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小甫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 溫州市公安局副局長
王小甫
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王小甫,男,漢族,1952年7月24日生,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終生成員(Life Member)、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北京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編委、唐研究基金會(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學術委員會委員、《唐研究》編委、《東方歷史學術文庫》出版評審委員、《東方文化集成·中亞文化編》編委、《新疆通史》編委、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1984--1986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1986年9月轉為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1978--1982年,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本科生,1982年畢業並獲學士學位。
英語(English):能聽、說、譯、寫。
俄語(Russian):能聽、說、讀、譯。
日語(Japanese):能閱讀專業論著。
藏語(Tibetan):學過一年,能藉助詞典閱讀專業史料。
中國古代史,尤其是隋唐史、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與周邊關係史。
1990~1991學年第二學期開①“古代中西交通史”(助教進修班課程);
1992~1993學年第一學期開②“中國傳統文化專題”(留學生課程);
1994~1995學年第二學期上③“中國古代史(下)”(本系本科生基礎課);
1995~1996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本系本科生基礎課);
同學期為歷史系韓國進修生上④“漢語泛讀”;
1996年起招收隋唐史碩士研究生;
1996~1998年接受蘇丹來華博士后研究人員一名;
1996~1997學年第一學期開⑤“隋唐史研究”(研究生課程);
1998~1999學年第一學期開⑧“中國與周邊關係史”(本科生選修課);
1998~1999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研究”(研究生課程);
1999~2000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古典文獻及考古本科生基礎課)、開“中國古代史學史”(研究生必修課,與人合開);
2000年起招收隋唐史博士研究生及碩士外國留學生;
2000-2001學年第一學期開⑨“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文科試驗班基礎課)、“隋唐史研究”(碩士課程班選修課)、“中國古代史研究”(碩士課程班必修課,與人合開);
2001年暑假在新加坡東方文化學院開⑩“中國通史”;
2001-2002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古代史(下)”(本系本科生基礎課);
2002-2003學年第一學期上“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在香港珠海書院上“中國通史”(本科生必修課)、“中西交通史”(研究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開⑾ “唐代典志選讀——《唐六典》”(研究生讀書課);
2004-2005學年第一學期開⑿“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
同上上“唐代典志研讀——《唐六典》”(研究生選修課)。
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開⒀“中國民族史名著研讀”(研究生選修課);
同學年第二學期上 ⒁“隋唐五代史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2006-2007學年第一學期在德國維爾茲堡大學和圖賓根大學開⒂“中國邊疆地區史”(漢學系選修課)
同上學年第二學期上“中國邊疆地區史”(全校公選課)
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上“隋唐五代史專題”(全校公選課)
同上學年第二學期上“唐代典志研讀——《唐六典》”(研究生選修課)
1. 1990年受國家青年社科基金項目資助(成果已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首屆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
2. 同年受國家教委第三批博士點專項基金資助。
4. 1993年獲英國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王寬誠獎學金資助。
5. 1997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資助。
6. 1998年獲韓國基金會(the Korea Foundation)1999年韓國研究獎學金資助。
7. 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文科重點項目“盛唐工程”。
8. 同年參加北京大學文科重點項目“中華文明史”
9. 2000年獲國家社科基金自選項目資助。
10.2002年獲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規劃重點教材立項資助。
11.2002年主持“三至十四世紀中國歷史的多元文化環境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
12.2003年獲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點課題資助。
13.2010年主持“6-10世紀中國的族群凝聚與國家政治體制演進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
1. 1991年獲“北大青年優秀成果”二等獎。
2. 1992年獲“北大青年科研成果光華安泰獎”。
3. 1993年獲“北大505中國文化獎”學術成果二等獎。
4. 同年被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選為1994年米迦勒節學期(Michaelmas Term)海外訪問學者。
5. 1994年獲“北京市高校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
