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結果 展開
- 社會學思想流派
- 2003年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社會學思想流派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係即經濟關係為研究對象。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成果,著重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揭露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和鬥爭的經濟根源,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K.馬克思和F.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從1843年開始,德國學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社會經濟問題,為構建研究經濟問題的社會科學理論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社會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研究出來的。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但目前仍不能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錯誤,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鬥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係、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係就是勞資關係。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社會進步。
創立
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創立於19世紀中葉。這時,西方國家的經濟已發展到機器大工業時期,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和美國佔了統治地位,經濟生產社會化和所有制之間的矛盾日益暴露,經濟危機周期地發生。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工業雇傭工人日益壯大,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勞方反對資方的鬥爭的發展,需要有自己的經濟理論作為思想武器,這影響了馬克思對經濟問題的研究。
馬克思和恩格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經濟問題。他們從社會生活領域劃出經濟領域,從社會關係中劃出生產關係,認為它是一切社會關係中的本質關係。他們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認為生產關係是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每一種生產關係是暫時地存在於歷史的一定階段。這樣,他們就闡明了生產方式及與之相應的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是遵循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規律,表現為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經濟理論體系建立在以“客觀經濟規律”為依據的堅實的基礎上,使政治經濟學成為真正的科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為當時創立的理論體系規定的任務是:揭示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從而揭露現代化生產方式發展和趨於瓦解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各種矛盾和弊病,並從社會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矛盾和弊病的力量和因素。
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古典的、科學的、社會主義的、空想社會主義的絕大部分經濟學著作,“批判地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的研究成果中的因素,收集和研究了關於社會經濟發展歷史的大量文獻和資料,深入地分析了社會的經濟結構,闡述了它的運動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經濟理論研究對象問題上廓清。他們闡明了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階級社會,歸根結柢是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關係;雖然這些關係總是同物結合著,並且作為物出現。這一重大貢獻是建立在馬克思對勞動價值學說作了全面論證和革命性的發展的基礎上的。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二重性時,發現了商品二重性中包含的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這就使價值的本質得到了科學的說明,並使得剖明現代生產方式的各種現象獲得了重要的鑰匙。馬克思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對“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資本家使用雇傭勞動者的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超過勞動力本身的價值是“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生產和“剝削”的秘密,創立了他的“剩餘價值學說”,奠定了馬克思的經濟學說的基石。“剩餘價值學說”對生產關係的本質和勞資之間的關係的基礎給出了解釋,使人的眼界豁然開朗,這是馬克思在經濟理論上的最大功績。馬克思研究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積累過程,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頁)。
馬克思全面考察了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把社會產品按實物形式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個部類,按價值分為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三個部分,在這一基礎上,分析了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闡明了資本主義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實現中的深刻矛盾。馬克思從本質到現象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全過程,解決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並不違背價值規律這一使李嘉圖學派不能解決的難題,闡明了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以及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平均利潤的過程,並進一步闡明了剩餘價值在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分割。通過對經濟結構和經濟運動的全面分析,馬克思證明了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並且得出以下的結論: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必然達到同它的制度不相容的地步,相應的是勞資對抗尖銳。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論證了社會進步的必然性。
恩格斯在概括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歷史和成果時,提出了狹義政治經濟學和廣義政治經濟學的區別。只限於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生和發展的政治經濟學,恩格斯稱之為狹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人類各種生產方式,闡明人類各個社會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和消費的規律的政治經濟學,恩格斯稱之為廣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擴展到資本主義以外的社會經濟形態。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前的各種生產方式和比較不發達國家內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並存的其他生產方式,進行了研究和比較。恩格斯關於原始公社和相繼的社會經濟形態的精闢的研究,也是廣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成果。馬克思和恩格斯依據共產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規律性,對未來的新社會作了科學的預測和論述,提出了共產主義將分為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的理論,並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徵作了原則性的推斷。由於闡明了一些社會經濟形態的特殊經濟規律,又確立了為數不多的、適合於一切社會經濟形態的共有經濟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成為廣義政治經濟學的奠立者。
