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美神道碑

梁子美神道碑

梁子美神道碑位於山東省東平縣老湖鎮梁林村西,通高7.5米,螭首蚨座,碑身高3.91米、寬1.6米。碑文正書,洋洋近五千字,字體頗具柳骨顏筋之風;由宰相白時中撰文、第一副宰相李邦彥書丹、第二副宰相趙野篆額,文書俱佳。神道碑下部水池形底座,上刻水浪紋及水獸紋,與泰安岱廟內朝廷所立宣和碑相同,足見其規格之高,堪稱中華文化珍貴的傳世瑰寶。神道碑至今已近千年,雖歷經歲月風雨蕩滌、戰亂炮火威脅、政治風波衝擊,仍能基本完整的頑強屹立,不能不說是一個人間奇迹。

簡介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梁子美(1046--1123年)的五子梁揚祖上奏朝廷,請求為其父立神道碑。宋徽宗准奏,下詔命宰相白時中全權負責辦理。
梁子美的神道碑是以北宋政府名義建立的,神道碑的碑文,與一般民間百姓自己撰寫的碑文,具有本質性區別。它代表了當時政府的態度和觀點,是必須經過官方認真討論通過後,才能刻寫的,是朝廷歷史、人事檔案的摘錄,也是歷代編寫史書的原始材料。
另外,撰稿人白時中與梁子美同朝為官,對其生平、為官政績及家事了如指掌,而且又有充足條件取得當時朝野各方的觀點、評價。同時,由於碑文寫於子美公逝世后的第三年,沒有時間跨度,其資料的客觀、準確程度,是後世所撰寫的《史書》所無法比擬的。
所以,梁子美神道碑碑文是比較權威準確、真實可信的歷史資料。它所記錄的梁子美不平凡一生,是我們現在研究梁子美的可靠依據。

碑文


一、《宋故少保梁公神道碑》碑文
宋故寧遠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安定郡開國公、食邑五千六百戶、食實封壹千八百戶、贈少保,梁公神道碑銘並序。
特進太宰、兼門下侍郎、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崇國公、食邑八千一百戶、食實封貳千四百戶,臣白時中奉敕撰。
銀青光祿大夫、少宰、兼中書侍郎、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隴西郡開國公、食邑三千五百戶、食實封玖百戶,臣李邦彥奉敕書。
通議大夫、守尚書左丞、兼充神宵玉清萬壽宮副使、天水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叄百戶,臣趙野奉敕篆額。
宣和五年,安定公既葬於東平須城之望山。期年其子揚祖請於朝曰:“先臣披遇聖知,擢與大政,致位將相,始應顯榮,宜有辭揭於墓,遂以貽無窮。”上覽之惻然,詔臣時中考次其行事,而為之銘。
謹按:梁系出嬴姓,秦仲之子康受封於夏陽,是為梁伯。秦滅梁,子孫以國為姓。晉大夫益耳玄孫諱鱣,遷東原。太史橋后徙居北地,而安定之梁多顯人。東漢高山侯統胄自益耳,公即統之遠裔也。五世祖嘗任天平軍節度判官,因家焉,遂為鄆人。曾祖諱灝,故翰林學士、右諫儀大夫、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雍國公;祖諱適,故太子太傅致仕,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益國公,謚庄肅;父諱彥昌,故職方員外郎、贈太子太傅、追封崇國公。曾祖妣閻氏,雍國夫人;祖妣任氏,益國夫人;先妣張氏,蜀國夫人。
公諱子美,字才甫,少敦重,不戲,整整若成人,庄肅公尤器之。以任樞密副使,恩補將仕郎,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光祿寺丞監,濟州濱州監酒。稅部使者重其才,授河北京東監香司句當公事。時文潞□守□□□□□□□□能□以歷□□,當路者爭稱道之。丁蜀國夫人憂,服除,辟開封府界常平管句官。嘗從其長對殿上,神宗皇帝屢顧公語,頗見嘉獎,且許錄用簽書鄭州判官公事。通判慶州延安府時,總帥范純粹,喜籌略,峻崖檢,幕府白事莫敢建可否,公持議甚堅,必當而後已。范初若少迕□□□□□□□□□□。公曰:“帥守權監郡,法所弗許,願追還所上封。”范亦不敢強也。紹聖改元,哲宗皇帝修講熙豐之政,后常平使者以公習知苗役法,首擢梓州路提舉官,改荊湖南路。臨遣日,詢及家世,諭以親除,欲其惠綏遠民之意。未幾,役使成其諸道,就遷提點刑獄,徙廣東西路,復還湖湘,皆以□□□□□□□□□。
今上即位,召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入封,問勞甚渥,所陳多見納用。會欽聖欽慈皇后引發靈駕,所經皆都人族葬之地,有司治道,丘冢所當去者十數里,公力陳其不可,且曰:“親親仁民,聖孝之太者,臣子當體此以從事,有弗稱,其敢辭,誅。”上許□□□□□□□□□□而民不知。上益賢公,除成都南路轉運副使,暨辭,上曰:“蜀遠部,非卿所。宜往河朔,控強虜,宿重兵,天下根本地,其為朕行。”乃改河北轉運副使。公至,則按版籍,謹調度,除弊興廢,以豐課入,事無細大,率其躬先,同僚拱手視成,莫不欽服。上方篤紹先烈,凡民政武備□□□□□□□,悉以諉公,繕修澶、魏,定封樁軍器六十,將聯結保伍民兵,旋以治辦聞,下詔褒美,遷其官二等,兼措置糴便。建三郡都倉,期五年儲粟二千萬斛。公視民所便利,禁遏奸滑,商賈勸趨,再期而告足,廩廥宏壯如元豐時。又提舉學事,措置鑄錢,皆亟成而不擾。先是河內人趙兌或告其子有不□□□□□□□□□人,仕者悉罷免,逮系猥多,淹日漫不見情,公被命究治,詰其端倪,乃兌繼室撫已出獨厚,而諸子怨戾之語,於是連逮者即日驗出之以實聞,兌之子亦是原人,皆服公精明而為德之多也。
