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廈門灣的結果 展開

廈門灣

福建廈門廈門灣

廈門灣,也稱廈門港,位於中國東海台灣海峽西岸,福建省閩南九龍江入海口附近,分為內港(含九龍江口)和外港。口門朝向東南,北起廈門白石經大擔島、二擔島、青嶼至龍海市塔角。水域面積154.18平方公里,10米以深沿外、內港中心伸展,最大水深達31米。灣外有小金門島大擔島、青嶼、浯嶼等屏障。灣內有九龍江及南溪入海。

位置境域


廈門灣,以中間線,分屬廈門市(東北部)和漳州市龍海市(西部九龍江口及海灣南部)。海岸線總長234千米。
九龍江河口部分,分為錦江及其以下河段。大沙洲以下,江中浮出滸茂、烏礁兩個沖積洲,將北溪、西溪匯流后的河道,分離成北港、中港、南港三條港道,合稱錦江。北港北岸為角美鎮的玉江、流傳、滄里、南門、埭頭、寮西、壺嶼;北港與南港之間為滸茂、烏礁兩洲;南港南岸為榜山鄉的園仔頭、港仔尾、沈溪、嚴溪頭,石碼鎮的錦江道,海澄鎮的港岸、英埭、草尾、普賢、溪尾、港口、玉枕、上寮、錦埭。三港於玉枕洲與大塗洲交界處匯流,抵東園鄉的秋租村與浮宮鎮的草埔頭交界水域,與南溪匯流。這段港道河道亦稱北、西兩溪幹流,計長15.6公里,流域面積363平方公里。
鎮海角,位於鎮海村東南1.5公里,北緯24°14′,東經118°05′。由北向南伸入海中,長達1000米,寬200~400米,頭部較寬,高37.2米,因南端形狀似旗杆尾槍頭,北連旗尾山,故又名旗尾尖,又稱海頭宮、定台頭。鎮海角同台灣省濁水溪口的連線為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

地質地貌


形成演變

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50萬年至75萬年間,海澄下倉一帶的古海面,是在現今地面以下80多米深處,九龍江河床延伸到台灣海峽中,台灣與福建大陸是以陸橋連在一起的。
晚更新世,距今3.5萬年開始,海水沿九龍江河道入侵,形成漳州古海灣(包括今步文、九湖、顏厝等地)、東泗古海灣(包括今海澄、白水、浮宮、東園等地)和港尾古海灣(包括今隆教一帶)。在角美鎮北部的獅岩山頂(海拔340米處)花崗岩上存有當時浪蝕水平痕坑,距今1.5萬年時,沿海進入大理冰期海退最後階段,東海海面比現今低130~160米,台灣海峽大部出露,台灣與龍海最後一次相連。
全新世,距今1.2萬年冰期結束,海面上升;距今8千~9千年,海面達到現今位置。距今約6千年是冰後期氣候最佳和海面最高時期,海面上升到現今海面5~10米處的紅土台地前緣,漳州盆地和龍海平原又為海水所淹沒,成為淺海鹹水與半鹹水地帶。距今2500年開始,海面又復低落,平原已基本露出海面,海岸線在角美充龍、江東、榜山塘內和東園、白水一線。

地質

東西向斷裂,如⑨南靖書洋—廈門斷裂,延伸也在100公里以上,斷裂帶形跡明顯,其下端使九龍江西溪沿東西向入海、沿線形成漳州盆地及河口灣斷陷沉積,厚度達80米以上。至20世紀末仍繼續沉降。

海岸

廈門灣的海岸線大致可劃分為基岩海岸、沙質海岸、港灣淤泥質海岸等3種類型。
基岩海岸,組成物質主要為花崗岩、火山岩及變質沙岩等基岩。主要見於基岩岬角岸段,如廈門島東海岸的白石頭、香山角、五通頭段;大部分海島均為基岩海岸。
沙質海岸,多發育於基岩岬角間的海灣內,主要分佈於廈門島東南部、鼓浪嶼南部和大嶝島雙滬—嶝崎一帶。特別是廈門島東南沿岸,岸線長達15.9公里,在黃厝和溪頭一帶沿岸沙堤發育,長達數公里,寬10餘米,高1~3米,岸前沙灘發育,是開闢海濱浴場、海濱度假休閑地的黃金岸段。
港灣淤泥質海岸,主要見於廈門西部海域的海滄沿岸。

灘塗

根據潮間帶地貌特徵、水動力條件及組成物質的差異,廈門市潮間帶灘地可劃分為岩灘、沙灘和泥灘等三種類型。
岩灘,主要分佈於廈門島東海岸的胡里山角、白石頭、石胄頭、五通角;鼓浪嶼南岸;海滄區排頭以南和嵩嶼以南岸段;雞嶼南岸、北岸,火燒嶼北岸與東岸。呈海蝕景觀,奇岩怪石千姿百態,是興建海濱公園、垂釣場的備選場地;若前沿水深條件好,亦是港口碼頭選址地。
沙灘,主要分佈於廈門島東岸和東南岸及鼓浪嶼南岸和西岸。
泥灘,集中分佈於廈門西港。

海島

海島地理要素一覽表
島 名北 緯東 經高程 (米)面 積 (平方米)岸線長 (米)附 注
廈門島24°2526~24°3314118°0357~118°1150339.612777750052260
火燒嶼24°2923~24°2954118°0328~118°035234.12457412694
猴 嶼24°2803~24°2810118°0316~118°031020.314306482
大 嶼24°2730~24°2757118°0232~118°015159.91857422341
鼓浪嶼24°2620~24°2726118°0307~118°042192.718754007650
錢 嶼24°2650~24°2658118°0036~118°005230.0735301195已連陸
雞 嶼24°2550~24°2618118°0000~118°004864.43617413256
海門島24.24117.5779.82.2
浯嶼24.19118.0868.91.08
青嶼24.21118.0752.50.07

