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思維
自我思維
心理學最早起源於哲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形成一門獨立的研究學科。是人類自我思維、行為方式認知和剖析,研究人類怎樣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樣進行信息內化處理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的科學。
註:一直以來心理學界都很難對“心理學”下一個準確的該概念,這是本人在心理學多年的研究中綜合前輩的解釋得的認識,如有不當之請各位斧正。
實驗心理學:是最早發展起來的心理學分支,它藉助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科學心理發展初期的那些傳統課題。如感覺,知覺,學習,動機和情緒等。
人格心理學:研究個人獨特的心理特徵和個體行為的穩定性特徵,同時也探討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對人格特徵進行測量、評估和培養。
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際間的行為和社會力量對行為的控制和影響。
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發生,發展規律。一般以人的整個生活歷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點,但廣義的講,它也包括動物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只要研究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規律,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改進師資培訓和學業考試,並推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創造力等。
學校心理學:通常在中小學工作,對在學校中學習困難、適應困難或有某種問題行為的學生進行振動和輔導,並協助家長和教師解決學校有關的問題。
觀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的有計劃的系統觀察和記錄,然後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發現心理活動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
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行為或者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為,自然實驗法(現場實驗)和實驗室實驗法。
* 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 * 中國現代心理學史 * 西方心理學史 * 蘇聯心理學史 * 日本心理學史
* 重要心理學體系及流派:聯想主義心理學,構造心理學,符茲堡學派,意動心理學,機能心理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完形心理學,巴甫洛夫學說,聯結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新行為主義,策動心理學,動力心理學,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拓撲心理學,日內瓦學派,皮亞傑學派,認知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顱相學等。
◆ 心理學人物:孔子,墨子,孟子,告子,荀子,韓非,董仲舒,王充,劉劭,范縝,王安石,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王守仁,王廷相,李贄,王夫之,顏元,劉智,戴震,王清任,龔自珍,陳大齊,艾偉,唐鉞,張耀翔,汪敬熙,陸志韋,郭一岑,高覺敷,蕭孝嶸,潘菽,郭任遠,孫國華,陳立,周先庚,黃翼,阮鏡清,胡寄南,左任俠,朱智賢,丁瓚,曹日昌,張述祖,劉兆吉,陳元暉,林傳鼎,劉范,荊其誠,劉英茂,楊國樞,亞里士多德,霍布斯,T. 笛卡爾,R. 洛克,J. 貝克萊,G. 赫爾巴特,J.F. 韋伯,E.H. 繆勒,J.P. 費希納,G.T. 達爾文,C. 斯賓塞,H. 赫爾姆霍茨,H.von 高爾頓,F. 謝切諾夫 馮特,W. 布倫塔諾,F. 里博,T.-A. 詹姆斯,W. 霍爾,S. 