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門
北京城門
北京城門引分為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龍脈口四門,宮城四門,現代城門等。北京舊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說,指得是內城九門、外城七門以及皇城四門。北京城門總稱為四九城。
具體如下:
外城七門: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西便門
皇城四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龍脈口四門:中華門、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
宮城四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近代城門:和平門、復興門、建國門、水關門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內九”指的是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牆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牆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徵。
正陽門
正陽門箭樓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建築形式為磚砌堡壘式,城台高12米,門洞為五伏五券拱券式,開在城台正中,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輦。箭樓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上下共四層,東、南、西三面開箭窗94個,供對外射箭用。箭樓四闊七間,寬62米,北出抱廈五間,寬42米,樓高24米,門兩重,前為吊落式閘門(即千斤閘),後為對開鐵葉大門。
正陽門在磚砌城台上建有城樓,佔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牆。城台正中辟有券門,門內設千斤閘。城樓高兩層,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結構。城樓的樓上、樓下均四面有門。面寬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上下均有迴廊。樓身寬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樓的整體高度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門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陽門城樓南設有箭樓,佔地2147平方米,磚砌壁壘式建築。頂部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頂。箭樓上下共有四層,南邊為樓北邊為抱廈;南側面寬七間,寬62米,進深12米;樓高26米,連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樓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樓設四層箭孔,每層13個(內城其餘八門箭樓為每層12個箭孔),東西各設4層箭孔,每層4孔。正陽門箭樓形式比較獨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徵。
箭樓與城門樓之間為瓮城,寬108米,深85米,東西設有兩座閘樓,於閘樓下開券門,門內也有千斤閘。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出入百姓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崇文門
明末以來,崇文門外是比較熱鬧的,大小商販,車水馬龍。護城河水清瀅,河上架有橋樑,河中游有畫舫,兩岸種著樹木花草。綠柳迎風,紅花邀月,秀麗非常。後來護城河水日漸淤塞,清政府及民國軍閥又不加倍浚,往日勝景,一去不返。崇文門到蟠桃宮的交通,則改為騎驢;驢識道,不亂走,不用人牽,到目的地自有驢將行人接去,絕無差誤。這種情況,一直到解放前夕。
宣武門
宣武門,元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 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樓,增建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城樓面活五間,通寬32.6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3米;樓連台通高33米;重樓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綠互諒互綠琉璃瓦剪邊。瓮城南北長83米,東西寬75米;西牆辟券門,其上為閘樓。瓮城南牆城台之上為箭樓,箭樓面活七間,通寬36米;通進深21米,連台通高30米。
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人稱“死門“,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響,聲震京華,京人以此對時,人稱:“宣武午炮“。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裡。這裡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藥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莊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裡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東直門
東直門位於現在的北京東二環東直門立交橋的西側,原為元大都東垣中門崇仁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補沿用,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稱東直門,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城樓曾引發火災,火災后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於東直門外建水關,管理進京貨物。清朝在嘉慶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樓。1915年因修築環城鐵路將瓮城、閘樓拆除,於箭樓後部兩側建“之”字形磚蹬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台基,台基於1958年拆除。1950年在東直門城門北側開豁口,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東直門城樓。1979年在城門原址東側建立交橋,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東直門地鐵站和東直門長途汽車站。