列寧對其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與列寧所處的時代大致相同,歐洲一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經濟學方面也作出了不同的貢獻。如K.考茨基、R.希法亭、R.盧森堡等,都提出過一些有益的理論成果。
在列寧以後的發展
斯大林 的貢獻 斯大林進一步論述了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理論和社會主義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理論,提出了蘇聯能在資本主義包圍下建成社會主義的理論。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過程中,論證了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根據、速度和方法,探討了推進農業集體化的道路。斯大林還論證了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客觀性及其特點,研究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實現目的的手段、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一系列理論問題。斯大林的這些研究和探索推進了人們對於社會主義經濟的認識。除斯大林以外,蘇聯的經濟學家在不同的時期也提出過一些有益的能啟發人們思考的理論觀點,但也出現過一些錯誤的理論。
在中國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在50年代和60年代,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提出了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觀點。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兩種基本社會矛盾。毛澤東還分析了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各種矛盾,提出了正確處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關係,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等一系列理論原則。1956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概括地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此外,周恩來(1898~1976)強調經濟工作必須實事求是,應該根據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規定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保持國民經濟比較平衡的發展。劉少奇(1898~1969)特別重視社會主義改造中的各種過渡形式,還提出過許多生產資料可以作為商品進行流通和社會主義社會要有兩種勞動制度和兩種教育制度的觀點。陳雲提出過計劃指標必須切合實際,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必須兼顧,制定計劃必須做好物價、財政、信貸平衡等觀點。鄧小平提出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朱德(1886~1976)提出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在這一時期,中國的一部分經濟學家,在正確對待人口問題,強調發展生產力,重視利潤和經濟效果,適當處理經濟發展速度和比例平衡關係,肯定商品生產、價值規律、按勞分配的作用等等方面,都提出過有益的、中肯的理論觀點。這些觀點都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成果。但是,從5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經濟工作上“左”的思想的干擾,使許多正確的理論觀點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錯誤的經濟思想逐漸占居主導地位。被日後實踐證明為正確的理論觀點不但得不到重視,甚至受到不應有的壓制和批判,以致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造成極大的混亂,使中國的國民經濟遭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
“文化大革命”結束,受到深刻教訓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其他馬克思主義者,開始總結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正反兩面的經驗。在重申並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鄧小平和陳雲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廣大經濟學界,逐步開展各抒觀點的廣泛深入的討論,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理論問題作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探討,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的有:①總結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並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的重要論斷,提出了應當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具體要求,在每一個階段上創造出與之相適應和便於繼續改進的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②重新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①進一步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明確提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②強調了社會主義經濟中所有權同經營權可以適當分開。這就開拓了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具體形式、特別是全民所有制的具體形式的新途徑。
③發展了社會主義合作經濟的理論,提出了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個農村合作經濟的新形式,並繼續探索完善這一新形式的途徑。
④深化了關於社會主義經濟中貫徹按勞分配以及整個消費資料分配的研究,明確地提出社會主義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不能理解為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否則必然導致共同貧窮。只有經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才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富裕,以逐步實現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
⑤在世界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的條件下,探索了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佔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和發展,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在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
