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
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是中共中央直接領導、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
1977年5月7日,經黨中央批准,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基礎上正式組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黨中央對該院提出的三大定位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殿堂、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截至2016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擁有6大學部,近40個研究院所,10個職能部門,8個直屬機構,2個直屬公司,180餘個非實體研究中心,主管全國性學術社團105個,並代管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全院有二三級學科近300個,其中國家重點學科120個。全院在職總人數4200餘人,科研業務人員3200餘人,其中高級專業人員1676名,學部委員61人、榮譽學部委員133人。研究生院有在校生3100餘人。
徠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2014全球智庫報告》中,中國社會科學院以第20名的成績躋身“全球智庫50強”,並蟬聯“亞洲最高智庫”。2015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指出,“發揮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家級綜合性高端智庫的優勢,使其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智庫”。2017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2019年9月,經黨中央批准,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將對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織開展常規巡視。
1927年11月,籌設社會科學研究所,並於1928年5月正式成立,下有法制組、民族組、經濟組、社會組,前兩組在南京,后兩組在上海。
1928年6月9日,在上海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拉丁文譯名Academia Sinica)在上海成立,是為“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院”(academy),直屬於南京國民政府,首任院長蔡元培。創辦中研院的主要成員是中國科學社社員,因此,中研院成立後繼承了中國科學社在國際上作為中國科學界官方代表的地位。
1934年7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之北平社會調查所併入該所,1945年改稱社會研究所。
1928年,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成立。年初,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傅斯年向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建議設置歷史語言研究所。3月,中研院於廣州中山大學籌設歷史語言研究所,聘傅斯年、顧頡剛、楊振聲三人為常務籌備員。7月,正式成立,由傅斯年代行所長職務。10月22日,遷入廣州柏園,始有獨立所址,后經議定,以此日為所慶紀念日。初在廣州,分設史料、漢語、文籍考訂、民間文藝、漢字、考古、人類學及民物學、敦煌材料研究等八組。
1929年,院址遷往北平,將原設八組歸併為三個學術組,一為歷史學組,從事史學及文籍考訂;二為語言學組,從事語言學及民間藝文;三為考古學組,從事考古學、人類學及民物學,並分別聘請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為一、二、三組主任。九一八事變(1931)後由北平遷上海。
1934年,中研院在南京之建築陸續竣工,史語所亦由上海遷至南京。同年5月增設人類學組。中日戰爭期間,史語所先遷湖南長沙,繼遷雲南昆明,最後定居於四川南溪縣李庄之板栗坳。
1946年,遷回南京,繼續推動各項研究工作,並接收北平東方文化研究所及近代科學圖書館圖書,成立“北平圖書史料整理處”。
1948年3月,召開年會,選舉確定了81名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其中人文組院士28人,佔到院士總數的三分之一強。在中央研究院1948年評選出的第一屆81位院士中,人文組院士達28位,佔到院士總數的三分之一。
毛澤東主席與郭沫若院長
1949年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從華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員會處接管了原北平研究院的史學研究所以及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在北京的圖書史料整理處,並在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組、考古組以及北平研究院史學所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語言組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1950年4月6日,中國科學院又於在南京接收了原中央研究院的社會研究所,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社會研究所,初設於南京。5月,由解放區遷北平的華北大學研究部歷史研究室划入中國科學院,在此基礎上擴建為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上述考古所、語言所、社會所、近代史所成為中國科學院最早設立的一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
民族所成立大會
1960年,哲學社會科學部劃歸中宣部直接領導。
1961年以後,院屬機構中不再列入該學部所屬研究所。但哲學社會科學部及其所屬單位仍與中國科學院有著種種聯繫。
1966年,全國開始“文革”后,學部工作限於停頓狀態。
1967年1月,各自然科學類學部被迫停止活動。哲學社會科學部亦遭嚴重破壞,是“文革”重災區。學部內派性嚴重,冤案成堆,若干人被迫害致死。由於中宣部被砸亂,哲學社會科學部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
1969年以後,絕大部分人員下放農村參加勞動。
1972年,由於周總理的過問,院部才回到北京,逐步恢復工作,學部由國務院科教組代管。
1975年,四屆全國人大召開恢復教育部后,學部交由教育部代管。
1975年初,鄧小平受命主持國務院工作,他不僅全面整頓科學事業,也著手恢復遭受嚴重破壞的哲學社會科學。鄧小平決定由新設立的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代管學部業務工作,學部的政治和行政工作分別由國務院政工組、辦公室負責。7月16日國務院發布學部領導機構名單,郭沫若仍任學部主任,並組成學部臨時領導小組負責學部日常工作。7月下旬起派到學部的軍宣隊、工宣隊陸續撤離,學部下放農村的研究人員被召回,研究所科研業務逐步恢復。
鄧小平與胡喬木親切交談
1976年1月17日,因鄧小平在政治局會議上受到批判,宣布不再領導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工作,社會科學院的建設計劃被迫中止。
1976年秋,“四人幫”被粉碎后,哲學和社會科學文化事業在撥亂反正中逐步復甦。