領職五年,歲許上計,必有優寵,任繇副使為都轉運使,皆自朝奉大夫,為中大夫職。由直秘閣至樞密直□□□□□□□□聳動,意公之造膝,必有卓然當上心者。契丹泛使蕭保先、牛溫舒,皆以國相來為夏人請地,諜言虜聚兵近境,其謀不測,上降手札命公為接拌使,公從容笑語,開釋所系,而啖以厚幣,既鉤得其情即飛遽以聞。上嘉獎久之,尋拜戶部尚書。復為送伴使,因付以河北機□□□□□□□□,就職而冬衣乏備,僚吏欲先期促諸路,公曰:“促諸路,則亟索於民,方蠶織未登,而責所無,豈上愛恤元元之意哉?”乃請貸於內帑,原以新易陳,亦公家之利也。上即認可,又命兼開封尹,公求對懇避。上曰:“部邑□□素推其人,朕閱廷臣無易卿者,其毋辭。”公頓首稱謝曰:“臣曾祖灝太宗朝狀元,真宗朝以翰林學士,權知府事,祖適在仁宗朝,以知制誥權發遣令,臣復以地官領職,世荷國恩,榮遇鮮比。”上曰:“卿三世尹京,搢紳盛事,宜有紀以垂無窮。”乃詔公作記,揭於聽事之(堂)。
是時改鑄采幣,奸民乘以之利,物價翔踴,公因時制宜,剸裁無壅,閭仲遂安。異時,府政□□□□□□,重輕操縱,擅於胥徒,吏抱文書平立睨視,唱言:“以取必要復咨可否?”公摘取省之,乃理責逋負,不問幾何,持以脅擾,愚弱涉歲月不得解,公追至而詰之,遽然曰:“前此來,嘗見尹,獨操檄者誘我於償不償之間,以校賕謝耳,請今償之。”群吏既斂手不得聘,乃合謀中公,載未絕文書,諉於闤闠而遁。公命□□□□□□意也。一日公奏事,上詢其故,對曰:“事之大者無慮,再來小者,不治自已。上深然之。數治詔獄,閱實不苛,盜訟日稀,囹圄遂空。上褒嘆曰:“曩以獄空聞者,類徙他所,今卿廷無留事,狴犴闃然,是為能耳。”未幾,拜尚書右丞,進左丞,遷中書侍郎,皆不逾三月。
公天資邁遠,警悟絕人,自少侍祖庄肅公,出入起居無不從,故論議規制,尤得之多,一旦遇主其所建時,率端本致遠之大略。至獎拔人材,振舉滯淹,汲汲如恐不及。退坐省中,從容裁決,文不月匕然,而細大之務,畢舉一時,士論翕然歸重,以為得家法焉。公嘗道同僚之語曰:“古事從經,今事從法,誠為篤論。則其自處可知矣。”上以公□□,朔方事多諮逮。時命漕臣康信等廣糴三千萬,俾公面授經理,辭曰:“事當朝廷施行,非臣所敢專。”上親筆促如前諭,其信任類如此。或謂公先所上糴數非實,凡四遣使按視,議者未厭,上為飭近侍覆核,乃見其贏,於是益知公不欺,而公亦感遇自信,獻替啟沃,靡不盡言。然燕私對所親厚,未嘗□□語,故自家人、執友士大夫,第見其眷待之隆,其事卒莫得聞也。明年八月懇祈罷政,上飭使人敦諭起令就職,公請益堅,遂以資政殿學士知鄆州。將入辭,傳詔止之,別聽除任,改知定州充本路安撫使,出次國門,再遣使勞勉以恩旨。公始至,傳檄所部,完壁壘、搜卒乘,機若寇至邊郡,設有弓箭社備警急,公為經理之法益完。一日北寇掠龍泉鎮,兵眾四集,斬首逾一百級,並所俘無一返者,人皆服公之蚤正素治,取效如此。蕃商季定哥市貨於廣信之榷場,文幸賞誣為奸,郡將捕系之,虜亦執吾人為質,公聞劾,取北商榷場吏,移帥司鞠治,果得其情,因請釋商,而罪捕者。詔從之,於是虜藩商服歸,所質相戒不復犯遠。
政和初,移帥大名,始至盜賊充斥,民不奠居,公探其源根,鋤治頑梗,不閱月閭里晏然,談笑指麾而無餘事。築濱州、通利軍二壘,遷資政殿大學士。公再任三年冬,坐累謫居軍州。五年春,詔聽歸鄆,繼還舊職,知青州,親筆論曰:“匪由人言,蔽日朕志”遂以邊防戎政,付之公料簡。政力勸督趨事,繕城堞□□,建更譙門,素治宇增壯,方面之重,奐焉一新。又請以登、萊、濰、密為邊郡,既而虜人航海,涉登州境,盡捕得之。命公專治,乃避罪誤機,此詔貸其死。是冬,復以大資政殿魏。魏明習公之政也,幸其□□□,歡迎塞道,教滌之下,靡然信服。前此上遣近臣,按視別官,及□□械□元豐所除,戎器措置三倉,悉已條上矣。於是命公大為興葺,公裁其程度,時其後先,選吏課工,著為條式,人得按以從事,力省而功倍。不數月,棟宇一新,器鎧完利,高城深池環六十里,而敖庾悉完,無毫髮擾。又以濱州通海道造戰艦,棣州為次,邊備城守,訓齊保伍,集牧馬閱其馳驟,事聞,賜賚甚渥萬舟。任者三進,觀文殿學士、光祿大夫、寧遠軍節度使,凡告命下,必以聖書封賜,又降手詔,褒其政績,錫二子三品服。
居五歲間,丐罷者數矣,每親筆還其奏。宣和二年春,以疾乞身內出,御書符上方丹劑,仍題其服色笏節賜之。公力請,不可奪,以開府儀同三司,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命其子嚴祖再任通判東平府,擢揚祖提舉本路常平,賜孫端紫章服,恩數□□近比所無也。
公懷歸之久,重以不得去,慨然思古之人,為六老會,相與遊樂賦詩,以見其志。至是益疏治林沼構堂植花,日延親黨故人,揮金置酒以盡歡焉。梁故大族,庄肅公嘗為買田建第矣,浸久有弗便者,言於公析之,公曰:“此予責也。”乃擇宗屬之有驛用者,補以官,俾專營葺,族人欣賴,由是複合。公前後被受詔札、御詩畫等盈數百軸,因請建閣寶藏。上為題其榜曰:“耆英”。詔會府僚,錫燕以落其成,邦人欣欣相顧,有榮耀焉。
公居四歲,顏狀精力不衰,□每客至,笑談終日,無倦色,少壯者或疲勞不支,上聞遣使撫勞,必問起居狀。明年春乞致仕,弗許,尋起還舊鎮。公曆陳:“老且病,方乞骸,豈復能任事?”上批詔曰:“魏吾北門,殿寄之重,煩公卧護,凡郡國常禮悉聽免,卿其亟行。”公捧詔感泣,顧謂兒曹曰:“吾仕歷四朝,逾六十載,未嘗一日辭難,今年垂八十,與其顛隮累國,孰若投誠君父,以盛餘齡。”既剡奏,惴惕俟命。忽感疾,一昔而薨,實宣和五年五月□時也。臨終,安卧正寢,神色泰定,語言如平時,后三日綸音至。公薨之日,享年七十有八。
訃聞,上嗟悼輟視朝一日,成服於苑中,詔贈少保,賻恤加等,官其緦麻,上親囑管勾官者四人,凡葬所須,悉給府縣,又命端為本路轉運判官,典護襄事皆異恩也。
公之配文安郡夫人宋氏,贈福國夫人,先公十七年卒。子男七人:嚴祖朝散大夫,管句南京鴻慶宮;恭祖太廟齋郎;昭祖承事郎、河北轉運司句當公事;師祖太廟齋郎。恭祖而下前卒。揚祖中大夫、直徽猷閣提點京東西路刑獄;宜祖、興祖皆承事郎。宜祖卒。女四人嫁朝奉大夫章援、奉議郎范祖義、奉議郎蘇遲,季為祖義繼室。孫男二十一人:端朝請大夫直秘閣,竴承奉郎,竑、立義、立需皆承務郎,餘未名而卒。女子三人。曾孫女二人,幼卒,一未嫁。先是庄肅諸孫仕者二十六人,而子益、子立未官。公預政貤恩,首及之,侄修祖、承祖、求祖、維祖,妹之子劉若納,甥蘇策,皆以公補官。鳴呼,可謂盛矣!
