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國家森林公園

河南省駐馬店市的國家地質公園

嵖岈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南部的遂平縣,嵖岈山屬伏牛山余脈,具有奇特的地質景觀,享有中州大地“天然盆景”之美譽,已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簡介


現已建有嵖岈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嵖岈山省級森林公園,嵖岈山鄉在二十世紀中葉,曾經以創建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的輝煌而聞名海內外。

地質


嵖岈山由於地質結構構成,山中巨型岩石崩塌墜落,堆積成許多洞穴,故空洞萬竅,奇石林立,形成大齒狀的原生石景生態地貌奇觀,為天下之中的奇景。森林公園有九大景區、九大名峰、九大名洞、九大奇石、九大名棚、六大名珠。
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南部的遂平縣,嵖岈山地質結構構成;山中世型岩石崩塌墜落,堆積成許多洞穴,故空洞萬竅,奇石林立,形成大齒狀的原生石景生態地貌奇觀,為天下之中的奇觀。

景區


北山景區

該景區景點密集,景物齊全,峰峻谷幽,景石林立,嶙峋多變,古建巧築,古柏參天。北山景區面積為58.8公頃,地處嵖岈山北部,風光優美,為風景區最佳景區之一。北主峰——天王頂和北八卦是最佳眺望點。
景區內景點有:北八卦、過庭樓、皇姑樓、關岳廟、三道門、筍石、天王頂、老君花園、麥垛石等9個景點。已命名的景物有:蓬萊三洞、老君洞、老君花園、黃巢洞、皇姑洞、石虎石牛、石灶火、穿山甲壁泉鬼門關、鴨窩、獸窩、北天門、大佛殿、復陽庵、祖師殿、天爺盆、大胖二胖、蛤蟆咀、麥秸垛以及古石刻、畫像、刺柏古柏等等四十種以上。

南山景區

該景區景點豐富,景物齊全,峽谷深邃秀麗,樹木蔥蘢,古柏蒼蒼,宛如仙境。
景區內景點有:秀蜜湖、小南海包公廟、桃花洞、星星井、石猴院、老君峰、北斗宮等8處。已命名的景觀景物有蛙石、飛來石、懸針崖、一線天、蝸牛石、猿人石(子母石)、猴石、三聖堂、蓮花掌、祖師殿、順天宮、弓案石、過虎廳、八洞黑風洞、涼水泉、舞陽洞、萬人洞、鴿窩、三道門、二道門、一道門、千孔柏、南八卦、蓮花女廟、王五倫院、舞陽橋、熊貓石、群獸石、五龍宮、奶奶廟等等四十種以上。

六峰山景區

此景區由西山六峰和螃蟹溝組成,面積約73公頃。這裡群山環抱,谷深靜幽,奇峰突兀,泉溪叮咚,桐林如蓋,山花爛漫,雄鷹翱翔,雉雞呱呱,野趣最為濃郁。
景區內景點有高官亭、劍魚石、螃蟹溝、浴盆峽、北三峰等五個景點。景區中的景物多無名,需要進一步對景物色命名,以提高風景遊覽的藝術效果。已有名的景物有峋石、劉扁大堂、望極台、三節峰、石客廳、石龍、油桐林等。

琵琶湖景區

該景區位於風景區南部,原為嵖岈山村委林場,面積69公頃,水面2公頃。琵琶湖三面環山,背山向陽,湖光山影,寧靜明媚,谷陡林密,生機盎然。
景區內景點有琵琶湖、流花溪、琵琶石等三個景點。

天磨湖景區

天磨湖區位於北山西側、天磨峰下,面積67.8公頃,湖面約4公頃。南與六峰景區緊密相連,高官峰兀立二區之間,西有韭菜山,北有大水壩。這裡群山環抱,山青水秀,魚花陣陣,景色宜人,儼然是一幅山水圖畫。
景區內景點有天磨湖、天磨峰、吳王墓、韭菜山等景點。

龍天溝景區

A、山:
本區龍天溝兩旁山體地層屬震旦系中統,由古海濱泥沙沉積形成,距今大約10~12億年。岩石由石英石、頁岩組成。本區內山體氣勢磅礴、雄偉多姿、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像游龍,有的像戰鼓,各處都流傳著古老美妙的神話傳說,並且這裡曾經是李先念開創敵後根據地之處,到處留下了革命前輩們輝煌的戰鬥足跡。
B、石:
本區龍天溝兩旁山體由於長期風化作用和水的沖蝕作用,形成了獨特的河床地貌和巨礫灘,奇石怪洞隨處可見。溝內巨石累累,姿態各異,形象逼真,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有:
(a)黑石崖:
崖長274米,高109米,陡峭險峻,氣勢宏偉。崖上巨岩突兀,若龍頭出海;崖壁的層層岩石長著奇花異草,古木青藤。給人莫大的神秘之感。
(b)擎天柱:
高50米,直徑50米左右,呈紅色,從遠處觀望,該柱高大無比,直衝雲天,天石一色,極為壯觀。
(c)八仙石:
長6米,寬6米,高9.9米,上方平坦,氣勢宏偉壯觀。因傳說八仙曾乘此石游弋四方,故名八仙石。
C、水:
本區龍天溝內有一小溪,隨山勢跌宕,伴山路曲折,清澈見底,水質純凈。春秋時節溪水如練,緩緩流淌;夏雨時節溪水如狂,咆哮傾瀉;冬季則到處都是晶瑩剔透,好似巨石冰掛。本區內比較有特色的瀑布有:
(a)龍天瀑布:
落差66米,寬6.5米,因發源於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所建龍天寨,故名龍天瀑布,瀑布周圍是蔭天蔽日的參天大樹,瀑布下方是直徑10米,深3.5米的潭池,瀑布邊有一巨石,上書“龍天瀑布”。
(b)瓮城瀑布:
瓮城瀑布位於二龍山腰,高20餘米,寬56米,瓮深3.5米,瓮上方有一巨石掩蓋。每當雨季,瀑布順流而下,瓮聲、瀑聲、水聲響徹山谷,故名瓮城瀑布。
D、本區內農家樂賓館極具特色,不僅能夠吃上美味爽口的綠色食品,而且能夠親眼目睹初中語文課文《獵戶》中主人公董昆的英雄氣概。

