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
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
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成立於2004年9月,2007年9月正式掛牌成為重慶市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該基地下設七個研究所、兩個實驗室、一個編輯部,分別是語言認知及信息處理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所、語言測試研究所、外語教育技術研究所、現代外語教育研究所、語料庫研究所、計算語言學實驗室、心理語言學實驗室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
• 主任委員
王初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校外委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陳眾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初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 寅 四川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衛乃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徐盛桓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毅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昌樂廈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校內委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李 紅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吳中福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余渭深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基地研究方向一
• 第二語言習得、認知語言學及計算語言學交叉研究
本方向以重慶市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和重慶市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依託,在語言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的交叉學科層面,開展第二語言習得、認知語言學和計算語言學的研究。
近年來,本方向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9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目前承擔省部級項目10餘項。本方向有心理語言學實驗室、計算語言學實驗室、985“認知科學與智能信息研究綜合平台”;自設伺服器和區域網;自建中國古典詩詞曲聯語料庫、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具有良好的研究設備和條件。本方向指導計算機應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主要特色有:
一、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以語言學、認知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為理論基礎,運用實驗方法和ERP技術,深入研究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機制、年齡因素、雙語心理辭彙的表徵和提取、雙語句法加工等重要問題。代表性項目與成果:“中國外語學習環境下年齡因素與英語語音習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8JA740048)、“Semantic competitor priming within and across languages: The interplay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2010年收錄)、《語義提取:基於第二語言辭彙能力角度的研究》(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二、認知語言學研究:主要運用當代語言學理論,結合語料庫技術,深入探究英漢語言結構的認知理據、心理空間認知和文化認知的差異性。代表性成果:“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英語教學與研究的良好平台”(載《外語電化教學》,2008年9月)、“同詞反義的認知識解”(載《外語教學》,2009年6月)。
三、計算語言學研究:基於系統功能語法和語料庫技術,構建專門用途英語語類的理論,研究學術語類及專門用途雙語語料庫的應用,並致力於基於心理語言學研究自然語言處理基本理論和技術、基於認知語法研究語料庫語言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技術。代表性成果:《信息依存句法標註模型》(專著,學林出版社,2008年)、《中外TESOL期刊英語摘要語類對比研究及其運用》(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SVM-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poetry style”(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2007年,EI核心檢索)、“學術語類語篇模塊標註的理論整合探索”(載《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月)。
基地研究方向二
• 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
學術帶頭人:辜向東(教授、博士)余渭深(教授)
本方向以重慶市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為依託,將應用語言學、語言學習理論與教育學、教學論、課程論、教育測量與評價等現代最新理論與研究成果相結合,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等現代技術,探討英語教育理論基礎與英語教學實踐模式。本研究方向的核心和特色:對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內容、模式與教材開發、教師發展、英語教育技術以及語言測試與評價等領域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本體論、實踐論和方法論研究。近年來,在《中國外語》、《外語與外語教學》、《中國教育學刊》等外語類或教育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7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承擔各類項目25項;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2部;獲得獎項6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1項);國內外學術會議論文30餘篇。研究團隊直接參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負責和參與CET和重慶市高考英語試卷的命制。本方向的主要特色與優勢有:
一、教師發展研究:研究英語教師師資培訓、教師角色及專業發展。代表性項目和成果:“統籌城鄉背景下農村英語教師培訓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及軟科學研究計劃項,FFB108215)、“田家炳基金會扶助重慶貧困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項目評估研究”(田家炳基金會項目)、“《大學體驗英語》對大學英語教師職業發展作用的問卷研究”(載《中國外語》,2009年11月)。
二、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研究英語教學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代表性項目和成果: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創建‘體驗互動’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2009年9月)、“促進網路環境下學習者自主的教師角色轉變研究”(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08jwsk139)、“外語教學的網路課程——模式及設計原則”(載《現代教育技術》,2009年8月)。
三、教育測量研究:注重研究大規模高風險考試的內容效度和反撥效應,以及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代表性項目和成果:“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反撥效應歷時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07YYB030)、“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題型內容效度研究”(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項目,203187120080140)、《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反撥效應實證研究》(專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CET二十年寫作試題分析與研究”(載《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6月)。
基地研究方向三
• 敘事學、中外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
學術帶頭人:毛凌瀅(教授、博士)李永毅(教授、博士)
本方向依託重慶市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以及“英語語言文學”和“日語語言文學”二級學科,在敘事學和中外文學與文化比較層面,開展文學與影視傳媒的跨媒介敘事、小說敘事、敘事理論、中外文學與文化的認知及比較研究。近年來,本方向完成或立項的項目共計20餘項(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發表於各種期刊的學術論文共計40餘篇,其中有A&HCI論文,有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得獎項2項。該方向的“卡圖盧斯研究”、“艾柯研究”以及“漢語文學在日本的接受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主要特色有:
一、文學與影視傳媒的跨媒介敘事研究:這是敘事學研究的最新熱點與趨勢。它通過語言和非語言媒介在敘事方式、敘事語法、敘事技巧等方面的比較研究,探求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敘事的同質性與異質性,加深對各自敘事規律、特徵和敘事的藝術效果的認識,是跨學科的立體式的研究。目前代表性的項目與成果:“美國經典小說的影視傳播與接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0XWW009)、《從文字到影像: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專著,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
二、中外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立足中國當今的現實需要以及當代外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熱點,從全新的視野和跨文化的角度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新的研究與闡釋;另一方面從平行研究的角度探求中西文學與文化、中日文學與文化之間的相通與相異之處,從影響研究和形象學的角度探尋國家、民族形象的構建與傳播以及中外文學與文化之間的相互吸納、接受和變異的狀況。該方向在比較詩學、古羅馬詩歌、中美/英文學與文化、中日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等層面富有特色和成效;在英美小說與現當代西方文論研究方面發展較快。代表性的項目與成果有:“艾柯文學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0XWW010)、“消費倫理與慾望敘事-德萊塞《美國悲劇》的當代啟示”(《外國文學研究》A&HCI,2008年第3期)、《卡圖盧斯研究》(專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
基地辦公室
基地實行主任負責制,基地主任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全面實施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管理委員會確定的重點研究基地建設標準;實施基地學術委員會確定的學術發展規劃;制定內部管理規章制度並負責落實;
2、負責聘任專兼職研究人員及行政和資料管理人員;
3、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籌集和批准使用經費;
4、負責向單位科研主管領導、單位主管領導及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管理委員會報告工作。
根據基地工作的需要,設基地秘書一名。
基地主任:辜向東
基地秘書:朱 寧
語言認知及信息處理研究所
應重慶大學和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發展的需要,在國內外語言工程學科蓬勃興起的形勢下,重慶大學外語學院於2003年12月成立了語言認知及信息處理研究所。研究生成立之初,有專兼職研究人員共1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人,研究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語言認知及信息處理研究所自成立至今,集中利用重慶大學工學的學科優勢,開展認知語言學、心理學、第二語言習得、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跨學科前沿性研究,形成了獨特的研究特色。研究的核心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研究以語言學、認知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為理論基礎,運用實驗方法和ERP技術,深入探究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機制、年齡因素、雙語心理辭彙的表徵和提取、雙語句法加工等重要問題。研究的基礎是“認知語言學研究”,屬當代語言學的前沿性研究課題。該研究主要運用當代語言學理論,並結合語料庫技術深入探究英漢語言結構的認知理據、心理空間認知和文化認知的差異性。本方向擁有心理語言學實驗室和985“認知科學與智能信息研究綜合平台”,並擁有中英法律雙語語料庫、自建法漢機器翻譯詞典等,具有良好的研究設備和實驗條件。
