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國
越王勾踐所封子屬國
甌國即東甌國,越王勾踐所封子屬國,越王勾踐滅吳興霸,乃封甌王,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封眾王子為諸侯,封有甌王、搖王、干王、荊王、糜王、宋王等。甌王越絕書》佚文更有:“東甌,越王所立也”之說。據《蜀江歐陽氏本原》記載:越王無彊第六子名僇丙字子玉(封之侯,亦名玉之候,音訛為余之侯)*號蹄公。王使守鎮南林,聞父伐楚敗亡,召亡兵及本部卒與楚戰,勝七十二,敗三十六陣,敗!亡奔歐余山(句無山,區吳山),縱馬墜落岩壁,卧於石板。恍見有女與(與釋義為救,與之,救之)之,更容顏,上指天之東,中指地之山,下指馬蹄下之石板,謂可為姓氏,遂隱姓埋名(棄姓揚氏,區而有欠,復添以陽),以歐陽為氏。昭陽氏女曰:“投昭陽寨必有大用。”越月傷愈,子玉(蹄)往見昭陽投寨,蹄英武,昭陽悅。以女妻於蹄。引見於楚威王,得封左相~督吳越軍馬事,食采於會稽等處(又名勾無山,歐余山)。姒子玉復興東甌國,是為復君無餘。
孝惠三年(前192),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歐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而此年開始,東甌王國成為大一統的中央政府正式冊封的邦國東海國。其建都於東甌(今浙江永嘉縣),北界的分水嶺為溫嶠嶺——即今嶠嶺山,甌國的疆域為今浙江的麗水、溫州或及閩江以北一帶。
《史記·五帝本記》載黃帝有熊民率熊、羆、貔、貅、貙、虎和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其中以貙為圖騰的貙部落,即甌人的祖先。夏帝少康少子姒無餘初居於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無餘被封於會稽,數傳越王姒允常(公元前538—497年),居越王勾踐越都平陽(紹興平水),后勾踐滅吳興霸,乃封甌王,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公元前473年封眾王子為諸侯,封有甌王、搖王、干王、荊王、糜王、宋王等。
姒姓家族甌氏宗族:先君無餘少子姒思後裔——越 王無瞫——越 王夫潭——越王允常——越王勾踐——太子於賜(又與夷)——無餁——無厫——無昘————復君無餘(宰辛)
東甌公甌宰辛與少夫人(楚大司馬昭陽之小女)所生之子:歐軫星(東歐王,領歐地,食采歐山,居于越舊都平陽。因以為氏。
區冶與貞鳴之辯析
越國甌冶子(經區家駒研究得出其本為區冶子的結論,也有寫歐冶子的。作為同為東甌公族群後裔,在這裡對其姓名用字是矛盾而衝突的。但從區歐同宗,區歐一家的角度而言。也並無不可。有一部分族人尊區冶子為祖,但是區冶到貞鳴之間斷裂七代並無父子父子完整關係序列。即區冶子—區A—區B—區C—區D—區E—區F—區G—貞鳴將其補空,事實上做不到,歐陽氏在歐陽家族帝王史中提到的字輩名並非完全如某些人所說純粹演義,這種否定一切的思想是不利於研究工作的推進的。而顧氏家乘中也提到搖父安朱,此安朱即歐安朱。安朱其上是海宇,海宇與平行的歐陽氏對應的是潮字輩(取海潮之意,後來被記成朝代的朝。漏了三點水)。貞鳴與貞復的關係是通過鳳鳴山(上虞地處浙江省紹興市東部地區紹興上虞鳳鳴山,座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市區17公里。這個地理位置與勾踐都平陽城的地理位置是相近的都是浙江紹興。)鳥復鳴的俗語,以及同字輩同時代來鎖定關係的。有人說我把石屋山貞鳴硬說成平都王貞鳴,石屋山的貞鳴與邸夷子皮為江湖友,邸夷子皮何人?范蠡也,與勾踐同時代,試問貞鳴與勾踐同時代嗎?可知這個註解是子虛烏有也,為什麼要提在石屋山與邸夷子皮為江湖友?正是因為區冶子曾在石屋山,而中間又斷裂七代,為前後聯繫以示正統,故有在石屋山與邸夷子皮為江湖友一說,特別添加一朋友名將事情講得看起來更真實,一般人都不會去查邸夷子皮。這樣做是比較保險的,是一種智慧。但有假。
2為什麼貞鳴是平都王?因為彭澤王與平都王是兄弟,彭澤王歐貞復,弟弟自然就是平都王。前面已經解除了貞鳴與邸夷子皮為江湖友的傳說,並說明了貞鳴與貞復的關係。夷烏{東夷金烏(金烏太陽鳥,太陽部落與東夷部落融合后,就成了太陽上的一隻金烏)之意也暗示了歐姓的族群來源}將軍,作為東海王的(后又冊封為彭澤王)貞復先傳位於子省,叔貞鳴繼位在後,故親征,馬陷灘塗的是其弟弟貞鳴而不是貞復。夷烏將軍封平都王作為馬上之王是完全有這個膽氣與勇氣親征的。歷史會因為各種原因失傳與被人篡改,我們要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論理論理,一是要論證,說明分析,互證,比對;二是要理,理順關係,理出規律。
七:勾踐封甌王的前因后後果
吳王夫差順勢攻破越都平陽(今浙江紹興平水),勾踐只剩下五千甲士,保棲會稽之山。
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前有誓言,後有封越王室公族昆弟(終遠分宗兄弟謂之昆)為王。前有誓言後有兌現承諾封王,勾踐復興越國后封有搖王,干王,甌王,糜王 荊王 宋王乃至上舍君 周尚君 余復君等。
姒姓家族甌氏宗族:先君無餘少子姒思(甌族)後裔——越 王無瞫——越 王夫潭——越王允常——越王勾踐——太子於賜(又與夷)——無餁——無厫——無昘————復君無餘(甌宰辛)——歐軫星(子鴻圖,鴻偉,鴻業。鴻圖偉業)---—歐鴻圖(子伯大(子東),伯力(子海),伯舉(子搖),伯孫(子王,又尪)。大力舉孫)——歐伯孫(子尪)東海搖王,各取一字為名)———歐尪——歐貞鳴——歐興泰————歐義路——歐天由(弟天支)以下自歐天由起對接《歐家町世系》和《歐冶子世系》,至朱梁王朝j建翁君(兄建極)避朱梁廟諱復歐氏,又歷七世而至我瀏陽燾公(字普照)分支!
