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樹
脣形科薄荷屬的自然植被
薄荷樹,是脣形科薄荷屬的一種自然植被,莖長約90厘米,毛茸茸的葉片呈鋸齒狀,花頂生,開紫色、白色和粉紅色的花穗。中國現有12種,野生的有辣椒荷、歐薄荷、留蘭香圓葉薄荷及唇萼薄荷等。世界薄荷屬植物約有30種;薄荷包含了25個種,除了少數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主產地是美國,最好的薄荷產自英國。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根
生產上栽培的薄荷,具有真正吸收作用的是著生在地上部直立莖入土部分和地下根莖節上的數量眾多的鬚根,這些根系入土深度30cm左右,而以表土層15~20cm左右最為集中;另外,在株間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在地上部直立莖的基部節上和節間也會長出許多氣生根,這種氣生根在天氣乾燥的情況下,會自行枯死,故對薄荷的生長發育幾乎不起作用。
莖
1. 地上莖
薄荷的地上莖又可分為兩種,一種叫直立莖,方形,顏色因品種而異,有青色與紫色之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著生葉片,產生分枝,並把根和葉聯繫起來,把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養分輸送到葉片,同時把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物運至根部的輸導通道,其上有節和節間,節上著生葉片,葉腋內長出分枝。莖的表面雖也有少量油腺,但精油含量極微(莖稈鮮品出油率為0.001%~0.004%)。另一種叫匍匐莖,它是由地上部直立莖基部節上的芽萌發后橫向生長而成,其上也有節和節間,每個節上都有兩個對生的芽鱗片和潛伏芽,匍匐於地面而生長,有時其頂端也鑽入土中繼續生長一段時間后,頂芽復又鑽出土面萌發成新苗;也有的匍匐莖頂芽直接萌發展葉並向上生長成為分枝。匍匐莖的顏色、數量、長度和粗細,常因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變化。
2. 地下莖
又稱地下根莖,外形如根,故習慣上常稱為種根。通常當地上部直立莖生長至一定(8個節左右)高度時,在土壤淺層的莖基部開始長出根莖,隨後逐漸生長增多。第一次收割后,這些地下根莖在水分適合的條件下又萌發出苗(即二刀苗),生長至一定階段又再長出新的種根,即成為秋播時的材料。地下根莖上也有節和節間,節上長出鬚根,每一個節上也有兩個對生的芽鱗片和潛伏芽,水平分佈的範圍可達30cm左右,垂直入土深度較小,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層10cm左右的範圍內。試驗表明:在自然條件下,地下根莖是沒有休眠期的,也就是說,在土壤溫度和水分適合的情況下,一年中的任何時間,均可發芽和繼續生長,長成植株。
地下根莖里貯藏著水分和養分,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播種於土中能萌發成長為新的植株,這種新植株基本上可以保持本品種的原有形態和優良性狀,因此,它是生產上用來繁殖的主要部分。
葉
薄荷的葉片是以對生的方式著生在莖節上。葉片的形狀、顏色、厚度以及葉面狀況、葉緣鋸齒的密度等因品種、生長時期、生長條件之不同而有變化。一般說來,葉片的形狀有卵圓、橢圓形等;葉色有綠色、暗綠色和灰綠色等。
薄荷的葉片既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又是貯藏精油的主要場所。油腺(貯油結構)在葉片上、下表皮的分佈,以下表皮為多。單位葉面積上的油腺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同時又與植株的生育時期、葉齡、葉位有關。一定葉面積上的油腺密度越大,含油量就越高。葉片中精油的含量佔全株含油總量的98%以上,但對每一個葉片來說,它的含油量高低與環境條件、栽培技術、品種、葉片所處的部位和葉齡等有密切關係。根據測定,植株上葉片中的含油量自下而上逐漸增高。
單位面積產油量的高低首先取決於單位面積上的葉片數、葉面積大小和含油量(油腺密度)的高低。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如何使葉片數增加、減少和延緩葉片的脫落,防止病蟲為害,就成為薄荷增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分枝
薄荷的分枝是從主莖葉腋內的潛伏芽長出來的,其上也著生對生葉片。不同品種的分枝能力是不同的,同時,分枝數、分枝長度、分枝節位等又與田間群體密度和培管措施有關,一般說來,隨著田間群體密度的增高,單株分枝數隨之減少,分枝節位隨之上升。栽培條件惡劣,特別是肥、水欠缺也會影響分枝。因此,在栽培上如何根據品種的分枝習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條件而控制合理的田間密度是能否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
花、果實、種子