海底地貌

廈門海區波浪小,潮流作用顯著,塑造現代海底地貌的主要動力是潮流。此外,九龍江口海域還有河流徑流參與作用。按地貌形態及成因,可分為三種海底地貌類型。
1.水下三角州
僅分佈於九龍江口區,呈不規則的指狀向灣口方向伸展,長達13公里,水深在0~5米之間,坡度約2‰。水下三角洲是由潮流和河流逕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底質具有明顯的相帶變化規律,一般從水下三角洲后緣至前緣,底質由粗變細,即由砂過渡為泥質沙,再為粉砂質泥。
2.水下淺灘
又稱潮流淺灘,是由潮流作用堆積形成寬闊平坦的淺灘,在廈門海域中有廣泛分佈。較大水下淺灘在西港有寶珠嶼淺灘,呈似三角形狀,由北向南略有傾斜,最大寬度5公里,底質為粉砂質淤泥。鰻尾礁淺灘,位於篔簹海堤西側,呈橢圓狀,近南北向展布,長1500米,寬700米,淺灘中部底質為粗砂,四周為泥質粉砂。外港有鼓浪嶼南部淺灘,最大寬度7公里,水深14~18米,最深達26米,海底平坦,坡度2‰,海底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水深隨之增加,底質北部以沙質為主,南部以淤泥質粉砂為主。
3.潮流通道與沖刷槽
潮流通道系由漲落潮流往複沖刷形成的水下潮溝,它是溝通各港灣的主要水道(航道)。典型潮流通道分佈於廈門西港,潮流自廈門外港進入西港,潮流通道自南而北由深變淺,南段潮流通道寬而深,最寬處(鼓浪嶼西航道)達1200米,水深大多超過10米;北段(石湖以北)水道逐漸趨窄趨淺,寬約150~200米,水深5~8米。潮流通道底質以粘土質粉砂和粉砂質粘土為主,局部地段有砂、礫石出露。廈門西港潮流通道是廈門港的主要航道,特別是南段通道是修建航道、碼頭、港區等設施的重要地段。
此外,九龍江口及同安灣內也有小型潮流通道發育,水深一般為3~5米,最深達8~10米,為中小船隻航行的主要水道。
沖刷深槽主要分佈於廈鼓海峽和東渡海峽的水道中,由於海面狹窄,水流頸束,潮流強勁沖刷,形成狹長深槽。深槽水下岸坡陡峻,橫斷面呈“V”型,槽底起伏不平,凸起處常為基岩裸露,低凹處有薄層粗砂礫石堆積,水深一般超過15米,最大水深達30米。廈門島東側水道有兩條深槽,深槽走向呈北北東向,長10餘公里,寬500~1000米,一般水深超過10米,最大水深達26米,自南而北,由深趨淺。底質以粗砂、礫石為主,局部地段有基岩出露。

入海河流

九龍江,上游為北、西、南三溪,在龍海市匯合之後,流經海門島而入海。境內長度共108.9公里,流域面積1138.3平方公里。

氣候


距北回歸線約1.5度,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9℃,極端最低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8.5℃。年平均降水量1143.5毫米,主要集中在4~8月。溫暖濕潤的氣候,有利於各種農作物生長。風向,9月至次年2月多為東北風,3月至8月多為東南風。8級以上大風的年平均日數為22.4天。
廈門是緊貼大陸邊緣的海島,東南面向海洋,西北背靠大陸。在北回歸線偏北約1°。屬於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是亞熱帶中的最南帶,為熱帶向溫帶的過渡帶,因而,具有熱帶氣候的某些特徵。
廈門受海洋的影響較為顯著,氣溫年較差小,秋溫高於春溫,相對濕度大,屬於海洋性氣候。冬季蒙古高壓控制中國大陸,中國大陸盛行偏北風;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抬西伸,大陸東部盛行偏南風。廈門兩者均有,季節變換,季風跟著變換。廈門冬季偏北風,夏季偏南風,明顯而穩定。
廈門氣候特點:夏季長而無酷暑,秋春相連而無冬,全年幾乎全是無霜期,氣溫變化不顯著,秋溫略高於春溫;春夏鋒面雨連綿,夏秋雷雨又颱風,雨日不多日照長,乾濕變化亦宜人;全年多風且較大,冬季偏北風而乾冷,夏季偏南風而暖濕,盛夏午後至午夜,海風勁吹暑氣減。

