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地區
青海省民和縣下轄區域
民和縣三川地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南部黃河沿岸,因其境內有三塊人為劃分的平川而得名,三川即上川、中川和下川的統稱。當地及其附近的人們稱之為“川”、“川道”。“川道”借用漢語,是指黃土高原上山與山之間地勢相對比較平坦、低洼的地方,即平川。
按傳統意義(狹義),三川是上川、中川和下川的統稱。古時候當地人們根據自然村之間是否連片、相鄰程度等因素將自己所處的這片小型平原人為的劃分為上川、中川和下川三塊平地,上川包括官亭、鮑家、喇家等,指現在的官亭鎮周邊川區;中川包括辛家、王家、楊家、馬家、文家、祁家、宋家、鄂家、朱家、胡李家等,指中川鄉(合併前)川區;下川包括甘家、桑布日阿等,指峽口鄉(現已撤銷)川區。2001年民和縣政府將中川鄉和峽口鄉合併為中川鄉。
按現代意義(廣義),三川泛指現在的官亭鎮和中川鄉兩個鄉鎮的平川區域。這是自中川鄉和峽口鄉合併以後有些人新提出來的一種說法。
三川屬於五大堡,但不是全部。
三川境內河流溪水眾多,主要有趙木川河、鮑家河、喇家河、桑布日阿河、朱家河等季節性河流,還有黃河,主要有六條河。
三川地區,東同甘肅省永靖縣毗鄰,南與甘肅省積石山縣隔河相望,西與循化縣和化隆縣接壤。區內最低海拔1600米,這裡氣候溫和,環境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青海省有名的瓜果之鄉,素有青海高原小江南之稱。三川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喇家遺址、臨津古渡、丹陽古城等歷史古迹遠近聞名;峽口桃花、三川杏雨、山城落日、黃河風光、丹霞地貌、官亭紅山、瑪尼山、寺溝峽等自然景觀應接不暇;萬宗寶佛寺、光華寺、鏵尖寺、卧佛寺、官亭古鎮、禹王峽等人文景觀絢麗多彩;土族納頓、土族道啦、土族刺繡、土族飲食、三川土族婚禮、三川社火、財寶神、來寶等土族文化源遠流長。
三川屬川 | 地理位置 | 下轄自然村 |
上川 | 鮑家河至崗溝川區 | 官亭、鮑家、喇家 |
中川 | 崗溝至泵站川區 | 辛家、王家、楊家、馬家、文家、祁家、宋家、鄂家、朱家、胡李家 |
下川 | 泵站至峽口川區 | 甘家、桑布日阿 |
官亭鎮
官亭鎮[GuanTingZhen]青海省海東地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鎮。位於縣境南部,黃河北岸,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90公里。人口1.5萬,以土族為主,佔總人口的89.1%。面積67.1平方公里。轄東村、中村、西村、喇家、鮑家、趙木川、先鋒、吾石、別洛、河沿、光輝、前進、寨子13個村委會。
中川鄉
中川鄉[ZhongChuanXiang]青海省海東地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鄉。位於縣境南端,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87公里。人口1.7萬,以土族為主,佔總人口的74%。轄朱家嶺、虎狼城、河東、河西、紅崖、光明、前進、清一、清二、向陽、農場、金田、草灘、美一、美二、峽口、盤格、團結、民主、八大山、魏家山21個行政村。
三川地區最低海拔1600多米,最高海拔2200多米。總面積466平方公里,地貌屬第三紀紅土斷崖發育的丹霞地貌,地層屬白堊系。黃河從三川身旁流過,留下了這片富庶肥沃的土地,這就是四萬土族兒女繁衍生息的三川大地。這裡四季分明,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8.6℃,無霜期200天左右,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500—2600小時,太陽輻射為年每平方厘米130—135千卡,土壤主要以灰鈣土為主。這裡氣候溫暖、環境宜人、風光優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有名的瓜果之鄉,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稱。據古籍《秦邊記略》記載:三川在明嘉靖時“水溉田疇”、“棗梨成林、膏腴向望、其地水草大善”。清代詩人吳栻曾作《三川杏雨》詩來讚美三川:曾將爛漫照三川,活色生香誰與憐。柳外青簾堪問酒,水旁紅雨白成泉。千家門巷皆鋪錦,十里園林盡罩煙。豈是中州文杏好,移來還待探懷賢。
1、三川的由來
三川是地理概念,自古以來一直都存在。
三川是自然單位,是人們長期以來根據自然村相鄰程度等因素而劃分的區域。古時候當地人們根據自然村相鄰程度等因素將自己所處的這片小型平原人為的劃分為上川、中川和下川三塊平地。現在指上川、趙木川和中川鄉這三塊平地。後來,人們將上川、中川、下川統稱為“三川”,三川之名從此產生。