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早在40年代末,遲至60年代中期,都在不同程度上結合自己國家的具體條件和經濟實踐,力求擺脫單一的固定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這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重新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過程,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主張進行規模或較廣泛或有限度的經濟改革,以求得適合自己國家的生產關係的模式,加速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國家的經濟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關於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所有制及其具體形式,關於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關於處理國家與企業的關係,關於認識社會主義經濟中投資和消費的特點,關於把數量分析引入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等等方面,都有新的重要的進展。他們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都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西方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學者的研究 西方發達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一部分經濟學家,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進行了自己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具有比較複雜的特點:①這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越來越多地傾向於依據本國的國情,提出自具特點的經濟學說。②既存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本國實際相結合以促進工人運動的傾向,也存在脫離工人運動而進行學院性的理論研究的傾向。③有一部分人著重研究30年代以來新發現和發表的馬克思的一些手稿,強調“異化”概念在馬克思經濟理論中的地位。④有相當多的經濟學家,重視把當代西方經濟學中的一些分析方法來闡述馬克思的經濟學說。⑤有一些經濟學家按自己的觀點或依據某種當代的哲學觀點,重建所謂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體系。以上的特點說明,這些國家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既有新的有益的發展,也夾雜有不少錯誤論點,需要結合實踐的發展來分析和辨認。
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列寧選集》第2卷,第588頁)。在存在無產階級的社會中,馬克思主義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它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推翻資本主義和一切剝削制度、為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而鬥爭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現著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當前人類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和世界經濟關係動蕩曲折的進程中,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必須有新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面向不斷變化的經濟現實作出新的分析和論證,它也必須面向當代各種不同的經濟學說並進行分析批判以作出汲取或捨棄的抉擇,因而在它的發展的某些階段中必然出現眾說紛紜、彼此辯駁的狀況,並不斷經過實踐來檢驗正誤,篩選出符合客觀經濟發展規律的論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不斷發展,使它能恆久地保持具有生命力的更新和發展。當前,世界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在結合自己所面臨的革命實踐和建設實踐,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湧現出的新現象和新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和分析,努力作出科學的解釋和論證,概括出新的理論結論。他們取得的有益的發展,都將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增添新的內容,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庸俗政治經濟學
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經濟理論,代表人物薩伊(法國)、馬爾薩斯(英國)。該學派宣揚階級調和,掩蓋利潤的真正來源,否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政治經濟學研究出發點——物質資料生產(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生產關係(經濟制度;經濟體制)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揭示經濟規律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必須聯繫該社會的——生產力、上層建築(注意:不聯繫經濟基礎)
勞動對象
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質資料。分為兩類:一是沒有經過人們加工的自然界物質,如礦藏;另一類是經過人們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鋼鐵等。
勞動價值論
(1)、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 (2)、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
(3)、形成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但具體勞動不是價值的源泉;
(4)、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即死勞動,只是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
生產方式
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指人們謀取物質資料的方式。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
生產力
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資料的能力,生產力反映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生產關係
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基礎,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性質和特點。生產關係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他們的相互關係;3、產品分配形式。
卡特爾
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之一,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為壟斷商品銷售市場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訂立的協定。內容包括:劃分銷售市場、確定商品產量或規定商品售價。參加者不得違反協定,但它們在生產上、商業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獨立性。參加者之間為爭取有利的銷售市場和擴大產銷限額進行著劇烈的競爭,常使協定瓦解。
辛迪加
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資本主義企業間關於共同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料的協定。旨在通過高價出售商品,低價購買原料,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參加者在生產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已喪失商業上的獨立性。銷售商品和購買原料都由總辦事處統一處理。其內部各企業間存在著爭奪銷售份額的競爭。
托拉斯
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之一,由許多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係的企業合併組成。旨在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範圍,加強競爭力量,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參加的企業在生產上、商業上和法律上都喪失獨立性。托拉斯的董事會統一進行經營和管理,領導權掌握在最大的資本家手中,原企業主成為股東,按其股份取得利潤。參加的資本家為分配利潤和爭奪領導權而進行劇烈的競爭。
康採恩
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之一,由不同經濟部門的許多企業聯合組成。包括工業企業、貿易公司、銀行、運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旨在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參加康採恩的企業形式上保持獨立,實際上受其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家集團(一般是大銀行資本家)通過參與制加以控制。它明顯地表現出帝國主義時期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融合的特點。