海岸植被


在濱海的泥灘上有紅樹林鹽沼群落;濱海沙灘上除木麻黃、相思樹等防護林外,還有沙生的灌木和草本群落。 (三)相思樹林
主要分佈在沿海丘陵地區。一般為人工林,部分為萌生林。在廈門島上相思樹林往往與馬尾松林交錯分佈,有時很難截然分開。主要建群樹種為台灣相思樹。群落結構簡單,層次分明,總蓋度一般70%~90%,平均高度在6~8米,最高15米;此外,在喬木層中還有潺槁樹、土密樹、朴樹日本女貞桉樹等散生其中。灌木種類較多,常見的有馬纓丹牡荊山芝麻野牡丹車桑子等;草本層有疏花畫眉草、酢漿草、狗尾草、馬唐、鬼針草、豨薟等;藤本植物有雞矢藤、毛木防己、小葉羊角藤、茅莓、薜荔等。
(四)木麻黃林
分佈在海岸沙地及農田四周,為人工營造的防風固沙林,有純林,也有與相思樹、馬尾松等組成的混交林。群落外貌較整齊,結構簡單,喬木層蓋度在60%~80%,平均高度在12~14米,胸徑10.6~18厘米;林下灌木、草本種類較少,以沙生耐旱植物佔優勢;有枸杞、中華結縷草、地黍、牡荊、南嶺蕘花、小飛蓬、狗牙根、馬唐等。
(五)紅樹林
此林系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主要分佈在河口海岸泥灘和靜風的港灣,經常被海潮淹沒。漲潮時植株浸沒水中或僅露出樹冠,退潮時植株露出在泥灘上,故又有海岸森林之稱。20世紀60年代,廈門的紅樹林分佈較廣,在同安埔頭、鼓浪嶼內厝澳、篔簹湖西堤碼頭外,何厝及沿海島嶼如雞嶼、東嶼,都有分佈,種類也較多,有秋茄木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漆、老鼠筋等。由於近年沿海海岸碼頭、圍堤等工程建設及養殖業的發展,紅樹林分佈面積大為減少,群落稀疏、矮小,種類組成也少,主要為白骨壤和桐花樹,有些地方偶見秋茄。一般高度在0.8~1.2米。
紅樹林不僅有護岸固堤作用。也是多種無脊椎動物、魚類、鳥類的棲息地,保護和恢復紅樹林群落,對農、林、水產業都有良好作用。

海域環境


水文

廈門市水域受季風、入海徑流、海流和大陸氣候的共同制約,顯示出亞熱帶水域的水文特徵。淡水水域水溫的季節變化,水庫年變動範圍為8℃~33℃,夏季河溝水溫變化範圍比水庫高1℃左右,池塘比水庫高2℃左右,冬季則相反。沿岸海水水溫變化範圍為13.9℃~29℃,極端高溫(7~8月)達30.8℃,極端低溫(1~2月)為12.9℃。近海除冬季外,各層平均水溫都在20℃以上,表面最高值達28.85℃,10米層為28.01℃,20米層為27.91℃,底層為24.93℃。冬季以2月水溫最低,但各層平均水溫仍保持在15℃上下。由於水域的水變化範圍較小,主要養殖種類的生長期較長。燈光圍網的主要捕撈種類(藍圓鰺、金色小沙丁魚等)常年均有魚發。
沿岸海水鹽度變化範圍為26.99‰~31.92‰,平均為30.09‰。近海漁場因受黑潮支梢及南海水的影響,除春末夏初外,終年鹽度均較高,每月各層平均值均在30‰以上。由於沿岸水域的鹽度變化範圍小,對幾種主要養殖種類(牡蠣、對蝦等)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利,近海因終年鹽度均較高,漁場與魚發中心變化較少;近海漁場基本上為正規的半日潮,僅在海峽南部為不規則的半日潮
廈門港灣由於屬正規半日潮,潮差大,形成廣闊的灘塗。沿海養殖池塘可利用有規則的漲落潮換水,為海水養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每日從廈門港和同安港進出的潮流(兩漲兩落),保持港灣水質達到漁業水質標準,保證海水養殖的順利發展。近海漁場因受4個水系的影響,特別是黑潮支梢冬春季與閩浙沿岸水交匯,夏季與粵東沿岸水交匯,往往出現“流隔”,成為多種經濟魚類的中心漁場;淡水水域的水色,一般水庫呈淺綠色,池塘、河溝呈黃綠色;透明度一般水庫為0.4~3.4米,池塘0.2~0.6米,河溝0.25~1.4米。沿岸水色8~15號,透明度0.6~3.4米;近海水色2~10號,透明度4~22米。淡水水域和海水池塘的水色和透明度是判斷基礎餌料種類和數量的重要依據,沿岸和近海的水色和透明度,是海洋捕撈尋找漁場、判斷魚發中心的主要指標之一,如中上層魚類的魚發中心,一般出現在水色為5~8號的海區。

範圍

廈門灣主要分為廈門西部海域、廈門島東側海域。
廈門西部海域,位於廈門島西部,北起廈門海堤,南至胡里山與青嶼連線以西廈門轄屬海域。包括廈門西港、九龍江口海域、廈門島西南海域(外港)以及馬鑾灣。海域內有鼓浪嶼、雞嶼、火燒嶼、寶珠嶼等島嶼。該海域為廈門市最大、最深的海域,面積約141平方公里,其中水深10~20米的海域面積約佔1/3,擁有深水岸線27.4公里,港口資源是該海域的優勢資源。廈門西部海域是廈門市海域開發程度最高的海域,沿岸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大,人類活動頻繁,承納排污量大。
廈門島東側海域,位於廈門島東岸海域,南起胡里山、北至五通角沿岸以東海域以及同安灣口海域。海域內有上嶼等島嶼。該海域地處廈門島東海岸,海岸較平直,海域開闊。水道與台灣海峽連通,受外海海水影響較大,鹽度較高,營養貧乏,浮游生物量較低,風浪較大,屬高能環境。底質以沙質為主,沿岸沙灘發育,海濱浴場依次相連。旅遊資源是本區的優勢資源,旅遊主導功能突出。本區以廈門島東岸海域構成相對完整的地理單元,屬於島岸開闊海域,與前述二個海灣型海域有明顯差異。本區在1949~1979年為“軍事要區”,開發程度較低,不少岸段仍保持自然風貌。1980年後,廈門東海岸出現開發熱潮,濱海旅遊資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海岸普遍受到侵蝕,濱岸生態環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