1977年4月5日,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向中央遞交《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學部改變名稱的請示報告》。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該報告,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改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地位與中國科學院等同,相當於部委一級。學部時期的14個研究所全部劃歸過去。至此,哲學社會科學部正式從中國科學院獨立出去。11月24日,國務院頒發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印章正式啟用。隨後,中央任命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論家、社會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胡喬木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任院長兼黨組書記。
1977年至1981年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後成立了工業經濟研究所、農村發展研究所、財貿經濟研究所(現為財經戰略研究院)、新聞研究所(現為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現為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現為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現為民族文學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后與世界經濟研究所合併成立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美國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歐研究所(現為歐洲研究所)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等16個研究和出版單位。此外,蘇聯東歐研究所(現為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西亞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也在這個時期劃歸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
2005年12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
2007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二十周年。
2011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正式啟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是年11月30日,實施創新工程后成立的首批跨學科、綜合性、創新型學術思想庫和新型研究結構——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分別在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亞洲與太平洋研究所和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2012年4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校區在北京市房山區的良鄉高教園區正式落成。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提出,“發揮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家級綜合性高端智庫的優勢,使其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智庫”。
2016年11月26日至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主席王偉光率院學部委員學術調研團前往山東青島,青島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
2017年1月7日,青島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青島研究院,聯合在青島舉辦國際性高層論壇,為青島市重大決策和發展戰略提供諮詢論證,在人才交流與培養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2019年1月3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
2020年1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中共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透露,中國社科院探索建立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退出機制,首次明確了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的退出情形和退出流程。
據2016年12月社科院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社會科學院擁有6大學部,近40個研究院所,10個職能部門,8個直屬機構,2個直屬公司,180餘個非實體研究中心,主管全國性學術社團104個,並代管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六大學部
文學哲學部 | 社會政法學部 | 歷史學部 |
經濟學部 | 國際問題研究學部 | 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 |
此外,設立在六大學部之上的學部委員大會是學部的最高組織形式,其閉會期間的常設領導機構是學部主席團。
職能部門
據2016年12月社科院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部職能部門設有:辦公廳、科研局(學部工作局)、人事教育局、國際合作局、財務基建計劃局、離退休幹部工作局、監察局(直屬機關紀委)、基建工作辦公室、創新工程綜合管理辦公室(人才交流培訓中心)、信息化管理辦公室等。
直屬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 中國社會科學院服務中心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發展促進中心 | 郭沫若紀念館 |
研究院所
所屬學部 | 研究院所 | |
文哲學部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 |
(含文化研究中心)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
歷史學部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 |
經濟學部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 |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 |
社會政法學部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 |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 ||
國際問題研究學部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 |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 | |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 | |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 | ||
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 |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 |
主管學術社團
序號 | 學會名稱 | 掛靠單位 | 成立時間 |
1 |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系統研究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4 |
2 | 中國經濟史學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6.12 |