西直門
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在元朝時西直門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劉秉忠為西直門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冬天元順帝為防農民起義軍攻城,下令趕築包括和義門在內的11座城門的瓮城和城外護城河的弔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率大軍攻佔北京城,為了防止北元的反撲,曾命華雲龍整修和義門及附近城牆,永樂十七年再次修繕后改名西直門,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阮安等監修京師9門城樓,正統四年完工,
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的門洞,將原瓮城壓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史書中曾有明代萬曆四十六年大風毀壞西直門城樓的記載,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曾大修西直門城樓、箭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門至頤和園之石路,同時修繕西直門城樓,后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未及完工即告中斷。1950年西直門城樓、箭樓及瓮城曾修繕。1969年修建環線地鐵時將西直門城樓、箭樓等拆除,在箭樓下發現埋在地下的元朝和義門瓮城門,原址現已闢建為路。
西直門城樓台基底寬40.9米,城台頂進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內側券門高8.46米,外側券門高6.3米。城台內側左、右馬道寬5米,城樓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2米,進深三間,連廊通進深15.6米,城樓連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為方形,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瓮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東北角建關帝廟。
朝陽門,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瓮城門洞內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 糧車“朝陽 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台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為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成為歷史的一個影子。除此之外,還有同名電影名稱為朝陽門。
東面的兩座城門被該稱朝陽門和東直門。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均來源於次。但是,現在的老人們仍有叫她齊化門的,有時也被訛稱“奇貨門”,大概是以前打南方來的奇珍異寶都要從次過的原因吧。走糧車。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 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官糧的倉庫。
元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下令“築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門……東之右日齊化,東之左日光熙……” (《順天府志》),文中位於“東之右”的“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
建成之初的齊化門與它的後世相比,不免顯得簡陋,僅有城樓,築樓材質也僅為夯土而已。馬可·波羅的遊記可做佐證,“(大都城)環以土牆”,他還進一步描述了與城門相連的城牆的形狀,“域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城頭僅厚三步”(《馬可·波羅行紀》),可見當時城牆的形狀是比較明顯的梯形。
“至正十九年(1359)冬十月庚申朔,詔京師十一門皆築瓮城,造弔橋”(《順天府志》),齊化門才和其他十門一起,開始由單體建築向著建築群的方向發展。明取代元,
齊化門得以保存舊名,並獲得幾次修繕,最大規模的一次發生在明正統年間。工程從正統二年(1437)正月開工,至正統四年(1439)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門的城樓、箭樓、瓮城等。工程結束后,齊化門改稱朝陽門。
朝陽門在清代也曾多次被修繕,但城門形制仍未有太大特殊之處,《北京的城門與城牆))的作者瑞典人喜仁龍稱朝陽門城樓結構普通,形制與其相對的平則門(今阜成門)城樓相同,僅在細部存在著差異。唯一的特點就是寬度較其他城樓要大,各尺寸數據也較平則門略大。
位於西城區中部。元代為大都城平則門所在地,明、清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 必烈在金中都城東北修築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共設11座城門,西、東、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間1座為平則門。城門內為通往大內宮殿方向的平則門街,街北側有西成坊、福田坊、集慶坊及大聖壽萬安寺(今妙應寺),街南側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
