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姓

中華姓氏之一

濮姓,中華姓氏。源於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康叔後裔和舜帝後裔,屬於以地名為氏。史籍《姓苑》記載: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康叔的後代,被封於戚城濮水(今河南濮陽),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濮陽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濮,世代相傳至今。第二個源流:據《路史》記載:是舜的後裔,居住於濮水(今河南濮陽),後代子孫以地名為氏,稱為濮姓。

姓氏始祖


姚散
根據《路史》上記載,是姚舜(虞舜)的兒子姚散的後代,受封於濮,後代子孫即以濮為姓,稱為濮氏。故濮氏後人尊姚散為濮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濮(Pú)姓源出有:
濮姓
濮姓
源流一
源於虞姓,出自虞舜之子姚散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虞舜(姚舜)為炎黃部落聯盟首領時,將他的兒子姚散封於濮地(今河南濮陽),其後代遂以地名為姓氏,稱濮氏,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高陽氏,出自顓頊裔孫陸終後代的居住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顓頊帝裔孫陸終之後,有居於濮地(今河南城濮)者,其後以地名為姓氏,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時期顓頊帝的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古代中原地區有一條河叫濮水,濮水南岸有一塊豐饒的地方叫濮陽(今河南濮陽)。在遠古時期,其地也叫帝丘黃帝的孫子顓頊做部落首領時,曾以濮陽為都城;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成公姬鄭也曾在濮陽定都。
該支濮氏祖先是顓頊的後裔族人,原來是北方游牧部落,後來逐漸遷徙到河南、山東交界的濮水北岸,“水之北為陽”,因稱“濮陽”,因此這個部落給自己的姓氏定為濮陽氏,後有簡改為單姓濮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濮水,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母親河,它孕育了濮陽、城濮(濮城)、臨濮、濮州、咸城、洮(今山東鄄城)等一批重要城鎮;哺育了古老的濮氏、濮陽氏,還造就了中華文化之先河之一的“桑間濮上”、“衛風新聲”。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但讀音仍然讀作pú(ㄆㄨˊ)
濮水的源頭在今河南省封丘縣城的西南部,從古稱四瀆之一的濟水分出,大致沿今天然渠走向,至長垣縣趙堤后又沿回墓溝走向進入濮陽境內,之後往東北方向橫穿今濮陽縣范縣東部,最後進入山東境內再次匯入濟水(今山東小清河)。
近 有學者說是先有濮陽姓氏,後有濮陽地名。其實,仍然屬於先有地名而後有姓氏,即以地名為氏。
源流四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康叔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姓苑》的記載,春秋時期,衛國有康叔的後代為大夫,被封於濮陽之地(今河南濮城),其後裔子孫以封地邑名為姓氏,稱濮陽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濮氏者,再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濮氏與姬姓濮陽氏同宗同源。
源流五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濮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路史》的記載,周朝時,有百濮國(在今湖省北石首縣南),國人以濮為姓,亦稱濮氏。“濮(布)”在壯語里是人的意思。“濮土(布土)”譯成漢語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長的人。濮土是與客人、外來人相對而言的。各地壯族有著不同的自稱,但他們都離不開“布”、“濮”這個總稱。“濮土(布土)”是廣西田東、田陽平果百色等縣的壯族自稱。(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源流六
源於百濮族,出自春秋時期百濮國,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這是一個比羋姓濮國更加古老的國度,其實是一個部族群體,位置在今雲南省南部,國民就是百濮族人。
百濮國,是一個比羋姓濮國更加古老的國度,其實是一個部族群體,位置在今雲南省南部,國民就是百濮族人。
