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家人

客家族群分支

根據寶安縣誌,深圳的本土原住民中,客家話使用人口佔到了60%以上。

寶安縣誌記載,改革開放前,寶安縣(今深圳)客家話使用人口佔56%,粵語佔35%(當年寶安縣政府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圍人方言基圍話和一些地方土語都統計進粵語)。

客家人進入深圳,最早在宋元時期,如福田梅林、寶安的石岩、觀瀾、龍華布吉、大鵬等地一些村莊。形成稍有一點規模的是明代中晚期,如俗稱的橫(崗)龍(崗)坪(山)葵(涌)地區。龍崗賴姓和坪地蕭姓等,就是此時期遷至。坪山坑梓黃姓的黃朝軒於明末自惠州府歸善縣白馬碗窯村遷入江邊村(今深圳坑梓)一世始祖立業,二世祖黃居中於清朝康熙三十年創建洪圍。而龍崗區較早的客家圍田豐世居則建於明永曆16年。客家人大量遷入深圳是在清朝初年,從嘉應州惠州府來的最多,移民大潮持續到嘉慶年間。

至今,深圳還保留有大量記錄客家人的文物古迹,如客家民俗博物館、南水村史博物館甘坑客家小鎮,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麒麟博物館,長源客家炮樓、民治村史館觀瀾版畫村田豐世居賴恩爵將軍第、茂盛世居大萬世居龍田世居環水樓陳煙橋故居、洪圍、曾生故居、璇慶新居、觀瀾古墟鰲湖老村福田世居、新橋世居、廻龍世居、玉田世居等

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特別邀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龍崗從事文化工作的15位老“龍崗通”,及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張衛東教授、深圳大學客家研究會會長劉麗川教授、深圳市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廖虹雷老師,相聚鶴湖新居,共同商討進一步提升《深圳客家》館刊的史料性、知識性、可讀性,更好的開展客家文化學術研究,弘揚深圳本土客家文化,推進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持續發展。

分佈


深圳每個區都有客家人的分佈,本土客家人集中分佈在深圳的中部、東部和北部等占深圳70%左右的地區。如鹽田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大鵬新區 等區的絕大部分以及羅湖區部分區域和寶安區的石岩,南山區西麗蛇口、沙河、白芒、福田區的梅林等。

定義


何為深圳客家人呢?為什麼深圳西部的後來移民基圍人 不是客家人?
客家人其實是一個族群的稱呼,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地遷徙,幾乎所有的中國族群都是經歷過歷代遷徙而發展至今的,廣東、福建、台灣的幾大族群更是如此。因此,客家人在上千年的遷徙歷史中,已經和其他遷徙族群一樣成了很多地方的原住民,深圳的基圍人也是屬於移民人群,但是他們就不叫客家人,即使基圍人移民到深圳時間比客家人晚幾百年。

社會


據了解,深圳客家是在第四次大遷徙形成,具有獨特濱海客家特徵的典型代表,作為深圳市唯一一家客家主題博物館,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承擔起深圳客家研究的重任,深入發掘深圳客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認真研究其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2012年申請創辦了《深圳客家》館刊,為深圳客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客家文化愛好者搭建一個發表學術見解、交流學術觀點、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該刊已出版2期,引起客家研究學界、博物館界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讚譽。2014年,得到龍崗區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獲得區文藝精品項目資助。
俗話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認識到:龍崗客家民俗文化研究工作,離不開龍崗本土這些具有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長期關注本土民風民俗的老文化工作者的參與、支持和幫助。為做好《深圳客家》第三期論文徵集和編纂工作,突出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特色,博物館特別邀請有責任感並熱心博物館事業的龍崗老文化人聚集一堂,動員他們用文字或口述的方式,講述龍崗的神話傳說、風土人情,形成“龍崗人寫龍崗事”的良好局面。
這次參加研討會的老文化工作者都是上世紀60年代成立的“寶安縣農村文藝演出隊”的隊員,這個演出隊後來改名為“寶安縣專業文藝宣傳隊”,解散后他們多數人在原鎮級文化站工作至退休,是土生土長的龍崗客家人,對龍崗神話傳說、信仰祭奠、歲時節日、人生禮儀、日常習俗等非常熟悉,單是“龍崗”地名的來歷,他們就能說出近十種不同版本。會上他們踴躍發言,紛紛表示要發揮餘熱,多撰寫一些關於龍崗客家歷史和民俗的文章,也建議博物館加快收集、記錄、整理龍崗民間傳說和獨特民俗,深入開展龍崗客家民俗文化研究工作,辦好《深圳客家》館刊,將龍崗客家民俗文化帶得更遠。