研究所首任所長李紅教授(博士)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語言學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已在國內外重要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其代表作有“Semantic competitor priming within and across languages: The interplay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方位構式的習得——對廣域和狹域規則語義限制的實證研究”、“第二語言語義提取中的工作記憶效應”、“第二語言語義提取中的辭彙知識效應”、“中國英語學習者反身代詞習得中的遷移作用”、“可理解輸出假設的認知基礎”、 “論第二語言辭彙附帶習得研究”、《語義提取:基於第二語言辭彙能力角度的研究》等。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寶鋼獎教金優秀教師獎。
李伯約教授(博士)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主要從事心理學與心理計算語言學的研究。李伯約教授在心理學的權威期刊上發有多篇學術論文,其代表作有“模糊分組的時間層次網路結構研究”、“米制的時間層次網路結構研究”、“時間順序標碼的認知研究”、“周期性時間推理研究”、《自然語言理解的心理學原理》等。
何中市教授(博士)畢業於重慶大學,主要從事計算語言學的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外權威和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30餘篇,其代表作有“A novel approach for dimension reduction in tex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system、“A high performance algorithm for text feature automatic selection based on cloud model”、“Chinese Definitional Question Answering Based on Explanatory Content Unit”、“基於雲模型的連續屬性決策表簡化演演算法”等。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計算機輔助文學藝術創作研究”、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5項。
余渭深教授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主要從事於理論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了20多篇學術論文,主編並出版《大學體驗英語》系列教材等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2部。主要代表作有“同詞反義的認知識解”、“漢英學術語類的標記性主位分析”、“合成空間理論與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象”等。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獲省部級獎勵3項。
2004年該所與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開始聯合招收和培養計算機技術及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博士研究生。
外國文學研究所
一)研究方向與特色
本所一方面注重夯實傳統的國別文學研究,另一方面立足當下時代語境與文化現實,開拓新的研究方向,開展具有前沿性、獨特性的語言、文學與其它學科的跨學科交叉與融合研究。目前已經形成的研究特色和優勢包括:
1.敘事學研究。敘事學關涉敘事作品、敘述、敘述結構以及敘述性的理論研究,其對象不僅涵蓋以書面語言為載體的小說、神話、民間故事等敘事作品,亦涉及到以圖像符號為載體的多中介敘事作品。本所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文學與影視、文學與傳媒、文學與視覺文化、文學與符號學、文學與認知科學等之間的跨學科研究,逐漸在跨媒介敘事研究、英美文學與視覺文化之間的互動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二)主要成果
本所成立近4年完成或立項的項目共計20項(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科研經費共計83餘萬元,在《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國外文學》等CSSCI和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共計51篇。其中有A&HCI論文,並有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得獎項2項。
主要承擔項目:
毛凌瀅,美國經典小說的影視傳播與接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0XWW009);
毛凌瀅,文本與視覺的互動:美國經典小說的影視傳播與接受研究”(重慶大學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重大項目,編號CDJSK100194);
李 靜,艾柯文學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0XWW010);
李永毅,德里達文學理論與中西詩學傳統(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項目)
主要論文:
1.互文與創造-從文字敘事到圖像敘事 《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2.改編電視劇批評:多元視角與跨學科的立體審視,《現代傳播》,2008年第4期。
3.消費倫理與慾望敘事:德萊塞《美國悲劇》的當代啟示,《外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3期。
4.多重空間的構建——論《紅字》的空間敘事藝術《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5.后殖民語境下的翻譯與譯者漢語文化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2期。
6.死亡盛宴:古羅馬競技慶典與帝國秩序,《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5期。
7.符號與敘述化:解讀《波多里諾》,《外國文學》2009年第2期。
8.迷宮與繡毯:卡圖盧斯〈歌集〉64首的多重主題,《外國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
9.卡圖盧斯與英美現代主義詩歌,《國外文學》,2010年第3期。
