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鎮

焦作市山陽區新城街道恩村

承恩鎮,即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恩村,含一街、二街、三街。承恩鎮是一個很古老的集鎮,曾三次受到帝王賜名。據傳大禹的父親鯀曾把治理黃河的據點設置在此,堯帝念其治水功勞賜此地名為鯀鎮。大禹治水有功“家天下”后,念及父親治水功德,有恩於蒼生,在劃分天下時,為避諱父名,升格此地鎮為州,賜名恩州武王伐紂途經恩州時,恩州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很繁華的集鎮了,恩州百姓簞食壺漿犒勞伐紂大軍;武王坐天下后,念及承受了恩州百姓恩德,賜名為承恩鎮。承恩鎮這個名字從西周初年一直叫到民國時期,歷時約三千年之久。解放后,承恩鎮更名為恩村,土改時分成三個村,分別為恩村一街、恩村二街、恩村三街。恩村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繁多的古迹,尤其是寺廟成群,有“恩村十八廟”和“不見廟不進村”之說,是古代民眾信奉儒釋道三教的聖地。除十八廟之外,古迹還有妲己冢、逯魯曾墓、和聖祠等。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恩村成為城中村,人民路山陽路、文成路等市區主幹道從村中穿過,尤其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及鄭焦城際鐵路從村中穿過,即大大改變了村莊的格局,也給村莊增添了無窮機遇和活力。

簡介


1955年前,一直隸屬千年古縣修武管轄,1956年才劃歸焦作市管轄。恩村從古至今是這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古文化內涵極深。上古時期,恩村叫鯀鎮,當時號稱七柳八賈、一郜鎮。夏朝時叫古恩州,商周時叫恩州驛,宋朝以後叫承恩鎮,直到解放初期為恩村鎮。

歷史地位


據考古發現,村東北一里處是宋代瓷窯,西部懷慶、博愛的竹貨、懷參地黃等土特產品以及山西的鐵貨,經此處銷往各地。所以,早有“觀懷門”(懷為懷慶府)、“通汴門”(汴為開封)、“望寧門”(寧指修武縣)之稱。承恩鎮主街道長十里,以主街為軸心,南北有兩條長街,稱之為南后、北后。鎮正中十字口有一南北街道,將東西向的三條街貫穿起來,很像一個“主”字。又據傳,承恩鎮還像從東方飛來的一條巨龍,鎮西有古廟,廟體就像是一條巨大的龍頭,廟西的西河水終年滿盈,專供龍王飲水,現在古廟雖被村民新居代替,西河水仍然暢流不斷。鎮北原有一長嶺,據說也是一條曾經作過惡的蒼龍,被玉皇大帝貶下凡,並用一行星鎮壓,永世不能翻身。那塊酷似行星的巨石有鼻子有眼,恰好位於長嶺的正中,現在四五十歲以上的村民,都曾經見過這條被稱為“蟒圪嶺”的長嶺和這塊被稱作“行星”的巨石。
恩村從古到今都是鎮、鄉、(公社)區政府所在地(1946年-1949年是修武縣第六區,1949年以後是修武縣第四區所在地)解放前村裡就建有孔廟、私墅、學堂多處。解放后,這裡設有修武縣第八完校,現在有公辦小學三處。恩村在古時經濟發達。明清時承恩鎮就是方圓百十里最大最繁華的集鎮,據清代和民國初期玉帝廟碑文所載:承恩鎮和山東、山西合資開設的工業、手工業和各種商店約有數百家,成為遠近聞名的農貿產品和工商產品的集散地,諸如復興鹽店、東通興錢莊、樂熏堂藥房等等,另外,還有十多所學校。據考證,當時的承恩鎮,遠比現在稱為焦作市老城的焦作街要熱鬧繁華的多,是古代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一百多華里的“牛角川”之地的古文化、經濟集中之地。恩村街道有三里長,正大街從東頭到西頭經商、做生意的就佔半數以上,各種作坊、農產品加工應有盡有,肉架、糧行染坊、店鋪、遍布大街。這裡每天都有早集,直到上午10點左右才結束,並且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有集貿大會,周圍幾十里的老百姓都來這裡趕會,大街小巷,人流如潮,擠滿扎滿,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布棚、雜貨、農副產品、家禽、家畜等……並還有雜耍、賣藝、雜技助興,遇到年來節到兩台大戲對唱,東頭是國粹京劇、西頭是懷梆戲。真是熱鬧非凡。恩村初一、十五,各廟宇古剎鐘聲齊鳴。恩村又是原陽封丘延津各路客商的集散地。
恩村還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如逯錄曾在元朝曾官居二品,趙三元是清代兩廣鹽運史,近代團級以上幹部有二十多個,現在還有四位將軍在外地工作。