3 |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0 |
4 |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1 |
5 | 中國比較經濟學研究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6 |
6 | 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3 |
7 |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4.12 |
8 |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 | 經濟研究所 | 1986.5 |
9 |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 | 工業經濟研究所 | 1979 |
10 |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 | 工業經濟研究所 | 1990.8 |
11 | 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 | 工業經濟研究所 | 1981.3 |
12 | 中國生態經濟學會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1984.2 |
13 | 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1979.5 |
14 | 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1992.11 |
15 | 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1978.5 |
16 | 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1986.1 |
17 | 中國西部開發促進會 | 農村發展研究所 | 2006.3 |
18 | 中國成本研究會 | 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 1980.9 |
19 | 中國市場學會 | 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 1991.6 |
20 | 中國數量經濟學會 | 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 1979.3 |
21 | 中國考古學會 | 考古研究所 | 1979 |
22 | 中國明史學會 | 歷史研究所 | 1989.8 |
23 |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 | 歷史研究所 | 1989.8 |
24 | 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 | 歷史研究所 | 1981.5 |
25 |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 | 歷史研究所 | 1984 |
26 | 中國先秦史研究會 | 歷史研究所 | 1982 |
27 |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 | 歷史研究所 | 1983 |
28 | 中國孫中山研究會 | 近代史研究所 | 1984.1 |
29 | 中國現代文化學會 | 近代史研究所 | 1989.4 |
30 |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 近代史研究所 | 1991 |
31 | 中國中俄關係史研究會 | 近代史研究所 | 1979.7 |
32 | 中國史學會 | 近代史研究所 | 1949.11 |
33 |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9.3 |
34 | 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4.8 |
35 | 中國非洲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0 |
36 | 中國拉丁美洲史學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79 |
37 | 中國日本史學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0 |
38 | 中國美國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79 |
39 | 中國英國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0 |
40 |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0.6 |
41 | 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91 |
42 | 中國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91 |
43 | 中國朝鮮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79 |
44 | 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5 |
45 | 中國法國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79 |
46 | 中國德國史研究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 | 1980 |
47 | 中國近代文學學會 | 文學研究所 | 1988.1 |
48 | 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 | 文學研究所 | 1990.1 |
49 | 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 | 文學研究所 | 1994.5 |
50 | 中國魯迅研究會 | 文學研究所 | 1979.7 |
51 |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 | 文學研究所 | 1978.11 |
52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 | 文學研究所 | 1979 |
53 |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 | 民族文學研究所 | 1979 |
54 | 中國維吾爾歷史文化研究會 | 民族文學研究所 | 1996.3 |
55 | 中國蒙古文學學會 | 民族文學研究所 | 1989.11 |
56 | 中國江格爾研究學會 | 民族文學研究所 | 1991.1 |
57 |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 | 外國文學研究所 | 1979 |
58 | 中國語言學會 | 語言研究所 | 1980.9 |
59 | 全國漢語方言學會 | 語言研究所 | 1981.11 |
60 |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 |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 1981.1 |
61 | 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 |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 1979.9 |
62 | 中國無神論學會 |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 1978 |
63 | 中國邏輯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79.8 |
64 | 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 | 哲學研究所 | 1982.6 |
65 | 中國哲學史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79.1 |