紅石崖景區

此處山上山下,田野河灘到處都是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赤紅色岩體和石塊,有的裸露,有的被掩埋,有的夾雜在懸崖的岩石間。裸露在地表的紅色岩石經過風雪侵蝕,變成堅硬的礫塊和鬆軟的紅土。岩塊中含有兩種岩體,一種是青灰色花崗岩斑岩,一種是肉紅色細粒花崗岩前者較為常見,多為渾圓形風化后留下光潤細膩的紅石粉狀物。這裡獨特的地貌吸引了不少地質工作者、文物工作者到此來參觀考察。
另一特色是,除紅石崖岩體外,多為花崗岩,岩體被自然地質的演變切割、風化、剝蝕、沖刷、撞擊而形成獨特的地貌。有的像飛禽,有的像走獸,有的形成深不可測的洞穴,有的形成陡峭險峻的峽谷,有的形成氣勢恢宏、美麗壯觀的瀑布。由於山體構造奇異,吸引了不少各地遊客到此觀光賞景。

鳳鳴谷景區

森林林相好,森林氣氛濃郁,到處鬱鬱蔥蔥,參天蔽日的大樹。據統計,該區內原生樹木有620餘種,整個區枝纏葉擋,藤蔓糾葛,蓊蓊鬱郁,不見天日。常見的樹種有板栗橡樹槐樹楓楊;珍稀的樹種有紫檀銀杏等。林區里棲息著貓頭鷹、四足蛇、野豬等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每年10月中下旬,氣溫下降,氣壓上升,滿山遍野的紅楓樹、黃山欒。有的稀疏有致的分佈在懸崖峭壁上,像惟妙惟肖的天然盆景,滿山遍野的山菊映襯更顯絢麗多彩。
山體地貌
公園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漫長的自然歷史演化過程以及相應的氣候環境條件,造就了十分豐富的地質、地貌景觀資源,整個公園猶如一座巨大的地質博物館、峰林大觀園。
(1)蜜蠟峰
在南山東南面,嵖岈山最南面一座山峰,粗粒花崗石構成的圓柱形山體,偉岸挺拔,陡不可攀,大有“刺破青天”之勢。巔之陰有細泉滲下,似蜂蜜塗壁,故名蜜蠟峰。
(2)老君峰
蜜蠟峰最西邊的一座山峰。此峰酷似一老人,禿頂聳肩,探身西北。相傳老君曾來此修道,在老君洞居住,故名。
(3)鳳凰台
系南山主峰,海拔412米,相傳此峰因落鳳凰而得名。
(4)老君花園
在鬼門關西北的花園溝旁,峭立石柱頂端生長有紅、白杜鵑花映山紅),像一處雲中花園,綺麗壯觀,相傳此乃老君所栽培,故名。
(5)蓮花峰
望月台西南獨立一峰。頂端南北擺開四塊立岩,立岩上尖下寬,排列有序,恰似四片開放的花瓣。于山下東門遠眺此峰,儼然一朵開放的蓮花,故名“蓮花峰”。
(6)三節峰
在西澗分水嶺東岸,有迭立而起的三節石峰,海拔300多米。
(7)懸針峰
在南山西邊的斷崖上,一尊高約40米上粗下細的石柱,孤獨倒立於峭壁之上,似一根倒立的銀針。
(8)天磨峰
在天磨山西北磨溝湖畔,為一拔地而立的峭岩峰柱,頂端托起三節巨石,很像磨盤、磨底和上磨。峰側有春秋末吳王夫概之墳。
(9)天王頂
在白雲洞西北,為嵖岈山之頂峰,海拔420米。上有天王洗面盆,實乃一直徑80厘米,深60厘米的圓形水池。池水清澈,四季不涸。舊時乾旱季節,旱區百姓常來此祈雨,站峰頂可遠眺西山六峰和東部大平原。
(10)猴石
在南山頂東部,它是由形象逼真的猴頭、猴身和坐基迭置而起的三節巨石構成,如同一隻席地而蹲的猴子
(11)猿人石
在猴石北面,分大小兩個,小猿人石正偎依在大猿人石懷裡,頗像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故又稱“母子石”。
(12)青蛙石
在蜜蠟峰西邊,站南山八卦亭附近南望此峰,一尊造型逼真的青蛙正朝著高聳的山巔躍躍欲試。
(13)駱駝石
在南山祖師殿東側,一尊巨石酷似一頭駱駝,有駝峰駝頭、駝尾,造型逼真,故名。
(14)鷹石
在南山猴石東側,有一昂道挺立在山巔的雄鷹岩石。
(15)蝸牛石
在蜜蠟峰中部,有一形若蝸牛的岩石。站在南山二道門外或桃花洞附近觀看,則更為逼真。
(16)穿山甲石
在北山關岳廟西南20米處,兩頭尖,上呈拱形、下部平寬,活像一隻穿山甲,它身後還有爬出的痕迹,岩石崩塌墜落,散落在尾巴上的泥土石塊猶存。
(17)劍魚石
在六峰上的第二主峰上部,站在三道門下方向東望,那岩石尖頭細尾,似一條躍出水面的直立劍魚。
(18)熊貓石
在北斗宮南面,出朝陽門南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隻憨態可掬的岩石熊貓。公園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漫長的自然歷史演化過程以及相應的氣候環境條件,造就了十分豐富的地質、地貌景觀資源,整個公園猶如一座巨大的地質博物館、峰林大觀園。
(19)萬人洞