2、五大堡的由來
五大堡是歷史概念,只是在歷史中的某段時期存在。
五大堡是行政單位,是後來政府為了便於管理將三川及其周邊地區而劃分為五堡,除了三川還包括周邊的一些地區。清雍正年間,清政府為了便於管理,在三川及其周邊地區設五大堡。
3、三川與五大堡是包含關係
三川與五大堡雖然相似,但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三川是現在的官亭鎮和中川鄉的平川區域,而五大堡除了官亭鎮和中川鄉外,還包括前河、杏兒、甘溝等鄉鎮的部分地區。三川包含在五大堡裡面,三川是五大堡主要的一部分。以三川人熟知的例子來說明,五大堡三川與清二村王家的道理是一樣的。可以說清二村王家,但是清二村不等於王家,因為清二村除了王家,還包括聶家、候家等。歷史中只有而“五大堡三川”之說,卻從來沒有“三川五大堡”之說,原因就是如此。
五大堡和三川是包含關係,而不是相等關係。
趙木川位於三川西側7公里,中間有群山阻隔,兩地有條沿黃河小道聯通。隨著近年交通的便利,兩地人們互相往來日益密切,有人開始對三川這一地理概念變得含糊不清。由於上川、中川和下川是連在一起、各川的村莊連成一片,所以統稱為三川。而趙木川地區既沒有與上川相連也沒有村莊與其它川村莊連片,故趙木川不在三川範圍之內。當地人們將上川、中川和下川都俗稱川道,而稱趙木川還是趙木川,二者分屬兩片不同的區域。
三川屬於上川、中川和下川的合稱。關於地區的合稱,需要明白:只有連在一起而且名字相似的不同地區才可以合稱。因為地區的單位是“片”、“塊”,它是一個整體,不可能是分開的。按照中國人的習慣,為了方便喜歡將名字相似的事物合稱。湖南和湖北合稱為“兩湖”,湖南和湖北不僅相連而且名字相似,它們的名字都是“湖”字加上一個方向詞,所以它們能合稱。同理廣西和廣東合稱為“兩廣”。但是不能將江蘇和浙江合稱為“兩江”,因為它們名字不相似。不能將山西和山東合稱為“兩山”,因為它們沒有相連。三川與趙木川的關係就是這樣。
三川地區是五大堡的主要組成部分,三川在漢代隸屬於金城郡,屬允吾縣管轄。三國時期屬魏國轄地,並從允吾縣析置白土縣《官亭、中川一帶》仍隸於金城郡。西晉遷金城郡至榆中,廢允吾縣,留白土縣;東晉仍留白土縣。北魏廢白土縣,三川歸枹罕郡管轄。此後至元代三川地區仍屬枹罕郡,河州衛管轄。元朝始祖成吉思汗西征,派大將格日利特徵服三川,后五大堡地區歸西寧州管轄。明代則屬河州衛管理。
清雍正年間,改碾伯千戶為碾伯縣,三川地區歸碾伯縣管轄,由三川世襲土司管理外,在三川及其周邊的前河、甘溝等地區設五大堡,即首堡(官亭)、丹陽部(中川)、趙木川堡(包括杏兒)、撒馬堡(美一、美二、峽口)、趙化山城堡(今峽口一部、前河一部、甘溝一部),五大堡之名從此產生。
民國19年(1930年)從樂都縣和循化縣析置民和縣、五大堡屬民和縣轄地,設第四區轄官亭、中川、杏兒、大馬家、鎮邊、卧田、丹陽等二十鄉。民國29年(1940年)官亭改鎮建置,仍保留興文鄉、丹陽鄉、靜和鄉等。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大堡地區設第五區轄一鎮三鄉,即官亭鎮、興文鄉、丹陽鄉、靜和鄉。1950年9月,人民政府成立,五大堡地區仍設第五區轄九鄉一街,即官亭街政府、第一鄉(官亭)、第二鄉(辛家)、第三鄉(美田)、第四鄉(田家)、第五鄉(白家寺)、第六鄉(樹灘村)、第七鄉(上陽窪)、第八鄉(積石)、第九鄉(撒哇麻)。1953年官亭街政府併入第一鄉。1954年,取消各鄉序數稱謂,一律冠以名稱,仍設第五區,下七鄉,即官亭、中川、美田、杏兒、民主、積石、靜寧鄉。1955年,美田鄉劃為美田、牛岱兩鄉。
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鄉、中川土族鄉、杏兒藏族鄉。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五大堡成立前河、甘溝(稱聯合公社)、黃河人民公社(官亭、中川、杏兒)。1966年,中川、杏兒從官亭公社析分為中川、杏兒公社。1981年,從中川鄉分出峽口人民公社。
2001年,中川鄉和峽口鄉合併為中川鄉。
人們一直認為水稻只能種在南方,不能種在北方。尤其是像青海這種高原地區,想要種植水稻更是異想天開。可土族人民就是在青海種出了水稻,而且還試種成功了。他們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觀念,書寫了高原種植農作物的神話。
民和縣中川鄉的草灘村,是青海最早種植水稻的地方。
其實,草灘村人想在鹽鹼地里種水稻,並非突發奇想。草灘村所在的官亭盆地,平均海拔不到1700米,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潤,無霜期相對比較長,理論上說,符合了水稻成活的最基本的條件。
水是水稻種植的關鍵,那時,民和縣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據《民和縣誌》記載,1964年,民和縣決定修建一條動力渠,以緩解官亭盆地的農田灌溉問題。