薄荷的花朵較小。花萼基部聯合成鐘形,上部有五個三角形齒;花冠為淡紅色、淡紫色或乳白色,四裂片基部聯合;正常花朵有雄蕊四枚(有的品種雄蕊不露或僅留痕迹),著生在花冠壁上;雌蕊一枚,花柱頂端二裂,伸出花冠外面。正常花(即雌、雄蕊俱全)的花朵較大,雄蕊不露或僅留痕迹的,花朵較小。
在自然生長情況下,每年開花一次。而在人工栽培條件下,一年一般收割兩次,開花兩次(有的品種和某些地區例外),花期因品種和地區而異。
一天中的開花高峰期,常隨氣候條件而變化。若天氣晴朗,一般在上午6~9時,陰天或雨天向後推遲,下午停止開放。
薄荷自花授粉一般不能結實,必須靠風或昆蟲進行異花傳粉方能結實。通常自現蕾至開花約需10~15天,一朵花自開放至種子成熟約需20天左右。結實率高低因品種和環境條件而異。一朵花最多能結四粒種子,貯於鐘形花萼內。果實為小堅果,長圓狀卵形,種子很小,淡褐色,萬粒重僅1g左右,每市斤種子可達到500萬粒左右。
薄荷樹喜歡在潮濕的氣候下生長,多生於河溝邊或山野潮濕地。
最早期於歐洲地中海地區及西亞洲一帶盛產。現時主要產地為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英國、巴爾幹半島等,而中國大部分地方如江蘇、浙江、江西等都有出產。
於我國:廣泛分佈於我國各地。中國是薄荷油、薄荷腦的主要輸出國之一;
於世界:廣泛分佈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少數見於南半球。
薄荷產品(薄荷腦和薄荷素油)具有特殊的芳香、辛辣感和涼感,主要用於牙膏、食品、煙草、酒、清涼飲料、化妝品、香皂的加香;在醫藥上廣泛用於驅風、防腐、消炎、鎮痛、止癢、健胃等藥品中。全草入葯,有發汗、散風熱和止癢等功效,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無汗、風火赤眼、風疹、皮膚髮癢、疝痛、下痢及瘰癧等症,外用有輕微的止痛作用,用於神經痛等。我國曆來是薄荷腦和薄荷素油的出口大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享有盛名,遠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外匯收入可觀。薄荷根系在生長期間向土壤中分泌的物質有抑菌作用,對棉花的幾種主要病蟲害,如棉花枯萎病、立枯病以及棉薊馬和棉蚜等,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尤以對棉花枯萎病防效顯著,可在棉花重病區實行薄荷棉花輪作。
傳說薄荷的原名出自希臘神話。冥王哈迪斯(Hades)愛上了美麗的精靈曼茜(Menthe),冥王的妻子佩瑟芬妮(Persephone)十分嫉妒。為了使冥王忘記曼茜,佩瑟芬妮將她變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長在路邊任人踩踏。可是內心堅強善良的曼茜變成小草后,她身上卻擁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涼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濃烈。雖然變成了小草,她卻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人們把這種草叫薄荷(Mentha)。羅馬人與希臘人都很喜歡薄荷的味道。在節慶時,他們還會把薄荷紡織優花環佩帶在身上。埃及人則有把一包包薄荷與大茴香、小茴香充當賦稅的做法。美洲印地安人會用薄荷來治療肺炎。薄荷有極強的殺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預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氣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預防口臭。用薄荷茶霧蒸面,還有縮細毛孔的作用。拿泡過茶的葉片敷在眼睛上會感覺到清涼,能解除眼睛疲勞。據說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別稱,可用於治療眼疾。
新鮮葉含揮髮油0.8~1%,干莖葉含1.3~2%。油中主成分為薄荷醇( Menthol),含量約77~78%, 其次為薄荷酮(Menthone), 含量為8~12%, 還含乙酸薄荷脂(Menthyl acetate) 、莰烯(Camphene)、檸檬烯(Limonene)、異薄荷酮(Isomenthone)、蒎烯(Pinene) 薄荷烯酮(Menthenone)、樹脂及少量鞣質、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鮮莖葉含揮髮油約1%,干莖葉含油1.3%-2%。油中主要含l-薄荷醇(l-menthol)約77%-87%,其次含l-薄荷酮(l-menthone)約10%。另含異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癸酯(decyl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苯甲酸薄荷酯、α-蒎烯、戊醇-3、β-蒎烯、β-側柏烯(β-thujene)、己醇-2、d-月桂烯(d-nyrcene)、寧烯、辛醇-3、桉葉素(cineole)和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此外葉尚含蘇氨酸(threonine)、丙氨酸、谷氨酸、天冬醯胺等多種遊離氨基酸。據稱含有樹脂及少量鞣質和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還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
