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
戲劇的種類
劇種jùzhǒng(type of drama; genre of drama)中國民族戲曲的種類,戲劇藝術的種類,如話劇、戲曲、歌劇、舞劇等。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之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基本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
京劇的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的唱腔的特點是曲調豐富,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變化鮮明。各行角色的唱腔和用嗓各有特點,能充分發揮各行演員的特長和創造性。表演在繼承徽戲、漢戲的基礎上,吸收崑曲及其他地方戲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把唱、念、做、打各藝術手段發展到很高的水平。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
越劇,是中國五大戲曲種類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江南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初步統計,約有280多個,業餘劇團更有成千上萬,不勝統計。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當為流傳最廣之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梅戲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帶,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清道光前後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以演唱“兩大戲”、“三小戲”為主的民間小戲。后吸收青陽腔和徽劇的音樂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音樂,演出了大戲。主要唱腔,大戲有平詞、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戲多用各自獨立的唱腔。由於在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長期流行,用當地方言講唱,形成了獨特風格,所以曾被稱為“懷腔”。
評劇,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1910年左右,形成於河北唐山一帶。評劇的前身是河北省東部灤州一帶的對口“蓮花落”。蓮花落是一種化妝坐唱的形式,劇目有《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等。東北的蹦蹦(二人轉)傳入關內后,蓮花落藝人吸收了蹦蹦的音樂、劇目和表演等,使說唱形式的對口蓮花落成為帶有表演的蓮花落,這就是評劇的雛型;因此,後來人們有時稱評劇為“蹦蹦”或“蹦蹦戲”。1909年“蓮花落”進入唐山后,受到煤礦工人的歡迎,被稱為“唐山落子”。接著由於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所以被命名為“平腔梆子戲”,簡稱評劇。再后又吸收了京劇、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藝術,使評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豫劇
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一說:是在當地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后與傳入河南的崑曲和秦腔等劇種相結合而成;二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三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豫劇誕生在開封,絕非偶然。這得益於開封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樂舞活動。特別是宋代,開封作為首都,勾欄瓦舍遍布全城,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有明確記載,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就在河南存在。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戲曲之一。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粵劇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俗稱:白話),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在東北地區二人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人表演的戲曲劇種。音樂部分基本上沿用二人轉,擯棄了曲藝色彩,增加了戲劇性。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演出較普遍。