國民生產總值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所生產的或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通常用GNP表示。
國內生產總值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境內的本國居民與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所生產的或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通常用GDP表示。它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係可表示為:GNP(國民生產總值)==GDP+國外凈要素收入。
即GNP(國民生產總值)==GDP+(本國居民來自國外的財產和勞務收入-外國居民在本國境內的財產和勞務收入)。
實體經濟
是指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虛擬經濟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基本經濟制度
1997年黨的15大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確立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以來,不僅保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運轉,而且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16大在強調要,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時候,提出了兩個“毫不動搖”、一個“統一”,一定能夠進一步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就是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現代產權制度
現代產權制度是權責利高度統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徵是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產權主體歸屬明確和產權收益歸屬明確是現代產權制度的基礎;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是現代產權制度基本要求;流轉順暢、財產權利和利益對稱是現代產權制度健全的重要標誌。
中國宏觀調控方式的變化
中國宏觀調控方式在四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由國家直接調控企業和直接配置資源轉向主要調控市場;在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方面,由供給調節為主轉向需求調節為主;由直接調控市場需求規模轉向通過經濟槓桿來調控市場需求規模;由過去主要靠國家計劃調控逐步形成了國家計劃、金融政策、財務政策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和制約,能綜合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和正確運用經濟槓桿的新機制。
中國的“和平崛起”
中國和平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時機,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同時又用自己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中國的崛起,基點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依靠廣闊的國內市場、充足的勞動資源和雄厚的資金儲備,以及改革帶來的機制創新;中國的崛起離不開世界。中國必須堅持開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國家發展經貿往來;中國的崛起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崛起不會妨礙任何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也不會犧牲任何人。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永遠不會稱霸。
擴展的財富
其它概念
客觀經濟條件: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狀況。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的生產效率,常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 量來表示。
經濟制度:在一個社會中經法律確認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它構成該社會上層建築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一個社會的經濟制度。又被稱為這個社會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經濟制度,它規定著這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總體方向和基本性質。
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形式,是生產關係的基礎,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性質和特點。
經濟基礎: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聯繫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經濟基礎不包括生產力,經濟基礎一般情況下又可以稱為生產關係。相對於生產力而言稱生產關係,相對於上層建築而言稱經濟基礎。
社會形態: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是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政治形態、和社會觀念形態的統一體。
商品: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以W表示。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它體現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
商品拜物教:在私有制社會中,商品生產者把商品神秘化,把商品當做神一樣來進行崇拜。
使用價值:物品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效用,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係。價值是商品經濟的特有範疇。
商品經濟: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社會生產的經濟形式,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商品經濟是一個歷史範疇,到共產主義階段,其會消亡。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即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以資本家私人佔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
產品經濟:共產主義社會的經濟形式。整個社會是一個生產單位和分配單位,生產不再藉助交換來進行。
市場機制: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競爭、供求等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各自發揮功能,由共同發揮作用的有機聯繫。
價值形式: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即交換價值。一種商品的價值不能由該商品自身來表現,而是在同另一種商品交換時,在所交換的商品上表現出來。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的發展而發展,在歷史上曾依次出現過四種形式:(1)簡單價值形式;(2)擴大價值形式;(3)(一般價值形式);(4)貨幣價值形式。
價值增殖過程:即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指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的形成過程。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價值的形成過程就是價值的增殖過程。
交換價值:一種商品和另一種商品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背後的本質內容。
資本積聚:是資本積累的結果。由資本積累而引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增加,更側重於生產資料的擴大。
相對過剩人口:指勞動力的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這部分勞動力的使用不能給資本帶來平均的剩餘價值。