(1)取本品葉粉末少許,經微量升華得油狀物,迅速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結晶少量,顯黃色至橙黃色,再加水1滴,即變紫紅色。(示薄荷醇)
(2)取本品0.5g,加石油醚(60-90℃)5ml,密閉,振搖數分鐘,放置30min,濾過,濾液供點樣,另以薄荷醇為對照品,配成每ml含2mg的對照品溶液。分別點樣在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后,噴2%香草醛硫酸試液,在98 ℃加熱2-5min,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玫瑰紅色斑點。
日常用法
2、用於頭痛目赤,咽喉腫痛。本品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目赤,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後下。其葉長於發汗,梗偏於理氣。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薄荷現多為葯農在面積種植。家庭盆栽薄荷也極簡便,可3-4月間挖取粗壯、白色的根狀莖,剪成長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經20天左右就能長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莖頭遮蔭扦插。薄荷屬多年生植物,根系發達,每年春季翻盆換土時,可分離出大量的植株。平時保持盆土偏濕。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為輔,薄肥勤施。醫藥用草常在生長期採收兩次。第一次(頭刀)是在小暑節前5-6天,葉正茂盛,花還未開放時,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間,花朵盛開,葉未凋落時。藥用以第二次採收的為最好。兩次採收的莖葉可洗凈、切斷、曬乾,放甏中防失香氣或被霉蛀,供全年藥用。
薄荷的品種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共同特性皆是適應性強,耐寒且好種植,非常適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歡光線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陽光之處,同時要有豐潤的水分。因此,澆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乾燥之時進行。薄荷生長極快,隨時可採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話說,千萬不要怕將香草摘下來,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會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種。
薄荷極適合香草栽植的入門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長季節(春至夏季為佳)中利用切成一節節的莖繁殖,非常容易髮根。
薄荷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根莖在5-6℃就可萌發出苗,其植株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質土為好。
水分對薄荷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植株生長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較多。
現蕾開花期需要晴天和乾燥的天氣,要求水分較少。
附小驗方:
1.治蜂叮腫脹 薄荷鮮葉貼患處,立即見效。
2.治水入耳作痛 薄荷汁滴入,即愈。
【草藥名】:薄荷
【內容介紹】:薄荷 (《雷公炮炙論》)
昇陽菜(《滇南本草》),薄苛(《品彙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匯》)。
【商品名】:太倉薄荷:產於江蘇太倉者。為地道藥材,品質最優。又可分為白種薄荷、黃種薄荷、青種薄荷、秧薄荷、臭薄荷5個品種。
南薄荷:產於我國南方者,如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等省。
杭薄荷:又名莧橋薄荷。產於浙江杭州地區者。
薄荷:各種薄荷的統稱。以葉多而肥、色綠、無根、乾燥、香氣濃者為佳。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葉。
【採集】大部分產區每年收割2次,第1次(頭刀)在小暑至大暑間。第2次(二刀)於寒露至霜降間,割取全草,曬乾。廣東,廣西溫暖地區1年可收割3次。