歐王軫星受封歐公爵為歐姓啟姓始祖
(東甌王歐軫星統率甌國馬步水三軍,鎮守歐地。東甌國歐軫星傳歐鴻圖(塗),歐鴻塗傳侄孫歐海宇為王,歐海宇后叔父歐侯伯歷接位,伯歷復傳族弟歐安朱,后歐安朱被秦王奪其王號降為閩君(年約五十歲),仍領舊地。歐安朱之子歐搖(封號曰毋余君)東海王是也!海寧《顧氏譜》云:“王父名安朱,生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而安朱乃歐伯大之子。故騶搖本名歐搖光,搖光,一說搖王有子三(一名歐昭襄,封哀侯,承襲東甌王位;一名歐期視,封顧余侯,后移居會稽。一名歐無詰,封騶勵侯。一說搖王七子,子孫各有種姓,已所得之氏尊稱之。故此搖王歐氏,歐陽氏,騶氏,駱氏,顧氏,余氏,徭氏。諸姓都尊為祖王,歐氏稱歐搖,,歐陽氏稱歐陽搖,顧氏稱顧搖,騶氏稱騶搖,駱氏稱駱搖,余氏稱余搖,徭氏稱徯徭。由此給我歐氏追祖帶來困擾,皆因賜姓封候之故。)
歐搖光,漢東海王(俗稱東甌王)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貴族紛紛起兵反秦,歐搖光與閩越王無諸率越人從鄱陽令吳芮。以越隊將轉戰關中,復從諸侯入關。秦亡,項羽封芮為衡山王,而歐搖光則僅為都尉,是以不附楚。並引兵垓下,從劉邦破滅項羽軍,立下戰功。漢高帝六年(前200),受封為海陽齊信侯,時稱閩君或閩越君。至漢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漢政府以“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歐搖光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②。可見這位甌越人英勇的領袖,是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真心擁戴。
歐搖光復興先祖舊業,控制了在今浙南溫、台、處一帶地域,使東甌與閩越、南越一樣成為當時實際上處於相對獨立狀態的王國,並率甌越人對這片土地進行開墾。因此受到了後人的崇拜,以致前後數世東甌王在他功績的光耀下皆變得默默無聞。
引用顧譜時則云:“王(指東甌王搖光)薨,謚曰信,傳子歐昭襄國號海陽國,一名期,高后時辭王爵為侯,在位九年,謚曰悼,海陽王昭襄傳子歐建,歐建傳傳子省,省死,海陽國王嗣絕。伯孫子歐尪立建甌國。建甌王尪子貞復與貞鳴,分別受封彭澤王和平都王。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二月,吳王劉濞反,東甌王附之。景帝遣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將兵擊之。“吳王乃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夜亡去,度江走丹徒,保東越。東越兵可萬餘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漢使人以利啖東越,東越即紿吳王,吳王出勞軍,即使人鏦殺吳王,盛其頭,馳傳以聞”④。《越絕書》亦稱:“(吳王濞)還奔丹陽,從東甌。越王弟夷鳥將軍歐貞鳴殺濞。東甌王歐貞復為彭澤王,夷鳥將軍為平都王”。東甌王得以功折罪,還軍歸國。公元前153年 東甌王歐貞復薨,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閩越王郢受吳世子的挑撥,發兵攻打東甌。或稱:“年邁的平都王歐貞鳴在迎戰時馬失前蹄,在一片沼澤的海塗中被戳身亡”。
按:這位不幸戰死的東甌王,乃繼東甌王歐貞復後為統一彭澤國與都國的平度王歐貞鳴,歐貞鳴戰死後其長子歐望繼位。甌越人為閩越兵圍困糧絕,便向漢朝廷求援。武帝使中大夫庄助發會稽兵浮海往救。末至,閩越王引兵而去。閩越撤兵后,甌越人的新領袖、歐望迫於閩越壓力,主動請求內遷,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廬江郡(今安徽省西南舒城一帶)。公元前138年“舉國內遷”東甌國隨之空滅。后與其弟興泰受西漢降封為廣武侯和忠義侯。
附:東海國大事記公元
大事記前222年越隊將軍搖光“獨來東甌”,築方城,待考。
前214年夜襲秦軍,殺秦始皇將屠睢。
前208年 東海王歐搖光率越軍從諸侯滅秦。
前201年 東海王歐搖光加封為“海陽齊信侯”。
前192年 加封東海王歐搖光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東甌王。是年九月薨,子歐昭襄。
前185年 東海王子歐昭襄復改封海陽王。
前179年 海陽王省薨,謚號哀侯
前154年 東甌王歐貞復從吳王反漢,又為漢購,殺吳王從漢漢封為彭澤王。
前153年 彭澤王歐貞復薨。
前144年 其弟平都王盡收彭澤國之地,結束原東甌國故地一國兩王現象。(夷烏為稱號,本名貞鳴。漢封平都王)
前138年 閩越圍東甌,東歐王歐貞鳴亡。長子望封廣武將軍侯爵,率眾四萬北遷廬江郡,稱壽春君。次子歐興泰封忠義將軍,侯爵。
前85年 東甌國失名,設回浦縣。