巴甫洛夫 艾賓浩斯,H. 繆勒,G.E. 弗洛伊德,S. 別赫捷列夫,B.M. 比奈,A. 元良勇次郎 雅內,P. 卡特爾,J.M. 屈爾佩,O. 米德,G.H. 斯皮爾曼,C.E. 松本亦太郎 鐵欽納,E.B. 伍德沃思,R.S. 阿德勒,A. 麥獨孤,W. 坎農,W.B. 桑代克,EL. 榮格,C.G. 華生,J.B. 科爾尼洛夫,K.H. 瓦隆,H.P.H. 比勒,K. 韋特海默,M. 皮埃隆,H. 赫爾,C. 科夫卡,K. 巴特利特,F.C. 波林,E.G. 克勒,W. 魯賓斯坦 莫雷諾,J.L. 拉什利,K.S. 勒溫,K. 奧爾波特,F.H. 沙利文,H.S. 維戈茨基 皮亞傑,J. 奧爾波特,G. 墨菲,G. 弗羅姆,E. 魯利亞,A.P. 羅傑斯,C. 埃里克森,E. 列昂節夫,A.H. 斯金納,B.F. 吉布森,J.J. 馬斯洛,A. 艾森克,H.J. 西蒙,H.A. 費斯廷格,L. 班杜拉,A. 等。
◆ 心理學著作:《學記》,《樂記》,《人物誌》,《神滅論》,《關尹子》,《心理物理學綱要》,《生理心理學綱要》,《心理學原理》,《夢的釋義》,《心理學教科書》,《動物智慧》,《精神分析引論》,《心理學大綱》,《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心理類型》,《人類的行為》,《兒童的語言和思維》,《兒童心理之研究》,《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人的能力》,《實驗心理學史》,《格式塔心理學》,《動物和人的目的性行為》,《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文藝心理學》,《第二次訂正比奈-西蒙測驗說明書》,《實驗心理學》,《有機體的行為》,《精神分析新途徑》,《逃出自由》,《普通心理學原理》,《從行動到思想》,《行為的原理:行為理論導論》,《漢字問題》,《發生認識論原理》,《實驗心理學手冊》,《科學和人類行為》,《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人格的模式和成長》,《論人的成長:一個治療者的心理治療觀》,《普通心理學》,《科學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同一性:青少年和危機》,《人類問題解決》,《神經心理學原理》,《活動 意識 個性》,《色度學》,《教育心理學》,《西方心理學史大綱》,《西方近代心理學史》,《心理學的方法和理論問題》,《中國心理學史》,《兒童心理學史》,《西方心理學的新發展》等。
* 實驗設計:實驗室實驗
* 心理物理法:自然實驗
* 觀察法:自我觀察法
* 內省法 * 口語記錄 * 問卷法 * 語義差別法 * 訪談法
* 檔案法:傳記法
* 模擬法
* 心理統計學:多元分析,因素分析等。
* 心理測量
** 信度 ** 效度
** 能力測驗
*** 智力測驗:智商,智齡,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韋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韋克斯勒學齡兒童智力量表,韋克斯勒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格塞爾嬰幼兒發展量表,貝利嬰兒發展量表,新生兒行為評定量表,丹佛發展篩選測驗,墨跋量表,畫人測驗,雷特國際操作量表,班德視覺完形測驗,皮博迪圖片辭彙測驗,平佩操作量表,軍隊團體智力測驗,特殊能力傾向測驗,西肖爾音樂才能測量,梅耶藝術判斷測驗等。
** 人格測驗:兒童個性調查表,加利福尼亞個性調查表,明尼蘇達多相個性調查表,艾森克人格問卷,愛德華茲個人愛好量表,顯相焦慮量表,主題統覺測驗,羅夏墨漬測驗,品德教育研究測驗等。
霍爾斯特德-雷坦神經心理成套測驗
* 社會測量 * 個案研究 * 發展研究 * 跨文化研究
* 心理:心理活動範疇
* 意識:意識起源,意識流,無意識,心身關係,心身等同論,心物同形論,心身平行論,心身交互作用論,副現象論等。
* 行為科學
* 感覺
** 感覺性 ** 感覺閾限
** 心理物理定律:韋伯定律
** 信號覺察論 ** 神經特殊能量學說
** 視覺:明視覺與暗視覺,視敏度,馬赫帶,側抑制,特徵覺察器,空間頻率,閃爍臨界頻率,顏色視覺,色覺,色覺理論,自然顏色系統,孟塞爾顏色系統等。
** 聽覺:聽覺理論,聽覺空間定位等。
** 嗅覺 ** 味覺
** 膚覺:觸覺,兩點閾等。
** 痛覺 ** 振動覺 ** 動覺 ** 平衡覺 ** 機體覺
* 注意:隨意注意,不隨意注意,注意廣度,注意分配,注意穩定性,分心等。
* 知覺:知覺選擇性,知覺恆常性,圖形知覺,圖形掩蔽,圖形後效(傾斜後效,麥科洛後效,動覺後效),空間知覺(深度知覺-隨機點立體圖,大小知覺),生態光學,運動知覺(似動),時間知覺,言語知覺,可懂度,知覺學習,錯覺,統覺,直覺等。