公好古博學,兼文武才,用隨所遇,雖盤錯紛委,雍容若無事。時論辯宏放,坐人每為之屈。其臨政治理,世推為吏師。至入侍帷幄,密勿贊襄,殆不可窺其際。訓詞有□□以入告,共成大觀之治功,直道而行,不墜山東之家法,士大夫以為信然。公嘗曰:“人各有能,果收其所長,無不可用。”故所辟賓佐,參以文學政事之□□矣,陋昧平素,招延慰為不少吝。一時,偉人顯仕,往往出其門,至或登輔佐,公猶及見之也。公去,魏人懷其德,為立生祠;聞亡,皆涕泣悲歌不能已。平生所為文章,豪健敏捷,本章奏鮮以屬官記,而尤工於詩,有《耆英集》一百卷、《奏議》一百卷藏於家。紹聖中,先子奉使湖南,與公同僚,相得歡甚,故以二女歸公之子。□為國之喪,時中實銘其墓,義不得辭。
銘曰:
天地山海,萬方阜會。嚴嚴岱宗,日月顯著。炳為淑靈,終古不殆。皇宋造邦,紹登平泰。生甫及申,厥然蒙賚。傾允雍國,逮事真祖。援毫復禁,侍從言語。言孰可親,神則聽之。有來庄肅,觀文之治。勵相仁宗,勛烈終始。其在后昆,孰為繼美。公生挺持,庄肅所器。謂之載之,引翼是似。賦田四方,入長六職。夙夜仕公,剸系濟劇。帝曰俞哉,國之藎臣。言可厎行,有績在人。忠君憂民,眾所稱頌。四拜天恩,有紀無窮。許謨辰告,維天子明。是究是圖,敢替國成。帝顧朔方,曰維北戶。住殿大邦,以固吾圉。感化魏都,爾居爾留。析轉剔蠢,怙其善柔。高牙大纛,不盡公威。邦家之光,搢紳盛事。黃□而歸,視儀三事。既壽而康,燕申里第。有子有孫,寵名華節。願遂初終,是謂不沒。望山之陽,祖考歸焉。往徙之居,何千萬年。
宣和七年正月一日建
武經郎管勾御書耆英閣臣范寧管勾立石
臣胡城、臣李監、臣賈平刊
二、白話譯文
北宋已故寧遠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安定郡開國公、食邑五千六百戶、食實封一千八百戶、贈少保,梁公神道碑墓誌銘。
特進太宰(首相)、兼門下侍郎、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食邑八千一百戶、食實封二千四百戶、崇國公白時中(?-1127年)奉詔撰文。
銀青光祿大夫、少宰(次相)、兼中書侍郎、兼神霄玉清萬壽宮使、食邑三千五百戶、食實封玖百戶、隴西郡開國公李邦彥(?一1130年)奉詔書寫。
通議大夫、守尚書左丞(副相)、兼充神宵玉清萬壽宮副使、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三百戶、天水郡開國侯趙野(?--1127年)奉旨篆寫碑額。
宣和五年(1123年),子美公不幸逝世,葬於東平須城的望山。一周年時(1124年),其子揚祖上奏朝廷,說:“先父有幸得遇明君,受到重用,官至副相,才華得以施展,為國家做出了較大貢獻。因此,希望將先父生平事迹記錄與墓碑之上,以便流芳百世。”皇上閱畢奏摺后,想起子美公,內心感到很悲傷,立刻下詔,命令臣時中按梁揚祖的奏摺辦理,為梁子美立碑,並起草墓誌銘。
據記載,梁系源於嬴姓,開基始祖康公是秦仲之子,因功受封於夏陽梁國,稱為梁伯。梁國被秦國吞併后,後代子孫便以國為姓。晉國大夫梁益耳玄孫梁鱣,遷來山東東原。安定梁氏始祖橋公后遷徙定居於北地郡(安定郡),後裔子孫賢才眾多。東漢高山侯梁統就是梁益耳的嫡傳後代,而子美公又是梁統的後裔子孫。
子美公的五世祖(應是六世祖)梁惟忠曾任天平軍節度判官。因此遷徙來東平,成為鄆州人氏。子美公的曾祖父梁顥,曾任翰林學士、右諫儀大夫、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雍國公;祖父梁適,在太子太傅任上退休,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益國公,謚號庄肅;父親梁彥昌,曾任職方員外郎、贈太子太傅、追封崇國公。曾祖母閻氏封為雍國夫人、祖母任氏封為益國夫人、母親張氏封為蜀國夫人。
子美公,字才甫,自幼敦厚莊重、嚴肅認真,少年老成、不喜談笑,深得祖父梁適喜愛與器重。在梁適擔任樞密副使時,按朝廷恩蔭制度,推薦梁子美為將仕郎,步入仕途,擔任秘書省校書郎,逐漸晉陞為光祿寺丞監、濟州和濱州監酒。稅務部長官看重其才幹,授予其監管河北京東地區香料交易稅賦的職務。
后其母蜀國夫人不幸病逝,子美公丁憂在家守孝,期滿后出任開封府主管國庫物資、農田水利的官員。由於梁子美官居皇城,能經常直接面奏皇帝,秉公直言、精明強幹,因此深得神宗皇帝賞識,便將其派到外地,先後擔任鄭州簽書判官、慶州延安府通判。當時,京東路轉運使兼慶州知府范純粹(1046--1117年)能謀善略,為官嚴厲,獨斷專行,幕府無人敢對其提意見。子美公則不畏強權、堅持原則,遇事一定要闡明自己的觀點。一次,范純粹存在違反朝廷法度的行為,子美公便說:“總帥掌管全局,不允許違反朝廷法度,對奏章要嚴格把關,不符合朝廷法度的應該予以追回”范聽從了子美公的建議,驕橫態度從此有所收斂。
紹聖改元(1094年),哲宗皇帝開始親政。他立刻表明政治態度,贊成和恢復熙豐年間王安石變法時制定的法規。時任梓州路常平司提舉官的梁子美積極擁護新法,聞風而動,立刻在梓州路全面恢復、推廣“苗役法”。梁子美的政績立刻受到宋哲宗的重視。因當時湖南路新法推廣滯后,宋哲宗下詔將他派往湖南路任常平提舉。離京赴任前,宋哲宗特意接見了梁子美,詢問其家世,勉勵他為國分憂、為民造福。梁子美到任后不辱使命,很快打開了局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受到朝廷嘉獎,晉陞為廣東西路提點刑獄;不久,吏部又調任他再次返回湖南。
公元1101年,徽宗即位,召見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官員,詳細詢問地方情況,官員所奏報的意見大多被採納。不久,徽宗的母親,欽慈皇太后的靈柩遷移,所經之路布滿了都城百姓的墳墓。主持遷墓的官員提議整修道路,將這些都城百姓的墳墓移到十數里之外去。子美公竭力反對,說:“(聖主)一向仁愛百姓,而至孝是人生最大的事,臣子應該按這個原則辦事。如果反對這個原則,應當株之。”皇帝同意子美的主張。
吏部調任梁子美為成都南路轉運副使。辭朝時,皇帝關切的說:“西蜀太遠了,不適合派你去。你應該到黃河以北的地區去任職,防禦西夏、契丹的滋擾,那是關係到朝廷安穩的重地。”於是,梁子美領皇命,改任河北轉運副使。
