理念,最主要的價值在於恢復和重現傳統書院之精神與功能。當下社會隨著國學熱的傳播,書院之名處處可見,但大多已不具備傳統書院之功能,民間講學、傳承道統已被普及與啟蒙所替代,這當然是文化之厄造成的無奈之舉,但恢復和重正書院之名亦為當務之急。葦杭書院此舉效法宋代書院講學之盛狀,邀集同道,以德高望重者為師,習禮修文,深研義理,力求開出一條書院講學之舊途新路。
同時,是次會講也將在儒家核心價值的恢復和重建方面做出一些深入的努力。一方面會在已經深入討論之婚禮和告拜禮方面形成一個既符合禮義精神,又適應當代生活的實踐樣本;另一方面也會以此為契機,深入推動對禮樂文化之全面思考,使冠婚喪祭等等之價值和精神重回人心。
《孝經》(推薦注本——十三經註疏本)
《論語》(推薦注本——四書集注本、十三經註疏本)
《大學》(推薦注本——四書集注本)
《中庸》(推薦注本——四書集注本)
《孟子》(推薦注本——四書集注本、十三經註疏本)
《詩經》(推薦注本——朱子注本、十三經註疏本)
《禮記》(推薦注本——十三經註疏本)
《尚書》(推薦注本——十三經註疏本)
《傳習錄》(推薦注本——陳榮捷詳註集評)
《近思錄》(推薦注本——陳榮捷詳註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