* 表徵:表象,遺覺象等。
* 記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工作記憶,情景記憶,語義記憶,意義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識記(無意義音節),保持,再認,再現,回憶,追憶,遺忘(保持曲線,遺忘曲線),記憶恢復,記憶的系列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蔡戈尼克效應,記憶術等。
* 聯想:自由聯想,控制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類似聯想等。
* 學習
* 想象:紀想
* 思維: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無意象思維等。
* 問題解決:問題空間,啟髮式方法,嘗試錯誤,頓悟等。
* 決策
* 概念:概念形成,人工概念等。
* 理解
* 信息加工心理學:物理符號系統假設,ACT模型,平行分佈加工等。
* 人工智慧:
** 圖像識別:模板匹配模型,原型匹配模型,“泛魔”識別模型等。
** GPS程序 ** EPAM程序
* 情緒和情感:情緒理論,情感兩極性,情操,表情,心境,熱情,激情,厭煩,恐懼,憤怒,應激等。
* 意志 * 意向 * 興趣
* 動機:動機理論
* 需要:需要層次論
* 行為:刺激,反應,誘因,內驅力,定勢,本能,運動(運動協調),動作(反應時,念動動作),習慣,行動,作業,操作,技能,活動等。
* 語言
* 言語:內部言語,外部言語,言語交往等。
* 閱讀 * 理想 * 人格
* 個性:素質,能力(智力,智能-智力結構理論),認知方式,元認知,內化與外化,天才等。
* 氣質:
* 性格:外傾,內傾,自卑感,思維型,藝術型,遺覺型等。
* 心靈學:超感官知覺(遙視),心理致動等。
功能系統理論,大腦皮層功能等勢說,大腦皮層功能定位說,大腦兩半球功能不對稱性,大腦皮層聯合區,丘腦-皮層特異投射系統,丘腦-皮層非特異投射系統,基底神經節,小腦,網狀激活系統,邊緣系統,神經遞質,反響迴路,自發電位,誘發電位,感受野,割裂腦,自我刺激,晝夜節律,近日節律,利手,巴甫洛夫學說(條件反射學說,分析器學說,高級神經活動規律,兩種信號系統學說,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動力定型),攝食調節,飲水調節,性行為的生理基礎,學習和記憶的腦機制,情緒的生理機制,運動的生理機制,睡眠,覺醒,遺傳與行為,激素與行為等。
習性學(固定動作模式,印刻),行為的個體發生,社會生物學,動物交往,動物的智力等。
* 心理發展研究與理論:遺傳、環境與心理發展,成熟、學習與心理發展,心理發展的動力,教育與發展,認知發展階段論,發生認識論,表象模式發展理論,人格發展階段論,道德發展階段論,復演學說,兒童學,遊戲,模仿,印刻,關鍵期,自我中心主義,早期經驗,親子關係等。
* 個體發展階段: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
* 兒童心理學:
** 動作發展: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抓捏反射,巴賓斯基反射等。
** 認知發展:注意發展,感知覺發展,記憶發展,智力發展,語言發展,思維發展等。
** 個性發展 ** 獨生兒童 ** 超常兒童 ** 低常兒童 ** 問題兒童 ** 缺陷兒童 ** 狼孩
* 少年心理學 * 青年心理學 * 成年心理學 * 老年心理學 * 畢生發展心理學
* 實驗社會心理學 * 應用社會心理學 * 教育社會心理學
* 商業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廣告心理學等。
* 法律心理學
** 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
** 審判心理 ** 作證心理
* 諮詢心理學 * 跨文化心理學 * 民族心理學 * 宗教心理學 * 前蘇聯社會心理學
* 理論學說
** 角色理論:性別角色,兩性差異等。
** 歸因理論:歸因偏向
** 場論
** 認知相符理論 ** 認知失調理論 ** 一致性理論
** 相互作用論:符號相互作用論
** 社會學習理論
** 社會交換理論:公平理論
** 平衡理論 ** 人際關係活動中介理論
* 概念及過程:社會適應,社會化(內部化),社會知覺,人際知覺,人際關係(人際吸引-人際吸引理論,合群,孤獨),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自我(自我知覺),態度(態度理論,態度形成和改變,態度測量),信念,價值觀,定型,宣傳,交往,溝通(人際溝通,大眾溝通,溝通網路),競爭與合作,利他行為,順從,侵犯,旁觀者介入與冷漠,替代體驗,模仿,感染,時尚,暗示,偏見,流言等。
