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指的是人體的上肢部分,如肩部、上臂、肘部、前臂、腕部和手部發生的骨折

上肢骨折概論


肩 部:肱骨近端(肱骨大,小結節肱骨解剖頸,外科頸骨折)
上 臂:肱骨幹骨折
肘 部:肱骨下端(肱骨髁上骨折,髁間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內上髁骨折)
前 臂:尺,橈骨幹雙骨折,尺橈骨幹單骨折,尺骨上1/3骨摺合並橈骨頭脫位橈骨下1/3骨摺合並下橈尺關節脫位
腕 部:尺橈骨遠端骨折,腕骨骨折

上肢骨折各論


鎖 骨 骨 折

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
病 因 與 分 類 1.多由間接暴力引起.
2.好發於中1/3處.
3.成人短斜型,兒童青枝.
4.近端向上,后移位,遠端向下、前、內移位.
臨床表現和診斷
1.疼痛,患者不願活動上肢.
2.局部腫脹壓痛,可觸骨折斷端.
3.患肢活動受限.
4.注意有無臂叢神經和鎖骨下血管損傷.
5.X線檢查可確診.
治 療
1.幼兒青枝骨折僅用三角巾懸吊患肢3周.
2.移位手法複位,橫“8”字繃帶或石膏固定4-6周,注意觀察感覺、血運.
3.切開複位內固定,伴血管或神經損傷,骨不連.

肱骨外科頸骨折

解 剖 概 要
1.肱骨外科頸位於解剖頸下2-3cm,大小結節下緣與肱骨幹交界處.
2.此處松、堅質骨相鄰,易發生骨折.
3.此處內有腋神經臂叢腋動、靜脈.
病 因 及 分 類
1.多為間接暴力.
2.多見於壯年及老年人.
3.可分:
無移位骨折.
治 療
1.無移位骨折,三角巾懸吊患肢於胸前3周.
2.外展型骨折:手法複位,小夾板固定。三角巾懸吊胸前,固定4-6周.
3.內收型骨折:手法複位,小夾板固定。不穩定骨折,患肢外展架使外展70°.
4.手術治療

肱骨幹骨折

解剖概要
1.肱骨幹位於外科頸下1cm與肱骨髁上2cm間.
2.肱骨幹中、下1/3交界處后外側有一橈神經溝,溝內有橈神經緊貼.
病 因 與 分 類
1.肱骨上、中1/3骨折.
(1)大都由直接暴力所致.
(2)多為橫骨折成粉碎性骨折.
2.肱骨幹下1/3骨折
(1)多由間接暴力所致.
(2)多為斜骨折成螺旋性骨折.
臨床表現和診斷
1.局部腫、痛、畸形,反常活動及骨擦音.
2.合併橈神經損傷
(1)垂腕.
(2)各掌指關節不能伸直.
(3)拇指不能伸直.
(4)手背橈側皮膚感覺麻木.
治 療
1.手法複位,小夾板固定.
2.固定時間成人6-8周,少年、兒童約4-6周.
3.手術治療
(1)手法治療失敗
(2)分離移位或軟組織嵌入
(3)血管神經損傷
手術方法:加壓鋼板或髓內釘
4.功能鍛煉.
(1)早期:患肢上臂肌應用力作主動舒縮活動,禁作旋轉運動,防再移位.
(2)中期:傷后2-3周,除繼續早期鍛煉外,應逐漸作肩、肘關節活動.
1)伸屈肩、肘關節.
2)旋轉肩關節.
3)雙臂上舉功能鍛煉.
(3)後期:(骨折臨床癒合后)
1)繼續中期功能鍛煉.
2)舉臂摸頭.
3)反臂摸腰.
4)雙臂輪轉.(雲手).