66 |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79.1 |
67 | 中華美學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80.6 |
68 | 中國倫理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80.6 |
69 | 國際易學聯合會 | 哲學研究所 | 2004.5 |
70 |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80 |
71 |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 | 哲學研究所 | 1979 |
72 | 中國宗教學會 | 世界宗教研究所 | 1989.3 |
73 | 中國法律史學會 | 法學研究所 | 1979.11 |
74 | 中國政治學會 | 政治學研究所 | 1980.12 |
75 |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 | 政治學研究所 | 1994.5 |
76 | 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79 |
77 | 中國世界民族學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79 |
78 | 中國民族史學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83.4 |
79 | 中國突厥語研究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80.1 |
80 | 中國民族理論學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80.1 |
81 | 中國民族學學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80.1 |
82 |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79 |
83 |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80.8 |
84 |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 |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1989 |
85 | 中國社會學會 | 社會學研究所 | 1979 |
86 |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 | 社會學研究所 | 1982 |
87 |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 | 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 1980.4 |
88 | 中國東歐中亞經濟研究會 | 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 1978.12 |
89 | 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 | 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 1981.6 |
90 | 中國歐洲學會 | 歐洲研究所 | 1984.11 |
91 | 中國亞非學會 | 西亞非洲研究所 | 1962.4 |
92 | 中國中東學會 | 西亞非洲研究所 | 1982.7 |
93 | 中國拉丁美洲學會 | 拉丁美洲研究所 | 1984.5 |
94 | 中華美國學會 | 美國研究所 | 1988.12 |
95 | 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 | 亞洲太平洋研究所 | 1994 |
96 | 中國南亞學會 | 亞洲太平洋研究所 | 1978 |
97 | 中華日本學會 | 日本研究所 | 1990.2 |
98 |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 | 日本研究所 | 1978.8 |
99 | 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 1986.1 |
100 | 中國郭沫若研究會 | 郭沫若紀念館 | 1983.5 |
101 | 中國地方志協會 |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 1981.8 |
10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1992.1 |
103 | 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 | 當代中國研究所 | 1985.9 |
104 | 全國台灣研究會 | 台灣研究所 | 1988.8 |
以上資料來源
直屬企事業單位:中國人文科學發展公司(中國經濟技術研究諮詢有限公司)、中國經營出版傳媒集團
託管單位: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科學部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
1955年 | 艾思奇 · 包爾漢 · 陳伯達 · 陳翰笙 · 陳望道 · 陳寅恪 · 陳垣 · 鄧拓 · 狄超白 · 丁聲樹 · 杜國庠 · 范文瀾 · 馮定 · 馮友蘭 · 馮至 · 郭大力 · 郭沫若 · 何其芳 · 侯外廬 · 胡喬木 · 胡繩 · 黃松齡 · 馬敘倫 · 馬寅初 · 季羨林 · 翦伯贊 · 金岳霖 · 黎錦熙 · 李達 · 李亞農 · 李儼 · 劉大年 · 羅常培 · 駱耕漠 · 呂叔湘 · 呂振羽 · 茅盾 · 潘梓年 · 千家駒 · 錢俊瑞 · 沈志遠 · 湯用彤 · 陶孟和 · 王力 · 王學文 · 王亞南 · 魏建功 · 吳晗 · 吳玉章 · 夏鼐 · 向達 · 許滌新 · 薛暮橋 · 楊樹達 · 楊獻珍 · 尹達 · 于光遠 · 張稼夫 · 張如心 · 鄭振鐸 · 周揚 |
1957年 | 嵇文甫 · 陸志韋 · 呂澂 |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頒發證書
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47名學部委員、95名榮譽學部委員正式產生。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大會召開,增選10名學部委員,38名榮譽學部委員。2014年7月16日,又產生了第三批學部委員4名。2018年9月25日,公布了12名2018年新增選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名單,分別為:劉躍進、陳眾議、趙汀陽、馮時、陳星燦、彭衛、謝伏瞻、潘家華、孫憲忠、陳甦、邢廣程、張宇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61人
陳佳貴、江藍生、劉國光、江流、冷溶、汝信、王偉光、蔡昉、靳輝明、李崇富、程恩富、楊義、朝戈金、李景源、葉秀山、沈家煊、魏道儒、黃寶生、劉慶柱、王巍、耿雲志、張海鵬、陳祖武、林甘泉、陳高華、宋鎮豪、王震中、廖學盛、劉樹成、張卓元、朱玲、呂政、周叔蓮、金碚、李揚、王國剛、張曉山、李京文、汪同三、楊聖明、高培勇、田雪原、景天魁、李培林、鄭成思、王家福、梁慧星、王叔文、李林、郝時遠、史金波、何星亮、張蘊嶺、蘇振興、余永定、李靜傑、裘元倫、周弘、黃長著、方克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133人
首批95人:丁偉志、丁守和、于光遠、於祖堯、仇士華、孔繁、王仲殊、王慶成、王貴宸、王耕今、鄧紹基、劉世德、劉海年、劉起吁、劉楠來、劉魁立、呂大吉、朱寨、朱大渭、朱紹文、何方、何乃維、何振一、何齡修、余繩武、余敦康、佟柱臣、吳元邁、吳宗濟、吳承明、吳家竣、張炯、張長壽、張守一、張澤咸、張振鵾、張椿年、李琮、李奇(女)、李步雲、李道揆、杜榮坤、杜繼文、楊天石、楊季康(女)、楊曾文、汪海波、汪敬虞、谷源洋、邵榮芬、陸學藝、陳燊、陳之驊、陳樂民、陳啟能、陳寶森、陳棟生、陳筠泉、陳毓羆、周定一、巫白慧、龐朴、金宜久、柳鳴九、胡慶鈞、趙人偉、趙風歧、姚介厚、駱耕漠、徐葵、徐蘋芳、徐崇溫、浦壽昌、塗紀亮、賈芝、資中筠、郭松義、錢中文、高恆、高莽、高滌陳、梁存秀、黃心川、黃紹湘(女)、葛佶(女)、董衡巽、道布、照那思圖、蔡美彪、樊亢(女)、樊駿、戴園晨、瞿同祖;