村民們認為,一旦動力渠修通了,在草灘村種植水稻,便不是什麼難事。沒想到,從1964年到1967年,動力渠整整修了四年,當黃河水從大河家引流到草灘村時,水的價值並沒有立刻在農業生產中得到體現,因為動力渠兩側還要修建許多支渠,動力渠里的水總是斷斷續續的,可是急於改變家鄉落後面貌的草灘人,再也不願等下去了。
歷史上民和縣最主要的農作物是小麥、大麥和玉米,水稻對於那個年代的草灘村村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物種。為了試種成功,1969年,中川鄉政府的領導們,還特意到浙江考察了一番。鄉幹部回來后,草灘村終於開始試種水稻了。
其實,草灘村人播種水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村裡的壯勞力將稻種撒在鹽鹼地里,再將地犁一遍,然後放水灌溉,整個工序和種植小麥大同小異。從那一天起,草灘村人的心中便有了一份新的期盼。
在動力渠沒有修好的年月,草灘村村民們的生活灌溉用水,全靠南山根溝壑中的一眼泉水。泉水不大,卻被老百姓冠以“龍泉”的稱謂,可想而知,這眼泉水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村民們連夜將龍泉的水,引到了水稻田。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碧綠的水稻終於結了穗。水稻種植試驗成功了。
當收割的時刻終於到來時,草灘村再次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之中。為了讓收割水稻的過程,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儀式,中川鄉的幹部們,特意買來了兩台脫粒機,在地頭將村民們收割下的水稻脫粒加工。
因為草灘村人缺乏水稻種植的經驗,那年草灘村的水稻產量不到100斤,可是鄉親們的喜悅,並沒有因此而減弱。
又一個播種的季節來臨了,執拗的草灘村人種植水稻的夢想並沒有破滅,可是殘酷的事實卻將他們的夢想打得七零八落。那天夏天,一場始料不及的災難降臨在了草灘村。
不知道什麼原因,從春上,水稻田裡就開始長草。瘋狂的雜草在水稻田裡肆虐蔓延,這是一種從沒見過的雜草,就連縣裡的技術員也拿它沒辦法。更要命的是,經過一年的改良,鹽鹼地的鹽鹼程度非但沒有降低,反而藉助水勢蔓延到了周圍好的地塊。
試種水稻的歷史寫進了《民和縣誌》,也寫進了草灘村人民的記憶。
這裡介紹三川本地和周邊十公里以內的主要景區。
1、萬宗寶佛寺
“萬宗寶佛”寓意萬物之本質在於佛法,體現了土族人民對佛法的虔誠。
相傳由西藏高僧夏日巴仁欽堅贊創建於清代,原址在朱家河岸上,後來由第四世摩蘭喇嘛丹增扎巴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906年)將萬宗寶佛寺從原址搬遷至現址重建,形成規模,成為中川具有影響力的藏傳佛教格魯巴寺院。寺院香火主有朱家、吳張家、二方、四方、白家、商堂、光方、王石溝土族群眾1000多戶5000餘人。
2、光華寺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光華寺
光華之名,寓意昭示佛教之鼎盛光大,以告誡後世僧人不忘弘揚佛法的使命。
光華寺位於民和縣中川鄉草灘行政村祁家村與美一行政村文家交界地帶,中川至峽口公路北側,由、大經堂、山門及僧舍等構成,彌勒殿位於最高處,其下為大經堂,經堂下面兩側為僧舍,彌勒殿、大經堂、山門位於中軸線上,基本為坐北朝南朝向。
相傳由卻藏活佛建於清初,光緒二十六年(1900)進行過維修,系今中川鄉境內中型土族寺院,下轄有王家寺。直接信眾主要有楊、祁、文、宋、鄂、甘、馬、汪等八戶,遍布中川鄉金田行政村上馬家、下馬家、楊家,草灘行政村祁家、何家、田家,美一行政村鄂家、文家、宋家、吉家,美二村甘家等。間接信眾有清一村辛家,清二村王家、候家等。現在,由於遷移而新形成的農場村、向陽村的人亦向光華寺進香。
3、鏵尖寺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鏵尖寺
相傳建於清代,光緒二十一年(1895)毀於兵燹,本世紀三十年代重建。主要香火庄為峽口、八大山等村,共有土族約80戶。該寺於1958年拆毀,1983年批准開放。
鏵尖一詞指岸邊的泥石向水裡突出的部分。向自然水體突出的地形,常似犁之鏵,故稱鏵尖。
4、卧佛寺
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卧佛寺
寺院初建於清代,由塘仁寺(全稱塘仁寺具喜講修洲)寺主塘仁嘉瓦喇嘛(也稱涼州活佛)創建,為塘仁寺屬寺,后呈獻安嘉活佛親任寺主主持管理,採用拉薩色拉寺傑扎倉教程,有完整的教程體系和儀軌傳承,是一座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格魯巴寺院。原址在今卧佛寺右側300米處,與卧佛殿一河之隔,於50年代移至現址重建,將寺院主體與卧佛大殿進行完美結合,上下呼應,氣勢恢宏,獨具特色。相傳卧佛殿曾在清朝末期被毀,只殘留原石鑿卧佛洞和一些佛身遺跡,後來得以重建。香火主有桑布拉的塊塔、蔣麻家、謝家,團結村等400多戶2000餘人。