肱骨髁上骨折

解 剖 概 要
1.肱骨下端扁平而寬,前冠狀窩,后鷹咀窩,兩窩間僅一薄層皮質.
2.肱骨下端前傾角30º-50°.
3.攜帶角10º-20º.
4.肱動、靜脈,正中神經位肘前部.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病 因
手著地,間接暴力,兒單童為多。
近端向前壓迫或損傷血管、神經。
臨 床 表 現
肘內外翻X線
肘內外翻X線
(1)骨折的基本表現。 (2)肘后三角,注意血管、神經表現。
(3)併發症: Volkmann’s攣縮
肘內、外翻----->
治 療
(1)手法複位,后側石膏托固定防止發生肘內翻,畸形。
(2)持續骨牽引
(3)手術探查血、神經、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

前 臂 雙 骨 折

解 剖 概 要
1.尺、橈骨的生理彎曲及組成關節.
2.上、下尺橈關節的聯合獨特旋轉功能.
3.尺、橈骨間的骨間膜,強韌、近橈向下遠下尺.
4.中立位時尺橈骨的關係,特點,臨床床意義。
前臂雙骨折
前臂雙骨折
5.前臂肌群對骨折的影響。病因與分類
1.直接暴力:同一平面,橫、粉.
2.間接暴力:近橈、遠尺,橫、短斜.
3.扭轉暴力:近尺、遠橈,螺、斜。移位與骨折部位及旋前園肌止點上下有關,橈骨上1/2,旋前園肌止點上,反之.
移位與骨折部位及旋前園肌止點上下有關,橈骨上1/2,旋前園肌止點上,反之.
臨床表現與診斷
1.骨折的一般及專有體征.
2.注意有無骨筋膜室綜合征.
3.X線檢查包括上下關節.
了解有無上下尺橈關節脫位.
治 療
1.關鍵在於恢得前臂的旋轉功能.
2.手法複位注意:
(1)雙骨折,一穩一不穩,先整復穩定者.
(2)雙骨折均不穩,上段先尺,下段先橈,中段根據相對穩定決定,一般先尺.
(3)雙骨折,有斜面為背向側方者優先.
3.小夾板固定:
夾板,分骨墊,固定墊,包紮,懸吊。
4.術后處理及功能鍛煉:
(1)注意血運,腫脹,防缺血性肌攣縮
(2)定期複查,術后2周內,每2-3天一次。
(3)功能鍛煉,2周,3周。
(4)術后7-9周拍片,拆除小夾板。

橈骨遠端骨折

解 部 概 要
1.橈骨下端為松質骨,血供豐富.
2.下尺橈關節,旋轉樞紐之一.
3.橈骨下端關節面掌傾10-15°,尺傾20-25°
4.橈骨莖突較尺骨莖突低約1-1.5cm.
橈骨骨折
橈骨骨折
病因與分類 1.多由間接暴力所致.
2.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
3.屈曲型橈骨下端骨折Smith,s骨折(反Colles骨折)
4.老年人骨折常為粉碎型。幼兒為骨骺分離.
5.Barton骨折和反Barton骨折.
臨 床 表 現
1.外傷史:機制.
2.腫痛:功能障礙.
3.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的典型畸形:
正面-槍刺樣畸形
側面-銀叉畸形
4.注意肌腱及神經情況.
5.X線檢查.
治 療
1.手法複位.
2.小夾板固定.
▲注意:目前手法複位后,用石膏托掌屈
尺偏位固定2周后換抬腕石膏.
3.術后處理及功能鍛煉.