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百色、欽州等地。清道光、咸豐年間形成於古名邕州的南寧,故名“邕劇”。系在賓陽戲和武鳴老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屬皮黃系統。唱腔和劇目與桂劇相近,也吸收粵劇的一些藝術因素。表演純樸粗獷,武打有“大過山”、“跳椅”、“滾藤牌”等特殊技術。解放前已漸趨湮沒,解放后獲得新生。
也叫“弦子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河南的部分地區。舊稱“柳子腔”,是由河南、山東一帶流行的山坡羊、黃鶯兒、打棗竿、柳子等弦索小曲於明末清初發展而成,並用加“滾”的唱法。傳統劇目《黃桑店》、《掛龍燈》、《玩會跳船》等,風格均較古老。曲調分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等四大類,偶亦演唱轉調與崑調。主要伴奏樂器是三弦、笙、笛,後來又增添了琵琶、排笙等。
起源於清道光年間南昌民間的“花燈”和“十二月採茶調”,經燈戲、三腳班、半班等階段而於清末形成。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主要曲調有“茶燈調”和由“茶燈調”發展演變而來的“攀筍調”、“秧麥調”、“下和調”等。音樂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與短弓兩種,而短弓又有頓弓、顫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
舊稱“淮海小戲”、“小戲”。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泗陽、沭陽、灌雲及連雲港等地。始於清末,以地攤形式演出,后逐漸發展成為舞台劇。曲調質樸優美,以“拉魂腔”見長。伴奏樂器以板制三弦為主,因而俗稱“三括子”。拉場戲
也叫“小落子”。戲曲劇種。由曲藝二人轉發展而成,故習慣上也稱“二人轉”。傳統劇目有五十多出,以《回杯記》、《梁賽金擀麵》、《寒江關》、《二大媽探病》等影響較大。解放后編演的現代劇有《光榮燈》、《新婆媳》等。
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分地區。原稱“調子”或“採茶”,約有兩百多年歷史。解放后定名為“彩調劇”。是在廣西民間歌舞和說唱文學基礎上形成,曾與湖南花鼓戲、江西採茶戲、雲南花燈戲互相影響。音樂唱腔大多輕鬆活潑,生活氣息較濃,表演時載歌載舞,富有地方色彩。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就是在彩調音樂、表演基礎上創作的。
莆仙戲是在古代"百戲"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作為宋元南戲的古老劇種,儘管莆仙戲在近代以來曾受到閩劇、京劇以及文明戲的某些影響,但由於聲腔、方言和欣賞習俗等因素,卻一直保持著它獨特的風貌,不被其它劇種所同化。這個劇種,在保存古老劇目、音樂曲牌、演出儀式、表演程式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藝術形態令人驚嘆稱絕。
遼劇原於遼南皮影戲。遼南皮影戲生成於300多年前,發展為遼南影調戲至今已有50多年。道白清晰,唱腔優美,既有皮影古韻,又有現代唱腔,深受遼南地區乃至遼寧全省觀眾的喜愛。2002年1月被遼寧省確定為唯一的地方劇種。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發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流行於江蘇南部及上海等地。長於抒情,具有濃郁的江南特色和水鄉情趣。基本曲調有“老簧調”、“鈴鈴調”、“大陸板”、“長三調”、“哭調”、“老旦調”等。
從明末清出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傳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
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角色方面,文戲的青衣、文生和花旦的表演主要以梨園戲科步動作為基礎,優美細膩,舞蹈性強;武生、武旦、老生和凈角的表演則帶有濃厚的京戲色彩。高甲戲的服裝與京戲相同,只是叫法有所不同而已。臉譜化妝最初只有紅黑白三色,後期摹仿京劇的化妝。
淮劇是江蘇的主要劇種之一,產生距今約二百年歷史。
淮劇土名又叫“三伙子”,可說明它是從三個方面形成的:一是香火戲,它有一批職業演唱人員,從事祈神求福的迷信活動;二是民間說唱,如打響板沿門賣唱的“門嘆詞”,唱些小詞書上的片段和流行的各種民間小調、秧田號子、工鼓調等;三是徽劇,也就是流行於里下河的徽班。這三方面逐步結合,尤其是受徽劇的影響,淮劇形式逐漸形成,並有專業班社流動演出。
柳琴戲是江蘇省和山東省主要劇種之一,分佈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廣大地區,因其唱腔有拉魂動魄的魅力,故民間一直稱其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樂器“柳葉琴”,始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在發展過程中,融匯了當地的民間音樂及毗鄰地區的劇種音樂,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備唱腔體系,內容豐富多姿,腔調高亢華麗為觀眾鍾愛,百聽不厭。
“南詞”原為坐唱曲藝,清代由蘇州傳入福建。南平南詞即以這種唱腔與南平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融合,經民間藝人和專業文藝工作者的傳教、整理、挖掘,發展形成了劇種,上世紀50年代初搬上舞台。因劇種年輕,以普通話為劇種語言,著重編演現代戲,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歡迎。