在蜜蠟湖西上方,包公廟東下方40米處。石洞向東、南、西北各有延伸支洞。可分上、中、下三層洞。主洞是下層洞。入洞內,時高時低,時寬時窄,主洞寬大空蕩,有人入洞探險未盡頭。主洞內小溪潺潺,漆黑無光,溫而不燥,深而不悶,能容萬人,故名“萬人洞”。進洞30米處,有7個石棚,殘存有鍋灶石床、石案、石凳等遺物,石壁上煙熏火燎的痕迹猶存。1986年,有人從洞內拾出一口大耳鐵鍋和一張三腿鏊子,經鑒定為明代之物。洞內蝙蝠聚積,似猴子水底撈月狀成團吊在石壁上,蝙蝠糞(夜明砂)積地尺余。
(20)黑風洞
在包公廟西20米處,因其時常向外噴出黑霧,故得名,此洞與萬人洞相通。
(21)桃花洞
在二道門東南處,洞口懸空著一塊近50多平方米的石棚。相傳桃花女曾在此修鍊,洞中塑有桃花女像,牡丹女和芍女待其左右。
(22)星星井洞
在三道門外,二道門裡,洞內有常年不涸的暗溪,洞上岩石互卡,光線從岩石縫射進洞中一直徑2米的水池中,池中有一核桃大的光亮閃動,形如星星,故得此名。
(23)舞陽洞
在三道門裡,洞中曲折幽深,達幾十公里,據說主洞進入舞陽縣境,故名舞陽洞。相傳太上老君修道於此,故又稱老君洞、仙人洞。
(24)八洞
在南山八卦亭西邊,小南海西北,為通往望花嶺的8個連續的山洞。
(25)蓬萊三洞
在北山魁星樓(八卦亭)80米處,有3個並排的明山洞和3個暗山洞,是北山最大的3個石棚(洞)。第一洞長15米、寬7米、高3.5米至5米。第二洞長10米、寬8米、高4米,洞后連接一洞長6米、寬3米、高2.5米。第三洞長10米、寬5米,高9米,該洞後有暗洞兩個可通外界。原洞前有兩層樓石廟,經西澗通過方能入洞。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曾在此洞中貯藏過槍支彈藥,知名人士魏良齋和河南省第八行政區專員謝肖良曾居住此洞。
(26)白雲洞
在北山天王頂下方,因時常向外噴吐白霧,故得此名。洞中上題“白雲洞”三字,在岩壁上刻有“別是洞天”四字,再后往高處四壁上刻有“復陽庵”字樣。三處石刻均為顏體
(27)皇姑洞
在北山上,類似萬人洞,傳說黑蟒精劫皇姑於此洞,故名。“雲中落繡鞋”故事由此而出。
(28)順天宮
在南山西巔,為三塊巨石交錯搭形成的三層樓閣式天然宮殿,下為天子窗,上是寢宮,順天宮為中層大殿,面積60多平方米。
(29)北斗宮
在南山頂中段,飛來石南面,為一平頂式石棚宮殿,面積100多平方米。
(30)仙人殿
在南山小南海西下,許珠烈士墓北上,為一深入地下的石棚。棚下蔭涼宜人,內有石梯、走廊、石床、石桌、陽台、山泉、幽雅別緻。
(31)蛤蟆嘴
在北上關岳廟東,北天門西,為一傘狀突兀而立的巨大岩石,下有大片蔭涼處,冬暖夏涼,是遊人小憩的場所。
(32)石灶伙
在北山皇姑樓南下方,為一平頂式石棚,過去為廟人就餐處。現石壁上還殘留有煙熏火燎的痕迹。
(33)皇姑樓寢宮
在北山皇姑樓上方,為一斜搭的石棚,下面石壁上還鑿有石床,據說當年皇姑修鍊在此就寢。
(34)石客廳
在天磨山南坡劉扁大堂上方,兩塊巨石交錯對頭,下面形成開山式大廳。相傳李自成、劉洪起等農民義領袖都曾以此為客廳招待賓客,順石客廳深入裡面是一條走廊,兩旁有一個個小石洞,可作賓客休息室。
(35)劉扁大堂
在天磨山南坡,為一巨石斜靠在陡立的石壁上而形成的偌大空間。據說劉洪起曾率領義軍在此據守,棚下石壁雕有山王寶座,寶座上鑿有佩劍孔。上書“劉山王”3個大字。
(36)迎客廳
在南山入口處,萬人洞北邊。石棚內面積40多平方米,涼爽。可供遊人休息,避暑。
(37)猴子望月(南山石猴)
在南山東峰,石形似猴,十分逼真,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或仰望天空,或凝思遠眺。
(38)蓮花出浴(蓮花峰)
南山主峰,海拔420米,在山下向西仰望此峰,似一朵開放的蓮花。登高望此峰,霧蒙蒙的雲海中,蓮花峰如出浴芙蓉,頗有佳趣。
水域風光
如果說優美的山體構成了整個公園風景的骨架,那麼多姿的水流則給公園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山的水而活,水因山更幽”。多種多樣的水景,構成了公園的主脈。這裡有湍急的河流,溫順的淺溪,碧藍如玉的深瀑,婀娜多姿的瀑布飛泉,是公園內最動人心魄的景觀。
(1)碧水映山(天磨湖,天磨山)
在北山西側,天磨峰下,景區開闊,面積達1000餘畝,湖面約60畝。南與六峰景區緊密相連,高官峰兀立二區之間,西有韭菜山,北有群山環抱的大水壩。這裡山青水秀,山石倒映,環境優美,儼然一幅湖光山色圖畫。
(2)九迭瀑布(五頭堖小溪)
五頭堖為嵖岈山公園一處山峰,海拔512米。瀑布和小溪位於五頭堖山澗谷中,發源於尖山頂南坡,注入琵琶湖,有9個急轉彎,故名九迭瀑布,落差最高處20多米,四季長流。此外既可觀瀑、聽濤,又可沐浴休息。此溪有14個灣,蜿蜒曲折,從山頂石峽直奔山腳,勢如巨蟒竄洞,游龍嘯天,溪流長3000多米,蔚然壯觀。
(3)秀蜜湖(蜜蠟山水庫)
