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區

江蘇省揚州市轄區

邗(Hán)江區,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是揚州市委、揚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邗江區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腹部,長江與淮河交匯處,東依上海,西連南京,南臨長江,北接淮水,中貫京杭大運河,總面積552.68平方千米。2018年,邗江區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另設有3個功能區。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邗江區常住人口為726906人,占揚州市的15.94%。

邗江因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而得名,已有2500多年歷史。邗江是古揚州的發祥地,“邗”字古語意為“水邊的古邑”,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譽,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蜀岡瘦西湖中嵌於此,境內有禪宗“四大叢林”高旻寺、千年古剎大明寺邵伯湖宋夾城、漢廣陵王墓、唐城遺址、隋煬帝陵等名勝古迹。 

2019年,邗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3.55億元,可比價增長7.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151482元,按美元兌人民幣年均匯率1:6.8985折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959美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76億元,下降0.4%;第二產業增加值408.38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642.41億元,增長6.6%。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戰國吳夫差十年(前486年),邗江因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而得名。

建置沿革

古邗江地域臨江瀕海,為“蜀岡古陸”東境,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生息繁衍其間。
西周初期,淮夷始建干國,后改稱邗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
春秋戰國時,此地先後屬吳、越、楚諸國。周慎靚王二年(前319年),楚懷王在邗城舊址置廣陵邑。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廣陵邑隨屬秦。
漢代,境域分屬廣陵縣、江都縣。
三國時,廣陵縣、江都縣廢,其地先屬吳,繼屬魏。
瓜洲古渡
瓜洲古渡
晉代,此地先分屬廣陵縣、江都縣、輿縣,后屬廣陵縣、江都縣。南北朝時仍屬廣陵縣、江都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廣陵縣為邗江縣,此為邗江縣名之始。大業元年(605年),改邗江縣為江陽縣。
唐武德三年(620年),江陽縣併入江都縣。貞觀十八年(644年),分江都縣合瀆渠(古邗溝)以東9個鄉立江陽縣。永淳元年(682年),又分江都縣西部與江陽縣曲江以南地域為揚子縣。現邗江區境內東南部屬江陽縣,西及西南部屬揚子縣,余屬江都縣。揚子縣后移治儀征新城,改為永貞縣,后廢。
五代南唐李昪昇元元年(937年),改江陽縣為廣陵縣,現境內東南部屬廣陵縣,余屬江都縣。
北宋初,邗江的建置沿襲五代。熙寧五年(1072年),廣陵縣併入江都縣,境內全屬江都縣。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復置廣陵縣,現境內東南部屬廣陵縣,余屬江都縣。
元初,廣陵縣併入江都縣,境內盡屬江都縣。
明代,境內統屬江都縣。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江都縣西、北境置甘泉縣,現境內北部屬甘泉縣,南部屬江都縣。
民國元年(1912年),甘泉縣併入江都縣,境內全屬江都縣。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4日,日軍侵佔揚州,國民政府江都縣機關撤離揚州城,移至鄉區流動。次年,境域城鎮漸為日偽政權江都縣所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江都縣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抗日民主政權湖西辦事處(縣級)建立,現境內湖西地區(從邵伯湖北端向南沿古運河以西一線至瓜洲)屬之。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6月,湖西辦事處與水南辦事處合併,建立甘泉縣,湖西地區更屬甘泉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9月,析甘泉縣東南境及儀征縣東部地區建立儀揚縣,現境內楊家廟以南至瓜洲一帶划屬儀揚縣。次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撤銷儀揚縣,地域仍歸原制。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甘泉縣政府奉命北撤後,地屬國民政府江都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東南縣建立,湖西地區盡屬之,12月東南縣改為儀揚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25日,揚州城解放,4月23日,境內全部解放。同年2月—6月,現境內湖西地區劃入揚州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仍承舊制。
1950年8月5日,現境內原屬揚州市地域划屬江都縣。
1956年3月9日,析江都縣西南部建邗江縣,沿用隋代邗江縣名。1958年9月5日,撤銷邗江縣,其地併入揚州市。1962年10月20日,恢復邗江縣建制。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邗江縣隸屬揚州市。同月,揚州市郊區區公所建立。
2000年12月21日,經國務院批複,撤銷邗江縣,以原邗江縣的行政區域設立揚州市邗江區。
2002年12月,揚州市郊區更名為揚州市維揚區
2011年11月,邗江區與維揚區合併,組建新的揚州市邗江區,仍屬揚州市。
2019年12月18日,撤銷邗江區雙橋鄉、城北鄉。設立邗江區雙橋街道、城北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邗江區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北岸,南以長江為界與鎮江市潤州區相望,東與廣陵區毗鄰,西與儀征市接壤,北瀕邵伯湖與高郵市相連。介於北緯32°13′—32°40′,東經119°15′—119°29′之間,總面積641平方千米,實際管轄面積552.68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邗江區境域屬新生代大地構造運動出現的長江下游區境,地勢呈北高南低,地面無基岩顯露,無高山峻岭,但地形高低起伏,丘陵與平原地貌差異顯著。北部由西、兩南向東、東北略呈簸箕形傾向邵伯湖;南部由北、西北向南、東南逐步低平至長江。全境陸地分為丘陵和平原兩大類型,其中平原可分為濱湖湖積平原和長汀沖積平原。
位於境內西北部丘陵地區,為儀六浦丘陵東部邊緣,約佔陸地面積32.6%,地面真高8—35米,其最高處,亦是全境最高點為甘泉山,真高63米。由於地殼運動切割程度不同,西南部屬緩高崗類型,地勢起伏較大,真高10—35米,相對高程25米,坡度5—10度,崗、坡、塝、沖發育明顯。中部為平崗類型,地勢起伏不大,真高22—35米,相對高程13米左右,坡度3—5度。東(北)部屬高平田類型,地勢較平坦,真高8—15米,相對高程7米。
位於邵伯湖西沿岸的湖積平原,占陸地面積16.8%,湖積平原背靠丘陵,隔湖與里下河地區相望,湖灣較多,地勢低平,真高6—9米,局部3.4米左右,該地區土質粘重,穩水保肥,宜糧棉種植。水域廣闊,水草叢生,多灘塗,適合水產業、畜禽業發展,尤其適宜鵝鴨等水禽飼養,成就了名聞遐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黃珏鹽水鵝。
境內長江沖積平原,占陸地面積50.6%,因成陸先後和土壤性質又分為以下兩地區,一為高沙土平原地區,範圍小,位於境內中部,原為古長江的幾道天然江堤,沉積年代約為7000年。西北部較高,真高6.5—8米,東南較低,真高5—6.5米,地勢平坦,自東向西稍有帶狀起伏。土壤以沙質為主,乾燥少水,宜旱谷雜糧,油料種植。二是沿江平原地區,位於境內南部,由沙洲與河漫灘組成,成陸年代約千年。該地區地勢低平,北高南低,高程2.3—5米,最低處僅為1.9米,由於長江的沖刷,南漲北坍,境內南部部分地段形成典型的凹岸邊灘堆積。