宗教文化


恩村古文化內涵既廣又深,非常豐富,佛教道教、花堂教等……。有人統計恩村共有18座古廟宇,還有人說要想進恩村不過廟宇非能入也。從西邊進村,首先要經過郜壇、背座觀音壇、普恩寺(后聖大殿供的是如來佛塑像,周圍站著24個天將,中殿正中坐著燃燈古佛,背靠背站的是南海觀音,四周圍是十八羅漢)、藥王廟、財神廟(供有財神、藥王孫真、關羽),從東邊入村要經過祖師廟、奶奶壇,從北邊進村要經過玉帝廟、龍門閣、山神廟,從南邊入村要經過三官廟(殿內供奉天皇、地皇、人皇)、文昌閣(殿內魁星站在上邊點狀元),村中間還有二仙廟(殿內有四位送子奶奶)、文廟(內有孔夫子及七十二賢)、火神廟關帝廟、社稷廟葛洪殿等……
恩村村內,現存三座大型寺廟:
1.天爺廟:位於恩村中學院內。是恩村三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寺廟。現存明代嘉靖年間碑一通。
2.三官廟:與天爺廟位於南北同一條軸線上,南北相距約半公里。為元代建築。年代最為古老。該廟是一處風格獨特、造型別緻的元至清代木結構建築,佔地8630平方米,大殿至今保存完好。廟內有乾隆十九年、咸豐六年、民國十一年的重修碑,碑刻完好,字跡清楚。三官廟雖初創年代不祥,但依據碑文“曾恩鎮北門外約百步許村落挺秀名曰逯家莊蓋子之始祖大元賜進士弟翰林院編修監察御使逯魯曾游息之地”的記載和民間傳說,該廟建於元朝。
3.祖師廟:位於天爺廟與三官廟南北中軸線東邊,相距越半公里。
在東西南北一公里範圍內,三大寺廟,形成了密集的古寺廟群。建築年代不同,建築風格各異,宗教信仰有別。極好地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續性、層面性、多面性、豐富性。極好地彌補了焦作這座只有幾十年歷史的新興城市的歷史文化。
恩村祖師廟與眾不同,它是祖師爺的行宮。據說全國共有三個行宮,恩村祖師廟是其中一個,創建於明代嘉慶三十七年,它是依據湖北省武當山金頂太和殿的樣式,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大殿樑上有兩條回頭金龍,全國罕見,山門上懸掛著“玄帝廟”,拜殿內懸掛著“玄天上帝”,大殿門上邊懸掛著“盪魔殿”金牌,三教祖師威坐在五龍捧聖寶座上,手中握著祖師印,有周公和桃花會合陰陽二氣,天書、地利供奉在兩旁,蒼龜、巨蛇捧聖足(水火二將、金剛將),為他抱著鎮妖降魔七星寶劍,張旗將為他握著日月皂旗,民間說“一桿皂旗遮日月,七星寶劍定乾坤”,祖師爺頭上邊碩光上有醉母游山、黑虎引路、渭心修鍊、誠人投崖、五龍捧聖、得道升天。大殿兩旁有。供奉的有:左有雷公率環,值年太歲二郎真君帶著咬仙犬,五穀神,右邊有文昌帝君,弔客星風林,趙公財神,劉猛將軍,王靈官馬靈官把守著山門。代代相傳祖師中年時修鍊來到恩村,沒有留鬍鬚。清代有碑記載,年過花甲的老年人三次,每次三十餘人步行月余,跨山越水,朝拜南頂。
4.二仙廟的西廊以前有四間房屋,是廣生神殿。該殿在金大定二十三年(1182年)、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及萬曆九年(1581年)和天啟年間(1621年~162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多次重修。我國各地的二仙廟,都是百姓求子的地方,二仙廟裡建廣生神殿,廣生很明顯是廣生人口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斷,恩村二仙廟始建最遲應該早於金大定二十三年(1182年),距今至少有1000年左右。
在二仙廟遺址處,還有一通清同治四年(1865年)立的《重修二仙廟並金妝聖像》,由碑文內容可知:二仙廟不知創建於何時,金大定二十二年(1181年)曾重修一次,該廟因有護國庇民的功德,二仙被宋帝敕封真人。這與前面敘述的傳說中宋徽宗趙佶敕封二仙的說法是一致的。此外,還有三通與恩村二仙廟相關的石碑,其內容與前述其他碑文內容、傳說對應。
恩村二仙廟的最大亮點還不是上面說的,而是恩村民間傳說《封神演義》第四回《恩州驛狐狸死妲己》的地方就在二仙廟,二仙廟東約300米處曾有妲己冢,2007年7月2日,《焦作晚報·人文山陽》刊登了筆者的《焦作一帶真假妲己傳說》,對妲己冢及妲己傳說進行過介紹。