元至正二十九年(1369)元順帝又令修築包括平則門在內的各城門瓮城及護城河弔橋。明代在大都城基礎上營建北京城,改11門為9門,其西城垣除北端縮短2.5公里並取消肅清門,南端展拓1公裡外,其餘基本未動,平則門亦沿襲舊稱。明正統元年(1436)詔修內城9 門城樓,至正統四年完工,平則門改城阜城門,修築城樓、城門、箭樓、瓮城、瓮城門各一,其規制較元大都城門為高。城樓為三重檐歇式重樓建築,台座呈梯形狀,連同城樓通高35.1米。台座頂面鋪設城磚,並與城垣頂面甬道相連,其餘箭樓、瓮城及瓮城門城樓的規劃均類似西直門。城內道路亦改稱阜城門街,街南側有巡捕廳等機構。城外官道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清代北京城垣規制多沿襲明代。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對城門、箭樓等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阜城門是明、清兩代自門頭溝運煤進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門"之稱。70年代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城樓及附近城牆皆被拆除,將護城河填平為路。
"阜城門"後來演化為地片名,泛指阜城門橋附近,即阜城門南、北大街,阜城門內外大街一帶。東北屬福綏境街道辦事處,東南屬豐盛街道辦事處,西屬阜外街道辦事處。其中阜城門南、北大街原址為北京內城牆及護城河。
安定門,元稱安貞門。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統四年(1439年)修建城樓。清咸豐十年(1860年),通州八里橋失守后,英法聯軍首先攻打安定門,並於10月13日攻陷進而控制北京城。瓮城及閘樓於1915年修環城鐵路時拆除。1956年拆除箭樓。1969年拆除城樓。
安定門
“安定真武”在諸門中頗有獨特風格。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崇文門內。
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衚衕改成受壁衚衕,臭皮廠改成壽比衚衕,牛蹄衚衕改成留題衚衕,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德勝門
此後,歷代都對城門和箭樓進行維修。1951年國家撥款修繕。1980年再次進行全面修繕。1982年設立文保所,並對外開放。1992年恢復瓮城內的真武廟。現箭樓上長年舉辦歷史古錢幣展。
德勝門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在德勝門是八達嶺高速路的起點,連接著北京的北部地區;因為附近有地鐵車輛工廠,積水潭地鐵站成為北京最早開通的地鐵換乘大站。
當年德勝門城牆外面、護城河之間是有鐵路的。這鐵路還依稀存在於許多人的兒時記憶里,因為火車擋道,有時候會耽誤去幼兒園的車。拆鐵路應該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牆則是1969年的冬天。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意為“以德取勝”、“道德勝利”。遇到戰事自德勝門出兵,由安定門班師,分別取“旗開得勝”和“太平安定”之意。
它是京師通往塞北的重要門戶,素有“軍門”之稱。明代永樂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皇帝鎮壓大、小和卓叛亂都是出師德勝門。
明清兩代,德勝門正面迎擊來自北方的軍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陣地。這裡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悅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黃頂碑樓,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 “德勝祈雪”。
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外七”是指外城牆上的七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東城牆上的是東便門、廣渠門;南城牆上的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西城牆上的廣安門和西便門。這些門是為老百姓入城做小買賣、打短工、走親戚用的。
永定門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當時只修建了城門樓,嘉靖四十三年補建了瓮城。直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又增建了箭樓,並重修了瓮城,至此,永定門工程才算全部完成。乾隆三十一年,永定門城樓又重修過一次,並提高了其規制,加高城台、城樓層頂,採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並裝飾了琉璃瓦脊獸。以雄偉姿態矗立於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南端,直到1957年被拆除。2004年重建。
左安門是北京外城南側三個城門之一,位於永定門東面。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灰筒與頂;面闊三間,通寬16 米,進深一間,通進深9米,高6.5米,樓連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圓形,東西寬23米,南北長29米。箭樓為單歇山小式,灰筒瓦頂;面闊三間寬13米,進深一間寬6米,高7.1米,樓連城台通高16.6米;其南側面辟兩層箭窗,每層7孔;東西側面亦辟兩層箭窗,每層3孔側面正中辟過木方門。
這座偏遠的東垣“村門”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即北京外城建成的時間。其建築無甚動人之處,周邊自然環境卻另有一番美麗。這裡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北接開闊田野,地里一部分種糧食和蔬菜,一部分長滿蘆葦。據《北京街巷圖志》記載,同樣是城市幹道,在南城,右安門內的道路相對於左安門內的更加筆直、寬闊,其原因在於右安門內的道路在遼金時代是城市幹道;左安門一帶則一直是村野,其內的道路在明嘉靖四十年修築外城時才形成,而且沒有經過很好的規劃,故而道路的形狀保存了鄉野氣息。除了遠遠可以望見的城牆,這裡簡直沒有什麼城市跡象可尋,但這種圖景卻讓瑞典學者喜仁龍深深陶醉,“世界上有幾個古都可以提供如此開闊的無建築地面,可以在其城區內看到如此純粹的田園生活呢?”
右安門曾經是北京城的外城門。外城有七門:東便門、西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