5、崖爾寺
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崖爾寺
現存崖爾寺分兩部分,分列銀洞溝兩側,相距約1公里,東側主要為僧侶居住區,五十年代共有僧房535間,西側為殿堂建築群,依山崖陡壁而建,故稱“崖爾寺”。殿堂自下而上共分6層,以曲徑石階相連,進入山門的最低層是稱為“西角哇”的客房,共11間;第二層茶房,背靠陡峭石崖,高數十丈,一流瀑布順山瀉下,信教群眾視若祛病之“聖水”,爭相吸飲;第三層大經堂,是全寺主體建築;第四層是稱作“宗瓊”的活佛居室;第五層是供奉寺主塑像的殿堂;第六層是吉祥天女殿。六層殿堂前建有長廊。站在崖爾寺憑欄俯視,蜿蜒黃河及兩岸村舍等山川風光盡收眼底。
6、趙木川寺
趙木川寺、也稱趙金寺,全稱“趙木川具喜正法洲”,座落在青海省民和縣南偏西98公里處、今官亭鎮西南約15公里處的河沿村與趙木川村中間的深山裡,藏語稱堅普日朝(靜房),距離三川6公里。寺院依山而建,前面是孟達千山,巍然屹立,從山下望去,有滔滔不絕的黃河奔流不息,所有景色,全部一覽無餘,盡收眼底;背附高山峻岭,氣勢雄偉,周圍草木繁多,森林茂密,正中有龍眼清泉,清徹透明,獨具特色。
主要建築有經堂和後山崖佛殿,經堂內供奉釋迦千佛、宗喀巴師徒三尊、十相成道壁畫、密相馬王、本尊吉祥天母等佛像;有稀世珍寶著稱的右旋海螺等極其珍貴的法器和供具;經堂的佛櫥內供奉有大小不等的塑像,兩側置經架存放《甘珠爾》(意為佛說部)等經論法寶。後山崖佛殿內供奉三世佛(燃燈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十一面觀音、八大隨佛子(文殊、金剛手、觀世音、地藏、除蓋障、虛空藏、彌勒和普賢)、兩尊忿怒神像、文武百尊、十六尊者、五大怙主(怖畏金剛、瑪哈嘎拉、具誓法王、吉祥天母、多聞天子)等,大殿內設若干小殿,別具一格。1956年,在廣大僧俗信眾集資下經堂後山上坡的拉章舊址處修建一座禪院式活佛居室,並為此打好基樁備齊所需木料準備建造之時,不幸於1958年宗教改革而被擱置,遺跡尚存。
7、山城廟
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山城
古時候某個時期,居住在三川的土族先民們經常受到土匪的襲擊。有一次,土匪來了很多人,他們大量殘殺先民,將先民們從三川的西邊一直逼退到東邊。在一個喇嘛的帶領下,寡不敵眾的先民們逃上了山城。山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先民們守在上山小道之上的山崖,採用滾石等方式阻擊敵人,敵人始終沒有打上來。後來敵人沒有辦法,將山城團團圍住,企圖將先民們困死在山上。過了幾天以後,由於山上的先民們沒有水喝,昏倒了一大片。
敵人們觀察到山上沒有了動靜,想要上山打探一下。很多敵人放鬆了戒備,甚至是連兵器都沒帶在身上,敵人頭領大搖大擺的走在最前頭。走到半山腰時,埋伏在那裡的喇嘛和先民們開始反擊,喇嘛衝上去一刀砍下了敵人頭領的首級,並懸於樹枝之上,嚇得敵人退回去了。可是喇嘛中了幾刀,血不停的往外流。其他人將喇嘛背回到了山頂。喇嘛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於是他命人拿來一個盆子。拿出小刀割開自己手腕,讓血滴到盆子里。他挑選了幾十名健壯的成年男子,經過苦苦勸導,才說服眾人喝血充饑以保衛山城。血滴了半盆,喇嘛圓寂了。
幾十名健壯的先民守在山城路口,與敵人拚命抵抗。有些人受了重傷自知無法救治時,學習喇嘛的做法,讓更多的人有力氣去抵抗。此時是初春時節,但是這天下起了大雪,給先民們送來了希望。先民們吃雪緩過來了,而很多敵人由於出來時沒帶厚衣服,被凍得瑟瑟發抖。先民們抓住這個機會,終於打退了敵人。
有人說帶領先民們打敗敵人的喇嘛,人稱“桑不日啊喇嘛”,為了紀念這位英雄,那座山取名“桑不吾啦”(后演變成素不吾啦),將附近的村莊取名“桑不日啊”。桑不日啊喇嘛圓寂以後,人們將桑不吾啦視作桑不日啊喇嘛的化身,並創作出土族歌曲《素不吾啦》傳唱。據說,桑不日啊喇嘛平時救苦救難,幫助過很多人,他還將自己的桑(松柏枝,用於祭神時燃燒放煙)送給平民百姓。當人們的桑用完的時候,他都會如期而至,再送來新的桑,因此人們稱他為“桑不日啊喇嘛”。因為“不日啊”在土語中有“完、用完”之意,“桑不日啊”就是“桑用完”的含義。
從此三川的土族人民相信山城是神山。後來,山上修了一座廟,當地人稱“山城廟”。
8、二郎廟
二郎廟現位於中川朱家,供奉三川地區的總神二郎神。二郎神是土族地區供奉的神靈。曾修有二郎神廟,牌位‘清源妙道護崇密真君川蜀大地威靈顯化天尊’。據傳,甘肅河洲一帶的腳戶進四川跑買賣,為了逢凶化吉,崇信二郎神,從四川偷來二郎神牌位,修廟供奉。1928年,西北發生戰亂,二郎神廟遭火焚。朱家八戶民眾將二郎神牌位從河洲遷來,用柏木雕像,供在村廟。至今,當地人仍稱二郎神為‘河洲底底’(底底:本是土語對爺爺的稱呼,此處為神)。從土族傳統的節日‘納頓’開始之日起,二郎神被請至三川各村廟,供奉香火,直到農曆九月十五日最後一個朱家‘納頓’結束。期間信眾請求二郎神護佑人畜興旺。