百濮,是古代西南地區一些古老民族的統稱,在漢史種皆稱“濮人”或“卜人”。古代的百濮族人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最早見於典籍《尚書·牧誓》的記載,那裡記述了百濮人曾參加了周武王姬發領導的“伐紂會盟”。司馬遷在史籍《史記·周本紀》中記載,周武王在公元前1122年(一說公元前1066年,待考)率南方八個諸侯國聯盟軍討伐商紂王,這八國即庸、蜀、羌、鬢、微、盧、彭、濮這八個部族,其濮部落中的鬢族、濮族均居於雲貴高原,鬢族主要分佈在今牟定縣一帶,而濮族則分佈面很廣,在周、秦時期被明確稱之為“百濮”。百濮的後裔分支很多,歷代稱呼有朴子朴子蠻、布朗、蒲蠻、古劉、哈瓦、德昂(崩龍)等等。據史籍《華陽國志》的記載,古代越嶲郡會無一帶(今四川會理)為百濮族人的世居地之一,留有“濮人冢”,即今著名的“安寧河大石墓”。
在古代,“濮”、“卜”二字是通用的,“濮”即“卜”。上古之濮,在歷史文獻中記載甚多。如在史籍《逸周書·王會解》中記載:商周時代,百濮族人以象齒、文犀翠羽為獻。著名的西漢學者孔安國在《傳》中記載:“百濮人在江漢之南。”唐朝學者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也記載:“百濮人在楚西南。”
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則更明確地記載:“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於楚國的西南部,即現在的雲南、貴州,四川至江漢流域以西一帶,歷史上還有記載其故址在滇南思茅地區,即今雲南省的普洱市,那實際上僅是“百濮國”的政治中心之一,並非包括全部“百濮”的分佈地域。商、周時期,該地區居住的土著民族就被中原華夏人稱作“濮人”,實際上有許多部落。周武王姬發伐紂建周之後,將一些濮族人部落的酋長或頭人按公候、伯、子、男爵位分別封國,后統稱其為“百濮國”。百濮部落眾多,分佈廣泛,揚雄在《蜀都賦》中說:“東有巴、賨,綿亘百濮”。左思在《蜀都賦》中也說:“於東則綿巴中,百濮所充”。杜預在《春秋釋例》中亦說:“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在蜀地以東,楚地以南和西南,直至整個雲貴高原,都有百濮人的分佈。直到春秋中葉,百濮仍是一股強大的地方勢力,並不斷試圖向東北發展,給楚國製造了相當大的壓力,例如在周頃王姬壬臣八年(楚莊王羋旅三年,公元前611年),乘著楚國鬧大飢荒,庸國君主率群蠻叛楚,“麇人率百濮僚聚於選,將伐楚”。選邑,古代地名,就是今湖北省宜昌市所屬的枝江市
麇國,又稱“麋子國”,即典籍《牧誓》中所舉“西土八國”中的微國,故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鄖縣,這在史籍《春秋大事表》中有記載:“鄖縣為春秋時麋國地”,在文獻《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將麇國標註在陝西省白河縣境,與鄖縣、鄖西為毗鄰地區。庸、麇兩國相距不遠,庸國、麇國君主分別率群蠻與百濮,都說明其所率蠻、濮的部落眾多,但實際上沒有真正形成統一的力量。於是,在庸、麇兩國在公元前611年叛亂之末,楚莊王親率大軍征鄂西,聯絡了秦國巴國軍隊,將群蠻、百濮部落聯盟各個擊破,經過交戰,先滅了庸國,麇國孤掌難鳴,隨後也被滅掉。之後,麇國國人亦分散,一部分族人被楚國強遷至今湖南省岳陽地區。到周景王姬貴二十二年(楚平王熊棄疾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子為舟師以伐濮”,此舉為楚平王“收南方”的重大戰略舉措,終於滅了百濮國,將其地置為附庸的絞國,消除了楚國西南方向的不安定因素。但是,由於百濮族人實際上並沒有統一的首領,在歷史上也沒有真正形成部落聯盟,而是各自分散成無數個小部落群體,因此被稱作“百濮”。所以一直到戰國末期,楚國也未能完全將他們同化。
今天,歷史學家對百濮族人的歷史演變結果有三種流派:①戰國以後演變為百越,發展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各民族;②百濮與百越是兩個不同的族體,元朝以後稱蒲人,再后發展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各民族;③前期之百濮與百越有密切關係,後期即為孟高棉語族各民族。
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於今雲南、貴州、四川至江漢流域以西一帶,是今天操持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的彝族哈尼族以及土家族、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族、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布朗族、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的佤族德昂族、漢藏語系·語族語支至今未定的仡佬族、以及部分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傣族(泰族)、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侗族等諸多少數民族的先民之一。
在百濮國滅亡之後,其國人中即以國名“百濮”為姓氏,稱濮氏,后亦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百濮國的濮氏、洑氏,皆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讀音作fú(ㄈㄨˊ)。