上肢骨折后的康復


康復之路
康復之路
進化賜予了人類極其靈巧的雙手,上肢的其他結構都是手部活動的輔助裝置,肩、肘、腕以及手部各關節的複雜連接,各肌群的力量、靈敏與高度協調,以及整個上肢的長度,都是為了使雙手得以充分發揮其功能。因此,上肢骨折后功能康復的主要目標是恢復上肢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肌力,維持和恢復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從而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工作能力。

肩部骨折

肩部骨折最多見者為鎖骨骨折與肱骨近端骨折。鎖骨骨折好發於青少年,常見的受傷機制是側方跌倒時,手、肘或肩部先著地,暴力沿上肢傳導至鎖骨,發生斜形或橫形骨折。在周圍肌肉的牽拉作用下,骨折常常有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最常見於老年人摔倒后,以肩部或上肢著地致傷,可以造成各種類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年輕病人常見由高能量交通意外或運動損傷滑雪事故等所致,其損傷程度常較老年病人嚴重。肩胛骨骨折是比較少見的肩部骨折。肩部這些不同類型的骨折在康復治療上既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又有相通的地方,為免累贅,就把它們放在一起講述。
· 幼兒鎖骨青肢骨折或成人的無移位骨折 可不作特殊治療,常用三角巾或頸腕弔帶懸吊,保持局部相對靜止 3-6 周即可。有移位的鎖骨中段骨折需手法複位后再用橫形 8 字繃帶固定,並定期調整或更換 8 字繃帶,骨折通常於 4-6 周后癒合。鎖骨的血液供應非常豐富,骨折經複位固定后即使仍有較大的分離移位,也能很快癒合。鮮見不癒合者,因而通常無需手術,但近年來手術治療日趨增多,以儘可能縮短外固定的時間。鎖骨外側端的骨折若影響到肩鎖關節的穩定性,則必須手術解剖複位內固定,否則會後遺局部的酸疼和上肢提物無力。肩胛骨骨折一般無需手術治療,以三角巾懸吊 3-4 周即可。但當骨折累及到肩盂關節面時,則需做切開複位內固定手術,術后也以三角巾懸吊 3-4 周。
· 肱骨近端骨折 可以表現為大結節撕脫骨折、簡單的外科頸骨折以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大結節撕脫后常向上方移位,一般需要在肩關節外展前屈位固定 3-4 周,這是一個艱難的體位,患者常常不能完全平躺,只能採用半坡位睡覺。無移位和輕度嵌插移位的外科頸骨折一般以下三角巾懸吊即可,無需手術,效果良好。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常有大小結節的移位,且多伴有肱骨頭脫位,有時還會累及肱骨頭關節面,因此常需手術治療,術后三角巾懸吊 3-4 周。高齡體弱不能耐受手術者,或者骨質疏鬆嚴重,估計手術無法作有效內固定者,只要不伴有肱骨頭的脫位,也可採用簡單的三角巾懸吊治療。
