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穴
中醫穴位之一
督脈所屬穴,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計有:長強(少陰所結)、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后頂、百會(足太陽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共28穴。又交會於足太陽的風門、任脈的會陰。
督脈穴,1名1穴,計28穴,分佈於頭、面、項、背、腰、骶部之後正中線上。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病症,以及熱性病症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症。
[定位]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門動、靜脈分支,棘間靜脈叢之延續部;布有尾神經及肛門神經。
[主治]泄瀉,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癲狂,脊強反折,癃淋,陰部濕癢,腰脊、尾骶部疼痛。
[刺灸法]斜刺,針尖向上與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腸,以防感染,不灸。
[定位]在骶部,當后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解剖]在骶后韌帶、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動、靜脈后支,棘間靜脈叢;布有尾神經分支。
[主治]腰脊強痛,腹瀉,便秘,痔疾,脫肛,便血,癲癇,淋濁,月經不調,下肢痿痹。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腰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腰神經后支的內側支。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遺精,陽痿,便血。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督脈穴
[配伍]配腎俞、太溪治遺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無力、遺尿、癃閉、水腫、頭昏耳鳴等腎陽虧虛之症;配百會、筋縮、腰陽關治破傷風抽搐;灸命門、隔鹽灸神闕治中風脫症;配關元、腎俞、神闕(艾灸)治五更泄;補命門、腎俞、三陰交治腎虛腰痛;瀉命門、阿是穴、委中、腰夾脊穴治腰扭傷痛和肥大性脊柱炎;配十七椎、三陰交治痛經(寒濕凝滯型)(艾灸);配大腸俞、膀胱俞、阿是穴(灸)治寒濕痹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腰動脈后支及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腰神經后支內側支。
[主治]腰脊強痛,腹脹,腹痛,完谷不化,泄瀉,痢疾。
[配伍]配委中、腎俞治腰脊強痛;配足三里、太白治完谷不化、泄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十一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主治]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痢疾,小兒疳積,痔疾,脫肛,便血,癲癇。
[刺灸法]斜刺0.5~1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十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十胸神經后支之內側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九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九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主治]癲狂,驚癇,抽搐,脊強,背痛,胃痛,黃疸,四肢不收,筋攣拘急。
[配伍]配角孫、瘛脈治小兒驚癇、瘛瘲、角弓反張;配通里治癲癇;配水道治脊強。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七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七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主治]胸脅脹痛,腹痛黃疸,咳嗽氣喘,腰背疼痛,脊強,身熱。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六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六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三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三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主治]身熱頭痛,咳嗽,氣喘,驚厥,癲狂癇證,腰脊強痛,疔瘡發背。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一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一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督脈穴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頸橫動脈分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八頸神經后支內側支。