遷徙分佈


(缺)濮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濮姓的主要來源有:
1、根據《路史》上記載,是舜的兒子散的後代,受封於濮,後代子孫即以濮為姓,稱為濮氏。
2、羋姓百濮一族的主要活動地區,是在今湖北省石首縣的東南,後來遷到河南的濮河兩岸定居下來,成為河南的一個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氣,自南北朝時期開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據有的學者考證,今四川的濮氏,當初是從湖北遷去的。
3、根據《姓苑》的記載,是因為衛大夫食采於濮,後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經有二三千年的歷史了。
4、根據《路史》的記載,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謂百濮之族,就是《左傳·文十六年》記載的夷族,麋人曾率領百濮之族聚於選這個地方,準備討伐楚國。根據學者考證,四川的濮氏,當初是從湖北遷過去的。望族居於魯國郡,即現在的山東滋縣西部。
5、甘肅省濮文全主編的《高台濮氏簡史》記載:“根據民間傳說和有關歷史史志的記述,推斷五壩堡濮家莊濮氏祖源,在今河南省濮陽市一帶,約在明代初年奉朝命西遷充邊,途經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下集中,輾轉來到西北邊陲——甘州衛地三工堡落戶。嗣後,約在明朝萬曆年間,濮氏宗族中有一戶人家,從三工堡來到五壩堡東土謀生,為當時本土八姓之一(其餘七姓為:白、費、劉、謝、石、雷、張等)。自此,紮根本土,漸次繁衍。濮氏先祖來到本土后,歷經滄桑,隨著歲月的延伸,人口增殖,事業發展,家庭興旺,遂脫離了三工堡宗室體系,另立了宗譜,修建了宗廟,編排了宗序,成為五壩堡濮氏一宗。起宗譜牒因年代久遠已經失傳,代代口頭相傳的兩地宗族關係,至今影響深刻,思念故土的心緒始終不斷。”
6、濮氏望族出魯國郡。
傳說,濮氏族人故豪於貲。宋、元之間與禾郡湯氏並稱著閥,互相婚媾。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濮氏嫁女於甪里,湯氏奩媵紛陳,觀者如堵。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微服於民間,見而異之,遂混跡稠人中至濮家大院備訪。當見到濮氏家族富盛已極之後,遂下令其家族七十二支分析而居。焉時,唯濮鑒已故不在被遷之例。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有司以尊賢取友,克敦孝第,同居十世,無罪離析。上聞,詔從其請許歸故土。唯濮鏡、濮鑲、濮鈿、濮鉞復還,與濮鑒孫——濮彥仁留鎮不遷者皆濮鳳長子梧之後也。
濮院是十二支遷徙:
濮銑、濮鍾遷往王江涇,濮金昌、濮錫遷往虎溪,濮鏡、濮鑲、濮鈿遷往仁和,濮釗遷往海寧,濮鉞遷往陡門,濮鐸遷往郡南,濮金奇遷往常安,濮金奎遷往寧國,濮金夫遷往泗安,濮鈺、濮鏗遷往常熟,濮□遷往臨安,濮鎬遷往金陵,濮鉉遷往松江,濮銓遷往青鎮,濮欽遷往松陵,濮鋼遷往嚴州,濮鈈遷往茶山,濮釧遷往安東,濮鎧遷往金壇,濮金乍遷往萬溪,濮金卞、濮鑰遷往龍潭,濮金廣遷往石門,濮金主遷往雙溪,濮金周遷往徽州,濮鐮、濮鋥遷往山東,濮金喬遷往桐里,濮金公遷往建平烏鎮,濮金璧、濮銳遷往臨平等地。