原作者:徐三見 修編 甌王仲余 105世裔孫 歐伯禮考證編修
關於東甌王國的歷史,過去一般都依據《史記》的有關記載,認為漢惠帝三年(前192)開國。近年來,關於東甌古史的研究已有不少進展,有些學者提出:“早在春秋末年,東甌便已立國”。⑴而對於東甌的地域問題,特別是都城問題,目前爭論尚大,迄未定論。就都城而言,不外乎在今之溫州和台州的黃岩之爭;就地域而言,則有以溫為中心而地包台處,或者以台為中心而地括處、溫之辨。
關於東甌的地望問題,實則各個時期均有所不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百越先賢傳序》云:“南方之國越為大,自勾踐六世孫無強為楚所敗,諸子散處海上。其著者,東越無諸,都東冶之章泉,故閩越也;東海王歐搖光都永嘉,故甌越也。自湘漓而南,故西甌也;牂牁西下,邕雍綏建,故駱越也。統而言之,謂之百越。”甌、閩封王雖在漢代,但立國或當春秋,“而甌、閩之名則早見於周世。”⑵至於其地之人類活動,則當更早一些。越國建立后,“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今諸暨),北至於御爾,東至於鄞(今寧波奉化一帶),西至於姑蔑(今衢州),廣運百里。”⑶這一時期東甌的地域當為鄞縣東南直至閩江以北一帶。
勾踐卒后,子王鼫與立,及至六世無強時,“於是越遂釋齊而伐楚。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強,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⑷此事舊學者一般都定在楚威王七年(前333),而目前學者的研究認為,楚滅越應在懷王二十三年(前306),⑸或以為至秦統一乃滅。⑹越國破滅,越之後裔“濱於江南海上”之事雖也受到一些學者的懷疑,但終難成立。那麼,這些勾踐的後裔究竟逃散到何處?“江南海上”又所指何地呢?我認為非甌、閩(亦即今福建、溫州一帶)莫屬。1988年,浙江台州的仙居縣發現了一批戰國時期的窖藏青銅器和錢幣,這些器物裝在一個陶罈內,罈距地表1.2米,內分別有矛、鏃、弩機、鉞、犁頭、鋸、鑿、鏡以及釜、盉、釒焦斗等。據研究,多屬越器。錢幣有蟻鼻錢16枚,“殊布當十化”2枚,均屬楚幣。⑺從史料的記載來看,越國為楚所滅前楚國的力量向未及於台州,台民系東甌土著山民的一部分,更無流通楚幣的可能(越有楚幣,或得之於其“釋齊而伐楚”時)。因此,這批器物顯係為楚所迫之後的越人所遺,也證實越人確曾被迫南遷,蒙文通先生在《越史叢考·越人遷徙考》中謂“無強敗后‘越以此散’,非實情也”於此可以得一反證。器物既屬窖藏,則證明越人並非在此久居,而是逃經此地時因故而埋,當然,由於楚國的軍事力量尾追至此,或風聞楚軍將至而逃也是不無可能的。既然仙居難以久居,西則皆為大山,對於善操舟楫的越人來說諸多不便,只好從永安溪入靈江出海門繼續南逃。台州(包括黃岩)無險可阻,並非理想的避憩之地,而福建和溫州一帶既是春秋時越國的分封舊地,楚人鞭長莫及,加上溫、台之間連綿皆山,特別有嶠嶺(即今溫嶺市之溫嶺山,亦劉宋時期著名詩人謝靈運《登臨海嶠初發強中作與從弟惠連可見羊何共和之詩》中的“臨海嶠”)阻隔,可為屏障,是理想的避居生存之地。由此可以想見,自楚敗越,“越以此散”之後,越人一直南逃至今溫州、福建一帶,與當地部落合流,並且“或為王,或為君”,成為甌、閩的統治者。而台州一帶,由於地理形勢關係,自秦統一以前,地雖為甌,實則是楚和東甌勢力均未鞭及的緩衝地帶。
秦統一全國以後,實行郡縣制,《史記·東越列傳》載:“秦已並天下,(閩越王無諸、東海王搖)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閩中郡的範圍,據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除了福建和溫州以外,還包括現在浙江的麗水與台州地區,這與溫、台一帶的方誌所載是相一致的。不過,名雖曰郡,但秦皇朝並未在此真正設置過行政和軍事機構,閩地和甌地仍受被降為“君長”的無諸與搖的統治。台州雖然距永嘉不算太遠,可交通仍極不便,在政治上估計仍不受東甌王國的控制。秦末,無諸、搖起兵從諸侯滅秦。秦滅,又佐漢滅楚。“漢五年(前202),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孝惠三年(前192),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⑻可以說,孝惠三年(前192)是東甌國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因為是年以前,東甌雖已立國,實乃自稱,並未得到世人的確認。而此年開始,東甌王國已為大一統的中央政府所正式承認。故司馬遷在撰《史記》時,即以此年作為東甌王國歷史的正式開始,從這一角度來說,也是有其道理的。
值得探討的是,自孝惠三年(前192)東甌正式立國以後疆域範圍的變遷情況。從各種史志記載的情況來分析,自溫嶠嶺以北的台州已不再屬於閩中郡,也不屬於甌地,而應屬於會稽郡的鄞縣。