氣候特徵

邗江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8°C,年平均日照2172.3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年平均蒸發量為141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22天,受季風和大氣環流的影響,降雨量豐富,但時空分佈極不均勻,多年平均降雨量1049.4毫米,最多的1991年,瓜洲為1710.4毫米;最少的1978年,三江營為389.2毫米,年平均雨日115天,且年降雨多集中在6—9月,此時恰為江淮汛期,以致洪澇災害時有發生,汛期平均雨量瓜洲站為614.2毫米,約佔全年的58%。梅雨期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多年平均為22天,梅期雨量平均248.8毫米,最多的1991年為848.9毫米,最少的1978年為0毫米,1991年瓜洲站雨量最大為928.9毫米。
由於汛期降雨集中,又遭江淮高水位,造成地勢低洼的平原圩區排水困難,更易成澇。而遭少雨和用水高峰期,又常是江淮來水量較枯的時期,旱情極易形成。

水文概況

邗江區南臨長江,東瀕邵伯湖、淮河入江水道及京杭大運河。古運河流經區境西南從古鎮瓜洲入長江。長江、淮河過境,河湖溝渠密布,歷來居住於此的百姓享舟楫魚耕之利,但偶有水患侵擾。
境內主幹流淮河入江水道自邵伯湖三棵柳(邗江、高郵交界處)起南穿邵伯湖,經鳳凰河、廖家溝至三江營入長江,全長58.06千米,在邵伯湖六閘以下分別注入運鹽河、金灣河、太平河、鳳凰河、新河、壁虎河、廖家溝、芒稻河、夾江等9條河流。諸河總長為84.16千米。該水系是境域過境水源之一,是防汛泄洪通道,防旱抗旱的用水保證。
邵伯湖位於高郵、江都、邗江三市(區)之間,系由潟湖演化而成,湖面南北長25千米,總面積164.97平方千米,邗江境內長18千米,面積65.11平方千米。邵伯湖水豐質優,為發展水產業、畜禽業和交通運輸業提供優越的自然條件。同時,也是湖西平原地區農業灌溉用水的保證。
境內長江岸線西起軍橋港,東迄京杭大運河入江口。其水系的主要支流有古運河、儀揚河以及青龍港、沙頭河等7條河道。沿江港汊較多,便於農田灌溉。同時,長江也是水運主航道,江沙藏量較多。
境內有古運河和京杭大運河,均從江都邵伯閘南進入境內,縱貫南北,分別在瓜洲和六圩與長江交匯,過境河段分別長16.59千米和16.76千米。京杭大運河歷來為水上南北交通重要航道,現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邗江區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磚瓦粘土礦、天然飲用礦泉水等。石油分佈於公道、方巷、槐泗三個鎮,原油屬於石蠟基原油,硫份低,高凝同點,大部分屬輕質原油,探明儲量有2200多萬噸。磚瓦粘土礦主要分佈在北山楊廟、方巷等鎮的丘崗地區,為灰黃色、棕黃色、黃褐色粉質輕粘土,其中普通含鐵錳結構和青灰色黏土條帶、網紋、局部豆狀結核和粘土條帶較多。天然飲用礦泉水主要分佈於甘泉街道境內地下46—83米的鬆散岩類水層中,水層厚度37米,常年水溫16.7℃,經認證檢測達到天然飲用礦泉水國家標準。

植物資源

邗江區境內植物資源約5大類(糧食、蔬菜、經濟、林木、草木)140科399種,兩北部地區1.93萬公頃灘地及林地為鵝鴨養殖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黃珏老鵝”享譽省內外。