專著與譯著:
《從文字到影像: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卡圖盧斯研究》,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三)國內外學術交流
本所積極建立與推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近年來邀請了美國著名比較文學專家Nicholas Koss、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郭建教授,中國社科院外文所所長陳眾議教授、著名敘事學和符號學家趙毅衡教授、清華大學陳永國教授、華中師範大學鄒建軍教授、江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后龍迪勇先生、北京師範大學王麗亞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到基地訪問交流,舉辦了15場講座,在校內外均產生了廣泛和良好的影響。同時,本所正在與英美相關研究機構和學者建立雙向交流與合作平台。
(四)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培養
本所積極將科研成果應用於人才培養與文學課程的教學,參與英語專業和日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的部分教學與論文指導工作。幫助本校英語專業建設了校級精品課程2門(“英美文學”、“英語國家概況”),完成教改項目2項:“國際化與本土化: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重慶大學教改重點項目,2010年)、“英語專業大類學科平台系列課程建設”(重慶大學校級項目,2010年)承擔了多項本科生校級創新項目和研究生的學術創新項目指導。
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所
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10月,現任所長黃萍教授。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所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涉及面非常廣泛,是國家經濟發展中所急需研究與應用的方向之一。本研究所在專門用途英語學術語類理論、學術語類語料庫應用以及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法研究有較深入地研究。其宗旨是推動中國專門用途英語語言及教學研究與發展,培養複合型人才做出貢獻。本方向近年來成績卓著,如2009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亞洲專門用途英語國際會議,並取得深遠影響;承擔並完成了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餘項;出版專著2部,在CSSCI期刊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或宣讀論文20餘篇。現有Asian ESP Journal副主編一名,編輯一名,《中國ESP研究》專家委員一名,編委一名。該所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特色包括:
一、專門用途英語語言研究
主要關注專門用途英語語類研究,側重專門用途英語語類以及運用系統功能語法理論,建立專門用途英語語類理論框架。主要成果有:“Genre Analysis of Article Abstracts in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TESOL Journals Written in English and Its Use in Teaching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n a Tertiary Institution in China”(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英語專業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 )、“雙語平行語料庫對齊技術述評”(外語電化教學,2007年第6期)、“從語步結構與動詞的及物性過程研究看中外語言學類期刊摘要中的語言”(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4期);A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journal article abstracts: from move structure to transitivity analysis (Linguistics Journal, 2009,4 (1) )、Integrated Theory Study on Module Structure Annotation of Texts in Academic Genre首屆亞洲專門用途英語國際會議論文集,2010)、Contrastive Genre Analysis of Research Metho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xperimental Research Articles首屆亞洲專門用途英語國際會議論文集,2010)。
二、專門用途英語學術語類及專門用途雙語語料庫應用研究
專門用途英語學術語類及專門用途雙語語料庫應用研究側重專門用途英語學術語類分析和語篇銜接,主要關注專門用途英語語類與語篇的應用以及在語類與語篇模式下的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應用研究。主要成果有:重慶市社科基金項目”學術語類英漢雙語語料庫的建立與對比研究”(2008)、和“專門用途英語的發展研究”(2006);專著《專門用途英語的研究與運用》(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Where are we ESP Practitioners?-- A Report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SP in Asia(首屆亞洲專門用途英語國際會議論文集,2010)、從Hofstede的四個文化維度對比研究中國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面試官招聘面試風格(首屆亞洲專門用途英語國際會議論文集,2010)、跨國公司商務郵件中面子策略的文化研究(第八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論文集,2008)
三、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法研究
主要關注專門用途英語背景下的語言教學理論、原則、方法與實踐以及教師培養的一系列重要研究。代表性成果有:研究生學術英語交流技能的培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8));Ac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A genre-ba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Chinese Engineering Graduates’ Research Articles (The Proceedings of 2010 ES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aiwan: National Taibei University)、交際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評估 (第八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論文集2008)、 “西部高校專業教師雙語教學人才培養研究”(全國高等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項目,2005年)、《商務英語談判》 2005年4月商務出版社;中國商務英語教師培訓的挑戰及方法 (2010ESP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首屆亞洲專門用途英語國際會議論文集,2010)。