歷史名人


濮仲翁
(生卒年待考),東海人。著名西漢學者。漢宣帝時應朝中徵召,曾向漢宣帝講授過《詩》。
兄弟二人為宋代畫家,善畫人物。
濮鑒
(生卒年待考),字明之;浙江桐鄉人。著名元朝官吏。曾任富陽稅務官。元大德中期大水淹禾,鄉民苦飢。鑒捐米千餘石以食飢者,所活甚眾。后升提舉。公元1307年,濮鑒出資萬金,在浙江嘉興濮院的市中心設立了四大牙行,大量收購周邊的絲綢產品,並招徠商賈,批發買賣。由於設施完善,遠方的絲綢商販一到濮院,即“無羈泊之苦”,遂盛讚濮院為“永樂市”。直到今天,“永樂”兩字還在沿用。
(?-264年),字子元,陳留(治今河南開封)人,三國時期東吳大臣,吳景帝孫休末年至末帝孫皓初年任丞相。孫權時為上虞縣令,后升任尚書左曹、五官中郎將、會稽大守。孫休即位,徵召為太常衛將軍、平軍國事,封外黃侯。永安三年(260年),力主建丹楊湖田,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后升任丞相。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濮陽興與張布迎立孫皓。擔任侍郎,兼任青州牧。同年被萬彧譖毀,流放廣州,途中孫皓派人被追殺,並夷三族。
生卒年不詳,字子義,安徽省廣德縣人。元末朱元璋駐宣州閱兵時從軍,初任靈壁侯湯和麾下百戶,后隨耿炳文轉戰南北,屢立戰功。升千戶,又封武德將軍,世襲金山百戶衛。
濮陽瑾
(生卒年待考),字良玉,號西峰,廣德人(今安徽廣德)。明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貢試第一,授山東寧陽縣丞。任上,曾兩次賑饑,救活許多百姓。該縣地瘠民貧,災害頻仍。為長久計,瑾向兩淮鹽商貸銀一萬七千餘兩,購糧貯存以備荒年賑饑。並上疏免去該縣養馬官務,使縣民負擔得以減輕。上司委以赴外地賑災、催糧、收繳香稅等要務,均辦理有方。在任九年,治績頗豐。后以親老乞歸,送者摩肩接踵,攔道截鐙,依依難捨。終年八十五歲。
(生卒年待考),號真庵;廣德人(今安徽廣德)。著名明朝官吏。
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舉人。曾任南昌府(今江西南昌)通判。一生操履清白,有政聲,著述較多。
濮陽淶為人端直,不畏權勢。在京時,恰遇兵部員外郎楊繼盛彈劾嚴嵩被害。濮陽淶聞訊立即素服前往楊家弔唁,並為文致祭,為此險遭株連。后在南昌府通判遷上,大刀闊斧整頓社會治安,使府轄各縣地方秩序迅速好轉。
濮陽淶所得薪俸從不自潤,常傾其所余積穀,以供荒年賑饑。
終仕歸里后,潛心讀書,著有《四書禮記貞義》、《韻學大成》、《圖書性理訂疑》等,今佚。
字仲謙,明末清初金陵派竹刻創始人,刻竹技法與嘉定“三朱”迥異,不耐精雕細琢,往往只就其天然形態,稍加鑿磨即已成器。匠心獨運,以自然天趣見勝,名聲噪甚。張岱陶庵夢憶》說:“南京濮仲謙,古貌古心,粥粥苦無能者,然其技藝之巧,奪天工焉……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盤根錯節,以不事刀斧為奇,則是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宋荔裳《竹罌草堂歌》中有為仲謙賦:“白門濮生亦其亞,大璞不斫開新硎。”所謂“大璞不斫”,是說能略施刀鑿以見自然之趣。這與一般竹刻不同,須有很高的藝術修養才能為之,故能繼承此法的人不多。清後期,文人學者都以仲謙的“大璞不斫”和淺刻為高古獨絕,最可推崇,故文人竹刻都繼承仲謙淺刻一脈,但也各有發展。淺刻技法適宜於刻扇骨、臂擱、竹杖之類。而這些品類亦正是文人所喜愛和常用者。