骨折經臨床處理后應即日開始握拳、伸指、分合手指、腕屈伸環繞、前臂旋轉、肘屈伸、聳肩和肩帶后伸的主動練習,但鎖骨骨折后禁忌做肩帶前屈運動。每組每個動作可做 3-6 次,每天練習數組,以後每天增加 2 次到每個動作 20 次左右。活動時幅度應盡量達做大範圍,並逐漸增加用力程度。用懸弔帶數天後疼痛減輕時,可做肩部在懸弔帶內前後、左右擺動的主動或助力運動,即鐘擺運動。還可在懸弔帶內做主動肘屈伸及前臂旋轉練習,以及腕部與手指的抗阻練習,肘關節的屈伸應在三角巾的允許範圍內進行。活動時應注意骨折部位的保護性固定,以免引起骨折處疼痛或骨折再移位。
· 鎖骨骨折 平時站立時宜雙手后叉於腰部,保持抬頭挺胸體位;睡眠時宜仰卧於硬板床上,背部兩肩之間稍加墊高,保持與站立時相似的體位。第 2 周時增加手指握力練習,並做肩部外展、旋轉的被運動或助力運動。第 3 周時增加肘部屈伸與前臂內外旋的抗阻練習,仰卧位時,做頭與雙肘支撐的挺胸練習。內固定穩定者應儘早開始做肩帶周圍肌群的等長收縮練習。
康復第三階段 骨折癒合、去除固定時即進入康復第三階段。肩關節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關節,能夠進行許多方向的活動,包括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水平屈曲、水平外展等,以及複合的上舉動等。活動度訓練時顯然要照顧到所有這些方向,與肩部的多方向活動相匹配的是,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也可以分成相應的組群。
第三階段康復的重點在於活動度與肌力的訓練。 8 字繃帶去除后的第 1 周內,仍需以三角懸吊保護。
第 1-2 天,站立位,上身向患側屈並稍前傾,用健脂托住患肢前臂,放鬆患肢肌肉使之自然下垂,做肩部的前後左右擺動,逐漸努力增大運動幅度,稱為肩部的鐘擺運動。
第3-4天,將上述運動過渡到主動運動,即依靠患肢肩帶肌的力量活動,並開始在健肢的幫助下抬高患肢,做肩關節的活動範圍的被動恢復。
第6-7天,開始做肩關節各方向和各軸位的主動運動、助力運動和肩帶肌的抗重力和抗阻力練習。其中,爬牆運動是一種簡便易行且非常實用的肩關節活動度訓練方法,練習時以身體的正面對牆壁或箱櫃而立,相距 15-30 厘米,在健肢的幫助下將患肢抬起,手掌扶牢牆面,四指交替牆面或櫃格面向上爬行,達一定程度后,還可做壓肩動作。
在去除固定的最初 2 周內,避免肩帶過分用力和過多的前屈運動。至第 3 周以後再進行擴大肩帶和肩關節各個方向活動和肌力的練習。肱骨外科頸嵌插型骨折應適當推遲鐘擺運動和爬牆運動的時間,外展型骨折患者禁忌做靜力興肩外展練習和爬行練習,內收型骨折患者禁忌做靜力性肩內收練習。