子美到任后,克己奉公,兢兢業業,除弊興廢,加強稅收,轄區內無論大事、小事,必躬身前往,同僚們無不欽佩之至。皇帝對他更加信任,將所有的民政、民團、武裝等大事全部交給他全權辦理。
子美公還籌集資金,繕修了澶、魏兩州的城牆;建立了六十個軍器庫,組織民團武裝與邊防部隊實行聯防,大大增強了邊境防禦能力。皇帝也給與大力支持,下詔對他予以嘉獎,晉陞二階官職。
他還大抓戰備糧儲備工作,在三個郡建立了國家級糧食儲備倉庫,用五年的時間,存儲糧食二千萬擔。他還極力為邊民提供便利,建立榷場(邊境貿易市場),嚴禁姦猾,調動了商人的積極性,社會穩定、糧草充足,繁榮景象超過元豐年間。
他又興辦學堂,發展教育;煉銅鑄錢,發展金融,各項工作齊頭並進,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先前,河內人趙兌狀告其諸子不孝,官府審理后逮捕多位被告,有功名的全部被革除。多日來被告一直不服,呼冤不止。子美公受命重審此案,經過調查,原來是趙兌后娶的夫人偏袒自己所生之子,使得先房諸子怨聲載道。於是,子美釋放了被逮捕的眾人。趙兌的諸子都是誠實厚道之人,均佩服子美公的精明、公正。
子美公在河北任職五年後,由於政績突出,受到朝廷嘉獎,職務由轉運副使晉陞為都轉運使,官稱由朝奉大夫晉陞為中大夫;貼職由直秘閣(正五品)升至樞密直學士(正三品)。
崇寧五年三月,遼國派丞相蕭保先、牛溫舒出使北宋京城,來為西夏國索要北宋與西夏講和之前存在爭議,現掌握在北宋政府手裡的土地。據邊城諜報傳言,西夏和遼國軍隊已聚兵近境,有犯境施壓之企圖。徽宗聞后十分著急,立刻親筆寫下手札,任命梁子美為陪同使者,負責接待和談判。梁子美從容應對,巧妙周旋,在閑談笑語中了解到契丹使者貪財的弱點。便許以重金厚禮,探得了使者來北宋的政治企圖和談判底線,在談判桌上掌握了主動權,化解了契丹使臣索取土地的要求。徽宗十分高興,因此提拔子美公為戶部尚書,同時又委派其為送伴使者,護送遼國使臣離境。
這一年,因冬天提前降臨,河北邊境地區駐軍急需發放棉裝,但戶部卻尚未籌劃齊這筆資金。戶部下屬提議,加大向各路(省)催繳的力度。梁子美說:“全力催繳各路,必定攤派到百姓頭上。現在新蠶織還未上市,百姓手中哪能有錢,強行徵收鬧得民不聊生,豈不辜負了聖上一片愛民之意?”於是,他提議暫時先動用皇室內府庫存的布匹、棉花,待新布、新棉收繳上來再補上;況且以新換陳,對內府的物資儲存也有好處。皇帝批准了這個一舉兩得的主意,誇獎他很能辦事,命令他兼任開封府府尹。
梁子美深知開封府府尹的極端重要性,唯恐有負聖望,懇切請避。徽宗說:“吏部一致推舉你,我已查閱了你和另外幾個大臣的檔案,認為你最合適,不要再推辭了。”梁子美誠惶誠恐,長跪頓首謝恩說:“我曾祖灝公是太宗朝狀元,真宗朝任翰林學士、開封府尹;祖父適公在仁宗朝,以知制誥兼任開封府尹;我現在又擔當此重任,世蒙國恩,實在是榮耀無比。”皇帝說:“你家三世為京城尹,在達官貴人中是少有的盛事,朝廷史冊將記載此榮,千古流傳。”並吩咐子美將此事記錄下來,張貼於議事堂上。
當時,由於發行新的采幣,部分奸民乘機非法謀利,導致京城物價飛漲,人心惶惶。子美公因時制宜,採取果斷措施,懲治奸商,平抑物價,京城很快平靜下來。
梁子美坐鎮開封府後,府內不論大、小案件,事必躬親,獨自裁斷,冷落了府內官吏。一日,一位官吏手捧文書來見梁子美,小心翼翼的說:“請府尹可否將這個案件批複了?”。子美公接過來,仔細審查。發現是一個審理拖延債務的案件。判決不求時限,只叫債主強力追討,能力不強的債主很長時間都很難討回欠債。子美公閱后,突然責問說:“你寫好了這樣的文書,拿來見我,是想誘騙我,使欠債者可還可不還,從而得到欠債者的賄謝吧。判決採取強硬手段,叫欠債者今天就還清債務”。府內的眾官吏都感到縮手縮腳,能力難以發揮。於是大家合謀,不遲而別,把許多未處理的訴訟文書丟棄在街市之中。子美公命人撿回燒掉了。一日,子美公有公事去見皇帝,皇帝問起了此事。子美公回答說:“如果案件是大事,不必擔心,訴訟者一定還會來起訴;如果是小事,用不著去管,會自生自滅的。”徽宗點頭,認為他說得很對。
在子美的嚴格、有效地治理下,開封城內社會秩序空前好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打官司的人少了,連監獄都沒有犯人了。皇帝十分感嘆的褒獎說:“以前,監獄如沒有關押的犯人,大都是被轉移到其它地方去了。現在開封府衙門無積壓案件,監獄寂靜,空空如也,是梁子美的能力所為啊!”於是,不久便連續提拔梁子美為尚書右丞、尚書左丞、中書侍郎,每次提拔的時間間隔都未超過三個月。
子美公天資聰慧、反應敏銳,從小就跟著祖父梁適,吃住出行,寸步不離。所以,他深得梁適的真傳,熟知朝廷的各種規矩,對宦海風浪有特殊的敏感性、預見性,每當遇到朝廷商討政事時,都能提出卓越的策略。積極舉薦人才、革除弊端。他坐鎮門下省,運籌帷幄、從容應對,政要諸事,每當政事堂議事,論據齊備,井井有條,大臣們都一致同意他的觀點。子美公常對同僚說:“古人處理事物依據儒經,現在處理事物要根據法典,要謹慎確切的進行評論,只有這樣,事情的來龍去脈方可知曉。”
當時,朝廷命漕臣康信等買進糧食三千萬擔,吩咐由子美公出面經營。子美推辭說:“此事應當由朝廷施行,臣不敢獨斷專行。”皇帝便親筆手諭,仍將此事交給他辦理。由此可見皇帝對其的信任程度。有人上奏朝廷,說子美公所買進的糧食不實,並非三千萬擔,存在損公謀私之嫌,一時議論紛紛。皇帝吩咐近侍進行審查,發現所傳舞弊均是謠言,糧食經營賬目清楚。由此皇帝深知子美公大公無私、忠實可靠。而子美公通過此事也深感皇恩浩蕩,更加忠君愛國,事事替皇帝著想,知無不言。
大觀二年(1108年)八月,子美公上疏懇請辭相。皇帝派人勸說,好言挽留。但見其去意堅決,便順他的心,令他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擔任鄆州知府。子美剛要謝恩赴任,皇帝又覺得,應該派他去更重要的位置,為己分憂。於是,改派他去邊防重地定州,擔任本路安撫使,併兼任知府。
子美到任后,命令所轄各部構築城池、加強邊防,嚴明軍紀,調整防禦部署,組建弓箭快速反應部隊,嚴陣以待。一日,女真人的一支部隊侵入邊城龍泉鎮,燒殺搶掠。梁子美率領快速反應部隊,迅速將來犯之敵團團包圍,四面出擊,當場殺死敵軍首領及手下一百多人,剩下的敵兵群龍無首,全部被俘,無一漏網。從此,名聲大振,人們全都佩服子美公嚴於律己、治軍有方,北寇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保護了北疆的安寧。
