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禪
嵩山少林寺的傳統文化體系
眾所周知,禪修的方式有四種“行、住、坐、卧”。武禪,是少林僧人所普遍喜歡的禪修方式,它是屬於“行禪”的一種,其目的就是動中求靜,色身動而心不動,以動至靜。武禪作為少林特色文化,是中國禪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研究和重視。
武禪的產生和形成,離不開嵩山少林寺這一特定的佛教文化空間。武禪佛教文化空間包括少林僧眾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
少林禪院武僧演武廳
武禪具有完整的技術和理論體系。它以武術技藝和套路為其表現形式,以佛教信仰和禪宗智慧為其文化內涵。
武禪是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門派”或“拳種”。中國武術結構複雜,門派眾多,但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少林功夫是歷史悠久、體系完備、技術水平最高的武術流派之一。根據少林寺流傳下來的拳譜記載,歷代傳習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數百套之多,其中流傳有序的拳械代表有數十種。另有七十二絕技,以及擒拿、格鬥、卸骨、點穴、氣功等門類獨特的功法。這些內容,按不同的類別和難易程度,有機地組合成一個龐大有序的技術體系。
武禪具體表現是以攻防格鬥的人體動作為核心、以套路為基本單位的武術體系。套路是由一組動作組合起來的,每個動作的設計和套路的組合,都是建立在中國古代人體醫學知識之上,合乎人體運動的規律。動作和套路講究動靜結合、陰陽平衡、剛柔相濟、神形兼備,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則: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最合自然規律的,才是最合理的。少林功夫就是以此為理念,不斷地去蕪存精,創新發展,形成了最為合乎人體自然結構的運動,使人體潛能得到了高度發揮。經歷了1500年的發展,少林功夫已成為最優化的人體運動形式。
武禪表現出來的深厚文化內涵是禪宗智慧賦予的。少林功夫的修習者首先表現為對佛教的信仰,包括智慧信仰和力量信仰。少林功夫的智慧信仰主神為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力量信仰主神為緊那羅王。對於超常神力的渴望,對於超常智慧的追求,從來都是佛教徒的追求目標。這是少林功夫表現為神奇武術之根本原因,也是少林功夫與其它武術之區別所在。
佛教徒非常重視神力信仰對於修行過程的保障作用。願力信仰是少林功夫信仰的一個重要表現形態。它形成於唐朝《妙法蓮華經》盛行時期,一直延續至當代。經歷了觀世音菩薩願力信仰、那羅延執金剛神神力信仰和緊那羅王力量信仰三個階段。少林功夫信仰主神是緊那羅王神。少林寺有緊那羅王神殿。
武禪的靈魂是佛教禪宗智慧信仰。少林功夫智慧信仰的最初形態是禪定。六世紀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首傳禪宗教法,後世尊少林寺為禪宗祖庭。禪宗是印度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后,與中國玄學文化充分交流、理解的成果,是東方古代兩大文明融合的結晶,充滿東方智慧對人生的洞徹。禪宗教派的產生,使佛教原有的面對死亡悲苦之面貌,變為對人間生活之歡樂的肯定。禪宗,凝結著由中國歷代高僧和優秀士大夫所構成的精英群體對於宇宙奧秘、人生真諦的體驗和感悟。唐、宋以來,由於禪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的祖庭地位,少林功夫的信仰內容和品質亦發生了變化,“禪武合一”開始成為少林功夫的主流思想,並成為僧人修習少林功夫的目標和理想境界。
禪宗講究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修行,實現學佛的目標。少林功夫作為少林寺僧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也被納入到學佛修禪的形式中。修習少林功夫的主體是禪者,由禪心運武,透徹人生,內心無礙無畏,表現出少林功夫傳承人大智大勇的氣概。禪,賦予了少林功夫更為豐富的內容,使少林功夫表現出特有的輕鬆、自在和神化之境界;武,賦予了禪宗修行的有效途徑,使禪宗的妙悟有了躬身踐履之體驗。
達磨少林功夫智慧神——菩提達摩,印度人。南朝梁武帝時(六世紀初)到中國傳教。曾在嵩山少林寺后一個石洞里靜修,首倡禪宗,後來發展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派,被尊為禪宗初祖。禪宗崇尚智慧,故又被尊為智慧神。少林寺被尊為禪宗祖庭。