[配伍]配肺俞治虛損、盜汗、勞熱;配間使、乳根治脾虛發瘧;配四花穴治百日咳(雙膈俞、雙膽俞);配曲池預防流腦;配合谷治白血球減少;配足三里、命門提高機體免疫力;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配曲池、合谷瀉熱;配腰奇、間使治癲癇。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項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
[解剖]在項韌帶和項肌中,深部為弓間韌帶和脊髓;有枕動、靜脈分支及棘間靜脈叢;布有第三頸神經和枕大神經支。
督脈穴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頭微前傾,項肌放鬆,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
[定位]在項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
[解剖]在項韌帶和項肌中,深部為環枕后膜和小腦延髓池;有枕動、靜脈分支及棘間靜脈叢;布有第三頸神經和枕大神經支。
[主治]癲狂,癇證,癔病,中風不語,悲恐驚悸,半身不遂,眩暈,頸項強痛,咽喉腫痛,目痛,鼻衄。
[定位]在頭部,后髮際正中直上2.5寸,風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緣凹陷處。
[解剖]在左右枕骨肌之間;有左右枕動、靜脈分支,深層常有導血管;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重,頭痛,面赤,目黃,眩暈,面痛、音啞,項強,癲狂癇證,舌本出血,癭瘤。
[配伍]配通天、腦空治頭重痛;配人中、太沖、豐隆治癲狂癇。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定位]在頭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
[解剖]在淺筋膜、帽狀腱膜中;有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目眩,頸項強痛,癲狂癇證,煩心,失眠。
[配伍]配后溪、至陰治後頭痛、目眩;配豐隆治頭痛難忍。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定位]在頭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5.5寸(腦戶上3寸)。
[解剖]在淺筋膜、帽狀腱膜中;有左右枕動、靜脈網;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項強,癲狂癇證,煩心,失眠。
[配伍]配百會、合谷治頭頂劇痛;配外丘治頸項痛、惡風寒;配玉枕、頷厭治風眩;配率谷、太陽治偏頭痛;配風池治脫髮。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中點處。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及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及額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驚悸,健忘,屍厥,中風不語,癲狂,癇證,癔病,耳鳴,鼻塞,脫肛,痔疾,陰挺,泄瀉。
[配伍]配天窗治中風失音不能言語;配百會、長強、大腸俞治小兒脫肛;配百會、人中、合谷、間使、氣海、關元治屍厥、卒中、氣脫;配腦空、天樞治頭風;針刺百會,配耳穴的神門埋撳針戒煙;配養老、百會、風池、足臨泣治美尼爾氏綜合症;針百會透曲鬢、天柱治腦血管痙攣、偏頭痛;配百會、水溝、足三里治低血壓;配百會、水溝、京骨治癲癇大發作;配百會、腎俞(迴旋灸)主治炎症。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3.6寸(百會前0.5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分支和枕大神經分支會合處。
[主治]癲癇,頭暈,目眩,頭頂痛,鼻淵,目赤腫痛,小兒驚風。
[配伍]配前頂、后頂、頜厭治風眩、偏頭痛;配人中治面腫虛浮;配百會治目暴赤腫;配五處治頭風目眩、目戴上。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鼻淵,鼻衄,鼻痔,鼻癰,癲疾,嗜睡,小兒驚風。
[刺灸法]平刺0.3~0.5寸,小兒禁刺;可灸。
督脈穴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額肌交界處;有額動、靜脈分支,顳淺動、靜脈分支;有額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面赤腫,鼻淵,鼻衄,鼻痔,鼻癰,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瘧疾,熱病。
[配伍]配合谷、太沖治頭目痛;配丘墟、陷谷治瘧疾;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腫、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溝治癲狂;配印堂、素髎、百會、迎香、合谷、曲池、列缺、支溝治酒渣鼻。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解剖]在左右額肌之交界處;有額動、靜脈分支;布有額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淚出,目翳,雀目,鼻淵,鼻衄,癲狂,癇證,角弓反張。
[配伍]配行間治目淚出;配囟會治中風不語;配兌端、承漿治癲癇嘔沫;配水溝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配太沖、太溪、陰郄、風池治肝陽上亢型頭痛、眩暈、失眠等病症。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定位]在面部,當鼻尖的正中央。
[解剖]在鼻尖軟骨中;有面動、靜脈鼻背支;布有篩前神經鼻外支(眼神經分支)。
[主治]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淵,酒鼻,驚厥,昏迷,新生兒窒息。