動物資源

邗江區水產資源豐富,刀魚、河豚、鮰魚長江三鮮,享有盛名;中華鱘江豚為國家級稀有保護動物。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高旻寺
高旻寺
2001年5月9日,邗江區將25個鄉鎮調整為21個鎮:撤銷六圩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施橋鎮,鎮政府駐施橋鎮;撤銷漁業鄉,按屬地就近原則,將原漁業鄉所轄的沿湖村划入黃珏鎮,將沿江村新壩部分划入新壩鎮,將駐揚部分併入蔣王鎮;撤銷運西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瓜洲鎮,鎮政府駐瓜洲鎮,同時將原漁業鄉所轄沿江村瓜洲漁業作業區劃入瓜洲鎮;撤銷赤岸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公道鎮,鎮政府駐公道鎮;撤銷楊廟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楊廟鎮,鎮政府駐楊家廟。其他各鎮區域和鎮政府駐地不變。
2011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揚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新規劃后的揚州市區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以原江都市行政區域為江都區行政區域;將揚州市邗江區的李典、頭橋、沙頭、杭集、泰安5個鎮併入揚州市廣陵區;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併。
2013年1月29日。揚州市委市政府實施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代管區域擴容,把平山鄉、城北鄉的大部分區域划給景區,平山鄉的朱塘、荷葉、石油山莊3個社區劃歸維揚開發區管委會代管;城北鄉的黃金村、瓦窯村,竹西、安平社區還留在邗江,由物流集聚區代管;槐泗鎮的槐二村(不含原唐溝村6個村民小組)、槐子村和槐泗社區劃歸平山鄉(景區代管)。
2013年11月22日,新盛街道(原新城西區)回歸邗江、梅嶺街道劃歸景區,原城北鄉的黃金村、瓦窯村,竹西、安平社區所在區域設立竹西街道,竹西街道於2014年2月15日正式掛牌。
截至2017年,邗江區轄11個街道,9個鎮、2個鄉:邗上街道、雙橋街道、新盛街道、蔣王街道、汊河街道、梅嶺街道、揚子津街道、竹西街道、甘泉街道、文匯街道、瘦西湖街道、瓜洲鎮、西湖鎮、楊廟鎮、楊壽鎮、槐泗鎮、方巷鎮、公道鎮、八里鎮、施橋鎮、平山鄉、城北鄉。其中,揚子津街道、文匯街道、八里鎮、施橋鎮由揚州經濟開發區代管,瘦西湖街道、梅嶺街道、平山鄉、城北鄉由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代管。邗江區實際管轄7個街道、7個鎮。
2019年12月18日,江蘇省政府批複同意撤銷邗江區雙橋鄉、城北鄉;設立邗江區雙橋街道。以原雙橋鄉所轄區域為雙橋街道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文苑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文匯東路130號;設立邗江區城北街道。以原城北鄉所轄區域為城北街道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三星村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上方寺路66號。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邗江區下轄6個街道、7個鎮,另設有2個功能區。邗江區人民政府駐邗上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321003001000邗上街道
321003002000蔣王街道
321003003000汊河街道
321003005000雙橋街道
321003006000梅嶺街道
321003007000甘泉街道
321003009000新盛街道
321003010000竹西街道
321003052000瘦西湖街道
321003100000公道鎮
321003101000方巷鎮
321003102000槐泗鎮
321003103000瓜洲鎮
321003108000楊壽鎮
321003110000楊廟鎮
321003111000西湖鎮
321003201000雙橋鄉
321003350000平山鄉
321003351000城北鄉
321003401000江蘇省揚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21003402000維揚經濟開發區
321003403000物流園區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含蜀岡-瘦西湖景區)總戶數19.71萬戶,戶籍人口62.16萬人,常住人口70.68萬人。剔除蜀岡-瘦西湖景區,總戶數16萬戶,戶籍人口51.45萬人;常住人口58.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7.6%。全面兩孩政策平穩有序推進,登記出生人口5487人,出生率10.66‰,死亡人口3464人,死亡率6.73‰,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3.93‰,男女性別比(女性為100)為96.78。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邗江區常住人口為726906人,占揚州市的15.94%。

政治


主要領導
區長:錢峰
副區長:王慶偉、王根雲、丁明哲、陳 建、徐安朝、賀寶蘭

經濟


綜述

2018年,邗江區(含蜀岡-瘦西湖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55.16億元,可比價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13.6481萬元,按美元兌人民幣年均匯率1:6.6174折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625美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1.1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365.02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569.04億元,增長10.8%。剔除蜀岡-瘦西湖景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8.69億元,可比價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0.59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349.51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518.59億元,增長10.8%。三次產業結構比2.3:39.3:58.4,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提高1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為15.317萬元,按美元折算,人均生產總值達23147美元。全區凈增加個體私營企業12832戶。
2019年,邗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3.55億元,可比價增長7.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151482元,按美元兌人民幣年均匯率1:6.8985折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959美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76億元,下降0.4%;第二產業增加值408.38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642.41億元,增長6.6%。
2020年,2019年縣域網路零售邗江區排行榜排第50位。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邗江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3%。其中: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1.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3.5%。全年製造業投資增長24.9%,製造業投資佔全區項目投資比重為74.2%。房地產投資增長64.3%,房地產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達40.7%。98個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69.52億元。
財稅收支
2018年,邗江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02億元,增長9.6%。其中稅收收入48.91億元,增長14%;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1.5%。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39億元,增長9.1%,其中教育、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節能環保、社會保障和就業等“八項”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85.3%,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2018年,邗江區全體居民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43318元,增長8.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62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46元,增長8.7%。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690元,增長7.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902元,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931元,增長7.1%。

第一產業

2018年,邗江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55億元,增長3.4%。年末全區1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182個,其中列入2018年名錄的家庭農場34個,經營面積6942.6畝。全區各級農業龍頭企業達39家,國家級1家,省級4家,市級18家,縣級16家。新增設施農(漁)業0.92萬畝。新增省級農產品品牌目錄1個,新增3個有機產品認證、2個綠色食品認證。
種植業
2018年,邗江區糧食播種面積28.25萬畝,糧食總產量12.9萬噸,其中:夏糧總產3.24萬噸,秋糧總產9.67萬噸。蔬菜播種面積8.12萬畝。
2020年1月2日,邗江區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畜牧業
2018年,邗江區生豬出欄10.76萬頭,家禽出欄174.49萬隻。年末生豬存欄3.62萬頭,家禽存欄38.27萬隻。肉類總產量1.07萬噸。
漁業
2017年,邗江區水產品產量3.35噸。
農業基礎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7.1%。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邗江區39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10.3%。按企業性質分:集體工業產值增長13.5%;外商及港澳台資工業產值增長11.4%;民營工業產值增長9.8%。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99.8億元,增長1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42.63億元,增長9%;實現利潤41.19億元,增長2.8%。機械裝備業、汽車及零部件業和生物健康業等三大主導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6.6億元,增長7.7%。其中:汽車及零部件業130.8億元,增長11.1%;生物健康業76.5億元,下降0.1%;機械裝備業409.3億元,增長8.1%。紡織服裝業、節能環保業、新型建材業三大特色產業完成工業產值165.5億元,增長19%。其中:紡織服裝業77.1億元,增長5.2%;節能環保業57.8億元,增長28.8%;新型建材業30.6億元,增長46.7%。
建築業
2018年,邗江區126家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44.03億元,其中施工總產值393.56億元。新簽合同399.80億元,施工面積1889.0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13.09萬平方米。榮獲參建國家優質工程獎4項,榮獲中國安裝之星、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等各類專業國家級獎項14項。建築產業園獲得市級產業園批複,創成省級建築產業現代化示範園區。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邗江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58.4%,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出台總部經濟專項扶持政策,新增稅收千萬元樓宇3座、“雙軟”認證企業11家,凈增服務業重點企業43家,納稅過千萬元服務業企業7家,電商交易額突破190億元。
2018年,邗江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8.62億元(含瘦西湖景區),同比增長9.5%。按區域分:城鎮零售額318.04億元,增長9.5%;鄉村零售額10.58億元,增長9.9%。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51.56億元,增長18.4%;零售業零售額243.04億元,增長7.7%;住宿業零售額6.9億元,增長7.1%;餐飲業零售額27.12億元,增長11.1%。按規模分,限上單位零售額147.86億元,增長4.7%;限下單位零售額180.76億元,增長13.8%。
對外經濟
2018年,邗江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3.43億美元,其中:進口3.26億美元,出口20.17億美元。新設外商投資項目40個,實際使用外資2.27億美元,其中工業5166萬美元。完成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邗江企業參會及採購工作,實現外經營業額1.62億美元,同比增長5%。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個(其中增資1個),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110萬美元。