在台州歷史上,最早設置的行政機構為回浦縣,縣立於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東漢改為章安縣,治在今台州市椒江區的章安鎮(1984年前屬臨海,后劃歸椒江)。然而,在回浦立縣以前,台州的地域屬甌還是屬鄞,尚不甚了了,弄清了這一時期的地屬,也就可以弄清東甌王國的地域。《晉太康記》云:章安“本鄞南之回浦鄉,章帝章和元年(87)立,未詳。”⑼章安的前身為回浦,東漢時只是改名而已,並非“章帝章和元年(87)立”,這許多史志都記載得很清楚,故宋末元初著名史學家胡三省指出:“鄞及回浦皆西漢縣名,謂西漢割鄞縣而置縣,或未可知。至章帝時,回浦已非鄉矣。”⑽胡三省雖然對《晉太康記》的說法有所辨正,惜未繼續進一步加以考證。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有云:“漢立東部都尉,本秦之回浦鄉分立為縣,……後漢改回浦為章安”(武英殿本、金陵書局初刻本均作“秦之回浦鄉”,他本“秦”作“漢”)。鄞為秦之舊縣,秦時有無回浦鄉尚不敢斷言,但漢初回浦屬鄞,為回浦鄉地,則基本沒有什麼問題。這裡不妨再化些筆墨以考述之。
清代學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中有云:“終日閱《漢書》。《地理志》會稽郡鄞下有鎮亭,即今之天台山也。”天台山是台州的主山,台州即因此山而名。其名始見於《內經山紀》,不過,以前基本不為人所知。故李慈銘又云:“天台大山,不容自晉以前名不見於史志。蓋鎮亭、天台皆音之轉。”李慈銘的話是有道理的,因為《漢書·地理志》鄞縣下面有鮚琦亭和鎮亭,鮚琦亭是山名,則鎮亭亦必山名。《大清—統志》謂“鎮亭山在奉化縣西南一百里,山極高大,南自天台,西連四明。”可謂失之交臂。蓋天台、四明之間並無“極高大”之山,可見“極高大”之山非天台莫屬。唐李善《文選》注引孔靈符《會稽記》曰:“天台山舊居五縣之餘地,五縣者:餘姚、鄞、句章、剡、始寧也。”由此可知,在回浦立縣以前,天台山脈雖綿延餘姚、句章、剡、始寧,而主山則屬鄞地。天台曆來為回浦、章安及後來台州的一部分,則回浦未置縣前天台山必在回浦鄉域內,由此可見回浦縣“本鄞南之回浦鄉”,以“回浦鄉分立為縣”是可信的,胡三省“謂西漢割鄞縣而置縣”的推論是可以成立的。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東甌國嘗舉國內遷。《史記·東越列傳》云:建元三年(前138),閩越攻東甌,武帝遣嚴助發兵往救,“未至,閩越引兵而去,東甌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又《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載是年“東甌王望,率其眾四萬餘人來降,處廬江郡。”《漢書·閩越傳》亦云:“至建元三年(前138),閩越發兵圍東甌,東甌食盡,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東甌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從“閩越發兵圍東甌,東甌食盡,困,且降”的記載來看,東甌對閩越的抵禦,只是在都城範圍之內。由於溫嶠嶺以北的台州一帶早已不在東甌勢力的控制範圍之內,故與這次戰爭無涉。與舉國內徙也沒有什麼關係。正因為如此,才能在與這次“悉舉眾”遷徙事件五十餘年後即於回浦置縣。反之,若台州一帶也在舉國內遷的範圍之內,則五十多年時間的人口增長率是難以想象的,在人口條件均等的情況下,作為曾是東甌王國都城的永嘉,各方面條件都要優越得多,應該是比較理想的縣之治所,則章安不可能成為回浦縣治。由此而知,溫嶠嶺以北的台州在漢初並不屬於東甌王國的勢力和轄地範圍,而是屬於會稽郡的鄞縣。自公元前85年設置回浦縣以後,則原東甌國的轄地盡為回浦的屬地,這也是漢王朝由北向南開拓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距東甌舉國內遷二百七十餘年之後,東甌域內的人口乃漸恢復,於是設置了永寧縣。《後漢書·郡國志》:“永寧,永和三年(138)以章安縣東甌鄉為縣。”又《宋書·州郡志》:“永寧令,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分章安東甌鄉立,或雲順帝永和三年(138)立。”然而,由於浙南的歷史上有過兩個永寧,故關於永寧縣的地域範圍問題目前史學界爭論尚大。或認為指今之溫州,或認為指今之黃岩,或認為治在溫州而包括黃岩,或認為治在黃岩而包括溫州。看來,永寧問題與東甌國問題一樣,都是比較複雜的,而兩者又是有密切聯繫的。陳國強、蔣炳釗、吳綿吉、辛土成合著的《百越民族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先引萬曆《黃岩縣誌》云:“武后天授元年(690),改永寧為黃岩,因黃岩山而名。”所下的結論是:“臨海的永寧縣(書中原註:“唐代改為黃岩縣”)是東甌的活動中心,其分佈範圍遍布浙南地區。”其實,謂黃岩“是東甌國的活動中心”是難以成立的。看來,“永寧”問題的確須加詳辨,永寧的範圍解決了,東甌國的中心以及範圍也就清楚了。