起源與文化


起源
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中原發生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羌、氐、羯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攻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蕩局面。西晉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陽,沿漢水長江向東遷往湖北、安徽、江蘇一帶;向南則由九江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抵達今梅州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置了義招縣。這時,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唐朝自“安史之亂”后,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轉戰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佈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南和粵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九江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粵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次南遷,延續到唐以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公元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北宋都城開封被金兵攻佔。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稱帝,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金人入主中原后,強佔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在後來,蒙古滅金,入主中原。由於蒙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蔘軍,“男執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河源惠州一帶。
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明朝滅亡。佔據遼東滿清政權在明朝降將吳三桂的帶領下,突然入關,長驅直入,佔領了黃河上下、長江南北。但是,在東南沿海地區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鄭成功等拒絕清朝的勸降,率領水軍,發揮海戰優勢,多次對清朝發動進攻。清政府認為,鄭成功的水師得力於沿海人民的支持和接濟,因此,於1655年下令“禁海”,1600年,又強迫沿海居民“遷界”。
禁海遷界的主張,電視劇《康熙王朝》描寫成福建總督姚啟聖提出,這是錯誤的。實際上,它是由鄭成功的降將黃梧提出的。黃梧是福建平和人,替鄭成功鎮守海澄,1656年投降滿清。當時,黃梧向朝廷提出《剿滅鄭逆五策》,其中一條是“若從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徙入內地,設立邊界,布置防守,不攻自滅也。”另一條是,“將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豎樁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如此半載,海賊船隻無可修葺,自然朽爛,賊眾許多,糧草不繼,自然瓦解,此所謂不用戰而坐看其死也。”
禁海遷界令下達以後,清朝委派四員滿大臣到江、浙、閩、粵四省監督執行,由於在執行過程中,掌握尺度有差異,大抵江浙稍為寬鬆,福建較嚴,廣東最嚴。最初以距海20里為界;又認為太近,再向內縮20里;仍認為太近,又內遷10里。“凡三遷而界始定。”
遷界時,官府動用軍隊,強行毀壞田舍、村鎮、城廓,居民限期搬出,違者以軍法論處。挖界溝,築界牆,設煙墩,嚴禁任何人進入界內,越界者死。沿海地帶人民被強行趕出家園,一遷再遷,數十萬群眾離鄉背井,流離失所。
禁海遷界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打擊了台灣鄭成功勢力,另一方面,也給清朝沿海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沿海農業生產、漁鹽採集、對外貿易都遭到巨大的破壞。遷界前,新安縣(包括香港)人口6851人,鹽丁3818人,國家徵收賦稅糧食11652石;遷界后,新安縣人口2172人,鹽丁127人,國家徵收賦稅糧食2837石。1667年,國家將新安縣併入東莞縣
1668年,廣東巡撫王來任視察沿海地區,看到流民顛沛流離,幾次想向中央報告,要求撤消“遷界令”,直到去世前才寫成《展界復鄉疏》。康熙皇帝看到報告后,即派人赴廣東調查巡視,準備開界。當時,兩廣總督周有德得知朝廷意圖,立刻巡行界外,所過地方宣布開界。免除賦稅,官給耕牛,受到沿途百姓的熱烈擁護。1669年,重新設立新安縣。
新安縣是最早復界的縣份,但是,展界之後,回到原籍的居民非常少,1671年,從東莞歸善等地遷回新安縣的原住民為3149人。雍正五年(1727年),廣東省出台地方性優惠政策,明確移民墾荒邊界,減輕移民負擔,資助移民生產,對於招墾得力的官員,給予升職獎賞,鼓勵居民大量遷往展界區。
從這時起,大批的客家人從惠州、河源、興梅地區紛紛遷來深圳鹽田、大鵬、葵涌、龍崗、坪地、坪山、坑梓、橫崗、龍華、觀瀾、西麗、石岩、布吉,布心、草埔、蓮塘,開始了深圳客家人的創業史。大萬村的曾姓也就是在清康熙年間從五華遷來坪山的。

