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觀派
中國道教教派之一
中國道教教派之一。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對皇室通道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始創於魏晉之際,顯盛於北朝、隋唐,以樓觀為中心,主要傳播於北方關隴地區的道派,為唐代皇家李氏宗觀,天下道教中心。在南北隋唐影響極大。樓觀在今陝西周至終南山腳下,地近長安,風景秀麗。隋唐兩代以後成為北方著名的道教大叢林。樓觀派奉老子、尹喜為祖師,。該派還力主華夷之辯,常與佛教發生論爭。
樓觀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我國西北地區興起的道派,傳播的核心在陝西周至縣終南山麓,以樓觀為傳道根據地,其樓觀派的開創人是周代函谷關令尹喜,因尹喜在此修道,結草為樓,以觀星望氣,固名為樓觀,后老子西行途經樓觀並在此為尹喜傳授《道德經》而影響很大,成為樓觀派的開創者,但實際傳播和發展樓觀道的是北魏末的梁諶、王浮。以及王延、嚴達、蘇道標、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樂、於長文、張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世號“田穀十老”。
本派發展 樓觀派在北魏興起之後,曾受到北魏太武帝的支持,刻印經書、修建宮觀。至末年,以梁諶得道處為中心,至長安京城的廣大地區在內,幾乎都成為樓觀派的佈道區。隋唐時期,樓觀道士利用樓觀台上的糧草支持李淵起兵,並為他編製了許多利於他的讖言。李淵稱帝后,有感其功,特賜地撥款,改建宮觀,賜名“宗聖宮”,並大力扶持。樓觀派成為全國道教中心,達到極盛。元代,併入全真教。
樓觀道奉持的主要經典是《道德經》、《南華真經》、《太平經》和《關尹子》等等,主要闡揚老子之道,又以老子之道解說鍊形之術和長生之說,引深道教教理教義,內容涉及道教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特別是《關尹子》不但宣傳老子之道,又吸收玄學貴“無”思想,使魏晉道教在教義方面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文始派源於樓觀
據《三豐集‧道派考》 記:老子一傳尹文始,再傳麻衣,三傳希夷,四傳火龍,五傳張三丰。文始派是以關尹子為始祖,西漢劉向《列仙傳》中云: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炁,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授之。后與老子俱游,流沙化明,服苣勝實,莫知其所終。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曰關令子。蕭天石《簡列修真必參書目》列文始派必修書目:關尹子、文始真經、仙學真詮、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隱訣、通玄真經、文子纘義、文始經玄義。
尹喜曾任涵谷關關令,在此老子應其所求,著書上下篇,以道德五千言授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尹喜受《道德經》后,「乃於草樓清齋屏絕人事,三年之內修鍊俱畢。心凝形釋,無有饑渴,不畏寒暑。窮數達變之微,形一神萬之旨,悉臻其妙。乃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後世稱為《文始真經》。《文始真經》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虛則無相,無則無執,故能極博大,而又極高明。養性貴神,養形貴氣,養命貴精,而養心則莫過於清靜虛無,精氣合一,心性合一,形合一,則自然頓超聖域。
〈四符篇〉云:“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譬如萬水可合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譬如萬火可合為一火;以我之魄合天地萬物之魄,譬如金之為物,可合異金而鎔之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譬如木之為物,可接異木而生之為一木,則天地萬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此即後世玄門所盛稱文始派丹法之最高指導原則。