契丹商人季定哥在廣信的榷場做生意,被商場競爭對手文幸賞誣告為姦細,郡守未作詳細調查,便將季定哥逮捕。契丹國立刻進行報復,將在契丹的北宋商販扣留為人質。梁子美得知,便把北商榷場管理官吏叫到帥府進行審問,很快查明了事情真相。便上奏朝廷,請求釋放蕃商,並將誣告者文幸賞治罪,維護藩商的合法權益。朝廷下詔批准了梁子美的處理意見。於是,榷場對藩商因無辜被抓,造成的損失進行了補償;契丹國也釋放了扣押的人質,雙方邊貿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政和元年(1111年),梁子美將安撫使帥府移至大名府(今河北省東南部的大名縣),併兼任了北京大名府尹。當時,大名府地區社會秩序非常混亂,盜匪橫行,民不安生。梁子美悉心尋訪,探察賊窩匪源,出動官兵,全力清剿。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名府附近的賊寇全部被清除乾淨,社會安定,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為了提高轄區的防禦能力,梁子美在任期間還籌措資金,修築了濱州、通利軍(河南浚縣)兩座城池。梁子美的政績受到皇帝稱讚,下詔晉陞他為資政殿大學士。
梁子美在擔任大名府尹的第三年(1113年),因得罪權貴,被誣陷獲罪罷官,監視居住軍州(現荷澤市單縣)。政和五年(1115年),皇帝知道了梁子美的冤屈,親筆批示“不合法道的奏言,蒙蔽了我眼睛”,為他平反,官復原職,派到青州擔任知府,將大宋北方的邊防軍隊和軍政大事,全權委託給他料理。
梁子美到任后,勤政勤勉,督促下屬修葺城牆、重建瞭望樓,招兵買馬、強化訓練,整個青州防務煥然一新。他又請求朝廷,將沿海的登、萊、濰、密四州,納入了他的防區。不久,女真人從海上入侵登州邊境,梁子美出動軍隊,從海上包抄,海陸合擊,將來犯之敵全部捕獲。
在此之前,皇帝曾派遣近臣,巡查青州。發現軍械倉庫管理機構在元豐時期已被撤銷,兵器裝備被擱置在三倉之中,損毀嚴重,便如實上奏朝廷。於是,朝廷命令子美公恢復管理機構,全面進行修葺。子美公根據損毀程度,安排工程次序,選派精幹官吏和工匠進行管理和修復。由於安排合理、人盡其用。因此,力省而功倍,不到數月,庫房整修一新,兵器鎧甲鋒利完備。又圍繞青州城修建了長達六十里的城牆和護城池,連露天的穀倉也修整完畢,解除了糧草兵器儲備的後顧之憂。
為了強化防務力量,梁子美又在濱州的通海河道建造戰艦,在棣州(今山東惠民縣黃河下游出海口)設立水師大營,強化訓練。還經常舉行閱兵,萬馬賓士,非常壯觀。朝廷得知后,非常高興,每次賜賞都十分豐厚,加封梁子美為觀文殿學士、光祿大夫、寧遠軍節度使。每次朝廷的嘉獎命令都是由皇帝親筆手書。為褒揚其政績,還賜給他的長子嚴祖和五子揚祖三品官服。
此後的五年間,梁子美數次親筆上奏朝廷,請求辭官退休。宣和二年(1120年)春,梁子美以疾病為由,再次請求退休。這次宋徽宗雖仍未批准,但同意減輕他的工作壓力,任命他以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的官銜,擔任西京嵩山崇福宮提舉,並賞賜官服和笏節。同時還晉陞他的長子嚴祖為東平府通判、五子揚祖為河北路提舉常平,恩賜其孫梁端紫章官服。子美所受到的恩寵,在當時是無人所能比及的。
梁子美歸鄉之心已久,始終未能成行,感慨不已,便與另外五位知己朋友,模仿古人,組建了“六老會”,在一起遊樂賦詩、抒發情志,或在堂前栽花種草、修剪園林;有時還與親朋好友聚會,飲酒盡歡。
梁氏是山東的名門望族,當年庄肅公梁適曾經廣買田地、建造宅第。時間一久,便有家人感到家族太大,生活不方便,向子美公提議均分家產。子美公回答說:“此建議應該受到責備。”於是,把多餘房屋作為驛站之用,選擇合適宗屬,補為官吏,專門負責經營和修葺,族人無不信賴。子美公還在故鄉建了一座樓堂閣,將多年來皇帝所賜的數百軸御詩書畫和為官期間接到的詔書聖旨,全部收藏在其中,徽宗御筆親自為此閣題匾“耆英”。耆英閣落成之時,東平府當地大小官員、文人墨客、商賈士紳紛紛前來祝賀、瞻仰,馬水車龍,榮耀無比。
子美公在嵩山崇福宮任職四年,儘管年過七十,但精力還十分旺盛,每有客來,談笑風生,終日毫無倦意,連來訪的少壯者都感到疲勞不支。皇帝對他一直關愛有加,經常派使者前來問候身體狀況。
宣和五年(1123年)春,梁子美再次請求退休,皇帝仍未批准,命他仍回大名府復任。他向皇帝上書陳述說:“我年老體衰,實在難擔此任。”皇帝批複說:“河北是我的北大門,關係國家安危,全靠你去守護。河北所有國事,均由你全權裁決,你儘快赴任。”梁子美手捧詔書,老淚縱橫,無比感慨的對他的兒孫說:“我仕歷四朝,已六十年,沒有一次畏懼困難,如今已年近八十,這把老骨頭與任其衰老至亡,不如奉獻給天子,發揮餘熱。”於是上書同意領旨,開始進行相關準備,等待出發的命令。
同年五月的一天,梁子美偶感風寒,晚間臨睡前,還神態自若,語言平和,但一覺睡下,卻再也未能醒來,享年七十八歲。在他逝世后的第三日,朝廷令他赴任的詔書,也送到了他的居住地,可惜他已經再也無法為國效力了。
梁子美逝世的噩耗傳到京城后,宋徽宗十分嘆息悲傷,下詔停朝一日,進行悼念,追封梁子美為太子少保,撫恤金、安葬費加倍發放,百官皆戴孝。皇帝還專門派了四名殯儀官員到東平監督和主持喪事辦理,葬禮所有花銷由府縣官方支出。又晉陞其孫梁端為本路轉運判官,全權負責督察葬禮之事。真是恩寵無比。
子美公的原配文安郡夫人宋氏,追封為福國夫人。宋氏比子美公早逝世十七年,生有七個兒子:長子嚴祖朝散大夫,主管南京鴻慶宮;次子恭祖太廟齋郎;三子昭祖承事郎,在河北轉運司當差;四子師祖太廟齋郎。五子揚祖中大夫、直徽猷閣提點京東西路刑獄;六子宜祖、七子興祖皆承事郎。恭祖、宜祖先於子美公辭世。女兒四人,三位長者分別嫁給朝奉大夫章援、奉議郎范祖義、奉議郎蘇遲,幼女為祖義的繼室。有孫男二十一人:長孫梁端為朝請大夫直秘閣,竴承奉郎,竑、立義、立需皆承務郎,其餘的未取得功名便去世了;孫女三人。曾孫女二人,一位早逝,一位未嫁。
庄肅公梁適諸孫中入仕者二十六人,只有子益、子立沒有當官。子美公參政已久、位居極品,得到了首先落實朝廷“貤恩”規定的優待,侄兒修祖、承祖、求祖、維祖,外甥劉若納、蘇策,全都補官入仕。啊!真是興盛無比呀!