行政區劃


恩村一街、恩村二街、恩村三街。

歷史傳說


元宵節山陽公劉協與夫人相會在承恩鎮
2014年,中國民間情人節與西方傳統情人節會聚在一起,兩個節日都出現在陽曆2月14日(農曆馬年正月十五)這一天。這一有趣現象,19年才出現一次。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最浪漫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之所以是中國最浪漫的情人節,在焦作地區流傳著和山陽公劉協相關的感人故事。
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曹丕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卻把山陽公劉協的三位夫人曹憲曹節曹華曹操之女,曹丕之妹)扣留在了許昌。十一月初二,劉協北渡黃河走馬上任到了山陽,非常思念三位夫人。一天夜裡,劉協撕下龍袍(當年三位夫人共同綉制的)一角,咬破手指寫了“山陽”兩個血字,託人輾轉送到了曹節手中。曹節看到血書,知道劉協還活著,真想馬上飛到劉協身邊。但是考慮到兄長曹丕肯定不同意,於是就把信息告訴了曹憲和曹華,並商定一塊絕食。絕食到第五天,曹節母親卞夫人得知,趕緊叫上環夫人(曹憲母親)、李夫人(曹華母親)去勸三位女兒。卞夫人說:“節兒啊,那地方,你最好不要去,那山陽在太行山下,是個苦寒之地。你父親不是寫過《苦寒行》一詩嘛,詩中說‘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那地方行路都艱難呀!聽說那裡山上都是青石,山下都是竹林,很荒涼,你怎麼能去呢?”曹節堅定地說:“你越是說那裡苦寒、那裡荒涼,我越是要去。如果說,我去受不了那苦,那麼漢獻帝在那裡怎麼能受得了呀,我去了,總可以給他帶去一點溫暖。漢獻帝對我好,我對他的感情也是至死不渝的。正因為我哥曹丕一再阻止我們去山陽,我們才絕食的。”卞夫人繼續勸:“節兒呀,難得你們三人對劉協一片真情,為娘同意你們去山陽。可是,你哥不讓你們去,那還是不行啊!”曹節咬牙切齒地說:“他不同意的話,我就跟他拼了。”於是,卞夫人找到曹丕,說明情況,曹丕最後無奈地說:“好吧,她們真要去山陽,我就成全她們。若到那裡後悔了,我再派人去接她們回來。”
就這樣,曹氏三女——劉協的三位夫人繼續調養了一段身體,於公元221年正月十二啟程趕赴山陽。農曆正月十五晚上,到了山陽大地。劉協那邊,也得到了消息。元宵佳節,山陽城內街上,張燈結綵,鑼鼓喧天,人群川流不息,一幅人間好景色。劉協的精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與民同樂,也在街上賞了一會兒燈。然後就帶人到承恩鎮(今恩村)去接三位夫人,到了鎮西的石河邊,發現橋被山洪沖壞了。於是就進了橋邊一家藥店裡等候,藥店裡此時還有幾個病人在抓藥,其中一個婦女抱著一個哇哇哭的小男孩,劉協一問,才得知小孩是骨折了,藥店掌柜聽了說:“這裡沒有正骨醫家,你還是快到別處去吧。”劉協說:“讓我來看看吧。”他一手捏住孩子的手腕,另一手拉住孩子的小手捏了幾下,孩子立即不哭了,沒事了。大家看到劉協手到病除,紛紛轉向讓劉協給看病,藥店掌柜也說:“我新到這裡開店,有幸巧遇神醫,就請先生在我這店裡坐堂治病吧,待遇從優。”就這樣,劉協在這家藥店給人看病到第二天上午。剛看好一個頭暈百姓的病,外邊隨從進來說:“啟稟皇上,三位夫人已經到了對面石河邊。”百姓一聽剛才給看病的是皇上,馬上都下跪,山呼萬歲。
這時,有人說:“三位夫人來了,不能讓皇上和三位夫人就這樣子隔河相望啊。”於是,就近的人們從家裡搬來木料、石塊、鐵索等物,很快一座新橋就展現在人們面前。劉協分外激動,踏步走上新石橋,迎接三位夫人。藥店掌柜說:“煩請皇上為這石橋和我這藥店起個名字吧?”劉協開始思考,藥店掌柜接著說:“要不橋就叫迎鳳橋、店就叫迎鳳堂吧?”劉協一聽,高興地說:“好好好,筆墨拿來,我寫下來。”然後,劉協繼續說:“昨日是農曆正月十五,今天是農曆正月十六。這兩天兩大喜事,一是佳節我看到山陽百姓安居樂業,二是我喜迎三位夫人來到山陽。今晚大家繼續過節,願有情人像昨晚和今晚的月亮一樣團圓。”