招商引資

2018年,邗江區組織外出招商拜訪106批次,舉辦生物醫藥產業論壇、微電子產業峰會,推動60個重點項目落戶。“三新”項目22個項目開工建設,18個項目竣工,22個項目達產達效。
房地產業
2018年,邗江區完成房地產投資215.41億元,同比增長64.3%。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資142.5億元,增長104.8%;辦公樓投資4.43億元,增長180.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1.16億元,下降33.3%。施工面積807.22萬平方米,增長10.6%,其中新開工面積329.80萬平方米,增長16.1%。房屋竣工面積140.32萬平方米,下降39.8%。商品房待售面積為89.16萬平米,下降5.4%。。
旅遊業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共有星級賓館4家(其中五星1家,四星1家,三星2家),旅行社102家(其中總社45家,分公司12家,營業部45家)。4A級景區2家,3A級景區3家,2A級景區1家。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1家,省4星級鄉村旅遊點4家,省3星級鄉村旅遊點9家。省級工業旅遊區1家。接待入境過夜遊客2.14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202.72萬人次,分別增長4.1%和8.5%。

文化


綜述

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給邗江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寶貴的旅遊資源,千年古剎高旻寺是佛教禪宗“四大叢林”之一,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幾次南巡,均駐足於此;星羅棋布的漢代王室墓群,散落在邗江區甘泉山下,造就了天然的漢代皇家博物館;顯赫一時的隋煬帝,陵寢也位於邗江境內,留下了許多傳說。

傳統工藝

揚州琴箏
古箏
古箏
古箏早在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一帶廣泛流傳,所以又叫秦箏,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箏分佈甚廣,其發音清脆悅耳,如山泉流暢。按五聲調式音階定弦,隨意撥弄也能展示唯美音律,極具中國民族特色,古箏音高固定、按序排列,所以極易入門學習。現在儼然已是“國琴”的代名詞,並成為國家對外文化藝術交流之首選,受到海內外億萬人們的鐘愛。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與生俱來就帶著超然淡定的氣質,往往令人未聞其音,先醉其形。
古琴
古琴
古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不晚於堯舜時期。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365天;一般寬約六寸、厚約二寸;十二徽分別象徵12月,而居中最大之徽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揚州自古以來就以手工藝品製作精緻聞名,雕漆嵌玉,使其融為一體,再經過若干次的髹漆打磨,則更為光亮明晰。製作箏體講究比例勻稱,修短合度,使其音色、音質的發揮到最佳程度。然後再結合彈奏對象選擇適合的設計圖案,經雕刻、鑲嵌、拼接完成後,再入半成品庫二至三年,讓其再次自然乾燥,收縮定形,然後再由油漆工藝師數次製作,使其愈益完善。
精美的高級古箏,髹漆可達30次,一般的也至少15次以上。總之力求盡善盡美,美輪美奐。
揚州玉器
玉器
玉器
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中國玉器的重要產地之一,琢玉工藝,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玉器先輩藝師創製了數量眾多、形式各異、工精藝巧的玉器珍寶。
古籍《書經·禹貢》中便有“揚州貢瑤琨”的記述;早在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後期揚州境內的氏族公共墓葬中,就發現了玉璧、玉琮等器物;同時,境內的漢墓也出土了數以百計的玉器,達數十個品種;唐代揚州琢玉,在手工業興盛中有新的發展,民間以玉器為佩、飾品亦漸開風氣;宋代揚州玉器已發展成為陳設品;清乾隆時,揚州琢玉進入全盛時期,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宮玉器,多半為揚州琢制,其中重逾萬斤、被稱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圖》玉山,成為稀世之寶而名聞遐邇。
揚州玉器分爐瓶、人物、花鳥、走獸、仿古、山子雕6個類別,品種齊全,花色繁多。現代揚州玉器,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優良技藝。藝師們設計製作了大批造型優美、琢工精緻的玉器,藝術水平仍居前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會、博覽會受到高度評價和讚許,並有數件揚州玉器經國家評定為珍品。
漆器
漆器
揚州漆器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享譽海內;隋唐時期,揚州漆器工藝格外精緻,金屬鑲嵌產品日益增多;明清兩代為揚州漆器的興盛時期,除了彩繪和雕漆外,平磨螺鈿、骨石鑲嵌、百寶鑲嵌等新工藝亦有所展。
傳統的揚州漆器,是在精緻髹漆的基礎上,選用翡翠、瑪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雲母、夜光螺及金銀等八百種名貴材料製作而成。在工藝上採用塗、繪、勾、刻、填、雕、鏤、磨、鑲、嵌等多種手法,具有平、亮、細、勻、艷、雅的藝術表現效果。其品種豐富、技藝精湛、色彩絢麗典雅、造型古樸莊重,同時將欣賞性和實用性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風格。
揚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劃分為屏風、傢具、雜件三大類。按裝飾工藝分十大類,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鈿和點螺三大類質量居全國榜首,名揚海內外。漆器之中精品迭出,不僅在全國同行業評比中多次獲獎,還屢次被黨和國家領導人作為珍貴禮品贈送給外國元首和領導人,並有多件精品被國家作為珍品收藏。
2006年5月20日,揚州漆器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銅器
古代,揚州銅礦資源豐富,鑄銅工藝發達,漢代吳王劉濞鑄錢煮鹽,令揚州富甲天下。隋唐時期,揚州為銅鏡重要生產基地,“每年貢端午日江心所鑄鏡,謂江心鏡”。銅器的製作有熔鑄、錘鍊、打磨等多種技藝,其精細、古樸、靈巧,堪與玉器、漆藝、金銀細工相媲美,為傳統工藝的代表之一。位於楊廟鎮倉頡古銅器工藝廠仿製的幾十種漢代和唐代銅鏡,在國內外為廣大人民所收藏,並作為一種中國古文化禮品用於諸多慶典活動和外交活動的贈品。銅器製作的原料以有色金屬為主,主要是銅、錫、及其它配料,T具盒設備大多數是自製的土設備。製作過程中,用適量的地下土,配適量的稻殼灰(糠灰),製成盆式模坯,再將製成盆式模坯放進自製土窯里燒製成陶土狀,在進行精磨、刻繪花紋,成為模具;然後選用分解好的有色金屬材料按一定比例進行冶鍊,鑄造成銅坯;再經過打磨加工、焊接、做舊、拋光等環節,製成銅器。
揚州銅器
揚州銅器
揚州木雕
揚州木雕的技藝起源於兩漢,初盛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再盛於當代。從最初的技法簡單、品種單一,逐步發展成為技藝精湛、特徵明顯的地方民間工藝。木雕技藝從清代起進入鼎盛時期,主要有建築裝潢和室內陳設兩大類。因為雕工技藝超群,製作精良,常作為貢品送人京城,有時還從境內選派能人巧匠進京操作。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官檔案》記載,清官所用的大至寶座、御案、龍床、乃至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龍櫃、大案、多寶格、桌椅、掛屏以及各種精美奇巧的小擺設,如紫檀花嵌玉如意、松竹梅紫檀雕花花盆以及缽、盂、插牌、文具、燈飾等,都是由境內工匠製作進貢。
木雕
木雕