《樓觀本起傳》云:樓觀者,昔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之故宅也。以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因以名樓觀。此宮觀所自始也,問道授經,此大教所由興也。是以古仙哲后,景行高真,仰道德為生化之源,宗神仙為立教之本;尋眾妙之軌躅,慕重玄之指歸。故周穆西巡,秦皇東獵,並回轅枉道,親禮真宗。始皇建廟於樓南,漢武立宮於觀北。晉宋謁板,於今尚在。秦漢廟戶,相繼不絕。《混元聖紀》謂秦始皇二十八年,於樓觀之南建清廟以祀老子;漢武帝為老子造祠樓觀之北。元朱象先《終南山說經台曆代真仙碑記》說:樓觀為天下道林張本之地。自文始上仙之後,登真之士,無世無之。樓觀道派傳承約略如下:
4. 太清眞人宋倫,字徳玄,洛陽人也。以厲王甲辰歲入道,於是凝心寢景,抱一衝和,不交人事,日誦五千文數遍,服黃精白朮,積二十餘年乃密感老君。 《混元聖紀》:周厲王廿一年,老君降於樓觀,授道士宋倫以中景之道,通真之經,並靈飛六甲素奏丹符。
5. 姚坦潛心玄門,淡泊高抗,餐味昧道,存神敏尚。隱居幽岳,潛修道術。后尊玄洲真人,主司白水宮。
6. 周亮曾師事姚仙君(姚坦),賜受“八素真人”法號,受授五千文及《八素真經》,通《易》學。
7. 尹澄字初默,號尹林子。修道於樓觀,清齋誦經,不雜人事。秦始皇聞其神異,屢詔不就。
8. 王探西漢太原人,字養伯,又字采。仕漢為中常侍中郎,深窮道本。因呂后專權,乃隱居南山樓觀台。遇趙先生授以黃庭內修之訣,以及澤瀉丸方,修鍊道法。又遇西靈子都授以藏景錄形之道。於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得道升仙。
9. 李翼字中輔,幼希慕玄門。漢武帝依觀建望仙宮,增置道員,李翼應選入道。后遇太和真人,攜歸杜陽宮,令師事王仙君。后雲遊山川,出入無恆。
10. 封衡東漢時隴西人,字君達,號封子。幼好道術,通老莊之學。修鍊辟穀術,服食黃連、白朮,延年不飢。后入鳥獸山,遇仙人魯女生,授以還丹訣及《五嶽真形圖》,騎青牛周遊天下,人稱青牛道士。漢末有青牛道士封君達以(冠軍丸亦名武威丸)傳安定皇甫隆。
11. 張皓東漢安帝時汝南人,字文明(一作之明)。永初年間(107—113)下詔選逸人為道士,年二十,即與入選。師事封衡,付授空炁金胎之道、青要紫書、金根上經,以及神丹半兩,遂入赤城山服丹修道。行之數年,耳能徹聽,目能洞視,變化莫測。
12. 道士梁諶者,字考成,京兆扶風人也……大魏元帝咸熙初,事鄭法師於樓觀,時年十七。 《列仙全傳》:初事鄭法師於樓觀,晉恵帝永興二年老君命真人尹軌降於樓觀,授以鍊氣隠形之法,及水石還丹術,諶乃隠於終南山,丹成能飛行變化。
13.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隠於東陽谷,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穴處。石季龍之末棄其徒眾至長安,潛隠於終南山,結庵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於倒獸山。苻堅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
14. 孫徹字仲宣,不知何許人……前趙初光中師事王先生,方十八歲。
15. 馬儉字元約,扶風人,博通經史,苻秦甘露中從孫徹學道,隸道士籍於樓觀,授五符真文、斷谷服水、行氣導引,遂役使萬靈,制御羣邪。姚萇聞而異之,往召不至。
16. 道士尹通者,字靈鑒,真人軌之後……時天下寇難縱橫,通履艱危,冒驚險而至樓觀,年二十六。後魏太武始光初(424-428)事馬儉法師,服勤歷年,方授真人秘韞,玉字金書。時有侄法興及牛文侯、王道義與其徒七人繼踵而來,共希靈跡,故仙風真教自此復彰。
17. A道士牛文侯,隴西人也。性識穎拔,學洞古今,尤深於庄老。至於天文、地理,無微不綜。又善誨人,隨其性,導以忠孝,其勸戒則示罪福之理,其威禁則以符籙之科,由是法教重興。
B道士張法樂者,南陽人,幼而學道……托跡樓觀,事尹起法師,竭誠致力於左右,積有歲月,感其勤苦,遂付道要……遂尋幽訪奇,卜居於耿谷之西。衣弊茹蔬,謝絕人事,日誦五千文,及修雌一之道,鍊形養炁,抱一守真,凡三十載。