右安門又名“南西門”,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門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成,現無存。右安門街道位於丰台區境域的東部,距區政府 9公里。東以北京南站為界,與崇文區相鄰,南至京山鐵路,與西羅園、馬家堡街道相連,西至菜戶營 與太平橋街道接壤,北至護城河,與宣武區隔河相望。街道與南苑鄉花園鄉、右安門鄉、西鐵營鄉地界交叉,農居混雜,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部。
古時候北京右安門的命名不是根據現代地圖“左西右東”的屬性,而是從內廷(紫禁城)的角度來測定的方位。因此,位於故宮西南邊的叫做右安門,而東南邊的就叫做左安門了。它體現著君臨天下的大一統觀念。右安門原是一門一樓。右安門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瓮城呈半圓形,箭樓為單檐歇山小式,其南側面辟兩層箭窗,每層7孔,東西側面亦辟兩層箭窗,每層三孔,側面正中辟過木方門。右安門是北京外城南城牆三門中最西邊的一個。右安門以南,接近南三環的地方過去曾經是金中都的景風門。右安門由於正對內城的宣武門,在建成之初叫做“宣武外門”,后才改稱右安門。右安門位於宣武、丰台兩區交界處,現在的右安門立交橋位於南二環中部,東通開陽橋、西達菜戶營、北通櫻桃園、南達翠林小區。成了北京城南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廣安門
瓮城呈方形,兩外角為圓弧形,東西長34米,南北寬39米,瓮城牆基寬7米、頂寬6米。箭樓為單檐歇山式灰筒瓦頂;面闊三間寬13米,進深一間6.6米,高7.8米,連城台通高16.6米;南、東、西三面各闢箭窗二層,南面每層7孔,東西每層3孔;北側樓門為過木式方門系冰月樓下城台正中對著城樓門洞辟一券洞門。
當年在外城,有著兩條用石板鋪砌的道路,一條是連通永定門與正陽門,為皇帝去天壇和先農壇祭祀而鋪設的御道,另外一條則是由城外通往廣安門的道路。由於遼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廣安門地區,所以自古廣安門大街便是外省進出的門戶。清代,當雍正皇帝決定在河北修建皇陵后,便下令修築這條從廣安門到宛平城的石板路。對於當時耗費鉅資鋪設的石路,北京人用“一尺道路五兩三”來形容。那時僅從廣安門到小井村長1500丈的路段就花費了白銀八萬兩,平均每修一尺長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銀五兩三錢三分。路修好了,交通的便利也為外城增添了生機和活力。那時廣安門外最常看見的景象,就是“拉駱駝跑城兒”。
廣安門明代稱廣寧門,又名彰義門(該門與金中都彰義門在同一軸線上)。清朝道光年間為避清宣宗旻寧之諱改為現名。原規制與廣渠門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該門為南方各省進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門規格,仿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
由於廣安門是各省陸路進京的必經之路,因此廣安門內的彰儀門大街(即今天的廣安門內大街)在清朝時期是比較繁華的,有“一進彰儀門,銀子碰倒人”的說法。
廣渠門是北京外城城牆東側的唯一一座城門,曾稱大通橋門,又稱沙窩門。廣渠門是老北京城門中比較簡樸的一個,建於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公元年(1555年),主要包括廣渠門城樓、箭樓和瓮城,與北京外城西側廣安門相對稱。
廣渠門門樓低矮,僅一層,廊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四周有迴廊。瓮城呈弧形。箭樓為單檐山頂,正面及兩側各闢箭窗二層,正面每層7孔,兩側每層各3孔,共26孔。箭樓下開拱形門洞。
廣渠門的瓮城很有特點,一般城池的瓮城作為戰備要地,裡面沒有建築物和居民,而廣渠門的瓮城裡面有幾家店鋪。
在瓮城裡面兩側各有四五家店鋪,形成一條小型商業街,很像一座微型小城。記得路南有一家中藥鋪、一家紙店,還有一家山貨店。四周均是城牆,前邊有箭樓的城門,後邊有城樓的城門,城門關閉后,這個地方很是幽靜,也很安全,幼年時每走過這裡,都要在這裡遊玩很長時間,捨不得離開,心想如能住在裡邊該有多好,很羨慕住在裡邊的人。現在想來這個地方也很危險,如遇火警,無處可逃。城外關廂只有一個糧食集市,東南鄉的農民把自家產的糧食拿到這裡來賣,逢集的日子比較熱鬧,城內有一家老字號的裕順齋糕點鋪,它的炸排叉全市有名,很多酒館都從這裡批發排叉,賣給顧客作為下酒菜。
東便門角樓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騷擾,增強北京城的防衛,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築了包圍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東端修建了東便門。在當時的形勢下,統治者最強烈的願望是安寧,安寧壓倒一切。
東便門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頂,四面開過木方門,無窗;面闊三間寬11.2米,進深一間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過木方門,樓連城台通高12.2米。瓮城為半圓形,東西寬27.5米,南北長15.5米,單層單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頂,南背面辟過木方門,東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層,弱面每層4孔,東西面每層2孔;面闊三間寬9米,進深一間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門,外側(北半側)為拱券頂,內側(南半側)為過木方門;樓連城台通高10.5米。
北京城東南角樓為明、清兩代北京內城東南轉角處的箭樓,簡稱角樓。原北京有內外城之分,內城建築較早,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的。據明《英宗實錄》:“(正統)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師門樓、城壕、橋閘完。城四隅立角樓。”角樓始建於明正統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
現存的東便門角樓建於突出城牆外緣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開箭窗144個。角樓內立金柱20根,整座樓建築面積為793平方米。加之相連的南城牆,總佔地面積約3654平方米。民國以後,東南角樓已不再設防,