【藥材】乾燥全草,莖方柱形,長15~35厘米,直徑2~4毫米,黃褐色帶紫,或綠色,有節,節間長3~7厘米,上部有對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絨毛,角棱處較密,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中空。葉對生,葉片捲曲面皺縮,多破碎。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具有白色絨毛;質脆。枝頂常有輪傘花序,黃棕色,花冠多數存在。氣香,味辛涼。以身干、無根、葉多、色綠、氣味濃者為佳。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江蘇、浙江、江西。
薄荷醇局部應用可治頭痛、神經痛、瘙癢等。應用於皮膚,首先有涼感,以後有輕微刺灼感。此種涼感並非皮膚溫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經末梢之冷覺感受器所引起。薄荷醇、薄荷酮對離體兔腸有收縮作用,後者的作用較強。用小鼠作試驗,對離體小腸,薄荷精油有解痙(抗乙醯膽鹼)作用;但對整體小鼠的小腸內容物之推進速度並無顯著影響,甚至有抑制傾向,故推測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於其嗅、味感覺續發性引起的。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它對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療作用,可能是由於其促進了分泌而去除了附著於粘膜上的粘液所致。薄荷酮之刺激性強於薄荷醇。同屬植物歐薄荷中的總黃酮類具有利膽作用。
【炮製】揀凈雜質,除去殘根,先將葉抖下另放,然後將莖噴灑清水,潤透后切段,曬乾,再與葉和勻。
【性味】辛,涼。 ①《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性涼,辛。
②《醫林纂要》:辛,寒。
【歸經】入肺、肝經。 ①《湯液本草》:手大陰、厥陰經葯。
②《綱目》:入手少、太陰,足厥陰。
③《本草新編》:入肺與包絡二經,亦能入肝、膽。
⑴《藥性論》: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
⑵《千金·食治》:卻腎氣,令人口氣香潔。主辟邪毒,除勞弊。
⑶孫思邀:煎湯洗漆瘡。
⑷《唐本草》:主賊風,發汗。 (治)惡氣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
⑸《食療本草》:杵汁服,去心臟風熱。
⑹《食性本草》:能引諸葯入營衛。療陰陽毒、傷寒頭痛。
⑺《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療心腹脹。下氣、消宿食及頭風等。
⑻《本草圖經》: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小兒風涎。
⑼《本草衍義》:小兒驚風,壯熱,須此引葯;治骨蒸勞熱,用其汁與眾葯為膏。
⑽李杲:主清利頭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氣。又主肺盛有餘,肩背痛及風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傷寒頭疼,霍亂吐瀉,癰、疽、疥、癲諸瘡。又:野薄荷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眩暈、發熱,
去風痰,治傷風咳嗽、腦漏鼻流臭涕,退虛癆發熱。
⒀《綱目》:利咽喉、口齒諸病。治瘰癧,瘡疥,風瘙癮疹。 ⒁《本草述》:治中風,癲癇,傷燥熱郁。
⒂《醫林纂要》:愈牙痛,已熱嗽,解郁暑,止煩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不宜久煎),0.8~2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汁或煎汁塗。
【宜忌】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忌服。
①《藥性論》: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虛汗不止。
②《千金·食治》:動消渴病。
③《本經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虛冷;陰虛發熱,咳嗽自汗者勿施。
④《本草從新》: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虛者遠之。
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風熱:薄荷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 (《簡便單方》)
②治眼弦赤爛:薄荷,以生薑汁浸一宿,曬乾為末,每用一錢,沸湯泡洗。 (《明目經驗方》)
③治瘰癧結成顆塊,疼痛,穿潰,膿水不絕,不計遠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陰乾),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塗