深圳方言分佈


(包含寶安、南山的新移民基圍人語言)
客家話佔56%,粵語佔35%(當年寶安縣政府還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圍人的母語基圍話也統計進了粵語,還有一些地方土語也被統計進粵語),大鵬軍語佔9% (大鵬半島上主要語言為大鵬客家話,寶安縣政府把大鵬當地的客家話也統計進大鵬軍語中,實際當年寶安縣客家話人口占原居民總人口六成以上)。
龍崗—坪山客家話:主要分佈在現龍崗區和坪山區的布吉、南灣坂田、橫崗、龍崗、龍城、坪山、坪地、坑梓、龍田、馬巒、南澳、葵涌等地。龍崗客家話北面和東莞客語,東面和坪山、惠州客語連成一片。
龍華客家話:
跟龍崗客家話在語氣語調上有差別,但是大致一樣,可以流暢溝通,主要分佈在今龍華區全境的龍華、民治、大浪、觀瀾以及今福田區上梅林、下梅林等地區。
羅湖鹽田客家話:
是原特區內鹽田大部分區域和羅湖部分區域居民的日常交流用語,主要分佈在現羅湖區的布心、草埔、泥崗、羅芳、蓮塘、大望、梧桐山、西嶺下、水庫新村和鹽田區的沙頭角、鹽田、中英街梅沙等地。此片區的客家話南面與香港北部新界的客語相通。
大鵬客家話:大鵬半島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大鵬客家話,其次是大鵬軍話,大鵬客家話屬於龍崗客語的分支,跟鹽田、羅湖客語、香港新界客語有辭彙上的差別,主要分佈在葵涌、南澳、大鵬等地。
西部客家話:主要分佈在寶安區的石岩大部分、西鄉部分地區以及南山區的蛇口、西麗、桃源、沙河、大沖等地,光明新區亦有白花社區紅星社區等純客家話社區。
注(深圳羅湖、福田、南山三區的客家話分佈如下:從東部長嶺村開始,連接蓮塘,西嶺下,羅芳,梧桐山大部分村,大望,水庫新村,布心,草埔,泥崗,上梅林一部分,下梅林,沙河大部分,蛇口,西麗大部份村,直到西部的同樂村形成一條帶狀分佈)
大鵬軍語:屬於古代北方駐軍語言,其地域分佈範圍主要在深圳最東緣的大鵬半島,包括大鵬和南澳兩鎮。
圍頭話:圍頭話被當地人稱為“當地土話”,圍頭話居民大部分原籍江西,部分祖籍安徽、河南等地,屬於歷代中原居民南遷至深圳而形成的一種獨特方言,主要通行於現深圳市福田區和羅湖區部分地區。
基圍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從廣州、東莞、番禺、南海等地移民過來的基圍人所使用的方言,主要分佈在南山的大新、白石洲及寶安區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等地,使用人口1.6萬。
粘米話,是一種客語和閩語的混合方言,主要分佈在深圳東北面的坪地、坑梓部分地區,使用人口數百人,屬瀕危語種。
寶安粵語:主要分佈在深圳西部一帶及南部部分村落。其地域範圍包括原特區外寶安區的西鄉、福永、沙井、公明松崗五個鎮和光明街道以及羅湖、福田部分區域,代表語言是沙井話和公明話。
南頭話:其使用人口在南頭地區大概只有5000人左右。南頭話的代表點是原南頭城內原居民所講的話—“南頭九街話”。“南頭九街話”的使用區域是以南頭城為中心延至周邊的一甲、關口、田夏、衝下、龍屋、陳村、北頭等自然村莊一帶。
疍家話,屬於深圳的船民土語,主要分佈在南山的的蛇口、大新和寶安西鄉、沙井等地,另外,羅湖、福田、鹽田都有零散分佈。這些方言使用者主要是來自福建海上漁民的後代,現會使用人口極少。

