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直如曲

視直如曲

視直如曲,中醫病名。系指視直物如彎曲狀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視直物如曲弓弦。界尺之類視之皆如鉤。”本病多發於20-45歲的青壯年男性,單眼發病,有自愈趨勢,但好複發,誘發因素多為過勞、熬夜、長期精神緊張,屬於中醫學的視瞻有色等範疇。本病類似於西醫學的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

名詞解釋


視直如曲之病名見於《證治準繩》。視直如曲多因視衣津液輸布失調,或血溢絡外所致。以患眼視正直之物如彎曲之狀為主要表現的內障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等黃斑部疾病。

病因


本病多由肝腎精血虛少或痰火濕熱等所致。

病機


1、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或肝腎虧損,精血不足,目失涵養。
2、脾失健運,聚濕成痰,濕濁上泛,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不能運精於目。
3、肝經鬱熱,玄府阻閉,經氣不利,氣滯血瘀,精氣不能上營目竅。
4、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目失所養。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視物變暗、變形、變小。
2、視力減退。
3、視野有中心暗點。
4、眼底可見黃斑區盤狀漿液性視網膜淺脫離區,黃斑區水腫,繼而出現黃白色點狀滲出。
5、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可見典型的黃斑區滲漏現象。

病證鑒別

本病(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應與視瞻昏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相鑒別。前者多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視力初期輕度下降,後期明顯下降不能矯正,眼底黃斑區可見出血、水腫機化物或玻璃疣樣改變,FFA可見玻璃膜疣或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後者多見於青壯年,視力中度下降,能用凸透鏡部分矯正視力,眼底黃斑區水腫、滲出,中心光反射消失,FFA色素上皮及神經上皮脫離熒光表現。

相關檢查

1、眼部檢查:眼底后極部可見一圓形或橢圓形水腫之反光輪,黃斑中心凹光反射減弱或消失;可有灰白或灰黃色視網膜下滲出物沉著。在雙目間接鏡或三面鏡下,可見黃斑區呈圓頂狀盤狀脫離區。
2、實驗室及特殊檢查
(1)AmsLer方格表檢查:可見中心暗點、方格變形。
(2)視野檢查:可見中心暗點。
(3)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在靜脈期於黃斑部有1個或數個熒光素滲漏點,逐漸呈噴射狀或黑漬樣擴大。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痰濕結聚:視直如曲,視物昏蒙或視大為小,胸悶納呆口渴不欲飲。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陰虛火旺:視直物為彎曲之狀,視物昏花,眼乾澀不適,頭暈耳鳴,口咽乾燥,心煩少寐,腰酸腿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瘀血內滯:視直如曲,視物模糊不清或有暗影遮擋。舌色紫暗,有瘀斑,苔薄,脈細澀;心脾兩虛:眼症同前,兼見面色無華,頭暈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脈細。

治療原則

補益肝腎、健脾化濕

證治分類

(一)陰虛火旺
癥狀:視物不清,變小變形,頭昏失眠耳鳴腰酸,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
方葯:知柏地黃湯加減。
常用藥:知母黃柏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二)脾虛濕泛
癥狀:視物不清,變小變形,兼見食少便溏舌苔膩,脈濡。
治法:健脾化濕。
方葯:五苓散加減。
常用藥: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三)肝經郁滯
癥狀:眼底黃斑區水腫滲出,兼見情志不舒,胸脅脹滿,舌紅,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葯: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薄荷甘草
(四)心脾兩虛
癥狀:眼症同前,兼見面色無華,頭暈心悸,食少神疲,舌淡脈細。
治法:養心健脾。
方葯:人蔘養榮湯加減。
常用藥:白芍、當歸、陳皮黃芪桂心人蔘、白朮、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遠志生薑大棗

其他療法


常用穴:球后、睛明、太陽風池肝俞脾俞腎俞合谷、養老、足三里等。每次取局部穴1-2穴,遠端穴2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約2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

轉歸預后


本病有自愈趨勢,但好複發,誘發因素多為過勞、熬夜、長期精神緊張等。

預防調護


1、應避免情緒激動及精神過度緊張,注意不熬夜及過度勞累。
2、戒煙慎酒,限食辛辣、油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