醋,炙令焦黃)。搗碎,以酒一斛,浸經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盡為度,焙乾,搗羅為散,以燒飯和丸,如
④治風氣瘙癢:大薄荷、蟬蛻等分為末,每溫酒調服一錢。 (《永類鈐方》)
⑤治血痢:薄荷葉煎湯單服。 (《普濟方》)
⑥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綿裹塞鼻。 (《本事方》)
⑦治蜂蠆螫傷:薄荷按貼之。 (孟詵《必效方》)
⑧治火寄生瘡如灸,火毒氣入內,兩股生瘡,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頻塗。 (《醫說》)
⑨治耳痛:鮮薄荷絞汁滴入。 (《閩東本草》)
①《綱目》: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癧、瘡疥為要葯。
②《本草經疏》:薄荷,辛多於苦而無毒。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從火化,主血脈,主熱,皆陽臟也。賊風傷寒,其邪在表,故發汗則解。風藥性升,又兼辛溫,故能散邪辟惡。辛香通竅,故治腹脹滿、霍亂。 《食療》引為能去心家熱,故為小兒驚風、風熱家引經要葯。辛香走散,以通關節,故逐賊風、發汗者,風從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難主下氣;勞乏屬虛,非散可解,三療俱非,明者當子別之。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發汗虛表氣也。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症者勿服,以其當補而愈。陰虛人發熱勿服,以出汗則愈竭其津液也。腳氣類傷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屬脾故也。血虛頭痛,非同諸補血藥不可用。小兒身熱由於傷食者不可用,小兒身熱因於疳積者不可用。小兒痘瘡診得氣虛者,雖身熱初起,亦不可用。
③《藥品化義》:薄荷,味辛能散,性涼而清,通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取其性銳而輕清,善行頭面,用治失音,療口齒,清咽喉。同川芎達巔頂,以導壅滯之熱。取其氣香而利竅,善走肌表,用消浮腫,散肌熱,除背痛,引表葯入營衛以疏結滯之氣。
④《本草新編》: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鬱,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膽之經,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較柴胡更為輕清。
⑤《本草求真》:薄荷,氣味辛涼,功專入肝與肺。故書載辛能發散,而於頭痛、頭風、發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於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於咽喉、口齒、眼、耳、癮疹、瘡疥、驚熱,骨蒸、衄血則妙。是以古方逍遙,用此以為開郁散氣之具;小兒驚癇,用此以為宣風嚮導之能;腸風血痢,用此以為疏氣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過二、三分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
⑥《本經續疏》:吐下則脹滿應減,下氣則宿食應行,即不減不行,亦宜以寬中理氣消導順降為治,何取於薄荷?不知薄荷之涼,大有似乎豆蔻輩,原能寬中理氣,消導顧降者也。特其芳烈外發,不似豆蔻輩內藏,所以重在散發,而治內不專耳。設使惡氣宿食既已內擾,仍復托根於表,則非薄荷之內解其結,外劇其根,何以使表裡盡除耶。
⑦《醫學衷中參西錄》:薄荷味辛,氣清郁香竄,性平。其力能內透筋骨,外達肌表,宣通臟腑,貫串經絡,服之能透發涼汗,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葯。若少用之,亦善調和內傷,治肝氣膽火鬱結作痛,或肝風內動,忽然癇痙瘈瘲,頭疼、目疼,鼻淵、鼻塞,出疼、咽喉腫疼,肢體拘攣作疼,一切風火鬱熱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挾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腸中之熱,則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逐除惡氣,一切霍亂痧證,亦為要葯。為其味辛而涼,又善表癮疹,愈皮膚瘙癢,為兒科常用之品。溫病發汗用薄荷,猶傷寒發汗用麻黃也,按薄荷古原名苛,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葯。 《本經》、《別錄》皆未載之,至唐時始列於藥品,是以《傷寒論》諸方未有用薄荷者。然細審《傷寒論》之方,確有方中當用薄荷,因當時猶未列入藥品,即當用薄荷之方,不得不轉用他葯者。試取《傷寒》之方論之,如麻杏甘石湯中之麻黃,宜用薄荷代之。蓋麻杏甘石湯,原治汗出而喘無大熱,既雲無大熱,其仍有熱可知,有熱而猶用麻黃者,取其瀉肺定喘也;然麻黃能瀉肺定喘,薄荷亦能瀉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氣之盛,又善搜肺風),用麻黃以熱治熱,何如用薄荷以涼治熱乎?又如凡有葛根諸湯中之葛根,亦可以薄荷代之;蓋葛根原所以發表陽明在經之熱,葛根之涼不如薄荷,而其發表之力又遠不如薄荷,則用葛根又何如薄荷乎?斯非背古訓也,古人當藥物未備之時,所制之方原有不能盡善盡美之處,無他,時勢限之也。