在人才培養方面,為碩士研究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專門用途英語”、“商務英語”、“英語談判技巧”、“科技英語”、“網路商務”等,每年招收近20名碩士研究生。在未來3-5年內,該所將力爭出版2-3部有影響的專門用途英語學術著作和系列相關教材。
語言測試研究所
概況
語言測試研究所建於2008年,所長為辜向東博士/教授。該研究所以重慶市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為依託,以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為平台,將應用語言學、語言學習理論與教育學、教育測量與評價等現代最新理論與研究成果相結合,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等現代技術,探討英語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基礎與實踐模式。
代表性科研成果
近三年來該所建設並擁有了一支精幹、高效的科研團隊。該團隊注重研究大規模、高風險考試的內容效度和反撥效應,以及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代表性成果有,課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反撥效應歷時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07YYB030),“高考英語試卷內容效度歷時研究(1977-2007)”(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08CYY013),“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題型內容效度研究”(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項目,203187120080140),“電子學檔在大學英語形成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重慶市教委教學改革重點項目,822045);專著:Positive or Negative—An Empirical Study of CET Wash back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高考英語全國卷與各省市自主命題卷共時與歷時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論文:“大學英語教師對CET認識的反撥效應歷時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6),“改革后CET聽力測試語篇輸入與預期回答任務特徵分析”(《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6),簡短問答題計算機輔助評分系統的設計與實驗(《外語電化教學》2010.1),CET二十年寫作試題分析與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6),“從測試有用性到測試使用論證:Bachman語言測試理論的新發展”(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8.6),“The need to develop a test on fast reading in the CET”(《中國英語教學》2003.3), “懷疑與誤解——評《文匯報》文章‘要素質還是應試?’”(《外語界》2002.6)。
學術影響及交流
該團隊在我國外語教育界和語言測試領域享受較高的學術聲譽,在全國大學外語課程指導委員會、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委員會、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語言測試與評價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等學術團體和機構擔任重要職務;擔任《外語與外語教學》、Journal of Asia TEFL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編委,《中國英語教學》、《中國外語教育》等學術期刊審稿專家;擔任教育部學位辦、國家留學基金委等評審專家;擔任重慶市精品課程、重慶市優勢特色專業負責人。團隊先後直接參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等教育部多部英語教學大綱的制定、起草與修訂工作;負責和參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我國高等教育入學英語科考試等大規模、高風險考試的考綱設計與試題命制工作。我校是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和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出題和閱卷點,是重慶市高考英語專家組長所在學校。本研究所2009年邀請國際著名語言測試學家Lyle F Bachman來所講學;團隊多次代表中國外語教育界和語言測試界作為主講嘉賓應邀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主題演講或大會發言,多次在英語國家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等舉辦的學術年會和文化交流活動中作為特邀嘉賓發言,在國內舉辦的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嘉賓、主題發言、主會場和分會場主席等。團隊多次應邀到國內多所高校、外語報刊社、教育主管部門講學,作為教育專家和測試專家為相關部門做政策制定和決策諮詢。
人才培養
本研究所還招收語言測試方向碩士研究生,近年來獲重慶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個,重慶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3個,研究生在讀期間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主持碩士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13項。
現代外語教育研究所
現代外語教育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12月,現任所長彭靜教授。隨著21世紀的中國基礎外語教育和大學外語教育的改革不斷推進,外語教育研究越來越現實其重要性。該所依託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結合西南地區的特殊情況進行有特色的外語教育研究。主要特色和研究內容包括:
1、結合重慶統籌城鄉背景進行的研究。重慶成為統籌城鄉試驗區,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語教育也隨之在發生變化。基於這個特殊背景,研究所對課程改革10年後的重慶小學英語教學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專著《進展與突破---重慶小學英語學科發展研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城鄉小學英語師資均衡發展研究-以重慶地區為例”(師資建設,2010.8)、“重慶市城鄉小學英語師資均衡發展”(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10),“困惑與期待: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發展的思考”(教育前沿,2009.21)。在統籌城鄉背景下研究的主要課題:2010教育部規劃課題“統籌城鄉背景下農村英語教師培訓模式研究”(在研)。2010年,負責重慶教育規劃重點課題“統籌城鄉背景下農村英語教師培訓資源整合研究”(在研)。 2010年,負責南坪實驗小學課題“重慶南坪實驗小學英語發展研究(1993-2010)”(在研)。2008年,負責田家炳基金會扶住重慶貧困地區英語教師培訓項目評估工作,項目評估六個階段評估報告,被香港田家炳基金會和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採用。
2、結合英語課程與教學進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研究所對英語教師教育、英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成果有:《教師教學決策》(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教師的教學決策:內涵、構成及意義”(課程。教材。教法,2008.12)、語言測試的效度本質觀(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論外語教師教學決策的情境認知與反思性實踐基礎(外國語文,2009.6)、多元文化視域中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外語科研與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外語,2007.6)。主要研究的課題:2010全國教育規劃課題“地方性知識視域下的西部地方課程資源開發研究”(在研)、2009重慶市教委課題“基於內容的高校雙語教學模式研究”(在研)、2010重慶南坪實驗小學課題“重慶南坪實驗小學英語發展研究(1993-2010)”(在研)。
外語教育技術研究所
外語教育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9月。現任所長鄒曉玲教授。本研究所以現代外語教學理論、教學媒體理論、教育傳播理論、語言學習認知心理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借鑒和吸收國際上最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理念,探討基於現代教育技術的外語教學資源開發和外語學習過程改善,包括如何利用信息資源進行更有成效的自主式、合作式和研究式學習,外語學習過程的組織、管理和評價。本研究所以創新教育為核心,利用新技術,構建新的課程結構,探討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優化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在多媒體外語教材開發、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設計、網路自主學習、網路交互、網路測試等研究已形成明顯特色。
在多媒體外語教材開發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集文字版、光碟版、網路版、電子教案為一體的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大學體驗英語》第四冊和《新編實用英語》第三冊(2007),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視聽新體驗》(1-4冊)。
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設計的代表性成果有:論文:外語教學的網路課程—模式及設計原則,《現代教育技術》2009.8;Teachers’ roles in promoting WBLL: An empirical study,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32(4);計算機輔助英語口語課堂合作學習實證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4。
網路自主學習的代表性成果有:論文:重慶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建設的實踐2009,4;英語專業學生對不同類型英語電子文本接受度的調查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10.5;項目:《自主學習體驗中心學習模式研究》(教高司函2004-250號)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擴展項目,2007結題;《促進網路環境下學習者自主的教師角色轉變研究》(08jwsk139),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09結題。
網路交互的代表性成果有:論文:電子學檔: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新模式《教育與現代化》2010.1;項目:《電子學檔在大學英語形成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0822045)重慶市教委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009結題。
網路測試的代表性成果有:項目:《大學英語網路化測試的實踐研究》(101303)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大項目2010-2012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應用和普及,多媒體網路環境下語言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外語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校外語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首選。該研究所將以現代網路技術為依託,圍繞外語教育技術發展趨勢以及現代外語教育新理念,確立熱點研究問題,開展系統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應用探索,以期通過其研究成果帶動和推進本研究領域在國內的快速發展。該所為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英語教育技術”、“網路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課程;每年培養碩士研究生20餘人。
語料庫研究所