肱骨幹骨折

發生在肱骨外科頸以下 1 厘米至肱骨髁上 2 厘米之間的骨折,稱肱骨幹骨折,多見於成年人。上肢活動時肱骨幹所受應力較大,且由於骨折運近端肌肉的牽拉作用,使骨折多有移位,手法複位后難於維持,且外固定比較困難,因而常需手術治療。橈神經在肱骨中段部位緊貼肱骨後方走行,中段骨折時有可能將之嵌夾在骨折端內,手法複位比較危險,切開複位能在直視下看到橈神經,相對要安全很多,但有時仍然會出現神經的牽拉傷。肱骨幹骨折內固定效果確切,術后常能早期活動。
術后 3 天內疼痛反應比較明顯,可以做手和腕部的主動活動,逐漸過渡到上臂肌群在主動等長收縮,同時輔以消腫的 RICE 原則。 3 天以後疼痛反應減輕,即可在健肢的幫助下開始肩和肘關節的被動運動。在 2-3 天內增加至全幅度活動度,術后一周可以開始上肢肌群的主動等張練習,有條件的可做等速練習,以及肩和肘關節的主動運動。 3-4 周以後,除肌力仍稍弱外,整個患肢的功能即可接近於完全恢復。
肱骨骨折術后的康復訓練中,主要涉及到肩和肘兩個關節,肩關節的活動度及肌力訓練方法恰如前述。肘關節本身是一個單軸關節,僅能做屈曲和伸展兩個動作,相應配置了屈肌群和伸肌群兩組肌肉。但是,肘關節的固定必然會累及到前臂的旋轉功能,而且在前臂的旋轉動作中,選后的力量主要來自上臂屈肌群中的肱二頭肌。因此,肱骨骨折后的康復內容必須包括前臂旋轉功能的訓練。
肘部骨折
肘關節的屈伸使人類的手能夠遠近自如地移動,這種槓桿作用對手功能的發揮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雖然肘關節僅能圍繞單一的軸做屈伸運動,但肘部骨折會影響到前臂的旋轉功能,從而對手功能的發揮起到不利影響。常見的肘關節附近骨折包括肱骨髁上骨折、髁間骨折、內上髁骨折、外上髁骨折、尺骨鷹嘴骨折、尺骨冠狀骨折以及橈骨頭骨折等。這些骨折以不穩定骨折與累及關節面者居多,大多數有手術指征,需要切開複位,而且術后一般仍需輔以石膏外固定,但肘關節上下關節面接觸弧度大,吻合較緊密,在損傷后特別容易產生粘連、攣縮和骨性的活動度障礙。所以肘部創傷、骨折、脫位后的制動期應儘可能短,並要儘可能固定於功能位。下面我們就根據骨折本身或其手術后的穩定程度來粗略談談肘部骨折后的康復治療。
· 肱骨髁上骨折、簡單的內上髁與外上髁骨折以及尺骨鷹嘴骨折採用AO 的加壓鋼板、拉力螺釘和張力帶鋼絲等技術作內固定后,常能重建骨折局部的穩定性,術后無需石膏外固定,可以早期活動。在術后 3 天的疼痛期內,可做肘關節遠近肌群的等長收縮,肩、腕和手指各關節的全幅度活動度被動與主動練習,在採用 RICE 原則消腫的同時,也鼓勵病人下床活動。術后 3-7 天,即可增加輕柔的小幅度的肘關節被動活動,以健肢幫助及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度,並儘快過渡到主動活動度( ROM )訓練,切忌由他人做過渡的扳拗,以防止異位骨化的發生。術后第 2 周,疼痛與腫脹已基本消退,此期是肘關節活動度訓練的最佳與最關鍵的時期,應爭取在 1 周內恢復至接近滿幅度活動度活動的程度,同時還需要進行上臂與前臂各肌群的肌力訓練,包括等張練習、抗阻練習與等速練習。肘關節活動度訓練以主動練習為主。術后第 3 周即可進入第三階段康復,繼續鞏固與維持肘關節的活動度,進一步加強肌力訓練。術后 1 個月左右即可恢復正常的日常生活。
· 尺骨冠狀突骨折和橈骨頭骨折 往往在術后仍需採用一定時間的石膏固定;無移位的肘部骨折則需 1 個月左右的石膏固定;肱骨髁間骨折由於粉碎嚴重,手術目標首先是恢復肘關節的大致形狀,術后常需 4-6 周的石膏固定。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者,也需長時間的石膏固定。這些情況下的康復治療與上述能夠早期活動者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各階段康復時間的延長,而且肘關節正常功能恢復的難度增大,總體效果不如早期活動者,骨折程度越嚴重,是石膏固定時間就越長,相應的最終結果也就越差。
· 康復 第一階段康復在骨折臨床處理完成後即應開始,注意石膏內的上下肌群靜力性等長練習,以及非固定關節的主動活動度訓練,可做肩部的鐘擺練習,肩帶的主動上聳、下壓活動,以及腕和手指的主動屈伸運動及抗阻練習。如有牢固的內固定,術后數天即開始連續被動活動治療,可有效地保持關節功能。第 2 周時可增加做肩部主動運動,逐漸達到肩、腕和手指各關節的全幅活動度活動,進一步加強肌力練習。第二階段時可每天定時去除外固定,由健肢或醫務人員托住肘部和前臂,小心地進行關節屈伸主動練習,是運動時患肢不承受重力負荷,練習後繼續外固定。動作幅度與次數逐步增加,練習時切忌引起明顯疼痛。肌力訓練應增加等張收縮的內容。外固定去除後進入第三階段康復,應系統地進行肘屈伸、前臂旋轉的關節活動度練習和肌力練習。為矯治前臂及手指伸肌攣縮或粘連,應分別在握拳及伸指時做腕部充分屈伸的練習。