7. 1995年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8. 同年獲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
9. 同年所參與編寫《簡明中華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
10.1996年獲韓國基金會(the Korea Foundation)特別研究獎。
11.1999年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
13. 2001年獲北京市民族教育第五屆燭光杯獎。
14. 2002年所承擔“中國古代史”(主持人閻步克)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課程。
15. 2002年被遴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路獎學金”獲獎人員代表。
17. 2005年所參與編寫《中國歷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獲國家級教學成 果一等獎(本人為《隋唐宋卷》署名編者之一)。
20. 2008年獲北京大學改革三十年文科“百項精品成果獎”。
21.2010年10月《拜火教與突厥興衰》(《歷史研究》2007年第1期)獲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2006—2009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
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終生成員(Life Member)
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
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
北京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編委
唐研究基金會(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學術委員會委員、《唐研究》編委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出版評審委員
《東方文化集成·中亞文化編》編委
《新疆通史》編委
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2009年8-12月,龍谷大學(日本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
2006年10月-2007年2月,德國維爾茲堡大學、圖賓根大學客座教授。
2003年9月-2004年1月,香港珠海書院客座教授。
2001年7-8月,新加坡東方文化學院訪問教授。
1999年12月至今,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
1999年7月至今,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1999年7月--9月,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1997年8月--1998年6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
1997年3月--6月,韓國高麗大學東洋史學系訪問教授。
1994年10月--12月,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米迦勒節學期(Michaelmas Term)海外訪問學者。
1992年8月-1999年6月,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1989年8月--1992年8月,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講師。
1982年9月--1984年7月,新疆社科院中亞所研究人員。
1996年5月,參加中美合作吐魯番項目考察。
1997年12月6-7日,參加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行的“中亞絲綢之路最新研究”國際會議。
同年3月31日,參加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舉行的“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關係”研討會,並作了題為“歷史上西藏與中原的文化聯繫”的發言(英語)。
同年7月11-12日,向在美國耶魯大學舉行的“第三次絲綢之路國際會議”提交了題為“吐魯番的吐蕃與藏傳佛教遺跡”的論文摘要(英文)。
1999年12月17-19日,參加“中韓日文化交流與互動國際學術會議”(北京大學),提交論文《也談所謂“黑貂之路”》並作主題發言。
2000年5月21-23日,參加“Freeman 基金會特別研究員上海年會及項目發展研討會”。
2000年6月22-23日,北京大學“波斯語言文學國際研討會”,作題為《伊朗學與東亞歷史文化研究》的發言。
2000年7月,考察古代東北亞民族與文化會聚線的移動:河北、內蒙古、遼寧毗連地區。
2000年10月6-7日,參加第一屆新羅史國際學術會議(韓國慶州),提交論文《8-9世紀唐朝與新羅關係論》併發言。
2001年8月6日,應邀到國立新加坡大學中文系就“中國史學發展新動向”發表演講。
2001年9-10月,考察草原之路與北方民間宗教:內蒙古及山西、陝西交界地區。
2002年被遴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路獎學金”獲獎代表,出席該組織於同年11月18-21日在西安舉行的慶功大會及聯合國2002文化遺產年與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第30屆年會,發表學術演講並主持討論(英語)。
2002年12月4-8日,應韓國漢城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院的邀請,到該校演講“絲綢之路及其研究近況”。
2003年6月17-22日,赴吉林集安考察高句麗古迹。
2004年7月19-23日,參加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大中古史中心“唐宋時期的社會流動與社會秩序”項目研討會(北京)並赴山西大同考察,本人提交了《2004年7月20-22日大同考察所得》。
2004年8月3-16日,參加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大中古史中心“3-14世紀中國歷史的多元文化環境研究”項目野外考察團,赴蒙古國考察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的關係。
2004年8月20-22日,參加山東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登州港與中韓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山東蓬萊),發表論文《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並主持分組討論。
