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成立於2006年廈門大學85周年校慶之際。生物醫學研究院是廈門大學直屬研究機構,研究院下設6個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細胞生物學及傳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中心、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和天然產物化學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研究院作為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科研與產業並舉的新興基地,將成為溝通生命科學與醫學的橋樑。研究院瞄準國家人口與健康的重大需求,圍繞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危重傳染病及老年性疾病等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生命科學和醫學交叉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攻方向。期望通過各學科的整合,闡明多種疾病的分子機理,並籍生物技術及藥物研究,儘快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藥物、治療和預防方法,造福人類。
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生物醫學研究院的主要發起創辦人包括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物矽谷聖地亞哥研究所(Burnham Institute)的三名教授:張曉坤博士、許華曦博士和馮根生博士。聖地亞哥與波士頓、舊金山灣、華盛頓和北卡研究三角園等共同組成美國5大生物產業基地,是全美大學和研究所中獲得美國聯邦科研費用最多的研究機構之一。同時,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教授、常務副院長,國際知名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家洪萬進博士,以及美國病毒、腫瘤製藥公司生物研發部主管鄭立謀博士均是研究院的主要發起創辦人。
研究院作為廈門大學直屬的研究機構,其行政級別等同於學校現有各學院,具有一定行政和財務自主權,並實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
院長 | 許華曦 |
辦公室主任 | 李慧文 |
院學術決策與最高領導機構是院常務委員會。
常務委員會主任 | 許華曦 |
常務委員 | 張曉坤 |
常務委員 | 洪萬進 |
常務委員 | 馮根生 |
常務委員 | 鄭立謀 |
研究院由癌症研究中心、傳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中心、幹細胞及轉基因動物研究中心和天然產物化學研究中心組成。各中心設執行主任1名。
機構名稱 | 中心主任 | 執行主任 |
癌症研究中心 | 張曉坤教授(博導) | 曾錦章教授 |
細胞生物學與傳染性疾病研究中心 | 洪萬進教授(博導) | 王團老教授 |
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 | 馮根生教授(博導) | 呂忠顯教授 |
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中心 | 許華曦教授(博導) | 張雲武教授 |
轉化醫學研究中心 | 鄭立謀教授(博導) | |
天然產物化學研究中心 | 張曉坤教授(代)、姚新生院士(兼職) |
主任 | 馮根生 |
副主任 | 許華曦 |
成員 | 洪萬進、李慶閣、張曉坤、張雲武、鄭立謀 |
癌症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
癌症仍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癌症就全球人口與先進各國來說,均居國民死亡原因之第二位。據日內瓦(GENEVA)世界癌症報告(當今全球綜合性最強的調查),全球每年大約有1,09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症,有670萬患者死亡。在中國,據國家衛生部信息中心的報道,20世紀90年代中國腫瘤發病率已上升為127例/10萬人,近年來每年新增腫瘤患者達160~170萬人,總數估計在450萬人左右,主要癌症類型依次為胃癌(21.76%)、肝癌(17.83%)、肺癌(15.19%)、食管癌(15.02%)、結直腸癌(含肛門腫瘤,4.54%)、白血病(3.53%)、子宮頸癌(1.64%)、鼻咽癌(1.53%)和乳腺癌(1.49%)。由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人口日益老齡化,當今吸煙的流行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增多造成癌症的發病率還在上升,預計到2020年全球癌症發病率將上升50%,發病人數將達到1500萬。