19. A王延字子元,扶風人也。西魏孝文帝大統三年(537)丁已入道,師正懿先生陳寶熾。至十八,肆業於樓觀,與真人李順與(興)相友善。未幾,訪華山雲台觀,復師焦曠真人,授三洞秘訣真經。
B道士李順興……年十一與道士籍……正懿乃為立壇,授五千文及黃庭經。
C道士侯楷字法先,年十四力究經典,尤精老莊之學,趣向孤高,不畢婚宦,遂就學於正懿先生。卜居於寒谷,行三奔術,誦《大洞經》及《三皇內文》劾召之法。
20. 法師嚴達字道通,扶風人也。自髫齔已有方外志,每得一花一果,輒羞獻於像前,樓觀侯法師見而器之。後魏明元帝永興中入道,年始二十……周武帝建德中(574),詔法師及王延於便殿……上嘉其對……特為法師建通道觀于田谷之左,複選樓觀之士十人,俾共弘真教。遂與王延、蘇道標、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樂、於長文、張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以道術相忘,同乎出處,世號曰“田穀十老”。
B法師岐暉,字平定,京兆人也。周武帝太和五年(570)入道,未幾,會武帝沙汰釋老之徒,因複流俗。至隋,道法重興,時年二十六,景行之心愈固,遂事蘇法師(蘇道標)於通道觀。
C法師於章字長文,扶風人,年七歲,父母教讀孝經,數日乃曰聞有道德經,意願習誦,父母異之,隨其所好,令習於侯法師。…法師為開三洞眾真要法,倒筴相付。
22. 尹文操字景先。少習儒業,喜誦《老》、《庄》及《孝經》。稍長,精心奉事尹真人廟,不近俗事。員半千《大唐故宗聖觀主銀青光祿大夫天水尹尊師碑》稱文操因讀《西升經》、《靈寶經》等,深悟玄理。師事周法師。受授龜山策、青羽隱法及紫雲妙旨。遂奉敕出家,配住宗聖觀。著有《祛惑論》四卷、《消魔論》三十卷、《樓觀先師傳》一卷。又撰《玉緯經目》,著錄道經書七千二百餘卷。著名弟子有侯少微。
三、陳摶兼修文始少陽
陳摶《無極圖》的基本思想,以《老子道德經》為本,將《老子》中“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的“無極”來表示世界最終的本源,作為內丹修鍊的歸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順則生人生物”,陳摶將此種宇宙生成模式運用到內丹修鍊中,即:煉精化氣,合三為二;鍊氣化神,合二為一;煉神返虛,一復歸道(無極)。
《化書》 “其說多本黃老道德之旨,文筆簡勁奧質。”大抵本齊物以言道化,本虛無以言術化,本無為以言德化,本道德以言仁化,本稅多民飢以言食化,本見素抱樸以言儉化。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化中,《化書》的核心思想就是“化”,“虛”才能“化”;凡自有而無,自無而有,即是“化”,虛”是道的本源。《鍾呂傳道集》論還丹第十三,有所謂「鍊形成氣,鍊氣成神,煉神合道。」與《化書》中常提到「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所論丹法異曲同工,這是內丹學中所謂“順則生人”的原則;“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是內丹學中“逆以成仙”的原則。逆修返源的理論,正是以“歸根復命”的哲學為基礎。
《化書》以道化破題:“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夫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丹法有頓漸,漸法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循序而修。頓法由虛處下手,煉精化氣、鍊氣化神齊步進行,譚峭所主張的正是“虛無大道”。
顯德四年(957),隱士譚景升居終南山,與陳摶為師友,著《化書》百十篇,窮括化原,久之仙去。陳摶謂:“我師友譚景升,始於終南著《化書》。”譚峭嘗游三茅山,至建業,見宋齊丘,謂其有仙風道骨,出書示之,囑為序於傳世,齊丘乃竊以自名,然未嘗悟道蘊也。梁筌後周世宗顯德年間(955-959)為樓觀宗主,時陳希夷居仙游宮,與梁筌交往甚密,往來為林下友。這段期間譚峭也居終南山,兩人往來為友。