2004年9月1-7日,應北京大地規劃設計研究院之邀,赴西安考察歷史文化遺產的現狀、保護和開發、利用,本人所撰《西安旅遊發展規劃古迹文物考察報告》已為該發展規劃所採用。
2005年2月1-2日,在烏魯木齊參加《新疆通史》編委會第一次會議。
2005年4月7-9日,參加陝西省文物局與西北大學在西安聯合召開的“唐代日本留學生井真成墓誌學術 研討會”並發表題為“由遣唐使看古代日本對外政策的變化”的論文。4月10日,應邀在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講演,題目是“歷史學科的創新思維”。
2005年4月27-29日,赴西安參加蓮湖區旅遊發展規劃諮詢。
2005年6月4日,參加“近現代東北亞國家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並發表評論。
2005年6月15-28日,參加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大中古史中心“3-14世紀中國歷史的多元文化環境研究”項目野外考察隊,赴中國東北及朝鮮咸鏡北道考察渤海國故地歷史遺跡和環境文化。
2005年7月28日-8月1日,赴日本東京參加人民日報社和朝日新聞社共同主辦的“中日文化交流論壇·遣唐使研討會”,提交論文《由遣唐使看古代日本對外政策的變化》並參加研討。(有關報道見《人民日報》2005年7月30日第一版和第三版,《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7月30日第一版和第二版,《環球時報》2005年8月1日第二版;發言摘要載《人民日報》2005年7月31日第七版,日本《朝日新聞》2005年8月13日第二版第4頁)
2005年8月24-27日,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參加“河套文化研討會”並作題為“隋唐五代河套的交通與交流”的發言。(有關報道見《光明日報》2005年8月24日第八版,《巴彥淖爾日報》2005年8月26日第一版,《巴彥淖爾晚報》2005年8月26日第一版;發言摘要載《巴彥淖爾日報》2005年8月26日第二版,《巴彥淖爾晚報》2005年8月26日第八版)
2006年1月10-12日,在上海興國賓館講“隋唐民族與周邊關係”共三講。
2006年6月26-27日,在北京參加“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中韓關係”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中韓關係視野下的《三國史記》撰作”併發言、主持階段討論。
2006年8月25-28日,赴日本京都參加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大歷史系第5次共同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拜火宗教與突厥興衰”併發言。
2006年9月9-12日,赴新疆石河子大學參加“新疆屯墾與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第一次學術會議”,在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作題為“隋唐民族形勢和周邊關係”的演講。
2007年8月9-10日,在北京參加“回憶、思考與展望——紀念全面抗戰爆發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評議。
2008年1月5-6日,在北京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全體會議與分組研討。
2008年3月16-19日,赴新疆石河子大學參加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大歷史系第6次共同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從草原突厥石人看東西文化交流”,發言並擔任評議。
2008年4月19-24日,在浙江紹興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古代史組中方研討並考察餘姚河姆渡、寧波天一閣等處。
2008年5月4-5日,在濟南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第二次全體會議與分組研討。
2009年8月10日—12月8日,在龍谷大學(日本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
2009年8月22—25日,赴名古屋參加“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大歷史系第7次共同學術討論會”並作討論發言。
2009年,應聘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度一般項目網上通訊評審專家。
2009年10月9日,在日本龍谷大學與東洋史研究生座談中國大學古代史研究近況。
2009年10月30日,在日本東京御茶水女子大學演講“隋唐時代東亞國際關係問題”。
2009年11月4日,在日本京都大學京大會館向日本唐代史研究會演講“中國中古的族群凝聚——以唐代為中心”。
2009年11月21日,在日本河合塾京都校舍向該校內藤湖南研究會、東亞研究會、世界史研究會演講“白江口之戰研究新進展——比較中日學界現狀”。
2009年11月27日,在日本龍谷大學大宮學舍清和館3樓大廳向該校東洋史研究會演講“吐魯番的吐蕃及藏傳佛教遺跡”。
2009年12月4日,在日本龍谷大學與東洋史研究生座談“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2010年8月27—28日,在北大參加北大歷史系與日本駒澤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七世紀東亞國際秩序的形成與中日關係”,併發言,主持階段研討。
2010年12月18—19日,在北大參加“中日文化交流兩千年: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成就”,並參加研討。
2011年7月28日,在國家圖書館報告廳為“絲綢之路生態文化萬里行”大型文化系列活動演講“絲綢之路與中亞歷史文化”。
2011年9月5日,參加中國社科院舉辦的“中國與伊朗關係國際研討會”,並就“絲綢之路與古代中伊交通”發表評論。
2011年11月11-12日,在北大參加“東亞歷史上區域間的認識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就“東亞的文化交流和聯絡網”發表評論。
2011年12月12-13日,在北大參加“北京大學-喬治城大學卡布斯蘇丹講席聯合研討會”,並作題為“唐代中阿關係的幾個問題”的發言。
2011年4月27-28日,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演講“中國歷史上的邊疆民族政策”和“隋唐時代的國際關係問題”。
2011年5月12日下午,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演講“中國中古的族群凝聚與國家政治體制演進”。