橈骨頭骨折

橈骨頭骨折時除影響肘的屈伸功能外,常造成前臂旋轉功能的損害,應儘可能及早開始前臂旋轉活動度練習。
肘部骨折的康復訓練涉及到的主要問題依然是肘關節的屈伸,以及其上下肌群的肌力訓練,包括前臂旋轉肌群的訓練,具體方法可參考肩部與肱骨幹骨折時的相關圖示。
異位骨化
無論病人的骨折情況、臨床處理與康復措施有何不同,必須強調的是,肘關節活動度訓練的要求與其他關節有顯著的不同。早在 20 世紀初,托馬斯( Thomas )與瓦生·瓊斯( Watson Jones )就已經指出強力的被動牽伸和引起明顯疼痛的粗暴手法有害無益,反而會增加肘關節僵硬的危險。瓊斯( Jones )還指出以手提重物的方法來對付肘關節屈曲攣縮只能使關節僵硬更加明顯。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那些粗暴和引起明顯疼痛的被動動作,會造成關節周圍組織的額外損傷,促成異位骨化的發生與發展。這種由粗暴被動活動引起的異位骨化,為何特別好發於肘關節附近,其原因至今不明。
· 肘關節周圍創傷后異位骨化 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位於關節周圍軟組織內,另一種位於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肉,成為骨化性肌炎。異位骨化的早期徵象是活動度訓練時疼痛日益加重,關節活動範圍非但不改善,反而縮小;局部組織腫脹僵硬,並有明顯的壓痛。 X 線片可見一片雲霧狀的白色陰影,雖病情發展,其面積日益增大,密度加深,最後變成一片新骨,會嚴重影響關節功能。骨化性肌炎一旦發生,須立即暫停肘關節活動度訓練,採用三角巾或石膏托做肘部制動,並懸掛胸前,只能在不引起肘部疼痛的前提下做肩、腕和手指各部位的主動運動。待上述癥狀基本消除, X 線片上新骨陰影縮小、邊緣清晰時,才能開始小心地進行肘部屈伸與前臂旋轉活動,同樣也須以無痛和主動活動為原則。異位骨化嚴重影響肘關節功能時,須至 3-6 個月待異位骨化充分穩定后,做骨化塊的切除與肘關節松解手術,術后在重新開始活動度訓練。
異位骨化重在預防。強力被動扳拗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誘因,必須避免。另外,文獻建議肘部手術前 3 天或當天開始口服消炎鎮痛類藥物,如雙氯芬酸鈉(扶他林), 25 毫克, 1 天 3 次,可有效預防異位骨化的發生。
異位骨化發生的社會原因在於大多數家屬,甚至少數的醫生,對之沒有相應的認識,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當進行肘關節活動的被動訓練時,施訓人員必須對異位骨化有充分而清醒地認識。但是,有些人一旦面對緩慢改善的肘關節功能,往往不能抗拒使用大力被動扳拗的誘惑力,從而好心做了壞事。因而,加強對本病的認識,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前臂骨幹骨折
前臂由尺骨與橈骨組成,近端與肱骨形成肘關節,遠端與近端排腕骨形成橈腕關節,尺骨與橈骨相互之間還形成上下兩個尺橈關節。前臂的主要功能除了使手部在上臂的基礎上更加向外延伸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尺骨與橈骨間的旋轉,其正常範圍幾乎可達 180 °,這就大大增加了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前臂骨折后,上、下尺橈關節受累,尺橈骨成角或骨間膜攣縮都會造成旋轉受限,會嚴重影響手部功能的發揮。前臂骨幹骨折康復的重點在於最大限度地恢復前臂的旋轉活動度,其基本目標是內、外旋轉各約 45 °,以滿足生活和工作的一般需要。