農曆正月十六晚上,山陽城內繼續張燈結綵,劉協帶領三位夫人繼續與民同樂。百姓中的少男少女牢記劉協“願有情人像昨晚和今晚的月亮一樣團圓”的話,借著賞花燈,未婚男女或為自己物色對象,或藉此與情侶約會。
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結伴出來夜遊觀燈,也給未婚的少男少女相識提供了一個元宵節賞花燈交誼的機會,這是有古詩詞、傳統戲曲、成語典故和傳統故事能夠證明的: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兩首詞都是描述元宵夜情人相會的情境),傳統戲曲如《陳三和五娘》(說的是他倆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而一見鍾情)和京劇大師荀慧生的《元宵謎》(說的是呂昭華與趙秀英假扮的郭廷章元宵夜幽會),成語典故如《破鏡重圓》(說的是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因戰亂失散,在三年後的元宵夜夫妻才團圓),傳統故事如《春燈謎》(說的是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節定情)。
關羽曾暫避承恩鎮
承恩鎮是千年古鎮,這裡曾經古迹繁多,寺廟成群,有“不見廟不進村”之說,承恩鎮恩村三街關帝廟便是鎮里眾多廟宇之一。該廟原址在恩村三街老村委會大院內,南水北調拆遷后暫遷原恩村三街小學門口東側的一間臨街房裡,門口掛著簡易的“恩村關帝聖君廟管委會”牌。民間傳說關羽年輕時除惡南逃,曾暫避恩村,後來恩村人建了關帝廟。
傳說關羽19歲那年,想求見郡守謀個差事,可郡守因其是無名之輩拒不接見。當晚,關羽住在旅館時聽到隔壁有人哭,一問才知哭者叫韓守義,其女被勾結官宦、欺男霸女的惡霸員外呂熊強佔蹂躪。當時,解州(關羽故鄉,今山西運城市鹽湖區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因靠近鹽池地下水是鹹的,只有幾眼甜水井散落在解州城各處。呂熊叫家丁將城裡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自家院里的一眼。呂熊規定:只有年輕貌美的女子方可來挑水,來者不是被他調戲,就是被他姦汙。韓守義的女兒被霸佔后,韓守義無奈只好悲泣。關羽聽罷怒火中燒,提著寶劍闖進呂家,殺了呂熊及其一家,解救了韓女和其他良家婦女。
關羽一路南逃,翻山越嶺出了太行山關徑。這一天,他來到承恩鎮(今山陽區新城街道恩村)地界,看到這裡人煙稠密,農耕繁忙,便想在此暫避一時。可是,關羽在承恩鎮還未安穩下來,解州追捕的官差就接踵而至。關羽就在南太行一帶與官差周旋起來。為了混飯吃,關羽見誰家有活要做,就主動去幫忙,給不給工錢沒關係,只要管飯就行。
因追捕風聲越來越緊,關羽便從孟津渡黃河逃往洛陽。關羽逃難江湖五六年,在涿郡(今河北涿州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后,東征西戰,數次經過恩州一帶,在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曹操賞識、掛印封金等大事中一次又一次名揚天下后,百姓們想到原來自己認識關羽,尤其是承恩鎮一帶的百姓們對關羽落難時仍十分義氣的印象特別深刻。後來,歷代朝廷不斷加封關羽后,承恩鎮百姓就建了關帝聖君廟紀念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