1、喇家遺址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喇家遺址
遺址內分佈著廟底溝時期、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種類型的史前時期與青銅時代的古文化遺址。遺址中心區外圍有一條壕溝,溝寬10米、深3~4米,溝環繞成長方形,長600米、寬200米,其內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己發掘3座,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圓形灶坑,房內有2~14人,還出土了陶、石、玉器成品及半成品、玉料等。
喇家遺址是史前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2年我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臨津古渡
“臨津”一名最早見於《水經·河水注》:“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經臨津城西,而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經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為緣河津渡之處”。這裡古代叫臨津,即臨近(黃河)渡口的意思。由於渡口位置重要,後來在渡口所在的黃河兩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晉永寧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涼張軌置臨津縣,建臨津城。
臨津自古就是“緣河津渡之處”。早在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這裡設置了今縣境第一個縣級建置河關縣。這裡自秦漢以來就是今甘肅和青海間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隘。到了隋代,因臨津地處與吐谷渾的前沿地區,遂建臨津關。
3、丹陽古城
丹陽古城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清泉村北,古城坐落在寺溝峽盆地北部中心,黃河北岸第三台地前沿處。古城東西長365米、南北寬250米,平面呈長方形,夯土築,基寬7米、高8米,南北開門,皆有瓮城,城牆有馬面。牆外有寬10米、深2米的護城壕溝。城內已成農田,但沿能看出有一條南北向中軸大道。城內馮部散布有大量的磚、瓦碎塊及齊家文化時期的陶片,調查時採集有宋“崇寧通寶”、獸面瓦當等遺物。所見遺物除齊家文化時期外,皆為宋元時期遺物。據《宋史·地理志三》疑為宋時的來賓城。此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官亭古鎮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官亭鎮
民和建縣前屬碾伯縣轄官亭堡,建縣後設官亭鄉,1949年後設官亭鎮,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鄉,1958年與中川鄉、杏兒鄉合併成立黃河公社,1962年分設官亭公社,1984年改官亭鎮。1996年,面積67.1平方千米,人口1.5萬,土族佔總人口的89.1%,轄東村、中村、西村、喇家、鮑家、趙木川、先鋒、吾石、別洛、河沿、光輝、前進、寨子13個行政村。
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瑪尼山
2、寺溝峽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寺溝峽
寺溝峽谷勢險峻雄奇,水上險象環生,民和縣是黃河流經青海的最後一個縣,寺溝峽是黃河流經青海的最後一道峽口,告別寺溝峽,黃河水便一路蜿蜒前行,浩浩蕩蕩向東流去。這裡有黃河水的吟唱,這裡有懸崖峭壁的險峻,這裡還有禹王治水的千古傳奇。禹王座椅、禹王擂鼓台、禹王盛水缸、禹王足印、禹王祭祀台、禹王洞,還有禹王祭祀台上見證風雨滄桑、有待考古學界解開的古岩畫,給寺溝峽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也造就了寺溝峽美麗如畫的峽谷風景。
3、寨子島
黃河流至民和縣官亭鎮,可以說是在青海的最後一站。綿延黃河在出青海時,也不忘在這最後一站給青海留下一隅島嶼,讓人感受河與陸完美結合后的自然景觀。