《翊聖保徳真君傳》稱:建隆之初(960),鳳翔府盩厔縣(今周至縣)民張守真,禮古樓觀先生梁筌為師。“真宗時(1007-1021)有天神憑鳳翔民,言海蟾新得道,諸天皆賀,惟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尋人而度。 ”由於陳摶與梁筌交往甚密,故張守真知道“海蟾新得道”。
呂洞賓者嘗至摶齋中,“透過陳摶的中介,譚峭和鍾呂直接或間接的交往,是可能的。”陳摶合文始、少陽二派之傳為一,因此王沐先生在《內丹功法的緣起和發展》一文中說:“陳希夷為有宋一代奇人,曾得麻衣傳授相法,呂純陽、劉海蟾游華山時,亦授以丹訣;又從何昌一學鎖鼻術,神仙李八百、鹿皮處士皆曾造訪。傳奇之身世、淵博之學養,得少陽文始之丹訣,高蹈遠隱之風儀,實為南北兩宗之外,高踞其中之源頭。”[
觀道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形成於北朝北魏時期,流傳至隋唐間。
關尹主張"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做人要"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所以他"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呂氏春秋·不二篇》在論諸家學術特點時,稱"老聃貴柔"、"關令貴清"。高誘注云:"關尹,關正也,名喜,作《道書》九篇。"
司馬遷為老子作傳,有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於是關尹遂成為關令尹喜,道德五千言之《老子》遂成為老子為尹喜所寫之書。
傳為劉向所著之《列仙傳》曰:"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授之。后與老子俱游流沙化明('明'為'胡'字之誤--引者注),服苣勝實,莫知其所終。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曰《關令子》。"
其中除西晉王浮作《老子化胡經》以外,東晉、南北朝時,又有《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許多有關老子和尹喜的傳記,加以渲染。在這些經、傳中,尹喜始終是老子化胡(實為化佛)的隨行大弟子和得力的助手或代理人,成為老子化胡故事中最顯赫的人物。因此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的樓觀道就選擇這個顯赫人物作為自己的創派祖師。《樓觀本起傳》:"樓觀者,昔周康王大夫關令尹之故宅也。
以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因以名樓觀。此宮觀所自始也。問道授經,此大教所由興也"。《樓觀先師傳》和《樓觀本記》亦稱:昔周康王聞尹先生有神仙大度之志,乃拜為大夫,並賜嘉名,因號此宅為樓觀焉。
次昭王時,大夫遇老君,因遂得道。其次,穆王乃欽尚遺塵,為建祠修觀,召幽逸之人,置為道士。自爾相承,於今不絕。意即樓觀道是在周康王時開創的,尹喜為其創教祖師。這無非是為了托之古遠,在佛道鬥爭中以抬高自己的身價而已。事實上,該派在南北朝時期,也是力主老子化胡之說,為排佛教思想之最烈者。
據其他有關資料核查,陝西周至縣樓觀,自三國末期起,始有道士隱居修道。最早者為三國末的鄭法師(履道)。繼之者有其弟子梁諶,活動於西晉,卒於東晉初。接著又有王嘉、孫徹、馬儉等,活動於東晉十六國時。截至東晉末,樓觀道士仍然很少,對社會影響甚微。表明在那之前,樓觀道尚未形成一個有一定特徵和一定內聚力的道派。它正式形成為一個對社會產生影響的道派,始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時。據有關資料記載,太武帝始光(424~428)初,道士尹通事馬儉法師於樓觀,其後道術精進,漸獲令譽。"太武好道,欽聞其名,常遣使致香燭,俾之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嗣後,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才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餘人。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義又從姑射山率門弟子六七人來樓觀,並大修觀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百數。樓觀壇宇,一皆鼎新。王道義又"令門人購集真經萬餘卷",置樓觀。再后,西魏文帝又欽敬樓觀道士陳寶熾,召入延英殿問道,太師安定公及朝士大夫皆從而師之。大統十五年(549)卒,詔謚正懿先生。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城,試以法術,"有驗,由是朝野欽信。"由是觀之,在北魏時期,樓觀道在封建統治者的支持下,始正式形成為一個擁有相當數量的徒眾、並對朝野上下有一定影響力的道派。