飲食文化

揚州早茶素以精緻味關著稱,深受中外賓客們的青睞。揚州人常說,富春的包子,冶春的餃子,共和春的餛飩,其美名可見一斑。
三丁包
三丁包
“天下一品”三丁包
所謂三丁,為雞丁、肉丁和筍丁,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選用鮮筍。三丁又稱三鮮,三鮮一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飢,又輔以較甜調味,使得整個包子沒有油膩的感覺。據傳,當年日本天皇吃到空運去東京的揚州三丁包子,讚譽名為天下一品。皮子吸時了餡心的滷汁,鬆軟鮮美。餡心軟硬相應,咸中帶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膩,包子造型美觀,是維揚點心的代表。
“揚州雙絕”:千層油糕翡翠燒賣
千層油糕以清肥慢長起酵法,綿軟甜嫩,層次清晰。菱形塊,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綿軟而嫩,甜膩適口。糕面布以紅綠絲,觀之清新悅目,食之綿軟嫩甜。由福建人高乃超創於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翡翠燒賣
翡翠燒賣
翡翠燒賣皮薄餡綠,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潤清香。是江蘇傳統名點,由揚州市富春茶社創始人陳步雲首創。翡翠燒賣製作有一訣竅——“要得甜先放鹽”,放鹽提鮮襯甜,能保持葉綠素。
冶春的蒸餃皮子很薄,肉餡鮮嫩,汁水豐富,重要的是每個餃子裡面都有一些高湯,因而餃子香味十足,不需要其他調味。
與水晶蒸餃的美相比,蟹黃湯包則是包子與海鮮的完美融合。傳說“蟹黃湯包”是三國時傳下來的。劉備白帝城託孤后,一命嗚呼。身在東吳的夫人孫尚香萬分悲傷。忠於愛情的孫夫人遙望滾滾大江,滿含悲憤登上了北固山。她祭拜過上蒼和丈夫亡靈后,跳入長江。後人為了追懷孫夫人的忠貞賢淑,用麵粉包上豬肉茸和蟹肉餡兒的饅頭,前往奠祭孫夫人。
魁龍珠
魁龍珠
從三國起代代相傳至今。“蟹黃湯包”到明清時代的製作工藝達到巔峰。蟹黃湯包有製作"絕"、形態"美"、吃法"奇"的獨特個性,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名聞遐邇,為中國五大名點之一。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並且吃來有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一般移至碟上,碟中早已準備好醋和薑絲,襯托出蟹味之鮮。
早茶沒有了茶,總會覺得少了什麼,自古以來,揚州早餐點處總設有茶水自取處。
魁龍珠是用揚州本地的珠蘭、浙江的龍井、安徽的魁針配製而成。取揚子江水,泡江、浙、皖茶;匯珠蘭香、龍井味、魁針色於一壺,三者相得益彰。色碧如玉、質醇厚、味清香,妙不可言。茶色清澈,別具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膩。頭道茶,珠蘭香撲鼻;二道茶,龍井味正濃;三道茶,魁針色不減,色香味俱佳。這種茶有龍井的味,珠蘭的香,魁針的色,泡上一杯,色濃,味美,而且耐泡。能連沖四次,也不減色。