只要詳讀史籍,就會知道漢代所設置的永寧與唐代設置的永寧時代既別,地域亦異。前者是漢順帝“永和三年(138)以章安縣東甌鄉為縣”的永寧,即溫州之永寧;後者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析臨海置”的永寧,亦即黃岩之永寧。前永寧自永和三年(138)置縣,至隋開皇九年(589)隋滅陳,改曰永嘉,歷四百五十餘年;后永寧自高宗上元二年(675)置縣,至武後天授元年(690)改為黃岩縣,僅十六年。關於漢永寧的地域,《後漢書·地理志》雖只雲以東甌鄉為縣,不述範圍,但不少史籍的記載還是很明確的。《隋書·地理志》云:“永嘉,舊曰永寧,置永嘉郡,平陳,郡廢,縣改名焉。”《晉書·地理志》載:“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立永嘉郡,統永寧、安固、松陽、橫陽等四縣。”又云:“孝武寧康二年(374),又分永嘉之永寧縣置樂成縣(今樂清)。”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八《永寧編》下云:“漢分章安之東甌鄉為永寧,今永嘉四邑是也。故以名編。”上述記載告訴我們,永嘉郡初轄永寧、安固、松陽、橫陽四縣,后又於永寧析置樂成,轄五縣。而永嘉郡的管轄範圍亦即置郡前永寧縣的管轄範圍。此《輿地誌》記載得更為明白:“晉明帝,自溫嶠嶺以南分永寧等四縣置永嘉郡。”⑾《永嘉記》亦云:“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之嶠南永寧立永嘉郡。”⑿這些史料不但證明永嘉郡與原永寧縣是一脈相承的,還明確告訴我們漢永寧的北界為溫嶠嶺,轉而說明東甌鄉的地域必在溫嶠嶺以南。再者,東甌鄉之所以以“東甌”命名,顯然是“東甌國”之沿續,就地域而言,東甌國與東甌鄉無疑是相一致的。
造成前後“永寧”混淆的主要原因是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中的一段話:“黃岩,漢縣,順帝永和元年(136)置,今溫州永嘉縣,屬會稽郡是也,歷六朝不改,至隋廢之,以其地併入臨海縣。唐上元二年(675)四月,復析臨海地以置之。天授元年(690)八月改為黃岩。”⒀這段話頗多矛盾,既雲“黃岩,漢縣”,又雲“今溫州永嘉縣”,而謂“以其地併入臨海。……復析臨海地以置之”,硬把永嘉、黃岩拉湊成一,致使後世論者各執一端,墮入五里霧中。但樂史指出永寧“歷六朝不改”是對的。《陳書·蕭景傳》載有這樣一則故事:“齊建武(494—498)中,(蕭景)除晉安王國左常侍,遷永寧令,政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號稱廉平,雅服景為政,乃榜郡門曰:‘諸縣有疑滯者,可就永寧令決。’頃之,以疾去官。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諧闕,表請景為郡,不許。”這一故事既證明自晉代永嘉立郡之後,六朝的永寧素為其屬縣,還說明永嘉郡的郡治即設於永寧。 《宋書·州郡志》載永嘉郡(從永寧起算)距京都的水路為二千八百里,陸路為二千六百四十里;臨海郡(從章安起算)距京都水陸皆二千零一十九里。按當時的道里計算,二郡之間水路七百八十一里,陸路六百二十一里,頗為相符。而章安與黃岩則不過四十餘里。由此有力地說明:“歷六朝不改”的永寧決不在黃岩而在溫州。
《山海經》謂“甌在海中”,晉郭璞注曰:“今臨海永寧縣,即甌國,在歧海中也。”郭璞的注語有二點很容易造成人們的誤解。一是“今臨海永寧縣”,有些論者以為黃岩曾曰永寧,且與臨海相鄰,又忽略了郭的生活時代,便把郭所謂的“今臨海永寧縣”和唐代黃岩前身的“永寧縣”等同起來。上引《百越民族史》所謂的“臨海的永寧縣是東甌國的活動中心”,還在括弧內特意註明“唐代改為黃岩縣”,即為明顯的例子。其實,唐代並沒有什麼“臨海的永寧縣”,只有“台州的永寧縣”,而郭注“今臨海永寧縣”是晉代的事。郭璞生於晉武帝咸寧元年(275),卒於晉明帝太寧二年(324),在郭璞死的前一年,將臨海郡的永寧縣析為永寧、安固、松陽、橫陽四縣設置永嘉郡,而郭注《山海經》中的永寧在其注《山海經》時尚屬臨海郡。此外,也有個別同志把“今臨海永寧縣”理解作當時的臨海縣和永寧縣的。第二是“在歧海中”的“歧海”,有人解釋為“海島”。如陳為先生在《東甌西遷之議》中說:“郭璞注《山海經》言:‘東甌,在歧海中也。’郭為晉人,是為追述先秦前朝之事。東甌必不能舉族久住於‘歧海中’,后東甌王搖受封於永嘉即為明證。郭所言‘在歧海中也’是指楚滅越之後,東甌人鳥散於海島一事。”⒁言下之意東甌人初居於海島,直至搖光授封為東海王后,才居於永嘉。其實,上述論點是不能成立的。若就對郭注的文義理解而言,我們只要將“今臨海永寧縣,即東甌,在歧海中也”連讀,就知道郭璞所謂的永寧縣,即原來的東甌,在歧海中的東甌,亦即臨海郡的永寧縣。