第二批38人:馬西沙、仁欽道爾吉、吳雲貴、李文俊、李惠國、陳鐵民、羅希文、郎櫻、侯精一、郭宏安、王宇信、王曾瑜、盧鍾鋒、任式楠、呂一燃、余太山、張顯清、張海濤、李瑚、黃展岳、王松霈、劉文璞、孫世錚、宓汝成、經君健、鄭友敬、聶寶璋、馬驤聰、白鋼、劉堯漢、孫宏開、楊一凡、王金存、馮昭奎、陸南泉、徐世澄、陶文釗、項啟源。
以上資料來源:社科院官網委員名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對外學術交流與課題研究和學科建設緊密結合,通過對外學術交流,促進重點科研項目和學科發展。在交流規模上,從1978年10多批數十人次發展到1995年1398批、 4100多人次。在地區分佈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外交流已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國外約200多個社科研究機構、學術團體、高等院校、基金會和政府有關部門建立了交流關係,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定了交流協議。交流對象既有發達國家,也有廣大發展中國家。許多國家的元首、政府總理、內閣長官及政界、學界著名人士到中國社會科學院進行訪問、講演,外國駐華使領館官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對外交流,有互派學者考察訪問、開展合作研究、互派長期留學進修生、舉辦雙邊或多邊學術研討會、互邀學者講學等多種形式。
2015年4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會見了來華訪問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理事長石毛博行。 12月14日,波蘭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青年學者凱莎·高力訪問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中國社科院演講
據2016年12月社科院科研局官網顯示,社科院共有研究中心88個,其中經濟所主管5個,工經所主管5個,農發所主管2個,財經院主管4個,金融所主管3個,數技經所主管7個,人口所主管3個,城發所主管1個,馬研院主管1個,哲學所主管6個,宗教所主管4個,文獻中心主管3個,考古所主管1個,歷史所主管4個,近代史所主管1個,世界歷史所主管2個,邊疆所主管2個,民文所主管1個,法學所主管5個,民族所主管5個,社會學所主管4個,世經政所主管1個,俄歐亞所主管2個,歐洲所主管3個,西亞非所主管1個,拉美所主管1個,亞太所主管4個,美國所主管1個,直屬機關黨委主管1個,科研局主管3個,國際合作局主管1個,監察局主管1個,院婦工委主管1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中心一覽表 | ||||
---|---|---|---|---|
序號 | 中心名稱 | 負責人 | 主管單位 | 成立時間 |
1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 | 劉迎秋 | 經濟所 | 1994 |
2 | 中國社會科學院欠發達經濟研究中心 | 袁鋼明 | 經濟所 | 1994 |
3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契約研究中心 | 成思危 王振中 | 經濟所 | 2003 |
4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中心 | 劉國光 董志凱 | 經濟所 | 1997 |
5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 | 張卓元 | 經濟所 | 1996 |
6 | 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研究中心 | 陳佳貴 黃速建 | 工經所 | 2000 |
7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 | 陳佳貴 金碚 | 工經所 | 2002 |
8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 李平 羅仲偉 | 工經所 | 1994 |
9 |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 | 魏后凱 | 工經所 | 1995 |
10 |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 | 張永建 | 工經所 | 2004 |
11 |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環境經濟研究中心 | 李周 | 農發所 | 1994 |
12 | 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 | 王洛林 | 農發所 | 1996 |
13 |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 | 張廣瑞 | 財經院 | 1999 |
14 |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 | 高培勇 | 財經院 | 2002 |
15 | 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外經貿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 於立新 | 財經院 | 1992 |
16 |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 | 倪鵬飛 | 財經院 | 2010 |
17 | 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 | 李揚 董裕平 | 金融所 | 1994 |
18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王洛林 吳定富 李揚 | 金融所 | 2004 |
19 |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 陳元等 何海峰 | 金融所 | 2004 |
20 | 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 | 張昕竹 | 數技經所 | 1999 |
21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 汪同三 汪向東 | 數技經所 | 2002 |
22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社會綜合集成與預測中心 | 汪同三 | 數技經所 | 1995 |
23 | 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 鄭玉歆 | 數技經所 | 1995 |
24 | 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 | 汪同三 金周英 | 數技經所 | 1996 |
25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循環經濟與環境評估預測研究中心 | 汪同三 齊建國 | 數技經所 | 2005 |
26 | 中國社會科學院項目評估與戰略規劃研究諮詢研究中心 | 李京文 鍾學義 | 數技經所 | 1996 |
27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 | 王洛林 蔡昉 | 人口所 | 2000 |
2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 蔡昉 王延中 | 人口所 | 2003 |
29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中心 | 張世生 | 人口所 | 2000 |
30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 騰藤 潘家華 | 城發所 | 1998 |
31 |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 | 習五一 | 馬研院 | 2010 |
32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孫偉平 | 哲學所 | 1993 |
33 |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 | 殷登祥 | 哲學所 | 1993 |