寨子村位於黃河岸邊,緊鄰官亭黃河渡口,距官亭鎮向西1.6公里。寨子村之所以這麼有名,要完全歸功於其境內的這座自然形成的寨子島。寨子島佔地80畝,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島上有沒得風景,被人們稱作為“黃河上游第一島”。它就像是一顆翠綠的明珠鑲嵌在黃河之中,黃河環繞四周,更突顯了島嶼的獨特性。夏季島上綠樹聳翠,林木斜立,如一枚碧螺放置玉盤之中。島上天然的草坪如柔軟的綠茵毯,微風吹過,綠葉搖曳,鳥語花香,看著四周優美的景色,聽著蝶蜂與花朵之間的嘻笑,讓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4、黃河風情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黃河風光
很短,但是呈現出了很多不同的姿態,它時而綠、時而黃,時而窄、時而寬,時而急、時而緩,不時讓人看到它的千姿百態。它切斷了積石山,留下了三川這片小平原,造就了三川的風光。站在黃河岸邊,望著對面的積石山,不禁讓人感嘆這裡風景如畫。
5、三川杏雨
三川是青海省有名的瓜果之鄉,果樹的種類、數量非常之多。到了春天,三川地區的桃花、梨花、杏花等競相開放。這時候的三川,如果再下點小雨,就充滿詩情畫意了。濛濛細雨中,踏著柔軟的泥土,漫步在田野間,望著滿眼的杏花,如同走進了世外桃源一般。到處杏花爭艷,花開爛漫,風吹時,落紅如雨,落花如紅雨白泉,隨風翻卷,流動如泉,千家門巷,一片錦繡,平川園林,煙雲籠罩,美景如畫,景色極其美麗可愛。清代詩人吳栻曾作《三川杏雨》詩來讚美三川:“曾將爛漫照三川,活色生香誰與憐。柳外青簾堪問酒,水旁紅雨白成泉。千家門巷皆鋪錦,十里園林盡罩煙。豈是中州文杏好,移來還待探懷賢”。
6、峽口桃花
到了春分,峽口的桃花,千樹萬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盛開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著富饒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團團雲霞,映著充滿生機的大地。
7、獨駝望河
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
一路風光秀麗,南有動力渠、黃河,北有群山、田地,在這裡可以讓人們充分領略到“山清水秀”的畫面,途徑的遊客無不讚歎這裡的山水。不過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路旁有一處形狀奇特的丹霞地貌,位於大河家橋北岸的山崖之上,詳細位置距橋偏東30米左右。它的形狀酷似一隻駱駝,站在懸崖邊緣眺望黃河,故有人稱之為“獨駝望河”。
8、官亭紅山
青海民和三川地區官亭紅山丹霞地貌
稱其為“官亭紅山”。官亭紅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岩體表面丹紅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為主要地貌特徵。山體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獸,形態各異。各種造型栩栩如生,形態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
9、中川濕地
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中川濕地
1、簡介
納頓會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
納頓會的正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2、會首
會首,即會的開端。"納頓"開始時,首先是本村的"會手"迎接外村的"會手"(會手,即跳會的人)。"會手"是集體舞蹈隊伍,人數二三十、四五十乃至百人不等。本村"會手"按老、中、青年齡順序列隊,由老人們身著長服,擎彩旗,拿柳條(普灑甘露之意)領隊,鼓手、鑼手、旗手相隨其後,鼓鑼聲聲的節奏,催人起舞,粗獷的舞姿伴隨著嘹亮的歌聲,"大好!大好!"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高昂歡快。他們喜躍忭舞地走出百米外,迎接前來慶賀的外村"會手"。兩廂"會手"相逢,陣容陡增,人人精神抖擻,個個容光煥發,旋轉起舞三匝后,向客隊"會手"焚香,遞煙敬酒,互致賀意,共祝平安。酒助人興,匯合到一起的隊伍,浩浩蕩蕩,載歌載舞,揮動柳條扇子,鼓鑼喧天,歡聲雷動,彩旗滾舞,繽紛絢麗,呈現出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3、儺戲
"會手"歌舞結束后,接著有《莊稼其》《三將》《五將》《殺虎將》等古樸的民間儺戲表演。