⑧《本草正義》:孫星衍輯刻《本草經》,徑謂薄荷蘇類,確乎可信。 《唐本草》謂為辛溫,亦以蘇類例之。然冷冽之氣能散風熱,決非溫葯,故潔古直謂之辛涼。其主治則《唐本》謂賊風傷寒、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又皆與紫蘇大略相近,惟辛而涼降,微與溫散者不同耳。按外治風熱生瘡:煮汁和入消腫末藥敷之,涼入肌膚,立能止痛。薄荷營養豐富,春夏季可采其嫩莖食用。炒食或用開水燙後涼拌,清香可口,尤其是夏季用其嫩葉和其他果蔬榨汁飲用,是去暑化濁的佳蔬。還可以涼拌炒肉絲、調羹汁、做餡料等,像其他蔬菜一樣食用。夏季的薄荷茶也別具風味,先用開水泡茶,然後倒去茶葉,在熱水中加入鮮嫩的薄荷葉,再加開水,泡幾分鐘后,加入白糖,口味辛涼,涼爽透心,還可治內熱、外感、頭痛目眩等病症,古人早就說過“作膳久食,補腎氣,辟邪毒,除穢氣,令人口氣香清。”在南京一些居住小區中,房前樓后常有一片片薄荷種植。居民常取其葉或嫩梢,或清炒或做湯,清暑化濁,食用觀賞兩不誤。薄荷在園林中可作低濕處地被和花境觀賞栽培,可快速覆蓋地面,且少有病蟲害,值得推廣應用。
食品添加劑
在一些食品、糕點、糖果、酒類、飲料中加入微量的薄荷香精,即具有明顯的芳香宜人的清涼氣味,能夠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煙草矯味劑
烤煙時加入薄荷腦,可以明顯減弱煙草的辛辣刺激味,變得溫和而高雅,適口感更強,更適合婦女和老人吸用。
日化加
在牙膏、牙粉、漱口水等口腔清潔用品中的用量較大;
在冷霜、剃鬚膏、須后水、花露水、香水、香皂、在潔面乳、面膜、洗髮膏、洗髮水、洗手液、沐浴露、防晒霜等護膚化妝品和洗滌用品中也有少量應用;
在空氣清新劑、衛生殺菌、殺蟲劑、面巾、衛生巾以及除臭殺菌的鞋墊、保健內衣、被褥等家庭衛生用品中加入適量薄荷腦油,既收清涼芳香之功效,又有殺菌消毒之妙用。
刺激和抑制神經的作用:薄荷產品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的功效,作用於皮膚有灼感和冷感同時,它對感覺神經末梢又有抑制和麻痹的作用;因此,可用作抗刺激劑和皮膚興奮劑。既對皮膚瘙癢具有抗過敏和止癢作用,又對神經痛和風濕關節痛具有明顯的緩解和鎮痛作用;
健胃和祛風的作用:口含有薄荷產品的方劑,對於味覺神經和嗅覺神經有興奮的作用。它對口腔粘膜有炮熱感和刺激作用,能促進口腔流涎、增進食慾、增加胃粘膜的供血量,改進消化功能。有益於治療食積不化、解除胃脘漲滯感覺。也可治療呃逆和痙攣性胃痛。此外,薄荷在腸道內亦有較好的驅風作用,能減輕腸充氣、馳緩腸肌蠕動,具有減緩腸疝痛的作用;
芳香和調味的作用:主要利用薄荷所特有的清涼潤喉而芳香宜人的氣味來掩飾和改善一些具有異味和難以吞服的藥物的不適感。
薄荷產品在醫藥上的入藥方式主要有三種:
薄荷干葉或薄荷全草用於中草藥煎劑或中成藥方劑;
薄荷腦晶體或薄荷錠用於中成藥或西藥配方;
薄荷素油或精油用於中西藥配方;
以薄荷腦、油為主葯成分或配方葯的中要西藥物主要可分為內服、外用及注射液三類:
內服藥主要有: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止咳糖漿、解痙鎮痛酊、胃痛寧口服液、保喉片、潤喉片等;
外用藥主要有:清涼油、紅花油、白花油、風油精、痱子水、止癢凝露、止癢水、痱子粉、爐甘石搽劑、無極膏、皮炎平膏、傷濕止痛膏、鼻嗅通嗅劑等;
注射液主要有:復方薄荷注射液、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
薄荷腦、油對哺乳動物具有較強的麻痹作用,若過量服用會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在藥品中的使用劑量不能超過規定的限量(除藥用外,一般每人每日不超過2mg/kg體重)。
應用前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薄荷系列產品的用途也將日益廣泛。近十多年來,加入少量薄荷腦、油的洗髮劑、沐浴露、香皂等產品倍受人們的青睞;採用薄荷精油進行安神靜心、消除疲勞的芳香療法逐步盛行;特別是薄荷腦及其衍生物、絡合物——水楊酸薄荷酯、鄰氨基苯甲酸薄荷酯等薄荷系列新產品在防晒化妝品、毛髮再生精、祛皺霜、露、疤痕靈、和部分減肥保健品中亦得到廣泛的應用。
此外,據國外最新公布的醫藥研究成果稱,產自中國的薄荷油具有獨特的抗癌作用。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科學家發現,中藥中常見的一種薄荷葉對治療癌症有特殊的功效。薄荷葉能夠阻止癌症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癌腫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飢餓”而死。英國薩爾福特大學教授表示,他希望用薄荷葉製作的藥物能夠儘快進入臨床應用。