西便門是北京外城西南端的一座小城門,位於北京城牆西南端角樓旁邊,主要由城樓、箭樓、瓮城組成。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蒙古騎兵數次南侵,加之城外關廂居民日漸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築外城。后因財力不濟,只修了環抱南郊的一段,設永定門等5門,使京師城垣呈“凸”字型。后與外城東北、西北兩隅與內城連接處附近各闢一朝北的城門,規制較簡陋,門樓通高僅11米,分別稱東便門、西便門。嘉靖四十三年補修外城及其7門,西便門增築徑長31米的半圓形瓮城,加固其東側內外城連接處的城牆垛口,疏浚城門外的護城河道,同時在城門以東修築一座3孔水門,使玉泉山在附近順利分流注入通惠河。清代又在瓮城上修築寬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樓。1949年後城樓被拆除。西便門城樓、箭樓、瓮城於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地鐵時將附近城牆拆除。1988年市政府將緊靠城樓東側殘存的195米內城牆予以整修,在於外城相接處修復城樓,共用新制城磚13萬塊,同時保留7處斷面遺跡,即“明北京城城牆遺跡”,並立碑以示紀念,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修建環線地鐵,拆除附近的部分城牆。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緊靠城樓東側殘存的195米內城牆,並在外城相接原址復建了“八瞪眼”箭樓,保留了7處斷面遺跡。和東便門遺址不同的是,在西便門遺址修復過程中沒有收集舊城磚,而是使用新城磚修復城樓,所以西便門遺址看起來遠比東便門遺址整齊的多。西便門城樓遺址位於西二環路南段,駕車行駛於二環路上就可以看到城樓和城牆。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皇城四”指的是皇城四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這四扇門是為城裡的文武百官進出宮廷用的。
天安門
天安門總高33.7米,最下面是漢白玉石的須彌座,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台,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墩台上的城樓大殿東西寬九間、南北深五間,用“九、五”之數,是取帝王為“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含意。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是江蘇吳縣人蒯祥,他被時人譽為“蒯魯班”。
清代末年,由於中國封建統治者的腐敗和外國殖民主義者的侵入,天安門也遭到了蹂躪。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並炮轟天安門。此後,天安門城樓上長滿蒿草,荒涼破敗下來。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終於獲得了新生。毛主席率領黨、政、軍和各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的負責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安門城樓也就成為億萬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聖地。天安門已經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徵,並被設計入國徽。天安門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涵,高度濃縮的中華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新中國的象徵和無與倫比的政治矚目和神往,是中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她記錄了中華民族不懼流血和犧牲,爭取獨立自由的勇氣和堅強;寫下了新中國誕生的光輝一頁,和中華民族走向強盛的壯麗詩篇。
地安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是皇城的北門,天安門則是皇城的南門。南北互相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鼓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隆慶五年(1571年)七月修葺,清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重建,並易名為地安門。
地安門是北京皇城四門之一。皇城正門稱天安門(明稱承天門),東稱東安門,西稱西安門,北稱地安門(明稱北安門),俗稱厚載門,亦稱後門。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鼓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隆慶五年(1571年)七月修葺,清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重建,並易名為地安門,為磚木結構之宮門式建築,面闊七間,中明間及兩次間為通道,明間寬7米,兩次間各寬5.4米,四梢間各寬4.8米,總面闊38米,通高11.8米,進深12.5米。正中設朱紅大門三門,左右各兩梢間為值房。門內大道兩側有米糧庫、油漆作、花炮作等機構。地安門內左右兩側各有燕翅樓一座,為二層樓,原為內務府滿、蒙、漢上三旗公署。民國十三年(1924年)驅逐末代皇帝出宮時,部分太監曾暫棲於此樓。為便利交通,分別於1913、1923將地安門東西兩側城牆拆除。50年代將地安門拆除,並闢為路。地安門后演化為地片名,泛指地安門東、西大街,地安門內、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東屬東城區管界;西屬什剎海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與北海地區,屬西城區廠橋街道辦事處轄域。北端至鼓樓,南端為景山。
位於今南、北河沿大街東側,與東華門大街交匯處。東皇城牆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牆外,宣德七年(1432年)東移,將玉河包入牆內。牆為南北走向,正對紫禁城東華門設 東安門,為七間三門黃琉璃單檐歇山頂。門內(西)為跨玉河之石拱橋,因官員們上朝陛見,皆由 東安門進宮,所以俗稱此橋為望恩橋或皇恩橋。橋西原為永樂時之 東安門,宣德時改為三座門式,通稱東安里門。望恩橋上砌有障牆,將兩門連為一體。東安門在1912年袁世凱為抵制南下就任總統,操縱北洋軍兵變時燒毀,1926-1927年北洋政府內務部拆皇城牆變賣,東安里門同時被拆。據記載,橋上原有一座真武廟,拆牆后遷建於橋之西北。東皇城拆除后,玉河也陸續填平成為道路,即南、北河沿大街,大街與皇城牆間陸續建滿房屋,形成一個街區,其東即為東黃城根街。
