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氏麻痹
貝爾氏麻痹
貝爾氏麻痹也叫貝爾面癱,發病時會引起周圍面神經麻痹。
貝爾氏麻痹
貝爾氏麻痹
其典型癥狀有:患側口角下垂,健側向上歪斜,因口輪匝肌癱瘓,而發生飲水時漏水、不能鼓腮、吹氣漏氣等唇功能障礙。前額皺紋消失,不能皺眉。由於眼輪匝肌癱瘓后,失去了受動眼神經支配的上瞼提肌保持平衡協調的隨意動作,致使瞼裂擴大、上下眼瞼閉合不全、結膜外露。用力緊閉時,眼球則轉向外上方,此稱貝爾征。由於患者不能閉眼,故易患結膜炎。由於淚囊肌癱瘓及結膜炎等原因,在下結膜囊內,常有淚液積滯或溢出。
貝爾氏麻痹
貝爾氏麻痹
貝爾氏麻痹分急性期、恢復期、後遺症期三期
急性期:指起病1~2周以內
恢復期:指發病第2周末至2年
後遺症期:發病起2年以後
⑴貝爾氏麻痹病因不明,表現為急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近來發現,病人血清中含有單純皰疹病毒抗體。
⑵糖尿病、妊娠及遺傳等是明顯的致病因素,本病有家族聚集性,可能與遺傳有關,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⑶可伴有前庭癥狀,眼震電圖檢查異常,可能是多發神經病變。
⑸發病年齡多在21~40歲,高峰在21~30歲,無性別差異。
⑺有70%病人味覺改變,其中,50%發生在麻痹前2~7天,半數以上有患側面部及耳後痛,其中20%發生在麻痹出現前,另20%患側口角及上唇有麻木感,並常擴散至整個面部及舌側。
⑻半數病人開始為全身麻痹,或在1周內發展成全麻痹;另一半為部分麻痹,並永不發展成全麻痹。70%病人在7~10天內開始恢復,4周內完全恢復;15%恢復良好,伴有輕微的變性合併症,這組病人一般在2~4周內開始恢復,4~8周內近於完全恢復;另15%恢復不良,一般在4~8周內開始出現恢復跡象,6個月後仍恢復不好,伴明顯的合併症。
⑽複發性貝爾氏麻痹僅佔10%,找不出其他原因,對一個突發性麻痹,病前有病毒感染癥狀,耳後疼及味覺改變,顯微鏡檢查:透過鼓膜後上象限發現,鼓索神經充血,可考慮為貝爾氏麻痹。
⑾本病應與Melkersson-Rosenthal綜合征鑒別。後者為單側複發性面神經麻痹,伴有面部水腫及溝紋舌,水腫以上唇及眼部最明顯,常有家族史,病因不明,可能是由於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過敏或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考慮為面神經水腫在管內受壓。
急性期以控制炎症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受壓為原則。可用阿斯匹林0.5~1.0g,口服,每日3次。如無禁忌,可進行一療程激素治療,採用地塞米松5~1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口服激素應在起病後立即給予,可用強的松10~30mg,每日3次,連服2~3日,然後逐漸減量,使用激素不可超過10日。也可用維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1次;維生素B12?1000ug,肌注,1日2次,以營養神經。也可輔以短波透熱或紅外線照射理療,注意理療期間不宜用強烈針刺、電針等治療,以免繼發面肌痙攣。局部可熱敷,進行肌肉按摩。第一周后,可用維生素B族行穴位注射,穴位可選頰車、四白、聽會、耳門、下關等。由於患者不能閉眼,應囑其注意保護眼睛,入睡后以眼罩掩蓋患側眼睛,不宜吹風或持續用眼,減少戶外活動,以防引起暴露性結膜炎。
恢復期以儘快恢復神經傳導功能和加強肌肉收縮為其治療原則。維生素B1、維生素B12繼續肌注,可口服維生素B1、煙酸、地巴唑等,也可加用加蘭他敏2.5mg肌注,每日一次。此時期可給予面部肌肉電刺激、電按摩等。針灸可加取地倉、翳風、太陽、風池、合谷、足三里等穴,加強刺激,延長留針時間,也可加用電針。此時也應注意保護眼睛,並應對著鏡子練習各種癱瘓肌的隨意運動。大多數病例1~3個月內可完全恢復。6個月後藥物治療已很少有效,但1~2年內仍有自行恢復的可能。
貝爾氏麻痹
貝爾氏麻痹
中醫稱本病為“口眼?斜”,其病機多屬衛外不固,風痰中絡,壅遏氣血,面部絡脈痹阻,故見面肌?僻、麻木、不仁諸症。治宜疏風逐痰,通絡散邪。方用牽正散加味:全蟲10g,僵蠶10g,白附子12g,蜈蚣3條,蟬蛻10g,鉤藤15g,白芷15g。研為細末,每次15g,用防風煎湯送下,每日早晚各1次。若陰虛陽亢證,頭目眩暈或頭痛,口眼斜,腰膝酸軟,可用天麻鉤藤飲加減,以滋陰潛陽,平肝熄風:天麻12g,鉤藤15g,石決明20g,桑寄生15g,懷牛膝30g,杜仲15g,防風12g,全蟲10g,僵蠶10g;水煎內服。若病程遷延日久,氣虛血瘀,阻滯脈絡,可以益氣活血、疏風通絡為治則,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味:當歸12g,赤芍15g,黃芪40g,地龍10g,川芎10g,桂枝10g,秦艽15g,僵蠶10g,土元10g;水煎內服。
貝爾氏麻痹
早在7世紀,就有關於面神經麻痹治療的文字記載。18世紀以後,有了病理生理方面的記錄。此後,隨著對神經生理學方面的知識的認識,擴大並充實了本病的研究範圍。證實了肌肉收縮的神經支配及神經肌肉的電生理現象,特別是,發現損害的神經有再生能力。19世紀初,歐洲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神經病學者,貝爾氏(1774~1842)就是其中之一。1829年,英國王立協會連續發表了自1821年以來有關面神經麻痹的報告,貝爾氏用驢作試驗,明確地把支配顏面的神經分為運動神經(面神經)和感覺神經(三叉神經),並以此為基礎研究面神經麻痹的臨床及有關內容。特別是,面神經癥狀學的記錄,病初顳側頭痛,味覺障礙,聽覺過敏,沿面神經干有壓痛,麻痹后1天達到高峰,患者面部浮腫,講話、咀嚼、閉眼障礙,不能吹口哨,與今日命名的貝爾氏麻痹癥狀極為相似。1849年,有人用感應電診斷神經、肌肉疾病,並用於本病的診斷治療獲成果,且能鑒別周圍性和中樞性面神經麻痹。1870年,有作者行面神經切斷實驗,發現切斷後失去神經傳導作用,但肌肉的興奮性仍保持。1914年,Dejerine發表的“神經系統疾病癥候學”被譽為神經病學的經典,其中,對面神經麻痹引起的運動障礙和包括味覺、嗅覺和聽覺的感覺障礙,作了詳細的描述,認為:面神經麻痹的病因有外傷、腫瘤、血管病、壓迫、炎症(梅毒、中耳炎)、神經炎(梅毒、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炎)。20世紀後期,主要為病因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