子美公博古通今、文武兼備,操勞國事、兢兢業業,雖盤根錯節、紛爭複雜,但其視若無事、應對自如。論辯時語言宏偉曠達,相辯者無不甘拜下風。主持朝政,治理路府,世人公認為吏師。入朝奉侍,運籌帷幄,勤勉參政,心思縝密,外人很難窺測其謀略,促成大觀之治,功不可沒,不辱梁氏書香門第之家傳,士大夫都以為確實如此,欽佩之至。子美公曾說:“人各有能,如果儘力發揮其長處,無人是不可用的。”所以,他所招聘的幕賓佐吏,按其所長分別參以文學、政事工作。因此,當時許多偉人顯仕,往往都出自其門,直至擔當大任,子美公還在關注他們的發展。
子美公離任大名府尹位置后,河北百姓仍一直緬懷其恩德,為他立生祠;聽到他逝世的噩耗,都悲痛萬分,啼哭不已。
梁子美知識淵博、文采飛揚,平時揮毫行文,豪健敏捷,本部門的奏摺大多由其親筆,很少是屬官所寫。子美公還擅長寫詩,有《耆英集》一百卷、《奏議》一百卷收藏於家中。
紹聖中(約1096年),(白時中)亡父奉命在湖南做官,曾與子美公同僚,相處的非常融洽。所以,(白時中)二位姐妹先後嫁給了子美公的兩位公子。
子美公的逝世為國之喪,時中撰寫墓誌銘,當然義不容辭。
銘曰:
天地山海,萬方阜會。嚴嚴岱宗,日月顯著。炳為淑靈,終古不殆。皇宋造邦,紹登平泰。生甫及申,厥然蒙賚。傾允雍國,逮事真祖。援毫復禁,侍從言語。言孰可親,神則聽之。有來庄肅,觀文之治。勵相仁宗,勲烈終始。其在後昆,孰為繼美。公生挺持,庄肅所器。謂之載之,引翼是似。賦田四方,入長六職。夙夜仕公,剸系濟劇。帝曰俞哉,國之藎臣。言可厎行,有績在人。忠君憂民,眾所稱頌。四拜天恩,有紀無窮。許謨辰告,維天子明。是究是圖,敢替國成。帝顧朔方,曰維北戶。住殿大邦,以固吾圉。感化魏都,爾居爾留。析轉剔蠢,怙其善柔。高牙大纛,不盡公威。邦家之光,搢紳盛事。黃□而歸,視儀三事。既壽而康,燕申里第。有子有孫,寵名華節。願遂初終,是謂不沒。望山之陽,祖考歸焉。往徙之居,何千萬年。
宣和七年(1125)正月一日建
武經郎管勾御書耆英閣臣范寧管勾立石
臣胡城、臣李監、臣賈平刊
三、碑文四字銘文的註釋
1、阜會:盛會。
2、岱宗:對泰山的尊稱。
3、淑靈:天地間神靈之氣。
4、不殆:不會消亡。
5、生甫及申:《鄭箋》記載:“申,申侯也。甫,甫侯也。皆以賢知入為周之楨幹之臣。”意為鍾靈毓秀。
6、厥然蒙賚:賚(lài)賜賞。突蒙皇恩。
7、傾允雍國:梁顥曾被追封為雍國公,受後世敬仰。
8、逮事:成功。
9、援毫:執筆
10、夙夜仕公:白天黑夜都投入到工作中。
11、剸系濟劇:剸(tuán)割斷;指裁處繁劇的政務。
12、帝曰俞哉:皇帝認為是肱股之臣。
13、藎臣:(jìn)忠臣。
14、以固吾圉;圉(yǔ)養馬的地方;意指鞏固國防。
15、怙其善柔:怙(hù)憑藉;
16、高牙大纛:(dào)軍中的旗幟。比喻聲勢顯赫。
17、搢紳:[jìnshēn]指做過官的大人先生。

碑文評價


一、梁子美的歷史功績
從北宋政府在宣和七年(1125年)為梁子美所建的神道碑碑文可以看出,梁子美是北宋歷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不足十八歲入仕,歷經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宦海中暢遊六十載,官至尚書左丞,加中書侍郎,是大宋的中流砥柱,肱股重臣。曾先後兩次知大名府,鎮守北疆十餘年,緝匪寇,扶農事、築城牆、訓勁旅、建水師、興邊貿、安民心,抗擊侵略者,維護國家尊嚴,“共成大觀之治,功直道行而不墜山東之家法,士大夫以為信”。其為官之地,(民眾)“懷其德,為立生祠;聞亡,皆涕泣悲歌不能已”,足見其深得民心、治績卓著。梁子美的歷史功勛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支持改革、推行新法,推進生產力發展
元佑八年(1093年),贊成改革的宋哲宗開始親政,重用革新派章惇為相,恢復了熙豐年間王安石變法時制定的法規,大刀闊斧的推進改革。時任梓州路(四川三台地區)提舉常平的梁子美積極擁護新法,聞風而動,立刻在梓州路全面恢復、推廣“募役法”。
募役法是熙寧四年(1071年)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石變法中的一項重要法令。中國古代自秦朝開始,農民每年都要服徭役。募役法廢除了原來按戶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僱人應役,僱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募役法的頒布使得原來必須輪流充役的農民,可以選擇交錢代替服徭役。此項法令使得原本擁有免役特權的大官僚、大地主階級也不得不交錢,這直接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但卻使農民從勞役重負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梁子美親自坐鎮,採用鐵的手腕,破除來自權貴階層的重重阻力,使新法得以迅速推廣,不但得到了百姓的擁護,還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梁子美的政績立刻受到宋哲宗的重視。因當時湖南路新法推廣滯后,宋哲宗下詔將他派往湖南路任常平提舉。離京赴任前,宋哲宗特意接見了梁子美,詢問其家世,勉勵他為國分憂、為民造福。梁子美到任后不辱使命,很快打開了局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受到朝廷嘉獎。
(二)發展邊貿、加強戰備,保持邊疆穩定
紹聖三年(1096年),梁子美被任命河北轉運副使(後晉升為都轉運使),除主管財稅工作外,還負責民政和民團武裝工作。他到任后,克己奉公,兢兢業業,轄區內無論大事、小事,必躬身前往。他籌集資金,繕修了澶、魏兩州的城牆;建立了六十個軍器庫,組織民團武裝與邊防部隊實行聯防,大大增強了邊境防禦能力。同時,他按照朝廷的規劃,大抓戰備糧儲備工作,在三個郡建立了國家級糧食儲備倉庫,用五年的時間,存儲糧食二千萬擔。他還建立榷場(邊境貿易市場),秉公處理邊貿爭端,促進邊疆經濟發展。
有一次,在榷場做生意契丹商人季定哥,被商場競爭對手漢人文幸賞誣告為姦細。郡守未作詳細調查,便將季定哥逮捕。契丹國立刻進行報復,將在契丹的北宋商販扣留為人質,雙方關係立刻變得緊張,榷場因此停止了營業。梁子美得知,便把北商榷場管理官吏叫到帥府進行審問,很快查明了事情真相。便上奏朝廷,請求釋放蕃商,並將誣告者文幸賞治罪,維護藩商的合法權益。朝廷下詔批准了梁子美的處理意見。於是,榷場對藩商因無辜被抓,造成的損失進行了補償;契丹國也釋放了扣押的人質,雙方邊貿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在梁子美的精心治理下,各項工作齊頭並進,有聲有色,邊疆地區呈現一片繁榮穩定景象,同僚們無不欽佩之至。皇上聞知,龍顏大展,下詔對他予以嘉獎,官階晉陞二級。
(三)主政開封,睿智幹練,促進京都繁榮
公元1101年,梁子美被調回京城,成為皇帝身邊的肱股重臣。他能謀善斷、精明強幹,內政外交、無不處理的井井有條,因此深得徽宗信任和重用。