超額剩餘價值:也稱“額外剩餘價值”。因個別商品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獲得的剩餘價值。最先採用先進技術的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高於生產同種商品的其他企業,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商品按照社會價值出售,資本家就獲得超額剩餘價值。但當企業普遍都採用先進技術時,超額剩餘價值也隨之消失。另一些使用最新生產技術和方法的資本家,又會獲得超額剩餘價值。超額剩餘價值實質上就是相對剩餘價值。
帝國主義:也稱“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第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生產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壟斷統治。
純粹流通費用:由商品的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即純粹由商品買賣引起的費用,包括廣告、通信、店員工資和商業機構的日常開支等。這種非生產性費用不增加商品的價值。在商品流通中的必要的運輸、保管和包裝支出,不屬於純粹流通費用的範疇,它們能增加商品的價值。如果純粹流通費用的增長超過正常需要,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
生產性流通費用: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如商品的分類、包裝、保管、運輸等費用,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中的繼續而支付的費用。
跨國公司:又稱“多國公司”。以本國總公司為基點,通過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從事跨越國界的生產、銷售或其他經營的企業。
股份合作制:勞動者的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一般具有以下特點:企業的勞動者同時也是所有者;資金用股份制形式籌集,企業分配實行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相結合;企業由職工民主管理,廠長、經理由民主選舉產生。
一般等價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它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髮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上,一般等價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擔,隨著社會的進步,黃金和白銀成了最適合執行一般等價物職能的貨幣。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貨幣:在長期的商品交換中,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以G表示。
價格: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價格標準:貨幣的單位及其等份。
通貨膨脹:流通中的貨幣量(紙幣)超過了商品流通所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通貨膨脹的程度用通貨膨脹率來表示。在一定時期內通貨膨脹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從而刺激生產,出現經濟的虛假繁榮,但通過增發貨幣所增加的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沒有相應的商品保證,不能根本解決生產和需要的矛盾。高通貨膨脹率不僅會打亂經濟秩序,而且會危害社會安定。
通貨緊縮:流通中的貨幣量(紙幣)少於商品流通所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物價下跌、紙幣增值的經濟現象。主要表現在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宏觀經濟形勢下。
貨幣的支付手段:是隨著商業信用的發展而產生的,賣者先向買者提供商品,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再向賣者支付所購商品的貨款。這一職能的出現,一方面促進了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另一方面,增加了商品經濟中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活勞動:指勞動過程中勞動力的 腦力和體力的耗費。
剩餘價值率:指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示雇傭工人受剝削的程度。
年剩餘價值率: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量同一年內預付的可變資本的比率,年剩餘價值率表示預付可變資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為M’=M/v=m’n(n為資本的年周轉次數)。
固定資本磨損:固定資本的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有形磨損也稱物質磨損,是指固定資本的物質要素由於使用及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磨損。有形磨損與價值規律無關,而與自然規律有關。無形磨損也稱精神磨損,是指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由於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包括由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發明高性能新設備而使原固定資本貶值。固定資本的精神磨損與價值規律有關。
資本:能夠在運動中增殖的價值。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這種增殖表現為獲取剩餘價值。它是通過物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運動中使其自身的價值不斷增殖,構成了資本最一般的屬性和特徵。
價格標準:為了計量和比較各種商品的價格,貨幣必須以固定的計量單位作為標準。由國家規定的用以衡量貨幣本身的計量單位及其等分,稱為價格標準。
名義工資與實際工資:以貨幣來表現的工資叫做名義工資,以這些貨幣所能實際買到的生活資料的數量來計算的工資,叫做實際工資。名義工資與實際工資,並不是兩種不同的工資,而是同一工資的兩個側面。
可變資本:資本家用於購買勞動力的那一部分資本。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能夠創造出補償勞動力價值的價值,而且能創造出剩餘價值,使資本增殖。
資本積累:指剩餘價值的資本化或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
資本積聚:個別資本通過剩餘價值的資本化而增大其總額的一種形式,是資本積累的直接後果。
資本集中:由若干分散的小資本合併成為少數大資本。資本集中是擴大單個資本總額的一種形式,資本集中不會增大社會的資本總額。資本集中在現實上往往採取股份制的形式。
資本技術構成:資本在物質形態方面的構成,即構成資本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同使用這些生產資料所必需的勞動力的數量之間的比率。這種比率是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
商品所有權規律:各個商品生產者對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權,並按照等價交換原則佔有別人的商品。
資本主義佔有規律:資本家通過勞動力的買賣,佔有了工人生產的全部產品及其中包含的剩餘價值。
商品生產過程的實質: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實質: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實質:物質資料再生產與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
生產關係的再生產: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一定社會關係,隨著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不斷更新和重複得以維修、更新和發展。社會生產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中進行的。
有機構成提高的原因:勞動生產率提高,技術進步。
有機構成提高的前提:單個資本的增大。
有機構成提高的的表現:C大V小(相對來說)。
有機構成提高的結果:利潤率下降,但利潤額增大。
勞動耗費:生產商品中的實際耗費,包括物化勞動耗費和活勞動耗費兩部分,相當於商品的價值C+(V+M)
資本耗費:生產商品所耗費的資本量,即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相當於生產成本,是生產費用。勞動耗費和資本耗費是兩個不同的涵義,兩者在量上也不相等,勞動耗費大於資本耗費,大於部分就是剩餘價值。
所費資本:生產商品中耗費的資本量,包括耗費的不變資本和耗費的可變資本之和,在量上相當於生產成本。
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根源來自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這裡的過剩不是絕對過剩,只是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的,是相對過剩的危機。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