[配伍]配百會、足三里治低血壓休克;配迎香、合谷治鼻淵。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不灸。
[定位]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解剖]在口輪匝肌中;有上唇動、靜脈;布有眶下神經支及面神經頰支。
[主治]昏迷,暈厥,暑病,癲狂,癇證,急慢驚風,鼻塞,鼻衄,風水面腫,齒痛,牙關緊閉,黃疸,消渴,霍亂,溫疫,脊膂強痛,挫閃腰疼。
[配伍]配百會、十宣、湧泉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尺澤,溺水窒息加會陰,癲狂加內關,癔病發作加合谷透勞宮;配上星、風府治鼻流清涕;配委中(瀉法)治急性腰扭傷;配三陰交、血海治月經不調、崩漏。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定位]在面部,當上唇的尖端,人中溝下端的皮膚與唇的移行部。
[解剖]在口輪匝肌中;有上唇動、靜脈;布有面神經頰支及眶下神經分支。
[主治]昏迷,暈厥,癲狂,癔病,消渴嗜飲,口瘡臭穢,齒痛,口噤,鼻塞。
督脈穴
[刺灸法]斜刺0.2~0.3寸;不灸。
[定位]在上唇內,唇系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
[解剖]有上唇系帶;有上唇動、靜脈;布有上頜內槽神經分支。
[主治]齒齦腫痛,口臭,齒衄,處鼻淵,面赤頰腫,唇吻強急,面部瘡癬,兩腮生瘡,癲狂,項強。
[配伍]配風府治頸項急,不得顧;配承漿治口臭難近;配上關、大迎、翳風治口噤不開。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椎動脈型頸椎病常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心悸等,以頭暈為突出表現,屬中醫“眩暈”範疇。《素問·骨空論》中闡示了督脈的循行,“督脈者……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由此可見,督脈與腦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痰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可見髓海不足是眩暈的主要原因,督脈與眩暈有密切關係。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諸陽,臨床上各種原因如風陽上擾、痰濁上蒙、氣血虧虛、肝腎陰虛等皆影響到督脈,使督脈的功能失調而發為本病。故治療上採用通調督脈的方法,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不少病人採用傳統的頸夾脊法治療,療效欠佳,聯繫中醫理論,認識到眩暈與腦及督脈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加上通調督脈方法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本研究結果表明,通調督脈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肯定,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效果優於單純夾脊治療的傳統針刺療法。客觀表明督脈穴對於椎動脈型頸椎病具有明顯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從而說明臨床中不僅需要西醫的解剖知識,還需要中醫理論的指導。
督脈穴
現代醫學認為,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生,或因頸椎關節增生壓迫椎動脈;或頸椎周圍韌帶鬆弛;椎體失穩、滑脫移位,造成頸椎與椎動脈的正常關係被破壞,牽拉或壓迫椎動脈;或頸椎退變及其繼發性病變刺激椎動脈周圍及其管壁交感神經,引起椎動脈痙攣;或因頸椎間盤應力改變,使椎動脈扭曲等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因素中,增生骨贅直接壓迫並不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主要原因,而更多見的是頸椎關節功能紊亂和椎動脈痙攣,由此為針灸等非手術療法治療提供了可行性。
通調督脈法是筆者依照傳統醫學理論,並結合現代醫學包括頸椎的解剖學基礎和發病機制而設計的針刺方法,即通過針刺對督脈及相應的穴位產生效應,從而改善頸椎的病理狀態,緩解椎動脈痙攣,加強腦的供血,達到治療頸椎病眩暈的目的。
督脈在背之中行,二十七穴始長強,舞腰俞兮歌陽關,入命門兮懸樞當,脊中筋縮造至陽,靈台神道身柱詳,陶道大椎至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分,后頂百會兮前頂,囟會上星兮神庭,素至水溝於鼻下,兌端交斷交於內唇。督脈齦交唇內鄉,兌端正在唇端央,水溝鼻下溝中索,素宜向鼻端詳。頭形北高面南下,先以前後髮際量,分為一尺有二寸,發上五分神庭當,發上一寸上星位,發上二寸囟會良,前頂發上三寸半,百會發上五寸央,(在頂中央旋毛中,兩耳尖上,可容爪甲。性理北溪陳氏曰∶略近些北,猶天之極星居北。夫言一尺有二,而其數止一尺一寸者,何也?蓋前後髮際無穴,而必以前後髮際量起,則有一寸在也。)會後寸半即后頂,會後三寸強間明,會後腦戶四寸半。后發入寸風府行,項后髮際入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止,即百會後五寸半也。發上五分啞門在,后髮際上五分,項中央宛宛中,仰頭取之,入系舌本。神庭至此十穴真。自此項骨下脊,分為二十有四椎。大椎上有項骨在,約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長強亦不算,中間廿一可排椎。大椎大骨為第一,二椎節后陶道知,第三椎間身柱在,第五神道不須疑,第六靈台至陽七,第九身內筋縮思,十一脊中之穴在,十二懸樞之穴奇,十四命門腎俞並,十六陽關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骨端長短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