2001年東城區政府斥資全部搬遷東黃城根居民,拆平后建成一處寬約30米的帶狀公共綠地,又通過考古發掘,找到了東皇城牆和 東安門的準確位置。根據文獻記載城牆的尺寸,並參考現存南皇城牆的做法,在北段恢復了一段長約25米的牆體。同時將部分 東安門的遺址進行展示,共有:門南北兩段皇城牆遺址
北京西安門。位於西城區中部。建於明永樂十五年。無城台,門基為青白石,紅牆;單檐歇山黃琉璃瓦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正中明間及左、右次間為門,各有紅漆金釘門扇1對;左、右稍間及末間作值班房。民國時拆除兩側城牆。1950年毀於火,有楠木模型存世。原城門周圍有北京水準原點舊址、西什庫教堂、禮王府等文物古迹。
除了著名的皇城四門,皇城的龍脈口上還有其他四扇大門,分別是中華門、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
中華門
大清門匾是石頭作的,青金石琢製成字,鑲嵌在石中。中華民國成立后,選定了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慶典的前一天)將大清門更名為中華門,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華門”即可,待將石匾拆下后發現裡面竟是“大明門”三字。原來清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想到了這個辦法,於是只好重新趕製了一塊木匾,由京兆尹王冶秋題寫“中華門”匾額,掛於檐下。大清門匾由文化部社會文化事務管理局保存。后移交首都博物館。
端門城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門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門,整個建築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端門城樓在明清兩代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長達兩華里。同時端門和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以顯示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
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後,端門城樓是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庫房。1999年端門城樓經過文物搬遷滬漆彩畫等修繕,面貌茸然一新(端門是紫禁城古建築群中保護最好的古建築之一),正式向遊人開放。現城樓大殿陳列有《百位帝王展》《名人書畫展》等。
長安左門位於天安門前的東側,長安街因門而得名,取長治久安之意。門三闕,券門,漢白玉石門檻,單層歇山黃琉璃瓦頂,紅牆,基礎為漢白玉石須彌座。與長安右門東西相對,為皇城通往內城東部的孔道之一。該門為皇城天安門的東復門。明清殿試后,將寫有中進士者姓名的黃榜,接出午門,在鼓樂御杖引導下,經天安門,東轉出長安左門,張掛在臨時搭建的龍蓬內。舉子們一旦金榜題名,猶如魚躍龍門,古時人又稱此門為"龍門",或稱"青龍門",以附"左青龍、右白虎"之意,或謂"孔聖門",意由孔聖之學而登此"龍門"。舊時,文武百官須在長安左門外下馬下橋步行而入。
位於天安門右前方。規制與長安左門相似。明清時在此門內的西千步廊勾決死刑犯人,因此又被稱為“白虎門”或“虎門”。為擴建長安街,1952年拆除。
宮城辟四門,為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廡殿頂。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面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面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台里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台之中,再向北拐,從城台北面出去。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了唐朝大明宮含元殿(總寬近58米)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是從漢代的門闕演變而成。午門分上下兩部分,下為墩台,高12.00m,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俗稱“明三暗五”。墩台兩側設上下城台的馬道。五個門洞各有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的喜轎可以從中門進宮,又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試結果后可從中門出宮。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啟。墩台上正中門樓一座,面闊9間,60.05m,進深5間,25.00m,重檐廡殿頂。墩台兩翼各有廊廡13間,俗稱“雁翅樓”。廊廡兩端建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正樓兩側有鐘鼓亭各三間,每遇皇帝親臨天壇、地壇祭祀則鐘鼓齊鳴,到太廟祭祀則擊鼓,每遇大型活動則鐘鼓齊鳴。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也是故宮博物院的正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稱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重修時,因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神武門。
神武門舊設鍾、鼓,由鑾儀衛負責管理,欽天監指示更點,每日由博士1員輪值。每日黃昏后鳴鐘108響,鍾后敲鼓起更。其後每更打鐘擊鼓,啟明時復鳴鐘報曉。皇帝住宮內時則不鳴鐘。
神武門作為皇宮的後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明清兩代皇後行親蠶禮即由此門出入。清代每三年一次選秀宮女,備選者經由此偏門入宮候選。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即日出宮之時亦由此門離去。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之時,“故宮博物院”匾懸掛於此,並設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明清時此門外還有北上門,1950年代拆除。