跳娘娘

跳娘娘源自明清以來流行於揚州西北山區黃珏香火會中的一種祭祀性舞蹈,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由於其原始表演形式是由香童扮作“娘娘神”或“二郎神”,在廳堂上獨舞,所以被稱為“跳娘娘”或“跳二郎神”。清代揚州竹枝詞《望江南百調》記曰:“揚州好,古禮有鄉儺,面目喬裝神鬼態,衣裙跳唱女娘歌。”
跳娘娘雖有祈禱神靈、寄命於天的迷信色彩,但民間藝人世代相傳的精湛舞技、千姿百態的動人舞姿,卻聚集著中華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精華,凝結著一代代傳人辛勤學藝的汗水,使之成為漢民族民間舞蹈中為數不多的特徵鮮明、體系完整的代表作。

瓜洲賽會

清末民初,揚州、鎮江一帶,盛行賽會。瓜洲因地處兩市之間,又是千年古渡,所以帶有迷信色彩的都天會、三茅會、盂蘭會、城隍會、財神會、江神會、大王會、火星會等等,從農曆三月到七月半(麥收季節除外),連續不斷。每次出會,江口、四里鋪的古運河道上都臨時搭起寬闊的浮橋;江口沈家場和陳家灣一帶,售貨攤一個挨著一個,叫賣聲喧囂震耳;如潮湧般的遊人穿紅戴綠,浩浩蕩蕩地抬著泥塑木雕的菩薩,還有所謂降福班、康福班、贈福班、賜福班及瘟神班的成員扮演鬼神,故有“瓜洲出會人抬人,鎮江出會聽戲文,揚州出會看古文”之說。

地方特產

淮揚菜
淮揚菜
淮揚菜
揚菜(蘇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漢族四大菜系。淮揚菜流形成於淮安、揚州、鎮江一帶。“淮”指的是江蘇淮安,“揚”指的是江蘇揚州。並且彙集上述菜肴之精華。淮揚菜注重刀工,刀法細膩,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粉蒸獅子頭、拆燴鰱魚頭平橋豆腐軟兜長魚文思豆腐三套鴨、蝦籽蒲菜和文樓湯包等。口味清鮮平和,咸甜濃淡適中,南北皆宜。並且,淮揚菜的選料尤為注重鮮活、鮮嫩;製作精細,注意刀工,尤以瓜雕享譽四方;調味清淡味,強調本味,重視調湯,風味清鮮;色彩鮮艷,清爽悅目;造型美觀,別緻新穎,生動逼真;菜式繁多,體系龐大;做工精細,特別講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態和雕刻;色香味形俱佳。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原流傳於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隋煬帝巡視江都(今揚州)時,隨之也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后經歷代廚壇高手逐步創新,柔合進淮揚菜肴的“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終於發展成為淮揚風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揚州風味菜館,也紛紛掛牌售此美食,頗受歡迎。
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月牙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火腿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等。
揚州三頭宴
揚州三頭宴
揚州三頭宴
三頭宴是淮揚菜中以尋常甚至腥膻味較重的原料烹制的不同凡響的佳肴。鼎中之變,微在精妙。三頭菜的製作發揮了淮揚菜製作精細、嫻於燉燜的特長,保持完美的外形,酥爛而無骨,黏韌、柔滑、鮮嫩而滷汁膠濃,帶有居家常饌的風味,百嗜不厭。
拆燴鰱魚頭,魚頭菜歷來為淮揚名饌,明湖水煮湖魚有自然之趣。
扒燒整豬頭,清代揚州扒燒整豬頭已很盛行,豬頭待客已經形成風俗。
蟹粉獅子頭,蟹粉獅子頭也享譽中外。三頭菜肴聯袂成席,頗受歡迎。
西湖胡場老鴨湯
西湖胡場老鴨湯
西湖胡場老鴨湯
“胡場老鴨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村民徐長嶺是“胡場老鴨湯”的創始人,他20年前開飯店、煲鴨湯,請來揚大烹調專家當顧問,將老鴨湯煨到了極致。
老鴨就是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涼,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中國古代醫學對鴨肉作為滋補品有所論述,《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亦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胡場老鴨湯”集營養與美味為一體,湯汁澄清香醇,滋味鮮美,鴨脂黃亮,肉酥爛鮮醇,酸蘿蔔細嫩爽口,香味撲鼻。
楊壽活珠子
楊壽活珠子
楊壽活珠子
又叫“鳳凰蛋”,是當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是又沒有完全成形,蛋裡面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迹,這種亦雞亦蛋的雞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活珠子”是經傳統孵化發育而成的雞胚胎,因其發育中囊胚在透視狀態下形如活動的珍珠,故稱“活珠子”。早在清咸豐年間,“活珠子”就在蘇北鄉村食用成風,並成為治療眩暈的食物單方,是民間傳統食補珍品。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雞胚蛋有治頭痛、偏頭痛、頭瘋病及四肢瘋瘴之功能。”
黃珏老鵝
黃珏老鵝
黃珏老鵝
選用邵伯湖沿線水鄉放養的白鵝。自清中期由張氏創立黃珏老鵝做法起已有百餘年歷史,選用本地放養的白鵝,以中藥材和秘方配料,加水燒煮而成,成品形整似活,爛而不散,色澤金黃,肉質肥嫩,咸鮮味美,久食不厭。因清代地方官員曾經用黃珏老鵝招待過下江南時路過揚州的乾隆,而名揚天下。
瓜洲紅燒江魚
瓜洲紅燒江魚
瓜洲紅燒江魚
江魚的味道自不必說,鮮美嫩滑,入口即化,無論是清蒸還是紅燒,怎樣做都好吃。“大火燒開,小火燜透,猛火收汁”。採用新鮮江魚,必須在鍋湯中撈過再入炒鍋,其用火精細,味鮮誘人。
公道草爐燒餅
公道草爐燒餅
公道草爐燒餅
草爐燒餅是具有揚州鄉土風味的飲食小吃。它以麥草作燃料,用古老立式烤爐烘烤,內敷餡心,色澤金黃,香脆甜酥,入湯即化。草爐燒餅餡心多樣,可和牛肉湯、老母雞湯一起吃,既起味又爽口。老雞湯採用當地散養草雞,蒸制時湯摻足,大火一氣蒸透草爐燒餅出身貧寒,沒有考究的外形,沒有香油來提香,沒有雞蛋來吊味,除了本地出產的麵粉作為原料,頂多和面時加了一點點白糖,進爐前撒了稀疏的一點芝麻。之所以得名,在於它是用稻草和麥秸稈做鍋塘里的燃料,與生俱來有一股秸稈的清香。它的另一個特點乃是它的厚道,麵粉基本不用發酵,別看個頭不大,分量可比蛋糕房裡的大麵包要足得多。一頓早飯,兩個足夠。最好的搭配,乃是草爐燒餅陪雞湯或者豬肝湯、牛肉湯。
方巷裔家牛肉
方巷裔家牛肉
方巷裔家牛肉
裔家牛肉顏色紅潤,紋路清晰,綿軟鮮嫩,水分少耐儲藏,不開刀不出味,一刀切開,就是站在幾米之外,也會濃香撲鼻,是佐酒下飯的上乘佳肴。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等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后、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
紅燒老鵝
紅燒老鵝
紅燒老鵝
選用揚州地產老鵝為上等原料,採用民間秘方,結合現代食品加工工藝,輔以多味天然中草藥,經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具有色澤悅目、醬香宜人、回味悠長、營養豐富等特點,是居家旅遊、饋贈親友、宴席佐餐之上等佳品。鵝肉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並且脂肪含量很低。鵝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底,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鵝肉味甘平,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濕防衰老之效,是中醫食療的上品。
楊壽豆腐圓
楊壽豆腐圓
楊壽豆腐圓
豆腐圓是揚州話的俗稱,是一種內似於紅燒獅子頭的菜肴。豆腐是中國傳統菜肴的“國粹”,嫩軟潔凈,營養豐富,品種多樣,老少皆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劉安乃劉邦的孫子,他繼承淮南王位后醉心於道家煉丹,以求長生不老。一天,煉丹爐里黃豆與熟石膏作用,從爐里流出白白嫩嫩的塊狀物,他以為是煉就了“瓊漿玉液”,嘗之,細嫩滑軟,味道鮮美,異常可口。從此他每日都煉製“瓊漿”,此法從王府傳出民間終定型為今天的豆腐。