明楊慎云:“郭注歧海,海之歧流也,猶雲稗海。”⒂可知“歧海”是指江流近海之處,也就是海口。由於此,後人遂有以“歧海”來指稱溫州的,如明姜准寫過一部專門記述溫州雜事之書,書名就叫《歧海瑣談》。若就史實言,搖之居甌(永嘉)亦遠遠早於公元前192年授封之時。《史記·東越列傳》載:“閩越王無諸及東海王搖光者,……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史記·越世家》又載:“后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漢高帝復以搖為王(搖授封《史記·東越列傳》作孝惠三年——前192年),以奉越后,東越、閩君皆其後也。”說明無諸和搖光早已在各自的領土上稱王,秦時被“廢為君長”,漢之所封只是“復以為王”而已。可見閩越與東甌至遲在“越以此散”、“濱於江南海上”時即居於東甌和閩地。並不象陳為先生所說的“楚滅越之後,東甌人鳥散於海島”。由此可知,《山海經》“甌在海中”的“甌”,意指靠海的甌地,其水因名甌江,其地亦稱東甌。
最後,從方言的角度來說一下溫、台的界別。據清末《平陽縣誌》記載,平陽的方言有甌語和閩語等,“甌語本為甌族,閩語來自閩族,此最乃辨。”⒃這是因為平陽地處甌、閩之間使然。可見甌語和閩語一直在當地廣為流行。甌語是現在溫州最為通行的方言,彼人以方言交談,外地人氏絕難聽懂,即台州人(筆者台州人)也不例外。而台州各縣除舊為海島的玉環之外,所通行的方言與寧、紹諸地的方言較為相近,彼此以方言對話暢通無阻。近代學者項士元先生在《台州方言考》中指出:“台州古為越地,方言與甬(今寧波)為近,迥異於甌婺各屬,雖地域有負山濱海之不同,而方言大致從同。”通過方言的考察可以看出,台之方言近於寧、紹,而與古鄞地的寧波更近,從中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越國破滅以後,台州較早地納入會稽版圖,至遲在西漢初年即已脫離了東甌王國,是鄞縣屬地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東甌王國北界的分水嶺為溫嶠嶺——即今嶠嶺山,東甌王國的疆域為今浙江的麗水、溫州或及閩江以北一帶,而台州的黃岩絕非“東甌國的活動中心”。
註:
⑴胡珠生《關於東甌古史的幾個問題》,《浙江學刊》1988年第5期。
⑵蒙文通先生《越史從考·百越民族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⑶《國語、越語》。
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⑸⒁陳為《東甌西遷之議》,《東南文化》1986年第3期。
⑹蒙文通《越史叢考·越人遷徙考》。
⑺金祖明、王子芳《仙居發現窖藏青銅器》,《中國文物報》1988年8月12日。
⑻《史記·東越列傳》。
⑼《漢書·地理志》注引。
⑾光緒《黃岩縣誌·地理沿革》引。
⑿《嘉定赤城志》卷四十《辨誤門》引。
⒀民國《台州府志·沿革表考異》引。
⒃陳國強等合著《百越民族史》第六章第一節引。
政治
——溫州第一家族興衰史
作者:修正:躬執百禮
從戰國、秦到西漢,見證了三朝風雲,從秦始皇、西楚霸王到漢武帝,親歷了戰爭烽火,東甌王代表的並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族,一個擁有著溫州歷史上最高爵位、最早真實人物的顯赫家族,一個被後世眾說紛紜,在正史里流傳下鐵血往事的古老家族。
勾踐後裔,浙南建國
公元前無彊(無疆)雖然正史沒記載鄒揺其先、勾踐之後的東甌王,譜牒古籍卻赫然開列出其名字,據明清以來的顧氏宗譜記載,騶揺之父叫安朱,王東甌,秦時被廢為君長,甚至騶揺祖父也被戶口薄似地登記著,名叫伯歷。眾所周知安朱姓歐,歐安朱,伯歷亦姓歐,歐侯伯歷。倒推可知鄒搖本姓歐搖,顧氏還稱搖為顧搖呢!余氏還稱搖為余搖呢!因為搖有三子,長子歐昭襄襲海陽侯即位東甌王,次子歐期視封顧余侯,三子無詰封鄒余侯。後有顧氏,余氏,鄒氏,騶氏。均以搖為啟姓祖,以封侯名冠姓為祖。
如果顧氏宗譜靠譜,從裂土自封的東甌王淪落為秦朝管轄的閩中郡一個部落首領般的君長,作為霸主越王勾踐後裔,無論安朱還是歐揺,心理落差都是可以掛瀑布的,再看到秦政暴虐,民怨沸騰,想來並不願安穩呆在這個位子上終老。
抗秦起義,佐漢爭霸
前209年,開國才短短十幾年,狼虎之秦以其殘酷無道,逼得陳勝(陳涉)、吳廣揭竿起義,各地風起雲湧,紛紛響應,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楚國貴族後裔、英雄項羽(項籍)與泗水亭長、沛公劉邦(劉季),而難能可貴的是秦朝正式官吏、廬江郡番陽縣(今江西鄱陽縣)縣令吳芮的反戈一擊。
與此同時,歐揺也見機而起,懷抱著不甘與志向,率領手下越兵歸從吳芮,參加波瀾壯闊的反秦戰爭,沙場交鋒,鐵血金戈,立下了汗馬功勞。
前206年,歐揺隨吳芮、吳芮隨劉邦入關滅秦后,崛起為義軍領袖的項羽殺死秦王子嬰,火燒秦都咸陽,然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大封義軍將領,立劉邦為漢王,吳芮為衡山王,英布為九江王,包括他自己在內,大小共封了近二十個王,王位惠及秦朝降將與六國王族後裔,但卻沒有歐揺的份。失望之下,歐揺對項羽產生了離心。