生物

分為海水動物和淡水動物。
(一)海水動物
海水動物中最著名的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世界上稀有的頭索動物——文昌魚
1.無脊椎動物
腔腸動物海蜇、黃斑海蛇。
環節動物:星蟲
軟體動物:墨魚、章魚、槍烏賊、鮫水、褶牡蠣、縊蟶、竹蟶花蛤、文蛤、花蟶、翡翠貽貝、魁蚶、櫛江珧、泥螺
節肢動物:遠洋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紅星梭子蟹鋸緣青蟹日本蟳中國對蝦、長毛對蝦、斑節對蝦日本對蝦、東方鱉。
2.脊椎動物
頭索動物——文昌魚。
魚 綱:條紋斑竹鯊豹紋鯊、海鰻、江鰩、斑鯛鰳魚、中華青鱗、日本鯷魚、香魚大黃魚、斑點馬鮫、藍點馬鮫、七絲鱭、公魚、鱸魚、黃鯛、尖頭銀魚、長鰭銀魚、彈塗魚、三斑海馬。
哺乳綱:中華白海豚
(二)淡水動物
廈門的淡水動物主要是軟體動物和魚類,還有哺乳綱的水獺
軟體動物:中國田螺、泥蜆、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
魚綱:青魚、草魚、鰱魚、鯖魚、鯉魚、羅非魚、鰻鱺、花鰻、鯽魚。
哺乳綱:水獺。

航道航運


港口

廈門港分為外港和內港,外港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環抱;內港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形成天然避風港。港區內錨地條件良好,萬噸級以上船舶泊位達10餘處。海岸線總長234千米,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43千米,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27.4千米,可建萬噸級深水泊位40餘個。廈門港,深水岸線(>10米)16(公里),水域面積154.18(平方公里),深水(>10米)面積52.73(平方公里),進港航道水深12~20(米),最大水深31(米),為中國東南沿海著名天然良港。
石碼港 港區在南港南岸、鎮區北至東北隅,港面寬度300~700米,平均寬度400米。航道水深1~3米,碼頭前沿水深3米,屬淺水港,潮汐屬半日潮淺海潮,平均潮差2.66米,多利用漲潮時裝卸貨物。碼頭總長度195米,有200噸級泊位6個,有起重能力25噸的固定吊機6台。堆場面積3609平方米,倉庫2100平方米。港區陸域交通面積5450平方米,有公路與漳鎮公路銜接。1991年,石碼港貨物吞吐量23.74萬噸,旅客發運量24.41萬人次。
海澄港 港區在海澄鎮北港口,與玉枕隔港相對,港道水淺。碼頭前沿水深2米,亦利用漲潮進行貨運,平均潮高6.1米。碼頭長48米,設有1個客運碼頭和3個貨運碼頭,最大靠泊能力200噸位,堆場面積685平方米,倉庫面積260平方米。龍海第二輪船公司更新了200噸、250噸海輪各1艘。1986年恢復海澄直達香港貨運。1991年貨物吞吐量8.62萬噸,旅客發運量26.84萬人次。
浮宮港 位於南溪下游,上自溪山、下至丘厝,港道長約3公里,寬545米,自然岸線長100米。碼頭總長度117米,最大靠泊能力100噸,碼頭前沿水深0.9米。港區有車渡、人渡、貨運、客運碼頭泊位5個。最高潮位5米多,平均潮高4.5米,出口港道有2處淺灘,船舶進出須乘潮。1988年後,台灣漁輪來縣均在本港停靠。1991年貨物吞吐量5.78萬噸,客運量25.57萬人次。
白水港 位於白水鎮北,距浮宮港西南5公里處,自然岸線長50米,碼頭長23米,航道漲潮時水深3米,碼頭前沿水深0.8米,2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噸。1991年貨物吞吐量3.48萬噸,旅客發運量16.56萬人次。從白水港沿南溪上遡至碧浦港(即東泗港),可通漳浦縣官潯鎮。
鎮頭宮港 位於九龍江西溪閘橋下游北岸1公里處。港區東至長洲,西至閘橋,全長1.5公里,寬200米。有324線公路通過,漳州糖廠專用小鐵路在港區設起點站。自然岸線長100米,碼頭長70米,碼頭前沿水深1.2米,砌駁岸式雙開踏步碼頭,有堆場1500平方米,倉庫540平方米,泊位3個,最大靠泊能力40噸。1991年貨物吞吐量9.17萬噸。

