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低熱

小兒時期許多疾病的常見表現

小兒低熱是小兒時期許多疾病的常見表現,引起低熱的原因很多,須積極尋找,方能正確診治。一般以腋探溫度37.5C— 38C稱為低熱,引起低熱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質性的,所以必須注意鑒別。

簡介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長期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2周以上。導致小兒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在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該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的措施。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導致小兒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應該首先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病因


小兒低熱
小兒低熱
小兒低熱是指體溫在37.5~38℃持續2星期以上,往往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或其他疾病表現的一種情況。在夏天低熱的小兒較多見,一般的檢查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從而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正常人的體溫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波動,例如環境溫度較高或劇烈活動后均可使體溫略增。一般來說午後體溫較清晨略高,但兩者的差別不超過1℃。年齡越小,體溫調節功能越不完善,所以早產兒、新生兒、體質虛弱者體溫容易有波動,如果沒有其他伴隨癥狀,就不算是病理現象。對於體質虛弱者來說,往往採用中藥治療效果較好。
小兒低熱首先要考慮是否有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中耳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風濕病等,個別要考慮白血病和其他惡性腫瘤。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癥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需要以手術治療。
為了幫助醫生掌握更多的資料,以便明確診斷,就診前家長應詳細記錄小兒每日的體溫變化情況一般每4~6小時測定一次體溫,持續1星期以上,並記錄各種伴隨癥狀,如食慾變化,有無乏力、面部潮紅、盜汗、咳嗽以及 尿頻、尿急、尿痛、關節痛等,以供醫生診斷時參考。
幾度算髮燒: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一般定義:肛溫高於37.8℃,口溫高於37.3℃,腋溫高於36.8℃為發燒。現在用耳溫槍的機會較多,耳溫槍所量的溫度與肛溫相近,均稱為“核心溫度”(coretemperature)。

分類


生理性低熱

小兒體溫晝夜之間是有波動的,下午稍高,但波動一般不超過1℃;如小兒活動,哭鬧、衣著過厚、室溫過高等因素影響,使小兒分解代謝增加,產熱過多出現的一過性低熱,稱生理性低熱。

體質性低熱

小兒低熱
小兒低熱
體質性低熱屬於功能性低熱的一種。特點是晨間體溫比晚上體溫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納差等表現,全身無任何體征,胸片、血沉等項檢查正常,低熱時服用退熱藥物無效,但低熱可自退。這種體質性低熱一般不影響健康。

季節性低熱

多發生於夏令季節,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習稱小兒夏季熱。特點為體溫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季時體溫上升,多表現為長期低熱,口渴多飲,多尿、無汗、乏力等,季節性低熱屬功能低熱的一種,氣候好轉時體溫轉為正常,第二年同樣時間可出現同樣低熱表現。

感染性低熱

小兒患麻疹、白喉、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後或小兒感染性疾病痊癒之後出現的低熱,多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小兒體溫調節中樞紊亂有關,進行各項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可正常。

慢性感染性低熱

這是由於病原體微生物刺激,引起小兒的發熱反應,是最常見的小兒低熱原因。各種慢性感染中以肺結核引起的低熱最常見,其次是扁桃體炎、中耳炎、泌尿系的炎症或慢性感染,各種細菌引起的敗血症、病毒感染、原蟲感染反應、立克次氏體感染等都可出現長期低熱。

非感染性低熱

小兒如果患了內分泌系統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情況可出現長期低熱。父母應予注意,如果小兒出現反覆低熱,蒼白、消瘦、乏力及關節、肌肉和胸部疼痛等現象,須積極診治。

鏈球菌感染后狀態

個別兒童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出現持續性低熱,驗血時,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霉素水楊酸和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癥狀迅速緩解,這種現象的低熱稱為鏈球菌感染后狀態。

