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直如曲
視直如曲
視直如曲,中醫病名。系指視直物如彎曲狀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視直物如曲弓弦。界尺之類視之皆如鉤。”本病多發於20-45歲的青壯年男性,單眼發病,有自愈趨勢,但好複發,誘發因素多為過勞、熬夜、長期精神緊張,屬於中醫學的視瞻有色等範疇。本病類似於西醫學的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
本病多由肝腎精血虛少或痰火濕熱等所致。
1、視物變暗、變形、變小。
2、視力減退。
3、視野有中心暗點。
4、眼底可見黃斑區盤狀漿液性視網膜淺脫離區,黃斑區水腫,繼而出現黃白色點狀滲出。
5、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可見典型的黃斑區滲漏現象。
本病(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應與視瞻昏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相鑒別。前者多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視力初期輕度下降,後期明顯下降不能矯正,眼底黃斑區可見出血、水腫機化物或玻璃疣樣改變,FFA可見玻璃膜疣或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後者多見於青壯年,視力中度下降,能用凸透鏡部分矯正視力,眼底黃斑區水腫、滲出,中心光反射消失,FFA色素上皮及神經上皮脫離熒光表現。
1、眼部檢查:眼底后極部可見一圓形或橢圓形水腫之反光輪,黃斑中心凹光反射減弱或消失;可有灰白或灰黃色視網膜下滲出物沉著。在雙目間接鏡或三面鏡下,可見黃斑區呈圓頂狀盤狀脫離區。
2、實驗室及特殊檢查
(1)AmsLer方格表檢查:可見中心暗點、方格變形。
(2)視野檢查:可見中心暗點。
(3)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在靜脈期於黃斑部有1個或數個熒光素滲漏點,逐漸呈噴射狀或黑漬樣擴大。
痰濕結聚:視直如曲,視物昏蒙或視大為小,胸悶納呆,口渴不欲飲。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陰虛火旺:視直物為彎曲之狀,視物昏花,眼乾澀不適,頭暈耳鳴,口咽乾燥,心煩少寐,腰酸腿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瘀血內滯:視直如曲,視物模糊不清或有暗影遮擋。舌色紫暗,有瘀斑,苔薄,脈細澀;心脾兩虛:眼症同前,兼見面色無華,頭暈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脈細。
補益肝腎、健脾化濕。
(一)陰虛火旺
治法:滋陰降火。
方葯:知柏地黃湯加減。
(二)脾虛濕泛
治法:健脾化濕。
方葯:五苓散加減。
(三)肝經郁滯
癥狀:眼底黃斑區水腫滲出,兼見情志不舒,胸脅脹滿,舌紅,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葯:逍遙散加減。
(四)心脾兩虛
癥狀:眼症同前,兼見面色無華,頭暈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脈細。
治法:養心健脾。
方葯:人蔘養榮湯加減。
本病有自愈趨勢,但好複發,誘發因素多為過勞、熬夜、長期精神緊張等。
1、應避免情緒激動及精神過度緊張,注意不熬夜及過度勞累。
2、戒煙慎酒,限食辛辣、油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