這一年,契丹國派丞相蕭保先、牛溫舒出使北宋京城,來為西夏國索要北宋與西夏講和之前存在爭議,現掌握在北宋政府手裡的土地。契丹國使者還威脅說:“現西夏和遼國軍隊已聚兵近境,如不答應,將刀兵相見。”徽宗聞后十分著急,立刻降下手札,任命梁子美為陪同使者,全權負責接待和談判。梁子美從容應對,巧妙周旋,在閑談笑語中了解到契丹使者貪財的弱點。便許以重金厚禮,探得了使者來北宋的政治企圖和談判底線。於是,梁子美在談判桌上掌握了主動權,軟硬兼施、妙語連珠,化解了契丹使臣索取土地的要求,達成了和平解決的協議,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徽宗十分高興,因此提拔他為戶部尚書。
這一年,因冬天提前降臨,河北邊境地區駐軍急需發放棉裝,但戶部卻尚未籌劃齊這筆資金。戶部下屬提議,加大向各路(省)催繳的力度。梁子美說:“全力催繳各路,必定攤派到百姓頭上。現在新蠶織還未上市,百姓手中哪能有錢,強行徵收鬧得民不聊生,豈不辜負了聖上一片愛民之意?”於是,他提議暫時先動用皇室內府庫存的布匹、棉花,待新布、新棉收繳上來再補上;況且以新換陳,對內府的物資儲存也有好處。皇帝批准了這個一舉兩得的主意,誇獎他很能辦事,命令他兼任開封府府尹。
梁子美坐鎮開封府後,鞠躬盡瘁,盡心儘力,大刀闊斧的開展工作。他大力發展工商業,繁榮市場,平抑物價、打擊囤聚居奇;整治官府作風,嚴懲貪官污吏,狠抓社會治安。在他的嚴格、有效地治理下,開封城內社會秩序空前好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盜訟日稀,囹圄遂空”,百姓安居樂業。皇帝對梁子美的治國能力讚不絕口,在不到一年之內,連續提拔其為尚書右丞、尚書左丞、中書侍郎。
(四)鎮守北疆,運籌帷幄,維護國家安全
大觀二年(1108年)八月,梁子美主動上疏辭相,到定州擔任河北路安撫使。到任后,加強邊防,嚴明軍紀,調整防禦部署,組建快速反應部隊,嚴陣以待。有一次,女真人的一支部隊侵入邊城龍泉鎮,燒殺搶掠。梁子美親率快速反應部隊,迅速將來犯之敵團團包圍,四面出擊,當場殺死敵軍首領及手下一百多人,剩下的敵兵群龍無首,全部被俘,無一漏網。從此,名聲大振,北寇再也不敢輕舉妄動、騷擾邊境,保護了北疆的安寧。
政和元年(1111年),朝廷任命梁子美兼任北京大名府尹。大名府是北宋陪都、北方重鎮,面對金、遼兩個虎狼惡幫的蠢蠢欲動,身系國家的安危。於是,梁子美便把安撫使帥府遷到了大名府。大名府地區當時社會秩序非常混亂,盜匪橫行,民不安生。梁子美悉心尋訪,探察賊窩匪源,出動官兵,全力清剿。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名府附近的賊寇全部被清除乾淨,“閭里晏然,談笑指麾而無餘事。”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給他立生祠。為了提高轄區的防禦能力,梁子美在任期間還籌措資金,修築了濱州、通利軍(河南浚縣)兩座城池。梁子美的政績受到皇帝稱讚,下詔晉陞他為資政殿大學士。
政和三年(1113年)梁子美因得罪權貴,被誣陷罷官監視居住在單州。兩年後(1115年),皇帝知道了梁子美的冤屈,親筆批示“匪由人言,蔽日朕志”,為他平反,再次派他繼續擔任大名府尹,並將大宋北方的邊防軍隊和軍政大事,全權委託給他料理。梁子美重新調整了邊防部署,加強了海防建設,將沿海的登、萊、濰、密四州,納入了他的防區;並在濱州的通海河道建造戰艦,在棣州設立水師大營,招兵買馬,強化訓練,組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軍。不久,女真人從海上入侵登州邊境,梁子美出動海軍,從海上包抄,海陸合擊,將來犯之敵全部殲滅。梁子美因屢立戰功,政績斐然,宣和元年(1119年)皇帝親筆手書,予以嘉獎,加封他觀文殿學士、光祿大夫、寧遠軍節度、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
二、《宋史》的政治誣陷
但是,這樣一位為國家、為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卻由於《宋史》歪曲事實、肆意誣陷,人為製造文字冤案,嚴重損傷了梁子美的政治形象,留下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一)《宋史》是一部存在較大爭議的史書
據歷代史學家評價,《宋史》是《二十四史》中問題最多的史書,有“繁蕪雜亂”之稱。由於《宋史》成書時間只用了兩年零七個月,而且時值元朝瀕臨崩潰的前夕,倉卒寫定,急於求成。再加上總編丞相脫脫和阿魯圖蒙古人,對漢族歷史、文化的研究,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編纂得十分草率、粗糙,結構混亂主次不分,剪裁欠妥、編排失當。
脫脫是一個鐵桿的守舊遵道的知識分子,反對改革,尊崇道學。因此,《宋史》便以宣揚道學(理學)為宗旨,重點突出道學的政治地位。記載兩宋時期諸如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等道學家人物,達到近三百人之多。就連南宋禍國殃民、臭名遠揚的權奸史彌遠因推崇理學,都未被列入奸臣傳。
然而對其他類型的歷史人物編寫很不重視,簡單、毛躁,特別是對改革派極盡貶低污衊之能事,將在中國歷史上曾做出較大貢獻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呂惠卿、章敦等傑出賢相全部列入奸臣傳,加以鞭撻。所以,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百科叢書《四庫全書總目》曾尖銳批評《宋史》說:“其大旨以表章道學為宗,餘事不甚措意,故舛謬不能殫數。”
同時,脫脫還是一個治學態度極不嚴謹的主觀主義者,完全憑著自己的好惡,來主持《宋史》的編寫。所以,撰寫的許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存在嚴重不查典實,不做深入考證,隨意聽信,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現象。例如,脫脫道聽途說,便將22歲中狀元的梁顥記載成82歲,硬把一個青年俊才描述成白髮蒼蒼的老翁,鬧出天大的笑話。
(二)脫脫以自己的政治立場為中心劃線,歪曲事實,肆意誣陷改革派政治家梁子美
正是由於脫脫是一個鐵桿的守舊遵道分子,因此對改革政治家梁子美存在著嚴重的偏見和蔑視。按照寫史的慣例,身為朝廷一品大員,國家肱股重臣的梁子美,於情於理在史書上都應該單獨立傳,詳細記載。但脫脫為了貶低梁子美,故意不為他立傳。而且,對北宋以政府名義撰寫的《宋故少保梁公神道碑碑文》視而不見,對梁子美的歷史貢獻隻字不提,卻大量採用民間野史中的“莫須有”罪名,歪曲歷史,發泄私憤,竭盡誣陷之能事。
他在文中寫道:“(梁適)孫子美,紹聖中,提舉湖南常平。時新復役法,子美先諸路成役書,就遷提點刑獄。建中靖國初,除尚書郎中,中書舍人鄒浩封還之,改京西轉運副使。諫議大夫陳次升又言:‘子美緣章敦姻家,連使湖外,承迎其旨意,一時逐臣在封部者,多被其虐,不宜使在近畿。’及徙成都路,累遷直龍圖閣、河北都轉運使,傾漕計以奉上,至捐緡錢三百萬市北珠以進。崇寧間,諸路漕臣進羨餘,自子美始。北珠出女真,子美市於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東青以求珠。兩國之禍蓋基於此,子美用是致位光顯。宣和四年,以疾罷為開府儀同三司、提舉嵩山崇福宮,卒,贈少保。子美為郡,縱侈(放任奢侈)殘虐(兇惡暴虐),然有幹才,所至辦治雲。”