航道

廈鼓水道,位於廈門本島和鼓浪嶼之間,為東南至西北走向的狹長水域,長3.5公里,寬300~800米,水深在7~25米之間,最深點27米。10米等深線東部距岸較近,一般不到50米,西部距岸較遠,一般為150~200米。港區西部多礁石,有江心礁、內戶碇礁,整個港區水域平穩,可供萬噸級以下船隻避偏東方向大風。漲落潮流速為2.2~2.5節。港區內有供3000~5000噸級船隻錨泊的裝卸錨地13個。
東渡港區航道,位於內港中段,在火燒嶼東側和廈門島間,呈北偏東至南偏西走向,長約1500米,寬600~1000米。10米等深線距東岸僅40~60米,絕大部分水域的水深超過10米。北端東側有牛糞礁,東、西、南均有大陸或島嶼掩護,水域平穩,船隻在此可避10級大風。漲落潮流速一般為1.7~2.4節,該航道猴嶼南部部分航段水深僅7米,嚴重阻礙萬噸級以上船舶進入東渡港區,經過東渡港一、二期工程的航道建設,對淺段進行拓寬浚深,寬達200米,通航深度8.5米,5000噸級以上船隻可由鼓浪嶼西航道進出。
高崎支航道,位於內港的北部東端,集美海堤西側,東北、北、南、西南均有陸地和海堤掩護,西北至西南為開敞的水域,自煤碼頭至高崎碼頭航道長3公里,寬90米,低潮時部分航道水深為2~4米,零米等深線距岸邊600米以上,西南2000米處可接10米深的深槽,西北400米有集美海堤堤洞,洞長24米,底寬16米,由洞底至頂部高11.69米,可供小船通過。
海滄支航道,位於青礁轉折點至海滄港,航道長4.6公里,寬度180米,深度8.1米,其中人工挖槽航道長約1.2公里。設計乘潮通航3.5萬噸級以下船舶。
馬鑾支航道,位於象嶼碼頭轉折點至利恆滌綸碼頭,航道長6.4公里,寬度80米,深度4.5米,設計乘潮通航3000噸級以下船舶。
青嶼水道和浯嶼水道,即廈門港外航道。其中青嶼水道由青嶼島和五擔島之間進入鼓浪嶼以西水域,長約14公里,最大寬度3公里多,最窄為1.2公里。水深在12~25米之間,5萬噸級以下船舶不受潮水限制,隨時都可通過。1949年9月30日,金門宣布封港,不準船隻進出,5000噸級國輪改由浯嶼水道進出。浯嶼水道比青嶼水道稍窄,水深在10米以上,走向與青嶼水道平行,長度接近,位於青嶼水道西側。
嵩鼓水道,位於嵩嶼和鼓浪嶼之間,為進出廈門內港的主航道,經鼓浪嶼和嵩嶼中間水域可達東渡港區和老港區,該水道至東渡港區4.2公里,寬度300~800米,最窄處為200米,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個別淺點在8~9米。嵩鼓水道除猴嶼南有1公里左右為人工挖槽以外,其餘均屬自然航道。1989年在建設東渡港第二期工程時,進行航道疏竣工程,於1993年竣工。設計為5萬噸級海輪單航道和2.5萬噸級海輪雙航道,附近岩礁較少。
廈門港引航錨地,位於鼓浪嶼與嶼仔尾之間水域,2萬噸級船舶的裝卸、避風錨地均在此,錨地面積約620萬平方米,可同時停泊萬噸級船舶10餘艘。港內有作業錨地,分佈在猴嶼至虎頭山一帶水域。港內兩邊堤岸有白色錨位標誌17處。

自然資源


礦產

鈦鐵礦金紅石:廈門黃厝厚達11米,鈦鐵礦含礦率4~80公斤/立方米,TiO25%~48%,目前探明儲量51430噸。
稀有、稀土金屬砂礦:
鋯英石礦3處,其內詔安宮口、廈門黃厝為小型礦床,砂體長1000~3000餘米,寬120~250米,厚1~3米,品位100~300克/立方米,已探明儲量6400噸,地質儲量近萬噸。
獨居石礦16處,其中中型1處、小型2處。主要分佈在廈門灣、東山灣、宮口灣、次為福清灣和湄洲灣。礦體一般長幾百米,寬幾十米,厚1~3米,品位100~500克/立方米,個別1公斤/立方米。已探明儲量2868噸,地質儲量4000噸。
磷釔礦,為小型礦床,分佈於廈門黃厝和詔安宮口,與鋯英石礦為同一礦體,品位幾十克/立方米,探明儲量僅百餘噸。
鋯英石獨居石、磷釔礦多為共生砂礦床,如廈門黃厝、詔安宮口及漳浦東林等,多富集在砂壩、砂嘴、連島壩及水下淺灘處,同時還伴有鈦鐵礦與金紅石,可綜合利用和開發。
建築砂料,分佈在九龍江口兩岸,同安縣東西溪、官潯溪、后田溪的河床,廈門島黃厝、曾厝垵、何厝及同安縣大嶝、石潯、浦頭、丙洲、瓊頭等地海灘。數量大,每年供應建築用砂達數十萬立方米。但是,應當看到,過量開採會破壞風景資源,危及河床安全。
除建築用砂外,同安縣新圩、古宅、詩坂的硅砂,是製造玻璃的上等原料;同安縣新店東坑村西海灘,有一處型砂礦產,色白,顆粒均勻。
鐵 砂礦 點,在海滄鎮后井海灘,屬濱海砂礦,磁鐵礦砂達80%,面積1000平方米,厚1~20厘米
鈦礦礦化點,在白石炮台。
砂礦
河砂:廣泛分佈於九龍江河床,尤以北港、中港、南港一帶最為富集,為優質淡水砂。儲量約2億立方米,目前可采量達3千萬立方米以上。