1. 《天涯若比鄰——中外文化交流史略》(與張廣達教授合著),香港:中華書局,1988年初版。
2.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初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有關書評5篇:
①《澳門日報》1993年8月6日;
②《北京大學學報》(哲社)1994年第一期,122~123頁;
③《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二期,206~207頁;
④美國《中亞雜誌》(Central Asia Journal) 39卷第2期(1995年),326~327頁;
⑤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3輯6卷1冊(1996年),146~147頁。
3. 《唐朝對突厥的戰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4. 《中韓關係史·古代卷》(合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5. 《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6.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 開明開放》,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8. 《創新與再造:隋唐至明中葉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9. 《中國中古的族群凝聚》,中華書局,2012年8月。
1. 試析《資治通鑒》中關於突厥的記載,《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83年第18期,1~12頁。
3. 試論碎葉城與八喇沙袞城的興替,《中亞研究資料》1984年第1期,37~43頁。
4. 中亞研究書目介紹(之一,與張廣達教授合撰),《中亞研究資料》1984年第3期,70~73頁。
5. 同上之二,同上刊1984年第4期,76~81頁。
6. 同上之三,同上刊1985年第1期,64~68頁。
7. 穆格山城堡遺址,《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341~342頁。
9. 古代游牧部族入侵農耕地區問題的研究,《史學情報》1988年第3期,80~82頁。
10. 西藏——新疆間最早的交通路線,《北京大學校刊》(學術理論副刊)第7期(1989年3月),第三版。
11. 新—藏古道的地名考察,《地名知識》1989年第6期,33~35頁。
14. 劉郁〈西使記〉不明地理考,《中亞學刊》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99~213頁。
18. 論安西四鎮焉耆與碎葉的交替,《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6期,95~104頁。
19. 古藏文Kog(gog) yul為俱位考,《民族語文》1992年第6期,61~67頁。
21. 弓月部落考,拙著《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附錄貳,243~256頁。
22. 四鎮都督府領州名稱及地望略考,同上書附錄肆,266~269頁。
26. 我對隋唐與周邊關係史的研究,胡戟主編《唐研究縱橫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40~49頁。
28. 七、八世紀之交吐蕃入西域之路,田餘慶主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4~85頁;后又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史學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07-717頁。
30. 朝鮮為“來朝之韓”說,《“中日韓三國關係與東北亞的和平發展”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環日本海論叢第13號),新瀉大學環日本海研究會,1998年1月,74~80頁;后收入拙編《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附錄,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32.南詔的文化成就,同上書,234-249頁。
33. 回紇的文化成就,同上書,250-265頁。
34. 回憶鄧廣銘先生,《仰止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450-458頁。
35. 試論北齊之亡,《學術集林》卷16,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120-160頁。此文又改題為“試論北齊統治者內部的鮮、漢鬥爭”,被收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合編《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文史哲卷 》歷史學分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8月,54-73頁。
36. 疑義相與析——答薛宗正先生,《北大史學》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261-271頁。
37.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簡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評獎獲獎成果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761-769頁。
38. 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兼論統一新羅在東亞世界中的地位,《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55-171頁。
39. 七至十世紀西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研究獎學金”資助考察報告,《春史卞麟錫教授停年紀念論叢》,釜山: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305-321頁。
40. “黑貂之路”質疑——古代東北亞與世界文化聯繫之我見,《 歷史研究 》2001年第3期,81-90頁。
42. 唐與大食戰爭,同上書,462頁。
43. The Silk Roads Not Lines, but a Web. UNESC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ilk Roads 2002 , Presentation Paper, Organized by UNESCO, November 18 to 20, 2002, pp.198-205.