門總高31m,平面矩形。基部為漢白玉石須彌座,城台辟門洞3券,上建城樓。樓建於漢白玉基座上,面闊5間,進深1間,四周圍廊,環以漢白玉石欄桿。樓前、后檐明間與左、右次間開門,菱花隔扇門。東西兩山設雙扇板門,通城牆及左、右馬道。四面門前各出踏跺。樓為重檐廡殿頂,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上層單翹重昂七踩斗栱,梁枋間飾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上檐懸藍底鎏金銅字滿漢文“神武門”華帶匾。頂覆黃色琉璃瓦。樓內頂部為金蓮水草天花,地面鋪墁金磚。神武門面對是景山。
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東華門東向,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以西是文華殿,迤南為鑾儀衛大庫。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白玉須彌座,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台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桿。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有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東面檐下“東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后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后只余銅質漢字。
東華門門樓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用於安放閱兵時所用的棉甲,每隔一年抖晾一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月,下旨在東華門外護城河邊空閑圍房中選用70間,設立倉廒,用於存貯太監應領米石,賜名“恩豐倉”。
與其他三門不同的是,東華門靠近太子宮,是專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東華門上只有8排門釘。
清初,東華門只准內閣官員出入,乾隆朝中期,特許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員出入。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宮皆由東華門出,民間俗稱“鬼門”、“陰門”。紫禁城的四個城門中,午門、神武門、西華門的門釘均為縱九橫九,只有東邊的東華門門釘為縱九橫八,內含陰數,相傳也與此有關。嘉慶年間林清之變,農民軍由太監劉得才等人經東華門引入紫禁城,但因於門前與賣煤人爭道,情急之中露出所藏兵刃,從而為守門官兵察覺,驟然關閉東華門,故而僅十數人闖入,起義旋即失敗。
西華門是紫禁城西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漢白玉須彌座,城台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門釘為縱九橫九。城台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桿。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門樓用於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西面檐下“西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后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后只余銅質漢字。
西華門的位置不在紫禁城西側城垣正中而偏向午門一側,與宮城總體規劃有很大關係。紫禁城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武英殿、太和門、文華殿構成貫穿外朝的橫軸,東、西華門分處於軸線兩端。如此布局既便於外朝使用,也可減少人員出入對內廷生活的干擾。將這一橫軸繼續向東、西兩方延伸至皇城,恰為東安門與西安門,顯然東、西華門乃連接皇城與宮城的重要樞紐。
出西華門,正對皇家園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諸園,多由此門而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壽誕,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萬壽節,西華門以外,經西直門以至海淀一帶,沿途張燈結綵,預設彩棚樂戲,隆重慶賀。
清朝末期,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行即由西華門離宮,倉皇西逃。
位於內城南城牆,正陽門和宣武門之間。它建於1926年,並非是北京的傳統城門,該門無城樓、瓮城之設,而只是在城牆上開的兩個拱形券洞,並將該處牆體略增高增厚,用來連通南新華街與北新華街,便利內外城之間的交通。和平門初名“新華門”,1927年改名“和平門”,以區別於中南海新華門。張作霖時期此門曾改名為興華門,后改回。門洞高13米,寬10米,各裝兩扇鐵門。1958年將門洞拆除,改為豁口。
不屬於老北京城中的內九外七中的老城門,而是在民國時期日本人發動侵華戰爭佔領北平后,為了出入方便,將位於東邊老城牆扒開的缺口取名叫啟明門。1945年抗戰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改啟明門為建國門,名字一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延續至今。
不屬於老北京城中的內九外七中的老城門。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北平之後,為了東西方向運輸便利,將位於城市西邊老城牆扒開的口子,當時取名為長安門意為長治久安,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接管北平后將長安門改為復興門,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沿用至今。
是清末(1905)將正陽門東水關蓋板后擴建成“門”,為便利東交民巷“使館界”人員進出之用。照片為水關門建成不久,自南向北拍攝的南側面。經歷“庚子之變”后,擔心因“事件”再次成為“困獸”,“使館界”的御河出水孔道——正陽門東水關被改造成了“門”,便於出入登臨赴天津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