濮英
(公元?~1393年待考),。著名明朝將領。
他善於用兵,勤於治兵,戰功卓著。初以勇力為百夫長,積功至西安衛指揮。坐軍政不修,召還詰責,遣葉升代之。升更言其賢,令還衛。
明洪武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耿炳文選陝西都司衛所卒備邊,惟濮英所練稱勁旅,加都督僉事。明年濮英率所部隨大將軍馮勝北征。抵金山,降納哈出,遂班師,而以濮英將奇兵三千人為殿。納哈出餘眾竄匿者尚數十萬,聞帥旋,設伏於途,謀俟大軍過竄取之。未發。濮英后至,猝為所乘,衝突不能出,馬踣,遂見執。敵既俘獲濮英,思挾為質。濮英絕食不言,乘間引佩刀剖腹死。
事聞,贈金山侯,謚忠襄。明年進贈樂浪公。封其子濮玙為西涼侯,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二十三年,命練兵東昌,又令駐臨清,訓練士卒。明洪武二十五年,召還,同宋國公勝等簡閱山西士馬。
濮玙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八月十三日午時,被朝廷封為西涼侯。
濮真(又曰濮英)
(生卒年待考),廬州人(今安徽合肥廬江)。著名明朝將領。
濮真作戰十分勇敢,在軍成為百夫長,立了戰功后升為西安衛指揮,到明洪武二十年他已是都督僉事,隨大軍征高麗
大軍班師時,他斷後被高麗軍抓獲,但他忠貞不屈,在高麗王誘他投降時,他說:“大丈夫有一顆赤心,怎麼能順從你呢!”隨即抽出佩刀,剖心而死。公卒嘉靖四十一年,后被被追封為金山侯,第二年又被追封為樂浪公。
濮源、濮升
(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官吏。父子二人先後出任涪州太守(今重慶涪陵),皆有惠政於當地。
濮閎中
據《懷寧縣誌》記載,乾隆年間,濮閎中9歲時,母親患了眼疾,一天比一天嚴重,漸漸地什麼也看不見。小小濮閎中就抱著母親的臉,用舌頭一口口地舔,幾天下來,居然把母親的眼疾舔好了。後母親又患腹脹,醫生建議以絲瓜汁入葯,時值寒冬臘月,大雪茫茫,哪來新鮮絲瓜呢?濮閎中哭得悲痛欲絕,不想在家藏瓜種中,居然翻出一枝如剛剛摘下來的絲瓜。濮閎中喜出望外,急取汁奉母,母親的腹脹立即好了。
濮閎中的父親也久病在床,他四處尋醫。當聽說舒城有一位任姓良醫能治偏難雜症時,他便步行往返一晝夜兩百多里,為父親求來一單藥方。回到家兩隻腳都走腫了,不能動一步……但不久後父母還是相繼去世了,濮閎中便在墓邊搭簡陋小屋,一守多年,沒有離開半步。守墓期間陸陸續續種下的小樹,幾年下來,蔥蔥鬱郁長成一片大林子,被當地人稱為孝子林。
乾隆皇帝聽說此事後,大為感動,親書匾額相賜,並下旨建孝子牌坊。
據濮本信介紹,牌坊高約11米,寬約8米。主體由4根石柱、3根橫樑搭建而成。有一個正門、兩個側門,輔物有石座、石獅、透花窗欞、飛脊挑檐、鐵鉤銅鈴等;左右側門,有石獅4對,雌雄相視,威風凜凜……
“老安慶城牌坊不少,但為孝子而立的牌坊,這應算是最有名的一座了。”據濮本信回憶,他童年時孝子坊街上還有一處老房子,長輩們稱之為孝子匾,裡面就供放著皇帝親賜的匾額。“後來,這條街居住的全是濮家人,就是到了解放初,濮家後代還多在這一帶居住。我就是到上世紀70年代才搬離這兒的。”
這樣一幢有著傳奇色彩的老宅,註定要成為一段重要歷史的見證者。1923年12月,安徽城市共產黨的第一縷曙光就從這裡升起。
濮德治
與安徽城市第一個黨組織