水產資源

海水魚類
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已鑒定的有420種,分錄28目125科,259屬。常見的有100多種,其中產量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有藍圓鰺、金色小沙丁魚、脂眼鯡、帶魚、大黃魚、二長棘鯛、真鯛、鯊魚、白姑魚銀鯧、石斑魚、烏鯧、文昌魚等60多種。從魚類適溫性看,絕大多數為暖水性種類,佔總數的81%,暖溫性種類佔18.7%;從生態類型看,底層和近底層魚類居多,佔總數的76.8%,中上層魚類次之,佔總數的15.8%,島礁魚類佔總數的7.4%。海洋捕撈量60%~70%來自中上層魚類,底層和近底層魚類僅佔20%~30%。從漁業區看,近岸水域由於島嶼礁堆密布,九龍江水注入,餌料豐富,不但有季節性魚類,也有集群性的優勢種。近海漁場,由於受黑潮支梢、南海水和沿岸水互相消長的影響,加上特殊的地形條件,漁獲種類多達200多種。漁場資源量,據調查研究為66.5萬噸,可捕量為20~40萬噸。其中,中上層魚類為37.5萬噸,可捕量為15萬噸。
蝦類
以長毛對蝦、日本對蝦、刀額新對蝦和哈氏仿對蝦為主;近海水域以哈氏仿對蝦、鷹爪蝦須赤蝦、中華管鞭蝦、長毛對蝦、日本對蝦、周氏新對蝦為主,全年均可捕獲,3~5月份可捕產卵新蝦,8~10月捕撈當年生成蝦。其中以對蝦科、長臂蝦科和蝤蛑科的種類佔優勢,分別為34種、9種和6種。
蟹類
沿岸和近海漁場以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和鋸緣青蟹為主;淡水水域以中華絨毛蟹為主。
海藻
沿岸藻類資源豐富,已知的有藍藻門3目4科10種,綠藻門4目7科27種,褐藻門8目8科25種,紅藻門8目19科77種。其中有許多屬種,為門、綱、目、科的典型代表(如生長在何厝海區的毛頭藻),有39%(54種)是經濟海藻,如礁膜、滸苔壇紫菜、條斑紫菜等是著名的食用海藻;石蓴羊棲菜鷓鴣菜、舍狀蜈蚣藻等是療效顯著的藥用海藻;石花菜、江蘺等是製造瓊膠的原料;海蘿提取的海蘿膠是紡織漿料;馬尾藻經綜合利用可提取褐藻膠、碘。有些種類可發展為養殖對象,如寶珠嶼,大、小嶝低潮區盛產的江蘺,可移入墾區、養蟶池混養輪養,紅毛藻經濟價值高,也是有發展前途的種類。
其他水產資源
有中國槍烏賊(俗名魷魚)、長槍烏賊、日本無針烏賊、僧帽牡蠣、近江牡蠣、縊蟶、菲律賓蛤仔、竹蟶、尋氏肌蛤、藍斑背肛海兔、革囊星蟲、中國鱟等。

社會經濟


建置沿革

廈門島別稱鷺島、鷺門、鷺嶼。漢代屬侯官縣地。晉太康三年(282年)隸屬同安縣(后併入晉安縣)。隋代為南安縣屬地。唐中葉,廈門島稱新城、嘉禾里。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南安縣大同場升為同安縣,廈門島隸屬同安。宋代屬同安縣綏德鄉二十一至二十四都。元代設嘉禾千戶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築廈門城,移永寧衛中、左二千戶所駐廈門,設中左守御千戶所,廈門島因此又得名中左所,但仍為同安屬地。南明永曆九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攻佔廈門。康熙二十二年清軍收復台灣島,並於翌年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廈門地名從此固定下來。
隨著海防門戶與通商港口的作用日益突出,廈門在福建政治、經濟、軍事中的地位也更為重要。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衙門移駐廈門。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將全國四個海關之一的閩海關設在廈門。康熙二十五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駐廈門。雍正五年(1727年)撤銷台廈兵備道,將興(化)泉(州)兵備道移駐廈門,雍正十二年兼轄永春州,改稱興泉永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廈門被列為中英《南京條約》中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民國初實行省、道、縣制,廈門屬南路道。南路道管轄閩南十餘個縣,觀察使署設在廈門。民國3年(1914年)改南路道為廈門道。民國14年撤銷“道”建制,廈門隨思明縣直屬福建省。
以廈門島為中心設立相對穩定的政區始於民國元年,時稱思明縣。民國22年2月成立廈門市政籌備處,開始籌備建市事宜。3月改稱思明市政籌備處。12月11日,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在廈門設立特別市,翌年1月“閩變”失敗后被撤銷。民國24年4月成立廈門市,為福建省轄市。民國27年5月廈門淪陷,淪陷期間,汪偽政府成立廈門特別市,后升格為偽中央政府直轄市。抗日戰爭勝利后,恢復廈門市。
1949年10月,廈門解放,仍為福建省轄市。1953年後,轄區逐漸擴展到廈門島外。1980年,在廈門湖裡設立經濟特區。1984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宣布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廈門全島(包括鼓浪嶼)。1988年4月,廈門市實行計劃單列,享有相當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4年2月,廈門市的行政級別升為副省級。3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授予廈門市立法權。截至1995年底,廈門市下轄思明區、開元區、鼓浪嶼區、湖裡區、集美區、杏林區和同安縣,共有21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550個居(村)民委員會。全市土地總面積1516.12平方公里,人口121.36萬人,其中廈門本島面積128.14平方公里,人口41.78萬人。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龍海地帶遂由荒服而歸屬其所建的閩中郡。南北朝時代,梁武帝蕭衍於大同六年(540年)始建龍海縣,屬南安郡,治所設於古縣。唐垂拱二年(686年)割龍溪縣南境置漳州,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割泉州的龍溪縣改屬漳州。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從漳浦縣李澳川遷至龍溪縣永寧鄉唐化里登高山下桂林村(漳州城),龍溪縣遂為漳州附郭首邑。明世宗朱厚熜於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析龍溪、漳浦兩縣地置海澄縣,屬漳州府。1960年2月1日,龍溪、海澄兩縣合署辦公,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合併為龍海縣。龍溪縣治從漳州城遷石碼鎮,海澄縣城改稱海澄鎮。
廈門灣是指福建省經濟特區廈門市與漳州市管轄的龍海市之間的海灣。廈門灣是九龍江的出海口,廈門灣東岸有鼓浪嶼、廈門港海滄港區及廈門郵輪中心等,西岸是招商局漳州開發區,是大陸主要的對台口岸。