《莊稼其》意即種莊稼的人,通過老農向他的兒子傳授農耕技藝等劇情,以幽默詼諧的形式展現了土族農耕生活。稚氣未脫的兒子與他老子的爭執,反架格子倒掛犁的滑稽動作,逗得人們哈哈大笑。軍儺戲的表演有好幾齣,比如《三戰呂布》,以布陣、對打等動作演繹三國故事,再現三英戰呂布的場面,突出了關羽的忠烈和威武之氣。《殺虎將》一出儺戲古樸粗狂,其中虎與牛的相抵摔跤、人與虎的搏鬥,及戴牛頭面具的殺虎將最後出場降伏猛虎等情節緊張激烈,扣人心弦,透出土族先民遠古時期的生活情景。
4、廣義的納頓
納頓,廣義來講,就是祈福祈願的寺廟會。可以分為廟納頓和寺納頓(藏傳寺院祈願法會)。
1、簡介
青海民和三川土族社火
2、起源
(1)楊將軍敗逃說
據說,古時候有一位姓楊的將軍打了敗仗,為了躲避敵人的圍堵和追殺,他讓自己的部下和家僕化妝成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人物,他們當中有吹嗩吶的、有拿鐃鈸的、有敲鑼的、有打鼓的、還有拿扇子的······他們按一定的順序排起了一條長長的隊伍,看起來就像一支龐大的戲曲表演隊伍。楊將軍還讓自己的兩名部下扮成財主站在隊伍的最前面,一手持龍燈,一手拿鈴鐺;讓兩名探馬也扮成財主的模樣,騎上快馬到前面探路。於是,這支打著“戲曲表演”旗號的隊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為了儘快轉移到安全地域,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方,他們就加快隊伍的行進速度。要是前面突然遇到敵人或行人時,兩名財主迅速將龍燈舉高並且轉動起來,同時將另一手中的鈴鐺搖起來,提醒整個隊伍前面有情況。然後他們立刻放慢行進速度,就開始假裝表演起來,整個隊伍頓時鑼鼓喧天、人們載歌載舞,真的是熱鬧非凡。對外人稱,他們是一支戲曲表演隊伍,為迎接春節專門到各個村莊巡迴表演。就算敵人來了也拿他們沒辦法,因為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麼破綻來。這支偽裝的“戲曲表演”隊伍讓那位姓楊的將軍躲過了敵軍一次又一次的圍堵與追殺,終於那位楊將軍逃過了這次大劫難。“秧過”即“楊過”,意思就是姓楊的將軍過了。於是“秧過”就這樣產生了。
(2)、秧歌兒演變說
顧名思義,這種說法認為,“秧過”是由最初的“秧歌兒”一步步演變而來的,讀音也由以前的“秧歌兒”一步步演變為現在的“秧過”。
青海民和三川土族來寶
“來寶”這一稱呼,是漢語借詞,意為神佛保佑,驅除不詳,吉祥發達。
三川地區的“來寶”於每年正月十五舉行,屆時,表演“來寶”的人在村廟(如二郎廟、四郎廟、龍王廟等)集合。在各村水排排頭的主持下進行活動。扮演“來寶”的角色各村有所不同,但其活動形式、內容、目的卻是一致的。下面主要介紹官亭鮑家和中川鄉韃子庄兩村的“來寶”活動情況。
官亭鎮鮑家是由四個自然村,近200戶鮑姓組成的土族村莊,據說是從黃南吳屯遷來的,自稱祖先是藏族。這個村所表演的“來寶”主要有六個角色,即“來寶地地”(即來寶爺爺)、“來寶尼尼”(即來寶奶奶)、兒子、兒媳、孫子、重孫,還有兩位放牧人,即“扎西”、“索南”,他們反穿皮襖,將臉用黑灰摸黑,手持“合爾比”(用打石頭用的甩繩,漢語叫“炮尕”)。此外幾位年輕人敲鑼打鼓、搖旗吶喊,露出一條裸臂,臉上摸上點土灰,裝扮成藏族老漢、老婆的模樣。
他們先在村廟前的廣場上舉行“栽種”儀式,表演程序像“納頓”中的“莊稼其”,有耕種、撒籽等動作。然後,由“來寶地地”帶領先從鮑家二光自然村開始(二光是鮑家的大方)挨門逐戶的進行拜年、驅邪。各家各戶要點燈佛、煨桑、貢獻蒸餅、水果、油餅等。“來寶”隊伍來到門前時戶主要持香跪迎,給“來寶地地”、“來寶尼尼”敬獻哈達。“來寶地地”說藏語給東家說喜話祝福,祝願東家金銀滿庫、五穀滿倉、牛羊滿圈、兒女滿堂等。在串戶中“來寶地地”還高喊:“扎西、索南,前方有鬼怪作崇,你們在‘合爾比’里裝上石頭狠狠地打”,扎西、索南應聲:“呀”、並甩“合爾比”作甩打的動作。然後到荒草野灘舉行燒鬼儀式。最後,“來寶”隊伍集中到村廟跪拜廟神、卸裝,同時舉行祭祀土地神、五穀神等儀式。現在,由於農戶增多,“來寶”不再挨門串戶,而是到迎接的農戶家才去,並把這一民間習俗改革為文藝活動,參加表演的人數也有所增加,除原有的角色外還扮演幾十名藏族男女,表演藏族歌舞。
青海民和三川土族財寶神
“財寶神”雖然不是“財神”,但它也是送財、送福、送平安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賜福者,從其宣揚的思想看是和廣大漢族地區信奉的“財神”如出一轍的,都是人民群眾對福祿雙全、平安幸福的祈願。從一些流傳多年的傳說來看,“財寶神”歷史已久,而發展演變到今天,作為集唱、舞為一體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它大部分又都已與社火融為一體。演出時比較隆重,而且有著一定的程序,例如出發前的整裝、整裝后的出發儀式以及表演結束后的卸裝等。而“財寶神”的扮相也頗有特色,扮演者完全是一幅牧羊人的模樣,一般由一名會唱“財寶神”且有聲望的人扮演,頭戴禮帽,反穿皮襖,腰系一條紅布帶,手擎牛尾撣子。財寶神既有固定的曲目,又有即興編詞演唱的。
