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習俗
反映漢族文化的多元性的風俗
中國的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中國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等。
最初,中國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氏。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芊、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③以官名為氏。貴族及其子孫以其官名為氏。晉國的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里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稱中行偃,以中行為氏;宋國執政卿樂喜(子罕)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子梁)稱司城氏,是以司城為氏。司徒、司馬、司空、司寇也是此類。
④以職業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⑤以居住地為氏。魯庄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名)、東門襄仲(字),是以東門為氏;宋國樂大心為右師,居於宋桐門,稱桐門右師,是以桐門為氏。諸如東郭、西門、池等等。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周僖王之子虎稱王子虎,其孫稱王孫蘇;鄭穆公之子喜(子罕)稱公子喜,其孫舍之(子展)稱公孫舍之。
⑦以貴族的字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國君的近親三代,公孫之子不屬公族而須另外立氏。這些貴子孫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為其氏。鄭國公子發字子國,其孫國參(子思)即以“子國”的末字為氏;另有公子,字子駟,其孫以“駟”為氏。以祖父之字為氏最為常見,是得氏通例。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複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後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陸遊,號放翁。
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麼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中國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男子用動物命名時,多用“鵬、龍、虎、豹”,象徵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則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徵雄偉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應用“鳳、鶯、鸞、燕”等字和“蘭、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溫柔、賢惠。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徵”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中國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婦女懷孕,中國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后,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后要先看父親,后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髮,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曆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中國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中國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麵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最明顯的例子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原是以祭祖為源,以祭祖事鬼為主要節俗活動,所以又叫三“鬼節”。清明掃墓包含有懷念祖先,勉勵後人之意。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拯孤照冥的習俗。寒衣節時人們在祖先墓前焚化紙衣。
儒在古代是一般學者的通稱。不僅“有道術者皆為儒”,而且那些設教傳授知識的學者,即所謂“諸侯保氏有道術以教人者”,“鄉里教人以道義者”,均屬“儒”之行列。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進行公開教學的大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設教講學,把古代為貴族所專有的禮儀和其他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一個學派,後人稱之為“儒家”。儒家形成於春秋末期社會大變革時期,其基本思想特徵是:重實踐,重人事,重倫理,重教育,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係等。其學說雖然歷經更迭,卻一直以教育感化為中心,將知識、心理、倫理、政治結合起來的政治學說,以“仁愛”為核心,以“中庸”為準繩的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倫理哲學,即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綿延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種特質。
先秦儒學和兩漢經學是儒家學說形成和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到了宋朝以後,又演變、發展出其第三個重要形態,即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是一種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為特徵的新儒學。它吸取了佛道兩家的某些思維方法,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作了深入的研究,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規範和修養方法,構成了一整套具有嚴密思辨結構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清代乾嘉以後,儒家的地位與影響日趨衰落,“五四”運動以後,逐漸被新興的革命思潮所取代。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漢族傳統宗教信仰之一。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秦漢時的神仙方術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等。在發展過程中,還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論和教規、儀式,形成了十分龐雜的思想體系。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所謂黃老道,是古代假託黃帝和老子思想的一種宗教,原是一種政治、哲學流派,起源於戰國,盛行於西漢。東漢年間,宮廷中立黃老、浮屠祠,祭祀老子,使黃老道具備了宗教儀式,也成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前身。史學界和道教界一般認為道教初創於東漢中葉,即漢順帝(125-144年在位)時期。當時張陵在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倡導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正一經》、《太平洞極經》為主要經典,並自稱出於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書,於是道教逐漸形成。此後,在道教的發展史上,先後產生了太平道、天師道等數十種宗派。唐宋時期,道教大盛。13世紀以後,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信奉正一道的道士毋須出家(亦有少數出家者),在家修持,可以結婚,俗稱“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道的道士則須出家,住宮、觀、院修持,不婚配,不得食葷腥,其戒律類似佛教徒。道士身穿道袍,頭戴古冠巾,足著雲履。其宗教活動場所,即供神、誦經、修道的場所,按規模大小分別稱為道宮、道觀、道院或廟。如山西永樂宮、北京白雲觀、東嶽廟等。對進行較大規模誦經、禮拜儀式的場所稱道場,一般的則稱法壇。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義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或法則,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認為人通過修鍊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而永存天地。“德”是道教教義核心的另一面,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認為凡是符合“道”的準則,即為“有德”的思想,並加以衍化。主張人皆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乃可國泰民安。道教中還有“玄”的概念,指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認為“玄”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超乎物質的精神體。道教還提倡“無為”與“清凈”,這是該教對社會政治和人生處世的基本態度。認為治理天下要順乎社會,與民休養生息。個人處世要擯棄妄自作為,追求清靜寡慾。同時提供"抱朴",即抱守本真,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世事所困擾。