位於蜜蠟山北面大峭壁下,長約200米,寬85米。上游匯水面積約0.4平方公里,庫容8萬立方米。泉水經石縫彙集從蜜蠟峰頂北側常年下流形成一道黃色白色條帶,如同銀河落天直瀉湖中,景觀特異。此湖為嵖岈山村水源之一,又是進入嵖岈山主景區的必經之地之一。
(4)琵琶湖(曹寺溝水庫)
位於黃土嶺西150米處,為小型水庫,因呈琵琶形而得名,水庫於1972年建成,控制匯水面積0.85平方公里,總庫容63.8萬立方米,水面30畝,灌溉面積1600畝。上游有林場、苗圃,因而水質清澈、明凈,宜作飲用水,為夏令營、野營和水上運動的好去處。
(5)天磨湖(磨溝水庫)
為小型水庫。位於西山螃蟹溝下游,店房河上游,1970年春建成。匯水面積約1.1平方公里,總庫容92萬立方米,水面面積90畝,設計灌溉面積2000畝,水庫在天磨峰高官廳下,山水相映,景色秀麗,環境幽靜。
(6)百花湖(魏樓水庫)
位於花山腳下,建於1953年,1970年完工,總庫容423萬立方米,水面500畝,為嵖岈山公園最大水面,控制流域面積8.2平方公里,已建成小型發電站1座。這裡南為花山,北為鳳凰山,山勢平緩,山頭渾圓,是理想的野營、夏令營和水上運動之處。
(7)螃蟹溝小溪
發源西山六峰的二、三、四道中,匯成一條水量較大的溪流,經浴盆峰、韭菜山腳、高官廳,流入天磨湖,流長6000多米,終年水流潺潺,溪畔植有翠竹油桐李樹等,景色幽雅。
(8)北山山泉溪
位於南、北山之間,流經北山頭道門外,經801糧庫,匯入陽豐河,水質良好,山溪蜿蜒於幽谷、石棚、石洞中,或成地下暗泉,或為地上明溪,終年不竭,溪長1500米,景色別緻。
(9)瓮城瀑布
瓮城瀑布屬於懸瀑類型,位於二龍山山腰,高20餘米,寬56米,瓮深3.5米,瓮上方有一巨石掩蓋。每當雨季,瀑布奔流而下,瓮聲、瀑聲、水聲響徹山谷,故名瓮城瀑布,該瀑布水質清澈、純凈、掬飲一口,口齒芬芳,令人回味無窮。瓮城瀑布落差大,水流急,瓮聲大,是為遊人避暑、攝影、休憩的絕好去處。
(10)龍天瀑布
龍天瀑布屬龍天溝內一個巨型瀑布。上自龍天寨,下至白龍洞,全長300多米,落差66米,寬6.5米,因發源於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所建龍天寨,故名龍天瀑布。春秋時節,瀑水如練,緩緩流淌,夏雨時節,瀑水如狂,咆哮傾瀉,流量達10立方米/秒,冬季則是連綿不絕的巨型冰掛,晶瑩剔透。瀑布周圍是蔭天蔽日的參天大樹,瀑布下方是直徑10米,深3.5米的潭池,潭池周圍散布著大小不一衝刷得溜光圓滑的石塊,坐在石塊上往上看,瀑布似銀河落九天,向下看,潭池中瀑布倒影,山水一色。置身其中,涼爽清新,心曠神怡,是觀賞、攝影的一絕好去處,瀑布邊有一巨石,上書“龍天瀑布”。龍天瀑布落差大,流水急,據省水利部門鑒定,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水質監測結果符合國標飲用水標準,是生產礦泉水的優質原料。
(11)紅石崖水簾洞瀑布
水簾洞瀑布在跑馬山東側隱洞峽上端。上面流水傾泄而下,恰似寬大的竹簾正好覆蓋整個洞口,故名水簾洞瀑布。此洞口向東南,石洞的位置隱蔽的非常好,故名隱洞,洞深40多米,中間有一石柱,支撐著洞頂,內洞又有許多小洞相互貫通,盡心又有一垂直洞。裡面一片漆黑,借礦燈也只能照見一小片。裡面棲息著無數蝙蝠。瀑布寬約15米,落差40多米,氣勢宏偉、壯觀。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因而眾多遊客慕名而來到此遊覽,是觀賞、探險、攝影、避暑的理想境地。
(12)三疊潭瀑布
三疊潭瀑布位居奎旺河的發源地,紅石崖村大歪尖山(即鳳凰山南麓),天井瀑布西北500米,野狼峽瀑布下邊30米,由3個潭瀑組成,峽谷流水經三層飛流直下,跌落而成,故名三疊潭,又名三泉瀑布。夏日到此,除觀賞如花似玉的流水美景外還能享受涼風習習,清心宜人之感,冬天來臨,山上白雪皚皚,這裡的流水變成巨大的冰蛇在崖壁上給人以驚恐之感。
崖壁為褐紅色花崗岩體,大約在遠古時代由地質變化岩石斷裂、切割,又經漫長的山洪暴發沖刷而形成峽谷,直至形成這樣壯觀的瀑布。瀑布兩岩奇花異草,野果比比皆是,遊人到此賞不盡天然美景,尋不完山色樂趣。
(13)天井瀑布
天井瀑布是野浪峽谷中一段坡度陡峭、落差較大的一個瀑布,瀑布頂端落水處是一個大半圓形的石壁,從下向上望,猶如天井流水一般,故名天井瀑布。天井瀑布落差35米,寬6.5米,水大流急。
瀑布終年流水不竭,在500米以外就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在兩邊樹木,花草的映襯下,呈現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獨特壯觀風貌。