在該段文中,脫脫對梁子美的指責主要有三點:
一是借諫議大夫陳次升之口,說梁子美是章敦姻家,諸事都聽命於章敦,仗勢欺人,他的部下大多受到他的虐待。章惇(1035—1105年)是哲宗朝的宰相,為人剛直,忠心耿耿,堪為哲宗朝復興重臣。他極力推崇王安石變法,是變法派的中堅分子;曾策劃哲宗西征西夏,打敗了侵擾北宋西北邊境多年的勁敵,收復橫山等諸多要塞,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卓越政治家。章惇在任時十分賞識梁子美的政治才幹;梁子美也十分贊成變法,與章惇志同道合。梁子美曾在梓州路、湖南路率先全面恢復、推廣王安石的“復役法”,為哲宗朝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通過分析《宋史》這段文字的內容,我們就可以找到脫脫不喜歡梁子美的原因。就是因為梁子美支持變法,屬於改革派。在他的有色眼鏡觀察下,梁子美應該屬於奸臣,由於後來鎮北功績較大,沒有將其列入“奸臣傳”,已是他筆下積德了。所以,他才對梁子美竭盡污衊、貶低之能事,作出“縱侈殘虐”的結論。
二是關於購買“北珠”。他說梁子美為了討好皇上,不顧國家的利益,動用河北路三百萬貫稅款,購買“北珠”獻給皇帝。此段記錄很有誇大歪曲之嫌。首先,用“三百萬貫錢”買珠的描述很難令人置信。據史學專家曹仲德撰寫的《說說兩宋高額財政收入的來源問題》中記載:“北宋中期以後,(國家)平均年財政收入在六千萬上下。”北宋末年全國共有25個路(省),一個路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是二、三百萬貫,除掉上交朝廷,盈餘(羨餘)最多也就是三、五十萬貫。梁子美當時又剛到河北路,怎麼可能有三百萬貫羨餘,這與當時的財政收入水平嚴重不符,明顯是信口誇大。
其實,脫脫在《宋史》中也不得不承認,梁子美購買北珠的主要目的是為國家安全。當時遼、金兩個虎狼之國勢力正強,覬覦中原,對大宋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梁子美坐鎮大名府,擔任防禦敵國入侵的重任,為了削弱遼、金兩個番邦的實力,使出了這個離間之計。所謂北珠,是指當時產於黑龍江、松花江一帶的淡水珍珠,碩大圓潤,晶瑩純潔,色鵝黃,非常稀少,極其名貴,歷代為皇家貢品。珍珠產在女真人地區,而梁子美卻花巨金,高價到契丹人的集市上大量購買。契丹貪圖其利,不惜採取各種野蠻手段,役使女真族人,涉險採集珍珠,屢屢發生傷亡事故。女真族不堪忍受,奮起反抗,由此引起女真、契丹兩國刀兵相見。兩虎相爭,自然大宋得利。梁子美的離間之計獲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朝廷獎勵,所以才“致位光顯”。
可是,脫脫卻別有用心的故意避開購珠的真正目的,惡毒的篡改為梁子美“傾漕計以奉上”,是為討好皇帝。用文字製造了這起歷史冤案,使之成為了梁子美遭不明真相的後人鞭撻的主要原因。
三是脫脫指責梁子美進羨餘,帶了一個壞頭。他說:“崇寧間,諸路漕臣進羨餘,自子美始”。意思是全國各路(省)官員都向梁子美學習,在崇寧(1102—1107年)年間,將繳納了國庫之賦稅後的盈餘(羨餘)也上交給了皇帝。羨餘講白了,就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庫”。在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國家、朝廷,把各地“小金庫”的錢全都交給朝廷統一管理,有什麼不好?筆者認為,梁子美帶的是一個有利於國家的好頭,如果引導得當,應該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反腐倡廉行動。
當然,此事發展到後期,走向了反面,越演越烈,變成了各級官吏為了“政績”,不顧百姓死活,橫徵暴斂的“浮誇風”,有悖於梁子美的初衷,是他當時所始料未及的。這主要是由於後來隨著朝綱的日益廢弛,以蔡京為首的“六賊”把持了朝政,禍國殃民、推波助瀾的結果。脫脫把這個責任全部扣到梁子美身上,是非常不公平的。
脫脫這段記述雖然只有短短二百多字,但由於他對梁子美的敵視,故意對他的生平事迹進行抹黑與歪曲,因此對後世歷代文人正確評價梁子美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清代乾隆年間進士畢沅主編的《續資治通鑒》等史書均照抄照搬,以訛傳訛,以致幾百年來,一直誤導了對梁子美真實生平事迹的考證、研究。
(三)《水滸傳》虛構的故事情節對脫脫的肆意誣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另一個影響梁子美聲望的原因就是羅貫中所寫的文學小說《水滸傳》。羅貫中(約1330-約1400年),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據考證他是山東東平人,雖文采飛揚,博古通今,滿腹經綸,卻一生清貧,終不得志。他生活在社會底層,經歷了元末時社會大動亂,目睹官場的腐敗墮落,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有深刻的了解。由於梁氏在宋代為官者甚多,名聲顯赫;到元代時雖有衰落,但畢竟還是富貴人家,當地還流傳有歌頌梁氏鼎盛的《滿堂笏》戲劇。羅貫中出生在東平農村,家庭生活拮据,自然對當地梁氏家族興旺富豪不滿,於是便產生了借小說文章,“無過於泄憤一時,取快四載”的創作衝動。
由於羅貫中與梁子美畢竟相差近三百年,真實情況了解甚少。他所藉助的材料也只能是脫脫的《宋史》。所以,他按照脫脫的觀點,將梁子美作為小說中“梁中書”的原型,虛構了個岳丈蔡太師;將“北珠”換成“生辰綱”,塑造了一個十惡不赦的貪官污吏形象。於是,便有了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智取生辰綱”故事。
因為梁子美以中書侍郎身份(官稱梁中書),兩次坐鎮大名府,先後長達十餘年,與《水滸傳》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又大致吻合;儘管羅貫中未用梁子美真名,但讀者一看,便很清楚的知曉,書中梁中書所影射之人實為何者。《水滸傳》對梁子美的文學醜化,對脫脫《宋史》的歷史歪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梁子美的光輝形象和高尚品德再次遭受到了嚴重損害。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儘管梁子美在史書的記載上,受到了十分不公正的對待,但他對北宋國家所做出的巨大歷史貢獻,絕不會因此而被抹殺。記載著梁子美豐功偉績的《宋故少保梁公神道碑》千年不毀、頑強屹立,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道理。隨著歷史文化研究的逐漸深入和發展,脫脫等人強加在梁子美身上的不實之詞一定會被清除乾淨,梁子美的光輝形象也一定會重新紮根在人們的心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