辯證施治


小兒低熱
小兒低熱
臨床常遇到一些小兒低熱不退而來尋中醫治療,其中,有些是經過西醫治療不效者,其臨床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或潮熱,或朝熱暮退,或夜重晝輕等,常伴有頭汗多,手足心發熱,口乾口臭,夜間睡眠不安寧,胃納不振,或腹痛多啼,或腹脹喘急,面頰緋紅,小便短黃,大便時干時溏,氣味酸臭等。此有以下兩種情況: 傷食傷乳 此類患兒多因乳食不節,如乳食過量,或饑飽不勻等,導致小兒胃腸積滯不化。小兒稍有不慎極易被積滯損傷,積滯不化還可引起痰濕阻滯,濕熱互結,久之而致脾肺氣虛,衛表不固,抗病能力減弱,又很容易引起反覆感冒而使發熱加重。這類患兒平時多表現為厭食、挑食或偏食。若食積停滯,蘊結化熱,常出現低熱不退,所以治療時應以調理脾胃,消積除滯為主。方劑可選用保和丸加減: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炒萊菔子、白朮等。若腹痛夜啼甚者加檳榔、木香;積久化熱者加胡黃連,黃芩;腹滿者加川朴,炒枳實;肝旺脾弱症見煩躁,目赤等者加菊花、桑葉、梔子丹皮夏枯草等疏泄肝火之品;如外兼風熱表證者可合銀翹散加減;大便溏薄者可合參苓白朮散加減等。另外,調節飲食也是治療本證的重要方法,故應誘導患兒多食水果、新鮮蔬菜,以保持胃腸通暢。
病後或汗瀉太過 此類患兒因血氣未平或津液耗損,或餘熱未盡而致低熱不退。其臨床表現除低熱不退外,常伴見身體羸弱,睏倦乏力,面色青白,虛汗自出等。治療宜調氣補虛,養陰退熱。方劑可選用錢乙七味白朮散加減:太子參、白朮、茯苓、木香、藿香、葛根甘草。若虛熱甚者可加黃芩、知母、胡黃連;虛煩少眠者加麥冬五味子夜交藤茯神;虛汗多者加生龍骨、生牡蠣,或配合黃芪散(牡蠣、黃芪生地)加減;若屬癆熱潮作者可合地骨皮散(地骨皮、知母、銀柴胡、半夏、人蔘、茯苓)加減。

測量體溫


1、測量腋溫比肛溫好:因肛溫必須插入肛門內,對寶寶較具刺激性,腋溫則較溫和。
2、三歲以下寶寶適用水銀溫度計或耳溫槍:耳溫槍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已被醫界肯定;水銀溫度計則較電子溫度計準確。
3、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準確。
4、需測量足夠時間:若測量腋溫需夾5分鐘以上,肛溫則僅需1分鐘即可。
5、肛表要先潤滑:測量肛溫前,需先在肛表上塗上潤滑膏,然後插入肛門內2公分即可。
6、洗澡、飲食、運動后不可立即量體溫:洗澡后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大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后,其體溫在38~38.5℃之間,應先休息半小時后再量,不宜遽然診斷為發燒。

治療方法


小兒低熱
小兒低熱
常用的有“泰諾林泰諾美林、小兒百服寧咀嚼片”等等,可據不同年齡段選擇備用。
當體溫超過38.5℃時使用,也可備上羚羊角粉或膠囊。
在小兒高熱時配合退熱葯防止抽搐發生;應給予多飲溫水,也可採用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經退熱治療,家長應給小兒複測體溫,確定熱退或體溫處於下降期;既往有高熱抽搐史的小兒,應在發熱早期即到醫院就診。
有哮喘史、蠶豆病或未使用過退熱葯的患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葯。
[治法]:疏風解表,調理血氣,利濕。
薄荷6克、連翹9克、金銀花10克、大青葉10克、牛蒡子9克、柴胡9克、地骨皮6克、青蒿8克、雲苓10克、黨參10克、黃芪15克、當歸8克、白芍9克、桔梗10克。

退燒方法


1、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
3、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后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複第二次,如此重複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以涼毛巾擦拭: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7、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正確使用退燒藥


退燒藥的種類很多,一般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退燒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1、水劑:較溫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糖漿。
小兒低熱
小兒低熱
2、錠劑: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目前幾乎不再使用。普拿疼這類退燒藥錠劑,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問題,一般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每日不可超過150毫克。
3、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當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數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使體溫降太快,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過度使用栓劑也有引發胃潰瘍的案例。
4、針劑: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方法,有的孩子甚至會過敏休克。然而目前並沒有針對退燒針所作的過敏試驗,因此除非無法使用口服退燒藥(如嚴重嘔吐或禁食中)且無法使用肛門塞劑(如嚴重腹瀉),用盡方法仍無法退燒,最後一步才會考慮打退燒針。

家庭護理


1、傷食低熱
可用調理脾胃、消稱除滯法。常用中藥有胡黃連、山楂、檳榔、陳皮、茯苓、連翹、萊菔子、白朮、山藥等。
2、暑熱症
可用清熱養陰消暑法,常用中藥有水牛角、蘆根、藿香、玄參、地骨皮等。
3、病後低熱
可用調氣補虛、養陰退熱法,常用中藥有太子參、白朮、黃芪、葛根、黃芩、知母等。

飲食禁忌


1、飲食宜富有營養易於消化,如鮮魚、瘦肉、牛奶、豆漿、蛋品等。
2、忌食油膩、油炸、辛辣之食品,氣虛血虧者還忌食生冷及寒涼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