上黨落子是山西省東南部(古上黨郡地區)的一個地方劇種。因為是在山西省黎城縣境內發展和形成的,所以又稱黎城落子。上黨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個支流。1954年冬,長治專區人民劇團第二分團代表全區參加了山西省第一屆戲曲會演之後,被定名為上黨落子。
滬劇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帶農村的田頭山歌,初名花鼓戲,進入城市后改稱本地灘簧,亦名"本灘",二十世紀20年代始有"申曲"之稱,40年代初又出現了滬劇稱謂,至抗戰勝利后才通稱滬劇,是一個較年輕的戲曲劇種。
在上海風行的劇種很多,但只有滬劇才是唯一產生並壯大於上海的地方戲。它源於民間,語言生動,音樂柔和,委婉動聽,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情調。
雲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主要流行於雲南省境內漢族聚居地區和漢族、少數民族雜居區。在農村和小城鎮尤為流行。在昆明就有“有煙火的村子就有花燈”的說法。據不完全統計,雲南流行花燈的縣達八十餘個。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雲南花燈逐漸形成十個支系: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祿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騰衝花燈。它們彼此大同小異,基本特色相似。此外,在貴州的盤縣、興義和四川的會理一帶也有雲南花鼓流行,它們在劇目、音樂、舞蹈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處,似有血緣關係,但因多年來分頭髮展,已各自形成獨立的劇種。
宜興三跳道情小戲,以宜興地名取名。其前身為江南太湖地區流行的“說因果”,後來在宜興紮根、發展,演唱時因以竹板、木板伴奏,故稱為“三跳道情”。宜興三跳道情小戲,用宜興方言演唱,形成自己表演形式美、聲腔演唱美和地方語言的藝術特色。特別是豐富的曲調和優美的唱腔,使得它善於敘事、長於抒情,有利於戲劇矛盾的推進和戲劇人物的刻畫,是太湖西岸獨特的一種戲曲形式。
海門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南靠長江,近鄰上海,號稱上海北大門,清代中葉后,江南移民把吳歌傳入,經海門勞動人民世代口頭傳唱,發展成為流傳於境內的海門山歌。1958年8月,海門縣政府在省、地兩級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專業的海門山歌劇團,一個嶄新的劇種出現於舞台,活躍於江海之濱。海門山歌劇曲調優美樸實,清新流暢,鄉土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贛南採茶戲是江西省最具地方特色的劇種之一,據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是在贛南民間燈影和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有傳統劇目一百多出,在閩、粵、湘、桂等地頗有影響。贛南採茶戲具有濃郁的贛南鄉土氣息和客家特色,唱腔優美動聽,語言詼諧幽默,表演則以活潑靈巧的高矮步、扇子花、單長水袖載歌載舞的表演有別於其他劇種而獨具特色。贛南採茶戲的優秀劇目有四小金剛《哨妹子》、《補皮鞋》、《釣蛉》、《老少配》。四大金剛《反情》、《大勸夫》《上廣東》、《賣雜貨》以及大型傳統戲《九龍山摘茶》小戲《試妻》、《雙打龍鳳刀》等。
陝北說書,是流傳在陝北黃土高原的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有九調和十八調之說。男女同腔同調,說似唱,唱似說,人物跳進跳出,旋律委婉動聽。主奏樂器為三弦或曲項琵琶。近年來由延安曲藝館給予改革嘗試,將陝北說書搬上舞台,發展為陝北說書劇。
九江採茶戲,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后稱採茶戲。明末清初,廣泛流傳於九江縣內及九江府轄各縣,故名九江採茶戲。曲分南河、北河兩個流派,本劇為流傳九江縣一帶的南河派採茶戲。聲腔分為平板、花腔、漢腔、雜腔、曲牌等五大類。原演出時,不用弓弦樂器伴奏,而以打擊樂,樂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員在樂隊前台演唱,眾人後台幫腔。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雷劇是廣東省的一個地方劇種,也是一個僅僅流行於雷州半島雷州話方言雷劇區的獨特的劇種,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雷劇用雷州地區方言表演,以雷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聲腔體系完整、曲調優美。唱腔創作以板式變化結構為主,採用原雷謳散、慢、中快板,高商雷謳散、中、快板,高台羽調慢、中板,高台宮調中板,原腔混合復、慢板等11種板式,根據劇情和不同的意境採用女聲伴唱,男女聲重唱的作曲手法來渲染不同的戲劇氛圍。
眉戶又作“迷糊”,是陝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盛行於關中地區,同時流行於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的部分地區。
眉戶的語言十分通俗生動,音樂風格又很質樸。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形式,不少曲牌是由長短不等的句子組成。眉戶的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海笛輔之,逐漸加入揚琴、二胡、提琴和部分中、西管樂打擊樂器基本與秦腔相同。
川劇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