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菜
粵菜中的廣府菜系
順德菜屬粵菜中的廣府菜系,亦是廣府粵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順德菜以豐富多樣的製作物料著稱,以博取眾長的烹飪技藝見長,以清、鮮、爽、嫩、滑為特色。
順德美食之風,萌芽於秦漢,孕育於唐宋,成型於明代,興盛於清中,鼎盛於民初,輝煌於當下,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改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也同時是中國廚師之鄉。2014年1月,由中國烹飪協會、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組建的中國烹飪學院正式落戶順德。
在中國,自古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別稱)”的民間諺語,以讚揚南粵飲食文化之豐富、深厚。2014年12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廣東順德“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順德成為中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這是全世界第六個獲此殊榮的城市。順德菜同時也被由創作《舌尖上的中國》的主力團隊擔綱製作成為《尋味順德》節目來介紹順德菜。
順德菜主要由大良、勒流、容桂、倫教、陳村、樂從、北滘、龍江、杏壇、均安十個鎮街特色美食組成。代表作:炒牛奶,大良雙皮奶,姜撞奶、金榜牛乳、大良蹦砂、倫教糕、陳村粉和雞仔餅等
順德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大批中原人越過南嶺,來到廣東,來到順德。中原飲食文化同當地豐富農漁物產的結合,成為粵菜文化和順德飲食文化的起源;發達的經濟,大大促進了順德飲食文化的發展,催生了大良炒牛奶、雙皮奶、九江煎堆、大良崩砂等一大批傳統名點與菜式。尤其是順德順德地區地處珠三角水網平原,造就了桑基魚塘的生產模式,盛產淡水塘魚、禽畜和蔬果,蠶絲業,蔗糖業的發達使當地人民生活殷實富足,勞動人民在農閑之時,比較注重飲食烹調並互相揣摩,美食之風十分盛行,廚藝水平不斷提高。很多達官貴人均到順德(順德)聘請掌廚的名家巧手,順德就成為粵菜的主要發源地。
至20世紀的20—40年代,順德飲食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湧現出眾多的名樓名店,如得心齋、三品樓、英聚、天海等。有不少順德名廚還將酒樓開到了廣州和香港等地。其中較著名的有廣州的大同酒家、七妙齋、陶陶居,香港的敦煌酒樓等。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順德的美食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弘揚與發展。順德飲食行業不斷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廣泛借鑒西方美食之所長,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創新餐飲原料、創新製作方法,創造出清香雞、中華鱘龍宴、水魚燉翅、清蒸蘇眉頭腩、金榜牛奶炒龍蝦球、金絲芋茸酥、蜂巢角等一大批新菜式、新美點。各類酒樓食肆更是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其中,順峰山莊、勒流東海海鮮酒家、順德龍的酒樓、鳳城酒店被授予中國餐飲最高政府獎——“中華餐飲名店”。
順德自古以來已是富庶之地,民眾喜用本地物產精心烹調,互相品評,整體廚藝頗高。延至本世紀初,往廣州、港澳及東南亞一帶做廚師的順德人日漸增多,順德菜便日漸馳名於外,並漸成「食在廣州,廚出鳳城」之說,充分顯示順德人的烹調技術在粵菜菜系中獨到的優勢。
首先鳥獸蟲魚均可為菜式原料,且即宰即烹,而新鮮的精粗果蔬亦可入饌,佐料則借鑒各大菜系;其次,菜式講究合時,夏秋菜式以消暑祛熱為主,冬春菜試則以營養滋補為主;在製作上,南北菜、中西菜技法並用,講究運用火候;口味以生、脆、鮮、淡為主,五滋六味俱佳。順德市先後舉辦了兩屆"美食節",並評出十大金牌菜式、五個金牌點心。
炒水蛇
烘禾蟲