34 | 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 孫春晨 | 哲學所 | 1995 |
35 |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方文化研究中心 | 孫晶 | 哲學所 | 1997 |
36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 | 汝信 | 哲學所 | 1999 |
37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 | 李景源 | 哲學所 | 2000 |
38 | 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與道教文化中心 | 盧國龍 | 宗教所 | 2000 |
39 | 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 | 卓新平 | 宗教所 | 1998 |
40 |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 | 魏道儒 | 宗教所 | 1997 |
41 | 中國社會科學院邪教問題研究中心 | 高全立 | 宗教所 | 2002 |
42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 | 蔣穎 | 文獻中心 | 2000 |
43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外中國學研究中心 | 汝信 黃長著 | 文獻中心 | 2003 |
44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與科學評價研究中心 | 楊沛超 | 文獻中心 | 2007 |
45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 李學勤 | 考古所 | 2000 |
46 | 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 | 宋鎮豪 | 歷史所 | 1992 |
47 | 中國社會科學院徽學研究中心 | 萬明 | 歷史所 | 1995 |
48 |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 | 卜憲群 | 歷史所 | 1995 |
49 | 中國社會科學院敦煌學研究中心 | 黃正建 | 歷史所 | 1998 |
50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 | 張海鵬 | 近代史所 | 2002 |
51 | 中國社會科學院加拿大研究中心 | 周榮耀 | 世界歷史所 | 1993 |
52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 | 朱佳木 於沛 | 世界歷史所 | 2005 |
53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發展研究中心 | 馬大正 | 邊疆所 | 2000 |
54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文化信息研究中心 | 馬大正 | 邊疆所 | 1998 |
55 |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化與語言文字研究中心 | 朝戈金 | 民文所 | 2011 |
56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 | 王家福 劉海年 | 法學所 | 1991 |
57 |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 李明德 | 法學所 | 1994 |
58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 | 馮軍 | 法學所 | 2003 |
59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主問題研究中心 | 李鐵映 | 法學所 | 1998 |
60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香港、澳門法律研究中心 | 邵波 | 法學所 | 1996 |
61 | 中國社會科學院蒙古學研究中心 | 郝時遠 烏蘭 | 民族所 | 2002 |
62 | 中國社會科學院藏族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 郝時遠 | 民族所 | 2003 |
63 |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 | 史金波 | 民族所 | 1997 |
64 |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 郝時遠 | 民族所 | 2002 |
65 |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中心 | 黃行 | 民族所 | 1993 |
66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私營企業主群體研究中心 | 張厚義 陳光金 | 社會學所 | 1999 |
67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 朱錦昌 | 社會學所 | 2003 |
6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研究中心 | 陸學藝 | 社會學所 | 1995 |
69 |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 | 談世中 | 世經政所 | 1989 |
70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中心 | 李靜傑 | 俄歐亞所 | 1994 |
71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 | 邢廣程 | 俄歐亞所 | 2002 |
72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 | 周弘 | 歐洲所 | 1994 |
73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問題研究中心 | 周弘 | 歐洲所 | 1985 |
74 |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班牙研究中心 | 周弘 | 歐洲所 | 2002 |
75 |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灣研究中心 | 楊光 | 西亞非所 | 1995 |
76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制度與理論研究中心 | 鄭秉文 | 拉美所 | 2010 |
77 | 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紐西蘭與南太平洋研究中心 | 韓鋒 | 亞太所 | 1994 |
7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中心 | 孫世海 | 亞太所 | 1988 |
79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 | 張蘊嶺 | 亞太所 | 2002 |
80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經合組織與東亞合作研究中心 | 張蘊嶺 | 亞太所 | 1995 |
81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政治研究中心 | 張蘊領 黃平 | 美國所 | 2001 |
82 | 中國社會科學院年青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張冠梓 | 直屬機關黨委 | 2001 |
83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 | 王忍之 王正 | 科研局 | 1998 |
84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 李慎明 | 科研局 | 2000 |
85 | 中國社會科學院梵文研究中心 | 黃寶生 | 科研局 | 2010 |
86 | 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 | 汝信 | 國際合作局 | 1993 |