樓觀派尊奉的經典主要是《道德經》,因為傳說此書是老子應尹喜之請而作,故為該派道士必修的經典。
《道教義樞》卷二《七部義》引《太玄經》云:"無無日道,義樞玄玄。而尹生所受,唯得《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甄正論》卷中云:"(老子),后遂西之流沙,至函谷關,為關令尹喜演《道德》二篇上下兩卷,論修身治國,戒剛守雌,挫銳解紛,行慈儉謙下之道,成五千餘言。尹喜錄老子談論言旨為《西升記》,大旨略與道經微同。多說人身心情性稟生之事,修養之理,夭壽之由。後人改記為經。"
此外,據《仙苑編珠》所引《樓觀傳》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所編樓觀道士諸傳訊載,樓觀道士除修習上述諸經外,又傳習多種上清經,如《大洞真經》《黃庭內景經》《上清瓊文帝章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太上隱書》《靈書紫文》等,和少數靈寶經和三皇文。
樓觀道傳習的修鍊方術,表現了雜采兼收的特點,即符籙與丹鼎皆習。如梁諶"食炁吞符,大盡其妙,又廣索丹砂,還而為餌"。馬儉既曉遁甲占候之法,又斷谷、服藥、行氣、導引,還能役使萬靈,制役群邪,驅使六丁二十四神。尹通"服黃精、雄黃、天門冬數十年",又能為人治病。其他樓觀道士大都如此。不過,兩者相比,服食藥物在樓觀道士中更為普遍。
樓觀道發展至北周及隋,進入其鼎盛時期。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風始平(今陝西興平)人。西魏大統三年(537)入道,師陳寶熾於樓觀。與李順興相友善。后訪華山雲台觀,復師茅山道士焦曠,得三洞秘訣真經。北周武帝聞其名,遣使召之,王延至都久之,復還西嶽雲台觀,詔增修該觀以居之。
其後武帝下詔廢佛、道,建立通道觀。命王延於通道觀校讎三洞經圖,凡八十餘卷;又作《三洞珠囊》(非現存王懸河之《三洞珠囊》)七卷,奏貯於通道觀。隋文帝即位,置玄都觀,詔以延為觀主,復以延為道門威儀。據說隋文帝還從之受智慧大戒,大臣蘇威、楊素等皆北面執弟子禮。王延於仁壽四年(604)卒於通道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王延傳》)。又有道士嚴達(字道通),北魏末入道,師樓觀道士侯楷,"學窮瓊韞,博通妙術",也馳譽於周、隋之際。北周武帝建德中沙汰佛教,正議同廢道教時,詔嚴達入便殿,問佛、道二教優劣。嚴達答曰:"主優客劣"。謂釋出西域,是客,道在中夏,是主。並謂:"客歸則有益胡土,主在則無損中華。去者不追,居者自保,又何送乎。"
據說"上嘉其對",然迫於形勢,不得不二教同時俱廢。武帝廢除佛、道二教后,決定建通道觀于田谷之左,選釋、道二教中人以居之。其中選有樓觀道士嚴達與王延、蘇道標、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樂、於章、張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他們"以道術相忘,同乎出處,世號曰'田穀十老'"。隋文帝開皇(581~600)初,嚴達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滿百二十員,羽流精鍊,"朝野宗奉"。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相應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字平定)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作大唐皇帝后,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626)初,敕修樓觀宮宇,並賜田土十頃以充基業;又令改樓觀為宗聖觀,以岐暉為觀主,詔賜粟帛以充齋給。武德七年(624)十月,李淵又親詣樓觀,祀老子。岐暉於貞觀四年(630)羽化后,高宗即位,命原宗聖觀道士尹文操任昊天觀主兼知宗聖觀事。尹文操又曾奉敕撰《玄元皇帝聖紀》一部,凡十卷,總百十篇。高宗覽卷大悅,授尹文操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常少卿事。此後又著《祛惑論》《消魔論》三十卷,續《樓觀先師傳》一卷,表現出強烈的排佛思想。