交通


公路

邗江區是揚州市陸路交通樞紐,包括揚州火車站,長途汽車兩站,公交汽車總站均設於境內。滬陝高速(G40)、揚溧高速(G4011)、啟揚高速(S28)、新揚高速(S49)穿境而過。邗江區距京滬高速、寧通高速15分鐘車程,從高速公路到南京70分鐘,到上海2.5個小時,到北京8個小時。

鐵路

寧啟鐵路穿邗江區境而過,境內設揚州站。規劃有寧鎮揚城際鐵路。

水路

揚州最大的港口一一揚州港位於邗江境內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該港口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系公鐵水聯運碼頭,岸線總長1650米,港口面積113.33公頃,2000噸泊位4個,1000噸泊位6個,集裝箱專用碼頭2個,規劃年吞吐量820萬噸。

航空

在邗江區翠岡小區和雙橋街道設有南京祿口機場候機站,有大巴專程接送,兩個候車站均可辦理登機手續。

社會


科技事業

2018年,邗江區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7個、示範應用點25個,落實產學研合作項目80個。建成科技綜合體16萬平方米,新增入駐企業240家,創成省小企業“雙創”示範基地2家、省級以上孵化器3個、眾創空間4個、星創天地2個。揚州高新區入選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1家企業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1家企業獲批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
2018年,邗江區揚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掛牌運營,設立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2個,創成博士后工作站分站2個,引進高層次人才220人,獲評省“雙創”計劃團隊1個、“雙創”人才8人、省市科技企業家88人,新增、轉化人才公寓3萬平方米。
2018年,邗江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9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78家。新增高企培育計劃入庫企業37家,新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9家,省農業科技型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51%,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96%。加強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全年專利申請總量達7995件,增長56.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269件,增長71.8%;專利授權量3869件,增長58.7%,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30件,增長34.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7件。積極推進成果轉化,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0項,其中,6個項目獲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立項。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擁有各級各類學校37所,在校學生60749人,幼兒園(含民辦)47所,在園幼兒20015人。專任教師5307人。新增省特級教師2名、正高級教師2名、市級名師273名。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100%以上,高中階段新生入學率達99.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1%。完成公道中學信息中心大樓等新建項目7個,完成小型校舍維修項目46個。推進“新教育實驗——大閱讀活動”,2所學校獲市閱讀工程示校稱號。創成市教育裝備示範校9所、智慧校園4所、智慧課堂示範校2所。普通類本二上線率94.5%,本一上線率46.43%,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市首位。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共建成基層圖書分館163家,其中鎮(街道)分館15家,村(社區)分館141家,直屬分館7家,24小時城市書房4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擁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5個,區級公共圖書館2個、鎮級圖書分館15個、村級圖書分館141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41家。文化創意產業做大做強。全區擁有1個國家級、1個省級、8個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市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1處。組織文化“走出去”項目18批次,舉辦各類文藝活動170場。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公共體育設施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邗江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00個,其中婦幼保健機構22個。床位數741張,衛生技術人員2004人,其中執業醫師878人,執業助理醫師147人,執業護士947人。16家單位醫聯體建設推進,共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05個,累計簽約21.85萬人,社區衛生服務站示範化率達100%。

勞動就業

2018年,邗江區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新增城鎮就業1.49萬人,支持自主成功創業2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8%以內。

社會保障

2018年,邗江區“五大保險”擴面征繳1萬人次,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8萬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8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5萬人。