軍事地位

鼓浪嶼舊稱圓沙洲、圓洲仔,位於廈門島西側,東與廈門島隔海相望,距離0.5公里,東南距大擔約10公里。鼓浪嶼東西長約1.75公里,南北寬1.6公里,面積1.78平方公里。北、西北、南部崗巒起伏,東、中部較平坦。日光岩海拔92.6米,位於島的西南部,是全島的制高點。
環島海岸線長7.6公里,岸邊多礁石,曲線長1.25公里,灘(沙質)窄水深,登陸艇可直接搶灘;瀕海陸地緊靠山腳,上陸后不便向縱深發展,不宜於機動車輛和技術兵器運動。對外交通靠船運,有輪渡碼頭、三丘田旅遊碼頭等貨運碼頭10座,均不受潮汐影響。
元代島上已有漁民居住,明代居民漸多。鴉片戰爭后,先後有11個國家在島上設領事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被迫劃為“公共地界”。民國30年(1941年)被日本獨佔,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收回,設鼓浪嶼區。
鼓浪嶼為廈門島西南屏障,地扼廈門港航道和九龍江口。明末清初鄭成功曾於此操練水師,清末在島上設有炮台,鴉片戰爭中曾被英軍攻佔。
廈門港位於廈門島的西南側,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北距上海吳淞港561海里,南距廣東黃埔港389海里,東距台灣高雄港160海里,為吳淞與黃浦之間重要港口。港域面積275平方公里,分為內外港,內港在廈門島西側,水域開闊,周圍多山,避風少霧,常年不凍,各類艦船進出港不受潮水限制。外港在廈門島南側,涌浪小,有大小金門、浯嶼諸島組成一道天然屏障。
廈門港海岸曲折蜿蜒,海岸線總長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43公里,港內水域開闊,水深一般為10~29米,流速2~3節。外航道分青嶼和浯嶼航道。青嶼航道至鼓浪嶼以西水域長約14海里,水深在12~25米之間;浯嶼航道在青嶼航道的西側,水深在10米左右。內航道以鼓浪嶼至猴嶼連線為界,分為東西航道,東航道在廈鼓之間,古稱“鷺江”,長2海里,寬300米左右,水深12米以上;西航道在鼓浪嶼與嵩嶼之間,長1海里,寬300~500米,水深10米以上。明末清初,為鄭成功抗清復台水師的主要基地。清統一台灣后,成為“渡台通洋正口”。清末在港口周圍修建炮台,鴉片戰爭時配有各種炮280餘門。鴉片戰爭后,被闢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反對外來侵略中,它先後抗擊了英(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軍侵佔鼓浪嶼之戰)、日(明嘉靖年間的抗抗倭鬥爭、民國27年(1938年)日軍攻佔廈門之戰)等海軍的進犯,清道光年間閩南小刀會起義等。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在廈門島的高崎寨修建1座石炮台。道光三年(1823年),開始在廈門島南端及沿海要口建築城堡、戰壕和炮台,構成大型的海防設施,鞏固“東抗台澎、北通兩浙、南連百粵”的地理優勢,使廈門成為中國東南部的海防要塞。
鴉片戰爭爆發前,由於備戰需要,由閩浙總督鄧廷楨主持修建圭嶼(今名雞嶼)、嶼仔尾、鼓浪嶼3座炮台,集中大炮286門、士兵1600多名、鄉勇1000餘名及半數的福建水師兵力來扼守。
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建武口和鳥空圓炮台。光緒二年至二十一年(1876~1895年),又在白石頭、胡里山、嶼仔尾、龍角尾等處設置炮台。光緒十七年(1891年)再建的胡里山炮台是目前廈門保存較完好的1座古炮台。
從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前夕,廈口要塞主要有胡里山、盤石、白石、嶼仔尾4座炮台和青嶼1座魚雷台。抗日戰爭爆發時共裝有要塞炮9尊、魚雷炮2尊。為了廈門全島的防禦需要,守軍臨時將胡里山炮台的兩尊炮移到五通和何厝,設了兩座臨時炮台。在香山也用水泥鋼筋修築炮台,安裝20厘米口徑美國式大炮。廈門被日軍佔領后,日軍在洪濟山觀日台腳下築一炮台,將香山炮台大炮移置於此,不僅可用來炮擊廈門全島,還可以控制鄰近廈門島的大陸沿海地區。

生態保護

1991年9月建立廈門文昌魚自然保護區(詳見本章第三節),並於翌年頒布實施《廈門文昌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文昌魚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資源。
廈門是中國惟一的白鷺模式種產地,全國5種白鷺這裡均有分佈。廈門歷史上即因白鷺多而得名鷺島、鷺門,廈鼓海峽亦稱鷺江。20世紀70年代之後,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白鷺在廈門幾近絕跡。1995年10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11月1日,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廈門—金門海域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海域之一。在傳說中的媽祖娘娘生日——農曆三月二十三前後,白海豚更是成群成隊在廈門海域頻頻出現,故民間稱之為“媽祖魚”,又稱“白糊”(廈門方言)。20世紀70年代之後,中華白海豚日見稀少,被《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1996年,建立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建議通過論證,報送福建省人民政府審批。
廈門珍稀海洋生物保護區,
龍海紅樹林保護區,