44. 總論:隋唐五代東北亞政治關係大勢,拙編《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1-33頁。
45. 白江口之戰相關史地考論,同上書,343-354頁。
46. 隋唐五代燕北地區的民族遷徙與分佈——2000年暑期考察的初步報告,同上書426-438頁。
47. 2001年秋季華北考察簡報(附英文),同上書,439-443頁。
48.契丹建國與回鶻文化,《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186-202頁。
49. 絲路是一張網,《生命世界》2005年第2期,27頁。
50. 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史學集刊》2005年第3期,41-47頁。后收入陳尚勝主編《登州港與中韓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312-27頁。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5年第6期,56-61頁。
51. 序二,馬自力著《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序文3-5頁。
53. 隋唐五代河套的交通與交流,王建平主編《河套文化論文集》,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90-102頁。
54. 拜火教與突厥興衰,《歷史研究》2007年第1期,24-40頁。日譯文《拝火教と突厥の盛衰》(河上 洋譯),收在《研究論集》第4集,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7年6月,33-47頁。
55. 中韓關係視野下的《三國史記》撰作,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學論文集》第16輯,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年,1-6頁。
56. 板凳寧坐十年冷——回憶我在北大上學,趙為民、郭俊玲主編《精神的魅力·200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200-206頁。
57.《斗戰神、拜火宗教與突厥興衰》,《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5月5日第7版。
58.《蒙古崛興與政治文化》,《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3期,121-135頁。
59.《從草原突厥石人看東西文化交流》,《國學研究》第2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1-20頁。
60.《草原地帶の突厥石人から見た?|西文化交流》(日譯文)(高木尚子譯),收在《研究論集》第6集,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9年,45-63頁。
61.《文化整合與吐蕃崛興》,《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15-33頁。
62.《回鶻改宗摩尼教新探》,《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4期,88—106頁。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10年第6期41—59頁全文轉載。
63.《封常清伐大勃律之路》,《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557—580頁。
64.《唐五代北邊的內外之際與國家認同》,《唐研究》第十六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1-25頁。該項成果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6期80-81頁摘要轉載。
65.《八世紀東亞歷史的構造》,[韓]李基東、延敏洙主編《八世紀東亞的歷史狀況》,首爾:東北亞歷史財團,2011年8月,77-109頁。
1. 國內外有關東土耳克斯坦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譯自俄文),《中亞研究資料》1983年第1期,26~35頁。
2. 塔米姆·伊本·巴赫爾回鶻遊記(譯自英文),《中亞研究資料》1983年第3期,62~64頁。
3. 加爾迪齊著〈記述的裝飾〉摘要(譯自俄文),《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104~115頁。
4. 紀念巴托爾德學術報告會(譯自俄文),《 中亞文化研究協會通訊》第4期(1986年),16~19頁。
5. 東方文獻主編部1986年工作計劃(譯自俄文),《中亞文化研究協會通訊》第4期(1986年),20頁。
6. 論中央歐亞(譯自英文),[美]丹尼斯·塞諾著、北京大學歷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中華書局,2006年,1-24頁。
2. 《中國名著選譯叢書三編——〈新唐書〉卷》,香港:錦繡出版公司,1997年。
2. 姚鵬等人主編《東方思想寶庫》,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主持編寫了其中第2部分“倫理道德”。
6. 《簡明中華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本人作為編者之一,負責編寫了其中有關民族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條目。【本書於1994年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
7. 劉化綿等主編《中華風雲人物通覽》,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年。本人作為分卷主編,主持編寫了第4冊即隋唐卷。
8. 張豈之等主編《中國歷史·隋唐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本人作為署名編者之一,撰寫了其中的第五章《隋唐五代的民族關係》。
9. 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本人作為編委之一,撰寫了其政治卷的第七章《內地與周邊民族》。
10. 袁行霈主編《中華文明大視野》(青少年版),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2年。本人為其第四、第五冊撰稿人之一。【本書於2004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11. 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本人為第一、三兩章及第七章第一節史學部分的執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