癌症極大威脅人類健康,人們一直在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去征服癌症,抗癌研究是當今生命科學中極富挑戰性且意義重大的領域。腫瘤的發生是個極為複雜的過程,過去有人把它分為啟動和促進兩個階段,致癌物和促癌物分別作用於這兩個階段,於是形成腫瘤。從基因學分析,致癌的過程中,有許多基因發生了突變,不能履行職責,導致癌症。隨著后基因組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基因及其功能的認識逐漸深入,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間在細胞內的信號轉導途徑的差異正在被認識,惡性腫瘤細胞內的信號轉導、細胞周期的調控、細胞凋亡的誘導、血管生成以及細胞與胞外基質的相互作用等各種基本過程正在被逐步闡明,癌症在分子水平上的發病機制研究得越來越清楚。
隨著腫瘤細胞增殖、凋亡等信號傳導通路的闡明,過去那種以統一制式的療法進行的癌症治療,由於產生了許多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包含身體的不適,有些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正在被近來悄然上市的靶向藥物產品所替代,靶向治療方式是以殺死癌細胞為主要目標。靶標抗癌藥物直接針對的是分子靶點,就象擊靶,將能有效克服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具有難以避免的選擇性差、毒副作用強、易產生耐葯等缺點。當前,計算機虛擬篩選、組合化學、高通量篩選加速了靶向治療新葯研究的進程。針對分子靶點研究的抗癌藥物目前主要包括腫瘤細胞表面的靶標(抗原或受體)的單克隆抗體(單抗),細胞信號轉導分子抑製劑、血管新生抑製劑,靶向端粒酶的抑製劑以及針對腫瘤耐葯的逆轉劑等。發現選擇性作用於特定靶點的高效、低毒、特異性強的新型抗癌藥物已成為當今抗腫瘤藥物研究開發的重要方向。靶標藥物的出現,充分證明了以分子為靶點治療腫瘤的巨大潛力,標誌著癌症治療的新時代已經到來。這類藥物改變了傳統化療藥物對所有快速分裂的細胞全面打擊的方式,針對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或基因表達異常進行治療,對正常細胞的影響很小。但由於化學治療的局限是往往導致抗性細胞的出現,具有固有抗性的癌細胞的產生是由這些細胞的遺傳不穩定性所致。這一問題將出現在所有針對癌細胞的治療中,因而擴大可鎖定的細胞通路的數目有可能降低抗藥性和不良反應,並增加可供選擇的多藥物治療方案的數目。
以這種方式治療癌症的方法使市場產生了若干變化,這種創新療法在未來十年將扭轉癌症醫療市場。依Business Communication公司最近研究指出,2001年全球癌症醫藥市場規模為148.7億美元,2005年將達到267億美元之規模,年平均成長率達12.5%。2000年到2005年期間預估治療癌症之新葯,已達134種(包括其創新性藥品、新劑型或舊藥新使用法等發明),這些新葯使全球癌症醫藥銷貨收入大幅增加75%。2000年治療癌症藥品的的總市場值為132億美元,其中既有的藥品佔有90%的比重,此部份之市場將於2005年達182億美元規模,年平均成長率為6.6%。
癌症的治療於1990年末期,因為創新療法的發明,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創新療法包括單克隆抗體療法,再過幾年,這些創新的療法將會與較早的醫療方法例如:細胞毒性療法(Cytotoxic agents)與荷爾蒙療法等結合使用。創新藥品諸如:血管生成抑製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s)、癌症疫苗(Cancer vaccines)、基因治療藥品(Gene therapy)以及新單克隆抗體。加上既有藥物的改良品等,均將促使癌症醫療市場戲劇性的爆增,目前其市場價值估計為15.8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為40.2%,估計到2005年其市場價值將達86億美元。換言之,2005年全球整體癌症醫療市場(即既有藥品市場及創新性治療藥品市場)規模將為2000年市場的兩倍。在中國,短短的五年間,國內腫瘤醫院用藥的市場已經從1999年的32億元,猛增到2005年的78億元,年均增幅20.1%,在2005年抗腫瘤葯尤其顯示出強勁的增勢,銷售金額比2004年同比增長21%,顯示出強大的市場動力。
癌症研究中心的建設將以研究腫瘤細胞信號轉導為基礎,通過對腫瘤細胞信號轉導通路的闡述,發現更多特異性強的分子靶點和途徑,為發展新的腫瘤治療、預防和診斷提供技術支持。
科研隊伍
中心主任:張曉坤教授(博導)
中心執行主任:曾錦章教授
講師:王光輝助理教授
實驗室人員1名
學生:博士生2名、碩士生6名。
細胞與傳染病中心
中心簡介
我國是全世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數上升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不僅上升快,而且傳播範圍廣、途徑多、青壯年多、農民多,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開始進入發病和死亡的高峰期。據專家估計,全國艾滋病實際感染者已超過100萬。如不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將造成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
而乙型肝炎,更一直是我國的一大健康問題,全國人口乙肝病毒抗體陽性率高達60%,乙肝病毒攜帶率約10%,攜帶人數1.3億,佔世界的1/3;每年新發乙肝病例約80萬人,現有乙肝病人1300萬人,每年有30萬人死於肝癌、肝硬化。對於乙型病毒肝炎的治療,雖然有各種治療方法,但目前在市場上僅有為數不多的幾種藥物都有種種缺陷。所以,增加藥物品種以增加治療方案的選擇,特別是研發對耐藥性病毒有效的新葯已成了攻克乙肝難題當務之急的任務。攻克這些傳染性疾病的意義非凡.