道教是多神教,認為世間可分天人兩界,神有天神、地祗、鬼與諸仙之分,各類神都有最高的統領者。其崇拜的最高尊神為“道”人格化的“三清”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清為老子。其修鍊方法有服餌、導引、胎息、內丹、外丹、符籙、房中、辟穀等。宗教儀式有齋醮、祈禱、誦經、禮懺等。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道教積累了大量經籍書文,后多編入《道藏》之中,對中國封建時代的哲學、文學、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均曾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它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宗教文化體系,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漢族沒有一個為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但遠古時期傳下來的"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大自然的崇信,始終影響著中國漢族的信仰民俗。由於認為世上存在著主宰物質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識的神靈,所以中國漢族歷來信仰"神仙"。古代中國漢族崇拜的神仙眾多。
對於動物精靈的崇拜,較普遍的認為是狐狸可以修鍊成精,化成人形,被尊為“大仙”、“狐仙”。除了對大自然的崇拜而產生對各種神的信仰以外,人們還把人生的姻緣、壽祿都看做有神靈在主宰。
對於愛情,有象徵夫妻相愛的“和合”之神,奉之為女神的有四個:一為玄女,又叫“九天娘娘”;二是碧霞元君,其為泰山神--東嶽大帝之女;三是斗姆,其為北斗眾星之母;四是素女,極善彈琴歌唱。壽星,即老人星是專司長壽之神,又叫“南極老人”,俗稱“老壽星”。麻姑作長壽女仙,故祝女壽者多以麻姑像贈送,名“麻姑獻壽”。還認為魁星是主宰文章興衰之神,文昌是主宰功名、祿位之神。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漢族民間又認為觀音菩薩是送子娘娘,專管生育男孩。又認為閻王是主管人的生死之神。
在中國漢族民間,一些歷史人物也變成了人們崇拜偶像神,如所謂“八仙”(漢鍾離、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曹國舅、鐵拐李),原來都是歷史上的人物。又如三國時關羽也被尊為神,關公廟遍布南北。其他歷史中被擁戴為神,塑成偶像,隨香火的就更為普遍。另外,三十六行各行各業也都有自己的“祖師”被奉為神祇。
由於鬼靈觀念的影響,民間又崇信各種鬼怪,如弔頸鬼、短命鬼、殭屍鬼、硬頭鬼、水鬼等。凡此種種五花八門的多神信仰,在長期的封建統治下形成“神權”束縛著中國漢族人民。解放后經大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神權”基本上被打倒,但其影響至今猶存。
在中國,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繫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如三字經里的:“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論。”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中國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裡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中國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中國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后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中國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弔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中國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係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中國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另外,中國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漢族農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中國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中國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節日名稱 | 日期(農曆) | 說明 |
春節 | 正月初一 | 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 |
立春節 | 立春 | 從這天到立夏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人日 | 正月初七 |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 |
穀日節 | 正月初八 | |
天日節 | 正月初九 | |
地日節 | 正月初十 | |
元宵節 | 正月十五 | 亦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
天穿節 | 正月二十 | |
填倉節 | 正月廿五 | |
正月晦 | 晦日 | |
中和節 | 二月初一 | 太陽生日 |
春龍節 | 二月初二 | 龍抬頭、龍頭節 |
花朝節 | 二月十五 | 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
觀音誕 | 二月十九 | |
春分節 | 春分 | |
上巳節 | 三月初三 | 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
寒食節 | 冬至日後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 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 |
清明節 | 清明 | 於此日祭祖掃墓。 |
浴佛節 | 四月初八 | 釋迦牟尼誕辰。浴佛節又稱佛誕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 |
碧霞元君節 | 四月十八 | |
端午節 | 五月初五 | 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等。 |
雨節 | 五月十三 | 關公磨刀日 |
分龍節 | 二十 | |
夏至節 | 夏至 | |
天貺節 | 六月初六 | 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
觀音會 | 六月十九 | |
觀蓮節 | 六月廿四 | 蓮花生日 |
七夕 | 七月初七 | 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傳說鵲橋相會之日,是亦乞巧許願之日。 |
秋日拔禊 | 七月十四 | |
中元節 | 七月十五 | 又稱盂蘭節、盂蘭盆節,俗稱七月半、鬼節等,有祭祀靈魂等習俗。 |
地葬節 | 七月廿九 | |
天灸日 | 八月初一 | 天醫節 |
中秋節 | 八月十五 | 又稱秋夕、八月節、月節、團圓節等。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玩燈籠等。 |
重陽節 | 九月初九 | 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習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
觀音會 | 九月十九 | |
寒衣節 | 十月初一 | 又稱授衣節、冥陰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
下元節 | 十月十五 | “水官大帝”禹的生日,又稱“消災日”、“下元水官節”。 |
冬至節 | 冬至 | |
驅儺日 | 臘月初七 | |
臘八節 | 臘月初八 | 相傳是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的日子,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
尾牙節 | 臘月十六 | |
祭灶日 | 臘月廿三 | 小年 |
除夕 | 除夕 | 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 |