景區景觀


人文景觀

公園及周邊地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史文化積澱深厚。
1、包公廟
位於南山與蜜蠟山之間的山谷中,萬人洞西上方,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分堂屋和西屋兩所,有院牆、大門,堂屋為正房大殿,青瓦、花脊、拐脊、飛檐走獸、雕花窗欞,內供宋代包拯泥胎塑像,高約7尺,兩側侍立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各身高8尺,彩塑逼真。樑上吊著“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銅鍘。牆壁畫有包拯生平事迹。古往今來,前來進香者絡繹不絕。此廟於1952年拆除,1986年經縣政府批准重建,廟內塑像及設置如前。
2、五龍宮
位於南山二道門裡三道門外的星星井對面。建於清光緒年間,為面闊三間,時深一間的重檐建築。此乃南山最闊綽的大殿,上蓋表現瓦、花脊,安有三支旗杆和飛禽走獸。出夏重檐上雕二龍戲珠和八仙過海圖案。室內塑有紅、白、黑、黃、橙臉色的五尊龍王像。五龍王前方兩旁侍立七手八腳佛,舊為百姓祈雨之處。此宮1952年拆除,現殘存牆基。
3、八卦亭
位於北山三道門西北上方,建於1929年,為八角二層樓閣式亭榭,上蓋紅色疏璃瓦,魚尾挑角,龍首銜鈴,山風吹動,一片鈴響。室內牆壁為紅漆木板,上繪八卦圖壁畫,八卦亭為紀念諸葛亮而建,整個建築宏偉氣魄,“文革”中被拆除。1986年重建,新八卦亭為六角方柱亭榭,規模較前小。
4、關岳廟
位於南山三道門北上方,北天門西邊,始建於1925年。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普通瓦房,內塑關羽岳飛泥胎彩像,威武雄偉,栩栩如生,東山牆的壁畫為“岳母刺字”,西山牆壁畫為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此廟於1945年被日寇放火燒毀。1946年又重建一次,建國后又被拆除。現只存殘牆。
位於北山上中部,建於1944年,尚未建成,即被日軍炮火擊毀,為白色樓閣式建築。1986年,在舊址上重建,重建后的魁星樓為六角亭榭,上蓋三色琉璃瓦,內塑諸葛亮泥像,以弘揚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6、天王殿
位於魁星樓西南,始建於清雍正年間。天王殿是北山最好的建築,面闊三間的重檐式,牆壁上有栩栩如生的壁畫,建築雄偉,雕梁畫柱。肩脊正面有“風調雨順”四字,脊北面有“國泰民安”四字。天王殿內供玉皇大帝和四方天王泥胎塑像,玉帝端坐中間,頭戴天合板,天合板四周垂掛珍珠串。四大天王即南方增長天王,膚色乳白,笑相,持琵琶,呈調冊狀弦狀,即“調”;北方多聞天王,膚色朱紅,執金龍,金龍彎曲欲順狀,即“順”,合成“風調雨順”之意。
天王殿毀於1945年日軍炮火,現僅存殘壁。
7、皇姑樓
位於北山白雲洞南,明宣德年修建,為平房式建築,朱牆綠瓦,內供戰國時期吳國三公主。清光緒十年,舉人李共梓等捐資整修。皇姑樓內巧設機關,燒香人偶觸機關,皇姑會突然站起,后因長久失修,此樓自然倒塌。1923年,遂平縣寶善局募化四方,重建三間二層堂樓和三間二層西樓,金碧輝煌,神像煥然一新。
8、高官廳
位於天磨山南劉扁大堂北上方。據傳,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率兵陷遂平縣城后,進駐嵖岈山老君洞附近,曾在此點將閱兵。後來劉洪起為紀念高迎祥,修建“高官廳”一座,現僅存遺址。
9、打虎坑
打虎坑是當年唐朝太宗李世民御前待衛敬德為打老虎而挖的深坑。當年鳳鳴谷中有一猛虎,兇狠殘暴,咬死牛、馬、羊家畜無數,連傷幾十人,當時敬德正好隨皇上來到這裡,敬德聽說后,決心為民除害。敬德首先走訪當地百姓,探尋猛虎出沒規律,然後,敬德在老虎必經之地的路中間挖一深坑,在坑底埋上竹籤,並在洞口做了偽裝。老虎出來覓食時,正好掉入洞口,扎在了竹籤上,嗥嗥亂叫,敬德大吼一聲,跳入坑中,騎到老虎身上,一陣拳打腳踢,老虎因被竹籤扎中,疼痛難忍,動彈不得,被敬德活活打死。此洞因而被當地百姓命名為打虎坑。歷經多年風雨,打虎坑不斷擴大,積水,現已成為一個小湖,常年存水不斷,清澈見底,游魚嬉戲,已成為鳳鳴谷景區一亮麗的景點。
10、仙家洞
仙家洞位於紅石崖村黑子溝村民組南鳳山的懸崖下,分外洞和內洞兩部分,外洞高9米,寬12米,長45米,非常寬敞,往裡面便是內洞的入口處,洞口很小,只能伏著身子前行。要想進內洞必須做好兩手準備,內洞向下有3米深才是底部,需藉助繩索或懸梯才能進入;二是光線暗,藉助礦燈才只能照見一片。內洞高10多米,寬5米,長20多米,東北,西南走向,裡面還有幾個小洞,因洞口小,無法前行,只能望洞興嘆。