總之,直至唐前期,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樓觀道一直處於向上發展階段。天寶(742~755)年間爆發安史之亂,此後樓觀道趨於衰落。中經兩宋,終於默默無聞。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曾改樓觀(宗聖觀)為順天興國。至金哀宗天興(1232~1234)間,因遭兵燹,樓觀焚毀殆盡。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復,變為全真觀宇,原樓觀道士亦轉為全真道士。
樓觀台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城東南十五公里的終南山麓,山水秀麗,風景優美,素有“仙都”之稱。
相傳周朝函谷關令尹喜,來此修道,結草為樓,觀星望氣,所以叫做樓觀。後來老子李耳,去周西行,過函谷關,尹喜迎他來到這裡,執弟子禮,在說經台講授道德五千言,於是便成為道教的發祥地。不僅“說經台”、“系牛柏”為道教最古的聖跡,而且還附會地留傳了“老子之墓”,為後人景仰朝拜之地。因此在《終南山說經台曆代真仙碑記》里說:“樓觀為天下道林張本之地”,也是道教最早的教祖聖跡,而且道教宮觀的“觀”字,也是從這裡沿襲下來的。
這一時期歷周、秦、漢,三國,大約一千一百多年 (公元前830——公元280年),是樓觀從無到有的開創時期。
《樓觀傳》說: “魏元帝咸熙初,道士梁諶事鄭法師於樓觀”。(約公元264年)這是“樓觀”一詞初見於載笈。晉惠帝永興二年(公元305年)太和真人尹軌降於樓觀,授道士梁諶《日月黃華上經》、《樓觀先生本起內傳》等。傳說尹軌是尹喜的從弟,所以梁諶自稱得尹喜道系的真傳,於是道眾雲集,聲望日隆。晉惠帝敕令擴建祠宇,植樹萬株,並給戶三百,以供灑掃。
南北朝時,后魏太武帝致香燭於樓觀道士尹通,供其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道士牛文侯、尹通、尹法興等四十令人在此敷道。孝文帝太和中,道士王道義自姑射山攜帶門弟子六、七人來此,大修觀宇,除秦始皇所建老子廟因仍舊宏麗未加修飾外,其餘全部鼎新。道義還購集真經萬餘卷,置於觀內。
西魏文帝召樓觀道士陳寶熾到延英殿問道,朝野欽奉。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試以法術,有驗,聲望更高,卒後為其立祠。
後周武帝即位之初,台樓觀道士王延至都,久之,始還雲台觀;建德中,又召他同嚴達到都城。這時沙汰道釋,但武帝卻特為嚴達建通道觀于田谷之左,又選九人與嚴達相伴學道,稱田穀十老。
後周靜帝大象年間 (公元579——580年)道教復興。隋文帝開皇初,嚴達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一百二十員。隋大業七年,煬帝親往征遼,樓觀道士岐暉謂門弟子曰:“天道將改,不過數歲。”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淵於晉陽起義,暉遂盡以觀中資粟給其軍。他認為天下從此將平定,遂自己改名平定以應之。后又發道士八十餘人迎李淵於蒲津關,李淵極為嘉賞,下詔授以金紫光祿大夫,當年十一月初八日,遣使詣樓觀設醮祈福。
唐高祖以自己系出李氏,遂以老子為遠祖,敕令修葺樓觀,並賜地十餘頃,置官修造,並令岐暉主持觀事。武德三年 (公元620年),高祖親詣樓觀老君祠庭,降詔改樓觀為宗聖觀。賜白米二百石,帛一千匹,以供修補。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十月,帝又來親謁。武德八年二月,建《大唐宗聖觀記》碑,命歐陽詢撰書。(碑尚存)
唐高祖派吳天觀 (在古長安城北里許)主尹文操兼知宗聖觀事,文操奉敕修《玄元皇帝聖紀》十卷,授銀青光祿大夫。