1923年春,共產黨員柯慶施受陳獨秀的派遣到安慶開展建黨工作。柯慶施到安慶后,在《新建設》日報編輯副刊及國內新聞。他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及黨的主張。對安慶團組織進行了考察整頓,他決定在安慶成立地方黨組織。1923年10月,在反曹錕賄選的鬥爭中,一些經受住考驗的青年團員被轉為共產黨員,安慶建黨條件已基本成熟。此時陳獨秀寫信給柯慶施,指示可以在安慶建黨,“以作團的工作和其他各項的核心”。
在當時政治壓迫日益嚴重的省城安慶,在哪裡召開建黨會議是最安全的呢?柯慶施為此絞盡腦汁。有一天,有個地方忽然跳進他腦海——孝子坊街的濮家老屋。
1923年12月,柯慶施在濮家老屋的前進堂屋裡召開了建黨秘密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柯慶施、王步文、濮德治、許繼慎、楊溥泉彭干臣、高永春、姚光鼐、王同榮等10人。會議推舉柯慶施為書記,黨組織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安慶支部”,直屬黨中央領導。這也是安徽省第一支城市黨支部。
那麼,柯慶施當時為何獨獨相中濮家老屋了呢?
原來,濮家老屋地處安慶北門後街孝子坊,是座前後三進的百年老屋,前門在孝子坊街,後門通另一條街,拐彎就是北門,一般人都不知道這座房子的後門在什麼地方,便於遇到險情時迅速離開;而世居此處的濮氏三家的家長都是不問世事的老先生,來客極少,僻靜安全。
當然,柯慶施相中濮家老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濮家的主人之一——濮德治——濮本信的二伯父。
濮德治何許人?陳獨秀老表是也!
濮本信告訴我們,濮德治的母親與陳獨秀的母親娘家同姓查,且又是堂姐妹。這樣算來,濮德治和陳獨秀就是表兄弟了。不過,陳獨秀比濮德治大26歲,因此思想活躍、追求真理的濮德治常以長輩看待陳獨秀,並且把他作為自己崇拜的偶像,一直追隨陳獨秀。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陳獨秀親自抓安徽、安慶的建黨工作。於1923年派柯慶施到安慶開展革命與建黨工作。而柯慶施來到安慶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著陳獨秀的介紹信去拜訪濮德治,得到濮德治的熱情接待。因此,當柯慶施提出想在濮家老屋召開建黨會議時,濮德治當然是全力配合,並且成為中共安慶支部最早發展的十名黨員之一。
“伯父早年曾留學日本、蘇聯,精通英、法、日、俄等多國語言。”濮本信語言中充滿了對濮德治的崇拜,“伯父從學生時代就追隨陳獨秀滿腔熱忱參加革命,一生歷經滄桑,大半生都是在監獄中度過的。1973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才調雲南省工作。”
濮本信還告訴我們,伯父曾與陳獨秀一同坐過牢,是獄友,“1932年10月,伯父被捕入監,成為陳獨秀同案犯被判5年徒刑。在南京庭審中,作為主犯的陳獨秀,很關照這位小老表,竭力為其辯護。伯父與陳獨秀共同服刑的5年中,陳獨秀生活上不僅得到了照顧,而且還可與老表侃天說地,縱論中外百家,感到不太寂寞,兩人關係格外融洽,感情篤深,無所不談。伯父因此成為全面而深刻了解陳獨秀在南京獄中生活、思想,著書立說以及喜笑哀樂的唯一一人,他後來所著的《我所知道的陳獨秀》一文也成為研究陳獨秀晚年思想難得的文史資料。”