所有病毒侵入細胞,進行基因組複製以及病毒粒子的組裝和釋放的過程,都和細胞內各種生理活動機制緊密相關。深入研究細胞內各種生理活動機制,特別是蛋白質跨膜運輸(membrane trafficking)的調節機制,對於了解病毒以及其它病原生物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發生的細胞分子機理具有重要意義。本中心將在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基礎上,逐步開展對病原生物如病毒,細菌等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的病理研究,並尋求新的治療方法。
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入侵與蛋白質跨膜運輸相互作用的細胞及分子機理
蛋白質運輸的分泌路徑(secretory pathway)和內吞路徑(endocytic pathway) 掌控許多細胞生理過程,如神經傳導素和生長因子的分泌,同時調控信號傳導,腫瘤發生以及個體發育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賴於特定的蛋白被運輸到正確的位置。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蛋白質運輸缺陷有關,例如,許多溶酶體貯積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 家族性的高膽固醇病(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 Hermansky - Pudlak 綜合征, Chediak - Higashi 綜合征, Alzheimer和 Parkinson綜合症等。另外,許多病原生物,如絕大數病毒,它們入侵細胞,在細胞內成熟以及致病過程,都要藉助蛋白質運輸路徑中各種組成元件。
蛋白質運輸機制與人類疾病發生的關係是當前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由洪萬進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一直居於國際前沿,在包括Nature,Science等頂級刊物上發表相關高質量論文160多篇。
中心將繼續致力於應用現代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技術,探索蛋白質運輸機制與人類疾病發生的關係,揭示蛋白質運輸調控人類疾病發生的細胞分子機制,從蛋白質運輸過程的調控元件中,探索新型的藥物靶向分子,開發新型的靶向藥物。目前正在開展的研究包括:蛋白質跨膜運輸機制;蛋白質運輸與癌症;蛋白質運輸與病原生物致病機理;新型靶向藥物的篩選等。
研究將著重探討低分子量GTP酶Rab蛋白調控蛋白質跨膜運輸的機制,尤其是Rab 蛋白對細胞內吞作用的調節如何影響病原生物的入侵。Rab蛋白可以結合GTP或GDP,實現活化與鈍化的轉換。GTP結合的Rab蛋白為活化型,它可通過跟下游因子相互作用,調控蛋白質跨膜運輸以及多種細胞活動。Rab34是我們鑒定的一個新Rab蛋白,我們的研究顯示Rab34和 Rab7擁有共同的相互作用因子RILP,有證據顯示:Rab34、Rab7和RILP參與病原生物(如沙門氏菌)介導的吞噬泡的形成。我們將進一步研究Rab7、Rab34和RILP調控傳染性病原生物,特別是細菌和病毒入侵的細胞與分子機制。並將研究領域擴展至其它Rab蛋白以及其它內吞途徑中的蛋白。另外,中心研究Rab7和Rab34對細胞生長、遷移、存活、信號傳導以及腫瘤發育等的影響,並藉助動物模型深入探討Rab蛋白對細胞及動物生理的調控作用。
科研隊伍 中心主任:洪萬進教授(博導)
中心執行主任:王團老教授
實驗室技術人員:雲葉 伍小春
博士生:張明
碩士生:陳理 許曉鷗 王世聰 馬澤旭
本科生:梁銀文 胡菁捷 湯少勇 劉琛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動物細胞蛋白質跨膜運輸機制
2.蛋白質運輸與癌症發生的調控機制
3.蛋白質運輸與病原生物入侵及致病機理
4.新型靶標及靶向藥物的篩選
代謝性病中心
中心簡介