* 群體心理學:群體理論,群體思維,群體凝聚力,團體動力學,社會心理氣氛,小團體意識,群眾行為,群際關係,參照群體,集體,集體成員自決,價值定向一致,輿論,民意測驗,領導,領導風格,個性消失等。
* 學習心理
** 學習理論:聯想反射理論,聯結理論,認知理論,聯結-認知理論,學習的活動理論等。
** 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型
** 學習模型 ** 學習分類學說 ** 學習準備 ** 學習動機 ** 學習定勢 ** 學習的強化 ** 學習測量與評定
** 學習遷移:經驗泛化說,分析概括說,相同要素說等。
** 學習的方式方法:發現學習,接受學習,指導學習,掌握學習,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整體學習和部分學習,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學習競賽,潛伏學習,過度學習等。
* 學科教學心理學: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自然學科教學心理學,社會學科教學心理學等。
* 教育工藝學:視聽教學,程序教學,機器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自學輔導等。
* 智育心理學:知識掌握,智力技能,操作技能,能力差異等。
* 德育心理學:品德,品德結構,品德形成,品德發展理論,品德差異等。
* 體育心理學 * 美育心理學 * 教師心理
* 意識障礙 * 睡眠障礙 * 夢遊症 * 感覺障礙
* 知覺障礙:錯覺,幻覺等。
* 注意障礙
* 記憶障礙:遺忘症,錯構症和虛構症,似曾相識症和舊事如新症等。
* 情感障礙:焦慮
* 意志障礙
* 思維障礙:違拗症,妄想等。
* 強迫狀態
* 言語和語言障礙:口吃,緘默症,失語症等。
* 人格障礙:精神病態
* 性行為異常:同性戀
* 心理防禦機制 * 緊張狀態
* 康復心理學
* 心理衛生:心理諮詢,兒童期心理衛生,青年期心理衛生,成年期心理衛生,老年期心理衛生,群體心理衛生等。
* 健康心理學 * 變態心理學 * 病理心理學 * 心理生理醫學 * 心身醫學 * 護理心理學 * 臨床神經心理學 * 針刺鎮痛的心理學研究
* 缺陷心理學:盲人心理學,聾啞心理學等。
* 管理心理學:工作生活質量研究,組織行為中的人性理論,目標設置,層峰結構,人事心理學(工作分析,人員選拔,職業指導),組織開發,組織變革,行動研究,領導,參與管理,權變理論,霍桑實驗,組織水平決策,期望理論,雙因素理論,公平理論等。
* 勞動心理學 * 工程心理學
* 工效學:模擬,工作時制,工作負荷,心理負荷,追蹤,績效評估,動作與時間研究,照明效應,雜訊效應,溫度效應,振動效應等。
* 人機系統:顯示器,控制器,視覺顯示終端,人-計算機相互作用等。
* 安全心理學:疲勞
* 航空與航天心理學
* 審美心理學 * 實驗美學
* 美感:藝術直覺,聯覺等。
* 音樂心理學:音樂想象,音高辨別,聽覺節奏感,音樂表演心理等。
* 文藝才能
* 文藝創作:靈感,具象等。
* 文藝欣賞
* 運動員心理:運動員的知覺,運動員的特殊感覺,運動員的心理選拔,運動員心理訓練等。
* 裁判心理 * 競賽心理 * 觀眾心理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物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語言心理學,漢字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數學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心理學,比較心理學,動物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環境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文藝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心靈學。
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美國的哲學家和醫生,也是當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在1890年給心理學下的定義是,“精神生活的科學”。他的這一定義,為我們理解心理學開了個好頭,即便到今天,也可以這麼說。我們都有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學究竟是什麼意思,多少也知道一點,儘管學習心理學,既可以通過研究鼠和猴子,也可以通過研究人,心理學這個概念依然是難懂的。