緊那羅少林功夫力量神——緊那羅。元至正年間(十四世紀),有一個和尚來到少林寺,蓬頭裸背光腳,在廚房幹活,非常勤勞,一有空就閉目打坐,也不知姓名。紅巾軍攻擊少林寺時,他提著燒火棍,身子變形數丈高,腳踏山峰之巔,大吼:“我是緊那羅王。”紅巾軍驚嚇而逃。寺僧為他塑像起殿,被尊為力量神,為少林寺護法神。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約束。戒律體現佛教“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宗旨,是教徒的生活準則。佛教最基本戒律為五戒:戒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妄語。在少林寺特定環境中,佛教戒律又演化為習武戒律。戒律在習武者身上,又表現為武德。所以少林功夫時時表現出節制謙和、內斂、含蓄和講究內勁、短小精悍、后發制人的風格和特點。
武禪的傳習方式一般主要以口訣為媒介。它又與少林寺傳統的宗法門頭制度相結合,其核心內容是師父的言傳身教和弟子的勤學苦練。高水平的少林功夫傳習,則往往取決於師父的心傳和弟子的頓然領悟,這一境界又需要僧人在日常佛教修行和武術修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方能達到,體現了少林功夫“禪武合一”的宗旨。
武禪的傳承,是嚴格按照師徒制度進行的。這種師徒關係,是少林寺傳統的宗法門頭制度的最基本表現。以家庭為中心,按照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為法則的宗法制度,是古代中國社會的基層結構,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少林寺的宗法門頭制度,由十三世紀曹洞宗領袖福裕禪師住持少林寺期間確立。福裕禪師把少林寺建成中國傳統宗法門頭制度的家族式寺院,將寺院內部的師徒關係納入到世俗親緣宗法組織結構中,使其產生了更為有效管理少林寺常住院和下院的作用。宗法門頭制度對少林寺的發展和少林功夫的傳承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少林寺宗法門頭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曾下轄25個下院,僧人總數達八百多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對少林寺宗法門頭進行了一次大整頓。目前少林寺仍有10個下院,僧人總數一百五十多人。當代少林寺僧人傳承仍基本遵守著十三世紀福裕禪師確立的傳承譜系。
歷史上武禪傳承人資格的認可,以禪宗法脈傳承製度為依據。目前中國佛教界禪宗法脈傳承,仍然按照傳統慣例,實行以師父綜合考核弟子的方式傳授。只有師父認可弟子修禪功夫確實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才能成為法脈的傳承人,並付以禪宗法脈傳承譜系的“法卷”為證。少林功夫是少林寺僧人習禪的途徑之一。少林功夫傳承人的資格認可,亦根據禪宗法脈傳承方式,即師父認可弟子的方式實行。
武禪的歷史與嵩山地區的歷史地理環境分不開的。嵩山地區為中華古文明最重要的孕育地。嵩山,古稱崇高山,列五嶽之中嶽,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神山。在印度佛教傳入漢地和中國道教產生以來,嵩山又很快成為全國有名的坐禪修道場所。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就是嵩山歷史文化的突出代表。
武禪的歷史,可以直接追溯到少林寺的創建年代。北魏太和年間,印度高僧跋陀經西域至中國,因其精通禪法,受到魏孝文帝崇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跋陀隨孝文帝遷都洛陽。跋陀“學務靜攝”、“性愛幽棲”、“屢往嵩岳”,於是,孝文帝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建寺,“公給衣供”。因為寺院坐落在少室山北麓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清·景日昣《說嵩》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跋陀在少林寺傳授小乘禪法,屬於印度傳統的止觀禪法。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態——禪定,正是少林寺創始人印度高僧跋陀帶來的。得法者有僧稠、慧光、道房等,皆為一代名僧。其中僧稠以禪法名世,被跋陀譽為“自蔥嶺以東,禪學之最”。僧稠的禪定神跡,對少林功夫前期信仰形態——神力信仰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嵩山為當時北方坐禪修道中心,加上跋陀與孝文帝的特殊關係,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們,成為當時禪學的重要精英群體,對後世佛教發展影響巨大。