該洞內外為花崗岩體,大約在漫長的地質年代,石體隆起,扭曲變形風化剝蝕,脫落而形成洞穴。
據傳,很早很早以前,裡面住著一位啞巴妮,貌若天仙,在洞內修行,天上八仙鐵拐李武當山途經這裡,啞巴妮摯意要拜他為師,鐵拐李急於趕路,應允她返回再說。鐵拐李辦完事返回來到這裡,時逢正午,啞巴妮急忙給師傅準備午餐,她拿著饃筐像一般旋鳳飄然下山,師傅鐵拐李在洞內東瞅瞅西看看,除了一個簡單鍋灶什麼也沒有,心想:“今兒晌午到底叫我吃啥里!莫非餓肚子不成”。一會功夫,啞巴妮從山下河裡端回一筐洗得乾乾淨淨的像手指肚大小的石子,倒進鍋里,兩腿伸進鍋灶燃著火,只見火苗熊熊燃燒,眨眼之間,飯做好了,腿從灶內退出來,仍完好無缺,她把煮好的飯端到老師面前,讓老師盡情品嘗,結果甘甜爽口,回味無窮,認定啞巴妮已經修鍊成功,飯後師傅就帶徒弟走,這時啞巴妮將剩下的飯,端到洞外豁了,結果崩得遍山皆是,第二年春天一大早就發出了嫩芽,然後從地下結出如同指頭肚大小的果實,人們叫山棉棗,成了今天的天然美味,後來這個洞就叫仙家洞了。
11、千峰寺遺址
千峰寺遺址坐落在鳳凰山深處一開闊地帶,四面環山,東南有一出口,周圍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此寺院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10多畝,房舍40多間,分前後3層院,有大廳、廂房,為周圍72寺院之首,據古碑記載,有一太子曾經到此,因為後來欺辱民女引起民憤,被農民起義將領劉扁頭妹妹劉洪榮剷除,從此留下劉扁頭計平千峰寺的美好傳說。因年代久遠,寺院已不存在,現有廟基殘碑,碑帽上有精美的“二龍戲珠”圖案和蓮花碑座、石碾石臼等遺物。1958年,遂平高中教師路修仁、趙業慶編寫的古裝歷史劇《劉扁頭計平千峰寺》,由縣劇團在紅石崖大鍊鋼鐵現場連續演出數場,觀眾如雲,受到極高的評價,由於寺廟的歷史地位較高,方圓幾百里以內的群眾都把千峰寺當作傳統的遊覽勝地,每年春秋二季都有來自南陽平頂山許昌漯河等10多個市、縣的遊客和善男信女前來觀看遺址,焚香祭拜。
12、娘娘洞
該洞位於龍天溝內,龍天瀑布上側,龍天寨北門下,高約2米,深3米,寬2.8米,系岩石崩塌而形成,是一個比較隱蔽的場所。洞內亂石紛呈,流水潺潺,周圍古木老藤,懸崖峭壁,多有野獸出沒。
據考證,春秋戰國時期,經西平出山鎮過遂平的槐樹、土山、嵖岈山到確山縣境,是秦楚兩國官道的重要地段,伍子胥保娘娘從此經過,曾在龍天溝景區龍天瀑布右上側石洞中暫避追兵,娘娘洞因此得名,流傳至今。后馬娘娘於土山禪雲寺跳井自殺,使得娘娘洞在民間傳說中更具神秘的色彩。
13、點將台
點將台位於寨溝旗杆窩下側,是山水沖刷露出的連體巨石,絕對年齡在20億年左右,面積500平方米,系一平台。一邊是懸壁陡峭,另一邊與山體相連,為天然的閱兵點將之所。隋末農民起義首領竇建德兵退龍天溝,曾在此台點兵閱將,點將台由此得名,流傳至今。點將台海拔530米,高聳入雲,蔚為壯觀,站在上面俯瞰群山,一覽眾山小,是一處天然的觀景平台,是遊人觀光、攝影、攀岩的理想之地。

天象景觀

(1)六峰夕照(六峰山晚霞)
六峰山在北山西部,傍晚日暮西山。殘陽如血,西山六峰灑滿金輝。這裡奇峰突兀,溝深谷幽,泉溪叮咚,鳥雀返林,燕兒歸巢,愈顯靜謐和野趣的濃郁。
(2)風雲壯觀(北山雲海)
夏秋季節,天氣晴朗或雨後初霽,在北山一帶,晨曦中,山谷里有縷縷青絲,至朝霞初露時,升騰起股股白色水氣,潔白如絮,凝結為雲,雲隨風動,飄遊彙集,北山一帶頓成浩瀚雲海。高聳的山峰,優如大海中的小島,在洶湧澎湃的雲濤中,忽隱忽現。站北山天王頂觀景,不亞蓬萊仙境,恰似嫦娥廣寒。
(3)雲霧谷
雲霧谷是鳳鳴谷內常見的氣候景觀。每到陰雨時節,整個鳳鳴谷中雲海翻滾,眾多的山頭好似大海中的扁舟,若隱若現。
鳳鳴谷25平方公里,為華北地台南緣,秦嶺地軸東部,伏牛山東緣部分,山脈呈西向東走向,海拔500米左右,森林茂密,山頭林立,高濕高溫的氣候條件,極易在山谷形成雲霧。每適雷雨時節,各個山頭被雲霧纏繞,或輕歌漫舞,若隱若現,或猛虎下山,迎面撲來。陰雨天游鳳鳴谷,雲霧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忽低忽高,觸手可及,有時被雲霧緊裹其中,久久不能走出,尤其是站在山頭觀雲海,但見雲海波濤翻滾,一望無際,別有一番情趣,雲霧已成為鳳鳴谷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生物景觀