中國漢族歲時節日風俗。蘊涵生育風俗文化。流行於桂東岑溪、富川等縣,已有百多年歷史。時間為農曆正月初十,凡上一年添有男孩之家,要到社廟掛花燈。燈用竹篾扎架,外糊花紋紙,上寫吉祥謎語,內點油燈,逐日添油。掛燈者眾,社廟自然形成燈棚。添丁之家同日飲花燈酒,外公外婆給小寶寶送去衣服、背帶、玩具,親友、鄰居贈衣服和紅包致賀,共飲同歡。正月十六落燈。
查日子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后,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準備嫁妝,男方準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后,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后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后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后,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
中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后,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后,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香日
中國漢族歲時節日風俗。流行於桂東北灌陽一帶。時在農曆七月初七。當地民間傳說,是日晚織女將與牛郎相會,白天她梳妝打扮,胭脂香粉撒得滿天飄香,故名。屆時婦女們取出衣服及箱子暴晒,並用盆裝水,水中放幾根青草以示百葯,置戶外曬溫,叫做“曬香水”。據說穿了“香日”曬過的衣服,洗了“香水”可防瘟疫,促健康,並能使夫妻更加融洽恩愛,猶如牛郎織女一樣。民間有“七月香,曬籠箱”之諺。
尊祖敬老是中國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中國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中國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中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中國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中國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云:“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中國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尚農務本
中國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中國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后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中國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云:“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云:“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中國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在對色彩的崇尚上,中國漢族有尚紅色、貴黃色的習俗。
尚紅,早在《禮記·檀弓上》就記載說:“周人尚赤”。這種“尚赤”風土人情在中國漢族古代有許多表現:中國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赤鳥”被視為瑞鳥,又被作為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之孝子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商、周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銅,被譽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顏色為“赤”,遂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
由於中國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中國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
在中國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麵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中國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中國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莊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中國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此外,中國漢族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事”。
龍鳳從原始社會時期作為大自然神秘力量的象徵受到崇拜,到奴隸社會由某些氏族的圖騰轉化為最高統治者祖先的化身,到封建社會則成為皇權的標誌,龍是皇帝的化身,鳳則為皇后的化身。皇帝的容貌、身體、服裝、座位、床鋪……都冠“龍”字。影響所及,民間迷信認為帝王是龍轉世,俗稱“真龍天子”。直到近代、現代這種迷信在民間仍有影響。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都戴鳳冠,皇宮的建築稱為鳳闕或鳳樓,皇帝乘坐的車稱為鳳輦,皇帝儀仗所用的華蓋稱為鳳蓋。總之,在宮廷的裝飾藝術中,龍鳳無處不有,始終處於顯赫的地位。龍鳳作為皇權的標誌雖然隨封建制度的崩潰而消失了,但民間仍以“龍躍鳳鳴”來比喻才華出眾的人物。
中國漢族對龍鳳的崇拜在民間習俗中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由於民間迷信龍能行雲布雨,所以龍王廟與土地廟、祖廟一樣遍布中國漢族民間,用以祈求龍神調和風雨,使五穀豐收。大旱季節常舉行求龍降雨的儀式。同時,民間還崇奉龍山,將村前、村口或村后某座山視為龍山,山上草木視為龍鱗,山脈視為龍脈,均為神物,嚴禁砍伐和破壞。有的農村為了求得五穀豐收,每年正月要行迎龍儀式,此俗至今仍興。
中國漢族對龍鳳的崇拜,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傳統習俗。元宵節耍龍燈,端午節龍舟競渡,喜慶日要跳龍舞、鳳舞和行鳳凰燈。南陽漢代畫像磚刻中就有鳳舞的形象。過春節時,華東地區一些農村的民間藝人手持五彩鳳凰燈,唱著讚歌到各家祝賀。
更有趣的是中國漢族民間還有把鳳凰當做愛情象徵的習俗。
蕭史與秦穆公之女弄玉夫婦在鳳凰台吹簫的故事可能是其始源。《詩經·卷阿》中“鳳凰於飛,和鳴鏘鏘”,以及被後人稱為“鳳求凰”的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故事,也是用鳳凰來祝賀婚姻美滿,比喻夫妻相親相愛的風土人情的反映。
此外,由於龍的形象威武嚴肅,象徵個性的堅毅剛強,所以中國漢族民間喜以"龍"作為男性的命名;而鳳的形象艷麗優美,象徵女性的美貌溫柔,民間又有喜以“鳳”作為女性命名。此俗至今猶然。
由於人們對龍鳳的崇拜,千百年來,龍鳳形象的紋飾遍見於繪畫、工藝美術、雕刻、建築裝飾以及民間文藝創作之中,人們可以從龍鳳的藝術形象中,直接感受到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的氣質和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因此,龍鳳紋飾也就成了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的象徵。
中國漢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係的親密。
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係,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
其次,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係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係的親密,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談話者;中國人見面后常以對方的私人生活作為問候的內容,如見面問“吃了嗎?”倒不是真正擔心你會挨餓,僅僅是表示關心,表示親熱。
至於問你工資多少,多大年齡,有無對象,或有幾個孩子一類的問題,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密切人際關係,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似乎有了干涉別人“隱私權”的嫌疑。
中國漢族對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別在言語交際中的用語差異。一般說來,男性用語比較直率、隨便,女性用語比較含蓄、莊重。用與性有關的字眼罵人,在男性中的出現率遠遠超過女性。因為傳統觀念雖然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字眼並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諒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體統,似乎理所當然應受到社會輿論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