借貸資本:從職能資本運動過程中暫時遊離出來,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
職能資本: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實際發揮了職能作用的資本。在內容上職能資本主要包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產業資本生產剩餘價值,商業資本實現剩餘價值。職能資本所獲得的利潤,在數量上相當於平均利潤。通常情況下,只有職能資本才能獲得平均利潤,而非職能資本(如借貸資本)所獲得的收益(利息)則小於平均利潤。
級差地租:因租種不同等級的土地或對土地投資的收益差異所形成的地租。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是土地的丰度(肥沃度)或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對同一塊土地連續投資的收益差別。產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經營壟斷。級差地租的形式可分為級差地租第一形態和級差地租第二形態。
土地價格:土地出售時的價格,實質是資本化的地租。土地沒有價值,因為它不是勞動產品,但掌握土地的所有權就可以定期取得土地收入,如同把資金存入銀行取得利息一樣,所以土地可以買賣並有了價格。土地價格與地租成正比,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即土地價格==地租/利息率
租金:農業資本家在一定時期內,向土地的所有者繳納的全部貨幣額。租金中除地租外,還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和利息,並可能包括農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和農業工人的一部分工資。
股票:股份公司發給股東證明其所入股份並有權取得股息和紅利的書面憑證。是可以作為買賣對象或抵押品的有價證券。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股票收益既包括股東的股息、紅利收入,還包括因股票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收益。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礦山地租:工業資本家為了取得開採礦藏的權利,向擁有礦藏的土地所有者交納的地租。
建築地段地租:資本家為獲取已經建有(或者可以建造)倉庫、工廠、商店或其他建築物的地段的使用權,而向土地所有者交付的地租。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表明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實質,決定著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出發點和根本動機。具體內容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體社會勞動者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市場機制:市場調節的過程和原理。由於市場調節是在供求關係的變動、市場信號的變化及市場主體(主要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因此,可以把市場機制的內容分解為價格(包括利率、工資)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其中價格機制是核心。
勞動密集型產業:單位勞動(平均每個勞動力)佔用資金較少、技術裝備程度較低、容納勞動力較多的部門,如紡織部門、手工業、餐飲業等。
資金密集型產業:單位勞動佔用資金量較多的產業部門,如冶金、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重工業部門。
技術密集型產業:佔用勞動力較少,但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科技專業知識、集中了高科技成果的產業部門,如計算機、航天、核能工業、網路信息等行業。這類產業往往勞動生產率很高,產品技術性能複雜,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集中代表著一個國家和產業的最高水平。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加速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在生產要素質量、結構、使用效率和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依靠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擴張實現的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是以數量的增長速度為核心。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依靠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通過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使用效率,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實現的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效益為核心。粗放型和集約型的增長的區分依據是從經營的角度劃分的。如果從生產規模擴大的實現方式看,可以分為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
參與制:金融寡頭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曾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地位。
財政政策: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綜合運用各種財政調節手段,對一定的經濟總量進行調控,使之增加或減少的政策。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變動稅收狀況和財政支出狀況來影響國民經濟的總量狀況,因而,財政政策可分為財政收入政策與財政支出政策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是稅收和國債,後者主要是政府支出和購買以及轉移支付等。
法定存款準備金:各商業銀行根據法定比率把吸收的存款轉存入中央銀行作為準備金的部分。
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和其他有價證券。
賣方市場:指因產品短缺而造成的求大於供的市場形勢。在這種條件下,賣方在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買者之間的競爭。
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於1995年,其前身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並列為當今世界的三大國際性經濟組織。WTO的宗旨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國際貿易壁壘等。中國於2001年被該組織接納為正式成員。
事實上的不平等:每個勞動者的體力、智力不同,提供的勞動多少便不同,社會默認這種不同的天賦,這種顯現的差別也就體現在按勞分配中。按勞分配這種權利是一種形式上的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的權利,我們所最終最求的目標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種事實上的平等。但按勞分配從另一方面說又是平等的。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不勞動者不得參與分配,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這些都是社會主義平等的體現。
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主要有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與敘述的方法等。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列寧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從根本上來修改整個政治經濟學。
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研究政治經濟學,還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科學思維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範疇的邏輯關係,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係和經濟範疇,逐步上升到比較複雜的具體的經濟關係和經濟範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歷史方法,則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它的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