開元二十九年 (公元741年)閏四月,玄宗以夢見老君向他說:“吾在城之西南,可速迎吾。”遂差內使與道門威儀肖玄裕尋訪數日,於樓觀山谷間得老子玉像,迎至興慶宮大同殿,遂令所司寫真容分送天下宮觀,大赦天下。並於樓觀建立《大唐聖祖玄元皇帝顯靈碑》,以記其事。 (碑尚存)
這一時期,共計六百四十三年 (公元264—907)是樓觀的興盛時期。中間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樓觀為宗聖觀。
宋太宗端拱元年 (公元988年)賜觀額曰“順天興國觀。”
金哀帝天興年間 (公元1232——1234)樓觀在嚴重戰亂中,累代宮宇,焚毀殆盡。
元定業后,對樓觀大加修復,世祖曾三降璽書,敕令修建樓觀殿宇。說經台重修后,增建“希聲堂”。丙申年(公元1296年)全真教清和大宗師尹志平來樓觀,立志修復,以樓觀舊道士張致堅所獻樓觀舊址圖樣,付李志柔負責重修,經過十年,漸復舊觀。建殿三、曰三清,曰文始,曰玄門列祖。建樓三:曰緊雲衍慶,曰景陽,曰寶章。建堂二:曰真官,曰齋心。賓有館,眾有寮,焚誦有室。山門、方丈、廚庫、蔬圃,逐漸完備。自此以後,樓觀歸全真派負責。元世祖中統元年(公元1323年)六月,以朝命改宗聖觀為宗聖宮。四年,全真教誠明宗師張致敬命李志柔主持樓觀。
元朝重修說經台後,刻古篆老子《道德經》碑石,與舊碑並立於殿前。 (碑尚存)
至元乙卯 (公元1279)年,朱象先自浙右來樓觀,撰《古樓觀紫雲衍慶集》三卷,收集古樓觀唐元碑記及唐宋元人題詠很多。
至元二年 (公元1331年)山洪暴發,觀宇沖毀,會靈,洪妙二觀,蕩然無存。
這一時期共計四百六十年 (公元908——1368年)樓觀是盛衰交替階段。中間有金哀帝天興年間的大破壞;又有元太宗端拱年間的大興復,重修后的規模,不減於唐朝興盛時期。
明初重修樓觀一次,憲宗時,宗室秦簡王又倡修一次,雖規模略具,但未完全復舊。據石碑記載,弘治九年 (公元1496年)重修會靈觀;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重修洪妙庵。宗聖宮及三清殿,因嘉靖乙卯地震傾圯,經住持許明宮募資重修。以後還重修呂公祠、顯靈峰玄帝廟,五祖七真殿,並在說經台增建“藏經閣”。
《雍正陝西通志》載:明萬曆年間,樓現有道士姬東坡善鼓琴,講《南華經》多自悟,作詩常有奇句,受到明神宗的賞識,賜給道經二藏,龍旗御杖幢幡十六件,瑞蓮圖一幅,並用璽書慰勞。
樓觀規模,有《關中勝跡圖志》記載明未時期宏偉情況曰: “觀前為四子堂及文史三清二殿,再進為望氣樓,右殿曰景陽,有丹井;左殿曰寶章。後為宗聖宮,宮后林木翠繞。有台踞高岡之上,曰說經台。樓殿凌空,金碧溢目。”
清代康熙二十年 (公元一六八一年),周至縣知事章泰捐俸補修一次。雍正年間,道士梁一亮,力耕自食,籌資重修。歷時八年,基本恢復舊觀,有碑詳記其事。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遭受水災,損毀嚴重,五十八年(1793)陝西巡撫捐資重修。
嘉慶十五年 (1810)北京信士蔡西林,寄銀五千兩,委道士劉合侖整修,漸復舊觀。
同治元年 (公元1862年)宗聖宮的紫雲樓,說經台的藏經閣,在兵燹中遭受破壞,道光初年,道士朱還虛募化重修,經營數年,始告竣事,所有殿宇及下院如吾老洞、化女泉、顯靈山、呂公洞、宗聖宮、玉華觀,全部修補一新。此後八十餘年,未再徹底修葺。
民國三十一年 (公元1942年),監院雷明物募資,重修說經台大殿、山門,補修兩廡四子殿、十方堂和顯靈山、呂祖洞。但宗聖宮已無法修復,僅存遺址。
這一時期,共計五百八十年 (公元1369一1949)樓觀漸趨衰落。有破壞,有修復,但破壞大於修復,到清末時宗聖宮僅留殘跡,說經台本系樓觀的一部分,但後來竟代表了古樓觀全部,“台”就由說經台而來,是清末民初才確立此名稱的。
樓觀自周代到今天,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經歷了二十多個朝代。歷代遺留下來的碑碣、石刻、還有七十多件,其中如唐歐陽詢、蘇靈芝所書的碑文,宋米芾、蘇軾、薛紹彭所題詩詞的刻石,元趙孟頫、李道謙、高翻書寫的碑碣,都是珍貴的文物。歷代文人學士如唐之李白、岑參、盧綸、溫庭筠,宋之蘇軾、蘇轍、王禹僻、以及元明清各代的詩人名士留題的詩篇,經過搜集整理,還有六七十篇。這些文物,不僅是研究道教歷史的重要資料,而且在文學藝術上也有很高的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樓觀的名勝古迹和歷史文物,極為重視。一九五六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樓觀為陝西省重點保護單位之一,多次撥款修復。十年動亂,又遭摧毀,下院建築,均已無存,碑碣石刻,亦多破壞。粉碎“四人幫”后,文物管理所於一九七六年成立,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關懷及大力支持下,一九七八年整修了說經台山門前東西兩個亭子,並給宗聖宮遺址的古樹修了圍欄,彩畫了老子祠正殿兩廡和門房。一九七九年修葺了說經台山門和東西二碑廳,為老子祠後院修起圍牆和門樓,又重建說經台北面下一級的藏經閣和兩旁走廊,現正油漆彩畫,預計今年年底可以全部竣工。
