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證

濕證

濕證,中醫病證名。指感受外界濕邪,或體內水液運化失常而形成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以身體困重、肢體酸痛、腹脹腹瀉、納呆、苔滑脈濡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病因病機


濕證既可因外濕侵襲,如淋雨下水、居處潮濕、冒受霧露等而形成,又可因脾失健運,水液不能正常輸布而化為濕濁,或多食油膩、嗜酒飲冷等而濕濁內生,前者稱為外濕,後者稱為內濕。但濕淫證常是內外合邪而為病,故其證候亦常涉及內外。濕為陰邪,具有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黏滯纏綿,重濁趨下等致病特點。

辨證要點


起病較緩而纏綿,以困重、酸楚、痞悶、膩濁等為證候特點。

治法


常用中藥


常見證型


外濕

(一) 傷濕:濕邪致傷表,即表濕證。
1.濕郁衛表證
臨床表現身熱不揚,午後熱勢較顯,惡寒,無汗或少汗,頭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悶脘痞,口不渴。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裡濕邪。
常用方劑:藿朴夏苓湯
常用中藥:藿香半夏、赤苓、杏仁、生薏仁、寇仁、豬苓、澤瀉、淡豆豉厚朴
2.氣分濕熱證
臨床表現:身熱不揚,肢體沉重疼痛,脘腹痞脹,納呆欲嘔,口膩不渴,或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化濕濁。
常用方劑:甘露消毒丹。
常用中藥:飛滑石、綿茵陳、淡黃芩、石菖蒲川貝母木通、霍香、射干連翹薄荷蔻仁
臨床表現: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肢體困重,脘腹痞悶喜揉按,納呆,厭食油膩,大便溏薄或瀉泄,舌質淡胖,脈濡緩。
治法:健脾滲濕。
常用方劑:苓桂術甘湯
常用中藥:茯苓、肉桂、白朮、甘草、澤瀉、豬苓。
(二)濕痹:也稱著痹。濕犯經絡,關節酸痛沉重,甚則難以轉側或腫脹
1.風濕痹阻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疼痛呈遊走性;兼見惡風,或惡寒,汗出,頭痛,頭重身困,隨天氣變化而發作,或身體微腫,舌質淡,苔薄白或稍膩,脈浮緩或濡緩。
治法:祛風除濕,蠲痹通絡。
常用方劑:羌活勝濕湯加減。
常用中藥: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蔓荊子
2.寒濕痹阻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涼痛,痛有定處,遇冷及陰雨天氣加重,屈伸不利,得熱痛減,以下肢關節多見。舌淡胖,苔白膩,脈弦緊或弦緩。
治法:散寒除濕,溫經通絡。
常用方劑:烏頭湯加減。
常用中藥:麻黃芍藥黃芪、甘草(炙)、川烏
3.濕熱痹阻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疼痛,局部熱感;或關節屈伸不利,發熱,汗出,或身熱不揚,渴不欲飲,煩悶尿黃,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治法: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常用方劑:宣痹湯加減。
常用中藥:防己、杏仁、滑石、連翹、山梔薏苡、半夏(醋炒)、晚蠶沙赤小豆皮。
4.濕熱痹阻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疼痛,肢困體重,肢體屈伸不利,抬舉無力,以下肢關節多見,惡寒發熱,納呆腹脹,大便不爽,舌質淡胖,苔滑膩,脈濡。
治法:化濕通絡,行氣宣痹。
常用方劑:三仁湯加減。
常用中藥:杏仁、飛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朴、生薏仁、半夏。
5.脾虛濕阻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酸痛,納呆腹脹,肌肉痿軟無力,面色蒼黃或浮腫身重肢困,大便稀溏,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緩。
治法:健脾利濕,昇陽蠲痹。
常用方劑:昇陽益胃湯加減。
常用中藥:黃芪、半夏、人蔘(去蘆)、甘草(炙)、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酸痛,四肢不溫,便溏腰酸腹脹,納呆,畏寒喜暖,或面浮肢腫,小便清長,或男子陽痿,女子帶下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治法:溫補脾腎,通陽化濕。
常用方劑:理中丸右歸丸加減。
常用中藥:人蔘、附子乾薑、茯苓、澤瀉、牡丹皮熟地山藥山萸肉
7.濕痰痹阻
臨床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重著、腫脹、麻木,胸悶痰多,肢困體重,甚則關節畸形,皮下痰核結節,頭暈目眩,咳嗽、痰白,舌淡胖,苔白膩或滑膩脈弦滑。
治法:燥濕化痰,蠲痹通絡。
常用方劑:導痰湯加減。
常用中藥:半夏、天南星(炮,去皮)、橘紅枳實(去瓤,麩炒)、赤茯苓(去皮)、甘草(炙)。

內濕

由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引起體內水濕停滯之證。
臨床表現:面垢眵多,頭重如裹,倦怠乏力,胸脘痞悶,泛惡,口膩,腹瀉、尿少、水腫、腹水,小便渾濁、大便溏瀉,下痢黏液膿血,婦女白帶多等,舌苔厚膩,但也有部分患者苔滑或少苔,脈象緩、濡等。
治法:健脾利濕化痰,芳化濕濁。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
常用方劑:蒼朮湯
常用中藥:蒼朮(制)、白芍藥、枳殼白茯苓白芷、廣陳皮、川芎、炙半夏、升麻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