語料庫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10月22日,現任所長李良炎博士。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以語料庫為平台進行語言理論及應用研究已經成為國內外的一種基本趨勢。以重慶大學計算機技術優勢為依託,為了打造基地的語言資源共享平台,通過與計算機學院有關專家聯合成立語料庫研究所。本所擁有計算語言學實驗室,並與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學習實驗室共享資源與技術,具有良好的研究設備和條件。目前已經形成的研究特色和優勢包括:
一、語料庫語言學理論與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語料庫語言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技術實現。針對語料庫建設中句法標註與語義標註難題,依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計算機前沿技術進行攻關,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突破。代表性成果有:《信息依存句法標註模型》(專著,學林出版社,2008年)、“基於Tabu搜索的聚類演演算法研究”(計算機科學,2005年1期)等。
二、專門用途英語語類研究及語料庫建設:
主要研究基於系統功能語法理論建立專門用途英語語類的理論框架,並對專門用途英語語類問題,尤其是學術英語語料庫建設以及輔助學術寫作軟體開發進行深入研究。代表成果有:《中外TESOL期刊英語摘要語類對比研究及其運用》(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從語步結構與動詞的及物性過程研究看中外語言學類期刊摘要中的語言”(《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8期)等。
三、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自然處理技術,提出了基於詞聯接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並在中國古典詩詞語言處理系統中得到驗證。該系統在中國古典詩詞豪放與婉約風格機器測評,對聯自動生成方面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白。代表成果有:《基於詞聯接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以上三個特色方向具有密切聯繫:方向一是基礎,方向二是方向一的應用與驗證,方向三對於提高方向一的技術水平和方向二的軟體開發水平具有支撐作用。
計算語言學實驗室
該實驗室主要包括計算語言學方面的實驗設備、數據、軟體,包括計算機、常用軟體,以及多種語料庫、多種知識庫和語言處理軟體等計算語言學資源,從而為基地研究人員、學院教師和研究生在語言學、計算語言學和二語習得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提供服務。目前有資料庫伺服器1台,實驗計算機7台,常用軟體有統計軟體、資料庫管理軟體、編程軟體及配套的學習文檔。能夠為研究所需要的數據加工和分析、研究生教學提供主要工具和教學平台。該實驗室的計算語言學資源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計算機輔助文學藝術研究創作——詩詞曲聯(上)”(60173060,2002~2004)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來的。屬於該項目研究成果的資源有領域語料庫(包括全唐詩約5萬首、全宋詞約2萬首、全元曲約0.5萬首、對聯約0.7萬條)、領域標註語料庫(完成分詞、詞義標註、句樹標註的唐詩504首)、知識庫(漢字字型檔、詞庫、詞聯接庫、音韻知識庫、體裁知識庫、本體概念知識庫)、詩詞語言處理軟體(具有詩詞語料整理與標註、知識管理、詩詞作品分析與評價功能)。該實驗室的其它資源有:法漢多功能詞典2萬詞條、中國法律雙語(中英文)語料資源、通過網路獲取的一些共享資源。
心理語言學實驗室
本實驗室擁有心理語言學方面的實驗設備和軟體,從而為研究所研究人員、學院教師和研究生在語言學、心理學和二語習得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提供服務。本實驗室擁有心理語言學軟體E-Pprime和PSYCHMate。E-Prime是實現心理實驗計算機化的一個可視化編程語言平台,是一個涵蓋實驗生成到毫秒精度的數據收集分析的應用軟體套裝。主要功能:實驗設計、生成、運行、收集數據、編輯和預處理分析數據。E-Prime能呈現的刺激可以是文本、圖像和聲音(可以同時呈現三者的任意組合)。PSYCHMate是大學心理學實驗課的教學工具,可讓學生進行經典的和當代的心理學實驗,也可讓學生用來學習研究方法和數據收集。主要可做認知、社會心理學、反應時加工、知覺等方向的實驗。
《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
• 基本信息
《外國語言文學研究》創刊於2001年,由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主辦。該刊與國際國內學術前沿接軌,審稿制度和編輯體例均嚴格遵從國際慣例,聘請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編委會,並實行同行專家匿名審稿。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
編輯出版: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
刊 號:渝內字00-190號
主 編:李紅
編委主任:余渭深
• 主要欄目
語言學研究:對語言學各領域和各邊緣學科的原創性研究與評述;
語言研究:對各國語言和文化所做的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單獨研究以及與中國語言文化的比較研究;
外語教育:關於第二語言習得與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實驗和調查報告;
翻譯研究:對翻譯史、翻譯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文學與文化:對外國文學作品、作家思潮的分析與評論;
專門用途研究:對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理論研究
顧問委員會
戴煒棟上海外國語大學
高 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桂詩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何自然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胡壯麟北京大學
黃國文中山大學
劉潤清北京外國語大學
劉士聰南開大學
寧一中北京語言大學
潘永梁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潘文國華東師範大學
沈家煊中國社會科學院
孫藝風 香港嶺南大學
熊學亮復旦大學
徐盛桓 河南大學
楊惠中 上海交通大學
楊武能 四川大學
張中載北京外國語大學
周流溪北京師範大學
資料室
基地資料室資源豐富,涵蓋了理論語言學、心理預言學,計算語言學、教育學、應用語言學,外國文學等各個領域的專著與期刊,為基地研究人員與研究生的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目前,資料室藏書3萬餘冊(包含與外國語學院共享資源),其中中文圖書7175冊,外文圖書26119冊;中文報刊128種,外文報刊30種。基地還自建了資料庫2個:一是中國古典詩詞曲聯語料庫,一是專門用途英語語料庫;這兩大語料庫與重慶大學提供的專業資料庫一起為基地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提供了語料與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