說經台是古樓觀的中心,相傳是老子為尹喜說經之處。建在山麓一個突起的峰巔,海拔五百六十公尺,蒼松古柏,四面環抱,柳林青翠,屏障台前。
進入樓觀風景區,沿林蔭大道南上,至竹林北畔折向東行,即為說經台山門。台坐北向南,山門一間,碑廳六間,東西兩亭,分列左右。由山門再上,則有蜿蜒曲折的磴道,通向台頂。頂上為老子祠,是一座寬闊的四合頭建築,殿內原有泥塑老子坐像一尊,今已無存,尚待修復。東西兩旁還有四子殿、方丈、齋舍等。庭院前後,古柏參天,清幽曠遠,如臨仙境。正如宋詩人蘇軾留題詩句說: “此台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
出老子祠後門下行,有伸向東西兩面的石階,沿階行,過走廊,即抵藏經閣。五間並列。閣內將收藏《道德經》各種版本、歷代研究道德經的文獻典籍,以及道教文物。
上善池在說經台山門前兩邊,池為八卦形。池內北壁有一伸出水中的石龍頭部,口中吐水,潺潺有聲。傳說飲此池水,可以療疾,並可延年。因老子《道德經》講“上善若水”,故名之曰“上善池”。池旁的六角亭下,覆蓋一碑,為元代書法家趙孟頫隸書“上善池”三個大字。
爐在說經台南約二公里的一個峻峰上,海拔九百四十公尺。峰上磚砌八卦形丹爐,相傳老子曾在這個爐里煉丹。門前原有對聯一付,是用道教專用奇字,譯為楷書是: “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壽丹”。這付對聯後由道士把它刻在說經台上《道德經》石碑之旁。
仰天池也叫天池,在說經台東南約七公里的山峰上,面積約五十平方米,海拔一千五百公尺。池中綠波盈盈,彩魚戲水;有一隻用蘆葦根結成的天然船,可供遊人登憩游駛。按神話傳說,此池是當年老子打鐵焠火之處。自然景物,蔚成奇觀。
此亭在仰天池西北約二百公尺處,磚砌八卦形建築,峙立峰上。亭內有老子石像一尊,聖相莊嚴,雕刻精緻。傳說老子曾在此亭修真養性。所以名之曰“棲真”。
宗聖宮原為樓觀主殿,位於說經台北二公里許的西巷村東。據《古樓觀志》記載,宗聖宮系唐代修建,殿宇極為宏偉,惜屢遭兵燹,現已蕩然無存。遺址尚有各代碑石七通,古柏十一株,三鷹松及古報杏樹各一株,石獅石牛各二頭。
古銀杏樹有雌雄二株,宗聖宮一株為雄樹,樹身直徑三米,高約二十米,相傳為漢代所植,樹齡約二千年。雖樹身半毀,但枝葉仍極繁茂。雌樹在說經台山門前,樹身直徑約二米,高二十九米,樹蓋如傘,葉茂實繁。
在宗聖宮遺址偏東,據《古樓觀志》記載,老子入關駕車之牛即系此拍上,歷時二千餘年,蒼勁猶昔。元朝至元戊寅 (公元一七二八),皇子安西王特遣提舉段德玉,琢石為牛,置於樹下,供人瞻仰,今尚完好。
化女泉在說經台西約一公里處,傳說老子曾扶杖到此,插杖於地,以七香草點化成為美女,以考驗弟子徐甲學道之心,插杖處遂成一泉,泉水清洌,
在說經台西約四公里的峪關遇仙橋以西,西樓觀的東北。墓呈橢圓形,冢方四米,面積佔二十平方米,墓前豎立清代畢沅書“老子之墓”碑石一通。一九五七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有七十多件。其中最珍貴的有以下幾件: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的隸書《大唐宗聖觀記》碑;
唐代書法家蘇靈芝的行書《唐老君顯見碑》;
宋代書法家米芾行書《第一山》三大字,在說經台《道德經》碑陰;
宋代詩人,書法家蘇軾行書遊覽題字,在說經台《道德經》碑側;
宋代書法家薛紹彭的楷書刻石三塊,鑲嵌在說經台正殿東西山牆外;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隸書“上善池”三大字石碑,在說經台山門前西邊亭子內;
元代書法家高輛古篆書《道德經》碑,附李道謙隸書跋文,在說經台上大門西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