漁業

廈門灣內的漁業主要分佈在:西海域淺泥質、泥沙質海灘塗、廈門東海域(即廈大白城至五通一帶)沙質和沙礫質灘塗。灘塗資源已基本上開發利用,且歷史悠久。
港灣和島嶼四周沿岸水域,水質肥沃,風浪較小,是發展淺海吊養和網箱養殖的主要養殖區,也是廈門主要經濟魚類養殖的基地。沿岸水域因水質較為肥沃,多島嶼礁堆,成為一些經濟魚類、蝦類的產卵場,其中主要有:胡里山—南太武漁場和青嶼—大擔漁場。
廈門漁業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廈門島上已有人類居住,以漁獵為生,採集貝類和隨潮水進退的魚蝦。唐朝以來,廈門因四面環海,田少海多,漁倍於農,漁業在廈門人民生活中的位置大於農業。宋、元兩朝,因鄰近地區漁民遷移入島,引進捕撈和養殖技術,為廈門漁業的發展打下基礎。廈門所屬的同安縣,漁業歷史更為悠久,6000多年前,同安先民就開始漁業采捕活動。至宋代,同安的牡蠣養殖產量、品位,均具有相當規模。
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廈門漁業的發展步伐加快。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廈門創建根據地,他的水師、造船技工,很多是來自閩南的漁民,廈門漁港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開始形成。當時廈門有五大澳口,以位於今大同路和橫竹路附近的神前澳最大。隨著漁港的形成,漁船逐步大型化,作業類型多樣化,生產漁場擴大。據清《廈門志·卷五船政》記載:“漁船有大小二種,單桅雙桅之別”,漁船類型有艋艚、描攬、虎繒、十三股艚、漢洋釣,還有一種形如劈開鴨蛋式的、多槳而能行,不畏風浪的草烏船。作業漁場除“朝出暮歸,在大擔南北采捕”外,“單桅雙桅漁船許往浙江舟山等處采捕”,說明當時海洋捕撈作業已相當發達。
與廈門漁港逐步形成的同時,沿海水產養殖業也迅速發展。清《廈門志·卷十五風俗》對沿海“耕海”景象的生動描述,說明當時牡蠣、泥蚶、縊蟶等主要的海水養殖技術已初步形成,成為重要的產業。同時,海埭、海塭和淡水養殖也取得顯著進步。
清代,海門島上漁民就有“春季掃綾,夏季網蝦”的傳統作業。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前,海澄沿海漁民就開始竹桁作業。道光二十年(1840年)駛繒作業由浯嶼傳至漳浦、東山一帶。現在龍海的近海捕撈作業漁具主要有:流動定置作業的虎網,固定定置作業的竹桁、木桁、蟳籠,小型的掃綾(流刺網)、犁頭繒、手撒網、蝦拖,以及延繩釣、手釣、單釣、鉤釣等釣具作業。
1949年近海捕撈量為1041.5噸。1950年後近海作業產量逐年上升。1970~1991年,年均產量為6406.93噸。1971年產量最高,達10015.65噸。

養殖

海水養殖,主要有貝類、藻類、魚類、蝦蟹類四類。貝類養殖從宋元兩朝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開始養殖藻類、魚類、蝦蟹類。1957年,灘塗條石養殖牡蠣迅速發展。1958年從北方引進海帶養殖成功。1966年,試養紫菜成功。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人工移植花蛤。1979年起,發展對蝦養殖,1983年試養石斑魚。紅蟳養殖 為高級海產,肉質鮮美。甲殼內卵或膏厚達1公分以上的青蟹,俗稱“紅蟳”。紅蟳養殖是我縣新興的一個養殖品種,1981年紫泥甘文農場開始試養。1985年紫泥溪墘村、角美南門村均有養殖。1988年溪墘村村民在村辦岩仔農場投建5畝養蟳池,投放空母蟳850公斤,經一個月飼養,出售獲得一萬多元。1989年停養。

製鹽

宋代,龍溪縣濱海產鹽之區,有吳慣(海滄)、沐櫝、中柵(海門)三鹽田。明嘉靖末年,海澄建縣后改煮鹽為曬鹽,成為漳州三個產鹽縣之一。清初,海澄有浯州場,順治十八年(1661)沿海“遷界”,鹽田荒廢,復界后恢復。民國時期,港尾沿海民間仍有曬鹽。
1958年海澄港尾卓岐鹽場建成投產,產鹽23噸,1963年,年產鹽提高到1153噸。“文化大革命”期間,產量大幅度下降,年均300噸左右。1979年後,擴大鹽田3600公畝。1988年產鹽2325噸。1991年產鹽3200噸。

旅遊業

廈門灣內的旅遊。經過多年來的開發建設,現已初步形成鼓浪嶼、萬石山、集美、南普陀和一條海上觀光線。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鼓浪嶼—萬石山確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包括廈門島的萬石山山體及濱海、鼓浪嶼、廈門灣的大部分海域、島礁。總面積245.74平方公里,其中海域211平方公里。南普陀—胡里山遊覽區主要觀光點有五老峰、南普陀寺、廈門華僑博物院、魯迅紀念館、人類博物館、胡里山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