87 | 中國社會科學院廉政研究中心 | 李秋芳 孫壯志 | 監察局 | 2009 |
8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 | 李秋芳 | 院婦工委 | 1995 |
註:不含各研究所所屬的非實體研究中心 |
以上資料來源
成果綜述
社科院出版書籍
1993年9月進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以來(1977—1991年)優秀成果評獎活動”中,經濟學科六個研究所共有21種專著、17篇學術論文、10篇研究報告、4種學術資料、1種工具書獲獎。
截至2014年12月社科院實施創新工程三年來,在人文基礎研究方面,學者共完成專著1000多部,論文一萬多篇,研究報告5000多份,學術資料、古籍整理、譯著、普及讀物、教材等千餘種。
重大成果概覽
• 重大課題“中國經濟改革開放30年歷史經驗研究”,從理論的角度對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和有深度的分析,為今後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
• 2014年《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4》從六個方面,綜述了2014年度黨風廉政與反腐敗工作的實踐和效果。
• 2013年創新工程科研成果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東方哲學史》(人民出版社)等在內的大部頭學術專著,也包括新疆溫泉阿敦喬魯早期青銅時代遺址與墓地考古發掘等研究項目。
• 2014年度創新工程重大人文基礎研究成果發布的人文基礎研究成果共10項,包括《新大眾哲學》,《簡明世界史讀本》,《梵語佛經讀本》,《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工程》等。
徠• 2014年度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成果共19項,主要研究和關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應用對策類,包括專著、論文、專題報告等。
• 2015年度創新工程智庫研究重大成果中,全院相關智庫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兩個一百年”戰略構想、“十三五”規劃、國家安全戰略、全球治理等領域的若干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完成了一批中央決策需要的、具有戰略和全局意義、現實針對性強的高質量成果。完成併發布了18項成果。
• 2015年度基礎研究重大成果中,中國社科院發布了一批能夠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基礎學科研究水平、反映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前沿的著作。
• 2015年度創新工程基礎研究重大成果共12項,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理論成果——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
館藏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是國家級的哲學社會科學圖書情報機構。截至2016年12月,圖書館有館藏圖書180萬冊,中文期刊2218餘種(含港台期刊89種),外文期刊953種,電子出版物600多種。文獻資料的積累和利用,是各學科研究工作的基本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設有綜合性的圖書館,絕大部分研究所設有專業性的圖書館,擁有古今中外的基本文獻資料。其中包括了相當數量的善本典籍、珍本圖書。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文獻信息中心和各研究所,分別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建立了圖書資料交換關係,並通過各種動態性、資料性刊物和文獻題錄、論文索引等信息載體,為科學研究工作提供豐富的資料和學術信息。
學術期刊
截至2016年12月,院內有《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考古》、《哲學研究》、《經濟研究》、《法學研究》、《文學評論》、《世界經濟》等近90種學術刊物,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學術信息。以出版學術著作為宗旨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科文獻出版社和經濟管理出版社也出版了大量社會科學研究著作,為中國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期刊一覽表 | |||
---|---|---|---|
《經濟研究》(月刊) | 《中國哲學年鑒》(年刊) | 《外國文學動態》(雙月刊) | 《日本學刊》(雙月刊) |
《中國經濟史研究》(季刊) | 《世界哲學》(雙月刊) | 《中國語文》(雙月刊) | 《歐洲研究》(雙月刊) |
《經濟學動態》(月刊) | 《中國哲學史》(季刊) | 《當代語言學》(季刊) | 《西亞非洲》(月刊) |
《財智生活》(月刊) | 《馬克思主義研究》(月刊) | 《方言》(季刊) | 《拉丁美洲研究》(雙月刊) |
《中國城市年鑒》(英文版)(年刊) | 《科學與無神論》(雙月刊) | 《政治學研究》(雙月刊) | 《當代亞太》(雙月刊刊) |
《中國城市年鑒》(年刊) | 《世界宗教文化》(雙月刊) | 《法學研究》(雙月刊) | 《南亞研究》(季刊) |
《中國城市經濟》(月刊) | 《世界宗教研究》(雙月刊) | 《環球法律評論》(雙月刊) | 《台灣研究》(雙月刊) |
《經濟管理》(月刊) | 《考古》(月刊) | 《民族語文》(雙月刊) | 《當代中國史研究》(雙月刊) |
《中國工業經濟》(月刊) | 《考古學報》(季刊) | 《民族研究》(雙月刊) | 《今日中國論壇》(月刊) |
《中國經營報》(周雙) | 《中國史研究》(季刊) | 《世界民族》(雙月刊)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雙月刊) |
《精品購物指南》(周雙) | 《中國史研究動態》(月刊) | 《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年刊) |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月刊) |
《商學院》(月刊) | 《近代史研究》(雙月刊) | 《社會學研究》(雙月刊) | 《國外社會科學》(雙月刊) |
《職場》(月刊) | 《抗日戰爭研究》(季刊) | 《青年研究》(月刊) | 《第歐根尼》(半年刊) |
《China Economist》(雙月刊) | 《世界歷史》(雙月刊) | 《新聞與傳播研究》(雙月刊刊) | 《程序員》(半月刊) |
《風尚志》(半月刊) | 《史學理論研究》(季刊) | 《中國新聞年鑒》(年刊) | 《當代韓國》(季刊) |
《中國農村經濟》(月刊) | 《中國地方志》(月刊) | 《世界經濟》(月刊) | 《中國社會科學》(雙月刊) |
《中國農村觀察》(雙月刊) | 《中國地方志年鑒》(年刊) | 《世界經濟與政治》(月刊) | 《歷史研究》(雙月刊) |
《財貿經濟》(月刊) |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季刊) | 《世界經濟與中國》(英文版)(雙月刊) |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季刊) |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月刊) | 《文學評論》(雙月刊) | 《世界經濟年鑒》(年刊) |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雙月刊) |
《中國人口科學》(雙月刊) | 《文學遺產》(雙月刊刊) | 《國際經濟評論》(雙月刊) | 《國際社會科學》(季刊) |
《中國人口年鑒》(年刊) | 《中國文學年鑒》(年刊) | 《美國研究》(季刊) |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周雙) |
《哲學研究》(月刊) | 《民族文學研究》(季刊) | 《商業評論》(月刊) |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季刊) |