迷糊戲,被三川土族人民俗稱為“迷糊子”,曾主要存在於中川地區的草灘村祁家。
關於三川地區迷糊戲的來源,曾經存在一種說法,認為最初是由外地的漢族帶入的。總之三川土族與漢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的漢族。土族迷糊戲與外地的、漢族的迷糊戲在表演形式、戲劇種類等方面有同有異,但是由於地域的差別和長期的發展,土族迷糊戲中加入了一些本地區的特色和本民族的元素,比如將戲劇中有些台詞用土語來表達。土族迷糊戲一般以講述故事為主,常以唱、說、念等形式來表演,很多時候還有二胡等伴奏,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節。故事豐富多樣,有的反映現實、有的歌頌親情、有的勸人為善等,反映了土族人民的人生哲理和價值觀念。表演的節目大多都具有搞笑、舒緩等特點,演員們常以詼諧的語言和滑稽的動作引得全場觀眾哄堂大笑。可以看得出來土族迷糊戲是集舞蹈、音樂、動作、語言等的一種藝術,成為三川人民心中的土族版京劇。
嘛尼會普遍存在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三川地區的土族村落,是土族中老年基於宗教信仰,以民間廟宇為基地自發組成的,於每月固定的日期到廟中進行活動。嘛尼會的規模一般都不大,其成員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組織相對鬆散,沒有入會和退會儀式,進出自由,也沒有正式的規章制度。但它有自己的首領,有專門的經文,有常規性的和隨機性的活動,有共同的群體認同,有約定俗成的習慣對群體進行整合。
土族中的嘛尼會已有悠久的歷史。用土族老人的話來說,嘛尼會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土族有多長的歷史,嘛尼會就有多長的歷史。但嘛尼會的具體起源已不可考。據筆者推斷,嘛尼會的形成應當與藏傳佛教在土族地區的傳播有密切的聯繫。嘛尼會至少在明清時期就已存在,並延續至今。
“二郎神裝臟”儀式項目位於海東市民和縣官亭鎮趙木川村,通過郭家廟舉辦廟會,開展神奇的“裝臟”宗教文化活動,是土族民間宗教文化民俗之一。清代同治年間回族起義,河州地區漢民逃難到三川,來時把供奉的二郎神也抬到三川,放在官亭鎮趙木川村郭家廟,后二郎神就永遠沒有回河州地區,常駐在三川。因此,趙木川趙家廟(郭、張、馬、余、趙、斗等姓人)每年將二郎神裝臟一次,一直延續到現在。
朱海山
1918年,經喜饒嘉措大師介紹,朱海山追隨班禪九世到北京,受任堪布廳堪布,並成為九世班禪對外活動的得力人物。1928年首任班禪駐南京辦事處處長,併兼任南京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及藏事處處長等職。
朱海山熱忱開拓青海教育事業,鼓勵、幫助各族青年赴外地求學,並竭力在民和官亭一帶開辦小學。1927年,他以九世班禪的名義保送西寧籌邊學校的一部份中學畢業生進人山西法政專科學校、山西航空學校、北平無線電學校等校學習,這些人入學后在生活上還受到他的資助。1930年春,青海籍的中學畢業生30餘人去南京求學遇挫,長期滯留南京,生活上遇到很大困難。朱海山為之四處奔走呼喊,同年十月經批准在中央政治學校中附設了蒙藏班,解決這批青年的升學問題,並給予青海籍學生補習一年的條件。1932年又分為農牧和教育行政兩個組,學習兩年給予大專文憑。1933年,由朱海山提議,在班禪等人大力支持下,蒙藏班擴大為蒙藏學校,設有專科及初、高中班,並假南京和平門外原陶行知先生的曉庄師範學校校址開課。在他的倡議下,每年從青海、綏遠、西康等地招生,成為慣例。1933年,他借第一次回家省親之便,在青海各地招收各民族的適齡兒童40餘人,送往南京,在班禪駐南京辦事處附設的補習學校中就讀。
1934年,他第二次回家。鑒於當時官亭地區只有有名無實的村塾三處,時開時關,且無固定校址,學生就讀十分困難的狀況,他利用逢集之日,向群眾宣傳辦學之利,講解“要想地方文明富裕,必須開創文化教育”的道理,號召地方人士出錢出力,集資辦學。以三個多月時間建成教室三座,教師宿舍20多間,成立起民和縣官亭小學校,學生達128名。1936年,他又帶頭捐銀幣1000多元,動員官亭附近各鄉集資興建了六處初級小學。不久,又在他倡議下,創辦了官亭女子小學。當時民風閉塞,號召女童入學,阻礙頗多,但在他的努力下,建校之初,即有30多名女童入學。這些學生中的一些人,在解放后成為骨幹女教師,對地方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1937年夏,在他的奔走下,官亭學校改名為中央政治學校西寧分校直屬官亭中心小學校。自此師資優越,經費充裕,學生增至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