近幾十年來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已成為世界關注的健康問題。糖尿病已成為不發達國家中發病率增加速度最快的慢性病,全球至少5%的死者死因與糖尿病有關,各國用於糖尿病的治療費用佔了全年醫療預算的2.5%至15%。目前中國的糖尿病至少有2380萬。一些發達國家中,肥胖的患病率較高,而在發展中國家,肥胖人數也急劇上升。肥胖導致死亡率的上升,同時也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風險。最近的一項調查還表明,中國的肥胖症患者也在不斷增加,近8年來學齡前兒童的肥胖症發病率猛增,患病者已佔兒童總數的10%,隨著年齡增長,肥胖兒童還有患糖尿病的危險。
因此本研究中心針對這個趨勢,著重探討糖尿病與肥胖症的分子機理及新型藥物的開發。研究中心具有多年的糖尿病與肥胖症分子機理的研究,發現了SHP2、GRB2、GAB1和GAB2等多個關鍵調控基因,在細胞層面和轉基因動物模型上證明了它們對糖尿病與肥胖症的關鍵調控作用。我們中心的進一步研究方向是:1)與臨床相結合,明確這些基因糖尿病與肥胖症的作用;2)將上述基因作為治療的靶基因,篩選可能的臨床治療藥物。我們中心已建立良好的研究技術平台,具有成熟的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轉基因動物疾病模型的實驗技術體系,能為研究疾病的分子機理,驗證新葯的作用療效,揭示成藥的作用機制和途徑等提供技術合作。
科研隊伍
中心主任:馮根生教授(博導)
中心執行主任:呂忠顯教授。
實驗室技術人員一名
學生:碩士生2名
神經及衰老中心
中心簡介
隨著人口老年化及世界人口平均壽命的逐年增加,威脅老年人生活三大疾病之一的老年性痴呆症發病率也迅速上升。老年性痴獃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病(俗稱老年痴呆症, Alzheimer’s Disease or AD) ,中風及心腦血管性痴獃,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症,憂抑症等, 其中AD佔50%-70%。據報道,AD的發病率在65-80歲人群約為10%,80歲以上者可達50%。約有600萬的美國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美國社會每年運用於老年痴呆症(AD)的費用高達1000億美元。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6億,60歲以上高齡的老人中有5%--10%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也就是說我國老年痴呆症患者已可能有1000萬人。AD即將成為醫學和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對AD病因的深入研究以開發出有效的防治藥物,不但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同時也具有廣大的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
中心研究方向:老年痴呆症的細胞與分子病理機制
遺傳學、細胞/分子化學和生物化學的證據強有力地證明,β-澱粉樣蛋白在老年痴呆症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形成與累積是進行老年痴呆症治療研究的重要目標。本實驗室的主要興趣是致力於探討β-澱粉樣蛋白的細胞與分子機制。目前實驗室已經取得的進展和正在進行的課題介紹如下:
1.主要致力於探討兩種負責Aβ產生的分泌酶,即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原理和調節機制。γ-分泌酶是一種多分子複合物,由早老素-1(PS1), PEN-2, APH-1和 nicastrin組成。我們首次證明人PEN-2基因的表達受轉錄因子CREB的調控。我們的發現有利於更好地理解轉錄因子是如何調節細胞內β-及γ-分泌酶活性的,也有利於開發潛在的治療AD的藥物靶。
2. Aβ是由β-類澱粉蛋白前體蛋白水解生成。同時,該水解過程中也產生一種胞內肽,即APP胞內結構域(AICD)。已有證據表明,AICD和NICD一樣作為轉錄因子調節幾種基因的表達。我們發現並鑒定了AICD與幾種蛋白的相互作用。現在,我們正在進行闡明這些蛋白在信號轉導途徑中對APP加工及細胞雕亡的影響。
3. β-分泌酶和 γ-分泌酶的剪切具有選擇性,因此必然有其他的蛋白與它們相互作用,調節它們的功能。我們正在篩選與PS1, nicastrin, PEN-2 和 BACE1相互作用的蛋白。