(1)層林盡染(南山秋景)
嵖岈山植被系溫帶闊葉落葉林,南山一帶林木茂盛,10月中下旬后,氣溫下降,氣壓漸升,漫山遍布著麻櫟刺槐、油桐、黃山欒、烏柏、楓揚、三角楓五角楓石榴等樹木,一場風霜一層色,霜葉紅於二月花,而針葉樹在蕭瑟秋風中更顯得鬱鬱蔥蔥,此時野山楂野葡萄酸棗軟棗等果樹,果實累累,唾手可得。
(2)貓頭山原始森林
貓頭山原始森林是公園中保存最完好的森林。林海碧波,鬱鬱蔥蔥。該森林處在亞熱帶與北溫帶交匯處,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積溫4958.7℃,年降水量970毫米,全年無霜期約224天,貓頭山地區,人跡罕至,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適宜各類林木生長,據不完全統計,其原生樹木即有620餘種之多。整個區域枝纏葉擋,藤蔓糾葛,蓊蓊鬱郁,不見天日,常見的樹種有板栗、橡樹、槐樹、羽松、魁柳樹等;珍稀的樹種有紫檀、銀杏、懸鈴木等。如山葡萄藤直徑達20公分左右。林區里憩棲著貓頭鷹、四足蛇、野豬等多種保護動物。每到10月中下旬,氣溫下降,氣壓上升,滿山遍野的紅楓樹、黃山欒,一場風霜一層色,霜葉紅於二月花。
(3)龍天溝紅楓道
龍天溝紅楓道位於龍天溝內山門至天梯約5公里的地段內,此處遍布紅楓樹故稱楓道,是一個具有季節特色的生物景觀,每當春季3月,龍天溝紅葉抽芽,歷時7個月至深秋10月,氣溫下降,氣壓升高,一場風霜一層色,霜葉紅於二月花,整個景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龍天溝紅楓道,成為一片紅海,大紅的五角楓,朱紅的三角楓,桔紅的黃山欒,竟奇鬥豔,色彩斑斕,至來年正月,在雪雨的浸潤下,紅葉才逐漸凋零。
(4)紅石崖秋色紅葉
秋色紅葉是公園的一種物候景觀。紅石崖景區位於亞熱帶和暖濕帶交匯處,山體上生長發育著上千種原生植被,覆蓋率佔95%以上。闊葉、針葉、常綠、落葉喬木,兼備野果、藥材、山菜、野生花卉應有盡有。數量最多的是紅楓樹,最引人注目的是秋色紅葉。到了晚秋霜降時節,大部分樹木樹葉變黃落下,而漫山大片的紅楓葉像火紅的花海,有的稀疏有致的分佈在懸崖峭壁上,像惟妙惟峭的天然盆景,漫山遍野的山菊映襯更顯得殉爛多彩,讓你眼花繚亂,如痴如醉,不少的遊客飽覽此景后,不盡讚歎,這裡可與北京香山的紅葉比美。
(5)紅葉柳
紅葉柳,又名紅柳,是公園內的一種珍稀樹種。屬柳科,落葉喬葉,葉為紅色,樹心為紅色,分佈在百泉寺高山濕地1.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共有287棵,全部為自生。
紅柳生長在水邊或濕地,無蟲害、材質密,纖維長;紅柳葉肥厚,挺拔,似桃葉,較其它柳葉寬、大、厚,上部為紅色,下部為綠色,紅綠相間。樹枝密集,細長,似灌木叢;紅柳生長極為緩慢,屬罕見稀有樹種,目前從《中國主要樹種》上還未發現在我國有相同樹種。紅柳有較高的欣賞價值,適宜人們觀賞、攀爬和攝影,是進行物種探尋,進行植物研究的理想之地。
(6)將軍橡
橡樹櫟屬、殼斗科,又名麻櫟樹,系落葉喬木。張台鄉李堯村的大橡樹高24米,胸圍8.07米,五個成年人手扯手才能合抱,東西遮陰18米,南北遮陰22米,樹蔭遮蓋面積396平方米,裸露在外的幾處樹根有水桶粗。由於年代久遠,樹的外表蒼老粗糙,樹榦的中部呈空心狀,基本上靠樹皮吸取養分維持生長,樹根處有三個洞孔與樹心相連,人可從此孔鑽入樹心中,領略枯樹的魁梧。樹的主幹雖然內空,但仍枝繁葉茂。其葉為橢圓狀披針形,果卵狀短圓柱形堅果,干為二類商品硬材,枯朽枝可培育香菇,葉可養柞蠶殼斗為重要橡膠原料。因這棵橡樹為隋末農民起義軍將領竇建德為紀念戰死的兩位將軍所栽,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所以稱為將軍橡。每當夜深人靜,稍有風起,風便在樹心中迴旋,橡樹就會發出嗡嗡嗡的陣陣聲音,長鳴不止,極像老人哭泣,因此又稱它為“哭樹”。
五十年代大躍進時期,只因山高路險,運輸困難,這棵老橡樹才倖免未被遭劫煉了鋼鐵。七十年代,一些村民認為此樹會哭,是不吉利的徵兆,要把它伐掉,恰被當時在此檢查工作的縣委書記碰到,得以留存,森林公園開發后,將軍橡身價倍增,成為人們祭祀英烈、遮陰乘涼、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旅遊