濮存昕

江蘇溧水人,中國話劇、電影演員,艾滋病宣傳員

濮樹

中國大陸歌手,音樂人,為簡略筆劃而定藝名“朴樹”。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安陸郡安陸置縣始於戰國中期。南北朝時期的宋國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置安陸郡。唐朝時期改郡為州。宋朝時期改州為府。明、清兩朝時期為德安府安陸縣,辛亥革命以後歸屬江漢道。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9年己亥屬武漢市,1961年辛丑復屬孝感專區,1970年庚戌屬孝感地區。1987年丁卯9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安陸縣,設立安陸市以原安陸縣的行政區域為安陸市的行政區域。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時期衛國軒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秦、漢之際為濮陽縣,屬東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漢、魏時期為東郡治所。晉朝時期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期改郡,並分濟陰郡之一部分給濮陽郡,治所均在古濮陽。北魏時期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鄄城)。隋朝時期改為濮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渭縣、濮陽市、范縣、山東省濮州縣、郭城縣一帶地區。唐朝時期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後梁後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濮陽一帶是黃河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博陵郡東漢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縣,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縣)。東漢建安末期改為博陵郡。三國時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為博陸縣。西晉時期改置為博陵國,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時轄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縣、饒陽安國等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北魏又改為博陵郡。隋、唐兩朝時期有定州博陵郡,但並非晉朝時期的博陵舊地,而是在今河北定縣一帶地區。
平陵郡:漢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山西文水縣東一帶。晉朝時期改為平陵縣,屬於青州濟南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歷城縣東部一帶地區。
無錫縣:無錫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建縣,屬會稽郡。三國時期,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朝元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中書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朝應徵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江陰、無錫、宜興三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
廣平郡:漢景帝劉啟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后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併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復置廣平郡,轄境有所擴大。廣平郡在隋朝文帝楊堅開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廢黜
堂號
濮姓的主要堂號有:
安陸堂:以望立堂
廣平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亦稱安平堂
無錫堂:以望立堂,亦稱錫山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曲阜堂
濮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帝丘堂、軒都堂、東郡堂
尚忠堂:
青雲堂:

家譜文獻

1、江蘇無錫曹村濮氏宗譜二十卷,(清)濮金福主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尚忠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2、安徽蕪湖濮氏支譜二卷,(清)濮文彬纂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註:始遷祖為[宋]濮其七。
3、江蘇無錫濮氏八修宗譜十七卷,(清)濮慶元等修,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4、江蘇無錫錫山濮氏宗譜六卷,(清)濮水卿首修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民國)濮三壽、濮聚盈等續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5、栝昌琴濮氏續修宗譜七卷,著者待考,民國庚辰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缺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6、江蘇溧水濮氏家譜(增補本)一卷,(現代)濮思源等輯,2000年計算機排印本。註:始遷祖為[南宋]濮運干,始祖為[清]濮璦。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7、江蘇江陰濮氏宗譜五卷,(現代)濮一希編纂,2002年計算機激光照排膠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江陰市檔案局、江蘇省江陰市長涇鎮習禮村。
8、安徽廬江濮氏宗譜八卷,民國十七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為元末明初由徽州婺源遷無為清初轉遷廬江,宗譜現藏於廬江縣樂橋鎮詹店村濮庄、濮家老屋。

字輩排行

安徽鳳台濮氏字輩:“仕守賢良思存方正”。
安徽馬鞍山濮氏字輩:“曾家禮學道 恆仕必光華”。
江蘇江都濮氏字輩:“家爾員良繼中贊武”。
陝西西安、河南信陽濮氏字輩:“禮約振家邦共開姓名會道德乃是昌”。
濮氏一支字輩:“榮顯宗俊遂福潮守有會鳴學如時萃廣發富福”。
濮氏一支字輩,現分佈安徽舒城縣,先輩倆兄弟從山東遷移到河南、安徽,現安徽舒城縣的濮姓,就是安徽那支的後代,家譜在1950年代"除四舊"時被毀,僅記得輩份以下,共30個輩:恆能關大本,孫繼智賢宜。心從正身德,士應進安良,文章超世冊,總代落廣倡(這30個輩分,前7個按舒城方音。音正確,字因為年代有點長,這輩分的人可能都不在了,現在用到智---從這5個輩分的階段)......
資料有待補充。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高麗殉節;
東海受詩。
——佚名撰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人濮真,遠征高麗時被俘,高麗王誘他投降時,他說:“大丈夫有一顆赤心,怎麼能順從你呢!”隨即抽出佩刀,剖心而死。下聯典指西漢東海人濮仲翁,宣帝時應朝中徵召,曾向宣帝講過《詩》。
名高東海;
志邁雄師。
——佚名撰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名人濮鍾仲翁,東海人。嘗授詩與宣帝。下聯典指明代人濮真,征高麗被執,剖心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