反秦起義才嘩啦啦落幕,楚漢爭霸就緊鑼密鼓上演。第二年,漢高祖劉邦以項羽殺死“義帝”(戰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由,發喪三日,遍告諸侯:“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兵皆縞素。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楚漢對陣,盤腸大戰,騶揺選擇了佐漢抗楚。歷經三年的血肉橫飛,屍積如山,項羽兵敗垓下,四面楚歌里,十面埋伏中,縱八面威風,也無顏面見江東父老,最終烏江自刎。滅秦滅楚有功,“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后”(《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他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因為這比在小氣吝嗇的項羽手下,地位待遇高多了。
到了漢惠帝劉盈三年(前192)夏五月,《史記·東越列傳》記載“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揺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白話之,就是推舉漢高祖開國時越地將士的功勞,都說前代秦閩中郡的歐揺功勞多,民眾都粉絲他,於是冊封他為東海王,建立東海國,都城在東甌,俗稱他為東甌王。其府邸為“甌王府”。作為當時溫州文化和行政中心的“甌王府”,東甌王每逢喜慶和重大的節日都會在“甌王府”用溫州當地特產犒勞屬地的文武百官和宴請各地的文人雅士。溫州的歷史從此在兩千多年前首次被載入了史冊,為後來溫州行政區域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深遠的影響。據明代《弘治溫州府志》,後世又稱他為永嘉地主昭烈廣澤王。
回想陳勝、吳廣的起義動員令里,那句豪氣干雲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歐揺作為越王勾踐後裔,終獲封王,讓人不由愕然,歷史弔詭地呈現出王侯將相也有種焉的例外。
說史至此,必須交代一段歐揺是否封侯、有無別名的懸案。據現存的明清顧氏宗譜記載,如清代溫州學者施元孚在其《釋耒集》里引用歐揺“從漢高(祖)滅項(羽),封海陽侯……王薨,謚曰信。傳子歐昭襄……在位九年,謚曰悼。傳子建”,無獨有偶,清代溫州學者黃漢在其《甌乘補》里也引用“歐揺佐漢滅秦,封海陽侯”。
翻書再對照《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載漢高祖時功臣、東越將領歐母余(搖毋余)“以越隊將從破秦,入漢定三秦,以都尉擊項羽”,前201年封為海陽齊信侯。漢惠帝三年其子歐昭襄(招攘)嗣位,九年薨。高后五年其孫歐貞復(謚號建)嗣位。但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在《顧氏譜系考》里卻搖頭斷定此“搖”非彼“搖”,反駁既封王,怎又封侯?然而排隊一下時間順序,他也可以先侯后王,即在前201年封侯,前201年至前195年為越王,前192年為東海王。
七國之亂,下水反水
劉濞,劉邦哥哥劉仲(劉喜)之子,先封為沛侯。淮南王英布造反時,劉邦御駕親征,當時二十歲的劉濞孔武有力,作為騎將,跟從劉邦擊破英布,后被封為吳王,轄三郡五十三城,領地廣大。劉濞拜王受印后,劉邦召見,發現其面相不對,說:“你的容貌形狀有反相。”但已拜王受印,既成事實,只好一邊後悔,一邊拊其背告誡:“后五十年東南地方有叛亂,莫非是你?我們都是劉姓一家人,不要謀反啊!”劉濞頓首,唯唯不敢。
漢文帝劉恆時,劉濞因其子輕狂,與皇太子博戲爭勝被殺,怨恨漢廷,加上郡國財多人眾,漸成獨立王國,日益驕橫。漢景帝劉啟時,御史大夫、“智囊”晁錯(鼌錯)身為帝師,輔佐干政之心急切,為了中央集權,強烈建議削藩,尤以劉濞為例,力舉他的種種違法勾當。
於是割肉般削楚國東海郡,削趙國常山郡,削膠西國六縣,霉運臨頭,劉濞被激出謀反之念。前154年正月,削吳國會稽郡、豫章郡的聖旨下,再忍不住的劉濞不顧當年對劉邦的承諾,不顧年已花甲,聯合被削藩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以及濟南王劉辟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反書群發各諸侯,起吳國兵二十餘萬,以入朝誅晁錯、清君側為名,共同謀逆,史稱“七國之亂”。
為擴大戰線,劉濞還拉勢力範圍內的東甌國以及閩越國參戰。閩越國不肯出兵,但東甌國這時候的東甌王卻喪失了先祖騶揺面對歷史重大關頭的準確決斷力,惑於劉濞一時氣場強大,出兵萬餘人跟從了,可稱西漢的“八王之亂”了。