注: 最近以本實驗室博士生王瑞山為第一作者的有關PEN-2和APH-1基因表達的調控的兩篇論文分別發表於Mol Cell Biol(影響因子7.822)和FASEB J(影響因子7.064)雜誌。以04級碩士生張含為第一作者的有關Presenlin蛋白調控腫瘤抑制因子PTEN水平的論文已被Neurobiology of Aging(影響因子5.506)雜誌接收發表。以06級博士生張弦為第一作者的有關腦缺血及缺血誘導因子HIF-1能結合BACE1啟動子並調控β-分泌酶活性進而影響Aβ的產生的論文發表在J Biol Chem (影響因子6.355)雜誌。最新的研究工作發現與AD密切相關的PS/ -分泌酶切割APP所產生的細胞內片段AICD能與EGFR基因的啟動子結合併且負調控EGFR的表達,由於EGFR的過度表達會引起癌症或造成腫瘤對藥物的抗性,這一結果揭示了AD與癌症發生之間的內在聯繫。這一論文發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影響因子10.231),在國內外引起很大的反響,先後被各大新聞媒體(如Newswise、ScienceDaily、Scienceblog、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新華網、人民網、科學網等網站,光明日報、廈門日報等報刊,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廈門電視台等)採訪報道。
實驗室主要經費來源:
廈門大學211人才引進啟動經費:300萬元
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啟動經費
廈門市鱟特別保護區可行性研究。 2004年 12月- 2005年 12月。經費: 18萬 經費來源:廈門市海洋漁業局
鱟人工育苗,放流技術及保護措施。經費: 18萬 經費來源:廈門市海洋漁業局
早老素(PS1)在囊泡合成及運轉中的調節功能研究。經費:25萬 經費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β-分泌酶和g-分泌酶各組分的選擇性轉錄調控。經費:31萬 經費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科研隊伍
中心主任:許華曦教授(博導)
中心執行主任:張雲武教授、洪水根教授。
學生: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中心所有學生。
轉化醫學中心
中心簡介
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已經從生物學基礎研究轉移到以人類健康研究為重心的生物醫學。生物醫學是基礎理論研究與臨床應用相互依存的學科。生物醫學研究人類疾病的遺傳基礎、致病的分子機理、疾病的防治,實現藥物對病人個體化治療,從而保證人民健康、促進社會發展。長期以來, 由於傳統觀念和學科體系的限制, 生物學研究與醫學研究涇渭分明, 實驗室研究人員與臨床醫務人員之間各自為政,交流不暢, 以致基礎理論研究與臨床應用嚴重脫鉤, 科研方向和研究項目與臨床需要、社會需求嚴重分離。這種狀況不僅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也遠遠不能適應基礎理論研究與臨床應用相互依存的生物醫學的發展。
轉化醫學是現代生物醫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化醫學致力於實驗室研究成果的醫學應用,使實驗室的發現、發明迅速轉化為臨床上急需的診療技術和產品,架起實驗室通往臨床的橋樑,填補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之間的鴻溝。本中心將以服務人類健康為宗旨, 利用我們在藥物研究與開發的經驗和分子診斷研究的雄厚基礎,綜合生物信息學、分子遺傳學、現代醫藥化學等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瞄準臨床、社會需求,努力實現下列目標:
2)研發敏感度高、重複性強、時間性短、使用簡單、成本低的新一代分子診斷技術。結合疾病的標誌分子,實現對常見遺傳病、急性傳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時預防、早期介入、準確用藥, 以及對治療效果的鑒定和預后, 從而實現藥物對病人的個體化治療。