詹姆斯和大多數心理學家一樣,對人類心理學特別感興趣。他認為,人類心理學由一些基本成分構成:思想和感情、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世界以及了解這些事情的方法。對我們每個人說來,這種知識首先是個人的和私人的。這種知識來自我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在世上的經歷,可能受科學事實的影響,也可能不受科學事實的影響。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把自己的經歷當成試金石,很容易對心理學上的事情下判斷。我們像業餘心理學家似的,對複雜的心理學現象發表看法,比如,洗腦究竟管不管用,或者當我們把自己對其他人為什麼會那樣行事(認為他們正受到侮辱,感到不開心,或突然放棄他們的工作)的看法當作事實的時候。然而,兩個人理解事情不一樣,問題就出現了。正規的心理學想提供方法,來決定哪些解釋最可能是正確的,或者來確定各種方法所適用的具體條件。心理學家的工作幫助我們區分兩樣東西:一是內部信息,它是主觀的,可能是有偏見的和不可靠的,二是事實。也就是把我們的先入之見和科學意義上“真的”東西區分開來。
按照詹姆斯的定義,心理學是關於心靈和大腦的,可是,儘管心理學家的確研究大腦,我們對大腦的工作卻了解得太少,還不能理解在經歷和表達我們的希望、恐懼和願望時它所起的作用,或者,理解在我們從生孩子到看足球那樣紛繁複雜的行為中它所起的作用。實際上,要直接研究大腦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心理學家通過研究我們的行為,發現了更多的東西,並且運用他們的發現,衍生出關於我們內部情形的種種假設。
心理學也是和方法有關的,生物(往往指人)用這些方法來運用他們的精神能力或心靈在世界上運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他們所用的方法也已改變。進化論認為,生物如不能適應變化著的環境,就會瀕臨滅絕(因此才有“不適應即滅亡”和“適者生存”的說法)。心靈一直是由適應的程序塑造的,而且這種塑造依然持續不斷。這就是說,我們的心靈之所以會這樣運作,是有進化論上的原因的——例如,為什麼我們更善於發現移動的東西而不是靜止的東西,大概是因為這種能力有用,能幫助我們的祖先逃避肉食動物。了解這些原因,對心理學家是重要的,對在其他學科(如生物學和生理學)工作的人也同樣重要。
心理學研究的固有困難是,科學的事實應該是客觀的和可檢驗的,但是,不能用看發動機運作的方法來看心靈的運作。在日常生活中,心靈的運作只能間接地知覺到,並且,還得從可以觀察到的東西(即行為)中推斷出來。研究心理學所耗的精力,和玩填字遊戲的很相似。它包括評估和理解現有的線索,用已經知道的東西去填空。另外,線索本身也必須是從仔細觀察得來的,必須根據精確的量度,必須用儘可能科學的嚴密性來進行分析,必須用合乎邏輯的和理性的論據來加以解釋,這些論據要能經得起公眾的考查。我們想要在心理學中知道的大部分東西——我們怎麼知覺、怎麼學習、怎麼記憶、怎麼思考、怎麼解決問題、怎麼感覺、怎麼發育、怎麼相互不同和怎麼相互聯繫——都不得不間接地量度,而且,這一切活動都是多重決定的(multiply determined):意思是它們受多種因素而不是一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設想一下,你面對一個具體情況(在一個陌生的城鎮迷了路),要做出反應,有多少東西可能影響你。為了找出重要的因素,其他一些引起混淆的因素就得排除。
在心理學中,複雜的相互作用與其說是例外不如說是正常,理解這些相互作用靠的是複雜技術和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目標是一樣的:描述、理解、預測、並學會怎樣控制或調整心理學所研究的程序。一旦達到這些目標,心理學將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經歷的本質,心理學也就有了實際的價值。心理學上的發現在一些領域很有用,例如,發展教孩子閱讀的有效方法,設計機器的控制板以減少事故的危險,以及減輕情緒波動的人的痛苦。
儘管關於心理學的問題已經討論了好幾百年,但是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調查,還只是過去一百五十年的事。早期心理學家依靠內省(introspection),就是對自己意識經歷的反省,來找心理學問題的答案。這些心理學調查的目的是找出心理的結構。但是,在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之後,心理學的範圍擴大了,既包括意識的結構,也包括意識的功能。心理的結構與功能至今仍是心理學家的興趣的中心,但是用反省來研究它們,有明顯的局限性。正像高爾頓爵士(Sir Francis Galton)所指出的,它使人“成了一個無助的觀察者,觀察的只是大腦自動工作的極細微的部分”。於是,當代心理學家就更喜歡把他們的理論建立在對現象(如他們感興趣的其他人的行為)的仔細觀察上,而不是建立在對個人經歷的反省之上。