七國反書一公布,漢景帝分兵遣將,下令開國功臣周勃之子、名將周亞夫領軍狙擊吳楚,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山東,同時向前任吳國丞相袁盎(爰盎)問計。正巧袁盎一向與晁錯不和,趁機公報私仇,提議誅晁錯,赦免七國造反罪,恢復它們的故削地,以求叛軍息兵。這位在後世因“文景之治”而有明主之譽的景帝權衡利弊,丟車保帥,狠心把晁錯當成了替罪羊。朝衣東市,晁錯削藩削掉了自己的命。
然而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的劉濞卻不給景帝台階下,拒絕了橄欖枝,自封東帝,誓把造反進行到底。媾和不成,士兵繼續被炮灰。仗打到二月,志大才疏的劉濞不敵名將周亞夫,糧草斷絕,士兵飢死,遂與麾下壯士數千人連夜棄軍逃亡,渡過長江,撤到丹徒(今屬江蘇省鎮江市)。
當時萬餘東甌兵在丹徒一帶防衛,劉濞便收集逃亡的兵卒,意圖捲土重來,東山再起。擒賊先擒王,漢廷派出使者,用利益引誘被劉濞拉下水的東甌王反水。
眼看吳王大勢已去,東甌王歐貞復清醒了,佯裝請劉濞出面勞軍,趁其檢閱兵卒之時,東甌王之弟夷烏將軍歐貞鳴用鏦(矛)殺死他,把其頭割下來,裝在盒子里,馳傳漢廷。首惡劉濞一亡,各國叛軍也土崩山倒,前後才短短三個月,氣焰囂張的“七國之亂”就煙消雲散。
閩越圍攻,遷居江淮
戰爭過去,東甌將士們解甲歸田,繼續在故土男耕女織,男婚女嫁,但好景不長,和平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因為“七國之亂”留下了後遺症。
劉濞被殺后,其子劉子駒、劉子華亡命逃入閩越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劉子駒怨恨之下,常常挑動閩越國攻打東甌。前138年秋天,閩越終於發兵包圍了東甌,東甌糧食吃光,人馬睏乏,面臨著屈膝投降,無奈派使者向漢廷告急。時已是雄主漢武帝劉徹在位,便垂問文武大臣。
前太尉田蚡認為閩越、東越都是越人,互相打來打去,本就常事,加上“七國之亂”中東甌立場不堅定,對漢廷反覆無常,還是不必麻煩去救。但中大夫庄助(嚴助)反詰:“只有患於沒有能力去救、德政不能惠及的,如果有能力,何故拋棄不顧?小國因為窮困向天子告急,你天子若不理不幫,它還有什麼出路?這樣怎能使列國臣服?”
庄助的話點中了力圖開土辟疆、興國強邦的漢武帝的穴,辯稱道:“太尉未足與計,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發兵郡國。”乃派遣庄助持節從會稽郡發兵相救。不料會稽郡太守也是個冷血分子,拒絕發兵。庄助當機立斷,斬殺掌管軍事的會稽郡司馬,震懾了太守,說明旨意,才得以揮軍坐船渡海來救。
大漢出兵,閩越知道事情鬧大了,小小閩越如何抗衡中央王朝,三十六計,漢兵未至,就撤圍收兵而退走。經此一役,東甌迫於兵弱力小,感於漢廷恩義,懼於閩越再來騷擾,請求內遷,獲准徙居江淮之間。
《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記載當年“東甌王廣武侯歐望率其眾四萬餘人來降,處廬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無疑,此時的東甌王歐望實封是廣武侯。
騶望對閩越的憂慮不是沒道理的。僅僅過了三年,閩越又蠢蠢欲動,東甌已經北徙,鞭長莫及,就調轉槍口,攻打南越。漢廷自然又出兵,閩越這時內訌了,閩越王郢被其弟余善殺死,鬧哄哄亂定,作為安撫,余善被立為東越王,轄有原東甌地。
然而這個余“善”卻是一個余“惡”之徒,不但作惡多端,而且詭計多端,前111年秋實施謀反,入漢境殺漢將,自立為帝。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武帝兵分四路出擊,次年冬就平定東越,余善斃命,以“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
從前221年東甌國一地划入秦閩中郡,到前138年騶望帶領四萬餘東甌人遷走,再到前110年東甌剩下民眾也被下令遷往江淮間,歷經戰國、秦、西漢上百年篳路藍縷的開發繁衍,東甌至此,幾乎成了一片蕭條冷僻的空地荒野,雖然山林深處可能還有少數遺民,失國失地的騶望也成了史書最後提到的“東甌王”。
時變世移,當東甌國化為雲煙,東甌王們化為煙雲,只剩下搖王歐母余的後裔倒還在歷史的夾縫裡偶爾出一下頭,露一下臉,《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記載西漢元康四年(前62)“搖母余玄孫之子歐不更未央詔復家”,元壽二年(前1)“詔賜母余代後者賢爵關內侯”。再後來,唐代《元和姓纂》引顧氏宗譜記載顧氏另一支來源曰“閩君揺,漢封東甌王,揺別封其子為顧余侯,因氏焉,初居會稽吳郡”。
軍事
經濟
海產山貨,兵器出口。
文化
塘田舟車 鳥書越劍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