民居和博物館


深圳客家圍屋
深圳現今保存下來最多的客家民居建築集中在龍崗、龍華、坪山等地。
深圳客家圍應與福建的土樓、梅州、惠州和贛南的圍屋捆綁后以“南中國客家圍”申請“世遺”
“客家民居是深圳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物質遺產,可以和開平碉樓相媲美!”
背景:
鶴湖新居位於深圳市原龍崗街道羅瑞合村,距市區約30公里,它是全國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是客家民俗博物館。該館成立於1996年,1997年9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內設機構有辦公室、展覽部、以客家圍屋為依託建立的博物館。博物館以客家民居的布局、結構和建築風格為博物館的重要展示內容,共有179個居住單元,每單間數間屋構成,共有房屋數百間。
館內收藏各類客家民文物328件,種類有傢具、勞動工具、生活用品、字畫及族譜等。陳列有《客家生活起居陳列》、《客家勞動工具展》、《客家民俗風情展》等。
鶴湖新居,是為羅氏所建,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共歷三代、數十年建成。佔地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530平方米,南北寬166米,東西長109米,因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被諸多專家譽為客家居民建築藝術的結晶。在客家建築文化中的地位如同徽派建築的西遞、宏村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
客家民俗博物館,是全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位於龍崗鎮羅瑞合村。緊鄰惠深公路,距深圳市區28公里。鶴湖新居為羅氏所建,成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歷三代、數十年建成。
佔地面積24816平方米,建築面積14530平方米,南北寬166米,東西長109米,共有179個居住單元房,每單元數間屋構成,共有房屋數百間。圍牆內民居似“回”字形,整座建築群由內外兩圍相套而成,外圍平面前寬后窄,呈銀錠狀。內圍有高牆與外圍相隔,平面呈方形。屋宇、廳、堂、房、井、廊、院布局錯落有致,天街複雜,像座迷宮,易守難攻,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
觀瀾版畫村
深圳觀瀾版畫村,是在原客家村落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位於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者、著名版畫家、美術理論家陳煙橋的故鄉—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牛湖社區。其建築風格為典型的客家排屋形式。
觀瀾版畫村總規劃面積達140萬平方米,其中中心區面積31.6萬平方米。版畫村和客家古村落融合,將客家文化主題目融合到現代景觀元素中。建立相對完善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是一個配套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具有良好社會、經濟效益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它把現代版畫工坊與客家古村落結合起來,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也給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村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甘坑的保護開發方向是打造深圳版的麗江
三百五十多年前,甘坑村的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髮看中了這裡的自然環境便在此定居並繁衍生息。
深圳坪山客家村
深圳坪山客家村位於坪山鎮坪山墟西南的客家村。為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規模宏大,佔地1.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樓,正南有大門樓,均有高高的圍牆相連,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
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四個大字。大門前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側仍保留有旗杆坪山客家村是深圳典型的客家轉龍屋,有濃厚的民俗特點,對了解客家民俗及其源流和民族遷徒史有重大價值。

社會團體


社會團體簡介

深圳建立了兩個比較大的客家社會團體,一個是廣東客家商會,總部設在深圳,是目前廣東最大的客家人商會社會組織,一個是深圳客家社區,由深圳打工的客家人發起,到遍布廣東每個城市。
除了主要這兩個,深圳還有很多其他鄉情平台,深圳客家鄉會,深圳客家聯誼會,深圳梅縣商會,深圳客家足球網,深圳客家網,深圳客家論壇,客家人騎行在深圳等等。給在深圳的客家人提供了很好的鄉情互動的平台。

廣東客家商會

廣東省客家商會是由來自廣州、深圳、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東莞、清遠南粵8市和福建、客家商會台灣等地客屬企業家自願組成的聯合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個由“無地域”概念的民系群體構成的商會組織。

深圳客家社區

深圳客家社區是由深圳,廣州,珠海,東莞,汕頭汕尾,韶關,陽江江門中山佛山茂名,梅州,河源,惠州,等廣東21市和其他省份的客家人自願發起的集體模式,非盈利性客家人社區網,凝聚團結友愛,互助的社區,集戶外鄉情活動、職業交流,商業合作,在異地的我們並不孤單,也是中國目前遍布最廣的客家人鄉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