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泄瀉

經行泄瀉

經行泄瀉,中醫病名。是指以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出現大便泄瀉,日行數次為主要表現的月經期疾病,稱為“經行泄瀉”,亦稱“經來泄瀉”。

歷史沿革


1.最早見於《陳素庵婦科補解·調經門》,陳氏認為該病為脾虛所致,“經正行,病泄瀉,乃脾虛。”
2.清代《葉氏女科證治·調經門》認為月經來之時五更泄瀉為腎虛
3.《沈氏女科輯要箋正》引王夢英說:“亦有肝木誨土者”,均補充了先賢論述不足。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經前期綜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婦女在月經周期的後期(黃體期D14-D28)表現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適癥狀,癥狀與精神和內科疾病無關,並在卵泡期緩解,在月經來潮后自行恢復到沒有任何癥狀狀態。其主要表現有煩躁易怒、失眠、緊張、壓抑以及頭痛乳房脹痛、顏面浮腫等一系列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婦女的正常生活。從經前期綜合征的臨床癥狀看,該病是育齡婦女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同時,經前期綜合征是一種生理和社會心理等綜合因素導致的一種婦女疾病。

病因


主要發病機理是脾腎陽氣不足,運化失司,值經期血氣下注沖任,脾腎愈虛而發生泄瀉。常見分型有脾氣虛和腎陽虛

病機


1.脾氣虛 素體脾虛,或憂思勞倦,飲食不節。脾氣受損,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脾氣更虛,運化失司,故水濕內停,下走大腸,遂致泄瀉。
2.腎陽虛 素稟腎虛,或房勞多產,命門火衰,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命火愈衰,不能上溫於脾,脾失健運,遂致泄瀉。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經行期間,大便泄瀉,隨月經周期而呈規律性發作。
2.一般無腹痛,大便不臭、無膿血。

病證鑒別

1.久泄:泄瀉反覆發作,但無行經期周期性發作的規律。
2.大瘕泄:大便泄瀉多伴有腹痛,里急后重,便中夾有粘液膿血,且無行經期周期性發作的規律。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以每逢月經來潮即發生泄瀉為辨證要點。本病屬虛證者多,瀉而兼脘腹脹滿者屬脾虛,兼腰酸肢冷者屬腎虛,亦有肝強侮脾,出現虛實夾雜證候者。

治療原則

治療以溫腎健脾為原則。

證治分類

1.脾氣虛型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大便泄瀉,脘腹脹滿,神疲肢倦,經行量多,色淡質稀,平時帶下量多,色白質粘,無臭氣,或面浮肢腫,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證候分析:脾氣本虛,經前或經期氣血注於沖任,脾氣更虛,運化失職,水濕下走大腸,故使泄瀉,脘腹脹滿;脾主四肢,脾氣虛弱,故神疲肢倦;水濕泛溢肌膚,故面浮肢腫;脾氣虛失於統攝,沖任不固。故經行量多,色淡質稀;脾虛生濕,濕注下焦,損傷帶脈,帶脈失約,故帶下量多,色白質粘。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也為脾氣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脾益氣,除濕止瀉。
代表方:參苓白朮散
方葯:人蔘白朮扁豆茯苓甘草山藥、連肉、桔梗、薏苡仁砂仁
若肝旺乘脾者,症見經行之際腹痛即瀉,瀉后痛止,或胸脅脹痛,煩躁易怒,治宜柔肝扶脾,理氣止瀉,方用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2.腎陽虛型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大便泄瀉,晨起尤甚,五更泄瀉,腰酸腿軟,畏寒肢冷,頭暈耳鳴,月經量少,色淡,平時帶下量多,質稀,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證候分析:素體腎陽不足,經前、經時氣血下注,腎陽益虛,命火不溫脾土,運化失職,水濕並走大腸,故經行泄瀉;腎陽虛不能溫養外府,故腰膝酸軟;腎陽虛陽氣不布,故畏寒肢冷;髓海失養,故頭暈耳鳴;腎陽虛,濕濁下注沖任,故帶多質稀;腎虛沖任不足,血失溫化,故月經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薄,脈沉遲無力,也為腎陽虛衰之徵。
治療法則:溫陽補腎,健脾止瀉。
方葯舉例:健固湯(《傅青主女科》)合四神丸(《證治準繩》)。
健固湯:人蔘、白朮、茯苓、薏苡仁、巴戟
方中巴戟、補骨脂溫腎助陽;吳茱萸溫中和胃;人蔘、白朮健脾益氣止瀉;茯苓、薏苡仁健脾滲濕;肉豆蔻、五味子固澀止瀉。全方使腎氣溫固,脾氣健運,濕濁乃化,泄瀉遂止。

其他療法


體針:取足三里腎俞大腸俞等穴,溫針艾灸,每日1次,每次選2穴,交替選穴。用於脾虛或脾腎兩虛之泄瀉。

轉歸預后


本病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3日即開始泄瀉,至經凈后,大便即恢復正常,也有至經凈后數日方止。這種證候可持續數年,日久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屬中醫的經行前後諸證,相當於西醫的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中藥治療預后良好

預防調護


1. 經行泄瀉與體質虛弱有關,尤其是脾和腎虛弱者,因此平時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預防本病的發生。
2. 經行泄瀉者少食油膩不消化食物。醫生用藥時盡量避免潤腸滑腸之葯,如桃仁胡桃肉芝麻杏仁柏子仁等。
3. 經后可服健脾益腎中藥調理,增強脾、腎功能,調整沖任氣血平衡,能防止複發。
4. 對經行泄瀉久治不愈者,或癥狀明顯加重者,應考慮腸道病變可能,作大便常規、大便培養或腸鏡檢查等。

文獻選錄


錢伯煊婦科醫案》:“此例屬於經行泄瀉,主要病因由於命門火衰,未能蒸發脾陽,脾弱不能統血,血虛肝失所養,失其疏泄之常。通過辨證,病在肝脾腎三經,主要在於脾腎,故治法以溫補脾腎為主,疏肝調氣為輔,病情始初並不見效,后再採用補中益氣,以升清陽,溫補腎陽,以壯命火立法,諸恙逐漸得以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