嵖岈山旅遊景區位於河南駐馬店市遂平縣境內,緊鄰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
嵖岈山系伏牛山余脈,是花崗岩造型地貌區。南山、北山、密蠟山、六峰山砥石而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奇特秀美的美麗風光畫卷。景區人文史跡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美不勝收。遠在唐代這裡就是眾多文人騷客攬勝之地。唐代大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在山上留有墨寶;著名高僧玄奘曾三上嵖岈山將經;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睹嵖岈美景,文思噴涌,創作不朽名篇《西遊記》……新中國成立后這裡是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誕生地,又是中央電視台《西遊記》主要外景地。
嵖岈山旅遊景區紅石崖位於嵖岈山主景區西北二十公里處。整個景區由卧虎山、圓龍山、鳳凰山、跑馬山和賀頂山五大主峰構成,有城牆峽、黑龍潭、圓頂峰、水簾洞和海眼泉50多處景點,這裡集全國名山秀水之大成,奇峰異石、峽深洞幽、溪流潺潺、鳥語花香、美不勝收。景區附近有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舊址(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陳列館)、千峰寺、禪雲寺等遺跡和人文景觀、是自然觀光和文化旅遊的理想聖地。
嵖岈山旅遊景區風鳴谷森林公園位於遂平縣張台鄉境內,地處伏牛山東緣余脈,總面積25平方公里,因成群的鳳凰棲落於此,落日啼叫而得名。該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有珍貴中藥材110多種,野生動物50多種,大小
山峰70多座,有將軍峰、南北斗寺、千年大橡樹等130多個景點。是以自然風景為主體,以悠久的歷史為內涵,融休閑、探險、獵奇和科考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
嵖岈山旅遊景區龍天溝景區位於遂平縣槐樹鄉境內,總面積50餘平方公里。享有中原“黃果樹”的美譽。景區有龍天山、九龍山金頂山、跑馬領、鳳凰嶺、龍天溝、蛟龍溝和五里溝等主要景點構成。整個景區相連、嶺相接、溝相通,峰巒疊幽,奇花異草,林木茂盛。著名作家吳伯蕭所著《獵戶》一文中打豹英雄董坤的原型人物——鍾殿奎今仍生活在這裡。

交通


嵖岈山南臨駐馬店市,距華中重鎮――武漢市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中原樞紐――鄭州市200公里。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縱貫遂平縣境,距景區僅25公里。現已開通了鄭州至景區、駐馬店至景區的旅遊專線,交通優勢十分明顯。
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又名玲瓏山、石猴仙山,山勢嵯峨,怪石林立。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砥足而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奇特秀麗的風光畫卷。景區人文史跡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美不勝舉,有九大景觀、九大名峰、九大名洞、九大名棚、九大奇石,各類景點100多處,著名景點30多處,具有“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中州獨秀、江北石林”之美譽。
《西遊記》外景地嵖岈山天磨湖生態旅遊景區四季風光如畫。陽春,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樹成蔭,泉水潺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隆冬,銀裝素裹,潔白如玉。山上眾峰崢嶸,奇石突兀,洞壘幽邃,古樹參天,層巒疊翠,雄奇壯觀,兼具華山之險、泰山之崴、黃山之奇、峨嵋之秀、雁盪之幽;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既有南方青山之靈秀,又有北方峻岭之雄渾。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游此山後親書“別是洞天”。明代禮部尚書、詩人許贊曾在此寫下了“嵖岈山秀尋仙蹤,隱隱雲闕十萬峰”的著名詩句。當代大書法家李鋒的《登嵖岈山》為:“漫道黃山天下奇,嵖岈峭麗世間稀。千重瑰壁嵯峨甚,絕獻靈峰看欲迷。”

歷史文化


嵖岈名勝山風景區歷史悠久,人文旅遊資源璀璨奪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代吳楚在此爭雄,吳王死後,葬於天磨蜂下,雖歷經滄桑,“吳王墓”仍在;隋朝名將竇建德兵敗嵖岈山,戰死後葬在鳳鳴谷中;唐代王仙芝部將尚讓曾屯兵於此,后與黃巢合力守山,現有“黃巢洞”;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進駐嵖岈山,現有“點將台”及“高官亭”;清代乾隆皇帝曾三上嵖岈山,現存“乾隆探險洞”和供乾隆安寢的“順天宮”為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朝,劉少奇、李先念、範文讕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發展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輝煌的戰鬥足跡。1958年,這裡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一代偉人毛澤東曾親臨遂平視察,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嵖岈山名勝風景區文化底蘊豐厚,與西遊文化、石猴文化密切相聯,源遠流長。著名高僧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帶頌經修行,他的大弟子道全、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淮安才子吳承恩為避禍遠行,途經嵖岈山,從嵖岈山石猴、唾唐僧、碎八戒、白龍馬定海神針、老君花園、黑風洞、高老莊流沙河等天造地設、惟妙惟肖的奇石景觀中汲取靈感,撞開了醞釀已久的藝術閘門,創作了千古巨著《西遊記》。隨著中央電視台代《西遊記》續集在此的拍攝和在全國的播放,使嵖岈山風景區飲譽全國,名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