公元508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來到少林寺,共同翻譯印度世宗菩薩《十地經論》,歷經三年,完成行世,有力推動了北方禪學的發展。其間,又有南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從水路航海至中國南境,然後北渡長江進入中原,在少林寺後山一帶坐禪苦行傳法。達摩所傳禪法為“大乘壁觀”。得法者有慧可、僧副、道育等。其中慧可向達摩求法,“立雪斷臂”的傳說,成為學習少林功夫的重要精神源泉。後來,又有不少印度高僧到少林寺傳授禪法,形成了神力信仰和禪定這種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態。
隋文帝崇佛,於開皇年間(581-600)詔賜少林寺土地一百頃。隋朝初年,由於皇帝的賞賜,少林寺從此成為擁有眾多農田和龐大寺產的大寺院。隋朝末年(618),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亂,擁有龐大寺產的少林寺,成為“山賊”攻劫的目標,“僧徒拒之,塔院被焚”。為了保護寺產,少林寺僧人組織起武裝力量與山賊官兵作戰,少林功夫作為少林寺的武裝力量初步形成。
唐武德二年(619),隋將軍王世充在洛陽稱帝,號“鄭國”。其侄王仁則佔據少林寺屬地柏谷塢,建轅州城。武德四年(621),少林寺曇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則,奪取轅州城,歸順了秦王李世民。三天後,李世民派特使來少林寺宣慰,參戰僧人均受到封賞,曇宗還被封為大將軍僧,並賜給少林寺柏谷塢田地四十頃。少林寺自此以武勇聞名於世。少林僧眾習武蔚然成風,代代相傳。
與少林寺形成武裝力量相應的是,以觀音菩薩願力為核心的那羅延金剛神信仰開始流行,並一直延續至十四世紀的元朝末期。少林功夫的以禪定為核心的傳統神力信仰,依然流傳不衰。少林寺仍為當時禪學重鎮。唐弘道元年(683),達摩禪法系統的禪宗教派重要領袖法如禪師入少林寺傳教,六年後圓寂於少林寺。當時著名禪師如慧安、元珪、靈運、同光等,皆駐錫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師(600-664)曾先後兩次上表,請求入少林寺習禪,卻未獲准。新羅國僧慧昭(774-850)於元和五年(810)入少林寺習禪多年,公元830年回國建玉泉寺,圓寂后謚號“真鑒國師”。
唐末至五代,由於武宗“會昌滅佛”及戰亂等社會因素,少林寺受到較大衝擊。但隨著達摩開創的禪宗教派興盛並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派后,特別進入宋朝(十世紀),少林寺開始成為禪宗教派的朝聖地。為了紀念達摩,在少林寺後山達摩曾經坐禪傳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並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由於禪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祖庭地位確立,少林功夫的信仰內容和品質又有了新的發展,“禪武合一”開始成為少林功夫的主流思想。
金元兩朝(1127-1368)是北方少數民族在漢地建立的王朝,雖皆崇尚佛教,但對其統治下之漢地民間武裝力量極力抑壓,少林寺亦不例外。少林寺作為禪宗教派祖庭,依然地位顯赫,禪學盛隆。特別是元朝時期(1279-1368),禪宗教派重要支派曹洞宗領袖福裕禪師住持少林寺,曹洞宗法脈回歸祖庭,人才濟濟,高僧輩出,由此開啟少林寺禪學歷史最輝煌時代歷經一百多年,為該時期中國禪宗教派之軸心。福裕住持少林寺期間,還創立了寺院宗法門頭制度,使少林寺僧人皆視少林寺為家,成為明朝(1368-1644)少林功夫武術水平崛起和體系、門派形成的重要基礎。
由於少林武僧在修習少林功夫的體能訓練和用於武裝實戰過程中的身體損傷在所難免,與之相應的少林功夫武術體系中的傷科,至遲在金朝(十三世紀)已經形成。志隆禪師住持少林寺期間(1217-1223),少林寺開設“藥局”。
明朝(1368-1644)是在漢人反抗蒙古人的戰爭中建立的。所以,在冷兵器時代的明朝,民間習武風氣盛行。這是少林功夫武術水平精進和體系、門派形成的大環境。明朝近三百年間,是少林功夫武術水平大發展時期。少林寺僧人至少計有六次受朝廷徵調,參予官方的戰爭活動,屢建功勛,多次受到朝廷的嘉獎,並在少林寺樹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也在實戰中經受了檢驗,少林功夫武術威名遠揚,也因此確立了少林功夫在全國武術界的權威地位。少林功夫對少林寺僧人參戰地區(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雲南等)和遊方地區(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雲南雞足山等)的武術發生和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少林功夫的武術技藝,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會的普遍認同。