社會福利

2018年,邗江區城鄉低保標準提高至660元/人·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35元。落實“三保五助”政策,33個經濟薄弱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提升至70萬元。創成頤養示範社區4家。

環境保護

2018年,邗江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65.5%,PM2.5年均濃度為46.8微克/立方米,下降7.5%,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實施槐泗河水系綜合治理,完成丁庄河、竹西河、沿山河等16條黑臭水體整治任務,開展引潮河、趙家支溝生態治理,新建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2座。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和邵伯湖保護治理,完成退養還湖6600畝,整治畜禽養殖場574戶,疏浚區鎮河道3條、河塘134口。持續開展“綠滿邗江”建設,成片造林2697畝,恢復濕地300畝。高度重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盤活低效閑置用地1845畝。年度煤炭削減量8.96萬噸,完成124台已關停整改小鍋爐“回頭看”,拆除兩台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11台糧站(糧庫)內燃煤烘乾機械的清潔能源改造任務,新增集中式光伏發電(漁光互補)裝機容量10兆瓦。關停化工企業3家,完成6家化工企業“一企一策”升級計劃。

旅遊


風景名勝

綜述
邗江境內名勝古迹名聞遐邇,邗汀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的一個建置區,既得天獨厚地分享古城豐厚的旅遊資源,義受其輻射,受其涵養。境內名勝古迹眾多,尤以瘦西湖景區、大明寺景區、瓜洲古鎮、隋煬帝陵、高曼禪寺、觀音山、老山漢墓群、蜀岡西峰生態公園較為出名。
邗江區
邗江區
瘦西湖景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文化旅遊示範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
瘦西湖在清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湖上園林景觀。景區內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園曲水、長堤春柳、荷浦薰風、四橋煙雨、徐園、月觀、小金山、釣魚台、水雲勝概、五亭橋、白塔晴雲以及二十四橋景區、萬花園(石壁流淙)景區、錦泉花嶼景區、蜀岡朝旭景區等名園勝跡。
邗江區
邗江區
大明寺景區
淮左著名古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明寺始建於南北朝宋孝武帝劉駿大明年問(457年—464年)。因歷史久遠,現在的寺廟為清同治年間重建。寺廟矗立於蜀岡中峰之上,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迹和園林風光於一體,主要有大明寺、平山堂、谷林堂、歐陽祠、棲靈塔鑒真紀念堂等景點。
邗江區
邗江區
瓜洲古渡
瓜洲是著名古渡。唐代高僧鑒真大和尚六次東渡日本,有三次從瓜洲古渡起航;宋高宗趙構於揚州南渡臨安(今杭州)時,亦從瓜洲古渡渡江;清康、乾兩帝南巡,往返均途經瓜洲古渡。前後千餘年,瓜洲古渡留下了歷史眾多著名詩人及高僧、帝王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騷人墨客的不朽詩篇。代表作有張祜的“落潮夜汀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五更人起煙霜凈,一曲殘聲送落潮”;陸遊的“樓船夜雪,躍馬橫戈”;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清末,共有183位文人留下了歌詠瓜洲的詩詞。
隋煬帝陵
位於區境槐泗鎮內雷塘北側,是揚州獨具特色的歷史人文景觀,在海內外獨具盛名。唐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淵遷葬煬帝於“揚州雷塘”。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肖后病故,唐太宗李世民使三品護葬,備鹵薄儀衛,送至江都與煬帝合葬。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大學士阮元為其建碑立石。該陵形制獨特,氣勢雄偉,城垣、石闕、墓冢是世界上罕見的隋朝帝王的葬式,具有典型的隋唐建築風格。
邗江區
邗江區
觀音山
位於蜀岡東峰,義名功德山,山上有觀音禪寺、上苑、鑒樓等景點,據載,隋煬帝於揚州建宮室,役夫數萬,經年而成。其中樓閣高下,玉欄朱楯。幽房曲室,互相連屬。煬帝喜顧左右日“使真仙游其中。亦當白迷。”故以“迷樓”稱之。
隋亡,樓亦毀。後人於今址建樓,內懸“鑒樓”匾額,以示鑒戒。
邗江區
邗江區
高旻禪寺
地處古揚子津渡口的隋煬帝臨江宮舊址,是海內禪宗“四大叢林”之一。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為迎接康熙南巡,兩淮鹽商在巡鹽都御史曹寅倡導下,就塔院原址增擴殿宇,營建行宮。其後又經乾隆六度駐蹕,續有增拓,傑閣翚飛,備極壯麗。登天中塔,可以“南眺金焦諸峰,北枕蜀岡之麓。”再現當時“凈光生七級,紺影耀重霄。寶鼎香縹緲,金鈴語寂寥。雲山憑縱目,萬裏海天遙”的佛地勝景。
邗江區
邗江區
竹西公園
竹西這個詞源於宋人姜夔《揚州慢》中:“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位於蜀岡東峰的上方山,前與官河、古邗溝、大運河、七里港河相連,南眺可及長江。現今的竹西公園門庭古樸莊重,正巾匾額“竹西公園”四個金字,是書法家林散之的手筆,兩邊廊柱對聯是:“是千秋妙境,歌吹沸天,料今朝俊侶同游,共喜繁華勝昔;看十里春風,芳菲照眼,倘此日杜郎重到,當驚世界全殊。”

代表人物


東渡弘法的高僧——鑒真
一代通儒——焦循
三朝閣老九省疆臣——阮元
中國動物遺傳學的創始人——陳楨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
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
中國著名農機專家——余友泰
中國獼猴桃王——楊聲謀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
國際法學教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律師團”名律師——鄂森
金融巨子——胡筆江

獲得榮譽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24名;入選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9年11月,邗江區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區。
2020年2月,“宮小主”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第11名。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排名第90位。
2020年5月20日,入選2019年縣域網路零售TOP100。
2020年6月30日,邗江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8月,獲得江蘇省2019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位居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第68位。
2020年12月,位居2020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100強(地級城市)榜單第22位。
2021年8月17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賽迪百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