前臂骨幹骨折

包括單純尺骨骨折、單純橈骨骨折(警棍骨折)、蒙特吉亞( Monteggia )骨折(尺骨上 1/3 骨幹骨摺合並上尺橈關節脫位)、蓋萊阿齊( Galeazzi )骨折(橈骨幹下 1/3 骨幹骨摺合並下尺橈關節脫位)以及尺橈骨雙骨折等。除無移位的單根骨折外,前臂骨幹骨折為不穩定骨折,需手術治療,採用 AO 內固定原則多能重建穩定性,術后可允許早期活動,不需石膏固定。
早期活動遵循一般原則,術后疼痛期做肌群等長練習與按 RICE 原則消腫治療,術后 3-4 天即可開始肘、腕和前臂旋轉的被動與主動功能訓練及肌群的等張收縮練習。 4-5 周以後可有良好的功能恢復,重返社會生活。
非手術治療者需 8 周左右的外固定,消腫后更換或調整外固定時常有骨折再移位的危險。外固定最採用者為石膏固定,需要包括肘關節和腕關節,並視骨折部位決定前臂旋轉位置,增加複位的穩定性。小夾板固定的好處在於不必使肘腕關節連帶受累,但有發生古筋膜室綜合徵得危險。由於骨幹骨折的癒合較關節附近松質骨的癒合緩慢,故康復治療進程也要相應推遲。在骨折臨床處理后 5-7 天,開始肩與手部運動,術后第 3 周起做肘屈、伸肌群的等長收縮練習。骨折癒合后,做系統的肘屈、腕活動練習及肌力練習,著重做恢復前臂旋轉活動度及肌力的練習。做前臂旋轉牽引及配合熱療的旋轉牽引,可獲較好療效。
· 康復 前臂骨折的康復訓練主要涉及到肘腕兩個關節,有時還會累及到掌指關節,肘關節與前臂旋轉的訓練方法已知前述,腕關節可做兩個方向的活動,即解剖位置上前後向德屈伸運動與內外的尺屈橈屈運動。
腕關節附近與手部的骨折
腕關節是由尺橈骨遠端、 8 塊腕骨及 5 塊掌骨的近側端形成的複雜關節,能夠做共 150 °的前後屈伸和 60 °的內外側屈,是手與臂之間的環繞裝置,腕關節的功能障礙也會嚴重影響手部的靈活性。

橈骨遠端骨折

腕關節附近的骨折最常見的是橈骨遠端骨折,可以分成柯萊斯骨折史密斯骨折、巴爾通骨折以及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其他的還有各類型的腕骨骨折和掌骨近端骨折,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月骨骨折、手舟骨骨折和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這些骨折大多數需要保守治療石膏固定,即使需要手術者也常需術后的石膏固定,固定範圍一般包括前臂和掌骨。其中,手舟骨骨折的固定範圍還需要包括肘關節和拇指掌指關節。手舟狀骨血供情況差,因而固定時間需長達 3-4 個月,並且還容易發生骨不連骨壞死

掌指骨骨折

常是手外傷直接暴力的結果,開放性骨折比例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經血管等的合併損傷,臨床治療方案須視具體情況決定,即使經過內固定手術,亦常須石膏外固定輔助,外固定範圍一般需超過腕部。
康復 康復治療遵循三階段分期原則,重點維護各手術未固定部位的關節活動,防止虎口和其他指蹼的攣縮。經骨科臨床處理后,當天即可開始做肩部大幅度主動運動,以及肘屈伸、握拳、伸拳、拇指對指等主動練習,逐步增加用力程度。第 2 周起,患者手握拳做屈腕肌靜力性收縮練習,暫不做伸腕肌練習。第 3 周增加屈指、對指、對掌的抗阻練習。骨折癒合後進行系統的腕屈、伸、側屈及前臂旋轉活動度練習,以及前臂各組肌群練習。 1-2 周后,增加腕掌支撐練習。手舟骨骨折癒合后做拇指腕掌關節與掌指關節的活動度和肌力練習。手外傷后第三階段康復中使用各種支具常有良好效果。
手腕部骨折后的康復訓練內容較多,主要涉及到腕關節和手部各關節的訓練,腕部訓練已如前述。

骨折康復相關圖書


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