武禪信仰形態在明朝也發生了變化。正德十二年(1517),少林寺住持文載禪師將唐朝以來的以觀音菩薩願力為核心的那羅延金剛神信仰,轉變為緊那羅王神授少林寺棍法的武聖信仰,以此解釋少林功夫,並激勵少林寺僧人習武。
明朝是少林功夫武術大發展時期。在正德至明末(1506-1644),少林寺成了全國最重要的武術交流傳播空間。其間至少存在10支武術系統或門派:
2、“西天梵僧(喇嘛)-匾囤”少林寺→四川峨眉山一支。
3、“俞大猷-宗挈、普從”少林寺→福建沿海一支。
4、“廣按-程宗猷”少林寺→江蘇一支。
6、匾囤→雲南雞足山一支。
7、坦然→伏牛山一支。
8、周友→山陝地區一支。
9、周友→雲南地區一支。
10、陳元→日本一支。
與此同時,除了以言傳身教形態傳承少林功夫以外,武術套路的理論得到了空前發展,著述之繁,現已無法統計。其中流傳至今的有四部重要的武術著作:明釋洪轉《夢綠堂槍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清吳殳《手臂錄》和清張孔昭《拳經拳法》。
據明萬曆九年(1581)王士性《嵩遊記》,此時少林寺僧人達到“八百餘僧”規模。按少林寺宗法門頭制度,除了少林寺常住院執事僧以外,其他僧人都是分散在各個宗法門頭內。佛教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遊方制度,核心內容開放,也就是僧人進出的自由權。但在少林寺宗法門頭組織結構內部,僧人們的師承關係又是相對單一和穩定的,他們要嚴格遵守宗法傳承製度。除非特殊原因,僧人們不會頻繁流動。少林寺宗法門頭制度具有開放和穩定的雙重性,對於少林功夫的發展和傳承,尤其是少林功夫體系和門派的形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滿清入關建立政權以後,與金、元兩朝同樣對漢地實行抑壓政策,嚴禁漢民習武。受戰亂影響,此時的少林寺僧人規模逐漸縮小。又因與明朝王府關係密切以及它在全國武術界的崇高地位,少林寺很快就處於清廷嚴密監視之下。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直接批示整頓少林寺宗法門頭,重新規劃少林寺建築格局。儘管如此,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經課坐禪,但夜間堅持在少林寺最隱蔽的後殿——千佛殿,習武不輟,以至大殿地面因長期練功發力形成陷坑,至今遺跡仍存。從清朝白衣殿壁畫和文獻記載,少林功夫在清朝以來,仍維持著很高的水平。而在民間,少林功夫漸漸被神化,甚至發展為民間教派(會)意識形態和精神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山東“在理教”、北方“少林會”、四川“少林青主教”和閩台“天地會”等等。流傳在少林寺外的少林功夫,由於離開了寺院佛教環境,缺乏長期穩定的組織制度保障,修習少林功夫的目的和少林功夫的文化功能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變異。而只有在少林功夫根植和發展的文化空間——少林寺,它才得以相對完整地傳承。
民國期間,少林寺遭受了一場人為的重大火災。1928年,軍閥混戰,殃及少林寺,大雄寶殿、藏經樓等重要建築及典藏,皆被燒毀,損失慘重。少林寺進一步衰落下去,武禪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1949年至土地改革前,少林寺常住院有82名僧人,之後僅有16人。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僧人改造還俗,文物遭到毀棄,典籍流散,少林寺更加衰落。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政府頒布新的宗教政策,寺院宗教生活恢復,這時少林寺只剩下13個年老僧人,武禪更是命若懸絲,禪武高僧僅剩一人,也就是當代武禪的中興之祖——中嶽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世、永化堂上第三十代法嗣首座僧、名譽方丈上素下喜長老。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少林武術並滿足社會上對少林武術的需求,地處中原的嵩山少林寺在中嶽嵩山·少林寺禪武高僧素喜大和尚的倡導下,於1979年,首先成立了少林武術隊,並以此為基礎培養了大量的武禪後備人才,1989年嵩山少林武術隊正式更名為少林寺武僧團,管理體制仿照歷史上的僧兵,職能已經演變為通過表演少林武術,達到弘揚祖國傳統武術文化,宣傳少林禪宗文化的目的。其後,中嶽嵩山·少林寺禪武高僧素喜大和尚的弟子——中嶽嵩山·少林寺傳曹洞正宗第45世、永化堂上雪庭福裕下第三十一代嗣法沙門德政禪師則在廣東省清遠市御金街駐錫開創少林禪院,組建了少林禪院武僧團,重設“禪武堂”,恢復了少林僧人所喜愛的“武禪”生活,為全面復興中國嵩山·少林寺禪宗文化之武禪文化邁出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