3)利用這一研發平台, 培養出一批既能從事科學研究, 又通曉臨床應用, 並諳熟市場、企業運作的,社會急需的創新、創業、企業管理和製藥法規的複合性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
科研隊伍
中心主任:鄭立謀教授(博導)
兼職教授:蔡宗武教授(生物統計)
實驗室技術人員1名
學生:碩士生4名。
天然產物中心
中心簡介
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取決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的研發。全球醫藥產業的發展實踐證明,天然藥物歷來是創新藥物研究的重要源泉。在中國,從擁有千百年臨床實踐經驗的傳統中醫藥中尋找活性先導化合物,更是結合國情、開展自主創新藥物研究的一條捷徑。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和製藥手段,充分開發我國得天獨厚的豐富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利用新近發展起來的天然產物快速、高效製備技術組建中藥及天然藥物分離餾分資源庫,結合高通量活性篩選體系,尋找具有開發前景和潛在市場價值的活性天然物質,再進行深入、廣泛、系統的研究,可能會成為加快中藥現代化進程、推進自主創新藥物研究的最有效的途徑。傳統中醫藥在千百年臨床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將為針對性地選擇活性篩選體系,減小篩選的盲目性和工作量,提高藥物篩選的效率和成功率提供重要的啟示。而建設一個中草藥快速、高效、有序分離的平台,是解決這一關鍵問題的基本要求。
本中心將結合現代生物技術、醫學理論和藥物研發技術,尋找有效的天然藥物成分,闡明其構效關係,並對其化學結構進行修飾與優化。重點利用我國豐富的中草藥資源,以及廈門得天獨厚的海洋天然藥物資源,研究對重大疾病具有活性的天然產物,構建天然藥物有效組分資源庫,結合其他中心基礎研究的成果,發掘有針對性療效的有效成分,通過葯化研究和臨床試驗,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產品。
負責人:張曉坤教授、博導(代)
該中心已經與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兩院將聯合共建,共同致力於中草藥資源研究與發展。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擁有一支以姚新生院士為首、包括葉文才教授、栗原博教授、李葯蘭教授等長期從事中藥化學及藥理學研究的專家學者的卓越團隊,不僅具有多年藥理研究的經驗,並且在建立中藥及天然藥物分離餾分樣品庫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孜孜探索於中藥標準化、規範化研究。中心與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合作,將在葯化研究上形成強勢互補,共同推動中藥現代化與自主知識產權新葯的研發。
科研隊伍
中心主任:張曉坤教授、博導(代)
副主任:姚新生院士(兼職)
教師:葉文才教授(兼職)
陳海峰副教授
實驗室技術人員2名
碩士生2名
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研究課題
1.糖尿病、肥胖症的天然小分子藥物篩選和研製
Shp2是一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關鍵調控基因,體外試驗以及shp2基因缺失或突變的動物模型試驗都證明shp2活性影響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發病及癥狀的發展。中草藥對糖尿病的治療已有悠久歷史,但由於具體藥物成分不明,不被外界認可,也影響藥物的療效。最近,天然產物中心以及其他單位,將中草藥等物質的天然小分子分離提純,彙集成庫。我們已具有純熟的shp2活性分析系統,因此將利用這個系統,從天然小分子庫中篩選可能的shp2活性的抑製劑或促進劑,應用細胞試驗、shp2的轉基因動物、糖尿病或肥胖症的動物模型逐步檢驗這些小分子的作用,以進一步研究開發成藥。
2. 乳腺癌細胞擴散的基因調控的研究及其關鍵基因的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