《哲學動態》(月刊) | 《外國文學評論》(季刊) |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雙月刊) |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月刊) |
《世界文學》(雙月刊) | |||
註:期刊統計截至2010年6月 |
以上資料來源
辦學模式
集中辦院:即中國社會科學院集中創辦一所研究生院,作為統一的招生單位和學位授予單位,並建設一座統一的校園。
按所設系:即研究生院的教學系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各研究院所設立,實行“所系合一”體制,系主任原則上由所長兼任,系導師從該所副高級以上研究人員中遴選、聘請,系和導師負責研究生的系專業基礎課教學。
分片教學:即依據學科門類由若干教學系組建一個教學研究部(簡稱“學部”,也叫“學科片”),負責按學科群開設的或同一專業研究生共同必修的學部專業基礎課教學。
統一管理:即研究生院負責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等教育部規定的公共必修課教學,並統一管理招生、教務、後勤、外事等工作。公共必修課、學部專業基礎課、博士生限制性跨學科必修課一般安排在第一學年在研究生院學習。博士生和學術型碩士生的系專業基礎課一般安排在第二學年在研究生院或各研究院所學習。專業碩士生的公共課、專業課一般均安排在研究生院院內學習。
學制學位
根據教育部政策安排,2017年研究生院將按照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類招收碩士研究生。所有招生系繼續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涉及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
研究生院招收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每年招收的研究生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屬於學歷教育,通過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后,頒發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教學成果
截至2016年6月,研究生院在讀研究生3100餘人,其中港澳台地區留學研究生52人和外國留學研究生48人;共授予博士學位4771人,學歷教育碩士學位10053人(其中專業碩士學位3891人)。
截至2016年6月,研究生院擁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17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103個(含13個自主設置的博士學位二級學科)、碩士學位二級學科109個(含13個自主設置的碩士學位二級學科);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擁有北京市重點學科5個。
一級學科碩士點: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統計學、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外交學、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新聞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傳播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自主設置)、發展經濟學(自主設置)、城市經濟學(自主設置)、傳媒信息法學(自主設置)、知識產權法學(自主設置)、中國民間文學(自主設置)、媒體語言學(自主設置)、計算語言學(自主設置)、語言文字測試學(自主設置)、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自主設置)、夏商周考古(自主設置)、中國當代史(自主設置)、中國邊疆史地(自主設置)
一級學科博士點: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博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統計學、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外交學、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新聞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可持續發展經濟學(自主設置)、發展經濟學(自主設置)、城市經濟學(自主設置)、傳媒信息法學(自主設置)、知識產權法學(自主設置)、中國民間文學(自主設置)、媒體語言學(自主設置)、計算語言學(自主設置)、語言文字測試學(自主設置)、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自主設置)、夏商周考古(自主設置)、中國當代史(自主設置)、中國邊疆史地(自主設置)
專業學位碩士點: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會工作、法律、金融、稅務、文物與博物館
北京市重點學科:人口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民商法學、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考古學與博物館學
社科院徽
《社會科學頌》
國運昌,文運興。天下承平,學術乃盛。夫社會科學者,洞窺人類社會諸現象也。察天人之際,究古今之變。學理精神,道之浩浩,追根溯源,上可迨自古希臘之理性精神。經千年演變,於近世方成顯赫學科。我中國之社會科學也,迭遭千年變局,伴民族興衰而起伏。方今中華崛起,百家爭鳴。凡事社會科學諸賢,莫不秉馬克思主義之圭臬,圖民族復興之大業,磨礪筆鋒,弦歌不輟。學以致用。風雨豈足懼,敢傳世代薪火;窮達不值計,誠思廟堂江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者,群賢雲集,翹楚輩出。學科齊全,資源豐富。儒道相濟,取今復古,激發後來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承擔國家科學發展規劃之重任,領學界人文造詣之風騷。政要聞人慕名而至,對外交流遍及全球。贊曰:古有翰林預聞機要,西有智庫參議中樞。當此時代轉型之際,吾輩殫精竭慮,為國家民生貢獻方略,為真理治典論文。至若社科院研究生院,專事英才培養之機構。學風敦厚,於斯為盛。才德兼備,名播海外。蓋聞三十餘載間,良師濟濟而桃李芬芳,育才有道而英華滿園。嗟夫,盛世太平,再創輝煌,吾輩學人,何其幸哉!
職務 | 姓名 |
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 | 謝伏瞻 |
副院長、黨組副書記 | 高翔 |
副院長、黨組成員 | 王靈桂 |
副院長、黨組成員 | 蔡昉 |
副院長、黨組成員 | 高培勇 |
副院長 | 姜輝 |
駐院紀檢監察組長、黨組成員 | 楊笑山 |
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 | 姜輝 |
秘書長、黨組成員 | 趙奇 |
任屆 | 任期 | 姓名 |
中國科學院院長兼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 | 1949-1977 | 郭沫若 |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1949-1954 | 鄭振鐸 |
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 1949-1954 | 羅常培 |
中國科學院社會研究所 | 1949-1954 | --- |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 1949-1952 | 范文瀾 |
1952-1954 | 陶孟和 | |
第一屆 | 1977-1982 | 胡喬木 |
第二屆 | 1982-1985 | 馬洪 |
第三屆 | 1985-1988 | 胡繩 |
第四屆 | 1988-1993 | |
第五屆 | 1993-1998 | |
第六屆 | 1998-2003 | 李鐵映 |
第七屆 | 2003-2013 | 陳奎元 |
第八屆 | 2013-2018 | 王偉光 |
第九屆 | 2018- | 謝伏瞻 |
以上資料來源