1913年,華生(John Watson)為心理學發表了一篇總的行為主義(Behaviourist)宣言,認為如果心理學要成為一門科學,那麼它根據的資料必須是可供檢驗的。這種對可觀察的行為而不是內部(不可觀察的)心理事件的注重,同學習的理論聯繫起來,同強調觀察和實驗的可靠方法聯繫起來,這種觀察和實驗的可靠方法至今還影響著心理學。行為主義的主張認為一切行為都是條件作用(conditioning)的結果,通過指定刺激(stimulus)、觀察對刺激的反應(response)就可以研究條件作用(刺激一反應心理學S-R 〔psychology〕)。發生在這兩者之間的東西,即插入的變數(intervening variables),早期的行為主義認為並不重要,但後來倒變成了實驗假設的主要源泉。測試關於這些事情的假設,使心理學家創造出越來越複雜的、關於心理結構、心理功能和心理程序的理論。
對本世紀初心理學發展有意義的另外兩個影響來自格士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分析(psycho analysis)。在德國工作的格士塔心理學家,對心理學程序的組成方式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這些發現說明,如果我們的經歷僅僅建立在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上,那麼我們的經歷就和所期望的不同,結論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例如,當兩盞很相似的燈依次閃亮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盞燈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這就是電影的原理)。認識到心理程序用這種方式影響經歷的性質,這就給當代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pchology)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認知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就是這類內部程序。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論吸引了對無意識程序(unconscious processes)的注意。他的理論是關於兒童早期經歷的持續影響以及理論上的心理學結構,他稱之為自我(ego)、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無意識程序包括不知不覺的和不能被人接受的願望和慾望,這些程序是從夢、口誤、奇癖中推斷出來的,被認為對行為有影響。特別是無意識的衝突被假設為心理憂鬱的主要原因。心理分析家可以用協助人們表達這些衝突的辦法來幫助緩解這種憂鬱,並且用基於佛洛伊德著作的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理論來解釋病人的行為。佛洛伊德的理論建立在觀察不到的精神程序之上,這種性質使該理論很難得到科學的測試。多年以來,更科學的或更具說明性的心理學分支沿各自不同的途徑,獨自地發展起來了。
當代心理學今天正處在一個令人興奮的階段,部分原因是在一些地方,心理學分支之間的分界線正在崩潰。怎麼才能認識我們不能直接觀察的東西,不光是心理學要碰到的問題,其他學科也有這個問題──想想物理學和生物化學吧。技術和理論的進步已經幫助了這個進程,這種發展已經改變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性質,並將繼續導致變化。心理學家現在能使用複雜的量度儀器、電子設備和改良的統計方法,以及電腦和信息技術中的所有設備來分析多種變數和大量資料。把心靈當作信息處理系統來研究,已經使心理學家能夠找出更多的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東西,還有介於刺激和反應之間的種種變數,比如注意、思想和決策涉及的變數。心理學家現在能把他們對這些事情的假設不僅建立在內省得來的假設理論上,如早期的分析家那樣,或建立在對行為的觀察上,如早期的行為主義者那樣,而是建立在這些東西的結合體上,其根據是更可靠和更有效的觀察和量度的方法。這些發展,在作為“精神生活的科學”的心理學中產生了一場革命,它們的持續發展意味著還有很多東西有待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