陳祖基等人研究指出,薄荷煎劑能抑制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增大感染量則無抑制作用。國外報道,同屬植物薄荷水提取物,對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對流感卻無效。
國外研究表明,薄荷醇能顯著促進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對曲安縮松有顯著促進吸收作用,可使柴胡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能顯著促進撲熱息痛的透皮吸收。這種促進透皮吸收作用可能是由於薄荷醇通過改變角質層脂質的結構改變藥物的透皮滲透能力。
王微等人採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分析了薄荷精油的成分,在鑒定出的21種成分中,異佛爾酮(41.22%)、β-石竹烯(10.01%)、斯巴醇(2.89%)、β-蒎烯(1.45%)和桉樹腦(1.13%)為主要成分。採用瓊脂擴散法和微量肉湯稀釋法對薄荷精油的抗菌活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枯草芽孢桿菌及變形桿菌出現最大的抑菌環。
研究表明,薄荷醇皮下給葯,能劑量依賴性促進小鼠活動,其促進小鼠活動,可能與多巴胺有關。動物實驗表明,薄荷醇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圓葉薄荷油和歐薄荷油均有中樞抑制作用,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薄荷醇對戊巴比妥的中樞抑制作用有一定量效關係。
薄荷為芳香植物的代表,品種很多,每種都有清涼的香味。花色有白、粉、淡紫等,低調而不張揚,組成唇形科特有的花莖。
花語:有德之人
贈花禮儀:把幾種薄荷花苗分別種在幾個陶瓷花盆中,放入木箱贈人。如果能在每盆花旁邊插一個標籤註明薄荷的品種,效果會更好。
薄荷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
1、薄荷粥:鮮薄荷30克或干品15克,清水1升,用中火煎成約0.5升,冷卻后撈出薄荷留汁。用150克梗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湯及少許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新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2、薄荷豆腐:豆腐2塊,鮮薄荷50克,鮮蔥3條,加2碗水煎,煎至水減半,即趁熱食用。
功效:可治療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症。
3、薄荷雞絲:雞胸脯肉150克,切成細絲,加蛋清、澱粉、精鹽拌勻待用。薄荷梗150克洗凈,切成同樣的段。鍋中油燒至5成熱,將拌好的雞絲倒入過下油。另起鍋,加底油,下蔥薑末,加料酒、薄荷梗、雞絲、鹽、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消火解暑。
4、薄荷糕:取糯米、綠豆各500克,薄荷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先將綠豆煮至爛熟,再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葉做成餡備用。把糯米燜熟,放入盒內晾涼,然後用糯米飯包豆沙餡,用木槌壓扁即成。
功效:清涼,疏風散熱,清咽利喉。
5、鮮薄荷鯽魚湯:活鯽魚1條,剖洗乾淨,用水煮熟,加蔥白1根,生薑1片,鮮薄荷20克,水沸即可放調味品和油鹽,湯肉一起吃。每天吃1次,連吃3~5日。
功效:可治小兒久咳。
6、薄荷湯 將薄荷葉清洗乾淨,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放少許鹽,香油。
功效:解毒敗火。
7、薄荷涼茶:新鮮薄荷葉少許,清洗乾淨,沸水沖泡,放入適量白砂糖,自然冷卻。日飲3~5杯,飲用后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8、薄荷冰:用鍋將4碗清水煮開,加入薄荷煮5分鐘,放涼。將薄荷水放入冰箱凍成冰粒,咽喉痛或口乾時取冰粒放於口中咀嚼,可收清涼利咽之效。薄荷酒 取薄荷油10克,米酒、黃酒各50毫升,將薄荷油與米酒、黃酒兌在一起,早晚空腹飲用。
9、薄荷茶:用薄荷葉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葉一樣,飲用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藥。
10、此外,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可用於製作口香糖、牙膏等,起到清涼提神、瀉火的功效。
11、薄荷可釀蜜,其蜜蜜色深,呈深琥珀色、具有較強的薄荷特殊氣味。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