在順德傳統名菜中佔有重要席位,據記載:“禾蟲能補脾胃,生血利濕,可治水腫,有強心之效”。一般的製法是將新鮮禾蟲用清水漂洗乾淨,隔清水份,用瓦缽裝置,放入適量的油鹽、陳皮等,攪拌成膠狀,隔水蒸熟,再加瓦蓋,上下用炭火烘乾,原缽上席。
燜大鱔
順德出產的大鱔身有回形暗紋,故又稱紋鱔。鱔的肉質細嫩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肉食人蔘的美稱。文、蒸、烘炒等製法均味美可口。一般製法是把鱔切成4-6 厘米一段段,用大蒜頭、叉燒肉等佐料文煮,味美濃郁香滑。至於酒樓製法款式更多,有所謂“豉汁盤龍鱔”、“碧綠串燒鱔”等等。
順德雙皮奶
均安煎魚餅
甘香爽滑,魚肉有彈性,以蜆蚧醬佐食更顯鮮味。這一款傳統美食,在順德均安鎮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曾獲“中華名小吃”的稱號。
大良炒牛奶
此菜有七十多年歷史,風行港、澳及南華各地,是中國烹飪技術中“軟炒法”的典型菜例。特點是光亮潔白,鮮嫩軟滑,奶味濃郁。配料有雞肝、雞蛋、蟹肉、蝦仁、欖仁、火腿等。一九七六年前後,又推出炒牛奶的姐妹菜式――炸牛奶,外皮酥脆甘香,內裹松化軟滑,奶香宜人。有補氣養血,生津潤腸等功效;可用於輔助治療習慣性秘、氣血不足、病後體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諸症。
此菜製作簡易而食味甚佳,省內許多大酒店都把它列入菜譜。特點是色澤金黃,食味甘香,鮮美爽口。配料有雞蛋、炸欖仁等。
別稱:“大良肉卷”,是粵菜中知名度較高的菜式之一。以肥肉片製成,特點是甘脆酥化,焦香味美,肥而不膩,宜酒宜茶。
六味繪長魚:
順德草魚腸
許多人嫌不食,但順德人巧加烹調,創造了煎、炸等多種製法,使之變成肥腴可口而全無腥味的美食。這是一種傳統的食法,特點是甘香嫩滑,美味可口。
鮮香甘味,清甜肉滑。
炒水蛇片
是勒流(一說龍江)的一款傳統名菜,特點是食味鮮美,清爽適口。
均安煎魚餅
是均安鎮的一款傳統美食,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特點是色澤鮮明,爽滑甘美。
金榜牛乳
始於明代,原產大良金榜村。為雪白圓狀薄片,味略咸而甘甜可口,正氣補身,有墜火功效,可佐粥下飯。現除大良鎮內的數十家店鋪製作經營外,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僑製作商戶,亦以“金榜牛乳”標名以廣招徠。
為麵粉拌和豬油、南乳、白糖等配料而成的食品,形似金黃色蝴蝶,順德俗稱蝴蝶為“嘣砂”,故名。始創於清乾隆年間縣城東門外的“成記”老鋪,初為脆硬薄片;後來“李禧記”改進,風味甘香酥化,咸甜適度,品種有蚝油、蝦蓉、欖仁、南乳等。現時製作的多為南乳嘣砂。
始制於清代大良“馮不記”老鋪。選用鮮活鯪魚起肉刮青燜爛,與上等麵粉搓均碾薄作皮,瘦豬肉鬆、鮮蝦仁、韭黃、鮮筍、白芝麻(炒香)等拌均作餡,包成小巧玲瓏的餃子狀。魚皮餃可干蒸,可煎,放入上湯煮之味道更鮮美。
清炒桂花鱸
清炒桂花鱸
蒸鯪魚乾拼臘鴨
蒸鯪魚乾拼臘鴨
生炒禾蟲
生炒禾蟲
在民間,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鳳城是順德大良之別稱)的美譽。順德廚師數量多、精英多、大師多。據不完全統計,順德市登記在冊的廚點師就有800多人(末含散落在社會上和市外工作的順德籍廚、點師),其中一些是特級以上廚、點師。近一個世紀以來,順德湧現了眾多的著名廚師:
譚傑南:上世紀20—30年代,他在廣州開設的陶陶居、七妙齋和大同酒家至今仍享有盛名;
羅坤、潘同:50—60年代。
羅福南、譚永強、李燦華、龍仲滔、歐陽葉偉、陳德和、馮永波、連庚明、何錦標等9位廚師:90年代以後,先後被授予中國廚師最高政府獎——“中國烹飪名師”。其中,羅福南被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聘請為“中餐烹飪技術比賽”國際評委。
此外,在“中國烹飪名師”中,廣州泮溪酒家的林壤明、廣州南方大廈的何世晃、大同酒家的徐麗卿都是順德籍人。順德籍廚師還有兩人當選為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他們是順峰飲食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銳鈞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烹飪大師林壤明。
順德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