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家

概念

國學家是指專門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人或者精通國學達到了一定的造詣,並獲得了有關部門和行業內的認可的人士,均可以稱之為國學家。按照科學分類慣例的說法,無論是國學家、文化家和思想家,他們都應當屬於科學家的分類。

國學介紹


一般來說,國學是特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方面的學術範疇。
國學原指國家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指學問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它興起於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國大陸,文革結束后思想學術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擴大,1980年代后“國學”復起至今。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
國粹派鄧實稱:“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近現代國學名家


章太炎

章太炎,名炳麟(1869--1936)漢族,初名學乘,字枚叔。后改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
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並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發起光復會。1906年出獄后,孫中山迎其至日本,參加同盟會,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1911年上海光復后回國,主編《大共和日報》,並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曾參加張謇統一黨,散布“革命軍興,革命黨消”言論。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參加討袁,為袁禁錮,袁死後被釋放。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1935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會,主編《制言》雜誌。晚年憤日本侵略中國,曾贊助抗日救亡運動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生物進化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容,主要表現在《訄書》中,認為“精氣為物”,“其智慮非氣”;宣稱“若夫天與上帝,則未嘗有矣”,否定天命論說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識宗和西方近代主觀主義影響。隨著民主主義革命失敗,思想上漸趨頹唐。
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揚革命的詩文,影響很大,但文字古奧難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學答問》,上探語源,下明流變,頗多創穫。關於儒學的著作有:《儒術新論》、《訂孔》等。
一生著作頗多,約有400餘萬字。著述除刊入《章氏叢書》、《續編》外,遺稿又刊入《章氏叢書三編》。

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錢穆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后自學,任教於家鄉的中小學。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后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錢穆居北平八年,先後授課於北京、清華、燕京、北師大等名校,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抗戰軍興,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武漢、華西、齊魯、四川各大學。撰寫《國史大綱》,採取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以激發對本國歷史文化愛惜保護之熱情與摯意,闡揚民族文化史觀,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1949年秋天,錢穆答應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亞洲文商學院出任院長。1950年錢穆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使流亡學生得以弦歌不輟,而辦學有成,亦獲香港政府尊崇,於1955年贈予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60年應邀講學於美國耶魯大學,又獲頒贈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應聘馬來亞大學任教。
1967年10月,錢穆應蔣介石之邀,以歸國學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築素書樓於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1968年膺選中研院院士。晚年專致於講學與著述,雖目力日弱仍隨時提出新觀點,賴夫人誦讀整理出版,謙稱為《晚學盲言》。
逝后,家人將其骨灰散入茫茫太湖,以示歸家。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註:國學大師錢穆乃著名科學家錢偉長之叔父。

季羨林

季羨林,(1911年─2009年7月11日),山東清平(今臨清)縣人。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赴德國留學。曾師從印度學家E.瓦爾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語言。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后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組長、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語言文字卷》編輯委員會主任等等。其學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對中世紀印歐語言的研究上頗多建樹。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年)(開創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后,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複雜的全部梵文文法。接著部分著作年輕時的季羨林 讀梵文原著,第5學期讀吐魯番出土的梵文佛經殘卷。第6學期準備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致力於讀和寫,"開電燈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因戰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後再沒有過了。""博士后"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物資,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飢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而作為海外遊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45年10月,二戰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士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後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他由德國留學回國,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建東方語文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其著作已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發的獎學金。
1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被聘為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後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並曾以學者身份先後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70年代後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